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问
如图是1978年湖北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战国早期的编钟.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编钟______ 而产生的;大小不
战国时期的青铜编钟,被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编钟振动产生的,
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产生的声音音调不同,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
大鱼炖火锅2024-04-05 16:47:131
编钟可发几个音频的音调
编钟的总音域达到五个八度,略次于现代的钢琴。中声部约占三个八度,由于有音列结构大致相同的编钟,形成了三个重叠的声部,几乎能奏出完整的十二个半音,可以奏出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音乐作品。———圆钟…找不到资料啊…
kikcik2024-04-05 16:47:132
人可以辨别不同编钟发出的声音是因为_______(老师说是音色,为什么呢?) 求详细说明 >.
所谓音色是只【声音本身的特色】
决定音色的是物体的本身
也就是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
不同的乐器可以演奏同一首音乐,编钟也一样
但是由于不同的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发出来的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我们根据不同的音色,就能区分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
kikcik2024-04-05 16:47:131
在上海世博会某场馆里,演奏乐曲。编钟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编钟什么而产
(1)当演奏员用编钟演奏乐曲时,编钟由于被敲击而振动,发出声音;
(2)现场观众能听到音乐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是通过空气传播传入听众耳中的.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
bikbok2024-04-05 16:47:131
急求北京站的东方红钟声的音乐!
东方红钟声的音乐
东方红乐曲.mp3 0分 dgdwfq
东方红.mp3 0分
东方红 北京电台1980年开始曲.mp3 0分 dgdwfq
东方红.mp3 0分 xhqhxzyxxs
东方红 〖钟楼报时版本〗.mp3 0分 pbkids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976190.html?from=likebikbok2024-04-05 16:47:132
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音指的是哪五音?
从宫音开始到羽音,五音依次为:宫、商、角、徵、羽。
如按音高顺序排列,即为:1、2、3、5、6 (宫、商、角、徵、羽)。唐代时使用“合、四、乙、尺、工”。
相关介绍:
1.宫:古人通常以“宫”音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音级,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do音。“宫”音为五音之主。
2.商:五音的第二级音,为“商”音。古人认为,“商,属金,臣之象”,“臣而和之”。有以商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3.角:“角”为五音之第三级,居“商”之次。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mi音。古人以为,“角属木,民之象”。有以角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4.徵:“徵”为五音之第四级,居”角”之次。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sol音。古人以为,“徵属火,事之象”。有以徵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5.羽:五音之第五级是“羽”音,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la音。古人以为,“羽属水,物之象”。有以羽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扩展资料
相关特点:
五声音阶的特色在于,它没有半音阶音程,详称“不带半音的五声音阶”。广泛流行于亚洲、非洲、中太平洋的一些群岛、匈牙利、苏格兰民间音乐以及在欧洲人到达美洲之前的美洲本土部族中。
在五声音阶中,分别以不同的各音作为主音时,可构成不同的调式;调式名称是以阶名命名的。比如以第一级音“宫”作为主音时,就称为宫调式。以第二级音“商”作为主音时,就称为商调式,以第三级音“角”作为主音时,就称为角调式,余类推。
由于宫音和角音的大三度音程关系,所以在确认某段乐曲的宫音位置时,只要找出大三度的下方音,即此段乐曲的宫音。这种方法被称为“宫音定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音
豆豆staR2024-04-05 16:47:136
跪求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的节目单
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的节目单各位观众,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编钟。中国战国早期的曾国青铜乐钟。1978年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出土。因有“曾侯乙”铭文而得名。包括甬钟45件,钮钟19件,及楚惠王所赠鏄钟1件 ,共计65件。按形制不同,以大小及音的高低为序组成8组,悬挂在铜木结构的3层钟架上。钟架平面作曲尺形,全长10.79米,高2.67米,表面髹漆彩绘,架旁有漆木锤8个、漆木棒2根。钟上均有篆体字铭,除“曾侯乙”铭外,还有标音铭文及乐律铭文。经实测,每钟都能敲出两个乐音,音律曾侯乙编钟准确,音色优美。总音域包括5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备。迄今仍可演奏出各种曲调。该编钟设计精巧,工艺水平极高,是研究先秦音乐史与青铜铸造工艺的珍品。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现在开始!民歌是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那么,劳动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便可以利用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一切符合历史规律的思想感情。《东方红》正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人民用以表达对领袖毛泽东主席、对中国共产党由衷的感激之情而创作的颂歌。多少年来,这一颂歌,随着全中国的解放,随着新中国的逐步繁荣、富强、随着人民对毛主席、共产党热爱程度的提高而愈加普及。首先请欣赏《东方红》。接下来请欣赏古曲《楚殇》。曾侯乙编钟不仅能演奏出动听的古代音乐,还能演奏出好听的外国名曲呢!现在就请欣赏外国名曲《一路平安》。“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这首《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蒙古族作曲家美丽其格于1952年 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结业时的作品。这首词曲悠扬的旋律,传唱了几代人,听到这首歌每个人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蓝天、白云、草原、骏马,美不胜收。请欣赏民族歌曲《草原上升期不落的太阳》。《国际歌》是一首无产阶级的不朽战歌。这首歌为行板,降B大调,4/4拍子。全曲只有一段贯穿首尾的旋律,以及通用的三段歌词。这里选用的是管乐改编版。悲壮的前奏过后,深沉的第一主题昂首进入,表现出革命志士们不屈的气节;乐曲的中段旋律在调性上实际上转为属调(即F大调),始终庄严、雄浑,曲调中愈发透出光明与希望;最后,乐曲的前奏经过自然再现,在雄壮而嘹亮的气氛中结束。歌曲的高潮在副歌的最后一句,这是全曲的主题所在,也是全世界所有译文都完全按照音译的一句:“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那么,就请尽情欣赏《国际歌》!伴随着这首无产阶级的不朽战歌,我们的这次节目也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到此,再见! 曾侯乙即将展开他那浪漫而又热情的歌喉,千载难逢!机不可失!
2010年5月16日**剧院晚8:00-9:00
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的节目单各位观众,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编钟。中国战国早期的曾国青铜乐钟。1978年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出土。因有“曾侯乙”铭文而得名。包括甬钟45件,钮钟19件,及楚惠王所赠鏄钟1件 ,共计65件。按形制不同,以大小及音的高低为序组成8组,悬挂在铜木结构的3层钟架上。钟架平面作曲尺形,全长10.79米,高2.67米,表面髹漆彩绘,架旁有漆木锤8个、漆木棒2根。钟上均有篆体字铭,除“曾侯乙”铭外,还有标音铭文及乐律铭文。经实测,每钟都能敲出两个乐音,音律曾侯乙编钟准确,音色优美。总音域包括5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备。迄今仍可演奏出各种曲调。该编钟设计精巧,工艺水平极高,是研究先秦音乐史与青铜铸造工艺的珍品。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现在开始!民歌是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那么,劳动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便可以利用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一切符合历史规律的思想感情。《东方红》正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人民用以表达对领袖毛泽东主席、对中国共产党由衷的感激之情而创作的颂歌。多少年来,这一颂歌,随着全中国的解放,随着新中国的逐步繁荣、富强、随着人民对毛主席、共产党热爱程度的提高而愈加普及。首先请欣赏《东方红》。接下来请欣赏古曲《楚殇》。曾侯乙编钟不仅能演奏出动听的古代音乐,还能演奏出好听的外国名曲呢!现在就请欣赏外国名曲《一路平安》。“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这首《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蒙古族作曲家美丽其格于1952年 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结业时的作品。这首词曲悠扬的旋律,传唱了几代人,听到这首歌每个人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蓝天、白云、草原、骏马,美不胜收。请欣赏民族歌曲《草原上升期不落的太阳》。《国际歌》是一首无产阶级的不朽战歌。这首歌为行板,降B大调,4/4拍子。全曲只有一段贯穿首尾的旋律,以及通用的三段歌词。这里选用的是管乐改编版。悲壮的前奏过后,深沉的第一主题昂首进入,表现出革命志士们不屈的气节;乐曲的中段旋律在调性上实际上转为属调(即F大调),始终庄严、雄浑,曲调中愈发透出光明与希望;最后,乐曲的前奏经过自然再现,在雄壮而嘹亮的气氛中结束。歌曲的高潮在副歌的最后一句,这是全曲的主题所在,也是全世界所有译文都完全按照音译的一句:“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那么,就请尽情欣赏《国际歌》!伴随着这首无产阶级的不朽战歌,我们的这次节目也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到此,再见!
2009年4月17日下午,湖北省博物馆编钟音乐厅,我等上座,欣赏一出2400年前随国皇宫的编钟音乐会。
随国以湖北随州为都,为楚国邻国,国君曾侯乙,乃周朝姬姓皇族分封诸侯,楚国数伐其未果,竟成友邦。曾侯乙编钟乐队共有65件编钟,32件编磬、篪、排箫、笙、瑟、十弦琴、建鼓等多达125件,其中,钟架长7.48米、宽3.35米、高2.73米,呈曲尺形,65件青铜编钟分3层8组悬于架上,上层3组小钮钟,主奏旋律;两根长215厘米的彩绘大棒,由1人分执,掌奏下层大钟,配以和声,以烘托气氛,乐师舞者9人,各司其责。
音乐会开幕式:中英文报幕。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五音不全的说法,古乐器多为五音标准,然曾侯乙编钟可跨7声音阶、5个8度音、12个半音,可娴熟运用旋宫转调之表现手法,仅比现代钢琴音域两端平均各少1个8度音程,中心音域部分约占3个8度音程范围内,12个半音齐备,此证:该套编钟乃世界上最早具有12个半音音阶之定调乐器,其全部音域基本骨干,皆为5声、6声以至7声之音阶结构。巧夺天工的是,编钟具“一钟双音”,在编钟鼓部分别有1个正鼓音和1个侧鼓音,相距3度音程。古代乐府大家,于每块编钟上均刻有甲骨乐律铭文,以示标识,佐证其为手工乐器,稀世珍宝也~~神哉!
编钟交响乐:富丽堂皇。
编钟音响,依照曾侯乙墓出土时复原制成,由长短不同9根彩绘横梁、6个青铜佩剑武士立柱和6根圆立柱组成,横梁两端皆雕龙画凤,以花瓣纹铜套加固,青铜编钟全套总重量5吨多,加上编钟铜套及铜立柱近4吨,两者合计用铜达9吨,乃一支庞大的中国古代皇宫交响乐团!恍如隔世的我,已梦回金戈铁马战火纷飞的战国时代,为古代宫廷音乐庞大之气势,壮观之场面,五体投地,顶礼膜拜,如醉如痴也。
磬筝合奏:金石之声也。
第一曲《离骚》。全场肃穆,庄严凝重,音乐中奏出屈原悲愤雄壮的心声,我为屈原壮志未酬唏嘘不已。音乐尾声中,美女乐师持彩绘大棒猛撞下层大钟数下,轰鸣之音,振聋发聩!正是白居易《琵琶行》:“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之意境,迷离中,我幻见屈原踉跄涉江,随水西去。哀号~~哀号~~端午快至,届时我一定狂吃12个粽子以纪念伟大的屈原。
笛笙和鸣:如诉如泣,哀如潮水。
第二曲《大飨礼》。筝瑟之音,楚女奏出,欢快音符,水银细淌,缭绕而上,仿回楚国随国故土一带,老百姓在水一方,勤苦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夕阳西下,百鸟归巢,炊烟袅袅,宾至如归,我听出了农家辛勤劳动、安居乐业的幸福欢乐之音。
第三曲《哀郢》。埙独奏。埙,形如橄榄,陶制单孔,闭口吹奏之乐器。其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具独特音乐品质。鄙人从楚服乐师奏鸣中,品出一种神圣、诡秘、典雅和高贵的精神气质。《乐书》曾言:“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埙以水火相和后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声。古人将埙的声音形容为立秋之音,更使我等体会到一幅朦胧令人神往的画面:秋天是金黄色的,是冷静的,是令人深思的!时光流逝,淡淡的悲凄和感伤,然秋风扫落叶之现实,又使人平添几分愁绪。此乃埙的声音,立秋之音乎!哀郢,实对强楚寄托千年无限的历史哀思也,国人吹埙,吹了几千年,其声浊而喧然,悲而幽然,千古风流文骚墨客,面对时光长河流逝如斯的厚重失落感,虽唯物抑或唯心主义之鞭挞批判,仍阻挡不住时光无情地推进,历史轨迹既定的运行。埙者,非一般用来把玩之乐器,埙,是一件沉思的乐器,怀古的乐器。听着听着听着,我深深地恋旧了~~
第四曲《宫廷盛宴》。长袖善舞,富丽堂皇之美景,海市蜃楼般浮现于鄙人脑海,楚国随国之宫廷细腰们,轻纱弥漫,香风拂舞,美目流盼,波光盈盈,大臣其下,珍馐把盏,杯光倩影,论古烁今,此刻君临其上,威严天下,雄武祥和,泱泱古国,歌舞升平,美妙天宫,再现人间!那是一种神圣的殿堂力量在召唤,是编钟交响乐章的华贵灵魂。
第五曲《欢乐颂》。乃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欢乐歌颂中,在编钟和心灵撞击的那一美妙时刻,会在我们的记忆和生命里定格上2400年,很久很久。费尽心思,终于逼女儿千里逃课赶上这一场千古音乐会,鄙人眯笑端详平时爱捣蛋戏虐的小小女儿,其竟一反常态,严肃安静,欢乐颂毕,幽幽问我:爸爸,这么多编钟,为什么可以和钢琴一样啊?
