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实际论述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 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表现在,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统一性表现在,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 新的现实。(2)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要走出两个片面性误区。①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②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当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的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 甚至与之同流合污。(3) 把理想变为现实,必须付诸行动。只有通过实际行动,理想才可能化为现实。如果只是想象得很美妙,却没有实际行动,理想就永远不可能化为现实。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复杂性。小白2023-07-18 14:20:506
如何理解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二者对立统一。理想的自我和现实自我是相互影响的,理想基于现实,现实为理想提供依据。所以我们要全面的看待问题,透过矛盾发现二者的联系,在此基础上重新认识“矛盾”,指导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一是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二是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它不等于现实,而是现实的升华。三是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人们在理想中追求的东西,在现实中还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理想总是美好的,可是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差别,必然引起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和冲突。如果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超过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产生怀疑自己的力量,对理想发生动摇,陷入苦闷和彷徨的境地。四是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人们。理想转化为现实,现实产生理想的过程会循环往复,无终无止,由此,人类才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但理想转化为现实是有条件的,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实践过程,需要人们全身心地去开拓进取。扩展资料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和左右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确立了共同的理想信念,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共同的理想都是保证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竞争展开。以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努力提高本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植和发展知识和科技创新能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拌三丝2023-07-18 14:20:491
理想与现实的议论文800字
理想世界是—个完美而美好的世界,但现实世界确实—个真实而残酷的世界。当理想与现实无穷接近时,美好而真实的世界就会慢慢浮现。反之,人心就会破碎,美梦就会变为人生之噩耗,成为我们无力承受的生命之重。关于理想和现实,哲学家冯友兰总结了几点,咱们不妨听听,看看有何优点或缺点。1,释迦牟尼割自己的肉喂鹰,是仁慈的行为,但用印度人的血汗,去维持英国人的繁荣,不但甘地反对,就算释迦复生,也是不会同意的。英国人的理想除了利益,还是利益。2,国与国之间本就没有任何法律,也不会讲太多道德,国与国之间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国与国之间最好不要谈理想,而要讲现实。3,理想与现实不是对立的,而是彼此依存。现实离不开理想,而理想也离不开现实。苏州马小云2023-07-18 14:20:491
简述理想与实现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者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 其次,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余辉2023-07-18 14:20:492
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对立统一关系
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它们是对立的。比如,理想是观念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统一的。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形成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不仅要看到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们相一致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二者的关系,不因为现实中遇到这一矛盾而产生偏颇的思想认识和态度。水元素sl2023-07-18 14:20:491
理想和现实有何区别?
理想世界是—个完美而美好的世界,但现实世界确实—个真实而残酷的世界。当理想与现实无穷接近时,美好而真实的世界就会慢慢浮现。反之,人心就会破碎,美梦就会变为人生之噩耗,成为我们无力承受的生命之重。关于理想和现实,哲学家冯友兰总结了几点,咱们不妨听听,看看有何优点或缺点。1,释迦牟尼割自己的肉喂鹰,是仁慈的行为,但用印度人的血汗,去维持英国人的繁荣,不但甘地反对,就算释迦复生,也是不会同意的。英国人的理想除了利益,还是利益。2,国与国之间本就没有任何法律,也不会讲太多道德,国与国之间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国与国之间最好不要谈理想,而要讲现实。3,理想与现实不是对立的,而是彼此依存。现实离不开理想,而理想也离不开现实。豆豆staR2023-07-18 14:20:491
怎样辩证的看到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一是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二是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它不等于现实,而是现实的升华.三是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人们在理想中追求的东西,在现实中还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理想总是美好的,可是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差别,必然引起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和冲突.如果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超过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产生怀疑自己的力量,对理想发生动摇,陷入苦闷和彷徨的境地.四是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人们.理想转化为现实,现实产生理想的过程会循环往复,无终无止,由此,人类才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但理想转化为现实是有条件的,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实践过程,需要人们全身心地去开拓进取.墨然殇2023-07-18 14:20:491
理想与现实的定义
理想世界是—个完美而美好的世界,但现实世界确实—个真实而残酷的世界。当理想与现实无穷接近时,美好而真实的世界就会慢慢浮现。反之,人心就会破碎,美梦就会变为人生之噩耗,成为我们无力承受的生命之重。关于理想和现实,哲学家冯友兰总结了几点,咱们不妨听听,看看有何优点或缺点。1,释迦牟尼割自己的肉喂鹰,是仁慈的行为,但用印度人的血汗,去维持英国人的繁荣,不但甘地反对,就算释迦复生,也是不会同意的。英国人的理想除了利益,还是利益。2,国与国之间本就没有任何法律,也不会讲太多道德,国与国之间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国与国之间最好不要谈理想,而要讲现实。3,理想与现实不是对立的,而是彼此依存。现实离不开理想,而理想也离不开现实。tt白2023-07-18 14:20:496
理想与现实有什么关系呢?怎么理解?
一,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他们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 2.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不等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 3.是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 4.是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人们。 二,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于我们来说也容易对这种情况产生困惑。在现实中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另一种偏向就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正确的认识和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追求崇高的理想,仅有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追求理想需要有执著的信念,自信和毅力来源于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也是实现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途径。 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再好的理想,如果不付诸行动,就没有实际意义。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为实现既定的理想,要不怕吃大苦、耐大劳,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践行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北有云溪2023-07-18 14:20:471
现实与理想的区别
理想世界是—个完美而美好的世界,但现实世界确实—个真实而残酷的世界。当理想与现实无穷接近时,美好而真实的世界就会慢慢浮现。反之,人心就会破碎,美梦就会变为人生之噩耗,成为我们无力承受的生命之重。关于理想和现实,哲学家冯友兰总结了几点,咱们不妨听听,看看有何优点或缺点。1,释迦牟尼割自己的肉喂鹰,是仁慈的行为,但用印度人的血汗,去维持英国人的繁荣,不但甘地反对,就算释迦复生,也是不会同意的。英国人的理想除了利益,还是利益。2,国与国之间本就没有任何法律,也不会讲太多道德,国与国之间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国与国之间最好不要谈理想,而要讲现实。3,理想与现实不是对立的,而是彼此依存。现实离不开理想,而理想也离不开现实。gitcloud2023-07-18 14:20:471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与现实既对立又统一,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同时,理想根植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只有付诸实践,理想才能变成现实,若要将理想变为现实,必须在实践中升华理想,从而在实践中实现理想。 【如何走出理想追求中的两个误区】: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易产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要正确看待这种矛盾、走出其产生的误区:1、要走出“以理想来否定现实”的误区,当产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要坚持现实的主流,不能倾向用理想来否定现实,从而导致对现实的全盘否定、逃避和反对现实。 2、要走出“以现实来否定理想”的误区。当产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要对理想充满信心和热情,不能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现实,与其同流合污,失去其理想。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7-18 14:20:474
如何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表现在,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统一性表现在,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2)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要走出两个片面性误区。①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②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当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的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3)把理想变为现实,必须付诸行动。只有通过实际行动,理想才可能化为现实。如果只是想象得很美妙,却没有实际行动,理想就永远不可能化为现实。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复杂性。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7-18 14:20:471
理想与现实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一是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二是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它不等于现实,而是现实的升华.三是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人们在理想中追求的东西,在现实中还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理想总是美好的,可是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差别,必然引起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和冲突.如果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超过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产生怀疑自己的力量,对理想发生动摇,陷入苦闷和彷徨的境地.四是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人们.理想转化为现实,现实产生理想的过程会循环往复,无终无止,由此,人类才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但理想转化为现实是有条件的,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实践过程,需要人们全身心地去开拓进取.北营2023-07-18 14:20:471
