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鱼炖火锅
-
【 #高二# 导语】世界一流潜能大师博恩u2022崔西说:“潜意识的力量比表意识大三万倍”。追逐高考,我们向往成功,我们希望激发潜能,我们就需要在心中铸造一座高高矗立的、坚固无比的灯塔,它的名字叫信念。 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助你一路向前!
【一】
留美的幼童揭开“断发易服”的序幕。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提倡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民国建立后,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新一代知识分子,倡导婚姻自由。婚丧仪式也由铺张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轮船:鸦片战争后,轮船开始进入中国,但又被列强垄断。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成立后,打破了这一垄断局面。
铁路: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建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唐胥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汽车: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
飞机: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的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的首条航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拉开了中国民航业的序幕。
电讯: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到甲午战争前夕,已形成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20世纪初,上海崇明开设无线电报局;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大众传媒的变迁:
报刊: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被认为是国人最早在国内创办的报刊。此后,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青年》等,发挥了重大的启蒙作用。
报刊的诞生,是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
电影:1905年,国人自己摄制的《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了中国无声电影时代;《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出自电影《风云儿女》。
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
【二】
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的特点: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一、农业:
1、江南农业的开发
表现: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各地发展还很不平衡,三吴地区最发达,此外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产粮区。⑵、
原因:①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②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③社会相对安定;④一些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⑤南方自然条件较好。
影响: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2、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①新农具和新技术推广:马钧改进了翻车;水碓、水磨广泛应用;西北嘉峪关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耕作方式。②兴修水利。③开发了边疆:河西走廊和辽东的开发取得了可喜成就。
二、手工业:
(1)纺织业:①魏纺织业中心设有专门织造机构;②蜀锦行销吴魏;③吴培育出八辈之蚕。
(2)矿冶业:①北魏相州以制造*著称;②魏晋时发明百炼钢技术和灌钢法;③人们开始利用天然气和石油。
(3)制瓷业:南方盛产青瓷,北方创制白瓷。
(4)造纸:①技术进步,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②洛阳、长安、建业和扬州是造纸中心。
三、商业和对外贸易:①北方商业一度萎缩,商品经济发较慢;②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活跃。
四、均田制
⑴实施:485年,北魏统治者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占有利益的前提下,推行均田制。
⑵内容:①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奴婢和耕牛也相应受田。②土地不得买卖。③管理在任时可按级别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④受田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⑶评价:该制度是我国历比较完备的一种土地制度。它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受田农民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改变了赋税征收的混乱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各族人民的融合。
【三】
一、秦汉文化的特点:统一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气势恢弘。
二、科技:
①天文:汉武帝时,“太初历”是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开始以正月为首;公元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还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②数学:东汉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的体系。
③医学: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张仲景和华佗是东汉末年最的两位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成《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书)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为中医临床的辨症施治奠定了基础,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东汉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适用于外科手术。这一发明比西方早1600多年。
④造纸:我国是世界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时已有絮纸和麻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公元105年,蔡伦发明“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6世纪起,造纸术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并经阿拉伯传到非洲与欧洲,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哲学:
1、西汉董仲舒的新儒学:①董仲舒新儒学特点是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②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③董仲舒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等文献中。④是唯心主义思想,在当时对巩固政权和国家统一安定其积极作用,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②东汉家王充的《论衡》对神学开展了深刻的批判。
2、王充及其《论衡》:①东汉前期,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②王充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衡》一书中。③王充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鬼论,反对厚葬,提倡薄葬。
四、宗教:
1、佛教的传入:①西汉末年,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②汉明帝派专使到西域求佛法,立洛阳白马寺,佛教在中国传布开来。
2、道教的形成:①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由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黄老学说的某些成分相结合,形成了道教。②道教的主要经典是《太平经》,它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③东汉末年,道教派别有张角传授的太平道,张陵、张鲁祖孙传布的五斗米道。
五、史学: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汉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六文学:赋是兴起流行于两汉时期的一种新型的体裁。其特点是辞藻华丽,笔法铺张,缺乏充实的生活内容;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及班固的《两都赋》;乐府诗是汉代诗歌的主要形式,《十五从军征》等是乐府诗的名篇。
七、艺术:秦始皇兵马俑是雕塑艺术的珍品;成都说唱俑、洛阳杂技俑;秦汉大量的砖瓦、瓦当;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色帛画是帛画的稀世之宝。
简述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
【答案】: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具体表现为:(1)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铁农具推广和施肥技术兴起。如隋唐时期江南精耕细作技术进一步成熟,出现了曲辕犁。(2)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土地利用率提高,产量提高。(3)南方相对安定,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的政策。北方农民大量南迁,为江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4)北方粟麦等作物南移,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我国经济熏心南移打下基础。2023-08-05 08:46:511
急求解答一道高中历史题
表现: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2.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产量提高。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流域、成都平原成为重要产粮区。2023-08-05 08:47:002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有什么表现
晋南北朝的社会经济: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的特点: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1、农业:(1)江南农业的开发:表现: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具体表现为,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产量提高。原因:①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②南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融合;③社会相对安定;④统治推行劝课农桑的政策;⑤北方粟麦等作物南移。影响: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2023-08-05 08:47:114
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开发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特点是持续的开发,在三国的孙吴政权统治时期,南方地区得到初步的开发,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地区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六朝时期,特别是东晋南朝,江南农业开发,其地区扩大,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而且波及岭南及闽江流域;江南农作物品种增多,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水利工程得到兴修,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流域、成都平原成为重要产粮区。手工业也有迅速发展,丝织、冶铁、制瓷、造纸等技术不断改进、创新,产品质量好,品种多。影响:秦汉时期,江南经济落后于黄河流域。六朝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使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为后来隋朝的统一准备了历史条件,也为后来全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用政、史、地的知识分析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从政治角度看,南方统治者重视农桑、兴修水利等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从地理角度看,南方水源充足,河网密布,交通便利;北民南迁带来人口的逐渐增多,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历史上,由于少数民族与汉族居,民族融合加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23-08-05 08:47:291
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为什么能得到开发?有什么影响?
答: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第三,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第四,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影响:江南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经济中心南移。2023-08-05 08:47:371
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怎样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农业发展的原因:(1)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地区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2)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3)一些统治者推行了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4)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局势相对稳定; (5)南方的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作物品种增多,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较为肥沃,江南地区气候、日照、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宜发展农业生产;2023-08-05 08:47:479
魏晋时期江南开发的原因及特点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农业发展的原因:(1)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地区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2)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3)一些统治者推行了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4)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局势相对稳定; 特点: (1)江南经济发展较快,中原发展相对缓慢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占有重要地位 (3)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4)2023-08-05 08:48:032
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唉。。你也是做历史的单元评测(四)吧。。还是第23题的第(5)问。。同病相怜啊,,,,,。。。。。。。。。。。。。2023-08-05 08:48:1411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农业经济发展迅速,请列举其主要表现。
表现: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北方劳动人民不断南迁,既提供了大批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北劳动人民相互学习、辛勤劳动,是江南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原因。1、经济发展首先表现在农业上,垦田面积日益增多,耕作技术有很大改进,牛耕已经普遍推行,粪肥也在推广,单位面积产量增加,麦、菽等北方作物开始在江南种植。三吴地区的农业尤其发达,水利工程的兴修很受重视,如东晋在曲阿(今江苏丹阳)修新丰塘,溉田8百余顷;在吴兴乌程(今浙江吴兴)筑荻塘,溉田千顷;在会稽句章(今浙江慈溪西南)修复汉代旧堰,溉田2千余顷。南朝在乌程修吴兴塘,溉田2千余顷;修赤山塘(今江苏句容县西南),上接九源,下通秦淮。人们在河道建立堰闸以控制水位,旱则开启,引江水灌溉;涝则关闭,避免泛滥成灾。又筑堰围湖,开垦出土壤肥沃、产量很高的“湖田”。因此,三吴成了江南粮食的主要产区,“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宋书·孔季恭等传》史臣语)。2、其次表现在手工业,冶铁作坊如梅根冶(今安徽贵池县)与冶唐(今湖北武昌),除兵器外,多为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技术也有显著进步,创杂炼生鍒法,即把生、熟铁混杂冶炼,反复锤打,成为质量较纯的钢铁,养蚕缫丝技术大见提高,豫章郡(治今江西南昌)蚕茧一年收获四五次,而永嘉郡(治今浙江温州)一年收获八次。国家专门设立锦署,使丝织业逐步发展起来。由于江南河流纵横,为适应经济、军事的需要,造船业特别兴旺,既能制造载重2万斛(约2千吨)的大船,又能制造速度很快的舰只。其他如制瓷、造纸、漆器等也都具有很高的水平。3、经济的发展促进商业和城市的繁荣。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是最大的城市,南朝萧梁时拥有140余万人口,成为各地农产业、手工业品的集散地,城内外的贸易市场10多个,来往船只成千上万。建康之外,又有成都、江陵、京口、襄阳、寿阳、番禺等地,也都是有名的商业城市。2023-08-05 08:48:391
三国两晋南北朝及两宋时期中国南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原因
政治中心南移,带动经济2023-08-05 08:48:5911
有人说宋朝的商业比唐朝更开放,这种说法对吗,说明理由
对,因为宋朝时南方水路比唐朝更发达,当时还发明了指南针,所以与外国通商更便捷,商业就更开放。2023-08-05 08:49:222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