影舞相随:涟漪泛影,古今悠悠~~
编钟乃国之重器,编钟交响乐,音列充实、音频准确、音律齐全、音域宽广、音色清美,尽《中华字典》全部在册文字均无法形容比拟出那一种勾魂动魄的极致魅力!我深深呼吸了音乐厅里一口厚重凝美的空气,壮美之心顿生,天籁之音,已倾泻全出,磅礴昆仑,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曾侯乙编钟音乐会,鄙人聆听到了一出旷世绝伦的千年绝响,我的心被幽幽文明古国的音乐恋上了,那一刻,我闭上了眼睛,只想永远地回到那莺歌曼舞、鼓角争鸣、雍容皇廷的诸侯帝王历史中去。。。
小白2024-04-05 16:47:124
设计一份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的节目单 包括音乐会时间和宣传词【100字】
曾侯乙即将展开他那浪漫而又热情的歌喉,千载难逢!机不可失!
2010年5月16日**剧院晚8:00-9:00
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的节目单各位观众,各位朋友,大好!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编钟。中国战国早期的曾国青铜乐钟。1978年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出土。因有“曾侯乙”铭文而得名。包括甬钟45件,钮钟19件,及楚惠王所赠鏄钟1件 ,共计65件。按形制不同,以大小及音的高低为序组成8组,悬挂在铜木结构的3层钟架上。钟架平面作曲尺形,全长10.79米,高2.67米,表面髹漆彩绘,架旁有漆木锤8个、漆木棒2根。钟上均有篆体字铭,除“曾侯乙外,还有标音铭文及乐律铭文。经实测,每钟都能敲出两个乐音,音律曾侯乙编钟准确,音色优美。总音域包括5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备。迄今仍可演奏出各种曲调。该编钟设计精巧,工艺水平极高,是研究先秦音乐史与青铜铸造工艺的珍品。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现在开始!民歌是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那么,劳动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便可利用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一切符合历史规律的思想感情。《东方红》正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人民用以表达对领袖毛泽东主席、对中国共产党由衷的感激之情而创作的颂歌。多少年来,这一颂歌,随着全中国的解放,随着新中国的逐步繁荣、富强、随着人民对毛主席、共产党热爱程度的提高而愈加普及。首先请欣赏《东方红》。接下来请欣赏古曲《楚殇》。曾侯乙编钟不仅能演奏出动听的古代音乐,还能演奏出好听的外国名曲呢!现在就请欣赏外国名曲《一路平安》。“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这首《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蒙古族作曲家美丽其格于1952年 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结业时的作品。这首词曲悠扬的旋律,传唱了几代人,听到这首歌每个人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蓝天、白云、草原、骏马,美不胜收。请欣赏民族歌曲《上升期不落的太阳》。《国际歌》是一首无产阶级的不朽战歌。这首歌为行板,降B大调,4/4拍子。全曲只有一段贯穿首尾的旋律,以及通用的三段歌词。这里选用的是管乐改编版。悲壮的前奏过后,深沉的第一主题昂首进入,表现出革志士们不屈的气节;乐曲的中段旋律在调性上实际上转为属调(即F大调),始终庄严、雄浑,曲调中愈发透出光明与希望;最后,乐曲的前奏经过自然再现,在雄壮而嘹亮的气氛中结束。歌曲的高潮在副歌的最后一句,这是全曲的主题所,也是全世界所有译文都完全按照音译的一句:“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那么,就请尽情欣赏《国际歌》!伴随着这首无产阶级的不朽战歌,我们的这次节目也就到此结束了。
meira2024-04-05 16:47:129
战国编钟是什么意思
1978年夏天出土于湖北随县。全套编钟包括钮钟19件,甬钟45件,外加楚惠王赠送的一件钟,共65件,总重量二千五百多公斤,编钟以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铜木结构的三层钟架上。钟上均铸有篆书铭文,共二千八百余字,其内容全面地反映了战国时期我国乐律学达到的高度水平。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一套编钟。编钟音乐性能保存完好,音色优美,音域宽广,从最低音到最高音,共有五个八度,能演奏古今中外的乐曲。这套编钟的发现,对研究战国历史、音乐和冶铸技术等,都有着极高的价值。它的总用铜量达5吨之多,设计精巧,铸造愧丽,出土时尚完整地悬挂在钟架上,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古今乐曲均能演奏,八鼓谐余韵绕梁令人惊叹叫绝,它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愧宝,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1983年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复制成功了28件编钟,演奏了《春江花月夜》等乐曲,抑扬顿挫和谐动听,湖北省歌舞团演出了历史歌舞《编钟乐舞》,使观众听到了两千多年前的美妙声音。
编钟的钟架称为钜(jù),由245个构件组成,设计精巧,比例适宜,结构牢固,可以拆卸。虽然承受了二千多公斤重的全套编钟,历时二千多年,出土时仍矗立如故。是研究先秦音乐史与青铜铸造工艺的珍品。
这套编钟共65枚,依大小次序分3层9组,悬挂在钟架上。镈钟1枚;甬钟45枚,分5组居于钟架的中、下层,中层音色洪亮,下层形大体重,音调深沉浑厚;钮钟19枚,比甬钟小,分3组挂于钟架上层,声音清脆。
战国早期著名青铜乐器。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曾侯乙,是战国时代曾国(今湖北随州、枣阳一带)一个名叫“乙”的诸侯。此人死于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1978年曾侯乙墓被发现并开掘,使得许多埋藏地底的珍贵历史文物得以重见天日。现存湖北省博物馆。 关于古代乐器,在曾侯乙墓中有着惊人的发掘。墓的东室有琴(十弦)、筝(?)、五弦(?)各一件,瑟五件,笙两件和悬鼓一具。沿北墙放有编磬,靠东南角放着巨大的建鼓。此外,还有篪两件,排萧两管,瑟七件和枹鼓等等。其中最为辉煌,堪称“国之瑰宝”的,要数庞大的乐器组合——编钟。编钟共有六十五枚,全部为青铜铸造,制作精美。钟架呈曲尺形,铜木结构。钟列在钟架上分上、中、下三层。上层钟十九枚,中、下层钟是编钟的主体部份,分为三组,这三组钟形制各异。一套称为“琥钟”,由十一枚长乳甬钟组成;第二套称为“赢司(音sì)钟”,由十二枚短乳甬钟组成;第三套称为“揭钟”,由二十三枚长乳甬钟组成。每件钟体上都镌刻有错金篆体铭文,正面的钲间部位均刻“曾侯乙乍时”(曾侯乙作)。琴它体的铭文,基本是关于五声音阶名与八个变化音名;敲击每一只钟的正、侧都可以奏出升、降两个音。曾国其他五均调高铭文,曾国与晋、楚等国律名的对应文字等等。这些铭文是研究我国古代乐律极其宝贵的材料。 曾侯乙编钟的总音域达到五个八度,略次于现代的钢琴。中声部约占三个八度,由于有音列结构大致相同的编钟,形成了三个重叠的声部,几乎能奏出完整的十二个半音,可以奏出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音乐作品。 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推想,这套编钟演奏时应由三位乐工,执丁字形木槌,分别敲击中层三组编钟奏出乐曲的主旋律,另有两名乐工,执大木棒撞击下层的低音甬钟,作为和声。 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学界为之震惊,因为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乐器,如此恢宏的乐队,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曾侯乙墓编钟的铸成,表明我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国古代音律科学的发达程度,它是我国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市的一座战国早期墓葬——曾侯乙墓中。出土时,整套编钟耸立如故。 钟在我国商朝时就已出现,最初只有3到5枚,到周朝增到9至 13枚,战国时发展成 61 枚。人们按钟的大小、音律、音高把钟编成组,制成编钟,演奏悠扬悦耳的乐曲。曾侯乙编钟共 65 枚,其中1 枚是战国时楚惠王赠送的镈。编钟分八组,共分三层悬挂在铜、木做成的钟架上。包括钮钟十九件,甬钟四十五件及一件镈钟,共六十五件,总重量达2.5吨。钟架全长10.79米,高2.73米,由六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圆柱承托着。六十五枚编钟的总重量达3500千克,它的重量、体积在编钟中是罕见的。钟上大多刻有铭文,上层十九枚钟的铭文较少,只标示着音名,中下层四十五枚钟上不权标着音名,还有较长的乐律铭文,详细地记载着该钟的律名、阶名和变化音名等。这些铭文,便于人们敲击演奏。 曾侯乙编钟音域宽广,有五个八度,比现代钢琴只少一个八度。钟的音色优美,音质纯正,基调与现代的C大调相同。考古工作者与文艺工作者合作探索,用此钟演奏出各种中外名曲,无不惊叹。曾侯乙编钟是我国古代音乐史上的一个光辉成就,为今天古音律和编钟制造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最大的编钟 一九七八年发掘的举世闻名的我国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我国古代最庞大的乐器,它共六十四件,(计钮钟十九件,角钟四十五件),分三层悬挂在满饰彩绘花纹的铜木结构的钟架上,每层的立柱是一个青铜佩剑武士。它们的形体和重量是上层最小,中层次之,下层最大。最小的一件重二点四公斤,高二十点二厘米;最大的一件重二百零三点六公斤,高一百五十三点四厘米。它们的总重量在二千五百公斤以上。钟架通长十一点八三米;高达二点七三米。气魄宏大,场面相当壮观。这座墓的下葬年代为公元前四三三年,距今二千四百一十余年。它的出土引起国内外的重视,被认为是世界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 八十年代初,湖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佛山球墨铸铁研究所、武汉工学院和哈尔滨科技大学等单位上百名科技人员通力协作,采用了激光全息摄影和扫找电镜等现代技术手段,发现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干四百多年前就摸索出了铜、锡、铅三种成份的最佳配方,以获得优美的音色;掌握了钟体大小,钟壁厚薄与音高的严格比例,铸造出不同音高的编制系列;设计了“合瓦式”的独特钟形与复杂的钟腔结构,形成了奇妙的一钟双音和优美的旋律。这套编钟都能别两个乐音,全部音域贯穿五个半八度组,高音、低音明显,中间三个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由于有了完备的中间音,所以能在任何一个音上灵活自如地旋宫转调。尤为可贵的是,钟体和附件上,还篆刻有二千八百多字的错金铭文,记载了先秦时期的乐学理论以及曾和周、楚、齐等诸侯国的律名和阶名的相互对应关系,这一重大发现,据弃了所谓“中国的七声音阶是从欧洲传来、不能旋宫转调”的说法。 为了使这套中华乐器史上珍贵的国宝发挥更大作用,科学工作者将曾侯乙编钟进行复制。一九八三年一月六日至九日,中国音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学会、考古学会的学者专家共八十多人,在武汉对复制的编钟进行了鉴定。专家通过聆听和比较原件和复制品每个钟的音色、音高,并交替欣赏原件的录音和复制编演奏的《胡笳十八拍》、《梅花三弄》、《浏阳河》、《圣诞夜》等中烁曲。他们认为复制品确实达到了原件的音响效果,高音区清脆,明亮,悠扬;低音区浑厚,深沉,气势磅礴。其中演奏出的大多数音乐与原件的差异小于正负五音分之内,为一般听众所难以辨别。
mlhxueli 2024-04-05 16:47:126
曾侯乙编钟对中国音乐史学科建设的意义?
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学界为之震惊,因为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乐器,如此恢宏的乐队,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曾侯乙墓编钟的铸成,表明中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国古代音律科学的发达程度,它是中国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文明古国”的历史辉煌。
hi投2024-04-05 16:47:121
一首用编钟敲击而成的纯音乐,求歌名。
然后呢
词曲:朱鸽
演唱:任然
感动是一件很容易的小事
那只是一种很简单爱的方式
傻傻几个字 简短的句子
就让我开始又想念你的样子
无聊的我无聊的看着电视
他们都承诺会在一起一辈子
过眼几个字 熟悉的句子
我情不自禁的做了你的影子
然后呢 怎么了 承诺呢 都忘了
有些爱情终究会面对选择
就算是真的难过 真的失落 真的不舍
还是可以假装一切都没事的
然后呢 怎么了 我们的 故事呢
那些荏苒的光阴依旧深刻
就算是断了思念 断了回忆 断了过去
爱过的痕迹就在手心里住着
无聊的我无聊的看着电视
他们都承诺会在一起一辈子
过眼几个字 熟悉的句子
我情不自禁的做了你的影子
然后呢 怎么了 承诺呢 都忘了
有些爱情终究会面对选择
就算是真的难过 真的失落 真的不舍
还是可以假装一切都没事的
然后呢 怎么了 我们的 故事呢
那些荏苒的光阴回不去了
就算是断了思念 断了回忆 断了过去
爱过的痕迹在手心里住着
回忆一直不停的转播
过去心酸与快乐
那些关于你也是关于我的
然后呢 怎么了 我们的 故事呢
那些荏苒的光阴依旧深刻
就算是断了思念 断了回忆 断了过去
爱过的痕迹就在手心里住着
爱过的痕迹就在你心里住着
北有云溪2024-04-05 16:47:121
在众多乐器中,最古老的大型乐器是哪个?
