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台玉阁简介
琼台玉阁的意思
解释:
琼:美玉。指神话故事中月宫亭台楼阁。形容华丽堂皇的建筑物
出处:
元·无名氏《长生会》第五折:“你看这椒壁宫墙,琼台玉阁,堪比天宫之处也。”
语法:
琼台玉阁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建筑物等。
成语造句
- 1.此城南面,有一座建筑面积超过万亩的府邸,庭院错落相间,白玉假山比比皆是,琼台玉阁宛若流丹,装饰得极其奢华,令人侧目。
- 2.此时东渐自尊想起了琼台玉阁的红颜知己梦如茵,也许她能给他想想办法。
- 3.小乐心想,虽然‘琼台玉阁’很需要这块极品翡翠,可如果留下这两块翡翠无疑是告诉他们,‘琼台玉阁’的老板就是她。
- 4.回东渐岛要经过一处婉若仙境的琼台玉阁,那儿住着东渐自尊的红颜知己琼台玉女梦如茵。
- 5.石台的顶层云端之上是一座琼台玉阁般的宫殿。
- 6.一如已经展动身形缥缈而出琼台玉阁。
英语翻译
- 英语:
a richly decorated jade palace
琼台玉阁相关词语
- 1 炊琼爇桂
- 煮玉烧桂。比喻物价高昂。出处:唐·林宽《献同年孔郎中》诗:“炊琼爇桂帝关居,卖尽寒衣典尽书。”语法:炊琼爇桂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 2 昆山片玉
- 昆仑山上的一块玉。原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意思是只是许多美好者当中的一个,后比喻许多美好事物中突出的。出处:《晋书 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语法:昆山片玉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比喻珍贵稀有之物。示例: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二回:“五行相配,真如桂林一枝,昆山片玉。”
- 3 平地楼台
- 比喻原来没有底子而白手建立起来的事业。出处:宋·楼钥《攻瑰集·游大梅山护圣寺二首》:“行尽高山天欲半,不知平地有楼台。”语法:平地楼台作宾语、定语;指白手建立起来的事业。示例:《画学秘诀》:“平地楼台,偏宜高柳映人家。”
- 4 冰弦玉柱
- 筝瑟之类乐器的美称。
- 5 玉箫金管
- 见“玉箫金管”。出处:唐·李白《江上行》:“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宋·周邦彦《蓦山溪》词“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独爱莼羹美。”语法:玉箫金管作主语、宾语;指乐器。示例:凤城春好,玉箫金管姿游盘。元·段克己《望月婆罗门引》
- 6 衔玉贾石
- 给人看的是玉,卖给人的却是石头,义同“挂羊头,卖狗肉”示例:这家小店老板经常做些衔玉贾石的买卖,以此发财。
- 7 白玉无瑕
- 瑕:玉上的赤色斑点。洁白的美玉上没有一点疵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吉州福寿和尚》:“问:‘不曾博览空王教略,借玄机试道看。’师曰:‘白玉无瑕,卞和刖足。’”语法:白玉无瑕作宾语、定语;指人或事物。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但是我这做女孩儿的一条身子,便是黄金无价,一点心便是白玉无瑕。”
- 8 食玉炊桂
- 食品贵如油,燃料贵如桂。比喻物价昂贵。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语法:食玉炊桂联合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示例:清·陈梦雷《行路难》诗:“巫咸上天皋陶远,食玉炊桂不可居。”
- 9 爨桂炊玉
- 爨:炊。柴禾难得如桂木,米价贵得如珠玉。形容物价昂贵,生活艰难。出处:宋 司马光《答刘蒙书》:“月俸不及数万,爨桂炊玉,晦朔不相续。”语法:爨桂炊玉作宾语、定语;指生活昂贵。
- 10 珠槃玉敦
- 古代诸侯盟誓时用的器具。引申为订立盟约。出处:《周礼 天官 王府》:“合诸侯则供珠槃玉敦。”郑玄注:“敦,槃类,珠玉以为饰。古者以槃盛血,以敦盛食。合诸侯者必割牛耳,取其血歃之以盟。珠槃以盛牛耳,尸盟者执之。”语法:珠槃玉敦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礼器。示例:珠槃玉敦行人节,棘地荆天故国墟。柳亚子《恩来送余返津南村感赋》
- 11 玉石俱碎
- 犹玉石俱焚。出处: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大兵一放,玉石俱碎,虽欲救之,亦无及已。”语法:玉石俱碎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同归于尽。
- 12 瑶池玉液
- 瑶池:传说中西王母所住的地方。玉液:指美酒。仙家酿造的美酒。形容酒名贵醇美。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水晶壶内,尽都是紫府琼浆;琥珀杯中,满泛着瑶池玉液。”语法:瑶池玉液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美酒。
- 13 玉碎香销
- 喻女子的死。出处:清·湘灵子《轩亭冤》第七出:“喜今朝玉碎香销,魂游天国路迢迢,此去何须悲悼。”语法:玉碎香销作谓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 14 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语法:抛砖引玉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用于谦词。示例:刚才婢子费了唇舌,说了许多书名,原是抛砖引玉,以为借此长长见识,不意竟是如此!(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