一、中国农业的起源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当时尚末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史称旧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渔”的时代。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采集渔猎的强化,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威胁。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距今1万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称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创始了农业。一般认为,采集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种植业,狩猎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畜牧业。中国古代有关“神农氏”的传说就反映了原始农业发生的那个时代。、 新石器时代我国原始种植业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0000年至8000年前为原始刀耕或火耕阶段;8000年至5000年前为原始锄耕或耜耕阶段;5000年至4000年前为发达锄耕阶段。在生产工具上,这一时期完成了由“刀耕火种”向发达锄耕的进化;在耕作制度上,完成了由年年易地的生荒耕作制向连种三五年撂荒三五年的轮荒耕作制的转变,土地利用率较以前有了显著提高。作物种类有一定增加,北方旱作粟、黍常见,南方水稻籼、粳并存,大麻、苎麻成为人们衣着的主要原料,葫芦、白菜、芹菜、蚕豆、西瓜、甜瓜等也已开始栽培。因原始农业的发展,这一时期人们开始由以前游移和季节性的野营生活逐渐转入定居生活,男子在农业生产中渐居主要地位,从而实现了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的转变。 在原始畜牧业方面,经长期圈养驯化,家畜种类有所增加。河北武安磁山和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有家猪、家犬和家鸡的遗骨出土,说明七八千年前中原地区已有原始畜牧业。稍后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又有牛的遗骨出土。大汶口和龙山文化遗址中还发现马、山羊和绵羊的遗骸。至此,在我国北方马、牛、羊、鸡、犬、豕“六畜”俱全的畜牧业已具雏形。在中国南方,养猪之历史可上推至8000到10000年。浙江河姆渡遗址还出土有水牛和家犬的遗骨,说明六七千年前以饲养猪、狗、水牛为内容的南方畜牧业已初步发展。1926年我国考古学者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一个半割的、似丝的茧壳”。1958年在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中又发现一批丝织物,说明早在五六千年前我国已开始养蚕缎丝,纺织技术已具相当水平。三、粗放农业阶段 到了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进一步发展,黄河中下游人口持续繁衍,逐渐成为中原经济文化的中心。夏、商、周王朝相继在这里建立了强盛的国家。夏、商、周属奴隶制时代,历时1300多年。这个时期的农业按原始农业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处于粗放农业阶段。 夏代是原始公社开始解体并逐渐走向奴隶社会的时代。私有财产已经萌发,土地制度由农村公社制蜕变为奴隶主国家所有制。国王拥有全部土地,并将其分封给诸侯和臣属,最后由“庶民”进行耕种,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由于国家统治形式的确立及分层分区管理,从而在制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夏代政府机构中设立有专门掌管水利灌溉的官职。有组织的奴隶劳动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人力。因此,夏代大规模治河导水及沟洫体系的建设,对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禹治水的故事便是这一历史的生动写照。夏代人民还首开天文科学,并根据农耕经验,结合农事发展,制定了指导和规范农业生产的历书和历法。当时谷物酿酒业已形成,成为农产品加工的先声。陶器的发明为谷物食料的处理提供了有效方法,也为金属冶炼创造了基本条件。夏代后期,青铜器已经出现,对后来农业生产工具的变革产生了划时代影响。 商代是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它持续了60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商代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都有长足发展,农业已成为社会主要生产部门,农具制作较夏代更为精细。商后期农具除木、骨、石器外,已有少量青铜农具。商代还开创了井田制,以630亩地划为9区。1区70亩为公田,其余8区各授一家,借8家之力助耕公田,私田不再纳贡。这一赋税形式,对解放奴隶生产力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公元前11世纪,西周取代商朝,中国步入一个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大转变时期。西周继续实行分封政策,促使封国户口增殖,田地扩大,富源开阔,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西周继承夏代沟洫和商代井田体系,施行井疆沟洫制。木制农具和青铜农具均有大量增加。随着中原人口的增加,作物种类也日趋多样化。除谷、豆、麻之外,蔬、果种植发展迅速。蔬菜品种有直根类、薯芋类、嫩菜类、葱类、柔滑及香生菜类多种。果树有落叶果树带和落叶常绿果树混交带果树品种40余种。 在畜牧业方面,西周已发明了马匹去势术,牲畜内外科病症的治疗也积累了初步经验。在林业方面,西周时注重用养结合,设有“虞人”,专司护林工作,并对树木采伐年龄及采伐季节作了规定。西周时代国家上层建筑已相当完备。各级组织均有首长领其事,如闾师、闾胥、族师、乡大夫、乡师等。他们经常的工作就是向村社农民传达政府命令并组织农民从事生产活动。第二节 北方传统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社会制度上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演变,在农业生产方面则开始了由粗放农业向精耕农业的转变。由于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主要农业区在秦岭和淮河以北,全国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黄河流域,因此,本节着重阐述北方地区传统农业的形成与发展。一、精耕细作农业传统的奠基 中国农业最显著的特别就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制度之上,以提高土还生产率为目的的精耕细作。这一特点的发生始于春秋战国时代。 公元前770年周朝东迁后,国力日趋衰弱,不再有控制分封诸侯的力量,从而出现了大国争霸的局面,而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催化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嬗变。战国时期,“七雄”不断进行兼并战争。为了能在兼并战中取得胜利,他们进行了一系列变法和改革。在政治上,奴隶主贵族世卿世禄制度被废止或削弱,封建地主阶级逐渐登上政治舞台。在土地制度上,长期沿袭的井田制逐渐消亡,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迅速发展。在赋役制度上,奴隶主贵族的“贡、助、彻”被废除,代之以按地亩征税的赋役制度。在经营方式上,改“千耦其耘”为个体经营。所言这一切极大地调动了农民从事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进入铁器时代,铁制农具的使用已较普遍。与铁犁相配,牛马被用于农业,从而实现了农业动力上由人力耦耕向畜力耕作的革命性变迁。铁犁与牛耕并举,相辅相成,使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力有了突破性发展。如《吕氏春秋61上农》所言:“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些进步均为封建制度的最终确立创造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铁器的应用和推广也为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和井灌提供了有效手段,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应运而兴。如中国最早和最大的陂塘蓄水工程“芍陂”、魏国修建的漳水渠、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都江堰及我国古代最长的人工灌溉渠道郑国渠等,为保障当时农业的稳产高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人们对土壤和农作物有了更多的认识。“五谷”的概念已经形成,并注意到了开展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人们认识到“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给庄稼施肥可增加产量;种庄稼要深耕、熟耰(碎土)、易耨(除草),才能获得好的收成。周时的起亩作垄技术至战国时因犁耕有了发展,形成“畎亩法”、即在高燥田里将庄稼种于垄沟以防旱,在低温田中将庄稼种在垄青以防涝。由于积累了这些经验,西周时那种垦种休闲交替的易田制渐被废弃,耨地实行连种,一年一熟,部分发达地区还试行复种,两年三熟,从而实现了耨作制度上的重大转变。 这一时期,园艺业也有了较大发展,周以前虽然也有蔬菜和果树栽培,但多作为农业的补充而存在。春秋战国时,农圃已经分工。当时栽培果树有20种以上,食用蔬菜有40余种,其中人工栽培者十余种。由此,独立的园艺业初步建立。 此期畜牧业也有相当大的发展。在西部游牧区,牧业渐成规模,战争中俘获的牲畜常以万甚至10万计。在广大中原地区,因战事、犁耕和积肥等多种需要,六畜被普遍饲养。以外形来鉴别家畜优劣的相畜术已具相当水平。名传千秋的相马专家伯乐和相牛专家宁戚就活跃在这一时代。为了保障畜牧业的发展,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牧业机构和“牛人”、“羊人”、“校人”等畜牧官员,同时还制定了各种畜牧法规。湖北云梦出土的战国“厩苑律”竹简堪称世界最早的畜牧法规。 因战乱和连年滥伐,原始林遭到严重破坏,迫使政府不能不重视森林的养护和种树。当时设有“山虞”和“林衡”等林官。严禁滥伐,严防山火,将植树造林已作为利国利民的长久之计。二、北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秦汉时期,我国农业在春秋战国开始的道路上进一步发展,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逐渐形成。 秦灭六国后,结束了诸侯纷争割据的局面,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车轨和文字,大规模移民西北和五岭,修筑堤防,疏浚河道,这一切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汉王朝继承了春秋战国时的农本思想,将重农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实行轻徭薄赋、垦荒实边、兴修水利、奖励力田、劝业农桑等一系列重农政策,较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因汉武帝对水利事业的重视,汉代农田水利建设蓬勃发展。仅国都所在的陕西关中就兴建了六辅渠、龙首渠和灵轵渠等水利工程(图9-2)。山西引汾水和黄河水,河南汝南和安徽西部引淮水,山东引巨定泽水和汶水,等等。井渠法传到新疆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地下灌溉渠道—坎儿井,解决了干旱地区开渠塌方或沙土漏水和蒸发量大的难题。此外,这一时期还创造了放淤压碱,成为后来治理盐碱地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冶铁业的迅速发展和冶铁工艺水平的提高,此期铁农具的种类大为增加,质量也有较大提高,农具已完全铁器化。犁壁的发明使犁在破土松土的同时增加了翻土、灭茬、压草、开沟、作垄的功能,使得耕作更有效率。秦汉时牛耕得到进一步推广。搜粟都尉赵过在陕西关中推行“代田法”时,用的就是“二牛三人”的牛耕。铁犁的广泛应用和牛耕的大力推广是汉代农业发展的两项重大措施,对我国农业精耕细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汉代我国还发明了世界最早的条播机—耧车。它改原先的撒播为条播,将开沟、下种甚至施肥等作业合而为一,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播种均匀且节省种子。《齐民要术》称之为“省力过半,得谷加五”。耧车18世纪传入英国,经塔尔改进后成为当时通行于欧洲的畜力条播机。 秦汉时期,在耕作技术方面,进一步改进垄作法,经济有效地利用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逐渐形成了耕、耙、磨、压、锄相结合的防旱保墒耕作技术体系,创造了用力少而得谷多的旱作农业传统。因冬麦的推广,汉代时轮作复种制初步发展。在施肥方面,也创造了基肥、种肥、追肥等一系列施肥技术。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已完全成形并广泛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此期,园艺事业也有较大发展,出现了一些有相当规模的果园和菜圃,栽培和管理技术也明显提高。 畜牧业方面,相畜术、畜禽良种的选育、牲畜杂交和杂交优势的利用,以及畜禽的饲养管理均有一定进步。在中兽医方面,脉学和症治、阉割去势、本草学方面都有进展,并且制定了一些防疫制度。养蚕业与蚕桑技术继续发展,中国的丝织品和养蚕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至西亚。 此期,人工养鱼和人工造林也进一步发展,渔业和林业逐渐成为农业中独立的生产部门。总之,秦汉时期我国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无论从经营思想、农学理论,还是技术体系均已基本形成。三、北方传统农业的发展 公元2世纪末,黄巾大起义使东汉王朝濒于瓦解,各地义军乘势而起,中国从此进入了分分合合、混战不已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频、政局动荡、人口逃亡、耕地荒废,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战乱所造成的人口大迁徙也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融合及农业文化的交流。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更多的民族逐步卷入以种植业为主的洪流中来。由于各族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传统农业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在秦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土地制度仍然是秦汉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继续。但此期国军事的需要,屯田制有较大发展,如曹魏时期的军屯与民屯和南北朝的屯田。无论军屯还是民屯,土地所有权都属国家。屯田按军事组织进行,屯垦工作与军事活动相结合。 这一时期,因豪强割据,水利事业废多兴少。但南朝各代比较重视水利建设,宋、齐、梁、陈相继修复了芍陂堤堰,溉田万顷。 随着钢铁冶炼和加工业的发展和提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铁农具的种类大大增加,性能有较大改进。后魏《齐民要术》中记载的农具有20余种,不少是汉代未见记载的。从出土农具看,这些农具全都通过白口铁柔化而制成。 这一时期传统农学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谷田必须岁易”,连作“莠多而收薄”等记载说明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合理轮作的必要性。合理轮作不仅有利于消灭杂草,减轻病虫的危害,而且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已经从野生绿肥作物的利用发展到有意识栽种绿肥作物,并且将绿肥作物纳入轮作体系,开创了绿肥作物轮作制。《齐民要术》记述了谷、瓜、葵、葱等多种作物与绿肥作物的轮作复种,称之为“美田之法”。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良种,这一时期还创建了“种子田”,进行良种繁育。单种单收、精心管理、防止混杂,较汉代“穗选法”有了一定的进步,奠定了我国传统选种和良种繁育的基础。据西晋郭义恭《广志》记载,粟的品种有11个,稻的品种有13个。《齐民要术》中粟的品种增至86个、水稻品种为24个。 在植物保护方面,农业防治增加了作物抗虫品种的选育及轮作防病等新内容。对寄生性天敌昆虫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并总结了利用捕食性天敌昆虫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的经验,开创了“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新篇章。 在园艺方面,北方黄河流域栽培果树的种类与汉代相比变化不大,但南方栽培果树有显著增加,如柚、枇杷、频婆子(又名凤眼果)、韶子(又名毛荔枝)、海枣、古度树、枸橡等,而且出现了一些大面积果园。栽培的蔬菜种类也从东汉时期的20多种增加到30多种。蔬菜栽培技术发展了留“本母子瓜"作种、大蒜“条中子”及促使莲子早发芽等方法。窖藏鲜菜的技术较汉代进一步完善。 在畜牧兽医方面,因征战、驿传及农副业生产的需求旺盛,促使养马业蓬勃发展;家畜远缘杂交产生了骡子;相马术已有成套标准,相牛、相猪也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经验;家畜的阉割和兽医内外科均有一定进步,尤其是北魏时期对猪的阉割法的改进,使出肉率显著提高。 这一时期我国蚕丝生产在农业中仍占较大比重。敦煌为丝绸商业交易之地,南方蚕丝业发展更为迅速。这时人们认识到了孤雌生殖现象;学会了用低温控制蚕卵化性;发明了盐渍杀蛹储茧法。 我国很早就认识到蜂的用途,3000多年前已开始食蜜。有关蜜蜂的人工饲养最早见于西晋文献。张华《博物志》记载了人工养蜂蜂种的来源及收取蜂蜜的时间和方法。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渔业生产仍以捕捞为主,但已经试行人工养鱼。南北朝墓葬出土有养鱼的陶器涌。《齐民要术》也介绍了养鱼致富的经验,包括鱼的习性、鱼池规模、放养量、雌雄鱼的比例及鱼池蓄水的深度。第三节 南方传统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经济重心一向在黄河流域。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公元3世纪时依然地广人稀、文化落后,农业生产基本上仍然是“火耕水耨”的粗放经营。虽经汉、晋、南朝的持续开发,经济渐成规模,但与同时代的北方相比,仍逊色许多。这种状况直到隋唐五代时始有改变。一、南方传统农业的兴起 唐朝初期,社会经济曾有过一段空前繁荣的时期。但唐中叶以后,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崩溃,社会矛盾日渐突出。历时7年的安史之乱使北方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南方因未受战乱直接侵害,社会生产相对稳定;而大量北方人南下,带来了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使得南方农业迅速发展,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西汉以前我国的灌溉工程大都在北方,东汉后开始向南方推进。南北朝时北方陷于破坏停滞状态,南方则进一步发展。中唐以前,南方灌溉工程仅23起、防洪排涝工程3起、运输工程3起。中唐以后,灌溉工程猛增至938起、防洪排涝工程7起、运输工程8起。水利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江南农业的发展,江南日益繁荣,出现了“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的局面。 在农具方面,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标志着我国南方水田耕作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它增加了犁评,可调节深浅,犁壁与犁铧面不连续,可以起到碎土和翻土的作用。中国犁自此基本定型。曲辕犁的出现和耖耙的推广,促进了耕作技术的发展。经长期实践,逐渐形成了耕、耙、耖、耘、耥相结合的水田耕作技术体系。这一时期,随水田冬作的发展,一年两熟制在南方初步发展。 在园艺方面,此期我国从国外引进了不少果树和蔬菜品种;嫁接理论与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创造了蜡封果蒂的保鲜贮藏技术;开始了食用菌的人工培养;茶叶生产及茶叶栽培技术具有世界性的影响。 在畜牧业方面,相畜术进一步发展;创立了马籍和马印制度;引进了大宛马、康居马和波斯马等国外优良畜种。在兽医方面,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兽医教育机构,仅太仆寺中就有600余位专职兽医。解剖、针灸、脏腑学说及兽医外科等方面均有进展。 隋唐时期,我国蚕桑业相当发达,生产中心也从黄河流域移至南方。二、南方传统农业的发展 宋元时期,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东南太湖地区已成为国家经济命脉,农业生产水平远远超过北方。唐代后期,南粮北济最高年额不过300万石,北宋则超过700万石。 南方农田水利建设持续发展。宋代人口高峰时全国人口约1亿。因耕地不足,出现与山争地、与水争田的现象,导致梯田、圩田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芜湖万春圩田40万亩,江东络官圩80万亩。 宋元时期农具的发展在历史上是空前的。这主要表现在新农具的大量涌现和农具所具备的各种特点上。可以说,传统农具到这时已基本完备且趋于定型。 宋元时代,多熟制迅速发展,双季稻种植面积扩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三季稻。农业内部生产结构也有了新的变化,主要作物种植范围扩大。麦在南方长足发展,有不减“淮北”之势,成为稻田的主要冬作。因大豆需求增加,大豆种植日渐普遍,以至王祯《农书》称之为“济世之谷”。棉花的发展突出。北宋时期中棉栽培仅限于两广和闽滇地区,非洲棉也多在新疆和陕西栽培。但宋末元初,中棉已扩展至江淮流域。因植棉比之蚕桑,“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比之种麻,“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倍受人们喜爱,种植范围不断扩大。 此期土壤肥料的理论与技术也有一定突破,创立了“地力常新”论。肥源进一步扩大,肥料积制方法不断改进,施肥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 园艺方面,原来主要在岭南种植的橙、橘、香蕉、荔枝、龙眼等,在宋元时分别向闽、浙、赣、川、苏等地推移,扩大了种植区域。 畜牧业在宋代北方汉族地区远不如汉唐,但元代有一定发展。南方畜牧多养牛、羊、猪、鸡,并以猪、鸡最多。此期,优良品种“湖羊”培育成功,淡水养鱼业也有较快发展。。。。。 1000字真的概括不来2023-08-05 08:49:331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
1.农业生产力的进步(农具、耕作技术、发展原因及发展表现等):(1)商和西周时期,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绝大部分的农具用木、石、骨、蚌制成,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人们已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2)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候,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牛耕并逐渐推广。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3)战国时期秦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铁农具、牛耕的推广;二是商鞅变法相关措施的作用(如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等);三是都江堰和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促进。(4)六朝时期,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三吴地区(吴郡、吴兴和会稽三郡,即苏南和浙东一带)最发达,洞庭湖、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是重要产粮区。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发展;一些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南北朝时期,中原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有所扩展,两汉时过度开垦导致的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北方农业总体上恢复和发展的主要表现是:研制新农具,推广新技术(如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西北地区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耕作方式);兴修了水利(如曹魏兴复了许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处都要通渠灌溉);开发了边疆地区(北朝时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的开发,都取得了可喜成就)。(5)隋唐时期,农业较快发展,其特点表现在:一是江南地区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有所影响);二是农业灌溉的发展和农具的改进(如便于水田耕作的曲辕犁);三是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南诏大部分地区以农业为主,稻谷收割后,又种大麦,是我国农业史上最早实行复种制的地区。(6)明清时期,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了,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如棉花、烟草、花卉等)。 2.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推广(1)商周:后来习称的“五谷”(稻、黍、稷、麦、豆),在商周时期都已种植。(2)两汉:农作物除粟、黍外,稻和麦得到推广种植,也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东汉时已有双季稻;汉水流域稻麦轮作,一年两熟。西域的葡萄、核桃、石榴、首蓿、胡豆、胡瓜、胡麻、胡萝卜等陆续移植内地。棉花原产地不在我国,大约在西汉时传入新疆地区,后在南方种植。(3)隋唐: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中亚、波斯商人把胡椒、波斯枣等输入中国。有一些国外蔬菜品种传入我国,如来自地中海地莴苣,来自印度的刀豆,来自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4)两宋:北方的粟、麦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江淮地区;棉花的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南宋时棉布逐渐代替麻布成为人们主要衣被原料。(5)明清: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桑、麻等作物广泛种植。江南大力发展双季稻,岭南出现三季稻。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引入我国。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3.水利技术与水利工程(1)灌溉技术与工具:春秋战国时,中原地区已普遍用桔槔来灌溉农田;曹魏时,马钧改进了翻车,用于农业灌溉;唐朝时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2)灌溉工程:春秋时楚相孙叔敖在淮河流域修筑芍陂,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郑国在咸阳附近开凿郑国渠;汉武帝时,在关中地区开凿了六辅渠和白渠;唐朝时,在黄河、长江流域开凿一系列灌溉渠,并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王安石变法期间,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灌溉农田。(3)运河工程:春秋时,吴王夫差开凿连结江淮的运河——邗沟;秦朝政府为解决运输军粮的困难,派史禄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连接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隋炀帝于605年下令开凿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也有利于农业灌溉;元世祖时,为解决运粮困难,开凿会通河、通惠河。(4)历代治黄工程:禹用疏导的办法把洪水引人江河再流人海洋;西汉武帝时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唐朝在黄河、长江流域修筑旧渠和堤塘;元世祖征发军民治理黄河。(5)海塘工程:为防止潮汐灾害,五代十国时,吴越在钱塘江边修筑海塘,使万亩水田免于水患。2023-08-05 08:49:421
