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ieVinne
-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中共中央于1952年底开始酝酿并在1953年正式提出的,这是一条“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即社会主义建设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原因是: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领导人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决定在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彻底完成、国民经济基本恢复之前,先不急于明确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
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对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步骤,中共中央的认识发生了变化。1952年9月24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我们要在“十年到十五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不是十年以后才过渡到社会主义”。刘少奇、周恩来等也都论述过“从现在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去”的设想。这种认识上的改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彻底完成,国内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即生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用周恩来的话说,就是“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一天一天增加,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一天一天加强”。这说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在实际上已经开始了。
中共中央在1952年底开始酝酿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它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扩展资料:
从1953年底开始,在工矿企业和全国农村普遍开展了对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活动。
11月25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关于学习、宣传与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示》,要求务必使每一个职工和家属懂得,只有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才能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国。
才能满足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工人阶级对实现这一伟大艰巨的历史任务,担负着主要的责任。
响应总工会的号召,全国职工发扬工人阶级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用忘我劳动把增产节约劳动竞赛向前推进一步,努力保证国家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胜利完成。
按照总工会的要求,私营企业中的工会组织和职工群众积极行动起来,一方面对资本家进行教育,并协助其改善经营管理,发展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生产和经营;
另一方面对资本家实行监督,使他们遵守国家的政策法令。通过这两个方面来引导资本家走上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
11月间,《人民日报》连续发表《必须大张旗鼓地向农民宣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领导农民走大家富裕的道路》等多篇社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国家为什么要实现工业化,工业化与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有什么关系等道理。
使广大农民群众懂得为了支援国家搞工业化,就要多卖粮食给国家,而要多打粮食,必须组织起来。
在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当中,各地党委轮训和抽调大批干部深入农村,与农村干部一道,以读报座谈、放映电影幻灯、举办图片展览、演示拖拉机耕地、组织农民参观工厂矿山、请访问苏联集体农庄的农业劳动模范作报告等多种形式。
向农民讲解国家工业化、农业合作化的好处。通过具体深入的宣传,广大农民踊跃表示拥护总路线。有的农民说,学了总路线,“脑筋开窍了,心眼也亮了”;
“为了过更好的光景,实现工业化,一定要多卖余粮给国家。”各地农民普遍用售粮款买牲畜、添农具,增加生产投入。不少地方的农村出现爱国售粮和互助合作的热潮。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制发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
《提纲》指出:实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就是要充分地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并且把现有的非社会主义工业变为社会主义工业,使社会主义工业成为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领导力量。
实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就是要扩大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把农民和手工业者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人所有制改造为合作社社员的集体所有制,把以剥削剩余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改造成为全民所有制。
《提纲》强调:“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
毛泽东在这里加写了一段话:“我们所以必须这样做,是因为只有完成了由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过渡,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向前发展,才利于在技术上起一个革命,把在我国绝大部分社会经济中使用简单的落后的工具农具去工作的情况。
改变为使用各类机器直至最先进的机器去工作的情况,借以达到大规模地出产各种工业和农业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着的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确有把握地增强国防力量,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最后地巩固人民政权,防止反革命复辟这些目的。”
按照中央批准的学习和宣传提纲,各级党组织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活动推向政府机关、国营企业、中等以上学校以及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许多城市举行各种报告会,向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科学技术、医药卫生工作者宣传总路线。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依据列宁的过渡时期学说提出的。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对中国具有直接借鉴意义。为此,中共中央、毛泽东十分重视学习苏联经验。
1953年2月,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四次会议上发出号召:“应该在全国掀起一个学习苏联的高潮,来建设我们的国家。”他强调说,我们要进行伟大的五年计划建设,工作很艰苦,经验又不够,因此要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
在这个问题上,应该采取真心真意的态度,把他们所有的长处都学来,不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而且学习他们先进的科学技术,一切用得着的,统统应该虚心地学习。
随着总路线学习和宣传提纲的下发,中共中央决定,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九章至第十二章,即苏联共产党领导人民恢复国民经济、实行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内容,学习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有关著作。
要求全党通过系统地了解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并参考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的报告、周恩来在1953年夏季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所作的结论等重要文件,来加深理解和贯彻执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中央各国家机关,各中央局、分局、省市委领导机关高度重视这个学习活动,将党员干部分别编为高、中、初级组,集中一段时间认真学习掌握理论政策,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讨论研究苏联以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
加深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意义、工业化事业的艰巨复杂性质、工农联盟中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增强党的领导作用和党的统一团结的意义的理解,从理论上和思想上弄清有关工业化时期所要遇到的工农业产品不足等各种困难问题,
认清计划收购、计划供应和服从国家计划的必要性、重要性,艰苦奋斗和增产节约的意义,等等。各地的学习活动,在推动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方面取得很好成效。
学习和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党、全体人民中间普及社会主义观念的一次空前规模的学习活动。
在当时的认识条件下,苏联经验被看作是唯一成功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即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彻底取消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实行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现工业的国有化;
