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身远祸简介
潜身远祸的意思
解释:
潜:深藏。隐藏起来远避祸害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再让她就妙手空空儿一般报了仇,竟有那本领潜身远祸,她又是女孩儿家,难道还披发入山不成?”
语法:
潜身远祸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逃避。
潜身远祸相关词语
- 1 以身许国
- 许:预先答应给与。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苟。出处:《南史 羊侃传》:“久以淡为死,犹复在邪?吾以身许国,誓死行阵,终不以尔而生进退。”语法:以身许国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人民战士在祖国解放事业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以身许国的伟大精神。
- 2 辱身败名
- 指自身受辱,名声败坏。出处:《说岳全传》第三一回:“一旦失手,辱身败名,是为不智。”语法:辱身败名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名声。
- 3 言近指远
- 见“言近旨远”。出处:语出《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孙奭疏:“言辞之近而指意远者,乃为善言者也。”语法:言近指远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其言近指远,词坦义明,诵者各有所获。元·宗宝《〈坛经〉跋》
- 4 远见卓识
- 卓:高超;识:见识。远大的目标和卓越的见识。出处:明 焦靖《玉堂丛话 调护》:“解缙之才,有类东方朔,然远见卓识,朔不及也。”语法:远见卓识联合式;作主语、定语、宾语;含褒义。示例: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
- 5 挺身而斗
- 形容勇敢地投入战斗。出处:宋·苏轼《留侯论》:“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 6 戢鳞潜翼
- 戢:收敛;潜:隐居。鱼儿收敛鳞甲,鸟儿收起翅膀。比喻人退出官场,归隐山林或蓄志待时出处:《晋书 宣帝纪论》:“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语法:戢鳞潜翼联合式;作谓语;指退官潜隐。
- 7 身废名裂
- 见“身败名裂”。出处:朱自清《史记·汉书第九》:“他觉得自己已经身废名裂,要发抒意中的郁结,只有这一条通路。”语法:身废名裂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彻底失败。
- 8 潜身缩首
- 潜:深藏;首:头。隐居不出头露面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2回:“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语法:潜身缩首作谓语、宾语;指隐居。
- 9 深图远虑
- 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出处:汉·仲长统《昌言下》:“又况愚人之愚,而望其遵巡正路,谦虚节俭,深图远虑,为国家校计者乎。”语法:深图远虑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计划得很周密。
- 10 奋不顾身
-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语法:奋不顾身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部下弟子,虽不敢谓久经训练,有勇知方,惟大义所在,却是奋不顾身。(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十五回)
- 11 省身克己
- 检查自身过失,克制自己非分之想。出处:明 钱德洪《王文成公〈大学问〉跋》:“吾党各以己见立说,学者稍见本体,即好为径超顿悟之说,无复有省身克己之功。”语法:省身克己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 12 置身事外
- 置:安放。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形容对事情漠不关心。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旁观。”语法:置身事外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示例:悲观的由来,是在置身事外不辩是非,而偏要关心于文坛,或者竟是自己坐在没落的营盘里。(鲁迅《准风月谈 “中国文坛的悲观”》)
- 13 毋望之祸
- 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同“无妄之祸”。出处:《史记 春申君传》:“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语法:毋望之祸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14 立身行道
- 道:政治主张和思想。指修养自身,奉行道义出处:南朝·梁·萧统《与晋安王纲令》:“明公儒学稽古,淳厚笃诚,立身行道,始终如一。”语法:立身行道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卷:“我当初教育两个兄弟,原要他立身行道,扬名显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