为什么说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表现在,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统一性表现在,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2、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要走出两个片面性误区。(1)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2)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当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的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3、把理想变为现实,必须付诸行动。只有通过行动,理想才能成为现实。如果空想而不付诸行动,理想就永远不能变成现实。理想的追求和实现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我们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曲折性和复杂性。扩展资料:理想主义与现实相对应,理想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对立面。理想主义是一种高于现实和能够调整现实的倾向。在适当的情况下,它可能会变成一场社会运动。实践与理想主义的结合是必要的,为人类设计的蓝图只有在整个社会的实验领域开花结果时才能证明理想的价值。改造世界不仅是理想主义的目标,也是理想主义的首要意义。智者愿望柏拉图在两千多年前就为希腊城邦设计了一套体系。他相信,消灭公共财产和废除家庭的共产主义,将允许城邦的守护者全心全意地保护城邦,如果最聪明的人愿意承担最高的统治,那么城邦将是公正和完整的。不幸的是,这些都只是说说而已。他的精神导师苏格拉底因为毒害这个年轻人而被处死,而柏拉图也因为他帮助小州立法的计划而差点被卖为奴隶。他的门徒亚里士多德虽然相信有一个“幸福之岛”,却选择不做一个实干家,相反,他诚实地经营着自己的学校,精心培养了一名学生,马其顿的亚历山大王子。不能说亚历山大未来的霸权就是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帝国和征服早已远离了以前的理想国度,但理想却在英雄的帮助下改变了世界的历史。保守主义美国新保守主义的故事与此有些相似。新保守主义教父里奥·施特劳斯一生都在大学校园里度过,没有担任过公职,也没有参加过任何社会活动。但是,他根深蒂固的理想主义被他的第三代和第四代继承人变成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武器,以及美国新帝国的知识基础。与其说是思想变成了行动,不如说是施特劳斯的理想主义为21世纪的美国指明了道路。布什当然不能与亚历山大相比,但他们都不由自主地接受了哲学理想。理想主义不仅激发社会的完善,而且担负着造就英雄的任务,这是理想主义的第二作用。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那一刻,他会相信,躲避风暴、饥饿和死亡是幸运的恩赐。一旦事关生死,理想与否并不重要,理想主义价值观,是在遇到艰难的历史时刻,怎么敢为生存付出代价。拓荒者是最理想主义的偶像。他们经受住了风雨,但从未改变自己的意图,他们的理想主义经受住了现实的洗礼,变得更加辉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理想主义Ntou1232023-07-18 14:20:471
论述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和现实好像总是会以对立面或相反的方向而存在。不是有话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嘛!还有好似理想是月亮,现实是六便士。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遥不可及的两端总是会让人产生无尽的矛盾和纠结。就如同现实社会中,很多人做着跟自己理想不沾边儿的事儿,赚着需要养家糊口,填饱肚子的钱。获得现实的生存技能的重要性在很多条件下显得比理想重要的多。所以我们会发现,理想和现实并不是处在对立面的,而是提醒那些追求理想的人们,要切合实际,不要好高骛远。可以潜心研习,在结合实际生活的前提下逐步靠近自己的理想真颛2023-07-18 14:20:475
如何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关系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他妈的,在实现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要自己去克服解决北有云溪2023-07-18 14:20:472
如何理解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1)理想和现实是辩证统一关系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它们是对立的。比如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等等。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统一的。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形成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因此,不仅要看到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们相一致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二者的关系,不因为现实中遇到这一矛盾而产生偏颇的思想认识和态度。(2)走出两个片面性误区第一,走出“以理想来否定现实”的误区。有的人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这样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对社会现实全盘否定,逃避或反对现实社会。第二,走出“以现实来否定理想”的误区。有人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扩展资料(1)理想与现实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一对范畴。(2)理想和现实的对立在于:理想来源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现实是向目标进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高与现实。(3)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在于:现实孕育着理想,是理想的基础,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4)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是艰苦奋斗,积极实践。理想的实现过程就是改变现实的过程。LuckySXyd2023-07-18 14:20:451
理想与现实怎么统一?
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一是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二是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它不等于现实,而是现实的升华。三是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人们在理想中追求的东西,在现实中还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理想总是美好的,可是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差别,必然引起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和冲突。如果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超过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产生怀疑自己的力量,对理想发生动摇,陷入苦闷和彷徨的境地。四是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人们。理想转化为现实,现实产生理想的过程会循环往复,无终无止,由此,人类才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但理想转化为现实是有条件的,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实践过程,需要人们全身心地去开拓进取。二、努力走出理想认识上的误区走出“渺茫论”、“怀疑论”、“实惠论”的认识误区。在对待人生理想的态度上,“实惠论”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就是“一切向钱看”,讲理想,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太空洞,还是讲“实惠”好,说什么“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实惠论”的错误,表现在理想人格的追求上,往往是放弃或轻视思想品德要素,片面追求有才能的实用型理想人格;表现在职业理想上,往往是功利化倾向严重,选择职业时过分强调个人需要,一味追求既能多挣钱,又能轻松工作的职业;表现在生活理想上,往往是迷恋拜金主义,只追求眼前的物质享乐,羡慕和效仿“大款”的高消费生活方式。这种“实惠论”在大学生中颇有市场,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对崇高社会理想的追求。如果只讲眼前的“实惠”,忘记了对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那么国家和民族就没有了希望。 三、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1、因为看不到二者的统一性,把二者对了立起来。其中一种倾向就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有的人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这样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逃避或反对现实社会。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消极腐败和其他丑恶的现象。但这些毕竟不是生活的主要方面,怎么能因为看到这些东西,而对社会主义社会不满或失去信心呢?而且,这些消极腐败和其他丑恶现象正是社会主义社会要努力克服的东西。应该同这些现象作斗争,而不应逃避现实,更不应把对这些东西的怨愤发泄到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身上。一个真正有理想的人,应当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做一个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2、走出“以现实来否定理想”的误区。在把理想与现实对立起来的误区中,还有一种偏向,就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当他们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善士六合2023-07-18 14:20:451
怎样理解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是:一是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二是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它不等于现实,而是现实的升华。理想的材料来源于现实,理想的可能性来源于现实,理想的动机也来源于现实。一句话,“理想只能是现实的某种反映。”三是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现实是理想的基础。但理想毕竟不是现实。人们在理想中追求的东西,在现实中还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理想总是美好的,可是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差别,必然引起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和冲突。Jm-R2023-07-18 14:20:451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理想再简单,也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走出来。 理想是用汗水泡出来的,不是仅仅用嘴说说就完了。 试看我们的小学、中学、大学...... 我们的一生有多少个理想(或者说梦想)在我们的脑海中生成,而真正实现的又有几个? 行动永远比言语艰辛....大鱼炖火锅2023-07-18 14:20:451
理想与现实的区别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u投在线2023-07-18 14:20:459
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吗?
(1)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表现在,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统一性表现在,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2)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要走出两个片面性误区。①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②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当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的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3)把理想变为现实,必须付诸行动。只有通过实际行动,理想才可能化为现实。如果只是想象得很美妙,却没有实际行动,理想就永远不可能化为现实。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复杂性。肖振2023-07-18 14:20:441
理想与现实有什么关系?
有理想是好事,但是不能沉浸在自己所幻想或者是想象中的理想中,因为现实很残酷。CarieVinne 2023-07-18 14:20:442
怎样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思修题目,求正确答案
顺奇自然瑞瑞爱吃桃2023-07-18 14:20:4313
思德法如何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和现实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对范畴,理想和现实的区别在于:理想来源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现实是向目标进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李大钊同志说过:“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理想就其本质来说,是人们对客观事实发展的超前反映,是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给自己构筑的未来蓝图,是观念上存在的明天的现实.”但理想不等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想总是美好的、完善的.是真、善、美的集中表现.正因为理想高于现实,比现实更美好,所以,它才成为人们的奋斗目标,对人们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在于现实孕育着理想,是理想的基础.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过去的理想,经过实践,可以变成现在的事实.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就是艰苦奋斗,积极实践.理想实现的过程就是改变现实的过程.人们之所以追求理想,无非是为了用理想状态去改变现实中那些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和不合理的状态,使之更加完善.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18 14:20:433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没有脱离了现实的理想。理想是在现实的基础上的理想,现实是理想的基石,理想脱离了现实便成了妄想。LuckySXyd2023-07-18 14:20:433
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1)理想与现实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一对范畴。 (2)理想和现实的对立在于:理想来源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现实是向目标进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高与现实。 (3)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在于:现实孕育着理想,是理想的基础,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4)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是艰苦奋斗,积极实践。理想的实现过程就是改变现实的过程。meira2023-07-18 14:20:436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什么?
