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初中语文题,我不会

2023-08-02 10:11:27
TAG: 语文 初中
gitcloud

  选择 1、下面带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A、得意忘形——废寝忘食 B、喜出望外——一望无际 C、曾不事农桑——出事 D、送孟浩然之广陵——不速之客 2、 鲁肃这一人物形象出自(C ) A、《封神演义》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3、“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两句词描写的是(A ) A、春天景色 B、夏天景色 C、秋天景色 D、冬天景色 4、下面是三国故事的是( C) A、围魏救赵 B、退避三舍 C、赤壁大战 D、负荆请罪 5、“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发生在(A ) A、春秋战国B、秦汉时期C、三国时期D、唐宋时期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 B) A、汉朝名将霍去病 B、汉朝名将李广C、赵国名将廉颇 D、三国名将赵云 7、《西游记》里面的主人公孙悟空神通广大,他在大闹天宫时的名字叫(B ) A、孙悟空B、齐天大圣 C、孙行者D、美猴王 8、“夜空中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这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 A.拟人B.比喻C.排比D.夸张 9、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是(C ) A、《哈姆雷特》B、《李尔王》C、《悲惨世界》D、《奥赛罗》 10、被人们称为“天府之国”的我国的(A )省。 A、四川 B、湖南 C、浙江 D、云南 填空 1、按要求写成语。(1)写出带“鼎”的成语四个:拔山扛鼎 拔山举鼎 尝鼎一脔 春秋鼎盛 重裀列鼎 鼎成龙去 鼎成龙升 鼎铛有耳 鼎铛玉石 鼎鼎大名 鼎鼎有名 鼎分三足 鼎镬刀锯 鼎湖龙去 鼎镬如饴 刀锯鼎镬 大名鼎鼎 鼎鼐调和 鼎折覆餗 钟鸣鼎食

  (2)写出意思相反的成语。 光明磊落(落井下石 )锦上添花(雪上加霜 )洁身自好( 同流合污)口若悬河( 沉默寡言)井井有条(乱成一团 )生机勃勃(死气沉沉 )(3)根据下列诗句的意思写出一个含相同道理或意境的成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精益求精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怀若谷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能生巧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鞠躬尽瘁) 2、写出下面的代称的含义: “杏林”指 医术,“桃李”指 学子 ,“肝胆”指英勇之人或指浩然之气,

  “千金”指女儿 ,“高足”指高才弟子,“汗青”指史册,

  “桑梓”指故乡,“尺素”指书信,“杜康”指酒,

  “楼兰”指匈奴,“红豆”指相思,“手足”指兄弟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古今佳作甚多,请对一对。(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5)杭州西湖楼外楼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客中客入画中画”,请对出下联:_楼外楼看山外山

  。

  (6)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小菜G的建站之路

1、A、得意忘形——废寝忘食,两个“忘”同为:不记得,遗漏

喜出望外:望,希图,盼。一望无际:望,看,往远处看。

曾不事农桑:事,做,治。出事:事,变故。

送孟浩然之广陵:之,到。不速之客:之,的。

2、鲁肃这一人物形象出自C、《三国演义》

3、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两句词描写的是 D、冬天景色

描绘出寒冬中梅花严酷的生存环境。

4、下面是三国故事的是 C、赤壁大战

5、“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发生在 A、春秋战国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 B、汉朝名将李广

7、《西游记》里面的主人公孙悟空神通广大,他在大闹天宫时的名字叫B、齐天大圣

8、“夜空中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这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拟人

9、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是 C、《悲惨世界》 作者:雨果

10、被人们称为“天府之国”的我国的 A、四川

1、按要求写成语。(1)写出带“鼎”的成语四个: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鼎鼎大名:形容名气很大。

(2)写出意思相反的成语。 光明磊落(邪门歪道)锦上添花(雪上加霜)洁身自好(同流合污)口若悬河(缄口结舌)井井有条(杂乱无章)生机勃勃(老迈龙钟)

(3)高瞻远瞩:瞻:视,望;瞩:注视。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登高望远 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满招损,谦受益: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

2、写出下面的代称的含义: “杏林”指良医。

“桃李”指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

“肝胆”指真挚的心意。

“千金”指女儿,有尊贵之意。

“高足”指赞扬别人的弟子本领高强。

“汗青”指史册。

“桑梓”指故乡。

“尺素”指指小的画幅,短的书信。

“杜康”指美酒。

“楼兰”指杀敌立功的事典。

“红豆”指相思

“手足”指兄弟。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2)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5)杭州西湖楼外楼,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客中客入画中画”,请对出下联:楼外楼看天外天

(6)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wpBeta

选择 1、下面带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得意忘形——废寝忘食)。 2、 鲁肃这一人物形象出自( C、《三国演义》)。 3、“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两句词描写的是( D、冬天景色 )4、下面是三国故事的是( C、赤壁大战 ) 、5“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发生在( A、春秋战国 )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 B、汉朝名将李广)7、《西游记》里面的主人公孙悟空神通广大,他在大闹天宫时的名字叫(B、齐天大圣 ) 8、“夜空中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这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拟人)。 9、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是( C、《悲惨世界》)10、被人们称为“天府之国”的我国的( A、四川 )省。

。(1)写出带“鼎”的成语四个: __问鼎中原、 一言九鼎、 鼎足三分、 鼎力相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意思相反的成语。 光明磊落(暗室欺心 )锦上添花(落井下石 )洁身自好(同流合污 )口若悬河(沉默寡言 )井井有条(乱七八糟 )

生机勃勃( 死气沉沉)

)(3)根据下列诗句的意思写出一个含相同道理或意境的成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高屋建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虚怀若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神来之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写出下面的代称的含义: “杏林”指 __教室______ ,“桃李”指 __学生______ ,“肝胆”指____胆量、气魄_____,

“千金”指____女儿_____ ,“高足”指_____徒弟_____,“汗青”指___史书、史册______,

“桑梓”指_____家乡_____,“尺素”指_____书信____ ,“杜康”指_____酒____,

“楼兰”指_____匈奴_____,“红豆”指____相思______,“手足”指__兄弟、拍档、同事_______。

6、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古今佳作甚多,请对一对。(1)书山有路勤为径,___学海无涯苦作舟_______________