魏晋南北朝在历史发展中有什么重要特征
一、社会大分裂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除西晋短期统一以外,魏晋南北朝多数时间处在分裂割据状态,或三国鼎立,或南北对峙.南北对峙下的南方和北方,又时常呈现不同的分裂割据局面.秦汉时期的豪强地主发展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土族地主.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大分裂,也不是绝对的.分裂背景下又孕育着统一的因素.魏、蜀、吴三国实现了局部范围的统一,十六国北朝时黄河流域曾先后出现过前秦、北魏和北周的三次统一,东晋南朝虽然朝代更替频繁,但南方相对统一.这些统一因素的存在,为隋唐统一鼎盛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为结束分裂混战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中的一些人物,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努力.曹操、诸葛亮、祖逖、王猛、刘裕、北周武帝等都是为统一做出过贡献的人物. 分裂割据状态下,战乱频仍,各地交通阻隔,不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的严重破坏、商业经济的衰退是分裂割据带来的后果.但是在个别情况下,这种因果关系并不是绝对的.例如,三国鼎立时期,国家虽然分裂,但比起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战争已经大为减少,魏、蜀、吴在各自的统治区域内大力发展生产,南北人民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机会.同时,在三国政治、外交舞台上,上演一幕幕历史活剧,充满了生机.总之,统一固然比分裂要好,但不能绝对化,对具体的情形要做具体的分析. 二、民族大融合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秦统一中国以后几百年间,我国各民族形成发展、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结果.“多民族的统一”,是对秦汉王朝的高度概括,“多民族的融合”,构成了魏晋南北朝社会大分裂之外的又一大时代特征. 两汉时期汉匈之间的和战,增进了双方的交往与了解,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迁居内地、建立少数民族政权,最后与汉族融合,提供了条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长期割据混战.边疆地区的各少数民族获得了较大发展.特别是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趁西晋末年“八王之乱”,纷纷迁居内地,一些少数民族的贵族,还先后建立起政权.如西晋末年,匈奴 贵族刘渊,乘“八王之乱”据有并州,建立了“汉”政权,羯族首领石勒建立了“后赵”政权,十六国之中,除了前凉、西凉和北燕为汉族人建立以外,其他都由迁居内地的少数民族建立.北朝中的所有政权,也都是迁居内地的西北、北部少数民族建立.这一时期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如南方的越族、西南地区的夷人,也都与内地封建王朝有过或多或少的接触.经过长时间的杂居相处,共同经历割据混战的苦难,各族人民之间增进了了解.民族界线越来越小,社会上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这种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在北方表现得最为明显.北魏孝文帝顺应这一历史潮流,采取措施进行改革,客观上促进了少数民族的汉化和封建化,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局面的出现.当然,促进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因素很多,我们之所以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他具有远见卓识,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趋势并积极地顺应这种趋势,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历史的进步.经过民族融合,许多以往的民族消失了.像自公元前3世纪以来叱咤中国北方的匈奴族,到南北朝后期已经不见其名.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中华民族增添了新的血液,内地经济生活中增添了新的成分,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创立的均田制、府兵制等都为以后的中原王朝所沿用,这些都为下一个繁荣时代的来临创造了条件. 三、门阀大政治 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遭到破坏,门阀士族制度占据统治地位,形成这一时期特有的政治面貌. 门阀世族是东汉以来豪强地主的进一步发展.门阀世族统治影响至魏晋南北朝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是这一时期除社会大分裂、民族大融合之外的第三大特点. 九品中正制保证了门阀世族的政治特权,东晋和南朝前期,是门阀世族的鼎盛时期.北魏孝文帝采取汉化政策,在北方豪门大族的基础上,建立了北方的门阀世族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和庶族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不平等的条文规定,但事实上是不平等的.那时,士族政治上拥有特权,清官要职被士族垄断;经济上拥有庄园,占有大量土地人口,还经常与官府争夺劳动力人口;文化上家学传承,占据垄断地位,还大兴谱牒之学,崇尚清谈玄学,善长书法、绘画等艺术;社会上不与庶族通婚往来等等.士族把特大权,却不愿涉身实务,在优容奢侈中腐朽衰落.世族门阀统治,不仅直接导致西晋时的八王之乱,而且败坏了社会风气,对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四、江南大开发 黄河流域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重心.秦汉时期,南方经济明显落后于黄河流域. 六朝时期,特别是东晋南朝,江南经济较大的开发.这一时期,规模大、破坏性较大的动乱多发生在北方,而且战乱局面持续时间很长,南方则相对安定,西晋末年以后,上百万北方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一些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积、安抚流民、兴修水利及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江南经济发展迅速.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而和闽江流域.江南丝织业、制瓷业、造纸业都有不小的发展,南方商品经济也相对比较活跃.江南经济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打下了基础. 五、佛教大盛行 佛教起源于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东汉时在国内逐渐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连绵,南北方政权更替频繁,穷苦百姓在苦难中挣扎,渴望找到一条精神解脱的道路,佛教宣传的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等思想,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的现实转移到无法验证的来世幸福上,让痛苦的百姓在渺茫的“来世”消除死亡的威协和流亡的苦痛,从中得到虚幻的慰藉.而儒家经学的迂腐没落,玄学又只能在士人中坐而清谈,民间的道教又往往成为农民组织的工具.多事动乱之秋,自己都感到世事无常,佛教很快就被统治者接受,并极力宣扬,用它来加强思想控制,维持统治秩序,正如刘宋文帝说只要百姓皈依佛教,“则吾生致太平,夫复何事!”统治者为宣扬佛教,北方开凿石窖,南方修建寺院.佛教有较广泛的信徒,也出现了不少名僧.中亚和印度等南亚的哲学、逻辑学、医学、语言学,艺术成就以佛教、佛学为载体进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精神文化,佛教盛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也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兴佛与反佛的斗争也就不足为奇了.2023-08-05 08:49:501
高中中国古代经济史包括哪些内容
1.农业生产力的进步(农具、耕作技术、发展原因及发展表现等): (1)商和西周时期,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绝大部分的农具用木、石、骨、蚌制成,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人们已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 (2)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候,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牛耕并逐渐推广。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3)战国时期秦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铁农具、牛耕的推广;二是商鞅变法相关措施的作用(如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等);三是都江堰和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促进。 (4)六朝时期,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三吴地区(吴郡、吴兴和会稽三郡,即苏南和浙东一带)最发达,洞庭湖、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是重要产粮区。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发展;一些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南北朝时期,中原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有所扩展,两汉时过度开垦导致的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北方农业总体上恢复和发展的主要表现是:研制新农具,推广新技术(如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西北地区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耕作方式);兴修了水利(如曹魏兴复了许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处都要通渠灌溉);开发了边疆地区(北朝时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的开发,都取得了可喜成就)。 (5)隋唐时期,农业较快发展,其特点表现在:一是江南地区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有所影响);二是农业灌溉的发展和农具的改进(如便于水田耕作的曲辕犁);三是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南诏大部分地区以农业为主,稻谷收割后,又种大麦,是我国农业史上最早实行复种制的地区。 (6)明清时期,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了,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如棉花、烟草、花卉等)。 2.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推广 (1)商周:后来习称的“五谷”(稻、黍、稷、麦、豆),在商周时期都已种植。 (2)两汉:农作物除粟、黍外,稻和麦得到推广种植,也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东汉时已有双季稻;汉水流域稻麦轮作,一年两熟。西域的葡萄、核桃、石榴、首蓿、胡豆、胡瓜、胡麻、胡萝卜等陆续移植内地。棉花原产地不在我国,大约在西汉时传入新疆地区,后在南方种植。 (3)隋唐: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中亚、波斯商人把胡椒、波斯枣等输入中国。有一些国外蔬菜品种传入我国,如来自地中海地莴苣,来自印度的刀豆,来自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 (4)两宋:北方的粟、麦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江淮地区;棉花的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南宋时棉布逐渐代替麻布成为人们主要衣被原料。 (5)明清: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桑、麻等作物广泛种植。江南大力发展双季稻,岭南出现三季稻。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引入我国。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3.水利技术与水利工程 (1)灌溉技术与工具:春秋战国时,中原地区已普遍用桔槔来灌溉农田;曹魏时,马钧改进了翻车,用于农业灌溉;唐朝时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2)灌溉工程:春秋时楚相孙叔敖在淮河流域修筑芍陂,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郑国在咸阳附近开凿郑国渠;汉武帝时,在关中地区开凿了六辅渠和白渠;唐朝时,在黄河、长江流域开凿一系列灌溉渠,并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王安石变法期间,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灌溉农田。 (3)运河工程:春秋时,吴王夫差开凿连结江淮的运河——邗沟;秦朝政府为解决运输军粮的困难,派史禄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连接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隋炀帝于605年下令开凿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也有利于农业灌溉;元世祖时,为解决运粮困难,开凿会通河、通惠河。 (4)历代治黄工程:禹用疏导的办法把洪水引人江河再流人海洋;西汉武帝时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唐朝在黄河、长江流域修筑旧渠和堤塘;元世祖征发军民治理黄河。 (5)海塘工程:为防止潮汐灾害,五代十国时,吴越在钱塘江边修筑海塘,使万亩水田免于水患。 (二)新课标版:发达的古代农业 1.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中国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随着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人们已经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杂草沤制肥料、治虫灭害。西周时期,农作物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人们的生活已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中国农业独立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2.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西汉赵过推广“两牛三人”的耦犁。后来出现的犁壁,使铁犁可以向同一方向翻土。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西汉时赵过总结推行代田法,比当时普遍采用的撒播方法先进。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这种耕作技术沿用至今。两汉的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宋朝以后,江南地区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的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中国古代的著名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人们创制和改进的农业灌溉工具有曹魏时的翻车、唐朝的筒车、宋朝的高转筒车和明清时的风力水车等。 3.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农民生产主要是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但由于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小农经济十分脆弱,多数农民容易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2023-08-05 08:50:001
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农业开发不平衡的特点 如何表现不平衡的
三吴地区最发达,洞庭、波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产粮区。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统治者的政策支持。南方战乱少自然条件优越人民的辛苦劳动。2023-08-05 08:50:072
长三角地区长江三角地区古代演变
长江三角州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区. ①先秦:西周时,在今江苏苏州封国为吴.春秋时期,吴越先后在南方称霸,分别定都于今江苏苏州和浙江绍兴.吴王夫差时开凿了连结江淮的运河——邗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运河段.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是春秋后期的霸主. ②秦汉:秦末,项羽在今江苏苏州率众起义.两汉时会稽地区出产的葛布,是当时著名的越布,汉光武帝将越布列为贡品,越布因此名贵一时(略).两汉时,浙江温州一带的越人称为东越. ③南北朝:222年孙权在建业(今江苏南京)称王,后称帝.317年司马睿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城,建立东晋政权.此后的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先生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史称"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大批劳动人民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整个岭南和闽江流域,三吴地区农业经济最发达.江南经济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缫丝质量很高.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建业、扬州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④隋唐:隋炀帝时开通江南河,连接邗沟,从而沟通了江淮的三大水系:长江、钱塘江和淮河.隋唐时,江南地区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圩田普遍,放火烧山,围湖造田,向山要田等对自然生态平衡有所影响.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江南成为粮食重要产地.安史之乱后,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隋唐时期,越州(今浙江绍兴)盛产青瓷,尤以秘色瓷最为名贵.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以扬州、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有“扬一益二”之称.特别是扬州,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造船业、铜镜业等部门较为发达,有繁华的夜市,也是与韩国、日本进行双边贸易的重要港口. ⑤宋元:1127年,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由北移到南方,江浙成为全国经济重心.南宋时棉纺业的兴起,标志着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元朝时,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刘家港(今江苏太仓)是最主要的粮食北运港口,大规模的海运起点. ⑥明清: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明,以应天为南京.郑和下西洋出发地主要在刘家港(今江苏太仓).明朝戚继光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取得抗倭斗争的重大胜利.明代浙江嘉兴使用新式"纱绸机",分工细密,江南"织造尚松江,桨染尚芜湖".明中期以后,江南一些地区的纺织业发展成为手工工场,如苏州地区.这说明稀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清康熙年间,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清朝设江苏和浙江两个行省管辖长三角地区.上海属江苏行省.2023-08-05 08:50:141
从西晋末年到南宋时期,江南经济呈现什么趋势?