中国最古老的的大型乐器应该是编钟吧。在古代乐器的百花园中,青铜编钟可谓一枝奇葩,而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便是1978年5月在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成套完整的战国时期的大型编钟乐器。这种乐器的音域之宽广、音色之优美、十二律半音音阶关系之完整,为世所罕见。它的成就,在我国音乐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价值。
湖北随县擂鼓墩遗址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编钟,是目前同类出土乐器中一支数量较多,规模最大,音域最宽,音律较准,保存较好的乐器.是我国十二乐音体系中最早具有半音音阶关系的一套完整的特大型定调乐器.它表明早在24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的编钟音乐文化所达到的惊人成就.
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对我国古代音乐史有着重大意义,整套编钟共64枚,分上中下三层,上层钮钟19枚,分三组排列。中下两层为甭钟,有45件,也分三组,编钟之外另有一件是楚惠王铸赠曾侯乙的钹。这套编钟是目前所见古代编制最为庞大的一套编钟,为后人了解曾国宫廷音乐的规模、音乐活动情况进一步提供了实物资料。它标志着春秋战国时期音乐文化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编钟的总音域达到五个八度,十二律齐备。钟上共有2800多个错金铭文,记载了当时楚、齐、晋、周、申、曾等国的各种律名、阶名、变化音名的对照情况。这些都反映出春秋战国之际各地音乐文化交流的实际情况,并为研究战国时期的古代乐律提供了实证资料,这也说明我国音乐文化中的旋宫转调问题不止是确凿有据的理论,而且已有音乐实践成果。
NerveM 2024-04-05 16:47:1210
求编钟音乐?什么网站里有这方面的资源?
哎..我找得太凑合了..
http://mp3.baidu.com/m?f=ms&rn=&tn=baidump3&ct=134217728&word=%B1%E0%D6%D3&lm=-1u投在线2024-04-05 16:47:121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24课编钟:1. 2--6自然段写了编钟的基本情况,作者是怎样讲述编钟的重要价值、主要特点及
1.作者从三个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第一方面(第2自然段)概括介绍曾侯已编钟的重要价值。它是我国目前出土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它以恢弘的气势、精湛的铸造工艺、非凡的音乐效果以及内容丰富的乐律铭文震惊了世界!第二方面(3、4自然段)具体介绍了曾侯乙编钟的主要特点。第三方面(5、6自然段)运用两个实例介绍编钟的演奏效果。一是1978年8月1日曾侯乙编钟原件演奏会。二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庆典上用复制的曾侯乙编钟演奏。
2.作者通过写编钟,赞美了我们的先人具有制作乐器的聪明智慧和高超技艺。
3.编钟的历史由来: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创造出了最初的音乐,这就是诗歌、舞蹈、音乐三位一体的"乐舞".这种乐舞的乐器在夏、商时代已较发达,至周代已达7余种。编钟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乐器,它最早可溯及殷商,而大盛于春秋战国时期。
4.1978年曾侯乙编钟音乐会节目单
演出时间:1978年8月1日下午
宣传词:在湖北随州城郊的一个小山包上,沉睡于地下2430年的曾侯乙编钟得以重见天日。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这是我国文物考古、音乐史和冶铸史的空前发现,轰动了全国,震惊了世界。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沉寂了2400多年的曾侯乙编钟将重新向世人发出它那雄浑而又浪漫的千古绝响。
一、《东方红》
二、《楚殇》
三、《一路平安》
四、《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五、《国际歌》
5.曾侯乙编钟的特点:气势恢宏、铸造工艺精湛、音乐效果非凡、乐律铭文丰富。重要价值:曾侯乙编钟不仅可以演奏动听的古代乐曲,而且能演奏中外现代音乐,以“文明古国的象征”向世人展示今日中国的辉煌。
无尘剑 2024-04-05 16:47:112
编钟和铃铛的区别
编钟和铃铛的区别如下:
1、结构:编钟是一种由许多不同尺寸的钟组成的打击乐器,每个钟都悬挂在一个支架上,可以用槌敲击。铃铛则是一个中空的铜制器具,通常有一个手柄,可以通过摇晃或敲击来发出声音。
2、音色:编钟的音色通常较为清脆悦耳,有时带有一定的共鸣。铃铛的音色则更加明亮响亮,有时带有一定的金属味。
3、用途:编钟主要用于演奏古典音乐中的钟声乐曲,通常在管弦乐队或室内乐中使用。铃铛在宗教仪式、庆典和庙会等场合中常被用来传达节庆氛围,也可以用于乐队表演和音乐创作。
Jm-R2024-04-05 16:47:111
请问有关于编钟的著名的音乐有哪些?
竹枝词(编种与编磬)
春江花月夜(古乐合奏)
屈原问渡(古乐合奏)
楚殇(编钟名曲)
幽兰(古琴与编钟)
国殇(古乐合奏)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乐合奏)
Jm-R2024-04-05 16:47:111
曾侯乙编钟对中国音乐史的研究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曾侯乙编钟是至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雄伟、最庞大的乐器,被誉为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迹”。有关部门曾对曾侯乙墓出土的成套编钟进行调音,结果表明战国时代已具有完整的十二乐音体系,打破了过去认为十二律是古希腊传来的说法。
曾侯乙编钟拥有迄今所知最为完整的周代乐音系列及其乐律称谓体系,同时,作为礼乐之器它还蕴含着丰富的礼乐文化思想,是公元前5世纪中国文明的一个璀璨的缩影,是中国先秦社会的文化符号,是中国青铜时代巅峰的艺术精品,是人类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在曾侯乙编钟的钟体、钟架和挂钟构件上,共有3700多字铭文。这些铭文不仅标注了各钟的发音律调阶名,还清楚地表明了这些阶名与楚、周、齐、申等各国律调的对应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
曾侯乙编钟的出土,证明中国历史上已成功解决了一钟双音在物理学、音乐学、铸造学上的一系列难题。它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
音域
曾侯乙编钟深埋地下二千余年,至今仍能演奏乐曲,音律准确,音色优美。这套编钟音域宽广,自C2(64.8Hz)至D7(2329.1Hz),共有五个八度音程,又一大二度。
中心音域内具十二半音,可以旋宫转调,演奏五声、六声和七声音阶的音乐作品,音色十分优美。每个钟可以敲出呈三度音程的两个乐音(即正鼓音、侧鼓音。音差:小三度41个,大三度23个),且互不干扰,亦可同时敲击产生和声。
全套编钟可以发出低音、中音和高音三种声音,下层的大钟,声音低沉浑厚,音量大、余音长;中层较大的钟,声音圆润明亮,音量较大、余音也较长;中层较小的钟,声音清脆、嘹亮,音量较小、余音较短;上层钮钟声音透明纯净,音量较小、余音稍长。
曾侯乙墓中还有敲击编钟的工具,中上层编钟用T字形木槌敲击,下层的大型甬钟用长圆木棒敲击。这种演奏方式在墓中出土的彩漆鸳鸯盒的彩绘上得到了印证。
扩展资料:
出土经过
开挖曾侯乙墓后打开椁板,发现椁板下已被泥水浸泡,待水逐渐抽去,编钟露出水面,大致保持下葬时的状态,分两面呈直角折尺形立放。编钟中,45件甬钟上有铭文“曾侯乙乍U00020c7e”,因此得名曾侯乙编钟。
形制
曾侯乙编钟数量巨大,完整无缺。编钟的钟架高大,由长短不同的两面木架垂直相交组成,长面位于墓西,长7.48米,高2.65米;靠南的一面长3.35米,高2.73米。
在木架中有7根彩绘木梁,两端以蟠龙纹铜套加固。6个铜铸佩剑武士和8根圆柱承托住整个编钟,形成上、中、下三层。钟架及挂钩有246个。铜人著长袍,腰束带,神情肃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战国曾侯乙编钟
u投在线2024-04-05 16:47:111
哪儿有东方红编钟音乐下载
http://cid-2eba50cf05f7c601.skydrive.live.com/self.aspx/Public/interval%20signal/%e4%b8%9c%e6%96%b9%e7%ba%a2%e7%bc%96%e9%92%9f%e6%bc%94%e5%a5%8f.mp3kikcik2024-04-05 16:47:101
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为何会颠覆了中外音乐文化的地位?
因为编钟的出土,代表着商周时期达到了巅峰,代表着中国的音乐比西方国家早,也代表着古人在音乐方面的造诣非常高。北境漫步2024-04-05 16:47:104
编钟是哪个年代的乐器
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乐器。西周中期,1954年陕西省长安县普都村头白墓出土了三组编钟。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编钟。现在它是旋律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地出土的编钟数量逐渐增多。它由九块、十一块、十三块和十四块组成。有些音高相当准确,可以形成完整的五声音阶、六声音阶或七声音阶。编钟是现存最大、最完整的青铜古乐器,于1978年在湖北省睢县擂鼓墩战国曾侯乙墓中出土。共有64件,其中新编钟19件,永编钟45件。出土时分三层八组挂在钟架上,都是按大小顺序排列。场面非常壮观,就像一个古老的音乐厅。在钟架的上层,挂着三组新铃,主要是定时叫,或者演奏时奏一两个音符。中层挂有三组永铃,三个半八度,是这套编钟的主要部件,可以一起演奏各种音乐。下层挂有两组雨铃,浑厚厚重,声音低沉洪亮,在演出中起到烘托气氛、和谐的作用。它们的形状和重量在上层最小,中层次之,下层最大。最小的一只重24公斤,高202厘米;最大的一块重2036公斤,高1534厘米,比任何出土的编钟都要高。六个丁字彩绘的敲钟槌,两根细长的敲钟木棒是演奏工具。编钟的每个钟体上都有错金印章的铭文,共计2800多字,都是关于音乐的记录。碑文称,测音表明,钟音阶与现代c大调七音同列,音域五个八度,声音洪亮,音色完美,能转官调音,十二音半音齐全,能奏复杂乐曲。音乐家参照当时的演奏方法进行实验,古今音乐都能演奏。享受过的人无不惊叹。钟框是由铜和木头制成的。木框梁上饰有彩绘图案,两端套有青铜套,套有浮雕或雕刻的龙、鸟、花瓣图像,起到装饰和加固作用。中梁和下梁分别由三个青铜佩剑武士的头和手支撑,下方的青铜人像立在大型雕花圆形铜座上。钟架总长1183米;高达273米宏伟的精神,壮观的场景,严谨的结构,非常坚实。虽然承受着2500多公斤的重量,但历经2400多年也没有倒塌。
tt白2024-04-05 16:47:101
在战国时期,编钟一般是在什么场合演奏的?
在战国时期,编钟一般是在祭祀或者重大场合的时候演奏。在某些特殊的时候,编钟的演奏可以起到华丽的现场效果。
每当我们提到编钟,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战国时期的青铜乐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战国时期的乐器种类非常多,编钟正是战国时期玉器的代表作。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有些考古学家也尝试复原编钟的演奏效果。但因为古时候没有记录声音的技术,我们用编钟所演奏出来的效果未必是战国时期的真实效果。
一、编钟会在祭祀的时候演奏。
据史料记载,编钟一般是在祭祀或者其他重大场合的时候演奏。作为一种打击乐器,击打编钟的不同部位和不同轻重时,编钟会发出不同的音调,古人会通过这种方式演奏出美妙的乐曲。我们不能用现代音乐的眼光来看待编钟的演奏效果,在各种重大场合,编钟基本上都是节目表演的压轴作。
二、编钟在打仗的时候也会演奏。
这个情况一般比较少见,因为编钟始终属于打击乐器,有规律地击打可以让编钟传达出振奋人心的效果。据《左传》 记载,吴晋两国在交战的时候曾经使用过编钟,士兵在听到编钟的演奏后士气大振,编钟稳定了军队的士气。
三、现代社会也会演奏编钟。
因为传统编钟的存在,现代社会已经有了编钟的改造体。这些改造体的发声方式严格按照编钟来制作,有些音乐人也会通过类似编钟的乐器来发出特定的声音,进而达到谱曲的目的。编钟的演奏非常复杂,且需要音乐人对古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想要呈现出古时候那种恢宏壮丽的音乐效果,恐怕只能参考史书进行相应的复原操作了。
豆豆staR2024-04-05 16:47:105
曾侯乙墓编钟有何音乐特点?
曾侯乙墓为中国战国初期曾(随)国国君乙的墓葬,位于湖北随州市擂鼓墩。葬于公元前433年或稍后,1978 年发掘。墓坑开凿于红砾岩中,为多边形竖穴墓。南北16.5 米,东西21米。内置木椁,椁外填充木炭及青膏泥,其上为夯土。整个墓葬分作东、中、北、西四室。东室置曾侯乙木棺,双重,外棺有青铜框架,内棺外面彩绘门窗及守卫的神兽武士。中室放置随葬的礼乐器。北室放置兵器及车马器等。西室置殉葬人木棺13具。墓主45岁左右;殉葬者为13~25岁的女性。
曾侯乙墓是战国时期曾侯乙的一座墓葬,呈“卜”字形,位于湖北随州城西两公里的擂鼓墩东团坡上。其中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
侯乙墓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中出土的曾侯乙编钟,
苏州马小云2024-04-05 16:47:103
找一个纯音乐,开头是像铃铛或编钟那样清脆的敲击声,一声长长的叮,然后是叮叮叮。。。,很悦耳。
Kiss the rain ; 那个夏夭; my soul; who knew;可能不全符合你的要求,但都很好听,还有个叫秋日私语
陶小凡2024-04-05 16:47:104
曾侯乙编钟属于什么乐器?
