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莫乏气简介
索莫乏气的意思
解释:
指枯寂而毫无生气的样子。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思不环周,索莫乏气。”
索莫乏气相关词语
- 1 岁聿其莫
- 谓一年将尽。聿,语助;莫,“暮”的古字。出处:《诗·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语法:岁聿其莫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怪声怪气
- 形容声音、语调、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出处:鲁迅《二心集 宣传与做戏》:“以关老爷、林妹妹自命,怪声怪气,唱来唱去,那就实在只好算是发热昏了。”语法:怪声怪气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的声音等。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他学得不象,怪声怪气地惹得阿珠大笑。”
- 3 神奇莫测
- 形容奇妙到极点。出处:这个汪士荣年方四十,莫慧明断,神奇莫测,策反了王辅臣与孙延龄的两次大功。 ★三月夫《吴三桂》二十四
- 4 怒气填胸
- 胸中充满了愤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却说周瑜怒气填胸,坠于马下,左右急救归船。”语法:怒气填胸作谓语、状语;指十分愤怒。示例:满屋里寻了一会,不见个踪迹,急的怒气填胸。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
- 5 悉索薄赋
- 见“悉索敝赋”。出处:《淮南子·要略》:“武王继文王之业,用太公之谋,悉索薄赋,躬擐甲胄,以伐无道而讨不义。”语法:悉索薄赋作谓语;指尽其所有来供给。
- 6 同气连枝
- 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孔怀兄弟,同气连枝。”语法:同气连枝作谓语、宾语;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示例:我自然爱我的弟弟,我们原是同气连枝的。(冰心《寄小读者 横滨》)
- 7 文文莫莫
- 模模糊糊。
- 8 林下风气
- 林下:幽僻之境;风气:风度。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贤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语法:林下风气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示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举目看十八姨,体态飘逸,言词泠泠,有林下风气。”
- 9 元龙豪气
- 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曾慢待许氾;豪:豪放。形容性格豪放。出处:《三国志·魏志·陈登传》:“氾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语法:元龙豪气作宾语、定语;指人的性格。
- 10 气宇昂昂
- 气宇:气度,仪表;昂昂:气概轩昂的样子。精神饱满,气度不凡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4回:“指挥军士,东西布阵,气宇昂昂,旁若无人。”语法:气宇昂昂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气质。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6回:“坐着一大汉,身长九尺,膀阔二停,满部胡须,面如铁色,目若朗星,威风凛凛,气宇昂昂。”
- 11 百身莫赎
- 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出处:唐 白居易《祭崔相公文》:“丘园未归,馆舍先捐。百身莫赎,一梦不还。”语法:百身莫赎作主语、分句;用于表达对死去亲人的悲痛。示例: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二·三家店词》:“一将有余魏武帝,百身莫赎楚怀王。”
- 12 气吞山河
- 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气势、气魄很大。出处: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语法:气吞山河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这号人,在困难中不是低头叹息,而是奋发图强,壮志凌云,气吞山河。(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
- 13 气竭声嘶
- 气力竭尽,声音嘶哑。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吕无病》:“小气竭声嘶,呼而求饮。”语法:气竭声嘶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状态。
- 14 朽索驭马
- 用腐烂的绳索驾驭奔驰的马。形容倾覆的危险十分严重。多含戒惧之意。亦作“腐索御马。”出处:《尚书·五子之歌》:“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语法:朽索驭马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