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子莫若父简介
知子莫若父的意思
解释:
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
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大匡》:“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
语法:
知子莫若父复句式;作宾语、分句;指父亲最了解自己的儿子。
示例:
他的事,最好问他父亲,知子莫若父嘛!
知子莫若父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成语造句
- 1.知子莫若父母,不管我怎样掩饰,几天过后他们就看出了端倪。
- 2.知子莫若父,柳湘年揉了揉太阳穴,说不管是不是你,倘若有人旁敲侧击地问起来,你就一口咬定说不是你。
- 3.想到这里,他也是不无担忧的望了一眼坐于床塌之上的陈吟风,知子莫若父,这一眼他便是看出了陈吟风神色不对。
- 4.他的事,最好问他父亲,知子莫若父嘛。
- 5.老者见状也没有办法,知子莫若父,自己儿子就这品行,长得五大三粗,这点倒是像自己,可偏偏脾气急躁,都快三十的人了,却一点沉稳的样子都没有。
- 6.古话说,知子莫若父,换个主宾,知父莫若子,其实也一样贴切。
知子莫若父相关词语
- 1 月晕知风,础润知雨
- 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出处:长舆《论莱阳民变事》:“月晕知风,础润知雨,窃恐踵莱阳而起者,祸变相寻而来未有已也。”语法:月晕知风,础润知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灿若列星
- 耀眼得像天上满天的星辉
- 3 真伪莫辨
- 莫:不。真假分辨不清。出处:《隋书·经籍志》:“战国纵横,真伪莫辨,诸子之言,纷然淆乱。”语法:真伪莫辨作宾语、定语;指难以分辨。示例:上午,空六来谈;全谈些报纸上所载的事,真伪莫辨。(鲁迅《华盖集续编 马上支日记》)
- 4 宠辱若惊
- 无论受宠、受辱,心里都要振动。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语法:宠辱若惊主谓式;作谓语;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示例: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 5 知情不报
- 知道情况而不报告,特指没有犯罪的人主动地或被动地对当局隐匿别人的叛逆罪或重罪的行为出处:古华《芙蓉镇》第三章:“知情不报者,与坏人同罪。”语法:知情不报作主语、谓语、定语;指瞒而不报。示例:刘心武《钟鼓楼》第二章:“有人要挖澹台智珠的墙脚,您说我们能知情不报吗?”
- 6 习惯若自然
- 惯:同“贯”;若:像。习惯了就像很自然的事出处:《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语法:习惯若自然作宾语、分句;指习久成性。
- 7 知知不休
- 一直说个不停.
- 8 穴处知雨
- 穴:洞;处:居。久居洞中的兽类能预知风雨。比喻有经验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翼奉传》:“知日蚀地震之效昭然可明,犹巢居知风,穴处知雨。”语法:穴处知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9 有其父必有其子
- 有什么样的父亲一定会有什么样的儿子。出处:《孔丛子·居卫》:“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语法:有其父必有其子作谓语、宾语、分句;指父子。示例: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20回:“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李太后担心的就是这个!”
- 10 若丧考妣
- 丧:死去;考:父亲;妣: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出处:汉 扬雄《元后诔》:“享国六十,殂落而崩。四海伤怀,擗踊拊心,若丧考妣,遏密八音。”语法:若丧考妣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极度悲伤。示例: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鲁迅《且介亭杂文 忆刘半农君》
- 11 不探虎穴,不得虎子
- 探:探测。不进老虎窝,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出处:《东观汉记·班超传》:“超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酒酣激怒曰:‘不探虎穴,不得虎子。’”语法:不探虎穴,不得虎子作宾语、分句;指只有经历艰难才能成功。
- 12 不知虚实
- 虚实:或虚或实,情况。泛指不掌握或虚或实的内部情况出处:《汉晋春秋》:“向者不知虚实,故败。”语法:不知虚实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 13 知人料事
- 能识别人才,预料事情的变化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李谪仙》:“知人料事,尤其所难。”语法:知人料事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14 势若脱兔
- 势:攻势。脱:脱逃。对敌人攻击的速度极快,就像脱逃的兔子奔跑那样。出处:唐·陆龟蒙《杂讽》诗:“攻如饿鸱叫,势若脱兔急。”语法:势若脱兔作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