就是在整个经济社会生活中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等等。这些认识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总的来看,这次学习和宣传活动最重要的是在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广大范围内,切实地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转变问题,明确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进而把党内外的思想认识基本统一到过渡时期总路线上来。
坚定了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信心。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过渡时期总路线成为团结全党、全国人民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
Jm-R
-
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时间是一九五三年。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毛泽东同志审阅周恩来同志在一九五三年夏季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结论时所作的重要批示。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扩展资料: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方针: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 应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 “左”倾的错误。
这条总路线的许多方针政策,在一九四九年三月的党的二中全会的决议里就已提出,并已作了原则性的解决。可是许多同志却不愿意遵照二中全会的规定去工作,喜欢在某些问题上另闹一套不符合于二中全会规定的东西,甚至公然违反二中全会的原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真颛
-
1953年9月25日,党中央正式向全国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6月15日,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内容作了完整的表述。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年9月25日,党中央正式向全国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u200d1956年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前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Chen
-
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时间是( )。
A.1949年
B.1950年
C.1953年
D.1956年
正确答案:C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主席第一次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表述。
哪年党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953年9月25日,党中央正式向全国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6月15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第一次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表述。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阶段中的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理论,依照中国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路线、方法和步骤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这两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2023-08-04 11:54:141
几几年党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953年。根据查询百度题库试题显示,中共中央在()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A.1951、B.1952、 C.1953 、D.1954答案:C,所以是1953年。1953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它规定: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023-08-04 11:54:451
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 )
【答案】:C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中共中央于1952年底开始酝酿并在1953年正式提出的,这是一条“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即社会主义建设司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答案为C。2023-08-04 11:54:561
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在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阶段中的总路线。早在全国解放前夕,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就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基本完成,党中央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作为过渡时期各项工作的指南。1953年9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庆祝国庆四周年的口号中,正式公布了这条总路线,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2023-08-04 11:55:121
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提出这条总路线的主要依据有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二是过渡时期的中国国情。2023-08-04 11:56:012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什么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2023-08-04 11:56:382
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过渡时期总路线,1952年底党中央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建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指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任务、途径和步骤,它的实质是改变生产关系,解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条件。1952年底到1953年初,中国的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抗美援朝可望结束;土地革命的任务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提前实现预定目标;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开始;中国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需要提出新的任务和目标。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1952年下半年由毛泽东提出,1954年为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批准,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原来估计十五年左右时间完成,但在实际执行中,于1956年完成了三大改造,接着又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中国共产党在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时期的总任务。它的要点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于1952年提出,1953年公布。它的基本思想早在1949年 3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中就作了原则性的规定。2023-08-04 11:56:503
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造”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以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为主体;二是以解放生产力、实现三大改造为两翼。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最显著特点是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质是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所有制问题2023-08-04 11:57:145
党在过渡时期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随着民主改革任务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中国共产党在1952年底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的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地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地实现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实行,标志着我国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始。2023-08-04 11:57:282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阶段中的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地实现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023-08-04 11:57:422
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过度改造和建设的三个不同时期都提出了相应的基本路线哪三个,内容是什么?
