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龙去简介
鼎湖龙去的意思
解释:
同“鼎成龙去”。
出处:
唐·杜甫《骊山》诗:“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语法:
~不复返,只有雁鹜飞茫茫。 ★明·秦夔《同金广信宗器游番湖》诗
示例:
鼎湖龙去不复返,只有雁鹜飞茫茫。明·秦夔《同金广信宗器游番湖》诗
鼎湖龙去相关词语
- 1 蛟龙擘水
- 蛟龙破浪前进。比喻船驶得快。 宋 曾巩 《南湖行》之一:“放舩縱櫂鼓聲促,蛟龍擘水争馳逐。”
- 2 烹龙庖凤
- 见“烹龙炮凤”。出处:宋·杨万里《西溪先生和陶诗序》:“东坡以烹龙庖凤之手,而饮木兰之坠露,餐秋菊之落英者也。”语法:烹龙庖凤作谓语、定语;用于菜肴或艺术作品。
- 3 凤毛龙甲
- 凤的羽毛,龙的鳞甲。比喻珍贵之物。出处:明·袁中道《石浦先生传》:“旧有传奇二种,置于笥中,为鼠子嚼坏,凤毛龙甲,竟不存于世。”语法:凤毛龙甲作主语、宾语;用于稀有事物。
- 4 烹龙煮凤
- 见“烹龙炮凤”。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一卷:“有《鹧鸪天》词为证:城中酒楼高入天,烹龙煮凤味肥鲜。公孙下马闻香醉,一饮不惜费万钱。”语法:烹龙煮凤作谓语、定语;用于菜肴或艺术作品。
- 5 去邪归正
- 指去掉邪恶,归于正道。出处:《三国志 蜀志 后主传》:“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载后主刘禅诏曰:“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语法:去邪归正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哥哥你说的是壮士言,到京师见帝王,则要你去邪归正为良将,治国安邦万人讲。元·刘元卿《降桑椹》第三折
- 6 伏龙凤雏
- 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语法:伏龙凤雏作宾语、定语;指能人。示例: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伏龙凤雏,司马徽称孔明庞士元之奇。”
- 7 龙门点额
-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尔雅》曰:‘鳣,?有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故以“龙门点额”喻仕路失意或科场落第。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尔雅》曰:‘鳣,有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语法:龙门点额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考试等。示例:俞良八千有馀多路,来到临安,指望一举成名。争奈时运未至,龙门点额,金榜无名。《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
- 8 刳形去皮
- 谓忘却形体和家国,而任乎自然。
- 9 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 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同“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出处: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你想,那样多的草莽英雄又闯进了成都城,这不正是‘前门去虎,后门进狼’?”语法:前门去虎,后门进狼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一害接一害。
- 10 虎啸龙吟
- 啸:兽类大声吼叫;吟:鸣。像龙在鸣,虎在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比喻声音洪大或英雄豪杰叱咤风云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2卷:“经云:鹤鸣在阴,其子和之。又云:虎啸龙吟,物类相感,岂谬言哉!”语法:虎啸龙吟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示例:老舍《正红旗下》:“屋中好一片吞面条的响声,排山倒海,虎啸龙吟。”
- 11 连类龙鸾
- 比喻与贤人同派出处:《宋书·颜延之传》
- 12 龙化虎变
- 《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后因以“龙化虎变”比喻变化莫测。出处:《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语法:龙化虎变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龙化虎变,可以哸虚空,虚空非无也;可以贯金石,金石非有也。……知此道者形不可得毙,神不可得逝。南唐·谭峭《谭子化书·道化·龙虎》
- 13 藏龙卧虎
- 龙、虎:比喻不平常的人物。隐藏着的龙;睡卧着的虎。比喻潜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英雄。出处:北周 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语法:藏龙卧虎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有不平常的人。示例:这所大学藏龙卧虎,人才济济。
- 14 五鼎万钟
- 指高官厚禄。出处:明·宋濂《永思堂记》:“如羊之跪乳,鸟之反哺,其乐将矢谁,视五鼎万钟若不能过之。”语法:五鼎万钟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