理想与现实,其实说白了,也就是精神和现实的分界!理想与现实能够同时兼而顾得的恐怕是少之又少?只有现实而没有理想,就仿佛一个人只有躯壳,而丢失了那一颗“心”?只有“理想”而不顾“现实”?那也是一种永远地“幼稚”?甚至连“生存”都成了问题?那种结果,要么成大器?要么毁灭?就仿如梵高,为了绘画,最终饿死街头,但他却铸就了一种不朽的传奇,他的画到今天成了价值连城的瑰宝!应该说,最后的他,还是成功的!而朦胧诗人顾城,却最终毁在自己的“朦胧诗里”,因为“朦胧诗”局限了他的人生,也就最终铸就了他人生的悲剧!我不是梵高,我更不是顾城,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俗人!所以,我首先要面对的是我的现实,是生活。尽管,我也一样有我人生的理想,但我却只能在生活的“夹缝中”偷偷地“理想”着……tt白2023-07-18 14:20:435
如何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理想和现实是辩证统一关系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它们是对立的。比如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等等。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统一的。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形成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因此,不仅要看到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们相一致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二者的关系,不因为现实中遇到这一矛盾而产生偏颇的思想认识和态度。(2)走出两个片面性误区第一,走出“以理想来否定现实”的误区。有的人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这样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对社会现实全盘否定,逃避或反对现实社会。第二,走出“以现实来否定理想”的误区。有人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扩展资料(1)理想与现实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一对范畴。(2)理想和现实的对立在于:理想来源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现实是向目标进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高与现实。(3)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在于:现实孕育着理想,是理想的基础,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4)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是艰苦奋斗,积极实践。理想的实现过程就是改变现实的过程。真颛2023-07-18 14:20:421
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有哪些?
关系有以下两点: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辩证的(1)理想来自现实,高于现实。理想属于社会意识,反映着社会的存在。理想来自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产物。但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发展方向。理想是比现实更高更好的目标。它能激励人们追求和奋斗,引导现实的发展,对人们的行为有很大的激励作用(2)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理想不等于现实,但可以转化为现实。过去的理想变成今天的现实,今天的理想可以变成明天的现实。我们对社会理想的追求要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对职业理想的选择要与现实相适应。2、要实现社会理想或职业理想,需要具备多种现实条件(1)艰苦奋斗是一种与时俱进、持之以恒、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不怕危险、勇于牺牲、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达目的不放弃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革命的光荣传统之一(2)在当今时代,应该提倡努力工作。首先,努力工作是有抱负的人应该拥有的精神境界。第二,推进艰苦奋斗是由基本国情决定的。理想的特点1、理想有客观必然性。理想的客观必然性是理想作为一种想象,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正确地反映现实与未来的关系,符合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规律,通过努力才能实现。2、理想是社会性的。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理想的社会性是指受社会制约和决定的想象,而不是一个孤立的离开社会的个体的想象。3、理想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理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一个阶级社会中,由于不同阶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的不同,他们追求的目标也不同,形成的理想也不同。人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决定了人的理想在阶级社会中必须有阶级的烙印。所有阶级团结的理想是不存在的。豆豆staR2023-07-18 14:20:422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
二者对立统一的关系: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比如,理想是观念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统一的。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形成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扩展资料:理想应该远离现实,这是因为理想目前还没有实现,有的理想需要长时间奋斗才能够实现,有的理想需要几代人、好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奋斗才能够加以实现,这是为远大理想。理想的树立离不开现实,因为它是在现实的情况下树立起来的,你如果离开现实的状况去树立理想,这个理想只能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其结果是根本无法实现。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18 14:20:421
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一般来说,理想是我们对未来的憧憬和期望,而现实则是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和状态。在某种程度上,理想可以激励我们去努力实现目标,并为未来做准备。然而,如果我们过于沉迷于理想而忽视现实,则可能会导致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越来越大,导致痛苦和失望。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找到平衡。这意味着确定可行的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调整。同时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桃可挑2023-07-18 14:20:412
如何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一是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二是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它不等于现实,而是现实的升华。三是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人们在理想中追求的东西,在现实中还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理想总是美好的,可是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差别,必然引起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和冲突。如果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超过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产生怀疑自己的力量,对理想发生动摇,陷入苦闷和彷徨的境地。四是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人们。理想转化为现实,现实产生理想的过程会循环往复,无终无止,由此,人类才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但理想转化为现实是有条件的,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实践过程,需要人们全身心地去开拓进取。二、努力走出理想认识上的误区走出“渺茫论”、“怀疑论”、“实惠论”的认识误区。在对待人生理想的态度上,“实惠论”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就是“一切向钱看”,讲理想,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太空洞,还是讲“实惠”好,说什么“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实惠论”的错误,表现在理想人格的追求上,往往是放弃或轻视思想品德要素,片面追求有才能的实用型理想人格;表现在职业理想上,往往是功利化倾向严重,选择职业时过分强调个人需要,一味追求既能多挣钱,又能轻松工作的职业;表现在生活理想上,往往是迷恋拜金主义,只追求眼前的物质享乐,羡慕和效仿“大款”的高消费生活方式。这种“实惠论”在大学生中颇有市场,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对崇高社会理想的追求。如果只讲眼前的“实惠”,忘记了对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那么国家和民族就没有了希望。 三、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1、因为看不到二者的统一性,把二者对了立起来。其中一种倾向就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有的人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这样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逃避或反对现实社会。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消极腐败和其他丑恶的现象。但这些毕竟不是生活的主要方面,怎么能因为看到这些东西,而对社会主义社会不满或失去信心呢?而且,这些消极腐败和其他丑恶现象正是社会主义社会要努力克服的东西。应该同这些现象作斗争,而不应逃避现实,更不应把对这些东西的怨愤发泄到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身上。一个真正有理想的人,应当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做一个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2、走出“以现实来否定理想”的误区。在把理想与现实对立起来的误区中,还有一种偏向,就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当他们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余辉2023-07-18 14:20:411
理想与现实是什么关系?
二者对立统一。理想的自我和现实自我是相互影响的,理想基于现实,现实为理想提供依据。所以我们要全面的看待问题,透过矛盾发现二者的联系,在此基础上重新认识“矛盾”,指导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一是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二是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它不等于现实,而是现实的升华。三是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人们在理想中追求的东西,在现实中还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理想总是美好的,可是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差别,必然引起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和冲突。如果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超过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产生怀疑自己的力量,对理想发生动摇,陷入苦闷和彷徨的境地。四是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人们。理想转化为现实,现实产生理想的过程会循环往复,无终无止,由此,人类才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但理想转化为现实是有条件的,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实践过程,需要人们全身心地去开拓进取。扩展资料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和左右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确立了共同的理想信念,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共同的理想都是保证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竞争展开。以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努力提高本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植和发展知识和科技创新能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无尘剑 2023-07-18 14:20:411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怎样的?
(1) 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表现在,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统一性表现在,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 新的现实。(2)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要走出两个片面性误区。①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②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当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的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 甚至与之同流合污。(3) 把理想变为现实,必须付诸行动。只有通过实际行动,理想才可能化为现实。如果只是想象得很美妙,却没有实际行动,理想就永远不可能化为现实。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复杂性。扩展资料:理想对应着现实,理想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对手。理想主义是高于现实并能调校现实的一种思想倾向,碰到适合的环境,它也可能转化为一场社会运动。和实践的结合对理想主义而言是必须的,为人类设计的蓝图只有在社会全体的试验田里开花结果,才能证明理想的价值。改造世界既是理想主义的目标,也是它的首要意义。智者愿望柏拉图为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城邦设计了一种制度,他坚信消除财产公有和取消家庭的共产主义能够让城邦的护卫者一心一意地保护城邦,坚信最有智慧的人一旦愿意承担最高的统治工作,这个城邦就是正义而完满的。可惜这都是说说而已,他的精神导师苏格拉底因毒害青年的罪名被处死,柏拉图拿着自己的方案去帮助小邦立法,差点被贩为奴隶。他的徒弟亚里士多德虽然相信存在一个“幸福岛”,但他没有选择当一个实干家,而是老老实实的操持着自己的学园,还精心培养了一个学生:马其顿王国的王子亚历山大。不能说亚历山大日后实现的霸业就是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帝国和征服早已远离了昔日的理想国,但理想借助英雄改写了世界历史。保守主义美国新保守主义的故事跟这段往事有点相似。新保守主义的教父列奥·斯特劳斯在大学校园里终老一生,不担任社会公职,也不参与任何社会活动。但他思想中根深蒂固的理想主义成分被他的第三四代传人变成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利器,也成为促使美国变成新帝国的理论基础。与其说思想变成了行动,不如说斯特劳斯的理想主义为21世纪的美国指明了方向。布什显然不能和亚历山大相比,但他们都不由自主地承担了哲人的理想。理想主义在鞭策社会趋于完善的同时也肩负着制造英雄的任务,这是理想主义的第二个作用。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那一刹那,他肯定会相信,能够逃脱风暴、饥渴和死亡的威胁是命运女神的眷顾。事情一旦到了生死这份上,理想不理想的就不重要了,理想主义看重的,是在遭遇艰险的历史时刻,敢于付出怎样的代价挺过来的人。那些开拓者是最具有理想主义成分的偶像,他们经过大风大浪但初衷不改,理想主义经受了现实的洗礼而愈加光彩夺目.参考资料来源:理想主义——百度百科kikcik2023-07-18 14:20:411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感悟有哪些?