所谓党的基本路线是指,中国共产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指导全局的总任务、总方针、总政策的集中概括,是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集中体现,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全部实践的指南和依据.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内容的基本路线.但中国共产党能否制定和贯彻一条正确的基本路线,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根据革命和建设进程的需要,提出自己的路线,以指导全党的工作。下面就针对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总路线或基本路线作一详解。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毛泽东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这条总路线是在1948年4月的《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条总路线规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领导者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事实证明,这是一条合乎我国国情的基本路线。在它的指导下,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中共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的基本思想,是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把中国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三、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七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如争取在15年,或者在更短的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总路线的提出是有一定背景的。从主观上讲,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人民普遍的良好愿望。但从客观上讲,它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速度,否定国民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实际上是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作用。总路线的颁布,使“左”倾指导思想更加膨胀,导致随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四、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总路线1962年中共提出了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1962年八届十中全会重提阶段斗争,把1957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之后重新确认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条道路的斗争仍然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进一步延伸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整个历史时期。1969年党的“九大”正式把八届十中全会的论断确定为“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一条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它导致“文化大革命”严重失误,给党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五、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基本路线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那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2023-08-04 11:57:551
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土地革命路线,过度时期总路线内容分别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时期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土地革命时期是解放全中国过渡时期是一化二改造2023-08-04 11:58:032
【标准答案】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
题目: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A.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逐步实现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逐步实现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准答案:ABCD2023-08-04 11:58:241
过度时期总路线
过度时期总路线具体内容如下:1、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阶段中的总路线。2、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阶段中的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理论依照中国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的。3、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早在全国解放前夕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就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基本完成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党中央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作为过渡时期各项工作的指南。4、1953年12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宣部制定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5、1954年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中央政治局确认的这条总路线。同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被载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之成为整个国家的统一意志。2023-08-04 11:58:332
马克思社会主义在500年的历史基本过程中经历了哪三次转变?
1、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社会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转变。首先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的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的独立国家。其次,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转变。2、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中国就进入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是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性质,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要走向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在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三年的努力,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1953年,党中央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指导社会主义改造。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956年底,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性转变,“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道路”。1956年以后,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3、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社会实现了第三次历史性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社会主义经济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三个阶段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逐渐完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采取了逐步推进的战略,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转变。2023-08-04 11:59:241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什么
1952年底到1953年初,中国的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我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总路线的内容: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以工业化为主体,三大改造为两翼,二者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总路线的实质: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2023-08-04 11:59:331
党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 )
【答案】:C(P77)【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党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时间。【要点透析】毛泽东和党中央认真总结新中国头几年的实践经验,运用马克思和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学说,根据中国国情,于l953年12月正式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023-08-04 11:59:401
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哪一年
是1953年。1953年9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庆祝国庆四周年的口号中,正式公布了这条总路线,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2023-08-04 11:59:491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是在哪一年?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宣传部起草的关于总路线的宣传提纲上,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进一步完整准确地表述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建国后到三大改造(即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一段是过渡时期,即1949年到1956年;土地改革是1952到1956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的完成,是1956年底完成,由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23-08-04 12:00:081
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1953年9月25日,党中央正式向全国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6月15日,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内容作了完整的表述。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年9月25日,党中央正式向全国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u200d1956年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前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2023-08-04 12:00:271
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是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023-08-04 12:00:341
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什么时候
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是1953年。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中共中央于1952年底开始酝酿并在1953年正式提出的,这是一条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即社会主义建设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2023-08-04 12:01:071
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时间
