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2023-08-04 11:25:31
TAG: 科学
北境漫步

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理论来源

理论模型

理论发展

实践模式

理论定义

目录

1摘要

2基本信息

3理论体系

4理论来源

5理论模型

6理论发展

7实践模式

8理论定义

9具体分析

10产生原因

11基本内容

12经济关系

所有制的不同

资本主义危机

新社会的孕育

13目标使命

理想境界

历史任务

改造任务

14相关信息

15其他观点

16相关杂志

杂志介绍

主要栏目

期刊信息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论述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规律时,既批判了那种企图凭借法律来创立新的社会制度的所谓“法学家社会主义”,又充分估量了摧毁剥削阶级法制、建立无产阶级法制对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重大作用,从而把法律问题同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条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结晶。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由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社会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科学理论组成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人类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在于它的综合性,与社会科学之王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它的操作性与制度设计,与经济学中的制度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对政府行为的制度设计。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科学社会主义

外文名

Scientific socialism

相关著作

《资本论》《反杜林论》

发起者

马克思,恩格斯

发源地

德国

展开全部

理论体系

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人类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在于它的综合性,与社会科学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它的操作性与制度设计,与经济学中的制度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对政府行为的制度设计。

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实现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就在于以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矛盾辩证法到对称辩证法是哲学科学化的必然结果,从物质经济学、知识经济学到对称经济学是经济学科学化的必然产物;而使经济与社会的对称本质、对称规律得以充分展现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则是使哲学科学化与经济学科学化统一起来的契机,是为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的必然产生开辟道路、使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产生的必然性得以实现的偶然性。对称哲学就是当今时代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全球性金融危机说明:只有对称哲学才能使经济学真正实现从非科学向科学转化,只有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才能使社会主义真正实现从空想主义到科学发展。

理论来源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综合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社会发展理论与时俱进形成的,而不是以某一个人、某一本书为依据形成的。以某个人、某一本书为依据形成的,是宗教而不是科学;其实践结果,是宗教狂热而不是社会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不但传统的公有制理论,而且传统的商品、货币、资本、劳动价值、经济增长方式等理论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由逻辑推演和实践发展两方面共同决定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进程,必然要求我们不但要走进《资本论》,更要走出《资本论》;要使社会主义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得以统一,经济学的科学性与主体性得以统一,就必须从经济学的对象、内容、方法、性质、宗旨方面作根本的改变,建立全新的经济学范式。

理论模型

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以某一个人、某一本书为依据形成的“科学社会主义”,而是综合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社会发展理论与时俱进形成的科学社会主义。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观点、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既是科学的理论,也是革命的理论,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内在的和高度的统一。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模型的提出,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进入成熟阶段。科学社会主义是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扬弃。在经济社会化、社会经济化的今天,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已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宏观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微观经济学全息体现了宏观经济学。企业经营模式就是社会发展模式, 对称经济学也就是对称管理学。只有在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知识经济学与物质经济学相统一的范式中,才能理解对称,才能扬弃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对立、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对立。

科学社会主义是生产力发展对GDP增长的超越。生产力发展之所以不同于GDP增长,是由于生产力作为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资源再生的结果,而GDP增长,则可以在不要发挥人的主体性的前提下,仅靠资源买卖、产业折腾、财富转移、统计参数转变就可产生。因此,如果说,金融危机的根源是泡沫经济,那么,泡沫经济的根源是折腾经济,折腾经济的根源是GDP增长方式。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宣告了全球性GDP经济增长方式的破产,宣告了GDP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基础—价格经济学的破产。科学社会主义是规范与实证的统一。

规范与实证的统一有三层含义:一是正确的认识,二是合理的解释,三是积极的引导。正确的认识:是什么;合理的解释:为什么;积极的引导:怎么样。所谓规范与实证的统一,就是在是什么的基础上为什么,在为什么的基础上怎么样,在怎么样的指导下,去进一步认识是什么、解释为什么,从而指导实践的发展,达到真善美的统一。规范与实证的统一是理想和现实的统一。规范与实证的统一是发展尺度与道德尺度的统一。规范与实证的统一是主体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科学社会主义是效率与公平的一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效率与公平的一致;本质特征,就是通过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对称,实现效率与公平的一致;通过民主与法制建设,实现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对称。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除了生产资科公有制占主导地位以外,就是比资本主义有更强的宏观调控能力,建立健全民主法制,从而能保证效率与公平的一致,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生产资科公有制是手段,更强的宏观调控能力、保证效率与公平的一致是目的,所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导并非在量的比重上占主导,而是国家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从而能反对各种民间垄断、保护和促进充分自由、完全公平的竞争,使效率与公平相互促进。只有社会主义才有真正的市场经济。科学社会主义是传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融合。左派经济学家反对改革,主张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右派经济学家即所谓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主流经济学家认为改革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陈世清主义是对左右派经济学的扬弃。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是两张皮,市场化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真正的社会主义就是完善的市场经济。所谓传统社会主义,就是微观经济宏观化;所谓社会主义有市场,就是承认宏观经济中有微观活力;所谓资本主义(包括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宏观经济微观化;所谓资本主义有计划,就是微观经济要借宏观经济来引导。