(2)删繁就简三秋树,__领意标新二月花________________ (3)落霞与孤鹜齐飞,__秋水与长天一色________________

(4)青山有幸埋忠骨,__白铁无辜铸佞臣________________ (5)杭州西湖楼外楼,__边城南关花中花________________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客中客入画中画”,请对出下联:_________________。

(6)_墙头芦苇_____,头重脚轻根底浅;___山间竹笋____,嘴尖皮厚腹中空。 (7)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心有灵犀一点通_______________。

陶小凡

1、A、得意忘形——废寝忘食,两个“忘”同为:不记得,遗漏

喜出望外:望,希图,盼。一望无际:望,看,往远处看。

曾不事农桑:事,做,治。出事:事,变故。

送孟浩然之广陵:之,到。不速之客:之,的。

2、鲁肃这一人物形象出自C、《三国演义》

3、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两句词描写的是 D、冬天景色

描绘出寒冬中梅花严酷的生存环境。

4、下面是三国故事的是 C、赤壁大战

5、“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发生在 A、春秋战国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 B、汉朝名将李广

7、《西游记》里面的主人公孙悟空神通广大,他在大闹天宫时的名字叫B、齐天大圣

8、“夜空中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这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拟人

9、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是 C、《悲惨世界》 作者:雨果

10、被人们称为“天府之国”的我国的 A、四川

1、按要求写成语。(1)写出带“鼎”的成语四个: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鼎鼎大名:形容名气很大。

(2)写出意思相反的成语。 光明磊落(邪门歪道)锦上添花(雪上加霜)洁身自好(同流合污)口若悬河(缄口结舌)井井有条(杂乱无章)生机勃勃(老迈龙钟)

(3)高瞻远瞩:瞻:视,望;瞩:注视。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登高望远 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满招损,谦受益: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

2、写出下面的代称的含义: “杏林”指良医。

“桃李”指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

“肝胆”指真挚的心意。

“千金”指女儿,有尊贵之意。

“高足”指赞扬别人的弟子本领高强。

“汗青”指史册。

“桑梓”指故乡。

“尺素”指指小的画幅,短的书信。

“杜康”指美酒。

“楼兰”指杀敌立功的事典。

“红豆”指相思

“手足”指兄弟。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2)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5)杭州西湖楼外楼,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客中客入画中画”,请对出下联:楼外楼看天外天

(6)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就是我的答案(仅供参考)

FinCloud

A、得意忘形——废寝忘食

C、《三国演义》

D、冬天景色

C、赤壁大战

A、春秋战国

B、汉朝名将李广

B、齐天大圣

A.拟人

C、《悲惨世界》

A、四川

鼎鼎有名 一言九鼎 三分鼎立 钟鸣鼎列

光明磊落(心怀叵测)

锦上添花(雪上加霜)

洁身自好(同流合污 )

口若悬河(沉默寡言 )

井井有条(杂乱无章 )

高瞻远瞩

满招损,谦受益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杏林指良医

桃李指所教的学生

肝胆指真诚的心

千金指对别人的女儿的敬称

高足指对别人的学生的敬称

汗青指史书或者完成的著作

桑梓指故乡

尺素指书信

杜康指酒

楼兰指敌人

红豆指相思

手足指兄弟

学海无涯苦作舟

领异标新二月花

秋水共长天一色

白铁无辜铸佞臣

下联是 楼外楼看山外山。

墙上芦苇 山间竹笋

心有灵犀一点通

今天心情好~帮你做了~呵呵。

此后故乡只

1、A、得意忘形——废寝忘食,两个“忘”同为:不记得,遗漏

喜出望外:望,希图,盼。一望无际:望,看,往远处看。

曾不事农桑:事,做,治。出事:事,变故。

送孟浩然之广陵:之,到。不速之客:之,的。

2、鲁肃这一人物形象出自C、《三国演义》

3、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两句词描写的是 D、冬天景色

描绘出寒冬中梅花严酷的生存环境。

4、下面是三国故事的是 C、赤壁大战

5、“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发生在 A、春秋战国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 B、汉朝名将李广

7、《西游记》里面的主人公孙悟空神通广大,他在大闹天宫时的名字叫B、齐天大圣

8、“夜空中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这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拟人

9、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是 C、《悲惨世界》 作者:雨果

10、被人们称为“天府之国”的我国的 A、四川

1、按要求写成语。(1)写出带“鼎”的成语四个: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鼎鼎大名:形容名气很大。

(2)写出意思相反的成语。 光明磊落(邪门歪道)锦上添花(雪上加霜)洁身自好(同流合污)口若悬河(缄口结舌)井井有条(杂乱无章)生机勃勃(老迈龙钟)

(3)高瞻远瞩:瞻:视,望;瞩:注视。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登高望远 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满招损,谦受益: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

2、写出下面的代称的含义: “杏林”指良医。

“桃李”指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

“肝胆”指真挚的心意。

“千金”指女儿,有尊贵之意。

“高足”指赞扬别人的弟子本领高强。

“汗青”指史册。

“桑梓”指故乡。

“尺素”指指小的画幅,短的书信。

“杜康”指美酒。

“楼兰”指杀敌立功的事典。

“红豆”指相思

“手足”指兄弟。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2)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5)楼外楼看天外天 。

(6)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希望我的答案令你满意,谢谢!

bikbok

1、A、得意忘形——废寝忘食,两个“忘”同为:不记得,遗漏

曾不事农桑:事,做,治。出事:事,变故。

送孟浩然之广陵:之,到。不速之客:之,的。

2、鲁肃这一人物形象出自C、《三国演义》

3、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两句词描写的是 D、冬天景色

描绘出寒冬中梅花严酷的生存环境。 9 1.A

2.C

3.D

4.C

5.A

6.B

7.B

8.A

9.C

10.A

4、下面是三国故事的是 C、赤壁大战

5、“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发生在 A、春秋战国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 B、汉朝名将李广

