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肠涤胃简介
洗肠涤胃的意思
解释:
①比喻彻底清除。②比喻彻底改过。
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6卷:“若权奸之去,则正当洗肠涤胃,若借温太真之事,为小人开一线之路。”
语法:
洗肠涤胃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示例:
明·沈德符《野获编·吏部·异途任用》:“从此洗肠涤胃,以听指南。”
洗肠涤胃相关词语
- 1 机心械肠
- 机巧诈变的心计。出处:清·李渔《意中缘·错怪》:“非吾辈,真鄙儒,机心械肠全未除。”语法:机心械肠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锦绣心肠
- 见“锦绣肝肠”。出处:元·鲜于必仁《折桂令·李翰林》:“珠玑咳唾,锦绣心肠。”语法:锦绣心肠作宾语;指满腹诗文,善出佳句。
- 3 锦绣肝肠
- 意思是满腹诗文,善出佳句。出处:唐 李白《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兄心肝五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语法:锦绣肝肠偏正式;作宾语;指满腹诗文,善出佳句。示例:宋·刘过《沁园春·王汝良自长沙归》词:“还有人争说,鸣琴手段,教侬重吐,锦绣肝肠。”
- 4 木石心肠
- 形容人心肠硬,不为情感所动出处:清 洪楝园《后南柯 辞职》:“虽木石心肠,亦为之动。”语法:木石心肠作主语、宾语;指人心肠硬。示例:他这个人真是木石心肠。
- 5 警心涤虑
- 警:警觉;涤:扫除。形容警觉内心,清除杂念出处:《清史稿·明珠传》:“至于紧要员缺,特令会同推举,原期得人,亦欲令被举者警心涤虑。”语法:警心涤虑作谓语;用于人的心理。
- 6 撑肠拄肚
- 腹中饱满。比喻容受很多。出处:唐·卢仝《月蚀诗》:“撑肠拄肚礌傀如山丘,自可饱死更不偷。”语法:撑肠拄肚作谓语、状语;形容吃得很饱。示例:如吃物事相似,将甚么杂物事,不是时节,一顿都吃了,便被他撑肠拄肚,没奈何他。《朱子语类》卷十一
- 7 九回肠断
- 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语法:九回肠断作谓语、状语;指愁苦。示例:元·无名氏《玩江亭》第三折:“盼望的我九回肠断,思量的我两眉孱愁。”
- 8 搜肠刮肚
- 比喻绞尽脑汁;苦思苦想。出处:明 冯惟敏《不伏老》第一折:“一个家搜肠刮肚,不知饥,不知渴,只觉得口内生烟。”语法:搜肠刮肚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人。示例:清 蒲松龄《逃学传》:“似这作文,搜肠刮肚,可待写上什么?”
- 9 洗手不作
- 把手洗干净休息了出处:鲁迅《集外集·序言》:“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凑热闹;待到称为诗人的一出现,就洗手不作了。”语法:洗手不作作谓语;指做过的事不再干了。
- 10 自有肺肠
- 肺肠:比喻心思。指做事有自己的用心出处:《诗经·大雅·桑柔》:“自有肺肠,俾民卒狂。”语法:自有肺肠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1 澄心涤虑
- 澄清思绪,清除思虑。
- 12 愁肠百结
- 忧愁缠结在肠内。出处:《敦煌变文集 王昭君变文》:“日月无明照覆盆,愁肠百结虚成着。”语法:愁肠百结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非常烦恼、忧愁。示例:这个遭遇坎坷的女青年愁肠百结,郁郁不欢的样子,真是令人同情。
- 13 河水不洗船
- 比喻不相干或相安无事。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6回:“你还问声大姐姐去,我落得河水不洗船。”语法:河水不洗船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我是一片本心,特地来报信,我也只愿得无事,落得“河水不洗船”。(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 14 洗心回面
- 见“洗心革面”。出处:清·钱谦益《王淑士墓志铭》:“习其反复教诲,出于至诚,莫不洗心回面,誓不忍负。”语法:洗心回面作谓语、定语;指彻底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