实际上,用对称经济系统工程为分析框架和操作模式,民主与法制是对称的,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对称的,公平与效率是对称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扬弃、互补和融合。宏观调控本身有微观机制,改革就是建立健全宏观调控的微观机制,使宏观与微观相互促进、对称发展、可持续发展。改革本质是为宏观调控提供制度、机制、行为方式和国民素质保证。改革是手段,宏观调控是目的;正好象宏观调控是手段,公平与效率的一致、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一样。社会的革命、政权的更替、体制的改革,目的都是更好的宏观调控。只有提高宏观调控的力度,使民主与法制健全、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对称、公平与效率一致,改革开放发展才有正确的路径,才会提高改革本身的效益.

理论发展

两极世界理论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综合运用唯物辩证法、地缘经济、地缘政治和社会形态学视角研究分析世界历史结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运动方向和共产主义实现途径作了理论预测。在社会主义中国推动下,通过社会主义对外“产权合作”的方式,阶级差别将逐渐消灭并最终实现世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对外“产权合作”的第一阶段是第四区和第三区的国企合作,第二阶段是第四区、第三区、第二区的金融合作,第三阶段是第四区、第三区、第二区、第一区实现世界共产主义的经济政治合作。

实践模式

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模式,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模式。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是外在的两张皮,而是内在的统一——真正的社会主义是真正的市场经济,真正的市场经济只能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当西方的市场经济自我完善,就成了社会主义;当社会主义吸收了西方市场经济的成果,就成了成熟的市场经济。真正的社会主义,就是作为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真正的市场经济,就是作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市场不仅仅是资源配置的场所,而且是资源再生的平台;要使效率最大化,不仅仅是使资源优化配置,而且是使资源优化再生;要使资源通过优化配置达到优化再生,不仅仅是靠平面的二维的市场,而是靠主体动态的五维的市场,不仅仅是靠二维市场的均衡,而是靠立体市场的对称。立体市场的对称,就是政府与民间、法制与自由、宏观与微观的对称。

所有这些对称,就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对称。所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对称的,对称经济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对称经济学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

理论定义

马克思

① 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了两部分内容,第一个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设计,这部分内容是由马克思本人完成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设计,是指导人们完成科学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二个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应用设计,又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设计。这部分内容是由科学社会主义实践者完成的。科学社会主义应用设计,是指导人们完成科学社会主义

此后故乡只

科学社会主义的六项基本原则为:

(1)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一个客观自然的历史进程;

(2)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进化必须经过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自觉的、长期的斗争才能实现;

(3)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

(4)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须要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

(5)人类社会要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必须掌握政权;

(6)人类社会要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政权后,还要经历几个历史阶段才能逐步建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是(  )。

【答案】:B,C,D【答案】BCD。解析: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有三个,分别是l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故本题答案选BCD。
2023-08-04 10:00:211

科学社会主义主要理论来源是

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一种关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阶级矛盾和剥削关系,主张工人阶级的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学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的,社会形态的变革是一种必然性。阶级斗争学说则认为,社会存在着不同的阶级利益对立,阶级之间的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科学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了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科学社会主义强调科学研究、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提出了工人阶级通过组织和斗争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建立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策略。此外,科学社会主义还吸取了其他社会主义思想家的理论成果,例如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容。
2023-08-04 10:00:281

科学社会主义来源是

科学社会主义来源是空想社会主义。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是空想社会主义。
2023-08-04 10:00:491