华夏北方在异族入侵下战乱不断,南方则相对平静,总的来说是在不断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2023-08-05 08:50:242
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表现有哪些?
民族战争、民族融合、民族重组。1、民族战争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除西晋短期统一以外,魏晋南北朝多数时间处在分裂割据状态,或三国鼎立,或南北对峙。南北对峙下的南方和北方,又时常呈现不同的分裂割据局面。分裂割据状态下,战乱频仍,各地交通阻隔,不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的严重破坏、商业经济的衰退是分裂割据带来的后果。2、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秦统一中国以后几百年间,我国各民族形成发展、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结果。“多民族的统一”,是对秦汉王朝的高度概括,“多民族的融合”,构成了魏晋南北朝社会大分裂之外的又一大时代特征。两汉时期汉匈之间的和战,增进了双方的交往与了解,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迁居内地、建立少数民族政权,最后与汉族融合,提供了条件。3、民族重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自东汉末年,由于政治的日益腐败,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分崩离析。之后,历三国和西晋的短暂统一,又出现了东晋十六国并立和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在这政权分裂、战乱频仍的三百多年中,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巨大动荡的旋涡之中。与此同时,由于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杂居,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扩展资料: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重心。秦汉时期,南方经济明显落后于黄河流域。六朝时期,特别是东晋南朝,江南经济较大的开发。这一时期,规模大、破坏性较大的动乱多发生在北方,而且战乱局面持续时间很长,南方则相对安定,西晋末年以后,上百万北方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一些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积、安抚流民、兴修水利及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江南经济发展迅速。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而和闽江流域。江南丝织业、制瓷业、造纸业都有不小的发展,南方商品经济也相对比较活跃。江南经济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打下了基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魏晋南北朝2023-08-05 08:51:251
古时候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从什么时期开始的呢?
东晋时期,这个时期的朝政不是特别的稳定,争斗是比较厉害的,很多的北方人进入了江南地区。2023-08-05 08:51:415
“鱼米之乡”历史问题
报载,近日,一位农业专家向外界透露了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不少地方对前几年的招商引资宣传内容作了删改,不再称本地为“鱼米之乡”。 把“鱼米之乡”看成是落后的标志,是因为在一些人眼里,土里土气的农业文明是贫穷落后的象征,与“世界工厂”的定位格格不入,只有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鳞次栉比的工厂商场、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以及绿草如茵的高尔夫球场才是现代化的象征。正是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一些地方农田、水面大量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工厂、住宅和各种商业设施。 然而,就在我们愧于再提“鱼米之乡”之时,发达国家却正在着力再造水田相间的城市发展的图画。在美国,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等城市,也是几个小时的经济圈,有些像中国的长三角,可是那里的水稻面积相当大;在日本东京郊外,就有大片的水稻田。为了教育国民不忘水稻对日本社会的极其重要意义,东京市中心街头还特意象征性地保留着一块水稻田。日本最著名的早稻田大学也一直沿用原来的校名,他们一点都不觉得土气。在法国,不仅城外有着大片的农田,前几年,法国政府为了让国民牢记农业的重要性,还特地把一片金灿灿的麦子移植到了繁华的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上。英国的不少城市里都保留着连片的农田,用我们的眼光来看甚至有点城市不像城市,建筑集中的城区被由农田、草地、树林、水面组成的生态隔离区互相分隔开来。给人的感觉是他们的城市很松散,反而缓解了城市环境的压力,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如果不抛弃“鱼米之乡”是贫穷落后象征的浅薄想法,当“鱼米之乡”真正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时,我们还能到哪里去体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美妙意境。我们只会背负起浅薄的观念等待后人的怒吼与指责。2023-08-05 08:52:393
如何快速记忆历史知识
怎么才能快速的记忆历史知识的呢?有些同学觉得自己的记忆很慢,怎么办?我在这里整理了快速记忆历史知识 方法 ,希望能帮助到您。 如何快速记忆历史知识 1.必须在理解上下功夫。历史学习中要想记得多、记得牢,关键在于理解,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识才不会忘记。上历史课和上其他课一样,一定要专心听讲。有些同学认为上课听不听无所谓,反正课文内容都看得懂,只要考试前去背背,同样可以应付,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尽管有些简单内容可以死记硬背,但复杂一些的内容光靠死记是不行的,有许多历史知识必须弄明白这个知识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意义何在,有什么影响等等。所以一定要抓住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老师分析讲解,自己也不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幻想考试前去突击硬背,临场时必然会颠三倒四或张冠李戴,有的则束手无策,不知所云。 2.善于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有些历史事件和现象比较复杂,光靠硬记是记不住的,我们可采取一些有效方法,尽量化繁为简,才能熟记,主要方法有: (1)公式记忆法。在回答一些复杂的历史问题时,如同解数学习题一样,可以 总结 归纳出一些基本公式,然后按公式来记忆和解答。如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简单过程+结果+意义。经过=准备+发生+结果。意义=作用+特点+影响。人物=姓名+时代+ 事迹 (包括思想、活动或著作)+影响。作品=作者+成书年代+内容+意义(或影响)。用这种方法可将复杂的内容进行简化概括,形成网络记忆。也就是抓住几个要点作为支点,然后进行扩充,就能较快地熟记基本内容。掌握这个方法,在巧记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古今中外名著方面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比较记忆法。人类历史遵循着一定规律向前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各种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又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使其具有各自的特点。比较记忆法就是把两个以上具有一定联系的事件或人物进行归类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这样可防止张冠李戴。比较记忆法是历史学习中一个重要的 记忆方法 ,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①把性质相同而特点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秦、隋相比,汉、唐之比较等。②把某些表现相似而性质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分清不同性质,形成不同概念。③把性质相同但发生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加以综合比较,区分异同。如中国近代许多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④中外比较。如世界上最先进入奴隶社会的四个国家之比较,中国与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之比较,中国古代经济、科技发展与西方之比较等。 (3)列表图示法。列表图示法是:根据历史事件的特点,用表格图示形式使同类知识前后连贯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使众多史实、纷繁内容脉络分明、条理清晰,收到化繁为简效果的一种方法。列表法最大优点是简明、醒目,是帮助记忆的一个有效方法,尤其在记忆复杂史料方面作用更明显。如古代政治改革(变法)、重大战役、科技 文化 成就;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五次侵华战争,中国现代史上党的两次重要会议;世界史里的三大宗教,资产阶级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等。 (4)联想法。可分为纵向联想和横向联想两种。纵向联想就是抓住某一历史知识要点,使其前后连贯起来,即以某一史实为基点,既可涉及它前面发生的历史事件,又可联系到后面发生的事件,从点扩展到线,便可记住有关这一历史知识的前后内容。如讲到《马关条约》中日本割占中国领土台湾时,我们可上溯到公元230年孙权派卫温去夷洲(即台湾),隋炀帝三次派人去台湾,元设澎湖巡检司,郑成功收复台湾,到清设台湾府,从这一系列事件中得出一个结论: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再简要提一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开罗宣言》中明确规定日本必须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台湾才回归祖国,日本侵占中国台湾达50年之久。这样将有关台湾的历史知识就前后贯通起来了。横向联想法,就是把中外发生在相同时期的不同历史事件,或不同时期的同类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初中《社会》第三、四册,将中外历史放在一起学习,这就要求我们以中国历史为重点,将中外历史知识联系起来。如讲中国的甲骨文明,就把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欧洲的拉丁文字联系起来。 (5)串字法。对有并列关系的事件或人物可用串字法来记忆,即将有关内容按课文前后顺序串联起来,只记住其每一内容的第一个字即可。如王安石变法的五项内容可简化为“青、募、农、方、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按前后可简化为“开、德、雅、波”。用这种简化法可较快地记住课文内容。 3.巧记人名、地名、年代。历史知识的重要特点是需要记忆的人名、地名、年代较多,去掉这些也就不成为历史了。学习历史,记人名、地名、年代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自然要下一番苦功夫,但并不是光靠死记硬背,同样有比较可行的科学记忆方法。 (1)记人名。记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姓名,可抓住一些人物的特征来加强记忆。如两汉帝王都姓刘,两宋的姓赵,两晋的姓司马。 记人名可用串字法和谐音法,用这两种方法记外国人名字尤为适用。谐音法就是将外国人的名字按照它的同音汉字去理解,使原来无意义的音节成为有意义的名词或词组,便于记忆。有些人名不妨给它取个雅号,使用谐音法(雅号)记人名尽量要能顺口、生动,防止低级和粗俗。对历史人物不仅要记住读音,还要书写正确,若写错别字,则前功尽弃。如把齐桓公的“桓”写成“恒”,把“赢政”写成“嬴政”等等。 (2)记地名。历史学习中常常要记许多地名,尤其是古今异名和外国地名,更使初学者感到头痛,成为学习的拦路虎。如何记住这些地名呢? 首先,在学习有关历史地名时,一定要借助地图册来加深理解和掌握地理方位,以形成正确的空间表象。如学习《中国古代对外经济交流》一章,要记的地名较多,一定要对着书本或图册,弄清它的位置,才能记住;学《隋朝大运河》,只有看着地图册,才能记住一个中心(洛阳)、两个点(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四个段(自北而南),否则就会把方向搞错。对于中外史上有关军事的地名更应借助于图册和其中的各种标记,才能记住。 其次,要记住地名还要仔细看课本中历史地图下列的古今地名对照表,才不会将古今名称相同其实并不是同一地方的地名弄错。如南宋赵构在“应天”称帝,课本注明“应天”是“河南商丘”;1368年朱元璋正式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在“应天”,这里的“应天”则是在江苏南京。两个“应天”不是同一地方,不看课本注释或图册,就误认为是一个地方了。 (3)记年代。时间概念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中外历史绵延几千年(若从原始人群算起则有两三百万年),其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年代也有一两百个,牢记这些重要年代既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最使初学者感到困难的一个方面。 那么如何才能既多又快地牢记历史年代呢? 第一,分清公元前后,掌握年代与世纪换算法。在学习中国和世界的古代史部分,许多同学往往只记住年代的数字,却分不清究竟是在公元前还是公元后如何分清呢?介绍一个简便的方法:如果是中国史,只要抓住公元8年王莽改制这件事,凡发生在它以前的(即西汉为界)都是公元前,在此以后的都是公元后;而世界史可以公元前27年罗马屋大维建立元首制为界,凡在此之前都是公元前,此后的都是公元后。如斯巴达克起义发生在公元前73年,而汉代班超出使西域则在公元 73年。 一个世纪是100年,有些同学以为年代与世纪的换算只要除以或乘以100就可以了,其实是不对的。如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17世纪,1994 年不是19世纪,而是20世纪;同样,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那不是公元前2100多年,而是公元前2000多年。因为公元1年是1世纪,101年则是2世纪,1001年是11世纪,2001年是21世纪,依次类推。所以,若将世纪换成年代,就应该将世纪数减去1再乘 100,同样,把年代数先除以100,再加上1,就是世纪数。 第二,联想记忆法。历史上有些重大事件,其经历时间相同,如隋统一全国(581—589年),安史之乱(755—763年),抗日战争(1937— 1945年),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都经历8年时间,所以只要记住其开始(或结束)年代,就可推算出其结束(或开头)年代,这样只要记住一头就行了。 第三,对比记忆法。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同一年代(或世纪)有时会发生几件大事,我们如把它们安排在一起就便于记忆了;如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雅典梭伦改革;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巴黎和会召开,第三国际成立等等。 第四,利用数字特征来记忆。有些年代的数字很特殊,若将它编排在一起,就容易记住。 A自然数排列:1234年蒙古灭金,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B.两位数字相同的: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818年马克思诞生,1919年五四运动。 C.首尾数字相同的:313年__在罗马帝国取得合法地位,383年淝水之战,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646年日本大化改新,676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979年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D.间隔时间相同的:在中国史和世界史中都有相隔时间2年、10年、100年、200年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我们可借助它来推算年代或事件,便于记忆。 相隔2年的有:1911年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1917年护法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相隔10年的有:1851年太平天国革命爆发,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1881年苏丹反英大起义;1884年中法战争,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1904年日俄战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24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34年红军长征;1901年《辛丑条约》,1911年辛亥革命,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31年“九一八”事变,1941年“皖南事变”。 相隔100年的如: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1592年朝鲜抗日;1127年金灭北宋,1227年蒙古灭西夏。 相隔200年的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 两晋南北朝 考点一、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经济: 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的特点: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一、农业: 1、江南农业的开发 表现: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各地发展还很不平衡,三吴地区最发达,此外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产粮区。⑵、 原因:①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②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③社会相对安定;④一些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⑤南方自然条件较好。 影响: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2、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①新农具和新技术推广:马钧改进了翻车;水碓、水磨广泛应用;西北嘉峪关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耕作方式。②兴修水利。③开发了边疆:河西走廊和辽东的开发取得了可喜成就。 二、手工业: (1)、纺织业:①魏纺织业中心设有专门织造机构;②蜀锦行销吴魏;③吴培育出八辈之蚕。 (2)、矿冶业:①北魏相州以制造军刀著称;②魏晋时发明百炼钢技术和灌钢法;③人们开始利用天然气和石油。 (3)、制瓷业:南方盛产青瓷,北方创制白瓷。 (4)、造纸:①技术进步,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②洛阳、长安、建业和扬州是造纸中心。 三、商业和对外贸易:①北方商业一度萎缩,商品经济发较慢;②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活跃。 四、均田制 ⑴实施:485年,北魏统治者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占有利益的前提下,推行均田制。 ⑵内容:①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奴婢和耕牛也相应受田。②土地不得买卖。③管理在任时可按级别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④受田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⑶评价:该制度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完备的一种土地制度。它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受田农民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改变了赋税征收的混乱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各族人民的融合。 考点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1、科技: (1)数学:刘徽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祖冲之精确到圆周率后七位数,比外国早近一千年;著有《缀术》。 (2)农学: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农书。 (3)地理: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郦道元著《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2、宗教哲学: (1)、道教:东汉时在民间兴起;①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道教变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②萧梁时,道教经典增多,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了道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 (2)、佛教与反佛的斗争——①佛教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教义为穷苦百姓找到了一条精神解脱的道路,也适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因而迅速传播。②佛教的危害:第一,统治者利用佛教教义,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和压迫,安于现状;第二,统治者广修寺塔,施舍钱财,浪费了人民的大量血汗;第三,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与官府争夺劳动人手和税收,农民负担加重。③反佛与灭佛:范缜在《神灭论》一文中,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体存在,精神就存在;形体死亡,精神也就消失。《神灭论》的反佛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重大发展。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曾先后两次灭佛。 3、文学: (1)诗歌——“建安文学”:以曹操父子为代表。作品内容充实,风格苍凉而又富有生气。②田园诗:陶渊明《桃花源诗》及《桃花源记》;③民歌:《采桑度》、《敕勒歌》、《木兰辞》。 4、艺术: (1)书法:①东汉末年书法成为艺术、蔡邕(yong)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②曹魏钟繇把隶书转化为楷书;③东晋:王羲之称为“书圣”,代表作有《兰亭序》。 (2)绘画:①宗教画兴起,三国时的曹不兴是我国佛教画的始祖;②东晋顾恺之擅长 人物画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3) 雕刻 :①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②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如何快速记忆历史知识相关 文章 : 1. 如何快速记忆历史知识点 2. 怎样快速记忆历史 3. 最基本的快速记忆方法:联想法 4. 初中历史知识快速记忆法 5. 如何快速记忆文科知识点2023-08-05 08:52:481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经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繁荣昌盛的地方是从何时开始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重心曾发生从北至南、从西到东的转移,南宋时完成经济重心的转移。 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前,中国经济重心位于黄河流域,特别是关中地区。正是由于该地区在政治经济上的重要性,使它成为历代统治者争夺的对象。因此容易发生大规模的战乱,这就使黄河流域原本高度发达的封建文明不断遭到破坏。特别是东汉末年,北方大规模的战乱连绵不断,经济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长安洛阳两大古都几经洗劫,黄河中下游的高度文明一再受到破坏,人民生活流离失所,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而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长江流域此时却获得了发展经济的一些便利条件。南方此时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从西晋末年开始,大批北方农民迁居南方,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也是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南方的某些统治者,如宋的刘裕,也比较注意采取措施发展生产。因此南朝时江南的经济发展水平开始赶上北方,为国家实现政治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前提,也为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的空前繁荣准备了条件。 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由于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发生,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北方平均十年左右即发生一次大规模的战乱,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大量北方人民迁居江南,补充了当地劳动力;加上许多割据政权的统治者为增强实力,重视发展生产,因此南方经济又一次获得发展。 南宋时期,北方为落后的金政权,而汉族建立的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还大力兴办漕运和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 关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问题中国历史传承数千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黄河”始终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古代的历史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黄河丰富的水源,优良的耕种条件和集聚的人口,是黄河流域的发展长期走在南方的前面。从远古到西晋,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位于黄河流域,特别是关中地区。与之相对应,我国从奴隶社会的夏、商、西周、春秋和封建社会确立初期的战国、秦、汉的统治中心基本上都在黄河流域。同时,正是由于该地区在政治经济地位上的重要性,使它成为历代统治者争夺的对象。因此容易发生大规模的战乱,这就使黄河流域原本高度发达的封建文明不断遭到破坏。特别是东汉末年,北方大规模的战乱连绵不断,经济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长安洛阳两大古都几经洗劫,黄河中下游的高度文明一再受到破坏,人民生活流离失所,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但是在由于北方的经济基础比较雄厚,加上曹魏政权重视经济发展,加上后来蜀汉和孙吴的衰落,这一时期的北方仍然掌握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但是从东晋南朝到南宋,我国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逐渐南移的过程。本文拟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原因及南移过程的特点略作探讨。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第一阶段:东晋南朝——南北趋向平衡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从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相对于北方地区长期战乱而言,南方此时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从西晋末年开始,大批北方农民迁居南方,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也是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南方的某些统治者,如宋的刘裕,采取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第二阶段:隋唐五代——重心开始南移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北方平均十年左右即发生一次大规模的战乱,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大量北方人民迁居江南,补充了当地劳动力;加上许多割据政权的统治者为增强实力,采取了一些保境安民、劝课农桑的措施,南方经济又一次获得发展。。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第三阶段:两宋时期——南移最终完成南宋时期,北方为落后的金政权,而汉族建立的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还大力兴办漕运和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上第微度兆时度年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南方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调整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越;政治中心的南移 (如南朝、南宋)对经济中心的南移也有一定的影响。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过程的特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二是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期最突出;三是政治中心的东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2023-08-05 08:52:591
江南开发的历史过程
永嘉之乱后,今中原流民相继渡淮河、长江南迁。 安史之乱后,东路自华北平原进人淮南、江南。 靖康之乱以后北方人民南迁以本阶段人数最多,短短十余年,“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十一年,宋金和约达成,和约规定南宋不得接收金朝“逃亡之人”,南迁的浪潮始告消退 。 江南,字面意义为江之南面,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在不同历史时期,江南的文学意象不尽相同。江南最早出现在先秦两汉时期,是以楚国为背景所指的长江中游今湖南和湖北的长江以南部分、江西。 在古代,江南曾经被中原称为吴楚。后来随着中原汉族南迁,江南成为一个文教发达、美丽富庶的地区,它反映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从古至今“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江南,意为长江之南面。古代,江南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美丽富庶的水乡景象,区域大致为长江中下游南岸的太湖,钱塘江流域地区。2023-08-05 08:53:08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大分裂时期,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1.七王之乱2023-08-05 08:53:194
江南地区的发展情况
江南地区的发展始于春秋楚国和吴国,他们在此地割据,开发江南,农业与冶炼能跟上中原步伐。秦国统一中国,再次对南方进行开发,江南也算一份。三国时期,孙吴割据江东也就是现在的江南,再次对江南开发。东晋时期,北方大乱,汉人南迁,加上东晋以及后来的南朝——宋齐梁陈对江南的开发,使得南方经济发展起来,建康成为偏安一隅的大都市。唐朝安史之乱,北方大乱,人民再次纷纷南迁,江南也得到发展。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的独立政权——吴、吴越、南唐政治环境稳定,经济得到大大发展,使得这个时期,江南的经济首次超过北方。南宋时期,赵宋偏安江南一隅,江南的经济再次大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繁荣的中心。之后的元明清,江南的经济一直是领先的,无论是农业还是手工业都是中国的中心。2023-08-05 08:53:44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方面的主要特点是甚么
三国和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大分裂,民族融合迅速发展,江南地区迅速开发为本单元的突出特点,也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士族的形成与发展,宗教盛行也是本单元的突出特点。 三国和两晋。东汉末年,各军事集团割据混战,社会动荡,国家分裂,这种局面实质上是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曹操势力逐渐强大,一度统一北方,但赤壁战败,统一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孙、刘势力发展,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发展经济。西晋曾一度统一,但因各种矛盾尖锐复杂,又迅速灭亡。东晋偏安江南,与内迁各族建立的政权对峙。前秦曾一度统一北方,并想进而统一中国,但淝水战败,统一愿望再度落空。 南北朝,东晋之后,南方四朝相互更替,史称南朝。南朝时,由于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开始赶上北方。但政治上,则在地主阶级中形成了士族制度,它们在政治上、经济上都享有特权,极端腐朽。而此时的北方,继前秦统一失败后,北魏又曾一度统一北方。此后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适应了这一趋势,并使北方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后来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不久,东魏、西魏又分别为北齐和北周所取代。北周又一度统一北方,为以后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民族大融合,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江南的开发,我国的科技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不少领域取得领先世界的成就,出现了祖冲之、贾思勰等著名科学家和杰出的文学艺术家。与此同时,佛教盛行,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及以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 1.怎样认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国鼎立的社会根源。首先是东汉以来世家豪族势力的膨胀,使政治分裂倾向日益加剧,其次是南方得到开发,孙刘两集团的经济实力日趋雄厚,而北方生产遭到破坏,曹魏时虽有恢复,也未超过两方的水平,因而在全国形成三个经济实力相对平衡的区域,为分立提供了物质基础。再次是魏、蜀、吴之间也形成军事实力的某种均衡,彼此都无力消灭对方。因而导致三国鼎立。 这种局面虽然仍属于政治上的分裂,但与东汉末年相比,却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三国是在各自统治范围内的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是一进步,它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环境,各国统治者又都重视发展生产,为全国的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 2.西晋短期灭亡的原因 西晋统治短暂的原因主要有:①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权的斗争,使生产遭受严重破坏,也削弱了自身的统治力量。②内迁的各族受西晋统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民族矛盾尖锐,流民起义打击了西晋统治。③匈奴贵族借机反晋,攻占西晋都城洛阳,又攻占长安,俘虏西晋皇帝,直接导致西晋灭亡。所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是造成西晋短命而亡的三大矛盾,其中,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了其他两个矛盾。 3.士族制度 士族制度是魏晋南朝时期的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对这种现象要从三个方面来把握:①士族的兴衰:魏晋以来,形成士族制度;东晋时得到充分发展;东晋南朝时士族势力很大;南朝末年,南方士族的势力逐渐衰落。②士族的特殊地位:经济上占有很多的土地和劳动力;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的官职;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③士族的腐朽性:注重门第和身份的高低;不学无术,生活腐化。 士族制度经历了以下四个演变过程:①魏晋以来形成。②东晋时期得到充分发展,东晋南朝时势力很大。③南朝末年,南方士族的势力逐渐衰落。④隋唐科举制度的冲击,到唐末农民起义时消亡。 4.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问题 ①改革的背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面对这种情况,为了加强对各族人民的统治,北魏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的建议,实行改革。 ②改革的主要内容:可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经济上,实行均田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形式,政府把一些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对社会秩序安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政治上,迁都洛阳和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这两项措施均有利于北魏对黄河流域的控制。文化上,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孝文帝下令鲜卑族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说汉话,提倡同汉族通婚,这就从姓氏、服装、语言、婚姻等方面清除了鲜卑族和汉族的隔阂,达到鲜卑族和汉族进一步融合的目的。 ③改革的历史作用。历史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5.南北朝时佛教的盛行 佛教盛行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这一现象,应注重从以下方面分析: ①佛教盛行的原因:佛教自西汉末传入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兴盛起来,其原因有:第一、社会动荡不安,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为佛教流行提供了土壤,人民容易接受宗教。第二,佛教本身有很大的欺骗性,佛教所宣传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的现实转移到无法验证的来世幸福上,很容易欺骗和麻痹广大劳动人民。第三,统治阶级的提倡支持。 ②佛教兴盛的表现:信奉佛教的人很多,上至皇帝、王公、贵族和大臣,下至普通百姓,都信奉佛教;佛寺遍布各地,僧尼众多;佛教寺院在政治、经济上有很大势力。 ③佛教的影响:同佛教有关的建筑和石窟艺术得到迅速发展;佛教没有解脱人民的灾难,反而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出现了反佛教的斗争,以范缜最为突出。范缜的《神灭论》揭穿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进行的欺骗。 6.如何理解和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 民族融合是魏晋南北朝历史的突出特点之一。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民族差异和民族隔阂的消除,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是历史的进步。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形式途径为:①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②联合斗争: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北方经济破坏,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从而使民族之间联系更加密切。③友好往来:魏晋以来,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在和平的环境中,各民族人民频繁交往,使民族大融合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未断。④各族间的征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打破了各族原有的部落组织,有利于民族融合。⑤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2023-08-05 08:53:523
东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2 北方人口大量迁移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生产工具。 3 当地人民辛勤劳动 4 江南社会秩序安定2023-08-05 08:54:136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何特点?
