睟面盎背简介
睟面盎背的意思
解释:
指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貌,敦厚之态。指有德者的仪态。
出处:
《孟子 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利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见於面,盎於背,施於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语法:
睟面盎背作谓语、定语;指道德修养到家。
示例:
睟面盎背,阳发其华,归根复命,阴结其根也。宋 袁甫《马实夫君子堂记》
睟面盎背相关词语
- 1 一面之辞
- 见“一面之词”。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语法:一面之辞作主语、宾语;用于说话。示例:据媒人一面之辞,所以派人相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九回
- 2 腹背夹攻
- 腹背:比喻前后两面。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1回:“进兵潍县西境,抄入青岛背后,以便腹背夹攻。”语法:腹背夹攻作谓语、补语、分句;用于战争状态。
- 3 面面相看
- 见“面面相觑”。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零五回:“这一言不打紧,唬得贾政上下人等面面相看,喜得番役家人摩拳擦掌,就要往各处动手。”语法:面面相看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惊慌的表情。示例:申耀宗和他手下的保卫团都面面相看,不言声儿。孔厥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
- 4 面无惭色
- 惭:羞愧。脸上没有一点羞愧的神色。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若以爱民惜库物,遭大王杀死,仆见先王于地下,面无惭色矣。”语法:面无惭色作谓语、定语;指人不惭愧。
- 5 多面手
- 指擅长多种技艺的人出处:王朔《刘慧芳》:“亚茹:‘你还真是多面手。’”语法:多面手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夸奖人。示例:张贤亮《青春期》:“我已经被改造成农业劳动的多面手。”
- 6 倒背如流
- 能很流利地把书本、诗文或资料倒转过来背。形容读得滚瓜烂熟。出处: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 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经读得来倒背如流了。”语法:倒背如流主谓式;作谓语;多指背诵。示例:她把说明小册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经读得倒背如流了。(郭沫若《苏联纪行 六月二十七日》
- 7 两面三刀
-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用两面派手法。比喻居心不良。出处: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是这郑州城里第一个贤慧的,倒说我两面三刀,我搬调你甚的来。”语法:两面三刀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阴险的人。示例:你这“两面三刀”的东西,我不稀罕。(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 8 人面桃花
- 原指女子的容貌与桃花相辉映;后用以指所爱而不能相见的女子。出处:唐 崔护《游城南》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语法:人面桃花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忆念爱人。示例:(1)人面桃花,是他心中难以了却的情思。(2)《人面桃花》剧中主人公最后终成眷属,这也未尝不是一段佳话。
- 9 盎盂相敲
- 比喻一家人争吵。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青蛙神》:“且盎盂相敲,皆臣所为,无所涉于父母。”语法:盎盂相敲主谓式;作谓语;指家庭纠纷。
- 10 人生面不熟
- 人的面貌陌生,素不相识。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孩子见大郎如此待得他好,心里虽也欢喜,只是人生面不熟,又不知娘的意思怎么,有些不妥贴,还想要去。”语法:人生面不熟作宾语、定语、分句;指陌生的事物。示例:人生面不熟的,别忙,你老等我劝劝他。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
- 11 蓬头垢面
- 蓬:蓬草;散乱 ;垢:污秽;脏。形容头发散乱脸上很脏。出处:《魏书 封轨传》:“君子整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语法:蓬头垢面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示例: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的在街上转,富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鲁迅《热风 随感录二十五》)
- 12 望其肩背
- 形容赶上或达到出处:清·吕留良《与吴孟举书》:“德器必能脱去凡近,所造日高,非弟所能望其肩背也。”语法:望其肩背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3 鹑衣鹄面
- 破烂的衣服,瘦削的面形。形容穷苦落魄之状。出处:清·捧花生《画舫馀谭》:“尝见某者,鹑衣鹄面,行泮宫前。”语法:鹑衣鹄面作谓语、定语;用于人落魄。
- 14 一面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