科学社会主要来源于什么

科学社会主要来源于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结晶。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由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社会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科学理论组成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在于它的综合性,与社会科学之王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它的操作性与制度设计,与经济学中的制度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对政府行为的制度设计。
2023-08-04 10:00:561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什么?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学说。劳动价值论的一般逻辑构图是劳动一价值一价格:旨在确立生成规定上的对象运动的连续性假说。这导致马克思把价格归结于价值,把价值归结于劳动。这样就从经济形态的全领域中把握了生产和分配,同时揭示了“商品经济形态”的发生。扩展资料: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关于价值由抽象劳动所创造的理论。商品价值决定于体现和物化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的认识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从学说史上看,劳动决定价值这一思想最初由配第提出。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分别对劳动价值论做出了巨大贡献。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是一个十分重大、严肃的课题。可以说,共产党人在一百多年以来改造世界和创立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一个最本源的思想动因和最基本的历史合理性依据,就是来自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2023-08-04 10:01:031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来源是什么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来源是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准确的译法为乌托邦社会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莫尔,康帕内拉,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主张建立一个没有。
2023-08-04 10:01:191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2023-08-04 10:01:271

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是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三大思想根源有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自然辩证法),英国古典经济学(主要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
2023-08-04 10:01:341

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背景三大来源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三大思想根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三大自然科学背景: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直接原因,是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和巴黎工人运动结合,催生了科学社会主义主义思想的和实践的产生。
2023-08-04 10:01:411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

请阅读列宁著名文章:《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与三个组成部分》以及恩格斯著作:《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从中可知: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三个来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具体内容可参考原文或者相关解读注释文章加以发挥与体会即可。
2023-08-04 10:01:591

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三大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以欧洲19 世纪先进文化为依托,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地吸收了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科学成分,把社会主义从空想阶段推进到科学阶段。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从政治、经济、思想和道德诸方面,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锐的批判。他们指明了私有制是社会存在贫富不均以及其它种种罪恶的“总根源”,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是一切灾难中最严重的灾难,断定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总之,他们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不久,就揭露了这个制度在当时所显示出来的几乎所有弊端,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所有这些,同“科社”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与批判,确有相似之处。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缺陷:“他们不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因而也不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他们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的正确途径;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无产阶级这支能够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他们甚至幻想乞求统治阶级的恩赐来实现美好社会)。” 上述分析来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评论。显然,这些也正是“科社”与“空社”在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在如何推翻和改造资本主义制度问题上的原则性区别。因而恩格斯才明确地指出:由于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即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破资本主义的秘密,“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
2023-08-04 10:02:071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B.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C.空想平均共产主义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正确答案:B
2023-08-04 10:02:151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的是(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的是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准确的译法为乌托邦社会主义 ,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它是科学社会主义以前的共产主义学说。常与“空想共产主义”通用。广义的空想社会主义包括空想共产主义。其原则是:把主张实行公有制的早期社会主义学说称为空想共产主义;魏特林等人的学说。把主张仍然保留私有制的早期社会主义者的学说称为空想社会主义。如圣西门、傅立叶等人的学说。空想共产主义都主张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建立社会平等。空想社会主义这种学说最早见于16世纪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是先贤柏拉图的理想国与欧洲不公现实的冲撞产物。在文艺复兴思潮的人文主义氛围影响下,与托马斯·莫尔同时代有相当一批人探索过这种思想,但一般认为莫尔为空想社会主义第一奠基人。不过在莫尔的时代并无“社会主义”这个词,“社会主义”一词是19世纪初圣西门创造的。与“共产主义”源自中世纪拉丁语词“市民公社”的情形类似,“社会主义”一词的拉丁语源,是中世纪时代的“社会”这个拉丁语词。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6世纪至17世纪、18世纪和19世纪初,共经历了300多年。三个阶段的社会和历史条件各不相同,无产阶级的发展水平也不同。消灭阶级差别,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建立社会平等。
2023-08-04 10:02:221