总的特征:封建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政治 经济 北方经济的破坏与恢复 江南经济的开发 士族庄园经济与寺院经济的发展 民族关系略文化特点是:1 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 2 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 3 思想领域异常活跃 4科技成果成就突出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时期,它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又由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决定而创立许多制度,具有鲜明时代特征。 (1)士族制度贯穿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最具时代特征的政治制度,决定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官僚门阀特色。士族制度形成于汉魏之际,西晋时得到巩固,东晋时达到鼎盛,南朝时逐渐衰落。 (2)两汉末年以来,战乱使流民和劳动力不足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利用国有荒地,解决流民和劳动力不足是这一时期经济制度的共同特点。曹操大规模推行屯田制,为魏蜀吴三国沿用,促进农业发展;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后被隋唐沿用,有利用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科学技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特点;一是江南迅速开发,中原相对停滞;二是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三是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四是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其中,江南经济赶上北方是最重要的特点。 (1)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我国经济重心甫移打下基础。一方面是江南经济的开发;另一方面是北方农业虽屡遭破坏,但总体还是在恢复和发展。江南经济开发从江东扩展到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其原因,一是北方大量人口南迁;二是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三是一些统治者推行重农政策;四是北方粟麦等旱田作物南移。北方农业恢复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一是研制新农具,推广新技术;二是兴修水利;三是开发边疆地区。 (2)魏晋南北朝手工业,门类与秦汉基本一致,但品种更丰富,产量增加,技术有所进步,突出手工业部门有纺织业、矿冶业、制瓷业和造纸业。 (3)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畸形发展,钱币衰落,布帛、谷物等实物货币盛行。但北魏以后,北方商品经济有所恢复,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比较活跃。这一时期对外贸易不逊于前代。 民族融合形成高潮 民族融合的过程,也就是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缔造过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这个过程的重要阶段。 (1)三国时,诸葛亮治蜀,“和抚”南中地区各少数民族,发展当地经济。孙吴政权招降越族,增加人口,促进江南经济迅速发展。 (2)从东汉末年开始,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西晋时,出现了匈奴、鲜卑、羌、氐、羯等族大迁徒的局面。他们与汉族杂居,共同反抗西晋的压迫。 (3)十六国时期,我国北方和西南地区先后出现十几个少数民族割据政权,展开混战,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民族间差异缩小,各族贵族割据势力削弱,北方出现民族融合趋势。 (4)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民族融合加强,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潮流,加速了民族融合和封建化进程。至北朝末年,胡汉差异逐渐消失,实现了民族大融合。2023-08-05 08:54:331
会土是我国古代江南的哪里
一般地说江南就是指的长江以南江浙,苏北地区,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解释 从地理角度来说 是指秦岭 淮河以南地区江南”这个地名,早在先秦就已问世,但其现代意义起源于唐朝。唐太宗将天下分为十个道,其中就有江南道。唐玄宗又将江南道细分为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其中江南东道包括今闽、浙及苏南、皖南。此后,地道的江南的中心逐渐稳定在今苏南、浙北一带,直至今天 从“江东”、“江左”到“江南” 在古往今来如恒河沙数般的各式地名中,最为奇妙的应该数“江南”了。 这个地名早在先秦就已问世。但到隋代为止,它所指的地域范围与后来大相径庭,那时它主要指长江中游的今湖南、江西一带。 江南”的现代意义起源于唐朝。这个地方起先是被叫作“江东”的。霸王别姬的故事中,英武多情的楚霸王项羽被流氓皇帝刘邦击败,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宁愿选择自刎也不愿意逃回老家,那个“江东”指的其实就是后世的“江南”。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国传统中有以左代东、右代西的习惯,这一地名又被雅称为“江左”,在公私文书及各类著作、文学作品中使用十分频繁。 从“江东”、“江左”而变为“江南”,起源于唐代的贞观十道。唐初政区实行州县二级制,由于州的数量太多,达300多个,中央政府管理起来很麻烦———据说唐太宗苦于记各州长官们的名字记不住,只好将它们写在屏风上。于是,他在即位之初的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便将天下分为十个监察区,称“道”。其中北方、南方各五道,江南道包括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至今贵州、东至海的一大片地区。由于这一次区划的数目实在太少,南方各区大多过于广袤,到了风流天子唐玄宗的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又将道的数目增加到15个。江南道从西到东依次被分为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其中江南东道包括今闽、浙及苏南、皖南地区。 唐朝的“地域歧视” 唐朝人对于各区域的观念是非常有意思的。当时的人非常强调地域差异,动不动就把南北挂在嘴边,可是被举出来进行对比的,往往是“塞北”和“江南”,如“江南花柳从君咏,塞北烟尘我独知”(王智兴)之类。 “塞北”我们知道那是从辽水之东一直绵延到贺兰山、六盘山以西的一个漫长而辽阔的地带,那里总是令人想起恶劣的自然环境,如寒冷、风沙、荒漠,以及残酷的人文环境如战争、白骨。而江南呢,从空间位置上它并不位于南方的最南端,它被拉出来是因为它处于环境质量的另一个极端,此地从南朝以来便是有名的“佳丽地”。 这种对比方式让我们有一个有趣的发现,那就是在北方,各地区之间大致是一个平行的关系,没有哪一个区域可以堂而皇之地以北方代表的身份出现。当时较为突出的地域成见是“山东”(太行山以东)与关中的对立,两个地方的人经常相互取笑、斗气。史载唐太宗曾在宴席上谈起山东人如何如何、关中人又如何如何,言辞间颇有“同异”,有个大臣叫张行成的当即跪奏说:“臣闻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以东西为限。”唐太宗才猛然醒悟过来。 而在南方,各区域之间有一个明显的落差关系。岭南自不用说,因为地多瘴疠,当时中原人觉得去那里顶多只能捡回来半条命。西南的巴蜀之地,也因为僻处西南一隅,有“蜀道难”之称,给人的印象也不太好。杜甫有联著名的诗:“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由此可见一斑。 扬州算不算“江南” 真正能够让人想起南方的好来的是“江淮”。但是,这个地名包含着这层涵义已经是到了唐后期,今湖南、福建等地已经没份。过去不少人想当然以为“江淮”指的是长江和淮河之间的那块地域,其实不是,在唐人的概念中,它是“江南”和“淮南”两个地域之和的简称。“淮南”才是长江和淮河之间的那个地域。 “淮南”是好地方,当时留下来一个著名的口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可惜淮南的好地方仅此一处而已,周围的地区还是不行。“江南”在上文提到开元时(733年)已有“江南西”、“江南东”之分,到了唐后期,“江南西”已经简称为“江西”,照此逻辑,“江南东”该简称为“江东”了吧———可是不,它仍叫“江南”。它的优势地位由此可想而知。 唐后期的“江南”有广狭两层含义,广义地说,它指贞观十道中的江南道。由于安史之乱以后道(方镇)的数目增加到几十个,并且转化为事实上的高层政区,此时仍常用贞观十道作为一种提纲挈领的地域概念。唐后期定期编纂的一种类似于现在行政区划图册、并附有详细文字说明及统计资料的文献便叫《十道录》或《十道图》。 但更常用的是“江南”的狭义,即唐中叶的“江南东道”,此时它已分属宣歙、浙东、浙西三个观察使管辖。其中,宣歙(今皖南)相对于两浙处于边缘,张九龄曾有“故人宣城守,亦在江南偏”之句可以为证。而浙东(今浙东、浙南)、浙西(太湖流域及今浙北)的两浙之地,唐人又很敏感于吴和越的区别,在当时人心目中,吴地(太湖流域)才是江南的典型。 唐代以降,虽然江南的边缘时伸时缩,例如有时人们把地处江北的扬州也视作江南的一部分,但地道的江南一直稳定地以今苏南、浙北为中心。 微笑past╱/ 希望可以帮到您,祝您愉快!Y(^_^)Y 谢谢你,o(∩_∩)o 欢迎采纳,~(⊙_⊙;) 祝你早日把问题解决!↖(^ω^)↗加油!`~2023-08-05 08:54:391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有什么表现?
很大的影响2023-08-05 08:54:494
东晋后期我国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迅速发展的表现
表现是普遍种植双季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以来,我国江南地区得以开发,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包括推广和改进耕犁,实行精耕细作,推广选种、育种,水稻有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地区还种植了双季稻。2023-08-05 08:54:581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北方战事较多,时间长了,百姓们都是家破人亡,过着极其不稳定的生活,而当时的南方虽然不可能完全安全,但相比至少比北方要安全。2、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北方劳动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增加劳动力,带去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先进生产技术得以推广,促使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3、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东晋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量良田,小麦种植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水稻种植技术有了提高,江南经济快速发展。4、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由于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相互学习,加深了交往,不断的生产方式,解放生产力,使得江南地区得以开发。5、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南方地处亚热带地区,雨水光照充足,适合农作物生产,一年可以两熟或两年三熟,极大促进了南方农业的发展。2023-08-05 08:55:0713
为什么在宋朝之前江南一直被视为“蛮荒之地”?