后羿编钟是我国出土数量最多、重量最重、旋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它们堪称“编钟之王”。后羿编钟包括19个钮钟和45个雍钟,加上楚惠王赠送的一个拨钟,共计65件,总重量2500多公斤。它们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大和保存最好的编钟,并以雍钟下排的铭文“曾侯乙”命名。 任何有机会听到和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惊叹,称赞它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是世界音乐史上的奇迹。 曾益编钟的钟体为铜木结构,由两排三层彩绘木梁连接而成,形成一把弯曲的尺子。横梁的两端装饰有青铜套筒,带有浮雕和贯穿的龙或花瓣形装饰。中梁和下梁分别由三个剑铜头和手支撑,通过横梁和母子样的方孔牢固连接。中间还有一个铜支架支撑横梁固定。手持军刀的青铜人穿着长袍,腰间系着腰带,表情严肃,站在青铜雕刻的圆形基座上。是青铜人像中不可多得的杰作,也强化了整套编钟的宏大地位。 完整的时钟架由245个部件组成,可拆卸,设计精巧,结构稳定。历经2000多年,出土时依然屹立如初,令人叹为观止。《楚邵》中音乐的准确形态可以保证旋律的准确性,这在今天是不容易做到的。合理的金属部件比例,标准的形状和尺寸,以及工艺上的特殊处理,使得编钟达到了惊人的音响效果。创作了《楚声韶乐》的曾侯乙编钟,真是稀世珍宝。 后羿编钟按大小和音高的顺序整理成8组,挂在一个铜木结构的三层钟架上。编钟上刻有关于音符、音标、人名关系的错金铭文2828字,加上钟架、竹梁(梁)和挂饰上的铭文、盘铭文、盘盒铭文3775字。它们的内容是先秦音乐节奏的重要资料,被专家学者称为“一”。共有64个编钟(除了楚惠王送给曾侯乙的那个),每个编钟都能发出两种音乐声音。整套编钟音质纯正,音色优美,音域宽广,能旋转宫殿,以和声、复调、调音手法演奏各种音乐。 实践证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而不是以前一些专家认为的秦汉时期,更不是古希腊的舶来品),中国音乐就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在7音、5八度、12半音、弓玄音的表现技法上已经形成了理论和实践。因此,曾侯乙编钟的发现使人们不得不重新评价传统的音乐学科,因此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某些方面需要重新研究。 编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打击乐器。它把音乐钟按照大小和音高的顺序分组,挂在钟架上,用木槌敲打,因此得名。 阿啵呲嘚2024-04-05 16:47:101
编钟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为什么现在的民乐大型演奏中也很少能看见编钟呢?
编钟是古代汉族的一种大型打击乐器,最早出现于夏朝,属于打击乐器,属于八音音乐。于"金"乐器。在中国古代,编钟多用于宫廷演出,象征等级和权力,很少在民间流传。每当有战斗、有观众或有牺牲时,就应该演奏编钟。编钟虽然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但它的音质、音高、音色绝不逊于击鼓和响度。鼓、锣等民族打击乐器并不逊色于定音鼓、马林巴、铝琴等西方打击乐器,地位一直鲜活。在打击乐的世界里根深蒂固。编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乐器之一。属于钟的一种,起源于夏商,兴盛于春秋战国时期。正式编钟是一组或几组不同节奏的乐器,由几个大小不一的钟依次挂在一个木架上组成。
早在3500年前的商周时期,宫廷中就出现了最原始的编钟。当时有三种编钟,它们的旋律都比较简单。即便如此,在当时,编钟是不能被任何人演奏和欣赏的。通常只有商周时期的皇家贵族才有资格使用这种乐器。除了皇室成员的日常娱乐,官员们只有在遇到大型祭祀或庆典时,才能有幸听到这种乐器的旋律。另外,编钟的发声原理主要是通过铃铛大小的不同,敲击后震动产生的音调也不同。小钟音调高,清脆响亮,大钟音调低,声音沉闷沉重。
曾侯乙编钟的总音域是五个八度,比现代钢琴略少。通过敲击编钟的正面和侧面,可以演奏升调和降调。因为有结构大致相同的编钟,所以形成了三个重叠的声部,几乎可以奏出一个完整的十二个半音,可以奏出五、六、七个音的音乐作品。据悉,古编钟的演奏一般由5名乐手担任,其中3名乐手负责用T型木锤敲击上中层的“雍钟”和“钮钟”,配合乐曲的主旋律。另外两个乐手各持一根大木棍击打下层的“大用”,配以和声。
虽然编钟是最古老的打击乐器,但它的旋律和音色丝毫不输给现代乐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古老乐器的原始工艺已经失传,今天留下来的大多是宋代以后各个朝代的宫廷艺人流传下来的工艺。中国是最早制造和使用音乐钟的国家。它是由青铜制成的。大小不一的扁圆形铃铛按音高顺序排列,挂在巨大的钟架上。用T型木锤和长杆分别敲击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高都不一样,所以可以根据乐谱演奏出美妙的音乐。铅框上挂着一组音调不同的铜钟,古代的宫女用槌子敲打着音乐。
西柚不是西游2024-04-05 16:47:104
曾侯乙墓中的编钟在音乐文化中达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
经过试奏证明,能够演奏出古今中外多种乐曲,它音域宽广,十二律俱备,从最低音到最高音跨越了十八度,且音色优美、悦耳动听,和音、复调和转调手法的运用已经相当成熟,使我们领略到中国古老音乐的迷人魅力。我国在战国早期就具有如此高度发达的音乐文化,充分体现了传统民族音乐博大精深的历史底蕴。
曾侯乙墓编钟
黑桃花2024-04-05 16:47:101
曾候乙编钟所反映的先秦音乐文化方面的成就
曾侯乙编钟所反映的先秦音乐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一钟二音三度音程"的钟乐设计
2七声音阶的表现形式
3钟律上的十二律体系及其律制
4钟律铭文--青铜铸造的先秦乐律学理论
5旋宫转调的应用与精确良好的乐器演奏性能
真颛2024-04-05 16:47:101
人文精神有哪些 [让美术鉴赏充满人文的情感和关怀]
一、立足于教材,深挖人文性内涵 (一)重视鉴赏语境的多元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数千年以来的人类历史就是一个多元化并存的历史,这就要求我们要创设一个多元化的鉴赏语境,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美术作品和审美思想,探索其人文内涵,逐渐形成他们开放和眼光和宽容的心态。例如在服装介绍这一课中学生对于英格兰短裙,大都是一种嘲笑和惊讶的态度,但是不仅仅是英格兰人,还有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男人的白色假发,阿拉伯人的长袍,中国人的对襟褂,结合着诸多服装形式,学生们就会从嘲笑和惊讶中走出,逐渐了解各个国家和民族当时的审美观念。同时,要注意加强对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视,要以自己的核心艺术文化为基础,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例如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有唐代四飞天的图案,同样是表现飞翔的人物,西方宗教画中的天使,必须借助翅膀才能飞翔,而中国的飞天神女,则只需要裙带的舞动就可以腾空飞舞,在想象力这个层面上,中华民族是不输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在现代美术中,也有很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中国艺术家,如贝聿铭、陈逸飞等等,都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的。
(二)关注鉴赏主题的人文性,促进学生人文思考
美术始终对人类的生存、生活、命运、人性、伦理、思想、价值、态度等多种人文主题有着深刻的思考和体现,在美术鉴赏中关注美术作品中的人文主题,有助于学生形成人文性的思考。首先是对美术名家的认识,这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每一位有成就的美术家,都是我们人格的榜样。例如齐白石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伪大小头目的索画,干脆闭门谢客,不跟任何人来往,宁愿挨饿,也不屈服于恶人;徐悲鸿先生多次举办个人画展,把画款全部无偿捐献给祖国;高剑父先生带领弟子远赴香港、澳门,为抗日救亡奔走呼号。艺术家们深刻的爱国热情和历史使命感,深深的感染着每一个同学。
其次是从人性的角度阐释作品,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应当努力地挖掘美术作品中所传达出的作者敏感而丰富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们》和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才能够真正的进入艺术鉴赏活动之中。让学生们感受到对于正义、独立和自由的永恒追求,安格尔的《泉》 告诉学生们什么是最严谨的完美;罗中立的《父亲》 告诉我们父亲的伟大和父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望,热爱祖国爱的无疆。这些优秀的作品都能够激起学生对自由精神和个性发展的追求对真善美的向往,是人文精神最重要的价值体现。
(三)加强鉴赏角度的综合性,树立学生美术文化观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创作艺术作品,而且还要了解艺术史、艺术风格、艺术批评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所以要求加强鉴赏角度的综合性,树立学生的美术文化观念。首先是美术学科内部的融合,教师要有意的把艺术美学、艺术史学、艺术批评学溶为一体,例如在对“人物画” 的欣赏时,先讲授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史,然后从美学角度分析中国与西方在人物画创作中审美观念的差别,并要求学生对中国画在当前的形势下该如何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通过一些资料的收集,写成一篇美术评论。这样将美术的几大领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丰富了学生的综合美术思维。其次是美术与其它学科的融合,艺术门类都是相通的,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都蕴含着美的规律和法则,例如在欣赏“商周青铜器” 造型时,既可以播放一些凝重恢弘的编钟音乐,来营造课堂氛围。同时,任何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一个时代和民族哲学思想、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的缩影,适当的融入一些人文知识,更有利于对作品的鉴赏。在讲述郑板桥的作品时,首先要讲述郑板桥的为人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学生们才能理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深刻含义。
二、以学生为本,体现人文性关怀
(一)选择课程内容,满足各种学生学习需要
初中学生的需要、兴趣对其学习积极性有很大影响,适合需要、兴趣的活动会使其乐此不疲,可以推动学习成功并形成进一步的探究欲望。在课程内容广度的设置上,要增加相应的内容,例如介绍美术四大类别时,分别对其现代部分进行扩充,以体现生活感和时代感。再就是增设相应的鉴赏课题,例如学生们喜欢的动漫、媒体设计、时尚服装等课程资源。在课程内容深度的设置上,一方面要加强鉴赏基础的学习,包括美术元素和组织原理等美术语言,以及工艺、雕塑、建筑、书法等相关门类的基本鉴赏方法,学生们只有具备了感受美的眼睛另一当面,还要学生掌握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基础性鉴赏内容,使学生在对经典的了解中,养成浓厚的学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和理解世界多元文化,提升人文精神。
(二)设计课程内容,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
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是教学活动的开始环节,教师如果能够创设出一种良好自主的学习环境,则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优化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首先是新课导入的情景设计,教师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不协调”,例如对塑像“断臂维纳斯”的欣赏,教师可以向同学们提问,“为什么这个塑像并不完美”,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抓住了,为下面的进行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再讲美在哪。
其次是创设审美情境。例如,在讲授“美术的语言”一课时,上课前伴随优美的音乐映示幻灯片:雨果说过:“没有艺术,人类的生活便会黯然失色”,席勒曾这样庄严地宣告:“啊!人类!只有你才有艺术!”使学生一走进教室就进入了审美准备状态。
(三)组织课程内容,促进学生主 体意识形成
首先是开展课前调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建议,在课间、体活时间、放学途中,可以随时找机会与学生谈话交流,调查学习需要。尤其应重视与美术科代表的沟通,因为科代表更了解同学的心理,更容易提供大多数同学的共同需要和个别要求,能为充分 准备课堂教学打好基础。还可以在每学期前发放调查表格,或者在校园网美术专栏发布调查表格,由学生自愿填写。
其次是创设开放环境,教师应该创设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在自由探索、交流互助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促进主体意识的形成。教师可以把课堂设置在计算机教室中,组织学生采取小组合作方式,在提出本课要解决的问题后,引导学生在教师提供的网络平台上,自己搜索资料,经小组讨论后逐一解决。另外,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创设开放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有利途径。
美术教育的“人文性” 研究,是 新世纪世界各国美术教育改革的主题。 人文精神使美术知识和技能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并与社会发生最大限度和最广范围的关联,赋予美术学科最大的价值。我国前年秋季开展的初中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的性质定位和课程建构上,也首次强调了人文性方向。 此次初中美术新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分设的 9 个教学模块中,具有主导性和基础性作用的是“鉴赏模块”,因此,探讨如何体现“高中美术鉴赏模块”课程内容的人文性十分重要。也希望本文的粗浅研究,能够给相关人士和同行以借鉴,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余辉2024-04-05 16:47:101
中国古乐器
骨笛,钟,磬,埙,鼓,苼,萧,笛子,箜篌,阮,古琴,古筝,琵琶,马头琴,扬琴,唢呐,柳琴,二胡,高胡,四胡
1.
中国最原始的吹管乐器。
与其说是「笛」,也许称为「哨」更为贴切。因它只能吹出若干高音的声响,并无固定的音阶音律可依循。
骨笛可能并非乐器,而是古代的狩猎工具或用以游戏的乐具。
浙江省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发现160多支骨笛,以禽鸟骨造成。分为一孔丶二孔或三孔,可吹出尖锐或悠扬的哨子声音,有技巧的运用多孔骨笛则可吹出音阶。
2.
最初的钟用陶土制成,到了夏朝出现了青铜制成的钟,周朝已经用铜编钟演奏音乐。
西方的钟呈圆形,完音较长,并不一定适合作音乐演奏用途;而中国古代的钟扁,完音较短,每个音也比较清楚,所以适合作音乐演奏用途。
1978年,在中国湖北曾侯乙墓中发现了目前全国最大型的钟鼓乐队,悬挂的编钟有六十五个,分三层悬挂,重达二千五百公斤。
经过测音後得知每个钟都可发出两个固定音阶,全套编钟则可发出五个八度的十二个半音,只比现代钢琴少了最高及最低的两个八度。最有趣的是,这套编钟的「宫音」发声频率竟跟现代钢琴的中央C大致相同。
3.
