戮力壹心简介
戮力壹心的意思
解释:
见“戮力同心”。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臧昭伯率从者将盟,载书曰:‘戮力壹心,好恶同之。’”
语法:
戮力壹心作谓语、状语;形容团结一致。
戮力壹心相关词语
- 1 力所不及
- 及:达到。凭自己的力量不能做到。出处:宋 释惠洪《石门文字禅》:“平生所未见之文,公力所不及之义,备聚其中。”语法:力所不及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示例:力所不及的事情我们也要想办法去做。
- 2 心游万仞
-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
- 3 龙心凤肝
- 喻指极珍贵稀有的名菜。出处:京剧《乌龙院》第三场:“想我们这样人家,吃的是鸡鸭鱼肉,也就是啦,难道说,还要吃什么龙心凤肝不成吗?”语法:龙心凤肝作主语、宾语;指珍贵的东西。示例:我满肚子气,就是龙心凤肝也吃不下去
- 4 成算在心
- 心中早已经算计好了如何应付的办法。出处:宋·孔平仲《续世说·巧艺》:“李存进欲造浮桥,军吏曰:‘河桥须竹索……今无竹石,窃虑难成。’存进曰:‘吾成算在心,必有所立。’”语法:成算在心作谓语;用于处事。
- 5 木石心肠
- 形容人心肠硬,不为情感所动出处:清 洪楝园《后南柯 辞职》:“虽木石心肠,亦为之动。”语法:木石心肠作主语、宾语;指人心肠硬。示例:他这个人真是木石心肠。
- 6 惠心妍状
- 心地善良,姿容美丽出处:《后汉书·郭后纪论》
- 7 实心实意
- 言行发自内心,真诚。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九回:“五儿听了,句句都是宝玉调戏之意,知这位呆爷却是真心实意的话。”语法:实心实意作定语、状语;指真心实意。示例:丁玲《在严寒的日子里》第四章:“她一天到晚兴致勃勃地,不管跑腿送信,招呼人开会,总是实心实意地去做。”
- 8 心逸日休
- 谓不费心机,反而越来越好。出处:《尚书·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语法:心逸日休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李贽《答耿中丞书》:“是非真能不见一丝作伪之迹,而自享心逸日休之效者欤!”
- 9 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 形容一下子想出了一个计策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王四只管叫苦,寻思道:‘银子不打紧,这封回书却怎生好!正不知被甚人拿去了?’眉头一纵,计上心来。”语法:眉头一纵,计上心来作谓语、分句;指猛然想出了一个主意。
- 10 西子捧心
-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形容女子的病态美。比喻名家的诗文、字画等,其本身存在的某种疵病不足以掩盖其固有的优点,有时反而增色。出处:《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 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语法:西子捧心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西子捧心,孙寿折腰。五代·李瀚《蒙求》诗
- 11 警心涤虑
- 警:警觉;涤:扫除。形容警觉内心,清除杂念出处:《清史稿·明珠传》:“至于紧要员缺,特令会同推举,原期得人,亦欲令被举者警心涤虑。”语法:警心涤虑作谓语;用于人的心理。
- 12 胆战心寒
- 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12回:“诸将见李逵等杀了这一阵,众人都胆战心寒,不敢出战。”语法:胆战心寒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害怕。示例:诸将见李逵等杀了一阵,众人都胆战心寒,不敢出战。(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回)
- 13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出处: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38回:“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既来至此,焉有怯进之理?”语法: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示例:教师常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俗语来鼓励我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 14 心如木石
- 心灵像树木石头一样,毫无情感、欲念。出处:《五灯会元 百丈怀海禅师》:“一切诸法,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无所辨别。”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四》:“君不以异类见薄,故为悦己者容,北室生心如木石,吾安敢近?”语法:心如木石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示例:……十余年人事沧桑,往事亦多不堪回首。而余尚在人间,并于灯下读书作字,忆及生者逝者,心如木石,不知其所感矣。孙犁《书衣文录 翁藏宋拓九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