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振
-
1. 关于好书的诗句
关于好书的诗句 1.描写好书的诗句有哪些
1.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鹊桥仙(答桃巷弟和篇)
宋代:刘克庄
阁中芸冷,观中桃谢,谁问贞元朝士。吾宗一句好书绅,但记取、毋污青史知几告张说语。
不交平勃,不游田窦,也不朋他牛李。平章此去似何人,似洛社、戴花舞底。
3.赠月君
唐代:徐夤
出水莲花比性灵,三生尘梦一时醒。神传尊胜陀罗咒,
佛授金刚般若经。懿德好书添女诫,素容堪画上银屏。
鸣梭轧轧纤纤手,窗户流光织女星。
4.旅夜书怀
唐代: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5.书愤五首·其一
宋代: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形容好书的诗句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3.关于书的诗句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坐舟--谚语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宋之问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夏读书,日正长,打开书,喜洋洋。田野勤耕桑麻秀,灯下苦读声朗朗。荷花池畔风光好,芭蕉树下气候凉。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
夏读书,日正长,打开书,喜洋洋。田野勤耕桑麻秀,灯下苦读声朗朗。荷花池畔风光好,芭蕉树下气候凉。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
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晨钟暮鼓催人急,燕去雁来促我忙。菊灿疏篱情寂寞,枫红曲岸事彷徨。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
冬读书,年去忙,翻古典,细思量。挂角负薪称李密,囊萤映雪有孙康。围炉向火好勤读,踏雪寻梅莫乱逛。丈夫欲遂平生志,一载寒窗一举汤。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
4.关于书籍的诗句有哪些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宋真宗《励志篇》
书册埋头无了日,不如抛却去寻春。——宋 朱熹《出山道中口占》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宋 陈师道《绝句四首》(其四)
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清 查为仁《莲坡诗话》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
弱龄计事外,委怀在琴书。——晋 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
飞花三亩宅,落叶半床书。——明 夏完淳《避地》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晋 左思《咏史》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唐 杜甫《题泊学士茅屋》
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唐 许浑《再游姑苏玉芝观》
莫问野人生计事,窗前流水枕前书。——唐 李九龄《山中寄友人》
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唐 刘禹锡《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
乱泉声里谁通屐,黄叶林间自著书。——清 王苹《南园》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 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 杜牧《读韩杜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 杜甫《偶题》
以上供参考。
5.关于读书的读书的诗句
1、《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代: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
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并不是道人过来嘲笑,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教导投入钻研中。
2、《劝学》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3、《柏学士茅屋》
唐代:杜甫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译文:
安史之乱的战火使柏学士失去了官职,昔日常参议朝政,直言相谏的他,将茅屋搭建在险峻的碧山之中,隐居于此。但他仍象汉代文学家东方朔一样的刻苦读书,虽然他年少,但已学业有成。
观茅屋户外,那祥云如车盖一样密密地聚集,秋水顺着道路,如大水决渠一样地湍急流去。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有识之男应当如柏学士一样去博览群书,以求功名。
4、《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宋代:陈师道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译文:
读到一本好书,心中十分高兴,可惜没多久就读完了;与知心朋友亲切交谈,心中十分高兴,可惜朋友不能常常到来。世界上的事往往是这样美中不足与意愿相乖,人生百年,有多少次能够欢笑开怀?
