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辞宝简介
子罕辞宝的意思
解释:
比喻拒绝接受别人的珍贵物品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15年》:“宋人得玉,献诸司城子罕,子罕弗收。献玉者曰:……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语法:
子罕辞宝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春秋时期的子罕,是现在每位官员廉洁自律的榜样,要想身正影不斜,必须拿出子罕辞宝的行动来。
子罕辞宝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不贪为宝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宋国有人在开凿石料时发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是宝石,就抬到都城献给大臣子罕,子罕说如果给我,我们都失去了宝,我以不贪为宝。于是命人打磨宝玉到市场上卖掉,把钱交给宋人,派人护送他回家
子罕辞宝相关词语
- 1 赤子之心
- 赤子:初生的婴儿。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纯洁。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语法:赤子之心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指报国之心。示例:尧、舜、禹、汤、周、孔,时刻以救民济世为心,所谓赤子之心,原不过是“不忍”二字。(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八回)
- 2 黄绵袄子
- 比喻冬天的太阳。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壬寅正月,雨雪连旬,忽尔开霁。闾里翁媪相呼贺曰:‘黄绵袄子出矣。’”语法:黄绵袄子作主语、宾语;指太阳。
- 3 隐约其辞
- 隐约:时隐时现;辞:言辞;说话。说话隐隐约约;躲躲闪闪;不明确;不清楚。出处:清 平步青《霞外捃屑 倪文正公与弟献汝二书》:“使白太夫人,谓欲礼佛行也者,迎抵会城卒岁,无功为亲者讳,故隐约其辞不尽也。”语法:隐约其辞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鲁迅《三闲集 我和的始终》:“而一到觉得有些危急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辞。”
- 4 脩辞立诚
- 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出处:语出《易·乾》:“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颖达疏:“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
- 5 絺辞绘句
- 雕琢文辞,修饰章句出处:明·宋濂《序》:“是诗之传……则为移风易俗之益又岂小哉!其视絺辞绘句道淫而宣骄者何如也?”语法:絺辞绘句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6 君子协定
- 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于国际事务间,后亦用为事先约定的套语。又称作“绅士协定”。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他事先征求了资产阶级的意见,和资产阶级订了君子协定,却没有向中央报告。”语法:君子协定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王朔《顽主》:“我们不是有君子协定在先,任人唯贤,因材施教。”
- 7 尺璧非宝
- 璧:中有孔的扁圆形玉器。直径一尺的璧玉并不珍贵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语法:尺璧非宝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示例: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 8 翩翩公子
- 旧时对风流而有文采的富贵子弟的誉称。出处:三国魏·曹植《侍太子坐》诗:“齐人进奇乐,歌者出西秦,翩翩我公子,机巧忽若神。”语法:翩翩公子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9 谊不容辞
- 犹言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出处:明·杨荣《送陈司业诗序》:“予与光世处三十年矣,谊不容辞,故为序如此。”语法:谊不容辞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应该如此。示例:这一篇,是T先生要我做的,因为那集子要在和他有关系的G书局出版。我谊不容辞,只得写了这一点。鲁迅《南腔北调集·〈守常全集〉题记》
- 10 七子八壻
- 唐 郭子仪 有子八人,壻七人,皆朝廷重官。见《旧唐书·郭子仪传》。后因以“七子八壻”形容子、婿众多。 明 高明 《琵琶记·蔡公逼试》:“我家中又没有七子八壻,只有一個孩兒,如何去得?” 明 高明 《琵琶记·蔡公逼试》:“你怎説這話?如今去赴選的,家中都有七子八壻麽?”
- 11 猴子救月
- 形容没事找事,结果自己反而受到伤害出处:《法苑珠林·愚赣篇·杂痴部》:“连猕猴重,树弱枝折,一切猕猴堕井水中。”语法:猴子救月作宾语、定语;指自作聪明。示例:猴子救月等于杞人忧天
- 12 女子无才便是福
- 旧道德规范认为妇女无须有才能,只需顺从丈夫就行出处: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三卷:“昔人云:‘女子无才便是福。’然今之闺秀,比比是矣!”语法:女子无才便是福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说教。
- 13 忠臣孝子
- 对君主尽忠对父母尽孝的人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礼论》:“使生死终始若一,一足以为人愿,是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极也。”语法:忠臣孝子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林语堂《古书有毒辩》:“现代忠臣孝子本来无多。”
- 14 狮子吼
- 佛教徒比喻佛祖讲经,如雷震天地出处:《维摩经·佛国品》:“演法无畏,犹狮子吼。其所讲说,乃如雷震。”语法:狮子吼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示例:宋·苏轼《闻潮阳吴子野出家》诗:“当为狮子吼,佛法无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