7、《西游记》里面的主人公孙悟空神通广大,他在大闹天宫时的名字叫B、齐天大圣

8、“夜空中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这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拟人

9、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是 C、《悲惨世界》 作者:雨果

10、被人们称为“天府之国”的我国的 A、四川

1、按要求写成语。(1)写出带“鼎”的成语四个: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鼎鼎大名:形容名气很大。

(2)写出意思相反的成语。 光明磊落(邪门歪道)锦上添花(雪上加霜)洁身自好(同流合污)口若悬河(缄口结舌)井井有条(杂乱无章)生机勃勃(老迈龙钟)

(3)高瞻远瞩:瞻:视,望;瞩:注视。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登高望远 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满招损,谦受益: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

2、写出下面的代称的含义: “杏林”指良医。

“桃李”指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

“肝胆”指真挚的心意。

“千金”指女儿,有尊贵之意。

“高足”指赞扬别人的弟子本领高强。

“汗青”指史册。

“桑梓”指故乡。

“尺素”指指小的画幅,短的书信。

“杜康”指美酒。

“楼兰”指杀敌立功的事典。

“红豆”指相思

“手足”指兄弟。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2)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5)楼外楼看天外天 。

(6)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希望我的答案令你满意,谢谢!

tt白

1、A;2、C;3、D;4、C;5、A;6、B;7、B;8、A;9、C;10、A;

拔山扛鼎 拔山举鼎 尝鼎一脔 春秋鼎盛 重裀列鼎

鼎成龙去 鼎成龙升 鼎铛有耳 鼎铛玉石 鼎鼎大名

鼎鼎有名 鼎分三足 鼎镬刀锯 鼎湖龙去 鼎镬如饴

刀锯鼎镬 大名鼎鼎 鼎鼐调和 鼎折覆餗 钟鸣鼎食

鼎折餗覆 鼎食钟鸣 鼎新革故 鼎玉龟符 鼎鱼幕燕

鼎足而居 鼎足而立 鼎足而三 鼎足三分 鼎足之势

负衡据鼎 扛鼎拔山 瓜分鼎峙 革故鼎新 革旧鼎新

海内鼎沸 举鼎拔山 九鼎不足为重 九鼎大吕 举鼎绝膑

禁鼎一脔 九鼎一丝 击钟陈鼎 击钟鼎食 扛鼎抃牛

匡鼎解颐 列鼎而食 力能扛鼎 龙去鼎湖 幕燕鼎鱼

鸣钟列鼎 鸣钟食鼎 牛鼎烹鸡 群情鼎沸 人声鼎沸

染指于鼎 三分鼎立 三分鼎足 笙歌鼎沸 四海鼎沸

三牲五鼎 商彝夏鼎 商彝周鼎 三足鼎立 调和鼎鼐

问鼎轻重 五鼎万钟 问鼎中原 夏鼎商彝 彝鼎圭璋

鱼游沸鼎 一言九鼎 一代鼎臣 言重九鼎 折鼎覆餗

钟鼎人家 钟鼎山林 钟鼎之家 钟鸣鼎列 钟鸣鼎食钟鸣鼎重

问鼎中原 春秋鼎盛 鼎镬如饴 鼎玉龟符 调和鼎鼐 钟鼎山林

拔山扛鼎 力能扛鼎 鼎成龙升 五鼎万钟 人声鼎沸 一代鼎臣

刀锯鼎镬 鱼游沸鼎 三牲五鼎 鼎新革故 革故鼎新 九鼎一丝

染指于鼎 鼎鱼幕燕 鼎湖龙去 龙去鼎湖 鼎铛玉石 九鼎不足为重

举鼎绝膑 列鼎而食 幕燕鼎鱼 三分鼎足 鼎食鸣锺 击钟鼎食

鼎足而居 钟鼎人家 尝鼎一脔 鼎分三足 鼎足而立 钟鼎之家

鼎铛有耳 举鼎拔山 负衡据鼎 三分鼎立 商彝周鼎 一言九鼎

四海鼎沸 鼎折餗覆 击钟陈鼎 匡鼎解颐 商彝夏鼎 钟鸣鼎重

鼎足而三 言重九鼎 鼎成龙去 鼎鼎有名 鼎食钟鸣 笙歌鼎沸

钟鸣鼎列 牛鼎烹鸡 鼎折覆餗 瓜分鼎峙 鼎镬刀锯 鼎足三分

拔山举鼎 重裀列鼎 扛鼎拔山 海内鼎沸 鸣钟食鼎 禁鼎一脔

彝鼎圭璋 鼎鼐调和 鼎食鸣钟 鼎足之势 革旧鼎新 群情鼎沸

鸣钟列鼎 夏鼎商彝 折鼎覆餗

光明磊落(心怀叵测)

锦上添花(雪上加霜)

洁身自好(同流合污 )

口若悬河(沉默寡言 )

井井有条(杂乱无章 )