社会主义的来源

“ 社会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一说由socialis(同伴的、同伙的)一词引出,一说由socius(喜欢社交的)一词引出,原有社会的、共同的、集体的生活之意。关于“社会主义”一词的最早使用,通常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最早使用的是德国神学家、天文教本尼迪克派教士安塞尔姆。德辛在1753年与人论战时把遵循自然规律的人称为社会主义者。第二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一词,最先使用的是意大利传教士,表示一种上帝安排的传说制度。后来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相联系而获得了政治意义。第三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一词最初出现于19世纪20至30年代欧文主义的刊物《合作》杂志和圣西门主义的刊物《环球》杂志上。空想社会主义者用这个词来表达他们不满资本主义社会中盛行的个人主义而期望实现的集体主义理想。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欧广为流传。起初,这个词含有为提高劳动群众的福利和保障社会和平而改造社会制度的意思,容许财产不平等存在。而当时的“共产主义”一词,则一般是指通过生产资料(有时也包括生活资料)公有的办法来建立社会平等,主张取消财产不平等。所以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于科学社会主义以前的空想社会主义和空想共产主义理论,有时统称为“社会主义”,有时则加以区别。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作了科学解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无产阶级开始独立的政治斗争以后,资产阶级经常利用“社会主义”来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恩格期曾指出:“在1847年,社会主义是资产阶级的运动,而共产主义则是工人阶级的运动。”马克思在1842年10月15日写的《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一文中,恩格斯在1843年写的《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一文中,分别首次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赋予了科学的含义。不过在当时,马克思、恩格期是把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同义语来使用的。从此以后,作为思潮的名称,“社会主义”通常是指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即关于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但是,“社会主义”仍有各种各样的含义和用法。马克思、恩格期在《共产党宣言》中,把除了科学社会主义以外的19世纪中叶在欧洲流行的社会主义思潮归纳为反动的社会主义(包括封建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真正”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19世纪70年代,西风东渐,“社会主义”一词才开始在日本、中国书刊中出现。日本学者加藤弘之于1870年在《真政大意》中用日文片假名音译西方“社会主义”一词,西周于1871年在《百学连环》中意译为“会社之说”,福地源一郎于1878年6月《东京每日新闻》上第一次用汉字意译为“社会主义”。我国的《西洋杂志》于1878年音译为“索昔阿利司”,《万国公报》于1899年意译为“安民新学”、“养民学”,康有为、梁启超从1901年至1902年意译为“人群之说”、“人群主义”。梁启超从1902年9月25日出版的《新民丛报》第18期开始,把当时日本人通用的“社会主义”一词移植过来。从些,“社会主义”一词在我国书刊中逐步得到使用。 梁启超是最先把社会主义学说介绍到中国来的人,李大钊是第一位在中国传播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人。
2023-08-04 10:02:463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什么?

是唯物主义。
2023-08-04 10:02:544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资本主义发展及其固有矛盾日益暴露,为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及其发展规律提供了宏观可能性。(2)无产阶级独立运动的兴起。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公开化了。19世纪30、40年代发生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3)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成就。19世纪前半期自然科学有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进化论,这客观地证明了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为辩证唯物论的创立提供了科学依据。社会科学的新成就,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来源。
2023-08-04 10:03:021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捍卫了哲学唯物主义,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特别是辩证法丰富了哲学,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指明了被压迫阶级摆脱精神奴役的出路,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工人阶级。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论证并发展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真正地位,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3、科学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批评资本主义社会,幻想有比较好的制度出现,但它不能指出摆脱剥削制度的真正出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作了科学的分析,说明无产阶级才是创立新制度的社会力量,得出了阶级斗争是划分为对抗阶级的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这一结论。
2023-08-04 10:03:091

