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自语简介
自言自语的意思
解释:
言、语:说。自己跟自己说话。
出处:
元 王晔《桃花女》第四折:“你这般鬼促促的,在这里自言自语,莫不要出城去砍那桃树吗?”
语法:
自言自语联合式;作谓语;指自己说话。
示例:
鲁迅《彷徨 祝福》:“她往往自言自语的说:'她现在不知道怎幺样了?'”
成语造句
- 1.王刚自言自语说道:"这样一来,如何是好?"。
- 2.妈妈今天一个人在家很寂寞,她自言自语地说:“好无趣呀!”我听了赶忙跟妈妈说话,解除她的寂莫。
- 3.有时候,自言自语不是一种好习惯。
- 4.兰塞慢慢地站起来,好象自言自语的样子。
- 5.他这个人挺古怪,经常自言自语的,很少和别人说话。
- 6.她自言自语道:"明天去不去公园呢?"。
英语翻译
- 英语:
keep on chattering though no one is listening
- 日语:
ひとりごとを言(い)う
- 俄语:
говорить про себя <разговáривать с самим собой>
- 其他:
<德>vor sich hin reden <mit sich selbst sprechen><法>se parler à soi-même <monologuer>
自言自语相关词语
- 1 按行自抑
- 按:克制。约束自己的行为。出处:唐·柳宗元《梦赋》:“忽崩赛上下兮,聊按行以自抑。”
- 2 喃喃细语
- 形容小声说话。出处:《北史 隋 房陵王勇传》:“乃向西北奋飞,喃喃细语。”语法:喃喃细语作谓语、宾语;形容小声说话。示例:海岩《我的孩子,我的故乡》:“在这个万籁俱寂的深夜,心贴着心,喃喃细语,不会被人打扰。”
- 3 你言我语
- 言:说,讲。指人们互相议论或争论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9回:“二人你言我语,一面行走,一面说笑,不觉到了柳叶渚,顺着柳堤走来。”语法:你言我语作谓语、状语;指相互议论。示例:曾朴《孽海花》第21回:“于是夫妻两人你言我语,无非又谈些家常,不必多述。”
- 4 见怪不怪,其怪自绝
- 怪:奇异的;绝:绝迹,了却。发现怪事怪物不要惊慌,它就不会危害了出处:谢觉哉《作风漫谈》:“既是毫无根据,那见怪不怪,其怪自绝,又何必大惊小怪呢。”语法:见怪不怪,其怪自绝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 5 不可言传
- 言:言语。指对某些事理只能揣摩领悟,不能用言语来表达。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诸法寂灭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为人? 明 圆极居顶《续传灯录》卷二十四:“妙契不可以意到,真证不可以言传。语法:不可言传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理等。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7章:“因为这事有一种不可言传的神秘和忌讳,众人都停下手中活,静默地目睹了这个小插曲。”
- 6 举止自若
- 自若:象原来的样子。举动不失常态。形容临事镇定,举动不失常态。出处:《资治通鉴 唐高祖武德六年》:“孝恭将发,与诸将宴集,命取水,忽变为血,在坐皆失色,孝恭举止自若。”语法:举止自若作谓语;指人处事镇静。示例:遇到很大的变故他都能举止自若
- 7 言之无物
- 言:言语;言辞;物:指内容。指写文章或讲话空洞;没有具体充实的内容。出处:清 梁启超《跋》:“言之无物,务尖险,晚唐之极敝也。”语法:言之无物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 8 身微言轻
- 微:卑微。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出处:《后汉书 孟尝传》:“臣前后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尝,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
- 9 直言尽意
- 直爽地说出全部的意思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直言尽意,无有所讳。”语法:直言尽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0 自甘堕落
- 自己甘心思想行为向坏的方向发展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2回:“你前程有在,但须澄心猛省,不可自甘堕落。”语法:自甘堕落作谓语、定语;指不自爱。示例: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但他自甘堕落常与流氓混在一起,终于走上犯罪的道路。
- 11 药石之言
- 药石:治病的药物和砭石,泛指药物。比喻劝人改过的话。出处:《旧唐书 高季辅传》:“(太宗)特赐钟乳一剂,曰:‘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语法:药石之言偏正式;作宾语;比喻诚意劝人改过的良言。示例:高季辅尝谏时政得失,太宗特赐钟一剂日:“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宋 孔平仲《续世说 直谏》)
- 12 勇于自责
- 敢于承认错误并自我批评语法:勇于自责作谓语;指敢于承认错误。示例:男子汉要知错就该,勇于自责
- 13 肆言詈辱
- 肆:任意妄为,放肆。詈:骂。辱:侮辱。毫无畏惧地侮辱谩骂。出处:宋·洪迈《夷坚丙志·奉阇梨》:“或得酬谢不满意,辄肆言詈辱。”语法:肆言詈辱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14 自郐以下
- 吴国的季礼在鲁国看周代的乐舞,对于各诸侯国的乐曲都有评论,但从刽国以下他就没有再表示意见。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评论。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自郐以下无讥焉。”语法:自郐以下偏正式;作分句;含贬义。示例:郭沫若《雄鸡集 关于大规模搜集民歌问题》:“后来的史官更是自郐以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