哓哓不休简介
哓哓不休的意思
解释:
哓哓:争辩声;休:停止,完。形容争辩个没完。
出处:
唐·韩愈《重答张籍书》:“择其可语者诲之,犹时与吾悖,其声哓哓。”
语法:
哓哓不休作谓语、状语;指争吵不停。
示例:
若再参商,哓哓不休,岂非前因未了,又启后世萌芽?(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作回)
英语翻译
- 英语:
argue endlessly <be on somebody's back>
哓哓不休相关词语
- 1 不费之惠
- 指白白得到的好处。出处:《二刻折案惊奇》卷十:“那时是白得来的东西,左右是不费之惠,料然决不怠慢了我们。”语法:不费之惠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一条毛巾或两刀稿纸,咱们还能没地方去‘拿’?拿来送给他,这就叫不费之惠!老舍《四世同堂》二三
- 2 言不顾行
- 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出处:《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语法:言不顾行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示例:但无论怎样,由这儿又可以看出,申子这个人是怎样的言不顾行。郭沫若《十批判书·前期法家的批判》
- 3 半面不忘
- 半面:见过面。见过面就不遗忘。形容记忆力极强出处:《北齐书 杨愔传》:“其聪记强识,半面不忘。”语法:半面不忘作谓语;形容记忆力极强。
- 4 水火不辞
- 见“水火不避”。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语法:水火不辞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四卷:“凭爷分付,那厢使用,水火不辞。”
- 5 东行不见西行利
- 谓到处牟利,赚便宜。东行、西行、犹东市、西市。 元武汉臣 《玉壶春》第四折:“老虔婆坐儿不觉立儿饥, 甚黑子 东行不见、西行利,没道理,全不怕咆哮两行公人立。”
- 6 不露神色
- 神色:态度,神情。内心活动不在脸色上流露,以防别人觉察出处:老舍《老张的哲学》:“南飞生不露神色,只是两手微颤,龙树古坦然的和别的会员说闲话,像没有看见选举结果似的。”语法:不露神色作谓语、状语;指不动声色。示例:他经常是不露神色地干事
- 7 郁郁不乐
- 郁郁:心里忧愁;苦闷。形容愁闷不乐。出处:唐 蒋防《霍小玉传》:“伤情感物,郁郁不乐。”语法:郁郁不乐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示例:周而复《白求恩大夫》:“童翻译看方主任郁郁不乐地走出去,知道他心里不高兴,特地赶来看他。”
- 8 上天不负苦心人
- 负:亏欠,辜负。上天不会亏待苦心经营的人。形容埋头苦干的人最后会成功的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然多辛苦了几次如今却高高中了个第三,可谓上天不负苦心人,文章自有定论。”语法:上天不负苦心人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曹禺《日出》第二幕:“不过我当初想,上天不负苦心人,苦干也许能补救我这个缺点。”
- 9 不适时宜
- 适:适应;时宜:当时的需要。不符合时势和趋势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九节:“‘拚消耗’的主张,对于中国红军来说是不适时宜的。”语法:不适时宜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过时的或超前的。
- 10 不堪收拾
- 堪:可;收拾:整理,整顿。无法整顿出处:孙荪《云赋》:“这时的乌云已经弹尽粮绝,几小时以前乌合起来的兵马,现在是丧魂失魄,溃不成军,大有不堪收拾之状了。”语法:不堪收拾作谓语、定语;指难以收拾。
- 11 破镜不重照
- 夫妻关系破裂,无法恢复
- 12 不第秀才
- 指没能考中举人的秀才。
- 13 饔飧不给
- 一日三餐不能自给。形容穷苦。明·朱国帧《涌幢小品·天下策一》:“转大冶主簿,故苗地,长吏多不乐往,代行令事,多方抚恤,尽却例金,锱铢无所取,至饔飧不给,部民有馈白粲者。”又参见“饔飧不饱”、“饔飧不继”。出处:明·朱国帧《涌幢小品·天下策一》:“转大冶主簿,故苗地,长吏多不乐往,代行令事,多方抚恤,尽却例金,锱铢无所取,至饔飧不给,部民有馈白粲者。”语法:饔飧不给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生活。示例:衰国之民,饔飧不给,裋褐不完。清·谭嗣同《仁学》二四
- 14 求索不得
- 想要索取,却得不到。出处:《韩非子·孤愤》:“人主之左右,行非伯夷也,求索不得,货赂不至,则精辩之功息,而毁诬之言起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