理想与现实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1、理想应该远离现实,这是因为理想目前还没有实现!有的理想需要长时间奋斗才能够实现.有的理想需要几代人、好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奋斗才能够加以实现!这是为远大理想!2、理想的树立离不开现实:因为它是在现实的情况下树立起来的!你如果离开现实的状况去树立理想,这个理想只能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其结果是根本无法实现!3、在树立理想的时候,要让理想与现实要保持合理的距离.如果你的理想在短时间就实现了.这根本谈不上理想.只能够称它为短期目标.如果树立的理想,太过远大了,达到了几乎无法实现的地步!树立这样的理想一点实际意义都没有!4、理想确立以后,一定要回到现实中来.因为它只有通过现实的努力、奋斗、甚至流血牺牲才能够实现!没有现实的努力,理想就成了泡影!关于理想的句子1、理想是黑暗中的一盏名灯,能照亮跋涉者心中的每一个角落。2、一个人若是没有确定航行的目标,任何风向对他都不是顺风。——(法)蒙田3、理想如星辰——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史立兹4、理想并不能够被现实征服,希望的火花在黑暗的天空闪耀。——巴金5、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罗曼·罗兰6、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屠格涅夫wpBeta2023-07-18 14:20:401
理想和现实有什么区别?
理想与现实,其实说白了,也就是精神和现实的分界!理想与现实能够同时兼而顾得的恐怕是少之又少?只有现实而没有理想,就仿佛一个人只有躯壳,而丢失了那一颗“心”?只有“理想”而不顾“现实”?那也是一种永远地“幼稚”?甚至连“生存”都成了问题?那种结果,要么成大器?要么毁灭?就仿如梵高,为了绘画,最终饿死街头,但他却铸就了一种不朽的传奇,他的画到今天成了价值连城的瑰宝!应该说,最后的他,还是成功的!而朦胧诗人顾城,却最终毁在自己的“朦胧诗里”,因为“朦胧诗”局限了他的人生,也就最终铸就了他人生的悲剧!我不是梵高,我更不是顾城,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俗人!所以,我首先要面对的是我的现实,是生活。尽管,我也一样有我人生的理想,但我却只能在生活的“夹缝中”偷偷地“理想”着……此后故乡只2023-07-18 14:20:402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什么?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什么?理想与现实是不可分割的关系。理想代表着一个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对人生热爱。对生活的幸福追求。理想总是在脑海中一遍一遍精采回放。并有时会让人在睡梦中傻笑。醒来后还回味无穷。现实。是理想的破灭者。很的理想遇到现实都是那么的不堪一击。现实是无情的。理想是有爱的。有多少人为了理想昂首挺胸的实现。结果面对现实的生活,不得不底头浮沉。有多少英雄侠客为了理想,剑走天崖。结果面对现实,也只能流落街头卖马卖剑。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只是有的人理想成功了。现实也美好了。有的人理想失败了,现实也无光了。有的人理想变梦想了,现实还是现实。理想与现实是分不开的。理想是太阳,现实就是白天。理想是月亮,现实就是黑夜。理想是男人。现实就是女人。所以理想与现实是同生但有不能共死的关系。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7-18 14:20:402
理想与现实是什么关系?
(1)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表现在,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统一性表现在,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2)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要走出两个片面性误区。①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②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当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的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3)把理想变为现实,必须付诸行动。只有通过实际行动,理想才可能化为现实。如果只是想象得很美妙,却没有实际行动,理想就永远不可能化为现实。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复杂性。FinCloud2023-07-18 14:20:401
名人理想与现实的例子
ooperate with research c大鱼炖火锅2023-07-18 14:20:399
思修题:简述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它们是对立的。比如,理想是观念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统一的。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形成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不仅要看到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们相一致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二者的关系,不因为现实中遇到这一矛盾而产生偏颇的思想认识和态度。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7-18 14:20:381
当理想与现实不符,该如何面对?
理想与现实,其实说白了,也就是精神和现实的分界!理想与现实能够同时兼而顾得的恐怕是少之又少?只有现实而没有理想,就仿佛一个人只有躯壳,而丢失了那一颗“心”?只有“理想”而不顾“现实”?那也是一种永远地“幼稚”?甚至连“生存”都成了问题?那种结果,要么成大器?要么毁灭?就仿如梵高,为了绘画,最终饿死街头,但他却铸就了一种不朽的传奇,他的画到今天成了价值连城的瑰宝!应该说,最后的他,还是成功的!而朦胧诗人顾城,却最终毁在自己的“朦胧诗里”,因为“朦胧诗”局限了他的人生,也就最终铸就了他人生的悲剧!我不是梵高,我更不是顾城,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俗人!所以,我首先要面对的是我的现实,是生活。尽管,我也一样有我人生的理想,但我却只能在生活的“夹缝中”偷偷地“理想”着……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7-18 14:20:384
什么是理想和现实?
人们都说,“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理想与现实,永远都隔着一条鸿沟。道理我们都懂,但是每次看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时,总是忍不住失望。梦想易绘,过程充满荆棘。理想与现实永不会完美重叠的。只有走完必须走的路 ,才能过想过的生活。每一天都要让自己过得很充实。面对现实,终于理想,坚持。一直一直 努力成长为最理想的自己生活就像一场韩剧,每天都是现场直播。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并不是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小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理想之花的美艳,渐渐长大才会感受现实之刺的决绝。北境漫步2023-07-18 14:20:384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是什么?
要实现理想,要有坚定的意志Chen2023-07-18 14:20:386
如何简述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它们是对立的。比如:理想是观念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统一的。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形成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不仅要看到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们相一致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二者的关系,不因为现实中遇到这一矛盾而产生偏颇的思想认识和态度。理想和现实的区别不要活在别人的瞩目当中,不要被别人的价值观,别人的目光而限定了自己,放开所有的假设和限定,你只要全然的做那个最舒服的自己,你在那个过程当中,实时感觉到自己是兴奋的,情绪是饱满活跃的、是快乐的,是知足的,是富足的,是坦然的,那就是属于你的自信。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你回到自己的家里,旁边空无一人的时候,你是多么的自在,你可以穿着你随意的衣服,做着你任何想做的事情,那时候的自己是充分的在表达自己,因为你没有外界的干扰源,就是那来自他人的眼光对你的瞩目,那个时候的你轻易的进入到自信。而现在更多的人为什么不自信,因为活在了别人的瞩目,别人的目光和别人的神情里面。那你为什么会受到他人目光的影响?其根源是你内在渴望被看见,被赞同的强烈需求向外的投射和寻找。铁血嘟嘟2023-07-18 14:20:381
分析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理想是想要改变现实,而要改变就又要基于现实之上,分析现在的情况拿出好的措施然后一点点去做,遇到其他问题敢分析解决,自己敢对自己负责,理想是现实对未来的崇敬,需要付出努力拿出好的措施才能实现。bikbok2023-07-18 14:20:384
简答题怎样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每个人都有理想,但现实总是残酷的,我们把理想设定成从小到大的目标,在现实中,一步一个脚印,积攒出理想的敲门砖,自然,理想的成功,也离我们不远了!!!!kikcik2023-07-18 14:20:376
理想与现实,选择哪一个?
没有meira2023-07-18 14:20:366
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该怎么选择?
不要因现实所迫。而放弃了你的理想。不过现实是摆在眼前。而理想可以稍微放置。不过始终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铁血嘟嘟2023-07-18 14:20:363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热情去燃烧;往往崇尚理想,却被现实抨击得一塌糊涂,制定切合实际的理想,才是变成现实的客观要求黑桃花2023-07-18 14:20:365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有多大?