高瞻远瞩

满招损,谦受益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杏林指良医

桃李指所教的学生

肝胆指真诚的心

千金指对别人的女儿的敬称

高足指对别人的学生的敬称

汗青指史书或者完成的著作

桑梓指故乡

尺素指书信

杜康指酒

楼兰指敌人

红豆指相思

手足指兄弟

学海无涯苦作舟

领异标新二月花

秋水共长天一色

白铁无辜铸佞臣

下联是 楼外楼看山外山。

墙上芦苇 山间竹笋

心有灵犀一点通

真颛

1、下面带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A、得意忘形——废寝忘食 B、喜出望外——一望无际 C、曾不事农桑——出事 D、送孟浩然之广陵——不速之客 2、 鲁肃这一人物形象出自( ) A、《封神演义》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3、“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两句词描写的是( ) A、春天景色 B、夏天景色 C、秋天景色 D、冬天景色 4、下面是三国故事的是( ) A、围魏救赵 B、退避三舍 C、赤壁大战 D、负荆请罪 5、“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发生在( ) A、春秋战国B、秦汉时期C、三国时期D、唐宋时期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 ) A、汉朝名将霍去病 B、汉朝名将李广C、赵国名将廉颇 D、三国名将赵云 7、《西游记》里面的主人公孙悟空神通广大,他在大闹天宫时的名字叫( ) A、孙悟空B、齐天大圣 C、孙行者D、美猴王 8、“夜空中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这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拟人B.比喻C.排比D.夸张 9、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是( ) A、《哈姆雷特》B、《李尔王》C、《悲惨世界》D、《奥赛罗》 10、被人们称为“天府之国”的我国的( )省。 A、四川 B、湖南 C、浙江 D、云南 填空 1、按要求写成语。(1)写出带“鼎”的成语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意思相反的成语。 光明磊落( )锦上添花( )洁身自好( )口若悬河( )井井有条( )生机勃勃( )(3)根据下列诗句的意思写出一个含相同道理或意境的成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2、写出下面的代称的含义: “杏林”指 ________ ,“桃李”指 ________ ,“肝胆”指_________,

“千金”指_________ ,“高足”指__________,“汗青”指_________,

“桑梓”指__________,“尺素”指_________ ,“杜康”指_________,

“楼兰”指__________,“红豆”指__________,“手足”指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古今佳作甚多,请对一对。(1)书山有路勤为径,__________________

(2)删繁就简三秋树,__________________ (3)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__

(4)青山有幸埋忠骨,__________________ (5)杭州西湖楼外楼,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客中客入画中画”,请对出下联: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头重脚轻根底浅;_______,嘴尖皮厚腹中空。 (7)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_。

ardim

1、A

2、C

3、A

4、C

5、A

6、B

7、C

8、A

9、C

10、A

拔山扛鼎 拔山举鼎 尝鼎一脔 春秋鼎盛 重裀列鼎

鼎鼎有名 鼎分三足 鼎镬刀锯 鼎湖龙去 鼎镬如饴

海内鼎沸 举鼎拔山 九鼎不足为重 九鼎大吕 举鼎绝膑

禁鼎一脔 九鼎一丝 击钟陈鼎 击钟鼎食 扛鼎抃牛

匡鼎解颐 列鼎而食 力能扛鼎 龙去鼎湖 幕燕鼎鱼

鸣钟列鼎 鸣钟食鼎 牛鼎烹鸡 群情鼎沸 人声鼎沸

染指于鼎 三分鼎立 三分鼎足 笙歌鼎沸 四海鼎沸

三牲五鼎 商彝夏鼎 商彝周鼎 三足鼎立 调和鼎鼐

问鼎轻重 五鼎万钟 问鼎中原 夏鼎商彝 彝鼎圭璋

鱼游沸鼎 一言九鼎 一代鼎臣 言重九鼎 折鼎覆餗

钟鼎人家 钟鼎山林 钟鼎之家 钟鸣鼎列 钟鸣鼎食钟鸣鼎重

问鼎中原 春秋鼎盛 鼎镬如饴 鼎玉龟符 调和鼎鼐 钟鼎山林

拔山扛鼎 力能扛鼎 鼎成龙升 五鼎万钟 人声鼎沸 一代鼎臣

刀锯鼎镬 鱼游沸鼎 三牲五鼎 鼎新革故 革故鼎新 九鼎一丝

染指于鼎 鼎鱼幕燕 鼎湖龙去 龙去鼎湖 鼎铛玉石 九鼎不足为重

举鼎绝膑 列鼎而食 幕燕鼎鱼 三分鼎足 鼎食鸣锺 击钟鼎食

鼎足而居 钟鼎人家 尝鼎一脔 鼎分三足 鼎足而立 钟鼎之家

鼎铛有耳 举鼎拔山 负衡据鼎 三分鼎立 商彝周鼎 一言九鼎

四海鼎沸 鼎折餗覆 击钟陈鼎 匡鼎解颐 商彝夏鼎 钟鸣鼎重

鼎足而三 言重九鼎 鼎成龙去 鼎鼎有名 鼎食钟鸣 笙歌鼎沸

钟鸣鼎列 牛鼎烹鸡 鼎折覆餗 瓜分鼎峙 鼎镬刀锯 鼎足三分

拔山举鼎 重裀列鼎 扛鼎拔山 海内鼎沸 鸣钟食鼎 禁鼎一脔

彝鼎圭璋 鼎鼐调和 鼎食鸣钟 鼎足之势 革旧鼎新 群情鼎沸

鸣钟列鼎 夏鼎商彝 折鼎覆餗

光明磊落(心怀叵测)

锦上添花(雪上加霜)

洁身自好(同流合污 )

口若悬河(沉默寡言 )

井井有条(杂乱无章 )

高瞻远瞩

满招损,谦受益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杏林指良医

桃李指所教的学生

肝胆指真诚的心

千金指对别人的女儿的敬称

高足指对别人的学生的敬称

汗青指史书或者完成的著作

桑梓指故乡

尺素指书信

杜康指酒

楼兰指敌人

红豆指相思

手足指兄弟

学海无涯苦作舟

领异标新二月花

秋水共长天一色

白铁无辜铸佞臣

下联是 楼外楼看山外山。

墙上芦苇 山间竹笋

心有灵犀一点通

水元素sl

ACACABDACA

拔山扛鼎 拔山举鼎 尝鼎一脔 春秋鼎盛 重裀列鼎 鼎成龙去

光明磊落[反义词]:鬼鬼祟祟; 不愧屋漏; 不欺暗室; 暗室可欺; 心怀坦白; 心怀叵测; 别有用心; 偷偷摸摸; 冰清玉洁; 大公无私; 廉洁奉公; 寡廉鲜耻; 襟怀坦白

锦上添花[反义词]:雪中送炭; 落井下石; 雪上加霜; 趁火打劫; 佛头着粪; 济困扶危

洁身自好[反义词]:同流合污; 明哲保身; 洁身自爱; 耻与为伍

口若悬河[反义词]:钳口不言; 千言万语; 一言不发; 呶呶不休; 哑口无言; 喋不休; 张口结舌; 滔滔不绝; 侃侃而谈; 沉默寡言; 吐露心腹; 守口如瓶; 默不作声; 噤若寒蝉; 直言不讳; 金人缄口