磬是其中一种中国最古老的乐器,早在夏朝已经出现。那时的磬纯粹挂起来独立敲打,为节奏乐器而非旋律乐器。到了周朝,石磬的选料及制作技术逐渐考究,以玉石丶青石丶石灰石等磨制,并由独立敲打演变成按照不同音阶组成「编磬」,因而成为旋律乐器。
夏朝的磬以石磨制成鱼的形状,到周朝则发展到外形略似「人」字型曲呎,顶部为悬挂起来的地方。
中国湖北曾侯乙墓中发现了最大型的编磬共四十一枚,分两层悬挂。经过测音後得知全套编钟可发出三个八度的十二个半音。
由於编磬半音齐全,可与编钟及鼓合奏,声音古雅,气势堂皇,为古代宫廷的演奏乐器,墨子称之为「钟鼓之乐」。
4.
埙 (音:圈) 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远古的埙多为石制丶骨制,後来逐渐改用陶土烧制而成,以模仿禽鸟鸣声,作为诱捕禽鸟的辅助工具。
土埙的形象多变,从新石器时代到殷商,有直笛形丶圆球型丶椭圆形或鹅蛋形。
埙有多种型制,有的除了顶部一个吹音孔外,并无按音孔;有些则有一至三个按音孔。到了殷商时期,土埙已有五个按音孔,前三後二。
埙音色古朴丶醇厚丶浑圆,能独奏又能与其他古乐器合奏,如钟丶琴丶瑟等,多用於历代宫廷雅乐,民间也有流传。
七十年代在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一枚已有七千年历史的土埙。它只有一个吹音孔,并无按音孔,呈短条状,密底,用口吹孔发声。
另一枚在安阳殷垆出土的土埙已能吹出十一个音,包括一个完整的七声音阶。
《乐队剧场I:埙》是作曲家谭盾90年代为埙写的一部作品。他运用了独奏埙与群埙的搭配,乐队与人声混用,具有古朴丶典雅的特徵。
西柚不是西游2024-04-05 16:47:103
从曾侯乙编钟及其音乐看中国古代音乐文化论文
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擂鼓墩一号战国墓,是迄今为止最宏伟壮观、声律最为齐备、铸造最精良的编钟。钟体铭文有“曾侯乙作持”字样,表明是由曾国国君乙制作、享用,因而得名。编钟出土时非常完整,连铜木结构的钟架、挂钟构件、演奏工具都伴随出土,钟悬于架上,演奏工具置于旁边,让我们可以想见下葬时乃至演奏时的原貌。编钟共 65件,全由青铜铸造,以形态可分为钮钟、甬钟与镈钟三类,被分为3层8组悬挂在钟架之上。钟体表面铸有铭文,除形体较小的钮钟为素面无纹饰外,甬钟与镈钟都有繁缛绮丽的花纹,极为精美。经过检测,每座钟都能发出2个乐音,以错金铭文标注音名于敲击部位,经历2000多年的岁月仍能进行正常演奏,其音乐性能之优秀不由得让人们为之惊讶。
古代文献《世本》《吕氏春秋》提到黄帝时已能制作钟,但估计只是木钟或陶钟。商代西周时期才开始出现青铜镈钟、甬钟、钮钟等。虽然将钟按照音列编列悬挂即可称为编钟,但将以上三种钟编列成组、配合使用,形成类似曾侯乙墓这样的编钟组合,则要晚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公“制礼作乐”,在周人的祭祀、燕享、大射、军礼等诸礼当中,都要用到“金奏之乐”,编钟作为“众乐之首”尤其受到周人的重视,进而形成一套完整钟乐制度。进入春秋战国,礼崩乐坏,诸侯纷纷效仿并且僭越钟乐制度,使得青铜编钟的发展步入极盛时期。异常精美且规模宏大的曾侯乙编钟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铸造出来的~
Ntou1232024-04-05 16:47:091
什么是编钟?你知道怎样演奏它吗?一般由哪些部分组成
编钟的发声原理大体是,编钟的钟体小,音调就高,音量也小;钟体大,音调就低,音量也大,所以铸造时的尺寸和形状对编钟有重要的影响。
编钟是中国古代汉族 大型打击乐器,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引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由古代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发现中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那时候 的编钟一般是由大小 3 枚组合起来的。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编钟数目就逐渐增多了,有 9 枚一组的和 13 枚 一组的,等等。1957 年,在我国河南信阳城阳城址出土的第一套编钟13枚演奏的东方红乐曲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唱响太空。
曾侯乙编钟用料是铜、锡、铅合金,全套编钟上装饰有人、兽、龙等花纹,铸制精美,花纹细致清晰,并刻有错金铭文,用以标明各钟的发音音调,它是公元前433年的实物。可见,远在2400多年以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和铸造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它比欧洲十二平均律的键盘乐器的出现要早将近2000年。
NerveM 2024-04-05 16:47:091
骑行笔记 | 曾侯乙编钟敲响两千多年前的音乐,兼谈礼乐
提到曾侯乙墓,恐怕最为声名远扬的文物应当就是曾侯乙编钟了吧。编钟很可能最早由铙(音同挠)发展而来,铙又被称为执钟,其形制很像倒放的编钟(甬钟)。商代晚期出现了编组铜铙,比如妇好墓中出土的5枚编组铜铙。及至西周时期,出现了编钟,并在周朝进入兴盛,按形制可分为镈钟、甬钟和钮钟,在曾侯乙墓编钟中均有体现。
甬钟由舞部、钲部、篆部、鼓部,枚和铣组成。位于甬钟最上端的舞部上立有甬柱,这是甬钟的特点。西周时期的甬钟五音缺商,据说是为了表现西周对殷商的否定。与甬钟不同,钮钟的舞部上端为长方形数环钮,其合瓦形的构造可以实现“一钟两音”的效果。甬钟是将甬柱直接插入铜木结构的横梁上,而钮钟则是悬挂在横梁上。镈钟也有环钮,但与其他编钟不同的是表面绘纹极多,且口缘平,可以单独悬挂在钟悬上,故而又称之为“特钟”。
编钟一般而言都遵循这样的规律:编钟越小,音调越高,音量也越小;编钟越大,音调越低,音量也越大。曾侯乙墓出土编钟为三层,最上层为三组钮钟,共19件,中下两层为甬钟,楚王赠镈在也在下层,共45件。三层编钟均按照钟体大小、音调高低的顺序排列,以“L”形的曲悬摆放。
当年发掘墓葬过程中,墓室均被泡在积水中,抽水机抽了好长时间。随着水位下降,墓室也渐渐揭开面纱,L形编钟铜木架在两千多年后终于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除了个别编钟外,大部分编钟都依然悬挂在铜木架上,65件编钟,数量如此之多,体积如此之庞大,为世间罕有。
考古人员在万余件文物中发现大量刻有“曾侯乙”名字铭文的青铜器,按照惯例,可以认定墓主人即为曾侯乙,但史籍几乎没有关于曾侯乙的记载,无法确切知道其生活的年代。然而曾侯乙编钟中有一件镈钟却帮助考古人员确定了曾侯乙生活年代,此钟即为楚王赠镈。
楚王赠镈上刻有铭文:“隹(唯)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阳),楚王酓(熊)章乍(作)曾侯乙宗彝,(奠)之于西阳,其永(持)用享。”楚王五十六年,王(楚惠王熊章)特铸造镈钟作为祭奠曾侯乙的礼器,从西阳送到曾国,希望曾侯乙永远持有使用它。通过“王五十六又祀”铭文,确定其年为公元前433年,曾侯乙应该是在这一年去世,或者更早些日子。
先秦时期,一国诸侯为另一国诸侯铸造宗彝极为少见,到目前为止,也只在曾侯乙墓中发现了这一件楚王赠镈,可见楚随两国关系之亲密。或许,将这件镈钟背后的随楚关系再往前推两代楚王,我们就好理解为什么楚王会在曾侯去世时赠送镈钟给他了。
楚惠王祖父楚平王当年听信费无极谗言,杀害了楚国忠臣伍奢及其长子伍尚,次子伍员(字子胥)逃往吴国。伍子胥发誓报仇雪恨,将专诸推荐给吴国公子光,后来专诸用鱼肠剑成功刺杀吴王僚,助公子光成为吴国国君,是为吴王阖闾。之后,伍子胥又举荐孙武为吴国军师,助吴国建立其强大的军事力量。
伍子胥帮助吴国强盛起来后,兴兵伐楚,接连五战即占领了楚国郢都,几乎将楚国覆灭。此时楚平王已死了十年,伍子胥仍不放过,挖出平王尸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平王之子昭王逃往随国,随侯拒绝向吴国交出楚昭王。此时,前往秦国求援的楚国大臣申包胥已得到秦国的出兵支持,吴国遂退兵。
自此以后,楚随两国关系就不再寻常,昭王去世后,子章继位,是为楚惠王。为表未忘随国收留昭王之恩,惠王得知曾侯乙去世后,便送镈钟以表达感恩之心,并将继续与随国保持世代友好的关系。
不过,悬挂在编钟架上的楚王赠镈只是礼器,并不作为演奏的乐器。曾侯乙编钟令世人惊叹的还远不止这些,比如绝迹两千年的“一钟双音”在曾侯乙编钟上的重现。所谓“一钟双音”指的是一个编钟可以敲击出两种不同的音,铸造这样的编钟需要极高的青铜器铸造水平,在经济上也是划算的。原本一件编钟只能敲出一个音,能敲出两个音的编钟就意味着能够减少稀缺的青铜资源的消耗。
然而,随着青铜器时代的衰退,“一钟两音”的铸造技术也渐渐失传,仅存于古籍记载之中。宋徽宗时期,徽宗有感于全国音律混乱情况,下令铸造大晟钟作为定音之器,不过这些钟也并不具备“一钟双音”效果。清乾隆皇帝也曾用黄金铸造了十六件圆形编钟,作为定音之器。
两千多年来,无人知晓如何实现“一钟双音”,直到曾侯乙墓编钟的出现,人们才重新了解“一钟双音”。早在宋朝时期,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论述编钟作为乐器的原因时写到:盖钟圆则声长,扁则声短。声短则节,声长则曲,节短处声皆相乱,不成音律。所以作为乐器的钟都是扁的,圆钟则无法演奏,西方的钟几乎都为圆形,所以并不能用来演奏。
曾侯乙墓编钟合瓦形的构造才是决定它能实现“一钟双音”的重要原因,敲击正鼓与敲击侧鼓会产生不同的振动,这种振动又经过了精确的工艺处理,使之产生的两种音互不影响。当年参与曾侯乙编钟研究的王湘在曾侯乙发掘前刚发表了关于“一钟双音”实现的理论研究,很多人对他的研究结果持有怀疑态度,而恰好出现的曾侯乙编钟却给了他的研究结果以最强有力的支撑。
编钟为青铜乐器中的重器,货真价实的重器,比如曾侯乙编钟总重达两千五百多公斤,由两千多公斤中的铜木架支撑。前文已有介绍,除了编钟外,曾侯乙墓还出了众多土琴、瑟、编磬、丝竹乐器等。
何谓“乐”,《礼记u2022乐记》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儒家将乐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声、音、乐。所谓“声”,就是没有节奏、旋律的声音;音有节奏与旋律,生自人心,“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由音生,本质上来说依然是源自人心对于事物的感想所发。
不过音与乐似乎看起来是一样的,但事实上只有“德音”才能称之为乐,也就是说音是乐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礼记u2022乐记》:“夫乐者,与音相近而不同”,“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所以,只有合于道的音才能称之为乐。
如何才是合于道的音?声被赋予了节奏旋律就能成为音(声成文,谓之音),音若合于德,才能成为乐,谓之“德音”。魏文侯问子夏说,“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何也?”子夏回答,郑卫之音虽是流行,但五音皆乱,这是乱世之音,与乐相差甚远。古乐“始奏以文,复乱以武,治乱以相,讯疾以雅”,所以常被君子称道,而“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乔志”,此四音均有害于德,所以祭祀时也不会演奏它们。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从《诗经》说起,周朝设有专门采集各地诗歌的官职,采风的官员将各地反映民风政德的诗歌记录下来,早期的诗是用来唱的常识恐怕也不必再多说明了吧。一开始,乐就与政建立了不可分割的关系。
故而通过欣赏某地的乐就能知晓这个地方的政是如何(政治与政并非同义),原因有二:其一,作为万民之主的诸侯国君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也会直接影响民风。因国君提倡而盛行的乐曲必然也会长期影响百姓的情趣所向,所以人民表现出来的性情也正是受了乐的长期熏陶而成。其二,乐生于人心而感于物。“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国家处于如何境地,就有什么的乐产生,故而观音知政。
先秦时代,礼乐关系大体为:“礼为主,乐为辅;以礼为体,乐为用”。“礼乐”通常同时出现。,前文有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天地之序”性质决定了它相较于乐更具有强制性,表现为礼制;而乐则相对温和,并不具有强制性。乐从人心而发,出自内里,而礼则是加之于人的外在的规章制度。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礼制规定了万物之间存在着高低贵贱的等级差别,而乐则体现了万物之间的谐和。人致力于乐则能调节心灵,极致则和悦,这是内在;致力于礼则调节行为举止,极致则恭顺,这是外在。故而致力于礼乐的推广,既能提高个人修养也能实现对国家的有效治理。
作为地处南方江汉之间的姬姓诸侯国,曾国虽难免受到南方蛮夷文化的影响,但始终以周室为尊,曾侯乙墓中也处处体现周文化的影子,比如对龙的崇尚,甚至曾侯乙的名“乙”也是因字形像龙而用此字为名的。
当我尚是中学生时,我对曾侯乙墓的了解也仅限于出土了数量庞大的青铜器文物,是近数十年来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与马王堆汉墓齐名。然而当我第一次亲眼见到曾侯乙编钟时,我才知道那些青铜编钟并非只是物件,凝聚其上的还有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这种文明直至今日依然未曾断绝。
此后故乡只2024-04-05 16:47:091
求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开场白和宣传词(60个字左右)好的话再加分
各位观众,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编钟。中国战国早期的曾国青铜乐钟。1978年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出土。因有“曾侯乙”铭文而得名。包括甬钟45件,钮钟19件,及楚惠王所赠鏄钟1件 ,共计65件。按形制不同,以大小及音的高低为序组成8组,悬挂在铜木结构的3层钟架上。钟架平面作曲尺形,全长10.79米,高2.67米,表面髹漆彩绘,架旁有漆木锤8个、漆木棒2根。钟上均有篆体字铭,除“曾侯乙”铭外,还有标音铭文及乐律铭文。经实测,每钟都能敲出两个乐音,音律曾侯乙编钟准确,音色优美。总音域包括5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备。迄今仍可演奏出各种曲调。该编钟设计精巧,工艺水平极高,是研究先秦音乐史与青铜铸造工艺的珍品。
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现在开始!