理想和现实差距特别大,理想中的长得漂亮,工作体面,家庭幸福,而现实中的你正在为了挣钱而努力的工作着。九万里风9 2023-07-18 14:20:3514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感悟是什么?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感悟是:理想和现实总会有距离,没有理想,没有奋斗目标的人,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人生如此,国家也如此。淡泊宁静,志远高存,名利两两收。忘却一切,掏空烦恼,敢于神心和。渡人为乐,平淡如是,勤劳富贵至。真心待人,求存尚德,宽厚人可善。俗话说“不同的生活理想,决定一个人在战斗中的位置”。那么,理想就是茫茫狂涛中的一盏明灯,指引前进的方向:理想是生命的发动机,源源不断的输送能量;理想又是困难中的拐杖。当理想照进现实,你将不再彷徨。理想与现实差距感觉太大怎么办?调整自己的心态,调整自己的理想,让他更接近现在。当理想与现在的差距缩小到合适的距离时,再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感悟短句1、我挨过梦想的现实的痛快的耳光火辣若是拍不碎我看我绝境生花。2、想法与现实总是相去甚远,付出的努力和回报不成正比,我不甘心人生。3、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4、想拥抱你一下,不掺杂任何想法,只想认证一下,想法与现实的落差。5、人往往都只在乎别人是否关心你,却常常忽略自己是否也有关心别人。6、梦想总是美好的,所以才称之为梦想,现实总是相反的,所以才称之为残酷。韦斯特兰2023-07-18 14:20:341
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认为现实无限接近完美就是理想。人忙忙碌碌一生就是在让这一代或者下一代的生活无限接近完美。拌三丝2023-07-18 14:20:343
(180)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理想对应着现实,理想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对手。 理想主义是高于现实并能调校现实的一种思想倾向,碰到适合的环境,它也可能转化为一场社会运动。和实践的结合对理想主义而言是必须的,为人类设计的蓝图只有在社会全体的试验田里开花结果,才能证明理想的价值。改造世界既是理想主义的目标,也是它的首要意义。 (1) 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表现在,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缺陷的; 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统一性表现在,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 新的现实。 (2)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要走出两个片面性误区。 ①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 ②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当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的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 甚至与之同流合污。 (3) 把理想变为现实,必须付诸行动。只有通过实际行动,理想才可能化为现实。如果只是想象得很美妙,却没有实际行动,理想就永远不可能化为现实。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复杂性。北有云溪2023-07-18 14:20:341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很 遥远,但是努力的话,,理想也不会太遥远。北有云溪2023-07-18 14:20:346
现实与理想两者的关系
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1、理想和现实它们是对立的。比如,理想是观念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现实是当下的。理想和现实它们又是统一的。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形成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2、不仅要看到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们相一致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二者的关系,不因为现实中遇到这一矛盾而产生偏颇的思想认识和态度。3、 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不等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4、 是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5、是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人们。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人生理想的实现,就是把理想从观念转变为现实。所以要实现人生理想,就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创造理想向现实转变的条件。陶小凡2023-07-18 14:20:341
现实与理想的区别?
人们都说,“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理想与现实,永远都隔着一条鸿沟。道理我们都懂,但是每次看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时,总是忍不住失望。梦想易绘,过程充满荆棘。理想与现实永不会完美重叠的。只有走完必须走的路 ,才能过想过的生活。每一天都要让自己过得很充实。面对现实,终于理想,坚持。一直一直 努力成长为最理想的自己生活就像一场韩剧,每天都是现场直播。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并不是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小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理想之花的美艳,渐渐长大才会感受现实之刺的决绝。余辉2023-07-18 14:20:344
理想和现实的区别是什么
人们都说,“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理想与现实,永远都隔着一条鸿沟。道理我们都懂,但是每次看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时,总是忍不住失望。梦想易绘,过程充满荆棘。理想与现实永不会完美重叠的。只有走完必须走的路 ,才能过想过的生活。每一天都要让自己过得很充实。面对现实,终于理想,坚持。一直一直 努力成长为最理想的自己生活就像一场韩剧,每天都是现场直播。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并不是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小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理想之花的美艳,渐渐长大才会感受现实之刺的决绝。NerveM 2023-07-18 14:20:343
怎样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一是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二是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它不等于现实,而是现实的升华.三是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人们在理想中追求的东西,在现实中还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理想总是美好的,可是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差别,必然引起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和冲突.如果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超过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产生怀疑自己的力量,对理想发生动摇,陷入苦闷和彷徨的境地.四是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人们.理想转化为现实,现实产生理想的过程会循环往复,无终无止,由此,人类才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但理想转化为现实是有条件的,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实践过程,需要人们全身心地去开拓进取.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7-18 14:20:331
如何理解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个人理想是个人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和目标,而社会理想则是对整个社会未来的期望和目标。一个人的个人理想的实现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和帮助,而一个社会的理想的实现也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和付出。新青年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是因为只有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才能激励自己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同时,远大的理想也能够让新青年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明确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同时,新青年的理想也需要与社会理想相结合,既要关注自身的发展,也要关注整个社会的发展。只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才能使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因此,新青年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既要关注自身的发展,也要关注整个社会的发展。只有在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中,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阿啵呲嘚2023-07-18 14:20:331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什么?
(1)理想和现实是辩证统一关系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它们是对立的。比如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等等。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统一的。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形成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因此,不仅要看到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们相一致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二者的关系,不因为现实中遇到这一矛盾而产生偏颇的思想认识和态度。(2)走出两个片面性误区第一,走出“以理想来否定现实”的误区。有的人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这样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对社会现实全盘否定,逃避或反对现实社会。第二,走出“以现实来否定理想”的误区。有人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扩展资料(1)理想与现实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一对范畴。(2)理想和现实的对立在于:理想来源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现实是向目标进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高与现实。(3)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在于:现实孕育着理想,是理想的基础,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4)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是艰苦奋斗,积极实践。理想的实现过程就是改变现实的过程。瑞瑞爱吃桃2023-07-18 14:20:321
理想与现实有什么关系?
2020考研的考生部分已经开始备考政治了。政治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虽然简单,但在刚复习的阶段也要有规划,后期做题能更快,更准确。下面中公考研小编整理了一篇“2020考研政治思修重要知识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20考研政治思修重要知识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辨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1)在理想现实关系上的错误认识 ①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对社会现实采取盘否定的态度。②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就觉得理想遥不可及,丧失为理想而奋斗的信心和勇气,甚至终放弃理想。出现这些认识误区,从思想方法上讲,是由于不能辩证看待和处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2)理想和现实的辩证关系 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二者的矛盾和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不能把二者割裂开。理想和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成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3.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那种认为“艰苦奋斗是老一辈的事,当代青年不需要艰苦奋斗”的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一方面,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观念的变化,只是赋予艰苦奋斗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但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另一方面,讲艰苦奋斗,也并不是不讲物质利益,而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理想。 考试的时候每一分都很重要,所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部分,大家也要牢牢掌握!以上为中公小编整理的"2020考研政治思修重要知识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的相关内容,预祝大家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更多相关内容尽在中公考研思修与法基频道!推荐阅读: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18 14:20:322
理想和现实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人们都说,“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理想与现实,永远都隔着一条鸿沟。道理我们都懂,但是每次看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时,总是忍不住失望。梦想易绘,过程充满荆棘。理想与现实永不会完美重叠的。只有走完必须走的路 ,才能过想过的生活。每一天都要让自己过得很充实。面对现实,终于理想,坚持。一直一直 努力成长为最理想的自己生活就像一场韩剧,每天都是现场直播。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并不是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小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理想之花的美艳,渐渐长大才会感受现实之刺的决绝。九万里风9 2023-07-18 14:20:325
简述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怎么写?
