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一主简介
一物一主的意思
解释:
一件物品有一个主人。指物品有归宿
出处:
元·无名氏《衣袄车》第一折:“这披挂一物一主,看有什么人来。”
语法:
一物一主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一物一主相关词语
- 1 一语撞倒墙
- 形容说话直来直去,毫无回旋余地。
- 2 一举千里
- 一飞就是一千里。比喻前程远大。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语法:一举千里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犹复不能飞轩绝迹,一举千里也。”
- 3 偶一为之
-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出处:宋 欧阳修《纵囚论》:“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语法:偶一为之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分句;表示偶尔做一次。示例:我不会写诗,那不过是偶一为之而已。
- 4 以博一粲
- 以:用;博:赢得;粲:笑时露出牙齿的样子。设法赢得对方一笑。出处:上月印《故事新编》一本,游戏之作居多,已托书店寄上一本,以博一粲耳。 ★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
- 5 一掌遮天
- 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出处: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十章:“泼妇骂街似地指着三姨太:‘你还敢一掌遮天吗?’”语法:一掌遮天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6 遇物持平
- 谓对待人和事持公正态度。出处:宋·苏舜钦《朝奉大夫尚书度支郎王公行状》:“苟遇物持平,轻重判然于中矣。”语法:遇物持平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7 人一己百
- 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学会的,自己做一百次,学一百次。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语法:人一己百联合式;作定语;含褒义。示例:我们在学习上要有人一己百的精神
- 8 一家不成两家现在
- 常用为说亲不成,但两家关系仍然照常之意。 《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列公,你道‘两好并一好,爱亲才作亲’;一家不成,两家现在,何至於就糟到如此?”
- 9 老物可憎
- 指令人憎恶的人出处:《晋书·宣穆张皇后传》
- 10 千金一壶
- 壶:通“瓠”,葫芦。比喻物虽轻贱,关键时得其所用,却十分珍贵出处:清·钱谦益《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公墓志铭》:“以千金一壶之身,当大厦一木之任。”语法:千金一壶作定语;用于比喻句。
- 11 一门心思
- 一心一意。出处:孙华炳《重赏之下》:“他自己又到图书馆借来关于数控的书,什么也不顾了,一门心思钻研起来。”语法:一门心思作状语;指一心一意。示例:他一门心思搞技术革新
- 12 一柱难支
- 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崩溃的形势不是一个人所能挽救的出处: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千钧势易压,一柱力难支。”语法:一柱难支作宾语、定语;指个人能力有限。
- 13 倘来之物
- 指意外得到的或非本分应得的东西。同“傥来之物”。出处: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这钱财是倘来之物。”语法:倘来之物作宾语;指无意中得到的财物。示例: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八卷:“嬴时节,道是倘来之物,就有粘头的、讨赏的、帮衬的,大家都来撮哄。”
- 14 不分主次
- 指人办事不能分辨主要的和次要的出处:王朔《动物凶猛》:“虽然这三种说法不分主次,都有同样有力的证人和很难杜撰栩栩如生的细节,我还是一下就相信了最后一种说法。”语法:不分主次作谓语、定语;用于人处事。示例:洪放《秘书长·二》:“圆桌是不分主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