铮铮铁汉简介
铮铮铁汉的意思
解释:
指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人。
出处:
孙开泰 孙东《吴起传》第九回:“别看吴锋当初烧人家谷仓的时候是一条死都不怕的铮铮铁汉,可有的时候他简直像个小孩子——哪有热闹往哪钻。”
成语造句
- 1.光明磊落铮铮铁汉,棍棒之下委曲成才,节俭善良未语先笑,快人快语不懂心机,乐善好施懂得让梨。脱贫致富无暇泡妞,光明正大多交女友。祝:光棍节快乐脱光!
- 2.做汉子,要有血性;做爸爸,要有柔性。男子汉顶天立地,宁折不弯;好爸爸温情脉脉,柔情满怀。好男儿热血热肠热,热似太阳光。做爸爸却是将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不对孩子逞强,不在家里摆谱。爸爸节到了,愿铮铮铁汉们尽享天伦之乐,幸福快乐,愿你这个真汉子、好爸爸节日快乐,尽展风采。
- 3.萧风转身看向这三排铮铮铁汉,各个气势非凡,身上散发着一股刚强的气势,完全不是一般的特种兵可以比拟的,就连特战队的也是逊色不少。
- 4.人生在世,总是有所眷恋的,一旦眷恋没了,铮铮铁汉也会想死。
- 5.刘强那么铮铮铁汉,听到母亲的话后,都不由流下了眼泪。
- 6.为了这保命田,村里已经投进去了近百万元,还欠了一屁股债!“还得把田地整出来!”这位铮铮铁汉暗暗立下誓言。
铮铮铁汉相关词语
- 1 河汉无极
- 河汉:银河;极:尽头,边际。银河广阔,无边无际。比喻言论荒诞不经,难以置信。亦比喻恩泽广大,使人难以报答。出处:《庄子 逍遥游》:“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无极。”语法:河汉无极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2 铁树开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出处:明 来集之《铁氏女》:“顿开鹦鹉笼,扭上鸳鸯配。定教那铁树开花还结子。”语法:铁树开花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形容事情很难做成。示例:大军抗日渡金沙,铁树要开花。(陈毅《赣南游击词》)
- 3 铁打铜铸
- 铁打成的,用铜浇铸的。形容非常坚固。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四章:“请老兄放心,并非愚弟酒后乱吹,敝寨确是像铁打铜铸的一般。”语法:铁打铜铸作宾语、定语;多用于书面语。示例:柯岗《逐鹿中原》第六章:“我不信你张同的脑袋是铁打铜铸的!”
- 4 铁砚磨穿
- 铁铸的砚台被磨穿。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混江龙]向《诗》《书》经传,蠹鱼似不出费钻研。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语法:铁砚磨穿作宾语、定语;指人的恒心。示例:明·王玉峰《焚香记·看榜》:“乌纱白发人争羡,须知铁砚磨穿。”
- 5 金规铁律
- 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
- 6 眼中有铁
- 比喻军容整肃。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陈世祖天嘉五年》:“春,正月,庚申朔,齐主登北城,军容甚整。突厥咎周人曰:‘尔言齐乱,故来伐之。今齐人眼中亦有铁,何可当耶!’”语法:眼中有铁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7 山中无好汉,猢狲称霸王
-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同“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 8 铜觔铁肋
- 如铜一样的筋,如铁一样的骨。比喻十分健壮的身体。也指能负重任的人。同“銅筋鐵骨”。
- 9 明光铮亮
- 见“明光烁亮”。出处:西虹《家》:“窗户上的大玻璃明光铮亮。”语法:明光铮亮作谓语、定语;用于物体等。
- 10 铁杵成针
-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出处:明 郑之珍《目连救母 四 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语法:铁杵成针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示例:王明同学虽然伤残无手臂,但是他却能用双脚书写,并获儿童书法奖。他是靠锲而不舍的努力,才使铁杵成针的。
- 11 铜山铁壁
- 形容坚固的防御物。比喻可信赖的坚强人物。出处:《宋史·李伯玉传》:“赵汝腾尝荐八士,各有品目,于伯玉曰:‘铜山铁壁。’立朝风节,大较似之。”语法:铜山铁壁作主语、宾语;指坚强后盾。示例:则教你心如铁石也怕恐,便有那铜山铁壁都没用。(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二折)
- 12 金戈铁甲
- 同“金戈铁马”。出处: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他如今管领着金戈铁甲,簇拥着鼓吹鸣笳,他虽是违条犯法,咱无甚势剑铜铡。”语法:金戈铁甲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描写战争。示例:金戈铁甲渡江来,红粉青娥化作灰。清·方文《刘旋九招集韦园观家伎》诗
- 13 铁板注脚
- 指确定无疑的注释。
- 14 铜心铁胆
- 形容人的意志坚定。出处:明·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秀才每自古眼睛馋,不似这里忒铜心铁胆。”语法:铜心铁胆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