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简介
世外桃源的意思
解释:
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是一个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相当于西方的极乐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来,完美主义者无不苦苦追寻、刻意营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
出处:
清 孔尚任《桃花扇》:“且喜已到松凤阁,这是俺的世外桃源。”
语法:
世外桃源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在这儿,在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嚣的声音。(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
成语造句
- 1.我留恋着湘西凤凰那世外桃源一般的小镇生活。
- 2.心远地自偏,我这顶楼的迷你园景就是我的世外桃源了。
- 3.这山谷桃花盛开,落英繽纷,景色迷人,活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 4.这是一栋独一无二的别墅,里面更是富丽堂皇,外面好像世外桃源一样。
- 5.这崇山峻岭中的小村庄,彷佛人间的世外桃源。
- 6.香格里拉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成语故事
-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wé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走了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两岸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而美丽,花瓣纷纷落下。他对此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渔人便下了他的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宽阔平坦的土地,排列整齐的房屋,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可以互相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孩子们都神情愉快,自得其乐。(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同县的人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临别时)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的情况不必对外边的人说啊。”(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英语翻译
- 英语:
a heaven of peace and happiness
- 日语:
ユートピア,桃源(とうげん)
- 俄语:
земной рай
- 其他:
<法>oasis de paix
世外桃源相关词语
- 1 出乎意外
- 用于意想、预料之外。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不想姑娘闹了个皮子,蔫蔫儿的受了,自己倒出乎意外,一时抓不着话岔儿。”语法:出乎意外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也可用于出乎……意外。示例:校长今天参加了我们的团日活动,真是出乎意外。
- 2 水源木本
- 水的源头,树的根本出处:《左传·昭公九年》
- 3 旷绝一世
- 当代没有能相比的。 形容举世无双。出处: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 4 荒郊野外
- 离城镇村庄很远的荒凉地带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3卷:“却是荒郊野外,桃红柳绿,正是女眷们游耍去处。”语法:荒郊野外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荒凉的野外。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一个女人独自睡在荒郊野外,还有个不被人糟蹋的?”
- 5 魂飞天外
- 灵魂脱离躯体飞到天空之外。形容惊恐到极点。出处:元 李文蔚《张子房圮桥进履》:“听说罢,魂飞天外,好教我心惊失色。”语法:魂飞天外主谓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形容万分恐惧。示例:尤二姐露出脸来,胡君荣一见,早已魂飞天外,那里还能辨气色?(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
- 6 簪缨世族
- 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着在头上。旧时指世代作官的人家。出处:唐 杜甫《八哀诗 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语法:簪缨世族作宾语、定语;指世代作官的人家。示例: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22回:“周辉虽然出生于簪缨世族,但一生却没有做过官。”
- 7 外强中瘠
- 外表上好象很强大,实际上很虚弱。出处:清·黄钧宰《金壶浪墨·英国被兵》:“英夷与俄罗斯两国交恶,俄罗斯方争印度于英夷,积岁构兵,外强中瘠。”语法:外强中瘠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 8 混世魔王
- 比喻扰乱人世的凶人或骄纵恣肆的人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语法:混世魔王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示例:多谢戮力同心,拽倒十余年混世魔王。(《晚清文学丛钞 新罗马 会议》)
- 9 哗世取名
- 用浮夸的言行使世人兴奋激动,博取虚名。出处:宋·陆游《除宝谟阁待制谢表》:“窃慕隐居求志之风,尤耻哗世取名之事。”语法:哗世取名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10 同源异流
- 谓起始、发端相同而趋向、终结不同。出处:明·何景明《寄粹夫》诗之一:“君就河内栖,予从关西役;同源异流止,抚事乘心迹。”语法:同源异流作谓语、定语、宾语;多用于比喻句。示例:[仲默]惟七言律与献吉同源异流。清·陈田《明诗纪事丁签·何景明》
- 11 内修外攘
- 对内整治国政,对外抵御敌人。修亦作“修”。出处:宋·胡锜《拟力田诒》:“顾惟礼耕义种之贤,足副内修外攘之志。”语法:内修外攘作宾语、定语;用于治政等。示例:明·张纶《林泉随笔》:“观于《垂拱》《奏札》二篇及《戊午谠议序》,反复以天经地义内修外攘不可逆为言。”
- 12 避世绝俗
- 避世:隐居不出仕;绝俗:与世间隔绝。脱离现实生活,不和人们往来。形容隐居山林,不与世人交往。一般指消极处世的态度。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刻意》:“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晋书 华轶传》:“栖情玄远,确然绝俗。”语法:避世绝俗作谓语、定语;指消极处世的态度。
- 13 方桃譬李
- 形容姿质之美有如桃李一般。出处:南朝·梁·简文帝《筝赋》:“乃有燕馀丽妾,方桃譬李,本住南城,经居东里。”语法:方桃譬李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等。
- 14 弸中彪外
- 弸:充满;彪:文采。指人内有才德,则有文采,自然外露。赞美德才兼备的人。出处:汉·扬雄《法言·君子》:“或问:‘君子言则成文,动则成德,何以也?’曰:‘以其弸中而彪外也。’”语法:弸中彪外作谓语、定语;指赞美德才兼备的人。示例:清·薛福成《序》:“予读百氏,弸中彪外,驰骋不可抑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