社会主义社会是怎样形成的

 在19世纪四十年代之前,社会主义被用来指所有反对封建和专制、主张人类平等的一切运动和思潮。社会主义(Socialism)一词来源于古拉丁文,原意是“同伴”、“善于社交”,最先为意大利传教士使用,到十九世纪二十——三十年代,方为当时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人广泛运用。1878年6月6日,日本《东京每日新闻》首次用汉字意译,1902年9月15日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第18期上首次翻译过来。英文为Socialism,该词前缀social为“社会的”之意,ism为“学说、思想”之意。中文意译即是“社会至上的学说或思想”。社会主义是一种提倡全人类社会实行自由、平等、博爱和民主的思想理念和国家制度。社会主义主张整个人类社会不分种族、不论财产多寡、不区分阶级,人人享有以不损害他人同等权利为限度的充分的个人自由;主张人人在社会和国家事务中一律平等地享有所有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权利;主张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中提倡互利互助的协作精神和关怀弱者的仁道精神。  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历史相当久远。最早产生这一思想理念的是我们古老的中国。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儒家经典《礼记·礼运》提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仁,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的原始的社会主义理想。它体现了我们祖先那个时代就存在着了民主政治的思想萌芽,体现了要求人人在政治、经济及社会人格方面平等,体现了要求社会共同劳动,共同享有社会财富,并关爱一切弱者的社会追求。已初步具备了社会主义的思想特征。欧洲的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学说起源是十五、六世纪的文艺复兴时的人道主义和十八世纪的思想启蒙运动的民主主义。虽然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在欧洲出现得较晚,但作为一个系统的学说,这一思想学说在欧洲发展得最快,理论也最为丰富。这是与从十六、十七世纪以后,欧洲的社会、文化、科学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快于中国相关的。  社会主义一开始只是一种人类的社会运动,而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则是在这个运动中逐步产生、建立和完善的。十五、六世纪的文艺复兴时的人道主义和十八世纪的思想启蒙运动的民主主义被认为是社会主义(非指科学社会主义或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的社会主义”)产生的两个非常重要的过程。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否定了“神权”对人的压制,宣告了“人”对“人”自身的价值,即“我”的价值开始有了发现和认识。这是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的关键。因为人如果没有对“我”的价值的发现和认识,就不会产生对“人的权利”的要求。而以后的十七至十八世纪的欧洲思想启蒙运动,终于基本明确奠定了社会主义的内容和精神,即自由、平等、博爱和民主等价值。  十四至六世纪的欧洲,人民受基督教神权和王权共同压迫,而神权又是欧洲人民最为歹毒的精神和政治压迫。教皇和教会声称有着受自天主(神)的权力,享有无上的精神控制权和代表天主行使对人定罪或赦罪的特权。它禁止人民思想自由,它要求人们的一切言论行为必须符合《圣经》与教皇教会的意旨,否则将会受到残酷的迫害。它甚至桎梏人的天性,推行宗教禁欲主义,强制推行教士独身制和苦修制,教徒们禁绝性行为,夫妻过性生活必须在夜深人静之时极短促地匆匆了事。所有与生育脱离的性活动都会受到十分残酷的惩罚,甚至被施以火刑。有些女子因丽质而具有性诱惑力,就可能被诬为女巫,任意加以摧残与折磨,被投河而死或被活活烧死。在有些地区,被烧死的“女巫”竟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从14世纪至15世纪,全欧洲被烧死的“女巫”在五万人以上。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许多的思想家、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也正是因为对《圣经》与教皇教会的意旨进行了反叛,才遭受迫害的。在这样的黑暗背景下,新兴的尚不够强大的资产阶级,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化为由,树立起了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辉煌大旗,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自由,开始了首先从意大利发起的并最终推向了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此前,欧洲社会理想的人应该是自卑、消极、无所作为的,人在世界上的意义是不足称道的。而文艺复兴运动发现了人的崇高伟大的价值,提出人的个性应该自由,它提倡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性潜力,积极冒险,提倡重视现世生活,鼓励人们追求物质幸福及肉欲上的满足,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上要求表达人的真实情感,反对虚伪的矫揉造作。文艺复兴运动不只是一场复兴古典文化的运动,更是一场新时代的启蒙运动。这个时代诞生的很多文艺作品,如彼特拉克的《歌集》和薄伽丘的《十日谈》等,无不深深地体现着“人”对“人”自身的价值的发现和认识,体现着“人性”的觉醒、“我”的觉醒。  十六世纪,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宗教改革人士,向神权发动了一次最强大的进攻,开始了宗教改革运动。马丁·路德认为人比君主还重要,他说:“我是一个人,这个头衔比君主还要高些。原因是:神未曾创造君主,神唯有创造人,使我成为一个人。”文艺复兴打破了经院哲学统一的局面,为以后的思想进步扫清了道路,使各种世俗哲学兴起。其中有英国的经验论唯物主义。它也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马基雅维利以后,在十七世纪,有格劳秀斯、斯宾诺莎和洛克等一大批思想家,发展起“自然权利”、“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以及“三权分立”等理论。所有这些为后来的思想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十八世纪,欧洲还有美国的资产阶级有了很大发展,而封建统治集团的特权(美国是英殖民统治)政治,严重限制着资产阶级的自由发展和人类自身解放的追求。于是限制或废除“王权”,追求全社会政治权利平等的思想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在欧洲和北美大陆蓬勃开展了。代表着最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最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资产阶级,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和民主”的政治理念。从此,“自由、平等、博爱和民主”便成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追求“自由、平等、博爱和民主”便成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孟德斯鸠、卢梭、康德、边沁、罗伯斯庇尔和美国的杰弗逊都是这一时期民主思想启蒙的代表人物。孟德斯鸠提出了“分权”学说,卢梭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康德提出了“公民权”和“世界公民”的思想,边沁提出了“功利主义”思想,罗伯斯庇尔和美国的杰弗逊都主张人人享有选举权。卢梭和罗伯斯庇尔提出要通过国家的政策干预,力求缩小贫富差距的主张。他们的理论使社会主义的学说得到了基本的完善。
2023-08-04 10:03:281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来源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有其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先进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严峻。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实践,在此基础上,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18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867年发表的《资本论》和1875年撰写的《哥达纲领批判》,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原理进行了深刻的论证。
2023-08-04 10:03:351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三次历史性飞跃是指?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三次历史性飞跃是指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
2023-08-04 10:03:443

科学社会主义的三种含义及其内在联系是什么?

