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大浪简介
大风大浪的意思
解释:
指巨大的风浪。比喻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化。也比喻尖锐、复杂、激烈、艰苦的斗争。
出处: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从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的。”
语法:
大风大浪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斗争激烈。
示例:
然而她到底是经过无数大风大浪的,深知躲避不了的烦恼,只有昂起头来硬顶。(高阳《母子君臣》)
成语造句
- 1.我们要在大风大浪中锻炼。
- 2.他一生经历了不少大风大浪。
- 3.大风大浪都过来了,这点困难有什么了不起的!
- 4.听了老师的话,王平仿佛大风大浪。
- 5.父亲头顶烈日,在大风大浪里坚持搞科研,不向大自然低头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进。
- 6.大风大浪经历多了的人往往会被磨去陵角,变得中庸。
英语翻译
- 英语:
wind and waves <great upheavals>
- 日语:
激 (はげ)しい風浪 (ふうろう),おおあれ
大风大浪相关词语
- 1 浮萍浪梗
- 浮萍:浮在水上的萍草;浪梗:浪里的草木茎。比喻漂泊无定的人出处:元·乔吉《扬州梦》楔子:“博着个甚功名,教俺做浮萍浪梗,因此上意懒出豫章城。”语法:浮萍浪梗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2 论辩风生
- 议论辩驳,极生动而又风趣。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七宝山座》:“惟张九龄论辩风生,升此座,余人不可阶也。”语法:论辩风生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辩论等。
- 3 大书特书
- 书:写;记载 。大写特写。指对重大的事情着重突出地述叙或宣扬。也作“特书大写”。出处:唐 韩愈《答元侍御书》:“而足下年尚强,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而已也。”语法:大书特书联合式;作宾语;与应该、值得等连用。示例:倘令为林文忠作传,则烧鸦片一事,固当大书特书。(清 吴汝纶《答严几道》)
- 4 末大必折
-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出处:《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语法:末大必折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示例: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所谓末大必折,尾大难掉,尾同于体,犹或不从,况乎非体之尾,其可掉哉!”
- 5 大人虎变
- 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出处:《周易·革》:“大人虎变,未占有孚。”语法:大人虎变作宾语、定语;比喻居高位者行动变化莫测。示例:我终于明白“大人虎变”的含义了
- 6 方面大耳
- 方脸盘,大耳朵。旧指富贵相。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语法:方面大耳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长相。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那吴铁口生得方面大耳,两撇八字胡子,年纪只有三十出头。”
- 7 线断风筝
- 比喻如断线的风筝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出处: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掴着手分开云雨,腾的似线断风筝。”语法:线断风筝作宾语、定语;比喻不回来的事物。示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2卷:“却似石沉沧海,线断风筝,不见回来。”
- 8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边韶传》:“韶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语法:大腹便便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官僚等。示例:动物园里大腹便便的企鹅非常有趣。
- 9 贪大求全
- 过分地贪图规模大而全面语法:贪大求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我们选择上项目时,不能盲目贪大求全
- 10 流风馀俗
- 遗留的风气、习俗。
- 11 字挟风霜
- 比喻文笔褒贬森严语法:字挟风霜作谓语;指文章。示例:他写作字挟风霜,十分犀利
- 12 大胆包身
- 谓胆量极大。出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四折:“关云长雄略盖世,赵子龙大胆包身。”语法:大胆包身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明·无名氏《包青天奇案》第三卷:“这贼大胆包身,通贼谋财,罪该斩首。”
- 13 治无小而乱无大
- 治理国家不能忽略小事,混乱不一定非由大事引起。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夫治无小而乱无大。法不立而诛不必,虽有十左氏无益也;法立而诛必,虽失十左氏无害也。”
- 14 大有作为
- 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做出显著成绩。作为:可做的事;也可指做出成绩。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主不之。”朱熹集注:“大有为之君,大有作为,非常之君也。”语法:大有作为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与大有可为相对。示例:民国元年革命后,先生的所志已达,该可以大有作为了,然而还是不得志。(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关于于太炎先生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