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崩坏简介
礼乐崩坏的意思
解释: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崩:败坏。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出处:
宋·陆游《书郭崇韬传后》:“庄宗虽出夷狄,又承天下大乱,礼乐崩坏之际,然顾典礼人情,亦难其事。”
语法:
礼乐崩坏作宾语、定语;指动荡不安的时代。
成语造句
- 1.——无量劫起于末法时代,当道德沦陷,礼乐崩坏,是有大神通者降世,破灭万物,抹杀众生!
- 2.虽然地域广大,民生富庶,但礼乐崩坏,世人贪淫乐祸,多杀多争。
- 3.清初,乱象丛生,礼乐崩坏,历经跑马圈地、断头令、文字狱,百姓民不聊生。
- 4.在那个礼乐崩坏的末世里,人们抛弃了伦理道德的束缚,整个世界变得残酷的令人发指,而董锋这样的单纯孩子想要活下去太难。
- 5.在他认为的礼乐崩坏仁义沦丧的社会,孔子对一切“违仁”“非礼”的现象和言行,大声说“不”。
- 6.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中国,礼乐崩坏,各诸侯国竞相征伐,正所谓“春秋无义战”。
礼乐崩坏相关词语
- 1 礼贤接士
- 礼:表示敬意;接:接纳。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去结交或接纳出处: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三年为蜀帅,惠化大行,不事威仪,礼贤接士。”语法:礼贤接士作谓语、定语;指爱惜人才。
- 2 乐嗟苦咄
- 高兴时招唤,不高兴时责骂。形容对人态度恶劣。出处:《鹖冠子·博选》:“凭几据杖指麾而使则厮役者至,乐嗟苦咄则徒隶之人至矣。”语法:乐嗟苦咄作谓语、定语;用于对人的态度。
- 3 慢腾斯礼
- 见“慢条斯理”。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3回:“既是明天一黑早要复命的,怎么还你们慢腾斯礼的呢?”语法:慢腾斯礼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做事缓慢。
- 4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出处:《梁书·徐勉传》:“礼坏乐缺,故国异家殊,实宜以时修定,以为永准。”语法:礼坏乐缺作宾语、定语;指动荡不安的时代。
- 5 乐祸不悛
- 乐:爱好;悛:悔改。好为祸患并坚持不改变出处:宋·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其间凶残之党,乐祸不悛,则须敕法以峻刑,诛一以警百。”语法:乐祸不悛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清·唐甄《潜书·远谏》:“其有暴君,终于不省,乐祸不悛,则有知前之所言者。”
- 6 乐道安命
-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出处:南朝·宋·鲍照《园葵赋》:“荡然任心,乐道安命。”语法:乐道安命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7 伯乐哭骥
- 古代成语现用“伯乐哭骥”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爱惜人才。出处:《战国策·楚策四》
- 8 山崩地塌
- 见“山崩地陷”。出处: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革命时代总要有许多文艺家萎黄,有许多文艺家向新的山崩地塌般的大波冲进去。”语法:山崩地塌作谓语、状语、定语;形容声势巨大。示例:莫应丰《将军吟》第19章:“轰隆轰隆像山崩地塌,压顶而来。”
- 9 安堵乐业
- 安堵:相安,安定。犹言安居乐业。出处:三国 魏 钟会《檄蜀文》:“百姓士民,安堵乐业。农不易亩,市不回肆。”语法:安堵乐业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安居乐业。示例:《南史·梁临川靖惠王宏传》:“今且安堵乐业,勿妄自辛苦。”
- 10 礼无不答
- 礼:礼数。一方以礼相待,另一方不能不以礼相报。出处:《礼记·燕义》:“君举旅于宾,及君所赐爵,皆降再拜稽首,升成拜,明臣礼也。君答拜之,礼无不答,明君上之礼也。”语法:礼无不答作宾语、定语;用于交往等。示例:礼无不答,言上之不虚取于下也。《礼记·燕义》
- 11 隙大墙坏
- 墙缝大了就要倒。比喻错误不及时纠正,就会造成祸害。出处:《商君书·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语法:隙大墙坏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12 邑邑不乐
- 邑邑:发愁的样子。 形容心里苦闷,很少言笑。出处:《南史·昙首传》:“暕为尚书左丞仆射,当朝用事,骞自中书令为郡,邑邑不乐,在郡卧不视事。”
- 13 天崩地裂
- 比喻重大的事变。崩:倒塌。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大树坡义虎送亲》:“忽地乱喇的一声响亮,如天崩地裂,一件东西向前而坠。”语法:天崩地裂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变化巨大。示例:(1)即使天崩地裂也动摇不了他对党对祖国的一颗忠心。(2)只听天崩地裂一声巨响,十几层的高楼霎时夷为平地。
- 14 乐乐不殆
- 乐乐:坚定;殆:通“怠”,懈怠。坚定不懈的样子。出处:《荀子·儒效》:“乐乐兮其执道不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