1953年6月15日。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阶段中的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理论,依照中国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路线、方法和步骤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早在全国解放前夕,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就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基本完成,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党中央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作为过渡时期各项工作的指南。1953年12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宣部制定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1954年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中央政治局确认的这条总路线。同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被载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之成为整个国家的统一意志。2023-08-04 12:01:131
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总路线内容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又是实现三大改造的物质基础;而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又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两者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社会主义建设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是这条总路线的基本特点。——常识政治篇。2023-08-04 12:01:214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什么
高三网高中政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2019-05-20 14:32:53文/叶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化”与“改”之间,这一“改”与那一“改”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路线。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比较顺利地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础。2023-08-04 12:01:491
简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答案】:中共中央在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023-08-04 12:01:571
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 )
【答案】:C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中共中央于1952年底开始酝酿并在1953年正式提出的,这是一条“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即社会主义建设司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答案为C。2023-08-04 12:02:041
请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化”与“改”之间,这一“改”与那一“改”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路线。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比较顺利地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础。2023-08-04 12:02:241
1953年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什么?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条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化”与“改”之间,这一“改”与那一“改”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2023-08-04 12:02:323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实际上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就开始实行这条总路线了。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集中主要力量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同时,已经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开始实行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改造。如在结束土地改革的地区,实行农业生产互相合作,并逐步把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引上国家资本主义道路等等。这标志着已经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这条总路线的全面实行,开始于1953年。原定15年左右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实际上只花了4年多时间,就基本完成了。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虽然出现了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造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偏差。但总的看来,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人民,基本上结束了人剥削人的历史,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历史变革。扩展资料:历史背景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1952年下半年由毛泽东提出,1954年为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批准,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原来估计十五年左右时间完成,但在实际执行中,于1956年完成了三大改造,接着又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中国共产党在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时期的总任务。它的要点是:过渡时期总路线于1952年提出,1953年公布。它的基本思想早在1949年 3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中就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过渡时期总路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2023-08-04 12:02:391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
一、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化”与“改”之间,这一“改”与那一“改”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2023-08-04 12:02:531
中共中央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023-08-04 12:03:011
1953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党在过度时期什么的总路线
1953年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023-08-04 12:03:081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化”与“改”之间,这一“改”与那一“改”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路线。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比较顺利地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础。2023-08-04 12:03:261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这两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尽快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摆脱贫困,消灭剥削制度的强烈愿望,因此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同时,这一总路线,也集中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和开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创造性贡献,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1952年下半年,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到1953年下半年正式形成和制定了这条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023-08-04 12:03:331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简称为“一化三改”。 “一化”是指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任务。 “三改”是指逐步实现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条总路线明确地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任务。 这是党在历史的关键时刻采取的一个重大战略步骤。 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自创立时就确定的奋斗目标。 至于何时转变到社会主义阶段,需要在革命发展的实践进程中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年的实践,党中央认为,制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地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任务,时机与条件已经成熟。2023-08-04 12:03:402
什么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实质是中国共产党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阶段中的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理论,依照中国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路线、方法和步骤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早在全国解放前夕,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就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基本完成,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党中央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作为过渡时期各项工作的指南1953年12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宣部制定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1954年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中央政治局确认的这条总路线。同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被载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之成为整个国家的统一意志。2023-08-04 12:03:551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
高三网高中政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2019-05-20 14:32:53文/叶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化”与“改”之间,这一“改”与那一“改”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路线。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比较顺利地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础。2023-08-04 12:04:171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什么?
一、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造”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这两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2023-08-04 12:04:241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023-08-04 12:04:421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化”与“改”之间,这一“改”与那一“改”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路线。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比较顺利地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础。2023-08-04 12:04:491
党的八大提出了哪些基本路线?
