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头簸脑简介
颠头簸脑的意思
解释:
颠:晃动;簸:摇荡。点头晃脑
出处:
清·戴珞《滕阴杂记》第二卷:“从今那复容高傲?免不得改稿时颠头簸脑,说堂时垂手呵腰。”
语法:
颠头簸脑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神态。
示例: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13章:“船虽行驶在边岸,没有雾也没有风,但亦免不了颠头簸脑,左摇右倾。”
颠头簸脑相关词语
- 1 雉头狐腋
- 以雉头狐腋做成的裘衣。形容穿着讲究,生活奢侈。出处: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开善寺》:“晋室石崇乃是庶姓,犹能雉头狐腋,画卵雕薪;况我大魏天王,不为华侈?”语法:雉头狐腋作宾语、定语;指人的穿着。
- 2 正头香主
- 嫡传的子孙出处:《金瓶梅词话》
- 3 品头论足
- 见“品头题足”。出处:郭澄清《大刀记》开篇十二:“他们指手划脚,品头论足。”语法:品头论足作谓语、宾语;指乱发议论。示例:我们都应当投身到四化建设中大干一场,不应当站在一边品头论足,徘徊观望。
- 4 头会箕赋
- 见“头会箕敛”。出处:《淮南子·氾论训》:“头会箕赋,输于少府。”高诱注:“头会,随民口数,人责其税;箕赋,似箕然敛民财,多取意也。”语法:头会箕赋作宾语、定语;指赋税繁重苛刻。
- 5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 佛教语。意指尘世如同苦海,无边无际,只有悟道,才能获得超脱。亦以比喻罪恶虽重,只要悔改,便有出路。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五十九:“知得心放,此心便在这里,更何用求?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语法: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示例:传情寄恨万千番,藕丝断,情难断,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明 李开先《朝天子 为王渼陂口占》曲
- 6 扁担没扎,两头打塌
- 扁担没有挡头,挂在两头的东西都会滑落出处: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他尚未计算到他的实力和他的企图之间的不相称,以致‘扁担没扎,两头打塌’,陷入目前的绝路。”语法:扁担没扎,两头打塌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不稳固,用于口语。示例:刘斯奋《白门柳·秋露危城》第二章:“若闹成个‘扁担没扎,两头打塌’之局,反而更难收拾!”
- 7 一股脑子
- 全部,通通。也形容不顾一切地做某件事。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无奈他此时又盼事成,又怕事不成,把害怕、为难、畅快、欢喜,一股脑子搅成一团,一时抓不着话头儿。”
- 8 燕额虎头
- 同“燕颔虎头”。
- 9 头焦额烂
- 形容十分狼狈窘迫。出处:《尺牍新抄》第七卷:“非苦非甜,人之头焦额烂,脱之无奈丝牵。”语法:头焦额烂作宾语、状语;用于人的处境。示例:赵朴初《滴水集·刮地风·咏风暴》:“火山随处是,绞索自家拴。岂止是头焦额烂!”
- 10 交头接耳
- 交头:头挨着头;接耳:嘴挨着耳朵。头挨着头;嘴对着耳朵。指凑在一起低声说话。出处: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大小三军,听吾将令,甲马不许驰骤,金鼓不许乱鸣,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笑语喧哗。”语法:交头接耳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示例:看见门上那些人在那里交头接耳,好象要使贾政知道的似的,又不好明回,只管咕咕唧唧的说话。(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三回)
- 11 目眩头昏
- 犹头昏眼花。出处:林语堂《机器与精神》:“这种的枪花,不但是外国人所无,就是中国的宝贝武人耍出来之后,还要弄得外国记者目眩头昏,眼花缭乱。”语法:目眩头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不清醒。
- 12 虎头燕额
- 形容王侯的贵相或相貌的威武出处:明·无心子《金雀记·掷果》:“我虎头燕额,羞杀他脸似桃花。”语法:虎头燕额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相貌威武。
- 13 蠢头蠢脑
- 神情、相貌蠢笨痴呆的样子
- 14 虎头虎脑
- 形容长得壮健憨厚的样子。出处:老舍《赵子曰》:“是个年壮力足虎头虎脑的英雄。”语法:虎头虎脑联合式;作状语;含褒义,多指儿童。示例:这个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非常可爱。
大家在问
簸 字的笔顺写法
簸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簸 ”字共有19画,笔顺写法是:撇 横 点 撇 横 点 横 竖 竖 横 横 横 撇 点 横撇/横钩 撇 竖 横撇/横钩 捺
2、簸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