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支卯粮简介
寅支卯粮的意思
解释:
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我有差使的时候,己是寅支卯粮的了。”
语法:
寅支卯粮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示例:
自从有了孩子后,寅支卯粮,生活更加困难了。
寅支卯粮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寅吃卯粮
成语造句
- 1.用钱要有计划,否则寅支卯粮,那就麻烦了。
- 2.就算寅支卯粮,提前支取,也依然入不敷出。
- 3.胆子小的,管这叫寅支卯粮,胆子大的,叫做提前消费。
- 4.自从有了孩子后,寅支卯粮,生活更加困难了。
英语翻译
- 英语:
eat next year's food this year <be forced to borrow today's food against to morrow's income>
寅支卯粮相关词语
- 1 斗柄回寅
- “斗柄回寅”是句成语,中国古代是以地平坐标系中的正北顺时针偏60度的地方为寅比农历立春节气。这句成语的意思是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了寅方,即在时间上到达了农历正月,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大地回春,代表一年的开始的意思。
- 2 丁一卯二
- 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出处: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要说个丁一卯二,不许你差三错四。”语法:丁一卯二联合式;作定语;指确实。示例:张平《抉择》:“基本上可以说是丁一卯二、十拿九稳。”
- 3 支策据梧
- 语本《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此谓昭文弹琴、师旷持杖击节、惠子倚在梧桐树下辩论,三人的技艺几乎都算得上登峰造极,所以载誉于晚年。后以“支策据梧”形容用心劳神。出处:语本《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语法:支策据梧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范容期见郗超俗情不淡,戏之曰:“夷、齐、巢、许,一诣垂名。何必劳神苦形,支策据梧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
- 4 力不能支
- 力量不能支撑。表示事到危难时候;想要挽救、解决;但力量不够。出处:隋 王通《文中子 事君》:“大厦将倾,非一木所支也。”语法:力不能支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力量所不能支撑。示例:南宫适大战黄元济,未及三十回合,元济非南宫适敌手,力不能支。(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八回)
- 5 赍盗粮,借贼兵
- 赍:以物送人;兵:兵器,武器。送给盗贼粮食,借给盗贼武器。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语法:赍盗粮,借贼兵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6 笑不可支
- 形容狂笑不止。 清 沈起凤 《谐铎·垂帘论曲》:“生又按拍而歌,屏後益笑不可支。”
- 7 支离繁碎
- 支离:分散。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为学两端》:“近时为学不过两端,一则径趋简约,脱略过高;一则专务外驰,支离繁碎。”语法:支离繁碎作谓语、定语、补语;指不成整体。
- 8 支离破碎
- 支离:分散。形容散乱不整;残缺不全。出处:元 许谦《白云集》:“近代以文辞取士,而不考其实,惟务雕镌镂刻,破碎支离,波淫邪遁之辞,靡所不至。”语法:支离破碎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示例:我们不要把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
- 9 千里餽粮,士有饥色
- 指远粮不解近饥。
- 10 支支吾吾
- 亦作“支支梧梧”。谓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怎么问了半日,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语法:支支吾吾作定语、状语;指言语含糊。示例:指导员觉得黄金宝有点反常,两只眼映着灯闪光,好像含着泪,问他又支支吾吾地不肯明说。杨朔《熔炉》
- 11 煮弩为粮
- 弩:指弩弦,弓上的牛筋绳。指城被围时,城内绝粮,用弩弦作粮食的代用品。形容绝粮时的艰难情况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恭传》:“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语法:煮弩为粮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支分族解
- 见“支分节解”。出处:清·刘大櫆《乌程闵君墓志铭》:“又善于诱掖,其言批豁畅朗,支分族解,騃童钝夫闻之,咸如梦寐惊觉。”语法:支分族解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3 八方支援
-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出处: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12章:“我又不会撒豆成兵,还不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语法:八方支援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各方面都支援。示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 14 千里馈粮,士有饥色
- 馈:赠送。缺粮时从千里之外送来,难免士兵挨饿。比喻远粮不解近饥,远水不解近渴出处:郑观应《盛世危言·恳荒》:“千里馈粮,士有饥色,虽有精兵名将,又岂能不饮不食。”语法:千里馈粮,士有饥色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