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春三秋简介
九春三秋的意思
解释:
九春:春季共九十天,故称“九春”;三秋:秀季三个月,故称“三秋”。指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时光。
出处:
清·周亮《书影》卷四:“九春三秋,天景清丽。”
九春三秋相关词语
- 1 三求四告
- 再三求告。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嫌我不好,谁叫你们瞎了眼,三求四告的,跑了我们家做甚么去了?”语法:三求四告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2 三薰三沐
- 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携。出处:金·元好问《丙午九日咏菊》:“三薰复三沐,岁宴与君期。”语法:三薰三沐作谓语、定语;指郑重其事。示例:清·龚自珍《已亥杂诗》:“坐我三薰三沐之,悬崖撒手别卿时,不留后约将人误,笑指河阳镜里丝。”
- 3 叶落归秋
- 树叶在秋天飘落。比喻事物有一定归宿出处:元·贯云石《斗鹌鹑·佳偶》曲:“美眷爱,俏伴侣。叶落归秋,花生满路。”语法:叶落归秋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康海《王兰卿》第一折:“病淹渐折倒的宠儿瘦,但得个夫妻美满,便是我叶落归秋。”
- 4 万代千秋
- 指经历年代极久远。亦作“万古千秋”、“万载千秋”。出处:晋·无名氏《平西将军周处碑》:“书方易折,家揭难留,镌兹幽在,万代千秋。”语法:万代千秋作宾语、定语;指时间久长。
- 5 两两三三
- ①谓三两为群。②形容稀疏。出处: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上卷:“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两相抵。”语法:两两三三作定语、状语;形容数目不多。示例:胡韫玉《哭唐守椩集放翁句》:“凄凉江夏秋风里,两两三三鬼火青。”
- 6 九原之下
- 九原:山名,春秋时晋国大夫的墓地,泛指墓地。死后埋葬尸体的地方,即在阴间出处:苏雪林《玉溪诗谜·引论》:“我们既不能起义山于九原之下而问之,只好付之缺疑了。”语法:九原之下作宾语;形容人死后在地下的用语。
- 7 十转九空
- 十次去九次空着手回来。形容赌博经常输钱。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岂知家私有数,经不得十转九空,似此三年,渐渐凋耗。”语法:十转九空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 8 粉面含春
- 粉面:指女子的面庞;含:饱含,充满;春:生意,生机。比喻和颜悦色。形容女子面容和蔼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语法:粉面含春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女性。
- 9 三下五除二
- 珠算口诀。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6回:“偶然在家闲一刻,便见他姊妹两个‘三下五除二’的不离手,‘五亩七分半’的不离口。”语法:三下五除二作状语、分句;指人做事。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八章:“三个孩子像土匪一样扒在锅上,三下五除二就吃得差不多了。”
- 10 一献三售
- 见“一献三酬”。出处:唐·刘禹锡《问大钧赋》:“楚臣《天问》不酬,今臣过幸,一献三售。”语法:一献三售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1 攒三聚五
- 三三五五聚在一起。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2回:“暖阁之中有一玉石条盆,里面攒三聚五栽着一盆单瓣水仙。”语法:攒三聚五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三三五五聚在一起。示例:因见暖阁之中有一玉石条盆,里面攒三聚五栽着一盆单瓣水仙。(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二回)
- 12 一日三岁
- 《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后以“一日三岁”形容对人思念殷切。出处:《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语法:一日三岁作定语、宾语;形容思念殷切。示例:《北史·王肃传》:“不见君子,中心如醉,一日三岁,我劳如何。”
- 13 齐烟九点
- 俯视九州,小如烟点。出处:唐 李贺《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语法:齐烟九点偏正式;作宾语;指看中国。示例:杨朔《泰山极顶》:“那不是什么‘齐烟九点’,同伴告诉我说那也许是炼铁厂。”
- 14 多故之秋
- 多故:多变乱多患难;秋:指某个时期。指多事故多患难的时期。出处:《金史·宣宗季下》:“今多故之秋,人才难得,朕欲除大罪外,徙刑追配有武艺善掌兵者,量才复用。”语法:多故之秋作宾语;指多事故多患难的时期。示例:清·王韬《弢园文录·宜索归澳门议》:“曩之所以敢飞扬跋扈者,以中国多故之秋,未遑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