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笔寻诗简介
呵笔寻诗的意思
解释:
呵笔:吹热气解冻笔;寻诗:寻觅诗句。形容冬日苦吟
出处:
唐·罗隐《雪》诗:“寒窗呵笔寻诗句,一片飞来纸上销。”
语法:
呵笔寻诗作宾语;指读书。
呵笔寻诗相关词语
- 1 诗书发冢
- 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出处:先秦庄周《庄子 外物》:“儒以诗礼发冢。”语法:诗书发冢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清·高珩《<聊斋志异>序》:“不止诗书发冢,《周官》资篡而已。”
- 2 笔底超生
- 犹言笔下超生。超生:佛家语。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出处:苏雪林《闲话战争 齿患》:“严冷无情的法官定了你的死罪之后,就从不会有笔底超生的事。”语法:笔底超生作谓语、定语;指尽可能宽容。
- 3 诗礼之家
- 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出处:明·郎英《七修类稿》卷十六:“因仍苟且,多为惜财之小而忘大义,奈何诗礼之家亦如此是耶!”语法:诗礼之家作宾语;指读书人的家。示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1卷:“其父赵伦,字文宝,母亲刘氏,都是世代诗礼之家。”
- 4 寻头讨脑
- 寻:探求。比喻寻个事情的由头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卷:“自此日逐寻头讨脑,动辄便是一顿皮鞭,打得体无完肤。”语法:寻头讨脑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5 意存笔先
- 指写字作画,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出处: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顾恺之之迹,紧劲联绵,循环超忽,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
- 6 提笔忘字
- 常用于在表达感情时拙于言辞
- 7 超乎寻常
- 在合理或可以接受的限度以外,极不公平、极粗鲁或极不正义出处:孙力《都市风流》第五章:“张义民以超乎寻常的忍耐力来对待这场决定他命运、前途的恋爱。”语法:超乎寻常作谓语、定语;指超出以前的。示例:这件事情的影响超乎寻常
- 8 一笔抹倒
- 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何次人家为我父母立茔安葬,盖祠奉祀,是何等恩情,岂可一笔抹倒。”语法:一笔抹倒作谓语、宾语;指全盘否定。
- 9 一笔抹杀
- 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遂将前后爱书,一笔抹杀。”语法:一笔抹杀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鲁迅《二心集 我们要批评家》:“然而新的批评家不开口,类似批评家之流便趁势一笔抹杀。”
- 10 诗成得袍
- 称赞文才出众或被宠赐出处:《新唐书·宋之问传》
- 11 诗酒风流
- 作诗饮酒。古人以此为风流韵事,故称。出处:金·元好问《鹧鸪天》词:“身外虚名一羽轻,封侯何必胜躬耕。田园活计浑闲在,诗酒风流属老成。”语法:诗酒风流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我两个便‘退避三舍’,搬到那三间南倒座右同住,尽着你在这屋里嘲风弄月,诗酒风流,我两个绝不敢来过问。”
- 12 大手笔
- 指伟大的著作或大行动出处:《晋书·王珣传》:“此当有大手笔事。”语法:大手笔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作家或作品。示例:他最近写出了一个大手笔
- 13 荆笔杨板
- 荆:晋惠帝时权臣楚王司马玮;杨:晋惠帝时权臣杨骏;板:诏书。形容权臣专权用事出处:《晋书·五行志中》:“二月末,三月初,荆笔杨板行诏书。”语法:荆笔杨板作宾语、定语;指奸臣专权。
- 14 笔诛墨伐
- 笔、墨:指文字。诛:谴责。伐:声讨。通过文字加以谴责,进行声讨。语法:笔诛墨伐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对坏人坏事等。示例:我们通过笔诛墨伐,终于迫使他向大家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