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齐划一简介
整齐划一的意思
解释:
整齐:有条理,不凌乱;划一:一致,一样。指有条有理,全都一样
出处:
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纪律方面,提高到整齐划一令行禁止的程度,消灭自由和散漫的现象。”
语法:
整齐划一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秩序等。
示例:
古华《芙蓉镇》第三章:“所以整条青石板街,成了白底红字的标语街、对联街,做到了家家户户整齐划一。”
成语造句
- 1.从正面上看,那一个标准的凿穿阵型的冲锋的骑兵定然是精锐无疑,这从那冷冷的眼睛,不出一声的沉闷气氛,以及那整齐划一的步伐之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 2.他们精神饱满,气宇轩昂,迈着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步伐,到处可见的是他们的朝气和必胜的信念。
- 3.另外两个女孩同时朝着绳索做侧手翻,动作整齐划一,完美无瑕。
- 4.南京是个有山有水的城,我也曾站在高处看过它的屋顶——错落参差,色彩各异,虽不见整齐划一的“大美”,但灰蒙蒙的色调也折射着真实的人生。
- 5.他们步伐整齐划一,显得雄伟刚键。
- 6.从小对军人就十分敬佩,喜欢看他们整齐划一的动作,坚定不屈的意志,无间不拔的团结,都让我感动,也曾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穿上军装,英姿飒爽了一回。
英语翻译
- 英语:
standardized
- 其他:
<德>gleichfǒrmig<法>
整齐划一相关词语
- 1 百不失一
- 失:过失,错误。万无一失。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会失误出处:东汉 王充《论衡 须颂》:“从门应庭,听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窥室,百不失一。”语法:百不失一紧缩式;作谓语、定语;指有十足的把握。示例:他把算子一动,便晓得这人姓名,穷通寿夭,百不失一。(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七)
- 2 一心一力
- 同心协力。出处:清·魏源《圣武记》卷九:“自阖营将弁,以及士卒,无不一心一力。”语法:一心一力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3 一身做事一身当
- 一个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敢于承担责任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24回:“我一身做事一身当,既有本事打了这强徒,那里等得他去调兵?”语法:一身做事一身当作谓语、宾语、分句;用于口语。
- 4 吹皱一池春水
- 原形容风儿吹指水面,波浪涟漪。后作为与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闲事的歇后语。出处:宋 马令《南唐书 冯延巳传》:“延巳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句,元宗尝戏延巳曰:‘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语法:吹皱一池春水动宾式;作分句;比喻事不关己。示例:张恨水《丹凤街》第二章:“这话又说回来了,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天下可悲可泣的事多着呢,我管得了许多吗?”
- 5 盈盈一水
- 比喻相隔不远。出处:《古诗十九首》之十:“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语法:盈盈一水作宾语、定语;指小河。示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忽忽三年,红尘永隔;盈盈一水,青鸟难通。”
- 6 言行若一
- 见“言行抱一”。出处:汉·刘向《列女传·齐田稷母》:“非义之事不计于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言行若一,情貌相副。”语法:言行若一作谓语、定语;指说到做到。
- 7 一波未成,一波已作
- 一个波浪还没形成,另一个波浪又起来了出处: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成,一波已作。”语法:一波未成,一波已作作宾语、分句;比喻事情波折很多。
- 8 千棰打锣,一棰定声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同“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9 一语九鼎
-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 10 一心同体
- 犹言同心同德。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二回:“话说唐僧复得了孙行者,师徒们一心同体,共诣西方。”语法:一心同体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11 一语中的
- 见“一语破的”。出处:马南邨《燕山夜话·交友待客之道》:“这是把虚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态度,真可谓一语中的,抓住了要害。”语法:一语中的作谓语、定语;指说话中肯。示例: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还得属冯先生,一语中的。’丁小鲁笑问美萍:‘还走的动道么?’”
- 12 一来一往
- 形容动作的反复或交替。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七回:“行者暗笑道:‘好是耳聋口哑!不要走!看棍!’那怪更不怕,乱舞枪遮拦。在那半空中,一来一往,一上一下,斗到三更时分,未见胜败。”语法:一来一往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示例:到天色晚了,每船两盏明角灯,一来一往,映著河里,上下明亮。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
- 13 一鳞半瓜
- 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出处: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苏涣》
- 14 一毛片甲
- 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出处: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