再也不做站长了2024-04-05 16:47:092
编钟音乐表达了什么意境
Lz 您好
1 让我们先了解什么是编钟
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
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
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
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
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2 为什么会有意境 ,发声原理如何
编钟的钟体小,音调就高,音量也小;
钟体大,音调就低,音量也大,
所以铸造时的尺寸和形状对编钟有重要的影响。
3 编钟与现代钢琴有何关联,能达到钢琴的意境否
编钟中的每只钟都可以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
只要准确地敲击钟上标音的位置,
它就能发出合乎一定频率的乐音,
整套编钟能奏出现代钢琴上的所有黑白键的音响。
4 编钟音乐意境( 得从它击打出来的曲目入手
曲目有:
01 竹枝词(编钟与编磬)
02 春江花月夜(古乐合奏)
03 屈原问渡(古乐合奏)
04 楚商(古乐合奏)
05 幽兰(古琴与编钟)
06 国殇(古乐合奏)
07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乐合奏)
总结
每一种音乐的聆听者 ,
每一个人的境遇 价值观取向 及成长经历都决定了他们对于乐器的感受
编钟多用于宫廷的演奏,在民间很少流传,
(在民间很少流传 写作要重点突出)
每逢征战、朝见或祭祀等活动时,都要演奏编钟。
(您不是要写作吗 建议这方面多拓展 例如振奋军心 缅怀故人)
编钟音乐清脆明亮,悠扬动听,能奏出歌唱一样的旋律,又有歌钟之称。
例如:
用曾侯乙编钟演奏的乐曲《楚商》。
乐曲表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屈原被流放时的悲愤之情。
谢谢
善士六合2024-04-05 16:47:072
胡军版的电视剧朱元璋编钟背景音乐?
片头曲《英雄莫问出身》片尾曲《童年我们是朋友》
阿啵呲嘚2024-04-05 16:47:073
1978年出土的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什么音乐文化
荆楚音乐文化。楚音乐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是周代至春秋战国时期在江汉流域兴起的一种地域文化,主要指以当今湖北省为主要地区的古代荆楚历史文化。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属于荆楚音乐文化范围。所以1978年出土的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荆楚音乐文化。
gitcloud2024-04-05 16:47:071
现在常规的民族管弦乐里为何没有编钟?编钟不属于民乐乐器吗?
编钟这一传统乐器在我国古代的中国文化中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力,常常被用以宫廷音乐中乃至被看作是皇权的代表,但是如今常用的中华民族管弦乐队中极少能见到编钟,造成这一问题的缘故有:
一、编钟的声调音质过于单一
绝大多数编钟的原材料全是“铁”,这类原材料传出来的声调音质较为单一,听见的彻底便是铜片自身的响声,因而编钟只有用以一些非常独特的曲子和场所,我国历史上仅有文物“曾侯乙编钟”可以传出双音,而这类加工工艺已经在时间进步中消亡了,编钟的弹奏方式也较为单一,只有敲击不会有别的转变的方法和一般的歌曲兼容度非常低, 并且基本交响乐队弹奏的曲子一般也不用编钟,因而非常少能见到编钟的影子。
二、制做的加工工艺繁杂,不适宜搬运
编钟的生产工艺相对性比较复杂且容积十分大,针对常用的交响乐队而言管理方法保护和运送十分的不方便,也会提升乐队演出中的成本费用和风险性,一些中大型的乐队带上编钟也是为了更好地撑门面,具体采用的工作频率极低。
三、弹奏相对性有难度系数
一套基本的编钟演奏时必须三名艺人,编钟的弹奏手法相对性繁杂不太好学习培训,针对艺人而言学习培训和弹奏编钟不但花费时长针对自身的音乐专业工作都没有积极主动的功效,因而许多音乐制作人不愿意学习培训编钟的弹奏方式,这也造成乐队内编钟发生的频率急剧下降。
四、编钟的寓意不符当代的气氛
在中国传统式历史人文中编钟多用以皇宫宗庙及其朝见或是小型的祭拜主题活动中,在民俗十分的罕见,因而编钟的寓意更为的庄重和严肃认真,不适宜发生在日常的各种各样弹奏场所中,因而非常少在基本乐队中见到编钟。
NerveM 2024-04-05 16:47:074
曾侯乙编钟对中国音乐史的研究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曾侯乙编钟是至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雄伟、最庞大的乐器,被誉为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迹”。有关部门曾对曾侯乙墓出土的成套编钟进行调音,结果表明战国时代已具有完整的十二乐音体系,打破了过去认为十二律是古希腊传来的说法。
曾侯乙编钟拥有迄今所知最为完整的周代乐音系列及其乐律称谓体系,同时,作为礼乐之器它还蕴含着丰富的礼乐文化思想,是公元前5世纪中国文明的一个璀璨的缩影,是中国先秦社会的文化符号,是中国青铜时代巅峰的艺术精品,是人类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在曾侯乙编钟的钟体、钟架和挂钟构件上,共有3700多字铭文。这些铭文不仅标注了各钟的发音律调阶名,还清楚地表明了这些阶名与楚、周、齐、申等各国律调的对应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
曾侯乙编钟的出土,证明中国历史上已成功解决了一钟双音在物理学、音乐学、铸造学上的一系列难题。它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
音域
曾侯乙编钟深埋地下二千余年,至今仍能演奏乐曲,音律准确,音色优美。这套编钟音域宽广,自C2(64.8Hz)至D7(2329.1Hz),共有五个八度音程,又一大二度。
中心音域内具十二半音,可以旋宫转调,演奏五声、六声和七声音阶的音乐作品,音色十分优美。每个钟可以敲出呈三度音程的两个乐音(即正鼓音、侧鼓音。音差:小三度41个,大三度23个),且互不干扰,亦可同时敲击产生和声。
全套编钟可以发出低音、中音和高音三种声音,下层的大钟,声音低沉浑厚,音量大、余音长;中层较大的钟,声音圆润明亮,音量较大、余音也较长;中层较小的钟,声音清脆、嘹亮,音量较小、余音较短;上层钮钟声音透明纯净,音量较小、余音稍长。
曾侯乙墓中还有敲击编钟的工具,中上层编钟用T字形木槌敲击,下层的大型甬钟用长圆木棒敲击。这种演奏方式在墓中出土的彩漆鸳鸯盒的彩绘上得到了印证。
扩展资料:
出土经过
开挖曾侯乙墓后打开椁板,发现椁板下已被泥水浸泡,待水逐渐抽去,编钟露出水面,大致保持下葬时的状态,分两面呈直角折尺形立放。编钟中,45件甬钟上有铭文“曾侯乙乍
韦斯特兰2024-04-05 16:47:072曾侯乙编钟音乐会的节目单!
曾侯乙即将展开他那浪漫而又热情的歌喉,千载难逢!机不可失!
2010年5月16日**剧院晚8:00-9:00
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的节目单各位观众,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编钟。中国战国早期的曾国青铜乐钟。1978年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出土。因有“曾侯乙”铭文而得名。包括甬钟45件,钮钟19件,及楚惠王所赠鏄钟1件 ,共计65件。按形制不同,以大小及音的高低为序组成8组,悬挂在铜木结构的3层钟架上。钟架平面作曲尺形,全长10.79米,高2.67米,表面髹漆彩绘,架旁有漆木锤8个、漆木棒2根。钟上均有篆体字铭,除“曾侯乙”铭外,还有标音铭文及乐律铭文。经实测,每钟都能敲出两个乐音,音律曾侯乙编钟准确,音色优美。总音域包括5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备。迄今仍可演奏出各种曲调。该编钟设计精巧,工艺水平极高,是研究先秦音乐史与青铜铸造工艺的珍品。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现在开始!民歌是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那么,劳动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便可以利用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一切符合历史规律的思想感情。《东方红》正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人民用以表达对领袖毛泽东主席、对中国共产党由衷的感激之情而创作的颂歌。多少年来,这一颂歌,随着全中国的解放,随着新中国的逐步繁荣、富强、随着人民对毛主席、共产党热爱程度的提高而愈加普及。首先请欣赏《东方红》。接下来请欣赏古曲《楚殇》。曾侯乙编钟不仅能演奏出动听的古代音乐,还能演奏出好听的外国名曲呢!现在就请欣赏外国名曲《一路平安》。“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这首《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蒙古族作曲家美丽其格于1952年 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结业时的作品。这首词曲悠扬的旋律,传唱了几代人,听到这首歌每个人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蓝天、白云、草原、骏马,美不胜收。请欣赏民族歌曲《草原上升期不落的太阳》。《国际歌》是一首无产阶级的不朽战歌。这首歌为行板,降B大调,4/4拍子。全曲只有一段贯穿首尾的旋律,以及通用的三段歌词。这里选用的是管乐改编版。悲壮的前奏过后,深沉的第一主题昂首进入,表现出革命志士们不屈的气节;乐曲的中段旋律在调性上实际上转为属调(即F大调),始终庄严、雄浑,曲调中愈发透出光明与希望;最后,乐曲的前奏经过自然再现,在雄壮而嘹亮的气氛中结束。歌曲的高潮在副歌的最后一句,这是全曲的主题所在,也是全世界所有译文都完全按照音译的一句:“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那么,就请尽情欣赏《国际歌》!伴随着这首无产阶级的不朽战歌,我们的这次节目也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到此,再见! 曾侯乙即将展开他那浪漫而又热情的歌喉,千载难逢!机不可失!
2010年5月16日**剧院晚8:00-9:00
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的节目单各位观众,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编钟。中国战国早期的曾国青铜乐钟。1978年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出土。因有“曾侯乙”铭文而得名。包括甬钟45件,钮钟19件,及楚惠王所赠鏄钟1件 ,共计65件。按形制不同,以大小及音的高低为序组成8组,悬挂在铜木结构的3层钟架上。钟架平面作曲尺形,全长10.79米,高2.67米,表面髹漆彩绘,架旁有漆木锤8个、漆木棒2根。钟上均有篆体字铭,除“曾侯乙”铭外,还有标音铭文及乐律铭文。经实测,每钟都能敲出两个乐音,音律曾侯乙编钟准确,音色优美。总音域包括5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备。迄今仍可演奏出各种曲调。该编钟设计精巧,工艺水平极高,是研究先秦音乐史与青铜铸造工艺的珍品。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现在开始!民歌是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那么,劳动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便可以利用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一切符合历史规律的思想感情。《东方红》正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人民用以表达对领袖毛泽东主席、对中国共产党由衷的感激之情而创作的颂歌。多少年来,这一颂歌,随着全中国的解放,随着新中国的逐步繁荣、富强、随着人民对毛主席、共产党热爱程度的提高而愈加普及。首先请欣赏《东方红》。接下来请欣赏古曲《楚殇》。曾侯乙编钟不仅能演奏出动听的古代音乐,还能演奏出好听的外国名曲呢!现在就请欣赏外国名曲《一路平安》。“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这首《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蒙古族作曲家美丽其格于1952年 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结业时的作品。这首词曲悠扬的旋律,传唱了几代人,听到这首歌每个人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蓝天、白云、草原、骏马,美不胜收。请欣赏民族歌曲《草原上升期不落的太阳》。《国际歌》是一首无产阶级的不朽战歌。这首歌为行板,降B大调,4/4拍子。全曲只有一段贯穿首尾的旋律,以及通用的三段歌词。这里选用的是管乐改编版。悲壮的前奏过后,深沉的第一主题昂首进入,表现出革命志士们不屈的气节;乐曲的中段旋律在调性上实际上转为属调(即F大调),始终庄严、雄浑,曲调中愈发透出光明与希望;最后,乐曲的前奏经过自然再现,在雄壮而嘹亮的气氛中结束。歌曲的高潮在副歌的最后一句,这是全曲的主题所在,也是全世界所有译文都完全按照音译的一句:“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那么,就请尽情欣赏《国际歌》!伴随着这首无产阶级的不朽战歌,我们的这次节目也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到此,再见!
