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备资斧简介
自备资斧的意思
解释:
资斧:旅费、盘缠。指自己准备旅费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因为上头提倡游学,所以他自告奋勇,情愿自备资斧,叫儿子出洋。”
语法:
自备资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自备资斧相关词语
- 1 陶然自得
- 自己觉得快意。出处:宋·苏轼《杨绘可知徐州》:“坐废十年,陶然自得。”语法:陶然自得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2 意气自如
- 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同“意气自若”。出处:《史记 李将军列传》:“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语法:意气自如作谓语、定语;指人意态自如。示例:逮江上之变,生所携及留军用者,亡散累千金,再贫困而意气自如。清 吴伟业《柳敬亭传》
- 3 画地自限
- 形容自我禁锢,不求突破发展示例:他这种画地自限的作法,不就等于作茧自缚吗?
- 4 悠闲自在
- 自在:无拘无束。形容神态从容,无拘无束。出处:清·张贵胜《遗愁集·忠义》卷四:“此之谓从容就义也,死是何等事,乃能夫妇同心,又做得如此悠闲自在。”语法:悠闲自在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有许多写“田园生活”的诗和文章把农民生活写得十分悠闲自在,但那其实出于不是农民的士大夫诗人的想象。蒲韧《二千年间》五
- 5 束身自爱
- 犹言束身自修。出处:清·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第一章:“稍束身自爱者,不敢逸于常轨,以蒙青史之诛。”语法:束身自爱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 6 咎由自取
- 咎:灾祸;惩罚。灾祸、惩罚是由自己招来的。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时有所闻,虽然是咎由自取,然而大家谈起来,总说这卜知府办的太煞认真的。”语法:咎由自取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然而据我看来,他实在是咎由自取。(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
- 7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 蓬昔日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出处:《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语法: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作定语、分句;指环境对人的影响。示例:西汉·司马迁《史记·三王世家》:“传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中,与之俱黑。’”
- 8 鬼斧神工
- 像是鬼神所为。形容技艺精湛高超;几乎不为人力所及。出处:清 屈大均《端州访研歌和诸公》:“年来岩底采无余,鬼斧神工多得髓。”语法:鬼斧神工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形容技艺非常精巧。示例:这种编织技术,给人以“浪漫主义手法”、“鬼斧神工”的印象。(秦牧《巧匠和竹》)
- 9 狠愎自用
- 愎:倔强;自用:主观臆断。凶狠顽固,独断专行出处:《明史·陆粲传》:“璁狠愎自用,执拗多私。”语法:狠愎自用作谓语、定语;指人独断专行。
- 10 自作聪明
- 自以为很聪明。形容轻率逞能。出处:《尚书 蔡仲之命》:“无作聪明,乱旧章。”语法:自作聪明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不是他自作聪明怎么会闹出这样的笑话来?
- 11 自我表现
- 显示或宣扬自己的优点,使自己突出。出处:朱自清《诗集导言》:“他主张诗的本职专在抒情,在自我表现,诗人的利器只有纯粹的直观。”语法:自我表现作谓语、宾语;指表现自己。示例:王朔《空中小姐》:“但我看得出来,他对我这种骄傲的‘自我表现’很不以为然。”
- 12 疑邻盗斧
-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语法:疑邻盗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疑心重。
- 13 佩弦自急
- 弦:弓弦。身佩弓弦以提醒自己要像弓弦那样紧张。比喻警惕自己的缺点、错误,避免重新出现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语法:佩弦自急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警惕。
- 14 趁其不备
- 指趁对方不防备的时候,去伤害对方。示例:警察躲在罪犯的后边,趁其不备饿虎扑食,将罪犯摁倒在地,当场抓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