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云剪水简介
裁云剪水的意思
解释:
裁:裁剪。裁行云,剪流水。比喻诗文构思精妙新巧
出处:
明 屠隆《彩毫记 夫妻玩赏》:“名擅雕龙,诗成倚马,请思裁云剪水。”
语法:
裁云剪水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裁云剪水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裁月镂云
裁云剪水相关词语
- 1 一尺水百丈波
- 一尺深的水掀起百丈高的波浪。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出处:唐·孟郊《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之一:“须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
- 2 大旱之望云霓
- 渴望解除困境出处:《孟子·梁惠王下》
- 3 赋食行水
- 赋:给予;行:奉。指送饭送水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梁纪》:“或亲为众僧赋食行水,世颇以为失宰相礼。”语法:赋食行水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送饭送水。
- 4 云雾迷蒙
- 迷蒙: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云雾笼罩,使景物隐隐约约,看不清楚。出处:刘白羽《长江三日》:“两条大江,骤然相见,欢腾拥抱,激起云雾迷蒙,波涛沸荡,至此似乎稍为平定,水天极目之处,灰蒙蒙的远山展开一卷清淡的水墨画。”示例:战士们行进在云雾迷蒙的山间小路上。
- 5 高出云表
- 云表:云外。高高直立,伸入云端。形容山峰或建筑物等高峻挺拔出处:张恨水《啼笑姻缘》第13回:“回头看隔院时,正有一棵高出云表的老槐树。”语法:高出云表作谓语、定语;用于高的物体等。
- 6 瞻云望日
- 原指贤明的君主恩泽施及尤民。后多比喻得近天子。出处:《史记·五帝本纪》:“就之如日,望之如云。”《晋书·张重华传》:“猛将鹰扬,不豫告成之次,瞻云望日,孤愤义伤,弹剑慷慨,中情蕴结。”
- 7 水流湿,火就燥
- 水向湿处流,火往干处烧。指物之气质类似必相感应。后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出处:《易 乾》:“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孔颖达疏:“此二者以形象相感。水流於地,先就湿处;火焚其薪,先就燥处。”
- 8 楚雨巫云
- 楚地巫峡的云和雨。多比喻男女幽情。出处:元·孙周卿《沉醉东风·宫词》曲:“眼底情,心间恨,到多如楚雨巫云。”语法:楚雨巫云作宾语、定语;指男女私情。示例:虽然是,锦衣玉食身安吉,却倒是,楚雨巫云意挂心。《再生缘》第六回
- 9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出处:清 蒋士铨《空谷香 店缢》:“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梁间存寡燕,树杪没慈乌。”语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复句式;作分句;形容人变化无常。示例:猴子虽然有手,却不会制造工具,至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猴子更不会。(茅盾《手的故事》)
- 10 啸吒风云
- 形容威力极大。同“叱咤风云”。
- 11 水火不兼容
- 容:容纳。比喻二者对立,绝不兼容。出处:《周易 说卦》:“故水火不相逮。”语法:水火不兼容主谓式;作谓语、补语;指两者关系不可协调。示例:他们闹得水火不兼容
- 12 雨沾云惹
-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原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以“雨沾云惹”为男女情爱之典。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原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语法:雨沾云惹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弋槛营中夜未央,雨沾云惹侍襄王。唐·杜牧《羊栏浦夜陪宴会》诗
- 13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泛指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知道甘苦。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袁州蒙山道明禅师》:“某甲虽在黄梅随众,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授入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是某甲师也。”语法: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复句式;作分句;指自己直接经历的事,自己最了解。
- 14 风云际遇
- 风云:指难得的好机会;际遇:遭遇。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其实自古为良相的并不是都从举业出身,一靠自己确实有经济之才,二靠风云际遇耳。”语法:风云际遇作谓语、定语、分句;比喻能人遇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