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1、对立性表现在,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2、统一性表现在,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成为新的现实。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不等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人们。理想基本含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既追求眼前的生产生活目标,渴望满足眼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又憧憬未来的生产生活目标,期盼满足未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动力源泉。在一定的意义上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苏州马小云2023-07-18 14:20:311
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一是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二是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它不等于现实,而是现实的升华。三是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人们在理想中追求的东西,在现实中还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理想总是美好的,可是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差别,必然引起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和冲突。如果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超过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产生怀疑自己的力量,对理想发生动摇,陷入苦闷和彷徨的境地。四是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人们。理想转化为现实,现实产生理想的过程会循环往复,无终无止,由此,人类才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但理想转化为现实是有条件的,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实践过程,需要人们全身心地去开拓进取。二、努力走出理想认识上的误区走出“渺茫论”、“怀疑论”、“实惠论”的认识误区。在对待人生理想的态度上,“实惠论”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就是“一切向钱看”,讲理想,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太空洞,还是讲“实惠”好,说什么“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实惠论”的错误,表现在理想人格的追求上,往往是放弃或轻视思想品德要素,片面追求有才能的实用型理想人格;表现在职业理想上,往往是功利化倾向严重,选择职业时过分强调个人需要,一味追求既能多挣钱,又能轻松工作的职业;表现在生活理想上,往往是迷恋拜金主义,只追求眼前的物质享乐,羡慕和效仿“大款”的高消费生活方式。这种“实惠论”在大学生中颇有市场,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对崇高社会理想的追求。如果只讲眼前的“实惠”,忘记了对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那么国家和民族就没有了希望。 三、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1、因为看不到二者的统一性,把二者对了立起来。其中一种倾向就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有的人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这样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逃避或反对现实社会。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消极腐败和其他丑恶的现象。但这些毕竟不是生活的主要方面,怎么能因为看到这些东西,而对社会主义社会不满或失去信心呢?而且,这些消极腐败和其他丑恶现象正是社会主义社会要努力克服的东西。应该同这些现象作斗争,而不应逃避现实,更不应把对这些东西的怨愤发泄到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身上。一个真正有理想的人,应当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做一个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2、走出“以现实来否定理想”的误区。在把理想与现实对立起来的误区中,还有一种偏向,就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当他们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tt白2023-07-18 14:20:311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什么?
关系有以下两点: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辩证的(1)理想来自现实,高于现实。理想属于社会意识,反映着社会的存在。理想来自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产物。但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发展方向。理想是比现实更高更好的目标。它能激励人们追求和奋斗,引导现实的发展,对人们的行为有很大的激励作用(2)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理想不等于现实,但可以转化为现实。过去的理想变成今天的现实,今天的理想可以变成明天的现实。我们对社会理想的追求要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对职业理想的选择要与现实相适应。2、要实现社会理想或职业理想,需要具备多种现实条件(1)艰苦奋斗是一种与时俱进、持之以恒、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不怕危险、勇于牺牲、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达目的不放弃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革命的光荣传统之一(2)在当今时代,应该提倡努力工作。首先,努力工作是有抱负的人应该拥有的精神境界。第二,推进艰苦奋斗是由基本国情决定的。扩展资料:理想的特点1、理想有客观必然性。理想的客观必然性是理想作为一种想象,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正确地反映现实与未来的关系,符合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规律,通过努力才能实现。2、理想是社会性的。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理想的社会性是指受社会制约和决定的想象,而不是一个孤立的离开社会的个体的想象。3、理想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理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一个阶级社会中,由于不同阶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的不同,他们追求的目标也不同,形成的理想也不同。人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决定了人的理想在阶级社会中必须有阶级的烙印。所有阶级团结的理想是不存在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理想gitcloud2023-07-18 14:20:311
怎么看待理想与现实?
(1)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表现在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现实是现在。统一性表现为现实孕育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现实因素,未来会成为新的现实。(2)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要走出两个片面的误区。(1)用理想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不符合理想时,对现实失望,甚至极度不满;(2)用现实否定理想。当你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你可以不加分析地完全认同现在的现实,也不会对现实中的一些负面甚至丑恶现象愤怒、抗争甚至勾结。(3)要把理想变成现实,我们必须把它付诸实践。九万里风9 2023-07-18 14:20:305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是什么?
理想主义者是重视未来、追求理想的人;现实主义者是重视现实、讲求实际的人。1、现实和理想。理想和现实是人生哲学中的一对范畴。理想是人们经过奋斗能够实现的对美好未来的理性追求;现实是具有现实性的事物,即实际存在的事物。2、人生态度:人们对理想和现实的态度不同,于是形成了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的分野。简单说来:理想主义者是重视未来、追求理想的人;现实主义者是重视现实、讲求实际的人。现实主义(Realism),一般认为现实主义关心现实和实际。现实主义在博雅人文范畴中有很多意思,特别是在绘画、文学和哲学中。它还可以用于国际关系。在艺术上,现实主义指对自然或当代生活做出准确的描绘和体现。现实主义摒弃理想化的想像,而主张细密观察事物的外表,据实摹写,它包含了不同文明中的许多艺术思潮。现实主义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术语之一,它一般在两种意义上被人们使用。一是广义现实主义,泛指文学艺术对自然的忠诚,最初源于西方最古老的文学理论,即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的观念,作品的逼真性或与对象的酷似程度成为判断作品成功与否的准则。二是狭义的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性概念,特指发生在十九世纪起源于法国的现实主义运动。小白2023-07-18 14:20:301
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
(1) 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表现在,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统一性表现在,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 新的现实。(2)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要走出两个片面性误区。①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②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当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的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 甚至与之同流合污。(3) 把理想变为现实,必须付诸行动。只有通过实际行动,理想才可能化为现实。如果只是想象得很美妙,却没有实际行动,理想就永远不可能化为现实。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复杂性。扩展资料:理想对应着现实,理想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对手。理想主义是高于现实并能调校现实的一种思想倾向,碰到适合的环境,它也可能转化为一场社会运动。和实践的结合对理想主义而言是必须的,为人类设计的蓝图只有在社会全体的试验田里开花结果,才能证明理想的价值。改造世界既是理想主义的目标,也是它的首要意义。智者愿望柏拉图为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城邦设计了一种制度,他坚信消除财产公有和取消家庭的共产主义能够让城邦的护卫者一心一意地保护城邦,坚信最有智慧的人一旦愿意承担最高的统治工作,这个城邦就是正义而完满的。可惜这都是说说而已,他的精神导师苏格拉底因毒害青年的罪名被处死,柏拉图拿着自己的方案去帮助小邦立法,差点被贩为奴隶。他的徒弟亚里士多德虽然相信存在一个“幸福岛”,但他没有选择当一个实干家,而是老老实实的操持着自己的学园,还精心培养了一个学生:马其顿王国的王子亚历山大。不能说亚历山大日后实现的霸业就是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帝国和征服早已远离了昔日的理想国,但理想借助英雄改写了世界历史。保守主义美国新保守主义的故事跟这段往事有点相似。新保守主义的教父列奥·斯特劳斯在大学校园里终老一生,不担任社会公职,也不参与任何社会活动。但他思想中根深蒂固的理想主义成分被他的第三四代传人变成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利器,也成为促使美国变成新帝国的理论基础。与其说思想变成了行动,不如说斯特劳斯的理想主义为21世纪的美国指明了方向。布什显然不能和亚历山大相比,但他们都不由自主地承担了哲人的理想。理想主义在鞭策社会趋于完善的同时也肩负着制造英雄的任务,这是理想主义的第二个作用。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那一刹那,他肯定会相信,能够逃脱风暴、饥渴和死亡的威胁是命运女神的眷顾。事情一旦到了生死这份上,理想不理想的就不重要了,理想主义看重的,是在遭遇艰险的历史时刻,敢于付出怎样的代价挺过来的人。那些开拓者是最具有理想主义成分的偶像,他们经过大风大浪但初衷不改,理想主义经受了现实的洗礼而愈加光彩夺目.参考资料来源:理想主义——百度百科韦斯特兰2023-07-18 14:20:301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什么?
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他们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具体来说:1. 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不等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2. 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3. 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人们。因此,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要走出困惑,就要把握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关系,同时也要考虑到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肖振2023-07-18 14:20:292
理想和现实是什么?
一、想象(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统一的1、对立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2、统一想象越科学,现实越美好。二、怎样才能实现理想1、理想必须具有可行性。理想不是空想,更不是幻想。理想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理性追求。2、理想必须靠行动实现。理想需要通过脚踏实地的实践才能变成现实。3、理想必须及时地校正。如果理想和现实距离太大,我们不妨放弃原来的理想,确立新的容易实现的理想。或者既坚持远大理想,又调整具体的目标,努力实现近期理想,为实现远大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陶小凡2023-07-18 14:20:291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什么?