含义?似乎是3个组成部分吧..科学社会主义亦称科学共产主义。为了同空想社会主义相区别,马克思和恩格斯才使用科学社会主义这个名称。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含义,泛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狭义的含义则专指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即关于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科学。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就是要使自己从资本主义奴役下解放出来,彻底埋葬雇佣劳动制度;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条件,就是要使自己获得彻底解放,必须消灭阶级剥削、阶级压迫和阶级差别,消灭产生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一般目的即最终目的,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这三个内容,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特别是作为条件的那些内容,既反映性质,又决定目的。因此,科学社会主义可以简述为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创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最终确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现代无产阶级的形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及工人运动的空前高涨,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十九世纪初期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条件或直接思想来源。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关键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集中到一点,就是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论证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以来的历史证明,它的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不断完善。邓小平理论,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2023-08-04 10:04:07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直接思想来源是(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直接思想来源是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即本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有三部分组成: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它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学,其中的代表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直接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其中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创造价值。三是科学社会主义:其来源是19实际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其代表人是西门,傅立叶,欧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为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起了主导作用。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直接思想来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期的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启蒙运动是一次基于理性和人文主义的知识革命,其主张人的解放、民主和科学是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类自由的必要途径。工业革命则加速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大规模生产、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机器的崛起,也造成了阶级分化和社会不公的现实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深入研究和探索,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驱动的。他们主张通过消除私有制和阶级剥削关系,建立无阶级、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才能实现人类彻底的解放和社会的真正进步。他们在自己的著作中指出,社会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幻想”,而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制度。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最直接的思想来源是基于对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分析和深刻认识,借助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方法论,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建设的思想体系。
2023-08-04 10:04:151

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亦称科学共产主义。一种政治形态。为了同空想社会主义相区别,马克思和恩格斯才使用科学社会主义这个名称。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含义,泛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狭义的含义则专指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即关于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科学。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就是要使自己从资本主义奴役下解放出来,彻底埋葬雇佣劳动制度;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条件,就是要使自己获得彻底解放,必须消灭阶级剥削、阶级压迫和阶级差别,消灭产生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一般目的即最终目的,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这三个内容,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特别是作为条件的那些内容,既反映性质,又决定目的。因此,科学社会主义可以简述为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创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最终确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现代无产阶级的形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及工人运动的空前高涨,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十九世纪初期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条件或直接思想来源。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关键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集中到一点,就是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论证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以来的历史证明,它的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2023-08-04 10:04:412

列宁指出,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是() a 阶级斗争学说 b法国的社会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选A,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认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社会主义来源于工人运动
2023-08-04 10:04:48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思想来源是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2023-08-04 10:04:573

试述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渊源

19世纪初期欧洲的哲学社会科学达到了此前人类理论思想的最高峰,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同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并列为西欧社会思想文化的最高成就,它们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德国是“属于欧洲最有理论修养的民族”,它产生了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主要代表的古典哲学,这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来源。黑格尔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界、社会和人类精神都处于永远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事物内部在矛盾的斗争是运动变化的源泉;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费尔巴哈认为,世界时物质的,自然界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人的意识和思维都是物质,是人脑的产物而不是“绝对精神”的产物。德国古典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宝贵材料。英国出色的政治经济学创立并论证了劳动价值,说明了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劳动价值论为马克思主义创立剩余价值学说提供了思想材料,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又一个理论来源。除了哲学、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三大来源之外,科学社会主义还从以前的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军事学、历史学、文化学、教育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中吸取了营养,尤其是19世纪初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学说、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建立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使自然界的物质性和辩证性得到证明,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材料和依据。
2023-08-04 10:05:111