井井有条[反义词]:杂乱无章; 头头是道; 层次井然; 有条不紊; 千头万绪; 清清楚楚; 整齐划一; 乱七八糟

生机勃勃[反义词]:死气沉沉,半死不活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或 站得高看得远 满招损谦受益 开卷有益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杏林”一词是中医界的代称 学生 朋友 别人的女儿 高足-对对方的徒弟或者弟子的敬称 史册 故乡 ①小幅的丝织物,如绢、帛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②书信:时传尺素,以寄相思。 酒 楼兰应该是一个古国也可能代表敌国因为李白诗中曾经写到楼兰是敌国 相思 兄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完全写不出,汗…………

1,学海无涯苦作舟2.领异标新二月花3.秋水共长天一色4.白铁无辜铸佞臣5.不会 楼外楼看天外天6.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7心有灵犀一点通

善士六合

1、A

2、C

3、A

4、C

5、A

6、B

7、C

8、A

9、C

10、A

拔山扛鼎 拔山举鼎 尝鼎一脔 春秋鼎盛 重裀列鼎

鼎鼎有名 鼎分三足 鼎镬刀锯 鼎湖龙去 鼎镬如饴

海内鼎沸 举鼎拔山 九鼎不足为重 九鼎大吕 举鼎绝膑

禁鼎一脔 九鼎一丝 击钟陈鼎 击钟鼎食 扛鼎抃牛

匡鼎解颐 列鼎而食 力能扛鼎 龙去鼎湖 幕燕鼎鱼

鸣钟列鼎 鸣钟食鼎 牛鼎烹鸡 群情鼎沸 人声鼎沸

染指于鼎 三分鼎立 三分鼎足 笙歌鼎沸 四海鼎沸

三牲五鼎 商彝夏鼎 商彝周鼎 三足鼎立 调和鼎鼐

问鼎轻重 五鼎万钟 问鼎中原 夏鼎商彝 彝鼎圭璋

鱼游沸鼎 一言九鼎 一代鼎臣 言重九鼎 折鼎覆餗

钟鼎人家 钟鼎山林 钟鼎之家 钟鸣鼎列 钟鸣鼎食钟鸣鼎重

问鼎中原 春秋鼎盛 鼎镬如饴 鼎玉龟符 调和鼎鼐 钟鼎山林

拔山扛鼎 力能扛鼎 鼎成龙升 五鼎万钟 人声鼎沸 一代鼎臣

刀锯鼎镬 鱼游沸鼎 三牲五鼎 鼎新革故 革故鼎新 九鼎一丝

染指于鼎 鼎鱼幕燕 鼎湖龙去 龙去鼎湖 鼎铛玉石 九鼎不足为重

举鼎绝膑 列鼎而食 幕燕鼎鱼 三分鼎足 鼎食鸣锺 击钟鼎食

鼎足而居 钟鼎人家 尝鼎一脔 鼎分三足 鼎足而立 钟鼎之家

鼎铛有耳 举鼎拔山 负衡据鼎 三分鼎立 商彝周鼎 一言九鼎

四海鼎沸 鼎折餗覆 击钟陈鼎 匡鼎解颐 商彝夏鼎 钟鸣鼎重

鼎足而三 言重九鼎 鼎成龙去 鼎鼎有名 鼎食钟鸣 笙歌鼎沸

钟鸣鼎列 牛鼎烹鸡 鼎折覆餗 瓜分鼎峙 鼎镬刀锯 鼎足三分

拔山举鼎 重裀列鼎 扛鼎拔山 海内鼎沸 鸣钟食鼎 禁鼎一脔

彝鼎圭璋 鼎鼐调和 鼎食鸣钟 鼎足之势 革旧鼎新 群情鼎沸

鸣钟列鼎 夏鼎商彝 折鼎覆餗

光明磊落(心怀叵测)

锦上添花(雪上加霜)

洁身自好(同流合污 )

口若悬河(沉默寡言 )

井井有条(杂乱无章 )

高瞻远瞩

满招损,谦受益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杏林指良医

桃李指所教的学生

肝胆指真诚的心

千金指对别人的女儿的敬称

高足指对别人的学生的敬称

汗青指史书或者完成的著作

桑梓指故乡

尺素指书信

杜康指酒

楼兰指敌人

红豆指相思

手足指兄弟

学海无涯苦作舟

领异标新二月花

秋水共长天一色

白铁无辜铸佞臣

下联是 楼外楼看山外山。

墙上芦苇 山间竹笋

心有灵犀一点通

NerveM

A、得意忘形——废寝忘食

C、《三国演义》

D、冬天景色

C、赤壁大战

A、春秋战国

B、汉朝名将李广

B、齐天大圣

A.拟人

C、《悲惨世界》

A、四川

鼎鼎有名 一言九鼎 三分鼎立 钟鸣鼎列

光明磊落(心怀叵测)

锦上添花(雪上加霜)

洁身自好(同流合污 )

口若悬河(沉默寡言 )

井井有条(杂乱无章 )

高瞻远瞩

满招损,谦受益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杏林指良医

桃李指所教的学生

肝胆指真诚的心

千金指对别人的女儿的敬称

高足指对别人的学生的敬称

汗青指史书或者完成的著作

桑梓指故乡

尺素指书信

杜康指酒

楼兰指敌人

红豆指相思

手足指兄弟

学海无涯苦作舟

领异标新二月花

秋水共长天一色

白铁无辜铸佞臣

下联是 楼外楼看山外山。

墙上芦苇 山间竹笋

心有灵犀一点通

Chen

1.A

2.C

3.D

4.C

5.A

6.B

7.B

8.A

9.C

10.A

写成语(1)一言九鼎 尝鼎一脔 鼎鼎有名 鼎足而立

(2)居心叵测 画蛇添足 同流合污 沉默寡言 杂乱无章 死气沉沉

墨然殇

C、《三国演义》

D、冬天景色

C、赤壁大战

A、春秋战国

B、汉朝名将李广

B、齐天大圣

A.拟人

C、《悲惨世界》

A、四川

鼎鼎有名 一言九鼎 三分鼎立 钟鸣鼎列

光明磊落(心怀叵测)

