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并用简介
文武并用的意思
解释:
文臣武将一起任用
出处: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文武并用相关词语
- 1 并辔齐驱
- 辔:驾驭牲口的缰绳;齐驱:一齐快跑。几匹马并排拉着车一齐奔跑。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高低出处:郭沫若《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墨家差不多完全扬弃了神鬼的尊崇,而和名家并辔齐驱地突入于辨论的明察与客观世界的解剖。”语法:并辔齐驱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或其他事物。
- 2 挨肩并足
- 形容人群拥挤。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那山中远近人家,都晓得高家新女婿才貌双全,竞来观看,挨肩并足,如看神会故事的一般热闹。”语法:挨肩并足联合式;作谓语;形容人多拥挤。示例:操场上,同志们挨肩并足地坐在一起看电影
- 3 演武修文
- 指演练武艺,修习文章。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那其间教训成人,演武修文,重掌三军。”语法:演武修文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圣皇治世掌山川,演武修文将相全。明无名氏《曹彬下江南》第一折
- 4 利用厚生
- 利用:尽物之用;厚:富裕;生:民众。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富裕。出处:《尚书 大禹漠》:“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语法:利用厚生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富裕。示例:郭沫若《学术工作展望》:“科学的基本要求是利用厚生,为人民服务。”
- 5 文过其实
- 文辞浮夸,不切实际。出处:《后汉书·冯衍传下》:“显宗即位,又多短衍以文过其实,遂废于家。”语法:文过其实作谓语、定语;用于作文等。
- 6 雄文大手
- 擅长写作宏伟诗文的高手。出处: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此在雄文大手固不足论,而余独爱其工于用韵也。”语法:雄文大手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金·王若虚《滹南诗话》中卷:“公雄文大手,乐府乃其游戏,顾岂与流俗争胜哉!”
- 7 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 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出处:清 孔尚任《桃花扇 誓师》:“尝言‘养军千日,用军一时’。俺们不替朝廷出力,竟是一伙禽兽了。”语法:养军千日,用在一时复句式;作主语、分句;含褒义。示例:养军千日,用在一时,到了关键时刻,我们应该拿出全部力量来拼搏。
- 8 纬武经文
- 指有文有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出处:《晋书 文六王传赞》:“彼美齐献,卓尔不群,自家刑国,纬武经文。”语法:纬武经文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太平天国·天情道理书》:“建功立业争先赴,纬武经文大有为。”
- 9 感情用事
- 凭个人的爱憎或一时的感情冲动处理事情。出处:曹禺《日出》跋:“而我一个感情用事,素来不能冷静分析的人,只知道哪一个最令我关心的。”语法:感情用事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冲动办事。示例:感情用事罗霄长叹一声:“小马!不是感情用事的时候。”(梁信《从奴隶到将军》下集第一章)
- 10 被发文身
- 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语法:被发文身联合式;作定语;指人的装束。示例:禹入裸国,被发文身,墨子入楚,锦衣吹笙,非乐而为此也。(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 11 文君新寡
- 指妇女死去丈夫不久。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语法:文君新寡主谓式;作宾语;指妇女死去丈夫不久。示例:清·张岱《陶庵梦忆·烟雨楼》:“间有倩女离魂,文君新寡,亦效颦为之。”
- 12 意气用事
- 意气:主观;偏激的情绪;用事:办事。处理事情只凭个人一时的情绪。出处:清 黄宗羲《陈乾初墓志铭初稿》:“潜心力行,以求实得,始知曩日意气用事,刻意破除,久归平贴。”语法:意气用事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示例:做事前不三思而行,而是意气用事,往往会把好事办坏。
- 13 文章宗工
- 为人所宗的文章高手。出处:《颜氏家藏尺牍·曾处士灿》:“以先生为文章宗工,景仰已非一日。”语法:文章宗工作宾语、定语;指人文才好。
- 14 芝艾并焚
- 芝艾:香草和臭草,比喻善恶和美丑。比喻贵贱、贤愚、良莠同归于尽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嘉遁》:“虑巫山之失火,恐芝艾之并焚耳。”语法:芝艾并焚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