在哪个时期,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作为一种批判、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所经历的家庭手工业、手工工场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相适应,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以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在理论上致力于社会制度的分析。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一种“历史谬误”、“人世间的祸害”,必须尽快代之以最好的社会制度。他们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辛辣批判,包含着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但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这种时代的局限性说明,空想社会主义的不成熟的理论,是同当时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从此,这一伟大学说便成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揭开了伟大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篇章。(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6页。]“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第二,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它的阶级利益同所有其他劳动者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绝不意味着革命的结束,而是更重要更困难的革命任务的开始。无产阶级必须永葆革命性和先进性,直至实现共产主义。从理论上说,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这是因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在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资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它是不会自愿让出政权的。在资产阶级的暴力镇压之下,无产阶级要想实现自己的革命任务,就不得不经过暴力革命。正如马克思所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61页。]对于以前的剥削制度的更替是如此,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来说,更是如此。1871年3月18日的巴黎工人起义和由此建立起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马克思高度评价巴黎公社的意义,认为“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马克思主义在强调暴力革命这一主要的基本形式的同时,也并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马克思在19世纪70年代,曾经认为英、美有可能用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列宁在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时,也曾经认为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但是,实践的发展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谈的是例外的情况,是作为“设想”讲的。他认为和平过渡只是“革命史上极为罕见的机会”[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0页。]。当然,资本主义还在变化之中,世界格局的变化也是复杂的,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必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课题,各国人民的革命究竟采取什么形式,只能由该国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情况结合的原则作出决定。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指出:“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
2023-08-04 10:05:301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来源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社会主义就是运用科学的手段来验证真理。
2023-08-04 10:05:491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它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  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矛盾和冲突在工人阶级头脑中的反映,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冲突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物质经济根源。这些认识对于今天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新变化,对于我们在当代背景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恩格斯的观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的两个相互衔接的发展阶段。两者都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阶级冲突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前者是不成熟的、不完备的表现形式,后者是它的成熟的、完备的、科学的表现形式,前者是后者直接的思想理论来源。  因此,恩格斯在本章中以主要篇幅评述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既着重阐述了他们学说中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也指明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局限性。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高级阶段。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理论表现。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空想性,集中表现在理论基础上就是他们认为人类的“理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由此出发,社会主义不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考察的结果,而是个别“天才人物”发现的永恒真理、理性和正义的表现,而这种“天才人物”的出现,也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是一种纯粹偶然的现象。    社会主义的实现不需要经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而只靠对剥削者的说服劝导就行了。空想社会主义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之所在,以及离开阶级斗争不切实际的去谈论和设计社会主义等。  但瑕不掩瑜,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学说中还包含着丰富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首先,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是其学说最有价值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他为后人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激发工人阶级觉悟得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其次,空想社会主义在分析社会发展史的过程中,在猜测和论证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的过程中,萌发出许多进步的、引导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意义在于: 第一,科学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第二,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即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大众通过社会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的统治;第三,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所以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23-08-04 10:05:573

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问题错在哪

来源。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问题错在来源,来源是空想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
2023-08-04 10:06:041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  )。

【答案】:C16世纪开始在欧洲产生和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故选C。
2023-08-04 10:06:121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答案】:A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是19世纪初期欧洲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答案为A(P304)。
2023-08-04 10:06:191

例举科学社会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傅立叶,欧文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李嘉图等人的理论研究。
2023-08-04 10:06:271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经济根源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促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应该是工业革命). 思想根源: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直接来源.
2023-08-04 10:06:342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什么?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2023-08-04 10:06:564

科学社会主义主要理论来源

你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空想社会主义。我刚考这道题。马克思完善的是英国古典哲学中的劳动价值论;德国古典哲学是唯物史观的主要理论来源。
2023-08-04 10:07:202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来源是

来源是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由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社会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科学理论组成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人类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
2023-08-04 10:07:371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 )。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什么介绍如下: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结晶。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介绍如下:1、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由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社会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科学理论组成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人类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2、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在于它的综合性,与社会科学之王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它的操作性与制度设计,与经济学中的制度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对政府行为的制度设计。3、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实现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就在于以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矛盾辩证法到对称辩证法是哲学科学化的必然结果,从物质经济学、知识经济学到对称经济学是经济学科学化的必然产物。4、而使经济与社会的对称本质、对称规律得以充分展现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则是使哲学科学化与经济学科学化统一起来的契机,是为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的必然产生开辟道路、使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产生的必然性得以实现的偶然性。5、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人类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在于它的综合性,与社会科学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它的操作性与制度设计,与经济学中的制度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对政府行为的制度设计。
2023-08-04 10:07:45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直接思想来源是( )。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直接思想来源是: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一、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直接思想来源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结晶。2、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由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社会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科学理论组成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人类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3、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在于它的综合性,与社会科学之王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它的操作性与制度设计,与经济学中的制度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对政府行为的制度设计。二、意义1、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实现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就在于以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矛盾辩证法到对称辩证法是哲学科学化的必然结果,从物质经济学、知识经济学到对称经济学是经济学科学化的必然产物。2、而使经济与社会的对称本质、对称规律得以充分展现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则是使哲学科学化与经济学科学化统一起来的契机,是为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的必然产生开辟道路、使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产生的必然性得以实现的偶然性。3、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是一个十分重大、严肃的课题。可以说,共产党人在一百多年以来改造世界和创立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一个最本源的思想动因和最基本的历史合理性依据,就是来自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2023-08-04 10:08:13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直接思想来源是什么