人们都说,“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理想与现实,永远都隔着一条鸿沟。道理我们都懂,但是每次看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时,总是忍不住失望。梦想易绘,过程充满荆棘。理想与现实永不会完美重叠的。只有走完必须走的路 ,才能过想过的生活。每一天都要让自己过得很充实。面对现实,终于理想,坚持。一直一直 努力成长为最理想的自己生活就像一场韩剧,每天都是现场直播。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并不是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小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理想之花的美艳,渐渐长大才会感受现实之刺的决绝。Jm-R2023-07-18 14:20:294
曹操关于理想的诗句
1.曹操写的理想诗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此后军威大振,曹操也更加雄心勃勃。这年七月,曹操胸怀统一北方之志,统领大军出卢龙寨,日夜抄道疾进,远征乌桓。大军一到柳城,即大败乌桓骑兵,杀死了单于蹋顿。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从柳城逃命至平州公孙康处。曹操手下的大将知道了这件事后,劝曹操乘胜出击,拿下平州,剿灭袁氏兄弟。曹操深知公孙康与二袁不和,如果急着去进攻平州,那么他们肯定会合伙抵抗;如果再等一段时间,他们一定会自相残杀。于是不顾众大将的建议,下令收兵。没几天,公孙康果然把袁氏兄弟的头颅送了过来。这样曹操北征乌桓、统一北方的大业算是完成了。 中秋刚过,曹操便令班师回朝。大军经过十多天的艰难跋涉,终于走出了满目荒凉的柳城,来到了河北昌黎。这里东临碣石,西邻沧海。曹操屹立山巅,眺望大海。这时夕阳西下,碧海金光;远处的岛屿若隐若现,近处的海浪又滚滚向前…… 2.表现曹操理想抱负的诗句是哪一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汉献帝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此后军威大振,曹操也更加雄心勃勃。 这年七月,曹操胸怀统一北方之志,统领大军出卢龙寨,日夜抄道疾进,远征乌桓。大军一到柳城,即大败乌桓骑兵,杀死了单于蹋顿。 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从柳城逃命至平州公孙康处。曹操手下的大将知道了这件事后,劝曹操乘胜出击,拿下平州,剿灭袁氏兄弟。 曹操深知公孙康与二袁不和,如果急着去进攻平州,那么他们肯定会合伙抵抗;如果再等一段时间,他们一定会自相残杀。于是不顾众大将的建议,下令收兵。 没几天,公孙康果然把袁氏兄弟的头颅送了过来。这样曹操北征乌桓、统一北方的大业算是完成了。 中秋刚过,曹操便令班师回朝。大军经过十多天的艰难跋涉,终于走出了满目荒凉的柳城,来到了河北昌黎。 这里东临碣石,西邻沧海。曹操屹立山巅,眺望大海。 这时夕阳西下,碧海金光;远处的岛屿若隐若现,近处的海浪又滚滚向前…… 这首诗表现了曹操热爱自然、蔑视天命、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抒发了他那变革现实、统一国的豪情壮志。 3.曹操理想诗集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于建安十二年秋)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度关山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铄贤圣,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 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善哉行(其一) 古公亶甫,积德垂仁。 思弘一道,哲王于豳。 太伯仲雍,王德之仁。 行施百世,断发文身。 伯夷叔齐,古之遗贤。 让国不用,饿殂首山。 智哉山甫,相彼宣王。 何用杜伯,累我圣贤。 齐桓之霸,赖得仲父。 后任竖刁,虫流出户。 晏子平仲,积德兼仁。 与世沈德,未必思命。 仲尼之世,主国为君。 随制饮酒,扬波使官。 善哉行(其二)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 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 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 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 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 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 善哉行(其三) 朝日乐相乐,酣饮不知醉。 悲弦激新声,长笛吹清气。 弦歌感人肠,四坐皆欢悦。 寥寥高堂上,凉风入我室。 持满如不盈,有德者能卒。 君子多苦心,所愁不但一。 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 众宾饱满归,主人苦不悉。 比翼翔云汉,罗者安所羁? 冲静得自然,荣华何足为! 对酒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 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咸礼让,民无所争讼。 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 斑白不负载。 雨泽如此,百谷用成。 却走马,以粪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 子养有若父与兄。 犯礼法,轻重随其刑。 路无拾遗之私。 囹圄空虚,冬节不断。 人耄耋,皆得以寿终。 恩德广及草木昆虫。 陌上桑 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 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 交赤松,及羡门,受要秘道爱精神。 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 绝人事,游浑元,若疾风游歘翩翩。 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 4.曹操抱负的诗句 龟虽寿: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隆。崇侯谗之,是以拘系。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犹奉事殷,论叙其美。齐桓之功,为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车。正而不谲,其德传称。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赐与庙胙,命无下拜。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晋文亦霸,躬奉天王。受赐圭瓒,秬鬯彤弓,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威服诸侯,师之所尊。八方闻之,名亚齐桓。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5.关于理想的诗句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魏 曹操《龟虽寿》)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战国 荀况《劝学》) 3、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4、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汉 刘安《淮南子》) 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7、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无易事,只怕粗心人. (清 袁枚《随园诗话》) 8、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 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u2022伶官传序》) 1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赖以正书《千幅七言对联》) 6.关于理想的诗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魏·曹操《龟虽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宋·李纲《病牛》)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近代·秋瑾《对酒》) 7.关于理想的诗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魏 曹操《龟虽寿》)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战国 荀况《劝学》) 3、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4、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汉 刘安《淮南子》) 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7、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无易事,只怕粗心人。 (清 袁枚《随园诗话》) 8、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 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u2022伶官传序》) 1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赖以正书《千幅七言对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春秋 老子《道德经》) 2、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汉 班固《汉书》) 3、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虽知必让,然后为知。 (汉 韩婴《韩诗外传》) 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晋 陈寿《三国志》)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6、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战国 荀况《儒效》) 7、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明 曹学佺《蜀中广记》)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9、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哪计年。(宋 陆游《剑南诗稿》) 1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1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赖以正书《千幅七言对联》) 8.关于理想的诗句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曹植《白马篇》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文天祥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 李贺 [致酒行]:少年心事当拿 贾岛 [剑 客]:十年磨一剑,双刃未曾试.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志当存高远。〔三国〕诸葛亮 *有志者,事竟成。〔南朝〕范晔 *男儿事业当志奇。〔三国〕贯休 *君子志于择天下。〔宋〕刘炎 *褴褛衣内可藏志。书摘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汉〕张衡 *志犹学海,业比登山。〔隋〕王通 *志以成道,言以宣志。〔隋〕王通 *立志不坚,终不济事。〔宋〕朱熹 *志比精金,心如坚石。〔明〕冯梦龙 *一思尚存,此志不懈。〔明〕胡居仁 *丈夫之志,能屈能伸。〔清〕程允升 *志在林泉,胸怀廊庙。琮琼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移志。〔汉〕桓宽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曹植 *燕雀戏藩柴,安知鸿鹄游?〔三国〕曹植 *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唐〕邵谒 *益重青青志,风霜恒不渝。〔唐〕李隆基 *骐骥筋力成,志在万里外。〔唐〕李白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秋。〔唐〕李白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唐〕杜甫 *浩荡入溟阔,志泰心超然。〔唐〕白居易 *怜君头早白,其志竟不衰。〔唐〕白居易 *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锋芒。〔唐〕孟郊 *男儿出门志,不独为谋身。〔唐〕杜荀鹤 *有志诚可乐,及时宜自强。〔宋〕欧阳修 *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宋〕文天祥 *虎瘦雄心在,人贫志气存。〔元〕万松老人 *慷慨丈夫志;铁石豪杰心。《格言对联》 *有志肝胆壮;无私义凛然。《格言对联》 *若无松柏志,超越不为高。郭沫若 *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有志。〔南朝〕范晔 *宁可清贫有志,不可浊富多忧。〔宋〕释道远 *立志以定其本,居正以持其志。〔宋〕胡宏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明〕于谦 *学艺之道无它,锻炼意志第一。徐悲鸿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春秋〕墨翟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战国〕孟轲 *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汉〕王充 *有其志必成其事,盖烈士之所徇也。〔三国〕曹操 *劝汝立身须苦志,月中丹桂自扶疏。〔唐〕刘兼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宋〕张来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 *志须预定自道远,世事岂得终无成?〔元〕徐谦 *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明〕海瑞 *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紧。〔清〕颜元LuckySXyd2023-07-18 14:05:081
牧童吕岩展开合理想象,把第一二两句诗,所呈现的画面,具体的描述出来?