锦上添花(雪上加霜)

洁身自好(同流合污 )

口若悬河(沉默寡言 )

井井有条(杂乱无章 )

高瞻远瞩

满招损,谦受益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拼音: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解释: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例子:老师时常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成语,勉励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正音:“见”,不能读作“jiàn”。辨形:“见”,不能写作“现”。成语故事:东汉末年,有一个人叫董遇的人,少时家境贫寒,只能靠去田间卖苦力或走街串巷做些贩夫走卒的活计来养活自己。但无论做什么,走到哪里,环境多么恶劣,他总是随身携带着一些书,只要一有空就会孜孜不倦地读起来。后来,他发达了,做了官吏,仍坚持博览群书,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最终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学问家。董遇成名之后,一时间很多俊杰才子慕名而来,想要拜他为师。这其中就有一个叫李尧的书生,李尧是董遇的同乡,少年时就研读了很多书籍,待年龄稍大些,渐渐喜欢上了历史典藏。初见面,一番寒暄之后,董遇问:“年轻人,给你一本书,你会去读几遍?”李尧恭敬地作了个揖,谦卑地答道:“三遍。”董遇说:“此话不假?”答曰:“是真的读三遍。”董遇很失望,摆摆手对他说:“年轻人,你还是回去吧。”李尧不解:“先生,此话何意?我是诚心诚意地来向您拜师学习的,您为什么不肯收下我呢?”董遇回答道:“不是我不想留你,也不是你资质不够,我觉得你没有悟出治学的精髓所在。在你来此之前,早已有很多人来向我请教学习的方法,其实,也谈不上什么高深方法,我只是读书读的遍数多罢了。”李尧满脸困惑地问:“先生会读多少遍呢?”董遇笑了笑说:“文章至少要一口气先读上百遍。我觉得一篇文章如果不读很多遍的话,是很难理解文章的真正含义的。”
2023-08-01 20:11:541

读书百遍.下一句是什么?

其意自见
2023-08-01 20:12:0913

"读书百遍"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下一句是“其义自见”,意思是“书读的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这句话出自南宋朱熹的《训学斋规》,部分原文是: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这句话的意思为古人说:“书读的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扩展资料:《训学斋规》中其他经典内容还有: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意思是: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思想不集中,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集中了,眼会看不仔细,嘴会读不正确吗?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读书三到
2023-08-01 20:12:48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成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拼音: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解释: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造句: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请各位再把这部分内容多读几遍,弄懂它的意思。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了阅读的必要性,对阅读艰深的书来说确是如此。三、林萧点点头,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个道理。四、读书百遍”,之后才可能“其义自见”。五、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背经文也是一样,因为潜心地去研究经文,修罗每日都繁忙并愉悦着。六、古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而此时只能说听道百遍,听道百遍慧根自现。七、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想对于习武也是一样的。八、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样,是一个道理。九、继续看呗,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你应该懂是什么意思吧。十、正如主公所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希望我能早日领悟其中精髓,为主公排忧解难。
2023-08-01 20:13:00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出自《三国志·魏志·董遇传》,这句话的意思是:读书读了上百遍,自然就能领会书里的意思。这句话指出了熟读对于理解的意义。   原文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译文:董遇字季直,性格敦厚老实而且很好学。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关于读书的名言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4.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2023-08-01 20:13:15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释义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出处是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百遍也有人把它叫做书读百遍,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要深入了解书中的知识,最好反复去阅读文章,这样每一次都会有新的理解和体会,不等他人讲解就能自己读出书中的含义,文章的意思会自然出现,是很奇妙的。 读书百遍只是一个概指,书是常读常新的,每读一遍都要有新的认识和见解,不要懵懵懂懂地读,然后不求甚解,读书是要较真的,不要害怕咬文嚼字,把每一个观点剖析开了才能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要表达的内容。 读书要三到 只要是读书,就要每个字都读得很大声,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我曾经说过,读书要专心一致,必定要三者到位,即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2023-08-01 20:13:231

