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深致远简介
钩深致远的意思
解释:
致:招致。探取深处的,使远处的到来。比喻探讨深奥的道理。
出处:
《周易 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语法:
钩深致远联合式;作谓语;比喻探索深奥的道理。
示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钩深致远,盖非浅识所测。”
钩深致远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钩深索隐
成语造句
- 1.他在编写百科全书的工作中,钩深致远,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 2.悟真直指是其篇探幽索隐,钩深致远,远取物,近取身,比象多端。
- 3.九分天下,顾名思义有九大高手,譬如那‘钩深致远’洪瀚抒,其火从钩之炉火纯青,怕是各位看了也都自叹不如。
- 4.是故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莫不用焉。
- 5.夫推历生律,制器规圆矩方,权重衡平,准绳嘉量,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莫不用焉。
- 6.中国是散文的国度,散文是中国文学的母亲……古人谋篇钩深致远,古人行文百锻千炼。
英语翻译
- 英语:
go deep into and proceed far for abstruse subject
钩深致远相关词语
- 1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 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亦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出处:《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法: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示例:今人徙知‘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而不知言之无物,又何用文为乎?胡適《文学改良刍议》
- 2 舐犊情深
- 比喻对子女的慈爱。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语法:舐犊情深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安老夫妻暮年守着个独子,未免舐犊情深,加了几分怜爱。”
- 3 故剑深情
- 指不喜新厌旧。出处:《汉书》卷九十七上
- 4 闲情别致
- 同“闲情逸致”。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2回:“我们是有公事来的,拿我们丢在一边,倒有闲情别致在里头替人家画画儿!”语法:闲情别致作宾语、定语;含讥讽。示例:鲁迅《从胡须说到牙齿》:“舆论也好,指导社会机关也好,‘确’也好,不确也好,我是没有修书更正的闲情别致的。”
- 5 远亲近邻
- 泛指远近的亲戚朋友。出处:元 无名氏《冻苏秦》第四折:“你便待佯推佯逊,我怎肯不瞅不问,常言道远亲近邻,不如你这对门。”
- 6 言简意深
- 言辞简练,含意深刻。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陆放翁诗》:“不在乎奇险诘曲,惊人耳目,而在乎言简意深,一语胜人千百。”语法:言简意深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词语虽然粗俗,笔气极其纵横,而且言简意深,包括不遗。《三侠五义》第四一回
- 7 堂高廉远
- 堂:厅堂;廉:厅堂的侧边。比喻尊卑有定规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语法:堂高廉远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8 室迩人远
- 室:房屋;迩:近。房屋就在近处,可是房屋的主人却离得远了。多用于思念远别的人或悼念死者。出处:《诗经 郑风 东门之潬》:“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语法:室迩人远联合式;作谓语;多用于思念远别的人或悼念死者。示例:《晋书·隐逸传·宋纤》:“其人如玉,维国之琛。室迩人远,实劳我心。”
- 9 别有深意
- 另外有一层深刻的含义
- 10 故剑情深
- 故剑:比喻结发之妻。结发夫妻情意浓厚。指不喜新厌旧。出处:《汉书·外戚传上》:“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指,白立许倢伃为皇后。”语法:故剑情深作宾语;用于夫妻间。示例: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8回:“如今却说李彦青探明曹三意旨,知他故剑情深,不忘喜奎。”
- 11 根深蒂结
- 犹根深蒂固。指根基深厚牢固。出处: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八:“某流落江湖二十年,兄弟异立,未能成家,重以场屋蹉跌,遂失身于介馆马慧,岁月滋久,根深蒂结,生育男女,于义有不可负者。”语法:根深蒂结作谓语、定语;比喻基础牢固。
- 12 以刑致刑
- 谓对重罪施以轻刑,则罪犯无所畏惧,其结果将导致不断用刑。出处:《商君书·靳令》:“罪重刑轻,刑至事生,此谓以刑致刑,其国必削。”又《去强》:“以刑致刑,国治。”《韩非子·饬令》:“罪重而刑轻,刑轻而则事生,此谓以刑致刑,其国必削。”语法:以刑致刑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3 鱼水情深
- 像鱼和水那样亲密无间的深厚感情语法:鱼水情深作谓语、定语;用于关系等。示例:军民鱼水情深,民拥军,军爱民
- 14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出处:汉 刘安《淮南子 主术训》:“是故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语法: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作宾语、分句;指人的修养。示例:我们要做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