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幽明微简介
阐幽明微的意思
解释:
使幽深隐微的事物或道理显露出来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孝子》:“司风教者,重务良多,无暇彰表,则阐幽明微。”
语法:
阐幽明微作谓语、定语;指深入研究。
阐幽明微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阐幽抉微
阐幽明微相关词语
- 1 蔽明塞聪
- 蔽:遮;聪:听觉灵敏;明:看得清楚。蒙住眼睛不看,堵塞耳朵不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出处:宋 曾巩《洪范传》:“夫然,故蔽明塞聪,而天下之情可坐而尽也。”语法:蔽明塞聪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2 光明灿烂
- 灿烂:光彩明亮的样子。形容光明耀眼,色彩艳丽。比喻事业的伟大辉煌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1卷:“灼然一切处,光明灿烂去。”语法:光明灿烂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事业或前程等。示例:周恩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共中央特为我们民族的光明灿烂的前途庆贺。”
- 3 明月与砾同囊
- 比喻好与坏混杂在一起
- 4 公道大明
- 公道:公正的原则或道理。公正的道理得到显扬,正义得到伸张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郡中缙绅、耆老、邻里,公书公呈,一齐并进,公道大明。”语法:公道大明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做事。
- 5 明明赫赫
- 形容光亮夺目,声势显赫。出处:《诗经 大雅 大明》:“明明在下,赫赫在上。”语法:明明赫赫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太平天国·军次实录》:“天上之日月风雷、雨雪寒暑,明明赫赫,不可胜述矣。”
- 6 明扬仄陋
- 见“明扬侧陋”。出处:汉·曹操《求贤令》:“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语法:明扬仄陋作谓语;指明察举荐并重用出身寒微的贤人。示例:晋·葛洪《抱朴子·诘鲍》:“昔有鳏在下而四岳不蔽,明扬仄陋而元凯毕举。”
- 7 将寡兵微
- 寡:少;兵:士兵;微:衰败。兵少将少。形容兵力薄弱出处: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然刘备将寡兵微,我则彼立刘朝,复兴汉世,非小官之能。”语法:将寡兵微作宾语、定语;指力量薄弱。示例:清·吴璿《飞龙全传》第31回:“但思粮草未足,将寡兵微,此行成败未卜。”
- 8 言简意明
- 简:简练。言辞简练,意思完备出处: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王公伯言简意明地说:‘他的刑判得不合理,而且他没认罪。’”语法:言简意明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说话或文章等。
- 9 识微见远
- 谓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远景。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11卷:“是时海禁初开,恭恪此奏可谓识微见远。”语法:识微见远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10 心如明镜
- 心里无杂念,对人坦荡荡,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光洁干净。也可指对出现在眼前的人和事物观察、感知的透彻,明白。示例:明镜高悬说的是心如明镜,安定平稳,能照见一切;明察秋毫就是对关联体之间的细微变化做到心中有数。
- 11 炳烛之明
- 炳烛:点燃蜡烛。指不能持久的光亮出处:汉·刘向《说苑·建本》:“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语法:炳烛之明作主语、宾语;指短暂的光亮。
- 12 未明求衣
- 天没有亮就穿衣起床。形容勤于政事。出处:《梁书·顾协传》:“伏惟陛下未明求衣,思贤如渴,爰发明诏,各举所知。”语法:未明求衣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周书·乐运传》:“天子未明求衣,日旰忘食,犹恐万机不理,天下拥滞。”
- 13 谨小慎微
- 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形容非常谨慎。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流于畏缩。出处: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语法:谨小慎微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其生平无不谨小慎微,事事得其所处。(清 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
- 14 先见之明
- 先见:预见;明:指能力。事先看清问题的能力。指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彪传》:“后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语法:先见之明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示例:他觉得胆小的杜竹斋有时候实在颇具先见之明,因而也省了多少烦恼。(茅盾《子夜》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