书读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其义自见
2023-08-01 20:13:3215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023-08-01 20:14:03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是:其义自见出自宋代朱熹的《读书要三到》原文: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译文: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作品介绍:在宋朝,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的是朱嘉。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期绩为后世所称道,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
2023-08-01 20:14:18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其义自见 应该很明白
2023-08-01 20:14:3414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这两句话出自于《三国志魏志董遇传》,原文是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意思是书要多读才能领会其中的含义,只有做到精读方可领会不通之处。 读书百遍也有人把它叫做书读百遍,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要深入了解书中的知识,最好反复去阅读文章,这样每一次都会有新的理解和体会,不等他人讲解就能自己读出书中的含义。 百遍只是一个概指,书是常读常新的。每读一遍都要有新的认识和见解,不要懵懵懂懂地读,然后不求甚解。读书要认真,不能害怕咬文嚼字,只有把每一个观点剖析开了才能更深入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2023-08-01 20:15:17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出自: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①而好学。兴平中②,关中扰乱③,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④。采⑤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启示   中国有一句古话:“少年不读书,老来空白首。”世间万物,皆属身外,惟有书能够渗心入骨地擦拭你蒙尘的心灵,让你耳聪目明,心高志远。任何时刻拾起书本,打开扉页,都可以在夏曰里读出雪意,于山间闻到泉鸣。   读书人多的时代,是书籍繁荣的时代,亦是社会文明、人类进步的时代。读书多的时期,则是生命充实丰盈的时期,是激情炽热,才思、理智最敏捷的时期。于是《三国志·魏书》中出现这么一句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反复阅读一本书,自然能逐渐了解它的涵义。这是一种通过精读以促进独立思考的学习方法,尤其适用于自学者的钻研。   对于此观点,我保留了自己的看法。逐字逐句地反复阅读未必能达到精通的程度,如果没有悟性地理解只会成为可怜的书呆子纸上谈兵,只知表面肤浅的文字表述,未必可深入内涵。有悟性地读书,可以与作者融洽地平等交流,在心灵的碰撞和摩擦中灵思如泉涌,思考得更透彻。如果我们不带思索地读百遍书,又怎会奇迹般地自见其意呢?这种低效率的苦差事不但浪费时间,而且致命地浇灭你对书本知识的热情和自信。我们读书却不理解,读出来的往往是自己加给作者的思想,活在自我世界的樊笼里,如井底之蛙,仍旧心胸狭隘,孤陋寡闻。   我们在一生中读过许多书,也许每本书会读许多遍,但恐怕吸收的并不多。盲目地追求读书的数量而忽视了觉悟,只能导致绝大部分知识像破砖烂瓦,杂乱无章地堆积在大脑某个易被遗忘的角落。悟性便如建筑师手中的设计图,能将这些零乱的材料有机地组合起来,构筑成知识的大厦,这样我们读书的目的会更明确、轻松。   英国作家菲尔丁曾忠告:“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把你戕害。”的确,没有选择性和悟性的书极为破坏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令人萎靡不振,不思进取。这从反面又显示出悟性读书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生命不息,攻读不止。“要让书成为自己的注解,而不要做一颗绕书本旋转的卫星,不要做思想的鹦鹉。”爱迪生如是说。那就让我们读百遍书,带悟性思索,其义自见。
2023-08-01 20:15:26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1、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   2、意思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3、【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   4、《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5、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2023-08-01 20:15:34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其义自见。读书百遍的下一句:其义自见。诗词名称:《读书要三到》。本名:朱熹。别称:朱子、文公、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字号: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出生时间:1130年10月18日。去世时间:1200年4月23日。主要作品:《九曲棹歌》《春日》《题榴花》《观书有感》《泛舟》等。主要成就:儒学集大成者,宋代理学家。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读书百遍”的详细介绍:一、《读书要三到》的全文点此查看《读书要三到》的详细内容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二、译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只要是读书,就要每个字都读得很大声,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三、注解误:错。倒:颠倒。牵强暗记:勉强默背大意。见:同“现”,表露出来。晓:知道。漫浪:随随便便,漫不经心。急:重要,要紧。矣:相当于“了”。岂:时常,习。乎:吗,语气词。我曾经说过。谓,说。四、朱熹其他诗词《泛舟》、《劝学诗》、《春日》、《观书有感》、《兰涧》。相同朝代的诗歌《曹将军》、《下瞿塘》、《滕王阁》、《儿馁嗔郎罢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诗也戏为笺之》、《题艾溪》、《废贡院为米廪过之值盘_》、《送客至灵谷》、《叹_词》、《题陈朝玉爱竹轩》、《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图》。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读书要三到的详细信息
2023-08-01 20:15:41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 【解释】见:显现.古同“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读了上百遍后,它的意思自然就会明白.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用法】作定语、分句;指导人读书.
2023-08-01 20:15:49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其义自见
2023-08-01 20:16:125

读书百遍,下一句是?

其义自见
2023-08-01 20:16:301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 是怎么解释的

1、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用法,作定语、分句;指导人读书。解释,见:显现。古同“现”。读书上百遍,书意领会。指书熟读后,自然会领会其中的道理。
2023-08-01 20:17:38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下一句是什么意思

翻译:读书时要读得响亮,不能错一个字,不能少一个字,不能多一个字,不能颠倒一个字,不能强记或笼统记住,只要多读几遍,自然朗朗上口,很久都不会忘。古人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说的是读熟了,则不用解说,自己知道意思。我曾经说,读书有三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这儿,那么就看不仔细,心眼不一致,只能漫不经心地读,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也不会太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都到了,眼睛与嘴怎么不会到呢 ?推荐于 2019-10-11查看全部43个回答叫叫阅读3-12岁儿童阅读前三,让孩子爱上阅读值得一看的阅读理解相关信息推荐专注孩子阅读12年,每天15分钟,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让孩子敢说,敢读,更敢写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学习阅读方法和技巧,让孩子更有自信。act.jojoreading.com广告!「多动症」如何使孩子爱上学习 几招提高学习成绩值得一看的爱上学习相关信息推荐!如何使孩子爱上学习,孩子学习成绩差,并有易冲动发怒,做事拖拉,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这都是多动症在作怪。多动并不是孩子调皮,需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qianhu.wejianzhan.com广告更多专家《余尝谓读书有三到》的全文及翻译是什么?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马上提问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职场问题,并发表了好评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职场问题,并发表了好评garlic 咨询一个职场问题,并发表了好评188****8493 咨询一个职场问题,并发表了好评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职场问题,并发表了好评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职场问题,并发表了好评AKA 咨询一个职场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2023-08-01 20:17:46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指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2023-08-01 20:17:54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其义自见
2023-08-01 20:18:0710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分别是谁说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陈寿说的。读音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 。〖解释〗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用法〗作定语、分句;指导人读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解释〗见:知道。古同"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说的。形容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语出唐朝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高尔基说的。
2023-08-01 20:19:111

书读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书读百遍下一句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出自: 《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裴注:《魏略》曰:“初,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词解: 见,读:xian,出现,“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又作“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读书读得多了,书中之义就自然出现,不待讲解,即明其义矣。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概述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 〖解释〗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用法〗作定语、分句;指导人读书。文章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①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②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1质讷:质,质朴。讷,口齿不流利。 2渴:有急切之意。
2023-08-01 20:19:20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是读书上百遍,书中的意义自然显现。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2023-08-01 20:19:301