提出的三条总路线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并开始实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取得了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指引下,我国人民正满怀信心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计划而奋勇前进。2023-08-04 12:04:561
试述我党历史上提出的总路线极其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大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领导和团结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主义,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人民民主共和国.(抗日战争比较独特,因为抗日民族同一战线的缘故,不过也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2、过渡时期总路线:1954年2月的七届四中全会正式批准通过.在这条路线的指导下,中共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同时建立了一批基础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历史证明,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3、中共八大路线:为全面开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中共八大在正确分析面临的新形势、准确判断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制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党现时的任务,就是要依靠已经获得解放和已经组织起来的几亿劳动人民,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尽可能迅速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八大还把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统一起来,作出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决策.在八大路线指引下,社会主义建设在1956~1966年取得了很大成就,正如邓小平所说,这“十年,应当肯定,总的是好的……中间有过曲折,犯过错误,但成绩是主要的”.历史证明,“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4、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从1957年9月开始,中共中央批判了经济建设上的“右倾保守”和“反冒进”,加上受到急于“超英赶美”这一发展战略构想的影响,毛泽东在1958年3月成都会议上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并于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上正式通过.这条路线是建立在对党的主要任务准确判断基础上的,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由于在实际贯彻和实施中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强调群众运动和主观意志的作用,建设速度上急于求成,生产关系上急于过渡,导致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的错误,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挫折.5、“文化大革命” 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1969年4月,中共九大根据“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前即已提出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主张和“文革”中形成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提出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是:“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要认识这种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提高警惕.要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要正确理解和处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正确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不然的话,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就会走向反面,就会变质,就会出现复辟.我们从现在起,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这条路线只讲阶级斗争,不涉及经济建设,不涉及党的历史任务、领导和依靠力量、主要手段和保障条件等有关基本路线的要素,“文革”那样的全局性错误与此紧密相关.因此,这条路线是完全错误的.6、新时期基本路线: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确立了改革开放基本方针,随后邓小平又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重要内容.随着改革实践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完善,1987年中共十三大正式提出并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路线是中共在总结30多年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抓住了当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征,提出了新时期的总任务,是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路线.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成就证明,这条基本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反映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难探索的过程2023-08-04 12:05:031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其特点是什么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造”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为主体;二是以解放生产力、实现三大改造为两翼。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这两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形成一个辩证的统一关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最显著特点是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其实质是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所有制问题。2023-08-04 12:05:115
总路线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实际上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就开始实行这条总路线了。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集中主要力量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同时,已经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开始实行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改造。如在结束土地改革的地区,实行农业生产互相合作,并逐步把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引上国家资本主义道路等等。这标志着已经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这条总路线的全面实行,开始于1953年。原定15年左右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实际上只花了4年多时间,就基本完成了。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虽然出现了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造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偏差。但总的看来,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人民,基本上结束了人剥削人的历史,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历史变革。扩展资料:历史背景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1952年下半年由毛泽东提出,1954年为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批准,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原来估计十五年左右时间完成,但在实际执行中,于1956年完成了三大改造,接着又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中国共产党在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时期的总任务。它的要点是:过渡时期总路线于1952年提出,1953年公布。它的基本思想早在1949年 3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中就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过渡时期总路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2023-08-04 12:05:391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哪一年提出来的?
这里提供参考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时间是1953年6月15日,百度上可以直接搜到。2023-08-04 12:05:542
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哪一年
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1956年。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前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023-08-04 12:06:091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化”与“改”之间,这一“改”与那一“改”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路线。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比较顺利地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础。2023-08-04 12:06:271
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以“一化三改造”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2023-08-04 12:06:352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时间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阶段中的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理论,依照中国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路线、方法和步骤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早在全国解放前夕,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就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基本完成,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党中央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作为过渡时期各项工作的指南。1953年12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宣部制定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1954年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中央政治局确认的这条总路线。同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被载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之成为整个国家的统一意志。这条总路线,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反映了当时全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下,处于贫困落后状态的中国人民,一旦掌握了国家政权和国民经济命脉以后,迫切需要过渡时期总路线,并且也有可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以便迅速发展生产力。2023-08-04 12:06: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