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于乔木简介
迁于乔木的意思
解释:
迁:迁移。乔木:高树。原指鸟儿从幽深的山谷迁移到高树上去。比喻乔迁新居。
出处:
《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语法:
迁于乔木作谓语、定语;用于官场等。
成语造句
- 1.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末闻。
- 2.不如‘出自深谷,迁于乔木’,‘凌波而来,往还自如’。
- 3.“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 4.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迁于乔木相关词语
- 1 枯木死灰
- 死灰:燃烧后余下的冷灰。身如枯木,心如死灰。比喻极其消极悲观。出处:庄周《庄子 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枯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语法:枯木死灰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比喻极其消极悲观。示例:事物虽众,此其得之浅者,不过如枯木死灰而止耳。(宋 陈亮《与应仲实书》)
- 2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
- 艺:技艺;货:财物。学成文武全才,以求得皇帝的赏识重用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自古道,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必然见俺二人学业成就,着俺下山,进取功名。”语法: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 3 不齿于人
- 指被人看不起。出处:宋 沈括《梦溪笔谈 杂志》:“以为士人不齿,放弃终身。”语法:不齿于人作谓语、定语;指被人看不起。示例: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徽宗政和元年》:“燕人马植,本辽大族,仕至光禄卿,行污而内乱,不齿于人。”
- 4 朽木生花
- 指由枯转荣,比喻事物得以新生。出处:清·李渔《比目鱼·假神》:“朽木生花,白骨生肌,都亏你再把鸿钧铸。”语法:朽木生花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 5 人非土木
-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出处: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第十二出:“谢荷公公!张协人非土木,必有报谢之期。”语法:人非土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感叹等。示例:[珠蕊小姐]念我双星如此,则言言金玉也。双星人非土木,焉敢不从!清 无名氏《定情人》十五
- 6 假力于人
- 借别人的力量做事。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耻假力于人,誓手剑以屠黑卵。”语法:假力于人补充式;作谓语;借别人的力量做事。
- 7 良禽择木
- 比喻贤者择主而事。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语法:良禽择木主谓式;作宾语;比喻贤者择主而事。示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肃笑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 8 浮石沉木
- 见“浮石沉木”。出处:汉·陆贾《新语·辨惑》:“夫众口之毁誉,浮石沉木,群邪所抑,以直为曲。”语法:浮石沉木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文肃之股肱国本,眉目清流也,而不能免于浮石沉木之口。清·钱谦益《王奉尝烟客七十寿序》
- 9 求道于盲
- 盲:盲人。向盲人问路。比喻向毫无所知的人请教。出处:唐 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语法:求道于盲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10 着于竹帛
- 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亦作“着乎竹帛”、“着之竹帛”。
- 11 青黄沟木
- 《庄子·天地》:“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比犠尊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其于失性一也。”后因以“青黄沟木”为无心仕进的典故。出处:《庄子·天地》:“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比犠尊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其于失性一也。”
- 12 缘木希鱼
- 缘:顺着;木:树;希:希求。沿着树干爬上树去捉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劳而无功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举传》:“陛下所行,但务其华,不寻其实,犹缘木希鱼,却行求前。”语法:缘木希鱼作谓语、宾语;指方法不对头。
- 13 削木为吏
- 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侮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语法:削木为吏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清·程允升《幼学琼林·讼狱》:“上古时削木为吏,今日之淳风安在?”
- 14 竿木逢场
- 悟道在心﹐不拘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