为什么在宋朝之前江南一直被视为蛮荒之地? 也不完全是视为蛮荒之地。最大原因是环境和地理位置的不同。从其划分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简单的概括一下: 江南的划分,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在秦汉时期,对于江南的划分就逐渐明确,先秦的江南,是指现今的湖南省、湖北省南部。 到了随朝时,江南又表示江汉南部,江淮北部区,这时的江南描绘比较模糊,但是也可以看出此时江南所表示的地区比较富裕。 宋朝在前人划分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得益于长江的出现。改道为路,分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宋朝当时的江南路,是指现在的江西省,江苏,渐江省。 古之江南都是鱼米之乡。何来蛮荒之说。只听说过南蛮,与蛮荒的提法有所不同。 不知道是谁这么说的。 如果指的是广义的江南,就包括当今的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你这个论断,大题"正确,因为湖南是最后一个被开发的。但狭义的江南指的是苏杭地区的话蛮荒之地称不上,但宋确实是一个转折点。蛮荒应该主要是人口,城市,产业,人才几个方面之"综合。 出现江南宋以前是蛮荒之地和我国的文明起源分不开,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所以最先开发的就是关中,"中原,华北一带,江南在春秋战国时期属吴越,据记载越被吴击败后全国""只剩几万人口,可见那时江南地区"之荒凉。下面就分析下,江南开发的过程。 一,江南区域的变迁。 秦朝之后 秦统一天下时期的《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此书中出现的江南,指的是现今湖南省和湖北南部、江西部分地区。王莽时曾改夷道县为江南县,是今日湖北宜都地区。《后汉书·刘表传》载“江南宗贼大盛……唯江夏贼张庄、陈坐拥兵据襄阳城,表使越与庞季往譬之,及降,江南悉平”。 西晋永嘉之乱后,今中原流民相继渡淮河、长江南迁,衣冠南渡,以建康(今南京)为都,是为东晋。隋朝,这一时期的江南有时指的是湖南、湖北一带。 唐朝贞观元年(627年),设立江南道,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西、湖南、湖北长江以南部分(见于唐陆羽荼经八之出)。安史之乱后,东路自华北平原进人淮南、江南。 靖康之乱以后北方人民南迁以本阶段人数最多,短短十余年,“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十一年,宋金和约达成,和约规定南宋不得接收金朝“逃亡之人”,南迁的浪潮始告消退。 宋朝改道为路,江南路包括江西全境与皖南部分地区,分江南东路与江南西路,其中江南东路包括宣州、池州、太平州、徽州、饶州(上饶)、信州(鹰潭)、抚州、洪州(南昌);江南西路包括袁州(宜春)、吉州(吉安)、江州(九江)、虔州(赣州)。宋朝的江南路主要指江西省即赣江流域,同期苏杭则属于两浙路。 江南地区 元朝开始的官修地理志中,“江南”一词还有被用于行政区划。明代袁可立在苏州为推官,史官在评价他的政绩时称呼道,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神君讫威讫富之誉,(袁可立)为江南冠矣!” 清顺治二年以明朝南直隶辖区设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后改为江南省。同江西省一并由两江总督管辖。顺治十八年撤销江南省,分设安徽省和江苏省(江苏巡抚,江苏布政司驻苏州 二,江南地区三次人口大迁入带来的变化 江南在春秋战国是数吴越,三国时东吴又立都金陵,南朝金陵也大部分时间是当时的中心城市,但为什么在宋之前还是称之为蛮荒之地呢?最主要还是人口不足,然后才是农业生产技术和文化的落后。 在北方人民为了避乱,先后三次大规模南迁 发生了变化。 (1)三国时期,南迁人民带来先进的耕作技术,同山越族共同垦荒,发展农业生产,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但此时南迁规模较小,还不足以改变江南人口不足。 (2)东晋南朝时,多次南迁农民带来先进的生产农具和技术,与南方人民共同兴修水利,普遍地使用牛耕,大片土地得到开发,使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 (3)到了隋,江南已经是繁荣地区,当时的扬州更是与东都洛阳一样是最大城市,此时已经不能说是蛮荒之地了。隋炀帝南巡经常在扬州乐不思蜀。 到南宋时期,立都临安,此时大量人口南迁,特别是宋高宗强制北方豪强迁入临安,带来了文化大繁荣。此时的江南已经成为最富饶地区。此时的南方水田增加,稻米成为主要农作物,太湖流域的产量在全国居重要地位。棉花种植进一步推广,棉纺织业逐步成为产棉区的主要农副业。 这时候的江南已成为最重要的区域。赋税占了全国一半以上。人才辈出。 总之,江南地区的蛮荒或富饶与中华民族的文化起源,人口变迁,产业成熟最相关。 大家好,我是冯娃儿,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在宋朝之前江南被称为蛮荒之地?第一,古代的时候,南方比北方开发难度大,北方的广大半干旱地区,由于没有多茂密森林开荒种地,反而要容易的多,他们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如小米,小麦,高粱大豆等等,第二对瘴痢的恐惧造成了封建统治者对江南的偏见,水土不服,很多北方人来到南方后都死亡了,南方地方病比北方病多,因为南方潮湿闷热的自然环境。第三是由于南方是贬谪之地,古代交通不发达,信息闭塞,统治者往往一生也没有去过南方,对南方也就没有什么感情,加上文人骚客的不实支持,导致他们对南方抱有偏见。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谢谢你好,我是百草御膳房,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为什么在宋朝之前江南一直被视为"蛮荒之地"。这与中国文明发展史是有一定关系的。 华夏文明最初主要是在黄河文明,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宋朝之前的历朝历代,都城都在北方,长安(今西安),洛阳,汴京(今开封),殷都(今安阳)交替作为都城统治全国。长江以北的地区长期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相对较多,耕地得到开垦,熟化,就连大禹治水的传说也是说的治理北方的水系,北方的耕作灌溉系统也比较成熟。北方是提供人类繁衍生息的主要粮食产区。 当时的耕作技术,开垦南方这种湿热气候条件下,野草疯长,山多湿重的耕地还不具备条件。再加上江南人口稀少,热疫频发,山路阻塞,交通不便,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北方人往南流动迁移较少,朝廷也把南方选作惩罚官员的贬谪之地。所以宋朝之前的江南地区一直被称作"蛮荒之地"。 北方地区是肥沃之地,故而变成了各方掠夺的战场。从中原地区统治者之间的争夺战争,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征服南下,致使很多人为躲避战乱逃往南方,到了唐朝的"安史之乱",大批北方人民迁徏开垦南方,才为江南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成为了 历史 上南方发展的转折点。 北宋的灭亡,南宋的建立,迁都临安(今杭州),最终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大发展,由于南方雨水丰沛,开垦了大量农田,水稻产量迅速攀升,才有"江南熟,天下足"的说法。随着南方地区耕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又有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赞誉。说明当时局部的粮食产量已经很高了。自此,江南地区才脱掉了"蛮荒之地"的称谓。 这就是为什么在宋朝之前江南一直被视为"蛮荒之地"的原因。为什么古代的南方是蛮荒之地,调侃 历史 告诉你。 先不说文明,部落,单从地理位置看,在古代,长江以北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人口稠密。而南方除了长江一带,大多数都是丘陵地带,土壤为酸性,特别是古代生产技术低下,根本没有能力去开垦这些土地。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南方有着夺人性命的瘴气,即便是到了现代,在越南战争,美军也因为气候问题损失惨重。即便是在唐朝,有的官员被流放到南方后,宁愿选择自杀,也不愿意去南方。从战争史上,中原王朝打败了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却有时候打不过当时南方的部落,最大的原因就是瘴气。 从汉代以后,人们就普遍认为去南方等于死亡,贾谊在被贬到长沙时,就是抱着必死的决心的。南方地区因为潮湿闷热的原因,地方病比北方多,而且在古代,湿气是六淫之一,人们天生对湿气畏惧。 而宋朝以后,古人开始大面积的种植水稻,有效的压制了蚊蝇队疾病的传播,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南方才逐渐发展起来。 南方在古代长时间落后于北方,也是远古时期华夏文明聚集在北方的原因,因为北方地区干旱,没有森林,开荒很容易,而且当时种植的食物,比如小米,小麦等都适合北方。而南方气候湿润,就连草都只能等干枯之后才能火烧,这也就意味着,在生产力落后的年代,南方只能在冬季进行开荒。【“江东”是指九江到芜湖】长江下游斜向东北汇入大概,这段长江的东南部分,被称为“江东”(江南、江表、江左)。这个区域包括了今天江西的九江、景德镇,皖南的徽州、芜湖(项羽无颜相见的“江东父老”就是今天的安徽马鞍山).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江西之名殆不可晓,全司之地并在江南,不得言西!”“江西”只是“江南西道”的简称。“江东、江南”一直都是江西,跟江苏关系不大。.【宋朝前江苏大部分还在海底】现在的“江苏”,是长江和淮河的冲积形成的,宋朝之前,长江的出海口在现在南京。今天的连云港、盐城、南通、及苏州东部,当时还没形成陆地,按照长江冲积速度反推,春秋时代苏州这个地方很可能也不存在。(“吴国国都在苏州”这种说法,纯属江苏自己牵强附会之说,没有任何证据,也不符合常识). 三国时代的“吴国”,前期治所在柴桑(九江),主要地带是九江、浮梁、徽州、芜湖,后期把治所迁到建业,始终跟苏锡常没有任何关系。黄河及长江流域地区,气候温宜,雨量适中,土壤肥腴,故较早即进入城廓农耕 社会 ,地称为中国,人称为华夏。边区自然条件较差,多为游猎畜牧之族所居,故称为蛮夷。 古代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多数情百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宋朝以前江南被称为南蛮之地,是与朝代的经济,政治中心有关系的。请看视频回答,谢谢支持![作揖][作揖] 古代,长江以北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人口稠密。而南方除了长江一带,大多数都是丘陵地带,古代生产技术低下,根本没有能力去开垦这些土地。 南方有着夺人性命的瘴气,人们就普遍认为去南方等于死亡。南方地区因为潮湿闷热的原因,地方病比北方多。 西晋“八王之乱”,胡人趁乱反晋。西晋灭亡后,出于避乱,晋朝皇室和北方黄河流域广大居民进入安定的长江流域。 后来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灭陈朝,方使中国结束了300年的动乱,而这三百年动乱,少数民族屠杀中原汉族,给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同时汉民族也逐步南迁。 唐朝安史之乱,又造成了大量北人南下,北宋灭亡,北方人口又大量南移,直到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宋朝以后,南方开始大面积的种植水稻,有效的压制了蚊蝇队疾病的传播,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南方才逐渐发展起来。 其实这种说法本身便有待商榷。在宋以前的一千多年间,中国版图共经历过三次大规模的南迁。 正是这三次不断的叠加开发,才有后来吴越国的繁荣,也才有更后面南宋在文化、商业上的全方位繁荣。 1、第一次是秦朝“南方大开发” 在秦统一六国时,整个长江以南都算作蛮荒烟瘴之地,水里有血吸虫,地上有毒蛇,此外还有当地的土人,道路还不通,开发可谓难上加难。 为运粮食,始皇帝命令凿通了灵渠,巴蜀之地修栈道运兵,不知道付出了多少条性命,才统一了东瓯国、闽越国、瓯越国等两广之地。 而秦朝灭亡时,南部的郡守赵佗不归,二十万大军就此留在了南方。随后赵佗便割据建立了南越国,这些人就成了最早的岭南开发者。 一直到汉武帝时,东瓯内迁,南越内属,整个中国才算又一次统一。而此时的南方经过七十余年的开发,已经有了相当的改善。汉文帝时,贾谊就在长沙当太傅。而七十年代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更是奢华。2、晋室南迁 在晋室南迁之前,我们都知道孙权父兄三代坐镇建康(南京),江东之地三分天下。最重要的是,吴国之时船业非常发达,已经有了海上贸易。 即至晋室南迁,定都建康,与北方南北分治。于是从东部江苏、浙江,到中部湖北、湖南,一直到巴蜀,都在东晋治下。 即便是政权更迭,宋、齐、梁、陈,共历时三百年,那时的南方已经是与长安媲美的富庶之地了,两湖的水稻产量开始超过北方。3、安史之乱 第三次大规模南迁是安史之乱所致。 因安史之乱发生在北方,从北边东部一直到西部,铁蹄蹂躏,百姓流离失所,一派荒凉景象。 唐玄宗从长安直接下汉中,进入巴蜀避难。而中原地区的人则大规模南迁江南之地。 安史之乱导致的后果极其深远,不仅仅只是唐朝由盛转衰。 它客观上造成了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至此转移向南方 ,北方以后千年由此衰落。并且客观上导致了宋代的重文轻武,文人地位超过武将,也因此影响了此后千年的政治格局。 这次的北人南迁带来了北方的先进技术,在唐代中后期江南之地已经成了赋税收入的重地。 五代十国时,南方的几个国家吴越国、南唐,可比北方赵匡胤的北周富裕多了。吴越国钱缪之所以主动放弃抵抗,就是不像富庶的杭州因战争而毁于一旦,由此得以继续保留江南的经济中心地位。 所以,说宋代前江南是“蛮荒之地”是不成立的。江南地区为蛮荒之地? 一这种说法首先是基于中原文明来说的,宋朝以前江南腹地基本都是中原朝代的边境,中原文化传播到这里甚至又少。所以中原人普遍成之为蛮荒之地。 二,其实蛮荒之地的说法从广阔角度来说的话,并不准确。据史记载:在大洋洲商朝大墓和先前发现的吴城遗址、牛头城遗址等,都充分证明: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就是“长江中下游的青铜王国”,江南的文化就已相当发达。这一发现,弥合了江南文明史的断层,是对“中原中心论”的严峻挑战,惊世骇俗,引起了很大震动!夏商周时期的江南地区是落后、愚昧“荒蛮之地”,这一传统 历史 说法面临重大修改!对于这一论点,同为长江流域的湖南宁乡出土的大批精美青铜器,加之四川三星堆文化遗址,也都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所以江南并非狭义上的蛮荒之地,其也具备光辉灿烂的 历史 文化,江南地区的文明也给现代 历史 留下了深渊影响。2023-08-05 08:55:371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北方人民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另外,政治中心(即都城如吴国的建业和东晋的建康也开始南移。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北方人民共同开发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良田。2023-08-05 08:55:5113
古代的江东是指哪里?
今天的江东指的是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省、江西东北部、上海市地区。古代的江东是指九江以东的地区,并且是以长江为界,每个朝代划分界线不一致。江东是中国历史的地理概念,属于汉族地区的一部分。指长江以东地区,又称江左,长江在自九江往南京一段(皖江)为西南往东北走向,于是将大江以东的地区称为"江东"。三国两晋开始江东以文化繁荣、经济富庶著称,至唐以后逐渐被江南的概念取代。宋朝时的江南东路简称江东,首府在江宁府(今南京市),管辖今安徽省长江以南,苏南部分,江西小部分。江东亦是自江西九江以下,是江南地区的东部(也包括安徽省和江苏省的部分江北地区)被称为江东。大致范围为现在的江苏省中部、南部,即现在的苏中,苏南。安徽省中部、南部,即现在的皖中,皖南。上海,浙江,江西省东北部,古以中原为中心,长江以南为外,外即表,故称江南为"江表"。又因位于长江这段的南北走向,又将东南方的地区称"江东"。古人地理左东右西,晋、南朝之时,又常称江东为"江左"。唐朝开元年间,设江南东道于江东地区,因此开始称江东为"江南"。之后江东、江左等词汇也逐渐不再为人所使用,取而代之的是范围更大的江南。扩展资料三国时江东六郡指吴郡(郡治江苏省苏州市)、会稽郡(郡治浙江省绍兴市)、丹阳郡(郡治初在宛陵,后移至建业即江苏省南京市)、豫章郡(郡治江西省南昌市)、庐陵郡(郡治江西省泰和县西北)、庐江郡(郡治安徽省庐江县西)。2023-08-05 08:56:211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有什么表现
晋南北朝的社会经济: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的特点: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1、农业:(1)江南农业的开发:表现: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具体表现为,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产量提高。原因:①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②南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融合;③社会相对安定;④统治推行劝课农桑的政策;⑤北方粟麦等作物南移。影响: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2023-08-05 08:56:424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总的社会特点
晋南北朝的社会经济: 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的特点: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1、农业:(1)江南农业的开发:表现: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具体表现为,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产量提高。原因:①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②南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融合;③社会相对安定;④统治推行劝课农桑的政策;⑤北方粟麦等作物南移。影响: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2023-08-05 08:56:501
六朝时“江南的开发”的内容是什么?
