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起直追简介
急起直追的意思
解释:
立即振作起来;迅速追赶上去。
出处:
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35回:“急起直追,犹虞不及。”
语法:
急起直追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立即行动追赶上去。
示例:
值此建设时代,内乱外患,险象环生,各行政官力负责任,急起直追。(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五回)
成语造句
- 1.我队急起直追,终于赶上了红队。
- 2.我们应该急起直追,成为世界上具有先进科技水平的国家。
- 3.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急起直追,在一个不长的时期内进入世界先进水平之列。
- 4.一次考试名落孙山有什麼关系?我要急起直追,下次非金榜题名不可。
- 5.我们已经落后了,必须急起直追。
- 6.在运动会五千米的赛跑中,他不慎摔倒了,但他立即爬起来,急起直追,最后还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英语翻译
- 英语:
rouse oneself to catch up
- 日语:
急いで追(おい)つこうとする,大急(おおいそ)ぎで追いかける
- 俄语:
стремиться догнáть
- 其他:
<德>jn in beschleunigtem Tempo einholen<法>tǎcher de rattraper le temps perdu
急起直追相关词语
- 1 长眠不起
- 死亡的别称。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郑友过一冢,驻马而吟,久不得属,冢中人续之曰:‘下有百年人,长眠不知晓。’”语法:长眠不起作谓语、定语;指死亡。示例:不要等待长眠不起的时候才想起要发愤学习
- 2 奋笔直书
- 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同“奋笔疾书”。出处:清 墨憨斋《醒名花》第十四回:“贤侄今日,奋笔直书,如行云流水,珠玑错落,俊爽之才,有同健鹰之摩秋汉,真命世杰也,与古人何多让焉,将来正未可量。”示例:于是那幕友奋笔直书:“春霆军门雅蜀”,见了的人,无不是想笑不敢笑。高阳《慈禧全传》十九
- 3 严限追比
- 要求定期完成,否则将受重罚。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 4 意急心忙
- 心中着急慌忙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崇应彪见父亲败走,意急心忙,慌了手脚。”语法:意急心忙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
- 5 急脉缓受
- 见“急脉缓灸”。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要不急脉缓受,且把邓翁的话撇开,先治他这个病源,只怕越说越左。”语法:急脉缓受作谓语、定语;比喻以缓和的办法应付急事。
- 6 令人起敬
- 使人产生敬意。出处:宋·朱熹《跋赵中丞行实》:“赵公之孝谨醇笃,虽古人犹难之,三复其书,令人起敬。”语法:令人起敬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情等。
- 7 好谀恶直
- 谀:奉承,谄媚;恶:厌恶。喜欢阿谀逢迎,厌恶直言劝谏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8回:“日事淫乐,好谀恶直,政事不修,群臣解体。”语法:好谀恶直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示例:《明史·王时柯传》:“今佞人超迁而群贤获罪,恐海内闻之,谓陛下好谀恶直。”
- 8 肃然起敬
-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尊敬的心情。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规箴》:“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暢,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语法:肃然起敬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衍举眼观看仲连,神清骨爽,飘飘乎有神仙之度,不觉肃然起敬。(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
- 9 见财起意
- 见了财物;顿生歹意。出处:元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又见了十五贯钱,一时见财起意,杀死丈夫,劫了钱。”语法:见财起意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这厮原是远流配军,如何不做贼,以定是一时见财起意。(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回)
- 10 急张拘诸
- 形容局促不安、紧张慌乱的样子。出处:《元曲选·李逵负荆》:“他这般急张拘诸的立。”示例:他这般急张拘诸的立。(《元曲选 李逵负荆》)
- 11 枉曲直凑
- 指在弯曲的路上却笔直地往前走。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变通。
- 12 坐言起行
- 坐能言,起能行。原指言论必须切实可行,后比喻说了就做。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性恶》:“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语法:坐言起行作宾语;指人言行必须一致。示例:你要注意你的坐言起行
- 13 屎屁直流
- 形容惊恐之极。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8回:“这个风声传了出去,吓得那些承办蚕桑的乡绅,屎屁直流!”语法:屎屁直流作定语、状语;用于惊恐时。
- 14 急景凋年
- 景:通“影”,光阴;凋:凋零。形容光阴迅速,一年将尽。也指年终的时候。出处:南朝宋 鲍照《舞鹤赋》:“于是穷阴杀节,急景凋年,凉沙振野,箕风动天。”语法:急景凋年联合式;作宾语;形容光阴迅速,年岁将尽。示例:想起长叙,同为户部侍郎而荣枯不同,急景凋年,谪居寂寞,应该去探头一望。(高阳《清宫外史》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