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结晶。2、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由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社会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科学理论组成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人类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3、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在于它的综合性,与社会科学之王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它的操作性与制度设计,与经济学中的制度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对政府行为的制度设计。
2023-08-04 10:08:411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英文:utopian-socialism)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准确的译法为乌托邦社会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莫尔、康帕内拉、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不过,“空想”这种中文译法,在清末民初报刊上即出现过,是从日本转译来的。
2023-08-04 10:08:48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直接思想来源是()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直接思想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D.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正确答案: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2023-08-04 10:08:551

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

主要是三个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
2023-08-04 10:09:162

社会主义科学由来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三大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以欧洲19 世纪先进文化为依托,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地吸收了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科学成分,把社会主义从空想阶段推进到科学阶段。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从政治、经济、思想和道德诸方面,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锐的批判。他们指明了私有制是社会存在贫富不均以及其它种种罪恶的“总根源”,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是一切灾难中最严重的灾难,断定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总之,他们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不久,就揭露了这个制度在当时所显示出来的几乎所有弊端,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所有这些,同“科社”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与批判,确有相似之处。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缺陷:“他们不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因而也不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他们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的正确途径;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无产阶级这支能够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他们甚至幻想乞求统治阶级的恩赐来实现美好社会)。” 上述分析来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评论。显然,这些也正是“科社”与“空社”在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在如何推翻和改造资本主义制度问题上的原则性区别。因而恩格斯才明确地指出:由于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即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破资本主义的秘密,“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
2023-08-04 10:09:253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是谁?

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恩格斯,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军事理论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大量经济支持。扩展资料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由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社会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科学理论组成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人类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在于它的综合性,与社会科学之王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它的操作性与制度设计,与经济学中的制度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对政府行为的制度设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克思百度百科——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百度百科——科学社会主义
2023-08-04 10:09:321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综合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社会发展理论与时俱进形成的,而不是以某一个人、某一本书为依据形成的。以某个人、某一本书为依据形成的,是宗教而不是科学;其实践结果,是宗教狂热而不是社会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不但传统的公有制理论,而且传统的商品、货币、资本、劳动价值、经济增长方式等理论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由逻辑推演和实践发展两方面共同决定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进程,必然要求我们不但要走进《资本论》,更要走出《资本论》;要使社会主义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得以统一,经济学的科学性与主体性得以统一,就必须从经济学的对象、内容、方法、性质、宗旨方面作根本的改变,建立全新的经济学范式。
2023-08-04 10:09:491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

是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准确的译法为乌托邦社会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
2023-08-04 10:10:171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和科学社会主义直接思想来源分别是什么?求详解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三大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以欧洲19 世纪先进文化为依托,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地吸收了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科学成分,把社会主义从空想阶段推进到科学阶段。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从政治、经济、思想和道德诸方面,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锐的批判。他们指明了私有制是社会存在贫富不均以及其它种种罪恶的“总根源”,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是一切灾难中最严重的灾难,断定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总之,他们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不久,就揭露了这个制度在当时所显示出来的几乎所有弊端,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所有这些,同“科社”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与批判,确有相似之处。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缺陷:“他们不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因而也不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他们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的正确途径;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无产阶级这支能够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他们甚至幻想乞求统治阶级的恩赐来实现美好社会)。” 上述分析来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评论。显然,这些也正是“科社”与“空社”在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在如何推翻和改造资本主义制度问题上的原则性区别。因而恩格斯才明确地指出:由于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即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破资本主义的秘密,“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
2023-08-04 10:10:261

科学社会主义的具体分析

为了同空想社会主义相区别,马克思和恩格斯才使用科学社会主义这个名称。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含义,泛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狭义的含义则专指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即关于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科学。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就是要使自己从资本主义奴役下解放出来,彻底埋葬雇佣劳动制度;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条件,就是要使自己获得彻底解放,必须消灭阶级剥削、阶级压迫和阶级差别,消灭产生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一般目的即最终目的,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这三个内容,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特别是作为条件的那些内容,既反映性质,又决定目的。因此,科学社会主义可以简述为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创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最终确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现代无产阶级的形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及工人运动的空前高涨,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十九世纪初期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条件或直接思想来源。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关键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集中到一点,就是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论证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以来的历史证明,它的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2023-08-04 10:10:351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  )。

【答案】: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论述是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标志。故选C。
2023-08-04 10:10: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