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谩评跋简介
打谩评跋的意思
解释:
打骂催迫。
打谩评跋相关词语
- 1 千棰打锣,一棰定声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同“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2 谩辞哗说
- 谎言乱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今君王国于会稽,穷于入吴,言悲辞苦……而君王何为谩辞哗说,用而相欺,臣诚不取。”语法:谩辞哗说作宾语、定语;指谎话。
- 3 打旋磨子
- 转动磨子,反复不停。比喻向人有所要求献殷勤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你那姑妈只会打旋磨儿,给我们琏二奶奶跑着借当头。”语法:打旋磨子作宾语、状语;指纠缠。
- 4 打马虎眼
- 故意装糊涂蒙骗人。出处:老舍《骆驼祥子》:“待了会儿,他把钱拿起来:‘三十?别打马虎眼!’”语法:打马虎眼动宾式;作谓语;指故意装糊涂蒙骗人。示例:他这是打马虎眼,麻痹我们大伙儿,假充好人,想混过这一关去!(老舍《华实春秋》)
- 5 包打天下
- 包:承担全部任务,负责完成。将打天下的整个任务承担下来。常指人逞强争胜。出处:《求是》1996年第17期:“这类机构并不影响各个公司、企业实施光彩事业项目,更不能包打天下。”语法:包打天下作谓语、定语;指独揽一切重任。示例: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什么时候你才改掉包打天下的毛病?”
- 6 打定主意
- 下定决心,抉择做什么事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七回:“打定主意,就把自己狎妓旷职的缘由,详细叙述,参了一本,果然奉旨革职。”语法:打定主意作谓语、定语;指决定。示例:丁寅生《孔子演义》第18回:“南宫敬叔和夫子最契合,请他先容,最为合宜,打定主意,便一径往访敬叔。”
- 7 打破砂锅
- 比喻追根究底出处:明·高明《琵琶记·几言谏父》:“你直待要打破砂锅,是你招灾揽祸。”语法:打破砂锅作谓语、宾语;用于探究。示例:刘心武《钟鼓楼》第四章:“小冯偏打破砂锅问到底呗!”
- 8 打家劫盗
- 劫:抢夺。指到人家里抢劫财物出处:元·无名氏《杏林庄》第二折:“但凡打家劫盗,杀人夺财,都是俺两个当先。”语法:打家劫盗作主语、谓语、定语;指抢劫。
- 9 跋前踕后
- 同“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出处: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 罗邺》:“而跋前踕后,绝域无聊,独奈其命薄何?”一本作“跋前疐后”。语法:跋前踕后作谓语、定语;指进退维谷。
- 10 评头品足
- 评、品:评论;区分高低优劣。原指无聊的人评论妇女的容貌;后泛指发表评论;随意挑剔。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阿宝》:“女起遽去,众情颠倒,评头品足,纷纷如狂。”语法:评头品足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你应该多干点实事,不要总评头品足。
- 11 雨打梨花
- 比喻零乱不堪的狼狈情景出处:南宋·李重元《忆王孙·春词》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语法:雨打梨花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清·无名氏《隔帘花影》第25回:“只留下一件贴身小袄,好一似雨打梨花,风吹桃片。”
- 12 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 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因此也假说来上学,不过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白送些束修礼物与贾代儒。”语法:三日打鱼,两日晒网作宾语、状语、分句;指没有恒心。示例:体育锻炼要每天坚持,不要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 13 避强打弱
- 军事用语。在运动战中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专拣疲弱的打。出处:见“避强击惰”。语法:避强打弱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等。示例:运动战的实行方面,问题是很多的,例如……避强打弱,围城打援、佯攻、防空、处在几个敌人之间、超越敌人作战……等等。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 14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出处:清 颐瑣《黄绣球》第三回:“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语法:趁火打劫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同乘人之危。示例:等警察赶到时,那几个趁火打劫的流氓早已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