同符合契简介
同符合契的意思
解释:
比喻完全相合,完全相同。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策传》:“术甚奇之,以坚部曲还策”裴松之注引《吴历》:“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今便行矣。”
语法:
同符合契作谓语、定语;多用于见解与现象等。
示例:
北周·庾信《齐王进赤雀表》:“即事所观,同符合契。”
同符合契相关词语
- 1 金钗钿合
- 金钗:妇女的首饰;钿合:装珠宝的盒子。传说中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定情信物。指华美的首饰出处:唐·陈鸿《长恨歌传》:“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导之;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语法:金钗钿合作宾语、定语;指首饰等。
- 2 同心共济
- 亦作“同心协济”。谓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出处:宋·欧阳修《朋党论》:“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共济。”语法:同心共济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清·吴璿《飞龙全传》第58回:“吾与公以肺腑之交,为国家大将,同心共济,何用相疑?”
- 3 同心同德
-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心:愿望;思想;德:信念;意志。出处:《尚书 泰誓》:“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语法:同心同德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郭沫若《归国杂吟》:“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 4 一民同俗
- 谓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出处:语出《晏子春秋·问上十八》:“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故明王修道,一民同俗。”语法:一民同俗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5 反经合道
- 见“反经合义”。出处:明·徐渭《女状元》第一出:“此正教做以叔援嫂,因急行权;矫诏诛羌,反经合道。”语法:反经合道作谓语、定语;用于做事。
- 6 同文共轨
- 同文: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共轨:全国车辙阔狭相同。统一文字,统一车辙。比喻国家统一。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语法:同文共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国家统一。示例: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序论》:“同文共轨,至治神功。”
- 7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 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出处:《后汉书 黄琼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8 合盘托出
- 指全部显露或说出出处:清 李光庭《乡言解颐 地部 婚姻》:“鄙夫欣羡之眼,败家妇不足之心,合盘托出。”语法:合盘托出作谓语;比喻全都讲出来。示例:我很为你恳挚纯真的感情,无保留合盘托出的气度和敏锐深入的思考所打动。刘心武《写在水仙花旁》
- 9 牛骥同槽
- 见“牛骥同皁”。出处:汉·焦赣《易林·升之小畜》:“牛骥同槽,郭氏以亡。”语法:牛骥同槽作谓语、定语;指贤愚不分。
- 10 同窗好友
- 老同学,好朋友示例:时光飞逝,曾经的同窗好友如今已经事业有成。
- 11 一言不合
- 一句话说得不投合。出处:唐·李颀《别梁锽》:“抗辞请刃诛部曲,作色论兵犯二帅。一言不合龙頟侯,击剑拂衣从此弃。”示例:他们两个经常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
- 12 貌合情离
- 指两个人表面合得来,实际上感情不合出处: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5回:“虽克竭敬爱,而貌合情离,与从夫之义悖矣。”语法:貌合情离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他们是一对貌合情离的夫妻
- 13 异口同声
- 异:不同。不同的嘴说出同样的话。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也作“异口同音”。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 道意》:“左右小人,并云不可,阻之者众,本无至心,而谏怖者,异口同声。”语法:异口同声主谓式;作谓语、状语;指大家说得都一样。示例:众人异口同声地叫着:“罚!罚!”(巴金《家》十三)
- 14 毁方瓦合
- 毁去棱角,与瓦砾相合。喻屈己从众,君子为道不远离于人。语出《礼记·儒行》:“慕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郑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人小合也。”宋俞文豹《吹剑录》:“故《儒行》欲毁方瓦合,《老子》欲和光同尘。”后指毁弃自己的原则,迎合世俗出处:语出《礼记·儒行》:“慕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郑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人小合也。”语法:毁方瓦合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故《儒行》欲毁方瓦合,《老子》欲和光同尘。宋·俞文豹《吹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