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本求原简介
积本求原的意思
解释:
从根本上探求。
出处:
明 王守仁《与王纯甫书》之三:“后世之学琐屑支离,正所谓采摘汲引,其间亦宁无小补,然终非积本求原之学,句句是,字字合。”
语法:
积本求原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积本求原相关词语
- 1 契船求剑
- 比喻拘泥成法,不知变通。语本《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后汉书·张衡传》:“世易俗异,事执舛殊,不能通其变,而一度以揆之。斯出处:语本《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语法:契船求剑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头脑不灵活。示例:世易俗异,事执舛殊,不能通其变,而一度以揆之。斯契船而求剑,守株而伺兔也。《后汉书·张衡传》
- 2 一本十利
- 喻下的力量极小,得益却极大出处:《市声》
- 3 不惜本钱
- 为了达到目的不吝惜所花费的代价出处:邓小平《关于今后进入新区的几点意见》:“但在建立时应不惜本钱抽调干部及若干部队以作骨干。”语法:不惜本钱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4 原始要终
- 探求事物发展的起源和结果。出处:《周易 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语法:原始要终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追根溯源。示例:清 章炳麟《五无论》:“且原始要终,有生者未有不死。”
- 5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
- 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出处:《新唐书 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 6 积小成大
- 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出处:《汉书 董仲舒传》:“聚少成多,积小致巨。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九十:“为小恶者,如积小以成大;从微至着,为一恶以至于万恶,一一而皆有祸应。”语法:积小成大作谓语、宾语;指积少成多。
- 7 积讹成蠹
- 指谬误积久,败坏人心。出处:唐 沈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京师,诸夏之本也,将以观理,而豪猾时逾检;太学,明教之源也,期于变风,而生徒多堕业;列郡在乎颁条,而干禁或未绝;又在乎按度,而淫巧或未格。俗恬风靡,积讹成蠹。”语法:积讹成蠹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8 端本清源
- 端:端正,清理;本:根本;源:根源。指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出处:宋·朱熹《答龚参政书》:“端本清源,立经陈纪,使阴邪退听。”语法:端本清源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从根本上治理。
- 9 积厚成器
- 指根基深厚,养成才干。出处:《旧唐书 韩弘传》:“降神挺材,积厚成器,中蕴深闳之量,外标严重之姿。”语法:积厚成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0 积习成癖
- 习惯经历时间久了,会成为一种偏好。
- 11 德本财末
- 谓治国平天下,德为根本,财由德致,故理财为末。语本《礼记·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孔颖达疏:“德能致财,财由德有,故德为本财为末也。”出处:语出《礼记·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孔颖达疏:“德能致财,财由德有,故德为本财为末也。”
- 12 看家本事
- 指自己特别擅长的本领出处:李劼人《天魔舞》第13章:“她不等他说真心话,她的看家本事就拿出来了。”语法:看家本事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示例:茅盾《如是我见我闻》:“然而倘凭他那一点水木包工的看家本事,他如何能发小小的四五万?”
- 13 丝绣平原
- 用丝线来绣平原君。原表示对平原君极其钦慕。后也表示感激别人的恩惠。出处:唐·李贺《浩歌》:“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
- 14 积善成德
- 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出处:《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语法:积善成德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