2009年4月17日下午,湖北省博物馆编钟音乐厅,我等上座,欣赏一出2400年前随国皇宫的编钟音乐会。
随国以湖北随州为都,为楚国邻国,国君曾侯乙,乃周朝姬姓皇族分封诸侯,楚国数伐其未果,竟成友邦。曾侯乙编钟乐队共有65件编钟,32件编磬、篪、排箫、笙、瑟、十弦琴、建鼓等多达125件,其中,钟架长7.48米、宽3.35米、高2.73米,呈曲尺形,65件青铜编钟分3层8组悬于架上,上层3组小钮钟,主奏旋律;两根长215厘米的彩绘大棒,由1人分执,掌奏下层大钟,配以和声,以烘托气氛,乐师舞者9人,各司其责。
音乐会开幕式:中英文报幕。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五音不全的说法,古乐器多为五音标准,然曾侯乙编钟可跨7声音阶、5个8度音、12个半音,可娴熟运用旋宫转调之表现手法,仅比现代钢琴音域两端平均各少1个8度音程,中心音域部分约占3个8度音程范围内,12个半音齐备,此证:该套编钟乃世界上最早具有12个半音音阶之定调乐器,其全部音域基本骨干,皆为5声、6声以至7声之音阶结构。巧夺天工的是,编钟具“一钟双音”,在编钟鼓部分别有1个正鼓音和1个侧鼓音,相距3度音程。古代乐府大家,于每块编钟上均刻有甲骨乐律铭文,以示标识,佐证其为手工乐器,稀世珍宝也~~神哉!
编钟交响乐:富丽堂皇。
编钟音响,依照曾侯乙墓出土时复原制成,由长短不同9根彩绘横梁、6个青铜佩剑武士立柱和6根圆立柱组成,横梁两端皆雕龙画凤,以花瓣纹铜套加固,青铜编钟全套总重量5吨多,加上编钟铜套及铜立柱近4吨,两者合计用铜达9吨,乃一支庞大的中国古代皇宫交响乐团!恍如隔世的我,已梦回金戈铁马战火纷飞的战国时代,为古代宫廷音乐庞大之气势,壮观之场面,五体投地,顶礼膜拜,如醉如痴也。
磬筝合奏:金石之声也。
第一曲《离骚》。全场肃穆,庄严凝重,音乐中奏出屈原悲愤雄壮的心声,我为屈原壮志未酬唏嘘不已。音乐尾声中,美女乐师持彩绘大棒猛撞下层大钟数下,轰鸣之音,振聋发聩!正是白居易《琵琶行》:“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之意境,迷离中,我幻见屈原踉跄涉江,随水西去。哀号~~哀号~~端午快至,届时我一定狂吃12个粽子以纪念伟大的屈原。
笛笙和鸣:如诉如泣,哀如潮水。
第二曲《大飨礼》。筝瑟之音,楚女奏出,欢快音符,水银细淌,缭绕而上,仿回楚国随国故土一带,老百姓在水一方,勤苦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夕阳西下,百鸟归巢,炊烟袅袅,宾至如归,我听出了农家辛勤劳动、安居乐业的幸福欢乐之音。
第三曲《哀郢》。埙独奏。埙,形如橄榄,陶制单孔,闭口吹奏之乐器。其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具独特音乐品质。鄙人从楚服乐师奏鸣中,品出一种神圣、诡秘、典雅和高贵的精神气质。《乐书》曾言:“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埙以水火相和后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声。古人将埙的声音形容为立秋之音,更使我等体会到一幅朦胧令人神往的画面:秋天是金黄色的,是冷静的,是令人深思的!时光流逝,淡淡的悲凄和感伤,然秋风扫落叶之现实,又使人平添几分愁绪。此乃埙的声音,立秋之音乎!哀郢,实对强楚寄托千年无限的历史哀思也,国人吹埙,吹了几千年,其声浊而喧然,悲而幽然,千古风流文骚墨客,面对时光长河流逝如斯的厚重失落感,虽唯物抑或唯心主义之鞭挞批判,仍阻挡不住时光无情地推进,历史轨迹既定的运行。埙者,非一般用来把玩之乐器,埙,是一件沉思的乐器,怀古的乐器。听着听着听着,我深深地恋旧了~~
第四曲《宫廷盛宴》。长袖善舞,富丽堂皇之美景,海市蜃楼般浮现于鄙人脑海,楚国随国之宫廷细腰们,轻纱弥漫,香风拂舞,美目流盼,波光盈盈,大臣其下,珍馐把盏,杯光倩影,论古烁今,此刻君临其上,威严天下,雄武祥和,泱泱古国,歌舞升平,美妙天宫,再现人间!那是一种神圣的殿堂力量在召唤,是编钟交响乐章的华贵灵魂。
第五曲《欢乐颂》。乃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欢乐歌颂中,在编钟和心灵撞击的那一美妙时刻,会在我们的记忆和生命里定格上2400年,很久很久。费尽心思,终于逼女儿千里逃课赶上这一场千古音乐会,鄙人眯笑端详平时爱捣蛋戏虐的小小女儿,其竟一反常态,严肃安静,欢乐颂毕,幽幽问我:爸爸,这么多编钟,为什么可以和钢琴一样啊?
影舞相随:涟漪泛影,古今悠悠~~
编钟乃国之重器,编钟交响乐,音列充实、音频准确、音律齐全、音域宽广、音色清美,尽《中华字典》全部在册文字均无法形容比拟出那一种勾魂动魄的极致魅力!我深深呼吸了音乐厅里一口厚重凝美的空气,壮美之心顿生,天籁之音,已倾泻全出,磅礴昆仑,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曾侯乙编钟音乐会,鄙人聆听到了一出旷世绝伦的千年绝响,我的心被幽幽文明古国的音乐恋上了,那一刻,我闭上了眼睛,只想永远地回到那莺歌曼舞、鼓角争鸣、雍容皇廷的诸侯帝王历史中去。。。
回答者: peasenb
再也不做站长了2024-04-05 16:47:076
编钟是一种乐器,他是靠什么原理进行歌曲的演奏的?
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由青铜制成。它是由不同大小的平面时钟和圆形时钟根据音高的顺序排列的。它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它可以用一个T形木锤和一根长杆敲打铜钟,发出不同的音乐。因为每一个钟有不同的音高,它可以根据音乐谱演奏美妙的音乐。
根据文献和出土文物,发现中国西周时期有一个钟。当时,钟一般由三个大件和三个小件组成。春秋末至战国时期,编钟数量逐渐增加,其中一组9枚,一组13枚。1957年,中国河南省信阳市城阳遗址出土了第一批13枚编钟。13号编钟奏出的东方红色音乐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一起在太空中响起。战国初期易增侯爵的“编钟”。这套钟的钟框很高。它由两个不同长度的立面垂直相交。它是以曲线尺的形式。七根彩绘木梁两端用龙纹铜套加固。由六根剑侠形铜柱和八根铜柱支撑,形成上、中、下层。有246个钟形框架和挂钩(包括可拆卸部件)。短框(左)长335米,高273米,长框(中、右)长748米,高265厘米的编钟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也是祭祀乐器拥有者力量的象征。主要流行于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
编钟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打击乐器,是一种钟。编钟兴起于西周,兴盛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编钟是由若干个不同尺寸的钟组成,这些钟挂在木架上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组。每个钟的音调都不一样。由于年代的不同,编钟的造型也不尽相同,但编钟上都绘有精美的图案。
曾侯乙的编钟是由铜、锡、铝合金制成的。整套编钟饰有人、兽、龙等图案。铸造精巧,纹样精细清晰。上面刻有金字,以表示不同的声调。它是公元前433年的实物。可以看出,那是2400多年前的事了。中国的音乐文化和铸造技术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比欧洲键盘乐器的出现早了近2000年,平均律为12条。语音符号清楚地表明了钟的悬挂位置或敲击位置及其所发的名称。它们构成了12个半声调的称谓系统。音乐法理论描述了曾与楚、金、齐、神、周的对应关系。钟鸣看到28个法名和66个职级名,其中大部分是以前不知道的新材料。编钟铭文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重要专著。全套编钟音域宽广,排列完整,音色优美。
每一个钟有两个音符,三个音程,可以不受干扰地分开发射,也可以同时发射,形成悦耳的和声,这印证了中国古代编钟的双音律。整套编钟低音深沉,中音圆润简单,高音清脆明亮。范围从C2到D7。在中央音域,有12个半音阶,可以转换成7个音阶。铃铛和铃铛框架的铜成分为铜、锡和铅合金,合金比例根据用途而变化。采用挥发铸造、分次铸造、锡焊、铜焊、镶铸、镶金、打磨而成,工艺精湛。
Jm-R2024-04-05 16:47:0710
曾侯乙编钟音乐会的具体时间
1978年8月1日。建军节。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是日下午,历史上的第一场,曾侯乙编钟原件演奏音乐会在驻随炮师某部礼堂举行。这是沉寂了2400多年的曾侯乙编钟重新向世人发出它那雄浑而又浪漫的千古绝响。 首次奏响编钟应该敲什么曲子?作为音乐会主持人的谭老经反复思考决定曲目要表现“古今中外”。于是,音乐会发《东方红》为开篇,接着是古曲《楚殇》,外国名曲《一路平安》、民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最后以反映共产主义的《国际歌》乐曲落幕。音乐会持续了两个小时,演出结束时,听从竟一时“痴迷”,停顿数秒,才掌声雷动,许多人泪水涟涟。 具体查看 http://ybwb.newssc.org/html/2009-08/10/content_644575.htm,谢谢观看,kikcik2024-04-05 16:47:071
编钟音乐表达了什么意境
空灵飘渺,仿若在月夜的深林里,一个人戚戚而行,是有微风拂过,时而竹叶婆娑,似心有悲苦,又无处可诉,每一声音符,从深林处,从夜空中,从万里外的古院墙头飘至耳畔,全当是对心灵的回复。有一种穿越空间、时间的轻灵感,难免有凄凄意味,又有浪漫唯美之境。
没怎么听过,看到问题才找来听了一段,瞎写的,还是自己好好听听,感受一下来得真实。
北有云溪2024-04-05 16:47:071
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的节目单
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的节目单各位观众,各位朋友,大好!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编钟。中国战国早期的曾国青铜乐钟。1978年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出土。因有“曾侯乙”铭文而得名。包括甬钟45件,钮钟19件,及楚惠王所赠鏄钟1件 ,共计65件。按形制不同,以大小及音的高低为序组成8组,悬挂在铜木结构的3层钟架上。钟架平面作曲尺形,全长10.79米,高2.67米,表面髹漆彩绘,架旁有漆木锤8个、漆木棒2根。钟上均有篆体字铭,除“曾侯乙外,还有标音铭文及乐律铭文。经实测,每钟都能敲出两个乐音,音律曾侯乙编钟准确,音色优美。总音域包括5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备。迄今仍可演奏出各种曲调。该编钟设计精巧,工艺水平极高,是研究先秦音乐史与青铜铸造工艺的珍品。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现在开始!民歌是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那么,劳动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便可利用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一切符合历史规律的思想感情。《东方红》正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人民用以表达对领袖毛泽东主席、对中国共产党由衷的感激之情而创作的颂歌。多少年来,这一颂歌,随着全中国的解放,随着新中国的逐步繁荣、富强、随着人民对毛主席、共产党热爱程度的提高而愈加普及。首先请欣赏《东方红》。接下来请欣赏古曲《楚殇》。曾侯乙编钟不仅能演奏出动听的古代音乐,还能演奏出好听的外国名曲呢!现在就请欣赏外国名曲《一路平》。“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这首《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蒙古族作曲家美丽其格于1952年 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结业时的作品。这首词曲悠扬的旋律,传唱了几代人,听到这首歌每个人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蓝天、白云、草原、骏马,美不胜收。请欣赏民族歌曲《上升期不落的太阳》。《国际歌》是一首无产阶级的不朽战歌。这首歌为行板,降B大调,4/4拍子。全曲只有一段贯穿首尾的旋律,以及通用的三段歌词。这里选用的是管乐改编版。悲壮的前奏过后,深沉的第一主题昂首进入,表现出革志士们不屈的气节;乐曲的中段旋律在调性上实际上转为属调(即F大调),始终庄严、雄浑,曲调中愈发透出光明与希望;最后,乐曲的前奏经过自然再现,在雄壮而嘹亮的气氛中结束。歌曲的高潮在副歌的最后一句,这是全曲的主题所,也是全世界所有译文都完全按照音译的一句:“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那么,就请尽情欣赏《国际歌》!伴随着这首无产阶级的不朽战歌,我们的次节目也就到此结束了
瑞瑞爱吃桃2024-04-05 16:47:073
曾侯乙墓编钟有何音乐特点?