5、《送董元达》
宋代:谢逸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颜。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大梁城里定相见,玉川破屋应数间。
译文:
读尽了诗书,你毫无腐儒的酸气;投笔从戎,跃马在西北边关。边塞的气候恶劣,寒风凛冽,你回来时,满面皱纹,须眉已斑。先皇帝在延和殿召见,你慷慨激昂,纵横议论,得到了皇上的激赏。
可惜诽谤你的人太多,难以置辩,有功难封,你流落到江南,来赏玩这里的青山。长江滚滚东去,下有蛟龙发怒,掀起波浪;你这次乘着扁舟离去,何时才能回还?日后我们在大梁城中定能再见,那时你必然还是牢守节操,家中只有破屋数间。
6.关于书的诗句有哪些
唐〕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王贞白《白鹿洞诗》:“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唐〕杜荀鹤《闲居书事》:“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朱熹《读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陆九渊《读书》:“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明〕于谦《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清〕法式善《读书》:“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
燕语莺歌希顿悟,桃红李白写文章。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
夏读书,日正长,打开书,喜洋洋。田野勤耕桑麻秀,灯下苦读声朗朗。
荷花池畔风光好,芭蕉树下气候凉。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
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晨钟暮鼓催人急,燕去雁来促我忙。
菊灿疏篱情寂寞。枫红曲岸事彷徨。
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之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
7.描写好书的诗句有哪些
1.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鹊桥仙(答桃巷弟和篇) 宋代:刘克庄 阁中芸冷,观中桃谢,谁问贞元朝士。
吾宗一句好书绅,但记取、毋污青史知几告张说语。 不交平勃,不游田窦,也不朋他牛李。
平章此去似何人,似洛社、戴花舞底。 3.赠月君 唐代:徐夤 出水莲花比性灵,三生尘梦一时醒。
神传尊胜陀罗咒, 佛授金刚般若经。懿德好书添女诫,素容堪画上银屏。
鸣梭轧轧纤纤手,窗户流光织女星。 4.旅夜书怀 唐代: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5.书愤五首·其一 宋代: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8.关于读书的诗句
唐〕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王贞白《白鹿洞诗》:“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唐〕杜荀鹤《闲居书事》:“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朱熹《读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陆九渊《读书》:“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明〕于谦《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清〕法式善《读书》:“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
燕语莺歌希顿悟,桃红李白写文章。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
夏读书,日正长,打开书,喜洋洋。田野勤耕桑麻秀,灯下苦读声朗朗。
荷花池畔风光好,芭蕉树下气候凉。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
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晨钟暮鼓催人急,燕去雁来促我忙。
菊灿疏篱情寂寞。枫红曲岸事彷徨。
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之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9.形容好书的诗句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拼音: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解释: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例子:老师时常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成语,勉励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正音:“见”,不能读作“jiàn”。辨形:“见”,不能写作“现”。成语故事:东汉末年,有一个人叫董遇的人,少时家境贫寒,只能靠去田间卖苦力或走街串巷做些贩夫走卒的活计来养活自己。但无论做什么,走到哪里,环境多么恶劣,他总是随身携带着一些书,只要一有空就会孜孜不倦地读起来。后来,他发达了,做了官吏,仍坚持博览群书,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最终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学问家。董遇成名之后,一时间很多俊杰才子慕名而来,想要拜他为师。这其中就有一个叫李尧的书生,李尧是董遇的同乡,少年时就研读了很多书籍,待年龄稍大些,渐渐喜欢上了历史典藏。初见面,一番寒暄之后,董遇问:“年轻人,给你一本书,你会去读几遍?”李尧恭敬地作了个揖,谦卑地答道:“三遍。”董遇说:“此话不假?”答曰:“是真的读三遍。”董遇很失望,摆摆手对他说:“年轻人,你还是回去吧。”李尧不解:“先生,此话何意?我是诚心诚意地来向您拜师学习的,您为什么不肯收下我呢?”董遇回答道:“不是我不想留你,也不是你资质不够,我觉得你没有悟出治学的精髓所在。在你来此之前,早已有很多人来向我请教学习的方法,其实,也谈不上什么高深方法,我只是读书读的遍数多罢了。”李尧满脸困惑地问:“先生会读多少遍呢?”董遇笑了笑说:“文章至少要一口气先读上百遍。我觉得一篇文章如果不读很多遍的话,是很难理解文章的真正含义的。”2023-08-01 20:11:541
读书百遍.下一句是什么?
