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策丹心简介
史策丹心的意思
解释:
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出处:
元·脱脱《宋史·文天祥传》:“人士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语法:
史策丹心作宾语、定语;指人的气节。
成语故事
- 南宋末年,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被押往潮阳郡蒙军元帅张弘范处。张弘范希望他投降,同时让他写信给张世杰大将也投降。文天祥言辞拒绝,当即作诗:“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士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史策丹心相关词语
- 1 急痛攻心
- 心里感到极度的焦急与悲痛。
- 2 恣心纵欲
- 见“恣情纵欲”。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四回:“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语法:恣心纵欲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放纵情欲。
- 3 面由心生
- 一个人的面相产生自自己的内心。
- 4 耿耿在心
- 耿耿:形容有心事。指心事牵萦回绕,不能释怀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0回:“当初我在苗家寨曾遇夜行之人,至今耿耿在心。”语法:耿耿在心作谓语、定语;指不能忘怀的事。示例:郭沫若《月光下》:“误了小朋友们,至今耿耿在心。”
- 5 甘心受罚
- 甘心:情愿。情愿受到处罚语法:甘心受罚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他已彻底认输甘心受罚了
- 6 腹心之患
- 比喻严重的祸患。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梁太祖乾化元年》:“云代与燕接境,彼若扰我城戍,动摇人情,吾千里出征,缓急难应,此亦腹心之患也。”语法:腹心之患作宾语;比喻要害处的祸患。示例:东南又生一越,为其腹心之患。明·刘基《春秋明经·吴入郢于越入吴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于越入吴》
- 7 一心同体
- 犹言同心同德。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二回:“话说唐僧复得了孙行者,师徒们一心同体,共诣西方。”语法:一心同体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8 悦目娱心
- 使眼睛高兴,使心里快乐。形容使人感到美好快乐。出处:宋·张舜民《与石司理书》:“大凡人见悦目娱心之物固所喜。”语法:悦目娱心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9 痌心疾首
- 形容极端痛恨。《新唐书·萧铣传》:“我先君昔事 隋 ,職貢無廢,乃貪我土宇,滅我宗祊,我是以痌心疾首,思刷厥恥。”参见“痛心疾首 ”。
- 10 怵目惊心
- 惊:震惊。看见事态严重,心里感到震惊出处:闻一多《龙凤》:“你记得复辟与龙旗的不可分离性,你便会原谅我看见‘龙凤’二字而不禁怵目惊心的苦衷了。”语法:怵目惊心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让人震惊的场面。示例:你记得复辟与龙旗的不可分离性,你便会原谅我看见“龙凤”二字而不禁怵目惊心的苦衷了。(闻一多《龙凤》)
- 11 丧心病狂
- 丧:丧失;失去;心:指理智;狂:疯狂。丧失理智;像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或凶残到了极点。出处:《宋史 范如圭传》:“如圭独以书责桧以曲学倍师,忘仇辱国之罪,且曰:‘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语法:丧心病狂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但是顽固派反对派对于进步文化机关的违法摧残其合法的事业,其丧心病狂,可谓已达极点。(邹韬奋《患难余生记 进步文化的遭难》)
- 12 童心未泯
- 泯:泯灭。年岁虽大但仍有天真之心。形容成年人还有着孩子的天真。出处:宋·陆游《园中作》:“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群儿竹马嘻。”语法:童心未泯作谓语、定语;指孩子气。示例:冰心《寄小读者》:“因为我若不是在童心未泯的一刹那顷拿起笔来,我决不敢以成人烦杂之心,来写这通讯。”
- 13 心到神知
- 旧时指只诚心敬神,就用不到烦琐的礼仪。比喻对人表示钦佩,不必有什么虚文浮礼。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回:“太太们这么一说,这就叫作心到神知了。”语法:心到神知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比喻重在有心。示例:老舍《我这一辈子》:“我的手可不能闲着,心到神知!”
- 14 人心莫测
- 犹人心难测。指人的内心难以探测。出处:清 黄宗羲《张苍水墓志铭》:“止凭此一线未死之人心,以为鼓荡,然而形势昭然者也,人心莫测者也。”语法:人心莫测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