音域跨五个半八度,中音区十二个半音齐备,同一枚钟能发出大、小三度两个音。它是我国古代高超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的标志和体现。
bikbok2024-04-05 16:47:071
古代的“编钟”,它为什么能奏出优美的乐曲?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发现我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那时候的编钟一般是由大小3枚组合起来的。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编钟数目就逐渐增多了,有9枚一组的和13枚一组的,等等……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代(约公元前433年)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至今为止所发现的成套编钟中最引人注目前一套,这套编钟之大,足以占满一个现代音乐厅的整个舞台。它由19个钮钟、45个甬钟,外加楚惠王送的一件大傅钟共65件组成。这些钟分3层8组挂在钟架上,直挂在上层的3组叫钮钟,斜悬在中下层的5组叫甬钟,其中最小的一个钮钟高20.4厘米、质量为2.4千克,在演奏中能起定调作用,最大的一个低音甬钟高达153.4厘米、质量为203.6千克,全套编钟总质量在2500千克以上。钟架是铜木结构的,它的外形呈直角曲尺形(如┏),全长10米以上,上下3层,高273米,由6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圆柱承托。整套编钟和梁架气势宏大、壮观无比。演奏时乐队由几个人组成,用6只丁字形木锤敲高、中音,用两根长形棒撞低音。经声学专家研究,编钟中的每只钟都可以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只要准确地敲击钟上标音的位置,它就能发出合乎一定频率的乐音,整套编钟能奏出现代钢琴上的所有黑白键的音响。这套编钟的定音频率为256.4赫,与现在钢琴上的中央“C”频率几乎完全相等。出土后经过试验性演奏,表明它们虽然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但音乐性能仍然很好,它的发音准确,音色优美,音域可跨五个八度之多,变化音比较完备,因此,古典的和现代的乐曲都能演奏,用来伴唱效果也很好。
曾侯乙编钟用料是铜、锡、铝合金,全套编钟上装饰有人、兽、龙等花纹,铸制精美,花纹细致清晰,并刻有错金铭文,用以标明各钟的发音音调,它是公元前433年的实物。可见,远在2400多年以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和铸造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它比欧洲十二平均律的键盘乐器的出现要早将近2000年。
苏州马小云2024-04-05 16:47:071
浅谈曾候乙编钟对中国音乐史的重大意义怎么写?急急急.......
☆世界第八奇迹——编钟
1978年5月11日,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城关镇西北郊擂鼓墩正式发掘一座古墓,在后来鉴定为战国早期的、曾国国君名“乙”的这座墓中,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的乐器尤为引人注目。共出土有钟、磬、鼓、瑟、琴、笙、排箫、箎,计8种125件,还相伴出土有与部分乐器配用的击奏工具(如钟槌、磬槌、鼓槌等)12件和各种构件、附件1714件,合计1851件,充分展示了规模宏大的宫廷乐队的基本建制。在这些乐器中,极有价值的是一套编钟,计65件。
曾侯乙编钟的意义
曾侯乙编种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首先,它证明古代中国在声学与音乐上的成就遥遥领先于世界。曾侯乙编钟所保留下来的12音阶,证实在2500年前中国音乐家已可利用旋宫乐理在5个半八度的音域之间进行音乐演奏与创作。在欧洲,半音阶直到公元16世纪才在大键琴上出现,且只有4个八度的音域,在18世纪初问世的钢琴上出现时才有5个八度的音域,仍落后于曾侯乙编钟。
其次,它集我国先秦科学文化之大成于一体,从多方面多学科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伟大成就,如它是乐器史上的罕见之作,是青铜铸造史上的奇迹,是工艺美术史上的佳品,是历史学与考古学研究的珍贵资料,还是乐律学的不朽典籍。
第三,它纠正了一些史传谬误,解开了一些久争不下的疑团,还提出了一些有待今人去深入研究方能揭示的课题。
正因为如此,曾侯乙编钟才被喻为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编钟分类及构造
在曾侯乙墓中,钟分三层悬于架上。上层三组19件,为钮钟,体较小;中层三组33件,为甬钟,体形居中;下层二组13件,除两架正中的一件镈钟外,余均为大型甬钟。
甬钟扁如合瓦,体态大小不一。各部分名称如图5—3所示。铣边有棱,舞平,上有长甬;甬下部有旋、斡(音干)。体上部略窄,下部稍宽,呈直线外侈;于部(口部)向上收成弧形。甬均上细下粗,多呈圆柱体。
合金配比揭示了编钟的奥秘
现代实验表明,钟的化学成份比例对音色变化关系重大,当含锡量低于13%时,音色单调、尖刺;含锡量在13%—16%时,音色丰满,悦耳。但含锡量愈高,青铜愈脆,钟易被击破。如何既使声音悦耳,又使钟不易被击破,从现代冶金学研究绘出的曲线(见图5—4)知,当含锡量在15%左右时,钟有最大的抗拉强度,硬度达100HB,才符合钟鼎类器物的要求。
用现代科学手段对编钟进行的检验证明,全套钟用高锡青铜铸成,铜含量为77.54%—85.08%,锡含量为12.49%—14.46%,铅含量一般小于2%,其它元素的含量都很少,都在0.1%以下。这就是说,曾侯乙钟的锡含量是十分符合现代科学理论的。回想一下,1793年在美国宣布独立的庆典会上,美国自制的那口铜钟根本不能用力敲击,因为它太脆了,即使小心翼翼,即使加了防护措施,那口铜钟还是破裂了。相比之下,中国在战国时期已总结出铜钟中锡的最佳含量,这该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
对元素铅和钟音衰减及音色改善关系的认识是编钟铸造中另一重要的技术成就。用现代电子扫描技术得到的编钟试样中铅的电子扫描图相表明,铅不熔于基体,而以独立相存在于合金组织中,它割裂了基体,使α相不连贯,因而使弹性系数降低,阻碍了声波的传递。铅相分布越均匀,对声波的阻碍作用越明显。曾侯乙铜钟中铅含量在2%以下,个别略高于3%,远远高于铁、锌、钴、钒含量,说明铅是有意识加入的。均匀分布的独立铅相可以保证钟声能很快衰减,从而使它能作为乐器使用。
磨砺是不可少的工序
钟被铸成后均经过了磨砺工序。这不但因为在钟体无纹处钟腔内、钮钟舞部等处留下了极细的磨砺横向擦痕,而且在钟架上层摆放有一个完全未经磨砺的钮钟和一个内腔稍经磨砺的钮钟。
对编钟进行磨砺常出于四个目的:一是清除铸件表面的缺陷,达到外观美的目的;二是提高主要振动部位的光洁度,以减少不必要的阻尼,收到更好的音响效果。三是为了改变钟的振动频率。《考工记》记载,“薄厚之所震动,清浊之所由出。……钟已厚则石,已薄则播”,说的正是振动频率和钟体厚薄的关系,而钟体厚薄的精确把握,全靠对钟腔内壁的磨砺。四是为了保持钟体的基本对称性,以保证钟体共振,取得较纯正的音色。
曾侯乙全套编钟音色优美,音域宽广,音列充实。下层的大钟声音低沉浑厚,音量大,余音长;中层里较大的钟声音圆润明亮,音量较大,余音较长,而较小的钟声音清脆,音量较小,余音较短;上层钮钟声音透明纯净,音量较小,余音稍长。
编钟的形状与结构也是
发出乐音不可少的条件
为什么编钟可以作为演奏用的乐器?除了前面提到的在青铜材料中有意加入一定量的铅,形成独立金相,从而加速声音的衰减速度这一原因外,更重要的与编钟的几何形状和其它结构有关。
编钟的钟体主要由钲部和鼓部组成,它们构成了编钟的共振腔,振动时腔内形成驻波。敲击指定部位时(正鼓音处与侧鼓音处),该处成为振源然后波及钟体各部而发声。若钟体的截面为圆形,钟体只能发出一个基音,也就失去了作为乐器的价值。但由于编钟钟体的截面是“合瓦形”,它具有对应于编钟截面长短轴呈正、反两种对称的基频振动模式,因而使编钟可以发出两个基音。合瓦形钟体与圆形钟体的区别在于,“合瓦形”体两侧有棱,它是钟体刚性最大的部位。当敲击正鼓部时,两侧的棱就起到阻尼作用,加速振动的衰减。当敲击侧鼓部时,棱恰处于振动的节线位置,起不到阻尼与加速衰减的作用。但因为这时的振动模式为相距很近的八条(或四条)节线,振动可延伸至舞部,舞部上方的甬或钮就可代替棱起到阻尼作用,从而改善钟的演奏效果。棱和甬可以互为补充地起到阻尼和加速衰减的作用,这正是合瓦形钟体上加个甬所产生的,也只有中国人才想出了这一奇妙的发明。
此外,与圆钟相比,合瓦形钟体由于不存在仅由两条节线所构成的振动模式,从而可消除“哼声”,大大改善音色和音质。
甬钟上有“枚”,它对编钟进入稳态振动也是有影响的。因为作为振动物体的编钟,具有许多固有频率,受击时会产生复合音。每一个固有频率都有各自的振动单元,频率愈高,振动单元愈小。而那些按一定规律分布在钟体钲部的“枚”就成了振动小单元的负载,它会对相关的高频振动起到加速衰减的作用,从而改善音质。用尺寸相同基频一致的甬钟(有枚)与钮钟(无枚)进行的稳态共振实验也已经证实枚的上述作用。可见“枚”绝非只作装饰用,它对编钟音色也有一定影响。
音脊和隧的存在是使编钟基音得以校准的又一重要因素。音脊和隧位于钟腔之内,从钟口延伸至钲部下缘,呈突起状者为音脊,凹状者为隧。所有的编钟铸成后都要对音脊和隧处进行锉磨。如果编钟质量对称,音脊与隧的位置、大个都很有规律,且对称分布;如果编钟质量不对称,为获得同样的音律,磨削部位就必然偏离正常几何位置,造成各钟音脊和隧位置的不同。一般说来,音脊与隧分别与第一基频和第二基频的节线位置相吻合。这样音脊与正鼓部的厚度就成为决定第一、第二基频高低的充分条件。古代的匠师们已从经验上认识到这两处厚度、大小与范围对音响的影响,掌握了节线的走向,并在节线位置上进行调音。这不仅是获得准确的音律的条件,也符合现代声学原理,是十分了不起的杰出成就。实践证明,在节线上调音,不仅可以得到两个准确的基频,而且可使两个基频的相互影响达最小。
铣长的大小也和钟的第一基频有密切联系。现代实验表明,这种关系如图5—5所示。从图知,可将铣长变化对第一基频所产生的影响分为三个区域:在惰性区内,铣长的变化对第一基频产生的影响很小;在敏感区内,铣长的变化对第一基频会产生很大影响;在正常区域内,随着铣长增加,第一基频按指数曲线连续下降,同时在某一固定铣长之下,有一个频率可改变的区间,这正是调整钟壁厚度能改变基频的原因。可见铣长大小和改变钟体厚度都可改变编钟的第一基频。但对理想的编钟来说,铣长和壁厚有一个最佳比例,片面地从单一因素来调整基频,会使音质变坏,是不可取的做法。
墨然殇2024-04-05 16:47:072
欣赏编钟音乐的体会
怎么说呢,因为编钟是青铜器,所以,直观感受就是,闷闷的响声,
但是,其实,他的声音还是蛮清脆的,有点像敲击瓷碗边缘,但又有点像金属的风铃的感觉,
听编钟的相关音乐的时候,整个人都沉下来了,比较宁静,比较闲适的感觉。
但是听久了,就有点催眠曲了。
但是,在现在比较浮躁的社会里,听听还是很不错的!FinCloud2024-04-05 16:47:071
编钟演奏的音乐
编钟演奏的音乐:《东方红》、《山鬼》、《钟乐和鸣》、《离骚》等。
1970年发射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这颗卫星上发射着《东方红》音乐,这首音乐便是由河南信阳出土的两千年编钟演奏。罗伯特先生于2005年第一次看到了曾侯乙编钟的复制品,并且在现场听到了编钟的声音,之后沉迷编钟音乐无法自拔。
想要在现代社会中成功将编钟音乐符号,2007年,创造了《山鬼》,2009年在香港乐团和民族管弦乐团的帮助下共同创造了《钟乐和鸣》,2018年,龚琳娜老师和罗伯特在《经典流传》节目上用编钟完美的演绎了屈原的《离骚》,让沉睡千年的古老音律出现在现代电视节目上,让全国观众领略到了编钟的魅力。
编钟
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发现我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那时候的编钟一般是由大小3枚组合起来的。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编钟数目就逐渐增多了,有9枚一组的和13枚一组的等等。1957年,在我国河南信阳城阳城址出土的第一套编钟13枚演奏的东方红乐曲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唱响太空。
肖振2024-04-05 16:47:061
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属省级演出场所吗
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不属省级演出场所。根据查询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的《武汉市文化设施标准》(2018年修订),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属于武汉市级演出场所。该文件中规定,按照座位数和场地设备等不同标准,演出场所分为市级、区县级和乡镇级三个等级。其中,座位数在2000座以上,或者场地设备规格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的演出场所,可评定为省级演出场所。而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的座位数不足2000座,因此按照规定,其属于武汉市级演出场所。
铁血嘟嘟2024-04-05 16:47:061
有哪些好听的编钟音乐?越多越好哈,最近喜欢上这个了~
有很多编钟和其他乐器的合奏,都很好听
《楚殇》
《竹枝词》
《飞天》
《幽兰》
《梅花三弄》
《春江花月夜》
《屈原问渡》
《西宫词》
《关雎》
....................
还有很多像《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一路平安》,《东方红》,《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欢乐颂》等等等等用编钟重新演奏的曲子,也很独特耐听
以及各地风景名胜的编钟表演(不知道名字),数不胜数
姑娘有兴趣可以都搜罗一下。
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4-04-05 16:47: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