补充一点,当时北方战乱,大量人才南迁,造成南方的发展.2023-08-05 08:56:572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有什么表现
晋南北朝的社会经济: 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的特点: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1、农业:(1)江南农业的开发:表现: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具体表现为,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产量提高。原因:①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②南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融合;③社会相对安定;④统治推行劝课农桑的政策;⑤北方粟麦等作物南移。影响: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2023-08-05 08:57:071
江南之为我国盛矣........是东晋南朝时期的事,谈谈其表现在哪些方面?????
北方大量人口南迁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商业化程度高2023-08-05 08:57:132
如何认识六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特点是持续的开发,在三国的孙吴政权统治时期,南方地区得到初步的开发,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地区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六朝时期,特别是东晋南朝,江南农业开发,其地区扩大,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而且波及岭南及闽江流域;江南农作物品种增多,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水利工程得到兴修,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流域、成都平原成为重要产粮区。手工业也有迅速发展,丝织、冶铁、制瓷、造纸等技术不断改进、创新,产品质量好,品种多。影响:秦汉时期,江南经济落后于黄河流域。六朝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使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为后来隋朝的统一准备了历史条件,也为后来全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用政、史、地的知识分析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从政治角度看,南方统治者重视农桑、兴修水利等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从地理角度看,南方水源充足,河网密布,交通便利;北民南迁带来人口的逐渐增多,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历史上,由于少数民族与汉族居,民族融合加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23-08-05 08:57:201
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开发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特点是持续的开发,在三国的孙吴政权统治时期,南方地区得到初步的开发,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地区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六朝时期,特别是东晋南朝,江南农业开发,其地区扩大,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而且波及岭南及闽江流域;江南农作物品种增多,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水利工程得到兴修,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流域、成都平原成为重要产粮区。手工业也有迅速发展,丝织、冶铁、制瓷、造纸等技术不断改进、创新,产品质量好,品种多。影响:秦汉时期,江南经济落后于黄河流域。六朝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使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为后来隋朝的统一准备了历史条件,也为后来全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用政、史、地的知识分析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从政治角度看,南方统治者重视农桑、兴修水利等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从地理角度看,南方水源充足,河网密布,交通便利;北民南迁带来人口的逐渐增多,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历史上,由于少数民族与汉族居,民族融合加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23-08-05 08:57:301
三国时期江南农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东晋南朝时,南方经济又得到了怎样的开发?
三国时期江南农业发展的原因: ①南方气候适宜,区位良好,水源充足,河网密布,交通便利; ②北方流民南迁带来的先进技术和劳动力; ③南方建立了局部统一的封建国家,百姓相对得到了更多休养生息的机会; ④北方强敌窥视,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社会有发展海外贸易的动力。 --------------------------------------------------------------------- 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特点是持续的开发。 在三国的孙吴政权统治时期,南方地区得到初步的开发;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地区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六朝时期,特别是东晋南朝,江南农业开发,其地区扩大,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而且波及岭南及闽江流域。 江南农作物品种增多,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水利工程得到兴修,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流域、成都平原成为重要产粮区; 手工业也有迅速发展,丝织、冶铁、制瓷、造纸等技术不断改进、创新,产品质量好,品种多。2023-08-05 08:57:371
古代农业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可以分为六个发展阶段: (一) 农业技术的萌芽时期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以前)中国农业大约起源于一万年前。它是在采集和渔猎经济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农业的产生,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 农业技术的初步形成时期夏、商、周(约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这一时期,中国发明了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开始兴建。农业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三) 精耕细作的发生时期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221年)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大变革和科技文化大发展时期。炼铁技术的发明标志着新的生产力登上了历史舞台,铁农具和畜力的利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四) 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时期秦、汉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这是中国北方地区旱地农业技术成熟时期。耕、耙、耱配套技术形成。多种大型复杂的农具先后发明的运用。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写作大型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五) 南方水田精耕细作的形成时期隋、唐、宋、元(公元581--公元1368年)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南方水田技术配套技术形成。水田专用农具发明与普及。棉花在中国逐渐推广。出现众多农书。土地利用方式增多。南北方农业同时获得大发展。(六) 精耕细作的深入发展时期明朝至清前中期(公元1368--公元1840年)这一时期中国普遍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农业生产向进一步精耕细作化发展。美洲新大陆的许多作物被引进中国,对中国的农作物结构发生重大影响。多种经营和多熟种植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农业以高科技应用为基础,取得了更为辉煌的成就。中国以只占7%的土地,养育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农业科技方面,中国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已经从1949年20%提高到42%2023-08-05 08:57:484
为什么说南朝是六朝中江南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特点是持续的开发,在三国的孙吴政权统治时期,南方地区得到初步的开发,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地区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六朝时期,特别是东晋南朝,江南农业开发,其地区扩大,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而且波及岭南及闽江流域;江南农作物品种增多,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水利工程得到兴修,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流域、成都平原成为重要产粮区。手工业也有迅速发展,丝织、冶铁、制瓷、造纸等技术不断改进、创新,产品质量好,品种多。影响:秦汉时期,江南经济落后于黄河流域。六朝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使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为后来隋朝的统一准备了历史条件,也为后来全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用政、史、地的知识分析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从政治角度看,南方统治者重视农桑、兴修水利等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从地理角度看,南方水源充足,河网密布,交通便利;北民南迁带来人口的逐渐增多,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历史上,由于少数民族与汉族居,民族融合加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23-08-05 08:58:111
秦汉魏晋南北朝社会有哪些特点?
秦汉特点政治上: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初步建成,国力空前强盛.经济上:商鞅变法奠定重农抑商政策的基础,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以及农耕技术发达.文化上:秦王朝焚书坑儒,钳制思想文化领域;汉王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点一、社会大分裂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除西晋短期统一以外,魏晋南北朝多数时间处在分裂割据状态,或三国鼎立,或南北对峙。南北对峙下的南方和北方,又时常呈现不同的分裂割据局面。秦汉时期的豪强地主发展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土族地主。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大分裂,也不是绝对的。分裂背景下又孕育着统一的因素。魏、蜀、吴三国实现了局部范围的统一,十六国北朝时黄河流域曾先后出现过前秦、北魏和北周的三次统一,东晋南朝虽然朝代更替频繁,但南方相对统一。这些统一因素的存在,为隋唐统一鼎盛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为结束分裂混战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中的一些人物,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努力。曹操、诸葛亮、祖逖、王猛、刘裕、北周武帝等都是为统一做出过贡献的人物。 分裂割据状态下,战乱频仍,各地交通阻隔,不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的严重破坏、商业经济的衰退是分裂割据带来的后果。但是在个别情况下,这种因果关系并不是绝对的。例如,三国鼎立时期,国家虽然分裂,但比起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战争已经大为减少,魏、蜀、吴在各自的统治区域内大力发展生产,南北人民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机会。同时,在三国政治、外交舞台上,上演一幕幕历史活剧,充满了生机。总之,统一固然比分裂要好,但不能绝对化,对具体的情形要做具体的分析。二、民族大融合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秦统一中国以后几百年间,我国各民族形成发展、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结果。“多民族的统一”,是对秦汉王朝的高度概括,“多民族的融合”,构成了魏晋南北朝社会大分裂之外的又一大时代特征。 两汉时期汉匈之间的和战,增进了双方的交往与了解,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迁居内地、建立少数民族政权,最后与汉族融合,提供了条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长期割据混战。边疆地区的各少数民族获得了较大发展。特别是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趁西晋末年“八王之乱”,纷纷迁居内地,一些少数民族的贵族,还先后建立起政权。如西晋末年,匈奴 贵族刘渊,乘“八王之乱”据有并州,建立了“汉”政权,羯族首领石勒建立了“后赵”政权,十六国之中,除了前凉、西凉和北燕为汉族人建立以外,其他都由迁居内地的少数民族建立。北朝中的所有政权,也都是迁居内地的西北、北部少数民族建立。这一时期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如南方的越族、西南地区的夷人,也都与内地封建王朝有过或多或少的接触。经过长时间的杂居相处,共同经历割据混战的苦难,各族人民之间增进了了解。民族界线越来越小,社会上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这种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在北方表现得最为明显。北魏孝文帝顺应这一历史潮流,采取措施进行改革,客观上促进了少数民族的汉化和封建化,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局面的出现。当然,促进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因素很多,我们之所以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他具有远见卓识,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趋势并积极地顺应这种趋势,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历史的进步。经过民族融合,许多以往的民族消失了。像自公元前3世纪以来叱咤中国北方的匈奴族,到南北朝后期已经不见其名。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中华民族增添了新的血液,内地经济生活中增添了新的成分,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创立的均田制、府兵制等都为以后的中原王朝所沿用,这些都为下一个繁荣时代的来临创造了条件。三、门阀大政治 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遭到破坏,门阀士族制度占据统治地位,形成这一时期特有的政治面貌。 门阀世族是东汉以来豪强地主的进一步发展。门阀世族统治影响至魏晋南北朝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是这一时期除社会大分裂、民族大融合之外的第三大特点。 九品中正制保证了门阀世族的政治特权,东晋和南朝前期,是门阀世族的鼎盛时期。北魏孝文帝采取汉化政策,在北方豪门大族的基础上,建立了北方的门阀世族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和庶族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不平等的条文规定,但事实上是不平等的。那时,士族政治上拥有特权,清官要职被士族垄断;经济上拥有庄园,占有大量土地人口,还经常与官府争夺劳动力人口;文化上家学传承,占据垄断地位,还大兴谱牒之学,崇尚清谈玄学,善长书法、绘画等艺术;社会上不与庶族通婚往来等等。士族把特大权,却不愿涉身实务,在优容奢侈中腐朽衰落。世族门阀统治,不仅直接导致西晋时的八王之乱,而且败坏了社会风气,对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四、江南大开发 黄河流域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重心。秦汉时期,南方经济明显落后于黄河流域。 六朝时期,特别是东晋南朝,江南经济较大的开发。这一时期,规模大、破坏性较大的动乱多发生在北方,而且战乱局面持续时间很长,南方则相对安定,西晋末年以后,上百万北方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一些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积、安抚流民、兴修水利及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江南经济发展迅速。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而和闽江流域。江南丝织业、制瓷业、造纸业都有不小的发展,南方商品经济也相对比较活跃。江南经济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打下了基础。五、佛教大盛行 佛教起源于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东汉时在国内逐渐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连绵,南北方政权更替频繁,穷苦百姓在苦难中挣扎,渴望找到一条精神解脱的道路,佛教宣传的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等思想,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的现实转移到无法验证的来世幸福上,让痛苦的百姓在渺茫的“来世”消除死亡的威协和流亡的苦痛,从中得到虚幻的慰藉。而儒家经学的迂腐没落,玄学又只能在士人中坐而清谈,民间的道教又往往成为农民组织的工具。多事动乱之秋,自己都感到世事无常,佛教很快就被统治者接受,并极力宣扬,用它来加强思想控制,维持统治秩序,正如刘宋文帝说只要百姓皈依佛教,“则吾生致太平,夫复何事!”统治者为宣扬佛教,北方开凿石窖,南方修建寺院。佛教有较广泛的信徒,也出现了不少名僧。中亚和印度等南亚的哲学、逻辑学、医学、语言学,艺术成就以佛教、佛学为载体进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精神文化,佛教盛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也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兴佛与反佛的斗争也就不足为奇了。2023-08-05 08:58:34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作用是什么
人口增长,环境破坏,战乱频繁,而江南有着相对优厚的自然环境和平和的发展空间。缓解了北方的人口压力,提供了粮食供应。2023-08-05 08:58:57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江南地区的在农业手工的表现
1.江南农业开发,其地区扩大,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而且波及岭南及闽江流域2.江南农作物品种增多,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水利工程得到兴修,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3.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流域、成都平原成为重要产粮区。 4.手工业也有迅速发展,丝织、冶铁、制瓷、造纸等技术不断改进、创新,产品质量好,品种多。2023-08-05 08:59:051
如何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特点是持续的开发,在三国的孙吴政权统治时期,南方地区得到初步的开发,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地区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六朝时期,特别是东晋南朝,江南农业开发,其地区扩大,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而且波及岭南及闽江流域;江南农作物品种增多,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水利工程得到兴修,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流域、成都平原成为重要产粮区。手工业也有迅速发展,丝织、冶铁、制瓷、造纸等技术不断改进、创新,产品质量好,品种多。影响:秦汉时期,江南经济落后于黄河流域。六朝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使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为后来隋朝的统一准备了历史条件,也为后来全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用政、史、地的知识分析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从政治角度看,南方统治者重视农桑、兴修水利等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从地理角度看,南方水源充足,河网密布,交通便利;北民南迁带来人口的逐渐增多,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历史上,由于少数民族与汉族居,民族融合加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23-08-05 08:5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