牧童吕岩 〔唐代〕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译文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草铺横野六七里“描述了视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一个“铺”字,表现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 “笛弄晚风三四声。”描述了听觉上的感受,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笛声的悠扬悦耳,反映出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具有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归来饱饭黄昏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直接描写牧童,牧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之后了。 “不脱蓑衣卧月明”描写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诗人没有描写牧童躺下做什么,牧童可能是想舒展下身子,也可能是欣赏月色。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LuckySXyd2023-07-18 13:54:481
桃花源记文中描绘的社会理想有哪些特点
(1)百姓能幸福的劳作、生活(2)人人安居乐业(3)社会安定祥和阿啵呲嘚2023-07-17 08:41:341
桃花源记中作者追求怎样的社会理想
《桃花源记》一文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在这个理想社会中,没有战乱、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都可以和睦相处,大家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无论老少都可以活得幸福、愉快。这种理想社会是作者对大同社会的构想。《桃花源记》的赏析作者借用小说笔法,在文章开端,先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以捕渔人的经历展开故事,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作者借幻想中的桃花源世界,批判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桃花源记》的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gitcloud2023-07-17 08:41:341
《桃花源记》中怎样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
作者寄托了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和谐平等、自由美好的社会理想,没有剥削,没有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意愿。“桃花源”是个虚构的理想社会,既反映了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在当时阶级社会中只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空想,又是作者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7-17 08:41:321
【Princess】【Questions】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1.人人平等,没有战争2.NO3.白痴,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就像马列说的社会主义一样,只是个美好的理想。不可能实现。大鱼炖火锅2023-07-17 08:41:317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 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所以无法实现。铁血嘟嘟2023-07-17 08:41:292
《桃花源记》中,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社会理想?我们对这种社会理想应该怎样评价?
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虽是《桃花源诗》的“序文”,然早已被人们视为精美的散文推崇备至。《桃花源记》是现实主义的,它有故事发生的时间与地点,有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与结局,有故事主人公渔人身份的明确,有名实可稽的刘子骥合乎情理之反应的客观交代,桃花源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无不艺术地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种种风貌,启迪人们严肃地思索社会思索人生。《桃花源记》又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它那仿佛真实的故事涂抹着一层神秘虚幻的色彩,亦真亦幻,扑朔迷离,激励人们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生活。作者以现实主义与积极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如椽神笔精心描绘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画面,美妙神奇而又富有醉人魅力。 作者起笔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晋太元中)、地点(武陵)与主人公(渔人),意在表明故事的真实性,暗示读者“文生于情,情生于境”(清61尤桐《西堂杂俎》三集卷三《苍梧词序》),披文之时应不忘客观现实。渔人既以捕鱼为生,长期披星戴月,风来雨往,周围一带山川河流之形胜当会了然于心,然此次“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看似不可理解,实则既有现实的折射,又暗示故事的虚幻。或许是因为此溪鱼儿既多且肥,良机难再,渔人迟迟不肯收手;或许是因为渔人一无所获,若空手而返,难向家中饥儿饿妇交差,因而不甘死心,仍是一路撒下渔网去。渔人艰辛的生活,惨淡的家境于此当可想见。不惟“忘路之远近”,渔船进入桃花林也是猛然之间才惊觉的。“忽逢”二字既写出了渔人撒网之专注用心,又将桃花林点染得虚幻迷离,神秘飘忽。抬眼展望两岸,渔人不禁惊奇于清一色的桃林,陶醉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多姿多彩的优美环境中,渔人之“甚异之”、“欲穷其林”,固然是极写此处桃花林芳香与色彩的神异,又何尝不能传达出渔人“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的慨叹,进而折射出现实环境之萧瑟、凄凉呢? 与外界联结的通道之幽深将桃花源渲染得更为神秘。不为人知的无名山洞竟闪烁出忽明忽暗之微光,勉强能通过一个人的小山洞延伸数十步之后竟然另有洞天,确乎神极!作者有意将桃花源涂上神秘的浪漫色彩,显然是在暗示读者:桃花源乃理想境界,并非客观现实社会。渔人进得洞来,但见“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其间恰当地点缀着良田、美池、桑竹之类,好一派旖旎的田园风光!这幅静美的画面竟有“鸡犬相闻”之声飘来,撩人情怀。更有那“衣着悉如外人”之男女从从容容“往来种作”,老人们倚墙静坐于阳光下闭目养神,间或悠然地拉扯家常,小孩们则或团坐说笑或追跑嬉戏,好一幅逍遥自在、恬静安乐的生活图景!渔人见此,不免将思维触觉观照士族势力猖獗、战乱不已、百姓涂炭之黑暗现实,于是禁不住艳羡起来,神思悠悠:来到这样一个绮丽、和平的去处,莫非是在做梦吧。诚如清人刘熙载所说:“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艺概61书概》)这幅令渔人陶醉的生活画面曲致地折射出现实的丑恶情形,充分传达出作者彻底失望于丑恶现实,毅然归耕田舍之后对平等劳动自由、幸福生活的热切向往。 惊喜于眼前胜境的渔人还未缓过神来,桃花源人已经发现了他这个不速之客。桃花源人始而“大惊,问所从来”,继而热情相邀,“设酒杀鸡作食”以待。“闻有此人”到来,一村人喜气洋洋,奔走相告,纷纷涌来探询消息。听了渔人的一番介绍,桃源人不由得“皆叹惋”起来。叹甚惋啥?何以如此深沉叹惋呢?自秦以来,外界朝代更替之频繁,令他们惊讶莫名;“自先世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之后“遂与外人间隔”,外界发生了多少大事小事奇事怪事,竟闻所未闻,令他们叹息不止。桃源人在这里流露出来的,既有对自己能够远避动乱之时代、频繁之战乱的庆幸,又有对外界百姓惨遭战争之苦、饱受阶级压迫剥削之深的同情。庆幸也好,同情也罢,桃源人依然视渔人为嘉宾贵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招待得十分殷勤、周到;桃源人依然深爱自已这个平等劳动、和平自由、充满真诚的温馨社会。他们特别叮嘱渔人“不足与外人道”,他们谁都不希望因为渔人的到来而破坏自己的平静生活。如此淳朴敦厚的民风该是多么美好,这正是作者虔诚思慕的,热切追求的,而狡诈凶险、贫富悬殊之丑恶现实是与之格格不入的。作者将深厚的现实内容自然地融入到对桃花源神妙美丽生活的描写之中。 对渔人来说,在桃花源那些天的生活正赛如天堂神仙的快乐逍遥生活,因此桃源人对他的的叮嘱早被他抛到九霄云外,他在归途中“处处志之”,以期能重返桃源。不仅渔人如此,堂堂太守在闻知渔人这番经历之时,也“即遣人随其往”,高尚之士刘子骥“闻之”,也“欣然规往”。他们对桃花源也是感慨系之,心向往之,也是迫不及待地想寻到桃源去。现实社会之令人失望,遭人厌弃的程度昭然于此,自不待言。只可惜结果是“遂迷,不复得路”,“后遂无问津者”。故事写到这里嘎然而止,留给读者以深长的回味。 陶渊明将桃花源描绘得如此神奇美丽而又飘忽迷离,深深感染读者情绪,强烈振撼读者心灵,关键在于“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于外而真且实。”(清61方东树《昭昧詹言》)它融入了作者全部的人生体验,全部的思想情感,写出了他对黑暗丑恶现实的强烈不满,对自己济世壮志难酬的深沉愤慨,对诚实劳动、和平幸福生活的由衷赞美,对“抱朴含真”美好社会的热情向往。他以饱蘸现实色素的笔墨描绘出桃林去处之神秘,桃林景色之神异,桃源环境之神奇,桃源民风之神美,桃源出而不可复得之神怪,给人留下深刻而鲜活印象,令人好生陶醉。正如钟嵘所评“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诗品》)陶渊明以饱蘸陶醉喜悦之情的简约文笔真切描绘出蕴含着厚实的社会人生内容的优美画面,确令人深为感佩。水元素sl2023-07-17 08:4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