读书百遍什么下一句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世间万象,皆为身外之物,唯有多读书,读好书能够启迪人的灵魂,让人心领神会,耳聪目明,志存高远。一本好书,就如夏日午后的清茶,淡淡的,让人沉醉,它可以在夏日里读出雪意,于山间闻到泉鸣。书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社会文明的载体,也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改变人们的思维习惯,影响人们处事的行为方式,进而影响人们每天的生活,甚至可能会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古人所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只有反复阅读,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妙处,才能够从懵懂无知走向睿智豁达。把一本书读到一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心领神会了。成语中的“读百遍”只是概数,是一种强调的语气,有多次重复之意。意在告诉人们,“重复”乃学习之母。关于这点,古人还说过,“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们读书,要的正是这锲而不舍的精神,只要静心研读,反复思考,定能悟出书中的“真谛”,如果每次都能从书本中悟出一些为人处世的哲学,日积月累,必将会开阔胸怀和视野,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读书的目的和意义:1、开拓视野:读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对世界和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2、提高认知水平: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培养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3、增长知识: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可以让我们学习到各种各样的知识,从而提高我们的学识和文化水平。4、拓展人际关系:读书可以和其他读者交流、讨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从而拓展我们的社交圈。5、陶冶情操:读书可以培养我们的情操,启迪我们的思想,让我们更加善于感悟和理解生活的真谛。
2023-08-01 20:19:53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下一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下一句: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读书要三到[作者] 朱熹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2023-08-01 20:20:19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百遍”这句话指的是要多读书,反复读书,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才能理解其中的义理,也就是“其义自见”,即能够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也就是古人常言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3-08-01 20:20:27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2023-08-01 20:20:36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而义自见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解释

1、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的下一句是: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2、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 3、原文: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4、译文: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
2023-08-01 20:20:43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其义自风
2023-08-01 20:20:513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下一句是什么?

意思是读书时候翻烂了书卷,是需要汲取其中的精华的部分,而不是全部囤下去,也采纳了其中的糟粕,简单来说就是要学以致用。这句话出自清代诗人袁枚的著作《随园诗话》当中,这首著作囊括了关于诗歌的方方面面,对于诗歌来说是一部综合性著作。作者简介:袁枚(1716-1797年),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与赵翼、张问陶合称为“性灵派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乾隆十七年(1752年)袁枚迫于无奈,终于违心再次出山。但袁枚与上司陕甘总督黄廷桂关系极不融洽,于是刚满一年,就请了长病假,急切地返归随园。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袁枚24岁参加朝廷的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总督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
2023-08-01 20:20:581

读书百遍下一句是其义自见还是而义自见

其义自见。根据查询知乎官网显示,读书百遍下一句是其义自见,出自纪传体国别史《三国志》,意思是书要多读才能领会其中的含义,只有做到精读方可领会不通之处。
2023-08-01 20:21:27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其义自见,,
2023-08-01 20:22:135

百度古诗词读书百遍下一句是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023-08-01 20:22:313

董遇中读书百遍.下一句是?

根据公开资料,《读书要三到》的作者不是董遇中,是宋朝诗人朱熹。“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
2023-08-01 20:22:571

谚语"读书百遍"的下半句是什么

其义自见
2023-08-01 20:23:122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这两句话出自于《三国志·魏志·董遇传》,原文是“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意思是书要多读才能领会其中的含义,只有做到精读方可领会不通之处。 读书百遍也有人把它叫做书读百遍,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要深入了解书中的知识,最好反复去阅读文章,这样每一次都会有新的理解和体会,不等他人讲解就能自己读出书中的含义,文章的意思会自然出现,是很奇妙的。 这种观点或许对一部分人适用,但是对于那些迂腐不堪、只知道一味死读书的人,无论书读了多少遍还是没用的。读书就要学会善于独立思考,不能只会纸上谈兵,要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2023-08-01 20:23:35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023-08-01 20:23:529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

1、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 2、意思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3、【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 4、《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5、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2023-08-01 20:24:36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

1、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 2、意思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3、【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 4、《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5、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2023-08-01 20:25:131

读书百遍下一句是什么

其义自见(xian四声的现是通假字)
2023-08-01 20:25:315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是:从学者云:“苦渴无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读书上百遍,其中的奥秘才会领悟,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原文: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译文:董遇字季直,性格敦厚老实而且很好学。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上百遍,其中的奥秘才会领悟”请教的人说:“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扩展资料:古代近代好读书的故事1、侯宝林抄书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2、张广厚吃书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023-08-01 20:26:46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其义自见。这两句的意思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成语用法 作定语、分句;指导人读书。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百遍也有人把它叫做书读百遍,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要深入了解书中的知识,最好反复去阅读文章,这样每一次都会有新的理解和体会,不等他人讲解就能自己读出书中的含义。 百遍只是一个概指,书是常读常新的。每读一遍都要有新的认识和见解,不要懵懵懂懂地读,然后不求甚解。读书要认真,不能害怕咬文嚼字,只有把每一个观点剖析开了才能更深入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三国志》简介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蜀汉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 陈寿前半生是在蜀汉度过,入仕后,受宦官黄皓排挤而不得志。蜀汉灭亡后,陈寿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 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为了避免曹魏的《魏书》与南北朝时期北魏的《魏书》相互混淆,在北宋王朝在咸平六年(1003年)将三书合为一书,最终成书。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2023-08-01 20:27:05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熟读后,自然会领会其中的道理。
2023-08-01 20:27:161

读书百遍,下一句是?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解释】见:显现。古同“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读了上百遍后,其中的奥秘自然而然就会领悟了。【出处】晋·陈寿《魏略·儒宗传·董遇》:“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2023-08-01 20:27:271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下一句是什么

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2023-08-01 20:27:37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 是怎么解释的

1、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用法,作定语、分句;指导人读书。解释,见:显现。古同“现”。读书上百遍,书意领会。指书熟读后,自然会领会其中的道理。
2023-08-01 20:28:041

读书百遍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023-08-01 20:28:463

董遇中读书百遍.下一句是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熟读后,自然会领会其中的道理。
2023-08-01 20:28:551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下一句是什么

原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⒆。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翻译:读书时要读得响亮,不能错一个字,不能少一个字,不能多一个字,不能颠倒一个字,不能强记或笼统记住,只要多读几遍,自然朗朗上口,很久都不会忘。古人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说的是读熟了,则不用解说,自己知道意思。我曾经说,读书有三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这儿,那么就看不仔细,心眼不一致,只能漫不经心地读,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也不会太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都到了,眼睛与嘴怎么不会到呢 ?
2023-08-01 20:29: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