眄视指使简介
眄视指使的意思
解释:
形容骄傲的神态。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矣。”
语法:
眄视指使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眄视指使相关词语
- 1 指鹿作马
- 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同“指鹿为马”。出处:《三国志 魏志 鲍勋传》:“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昭曰:‘勋指鹿作马,收付廷尉。’”语法:指鹿作马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故意颠倒黑白。
- 2 指手画脚
- 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2回:“只见宝玉跑至围屏灯前,指手画脚,信口批评。”语法:指手画脚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示例:站在他们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3 指手点脚
- 犹指指点点。形容背后指点议论之状。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彦思]走将出来时,众人便指手点脚,当一场笑话。”语法:指手点脚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4 鲁阳指日
- 同“鲁阳挥戈”。
- 5 旁指曲谕
- 从侧面委婉启发晓谕。出处:宋·王禹偁《故商州团练使翟公墓志铭》:“知属吏过失,未尝面言,必因公宴引数十年前事,曰某人尝为某过得某罪,旁指曲谕,微警戒之。”语法:旁指曲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等。
- 6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 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语法: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明·吕坤《呻吟语》第三卷:“然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岂无风雨雷霆,亦只时发间出。”
- 7 问寝视膳
- 见“问安视膳”。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尊敬师傅》:“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问寝视膳之方,理顺辞直,听者忘倦。”语法:问寝视膳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子女侍奉父母。
- 8 鹰瞵虎视
- 像鹰和虎一样凶狠贪婪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出处:梁启超《论私德》二:“俄罗斯政府,以鹰瞵虎视之势,震慑五陆,而其人民称罪恶之府,黑暗无复天日,(日本人有《露西亚亡国论》,穷形尽相。)亦生计沈窘之影响也。”语法:鹰瞵虎视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张继煦《叙论》:“鹰瞵虎视者数强国,四顾皇皇,无所用其武。”
- 9 千夫所指,无病而死
- 指:指责。被众人所指责将没什么好下场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夫所指,无病而死。’臣常为之寒心。”语法:千夫所指,无病而死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 10 鹰视狼步
- 象鹰那样看东西,象狼那样走路。形容为人阴险狠毒。出处:汉 赵晔《吴越春秋 勾践伐吴外传》:“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以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语法:鹰视狼步联合式;作定语;含贬义。
- 11 以正视听
- 为保证事实的正确理解出处: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九章:“同日军进行几场影响较大的战斗,为舆论宣传提供依据,以正视听。”语法:以正视听作谓语、定语;指纠正不良行为。示例:肖祥准《政法干部》第四章:“这个案件必须抓紧依法办理,以正视听。”
- 12 众目共视
- 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到了。形容非常明显。同“众目共睹”。出处:宋 欧阳修《论台谏官唐介等宜早牵复札子》:“言一出则万口争传,众目共视,虽欲为私,其势不可。”语法:众目共视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3 堕指裂肤
- 堕:落下;裂:分裂。手指冻掉,皮肤冻裂。形容天气严寒出处:明·袁宏道《瓶花斋集·答王百谷》:“一室之内,堕指裂肤,谇语漫骂,不肖若不闻也者。”语法:堕指裂肤作宾语、定语;用于天气寒冷。
- 14 视为畏途
- 畏途:危险可怕的道路。指把某种事物看得很可怕;像极难行走的路。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语法:视为畏途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近来刑部,因批驳严,参罚重,缙绅中视为畏途。(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