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黼黻简介
火龙黼黻的意思
解释:
《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
出处:
《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
语法:
火龙黼黻作宾语、定语;用于作文等。
示例:
文章最忌百家衣,火龙黼黻世不知。宋·陆游《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
火龙黼黻相关词语
- 1 烟不出火不进
- 形容人慢性子,不爱说话。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孙七太太是个四十来岁,永远烟不出火不进的,不惹人注意的妇人。”语法:烟不出火不进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慢性子,用于口语。示例:他这个人烟不出火不进的
- 2 火引冰薪
- 用火引燃冰冷的薪柴。 常比喻用温情感动性格孤僻冰冷的人。
- 3 风从虎,云从龙
- 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出处:《周易 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语法:风从虎,云从龙复句式;作分句;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示例: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风从虎,云从龙,比君臣会合不偶。”
- 4 厝火积薪
- 厝:同“措”;放置;薪:柴草。把火置放在堆积的柴草下面。比喻潜隐着极大的祸患。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语法:厝火积薪偏正式;作定语;含贬义,比喻隐藏极大的祸患。示例:乃事过境迁,恬嬉如故,厝火积薪之下,而寝处其上,酣歌恒舞,民怨沸腾,卒至鱼烂土崩,不可收拾。(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
- 5 灯火万家
- 家家都点上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亦形容城镇夜晚的景象。出处:唐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语法:灯火万家作宾语、定语;形容一片灿烂的夜景。
- 6 凤骨龙姿
- 形容超凡的体格和仪态。出处:《云笈七签》卷四:“今视子之质,实霄景高焕,圆精重照,凤骨龙姿,脑色宝曜。”语法:凤骨龙姿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7 烟熏火燎
- 烟和火熏烤,比喻酷热或干燥出处:孙犁《乡里旧闻》:“这架老织布机,我幼年还见过,烟熏火燎,通身变成黑色的了。”语法:烟熏火燎作定语、状语;指酷热或干燥的环境。示例:阿来《尘埃落定》第四章:“身上散发的全是厨房里那种烟熏火燎的气息。”
- 8 龙拿虎掷
- 掷:挣扎跳跃。指龙虎互相争斗。比喻激烈的搏斗。出处:金 元好问《楚汉战处》诗:“虎掷龙拿不两存,当年曾此赌乾坤。”语法:龙拿虎掷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9 上山捉虎下海擒龙
- 比喻极难办的事情。《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姑娘,你有什么为难的事只管説,漫讲‘上山捉虎,下海擒龙’,就是‘赴汤蹈火,碎骨粉身’,我 安龙媒 此时都敢替你去作。”
- 10 龙骧麟振
- 龙骧,昂举腾跃貌。麟振,语出《诗·周南·麟之趾》:“鳞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毛传:“麟,信而应礼,以足至者也。振振,信厚也。”因以“龙骧麟振”喻将军恩威兼备。出处:麟振,语出《诗·周南·麟之趾》:“鳞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毛传:“麟,信而应礼,以足至者也。振振,信厚也。”语法:龙骧麟振作宾语、定语;指人恩威并用。示例:[邓艾]受命忘身,龙骧麟振,前无坚敌。《晋书·段灼传》
- 11 笔走龙蛇
- 笔一挥动就能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出处:唐 李白《草书歌行》:“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语法:笔走龙蛇主谓式;作谓语;形容书法笔势矫健多姿。示例:秀才肖王宾胸藏锦绣,笔走龙蛇。(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 12 火舞耀杨
- 繁荣、昌盛,如火焰飞舞升腾一般
- 13 云从龙,风从虎
- 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出处:《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语法:云从龙,风从虎作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 14 龙拏虎跳
- 犹言龙争虎斗。出处:俞锷《醉歌行》:“说霸争王各不让,龙拏虎跳旦复昏。”语法:龙拏虎跳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我以为这并不比龙拏虎跳的战斗场面少些激动人心的力量。茅盾《北方的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