其意自见2023-08-01 20:12:0913
"读书百遍"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下一句是“其义自见”,意思是“书读的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这句话出自南宋朱熹的《训学斋规》,部分原文是: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这句话的意思为古人说:“书读的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扩展资料:《训学斋规》中其他经典内容还有: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意思是: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思想不集中,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集中了,眼会看不仔细,嘴会读不正确吗?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读书三到2023-08-01 20:12:48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成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拼音: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解释: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造句: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请各位再把这部分内容多读几遍,弄懂它的意思。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了阅读的必要性,对阅读艰深的书来说确是如此。三、林萧点点头,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个道理。四、读书百遍”,之后才可能“其义自见”。五、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背经文也是一样,因为潜心地去研究经文,修罗每日都繁忙并愉悦着。六、古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而此时只能说听道百遍,听道百遍慧根自现。七、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想对于习武也是一样的。八、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样,是一个道理。九、继续看呗,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你应该懂是什么意思吧。十、正如主公所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希望我能早日领悟其中精髓,为主公排忧解难。2023-08-01 20:13:00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出自《三国志·魏志·董遇传》,这句话的意思是:读书读了上百遍,自然就能领会书里的意思。这句话指出了熟读对于理解的意义。 原文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译文:董遇字季直,性格敦厚老实而且很好学。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关于读书的名言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4.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2023-08-01 20:13:15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释义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出处是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百遍也有人把它叫做书读百遍,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要深入了解书中的知识,最好反复去阅读文章,这样每一次都会有新的理解和体会,不等他人讲解就能自己读出书中的含义,文章的意思会自然出现,是很奇妙的。 读书百遍只是一个概指,书是常读常新的,每读一遍都要有新的认识和见解,不要懵懵懂懂地读,然后不求甚解,读书是要较真的,不要害怕咬文嚼字,把每一个观点剖析开了才能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要表达的内容。 读书要三到 只要是读书,就要每个字都读得很大声,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我曾经说过,读书要专心一致,必定要三者到位,即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2023-08-01 20:13:231
书读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其义自见2023-08-01 20:13:3215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2023-08-01 20:14:03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是:其义自见出自宋代朱熹的《读书要三到》原文: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译文: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作品介绍:在宋朝,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的是朱嘉。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期绩为后世所称道,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2023-08-01 20:14:18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其义自见 应该很明白2023-08-01 20:14:3414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这两句话出自于《三国志魏志董遇传》,原文是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意思是书要多读才能领会其中的含义,只有做到精读方可领会不通之处。 读书百遍也有人把它叫做书读百遍,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要深入了解书中的知识,最好反复去阅读文章,这样每一次都会有新的理解和体会,不等他人讲解就能自己读出书中的含义。 百遍只是一个概指,书是常读常新的。每读一遍都要有新的认识和见解,不要懵懵懂懂地读,然后不求甚解。读书要认真,不能害怕咬文嚼字,只有把每一个观点剖析开了才能更深入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2023-08-01 20:15:17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出自: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①而好学。兴平中②,关中扰乱③,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④。采⑤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启示 中国有一句古话:“少年不读书,老来空白首。”世间万物,皆属身外,惟有书能够渗心入骨地擦拭你蒙尘的心灵,让你耳聪目明,心高志远。任何时刻拾起书本,打开扉页,都可以在夏曰里读出雪意,于山间闻到泉鸣。 读书人多的时代,是书籍繁荣的时代,亦是社会文明、人类进步的时代。读书多的时期,则是生命充实丰盈的时期,是激情炽热,才思、理智最敏捷的时期。于是《三国志·魏书》中出现这么一句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反复阅读一本书,自然能逐渐了解它的涵义。这是一种通过精读以促进独立思考的学习方法,尤其适用于自学者的钻研。 对于此观点,我保留了自己的看法。逐字逐句地反复阅读未必能达到精通的程度,如果没有悟性地理解只会成为可怜的书呆子纸上谈兵,只知表面肤浅的文字表述,未必可深入内涵。有悟性地读书,可以与作者融洽地平等交流,在心灵的碰撞和摩擦中灵思如泉涌,思考得更透彻。如果我们不带思索地读百遍书,又怎会奇迹般地自见其意呢?这种低效率的苦差事不但浪费时间,而且致命地浇灭你对书本知识的热情和自信。我们读书却不理解,读出来的往往是自己加给作者的思想,活在自我世界的樊笼里,如井底之蛙,仍旧心胸狭隘,孤陋寡闻。 我们在一生中读过许多书,也许每本书会读许多遍,但恐怕吸收的并不多。盲目地追求读书的数量而忽视了觉悟,只能导致绝大部分知识像破砖烂瓦,杂乱无章地堆积在大脑某个易被遗忘的角落。悟性便如建筑师手中的设计图,能将这些零乱的材料有机地组合起来,构筑成知识的大厦,这样我们读书的目的会更明确、轻松。 英国作家菲尔丁曾忠告:“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把你戕害。”的确,没有选择性和悟性的书极为破坏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令人萎靡不振,不思进取。这从反面又显示出悟性读书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生命不息,攻读不止。“要让书成为自己的注解,而不要做一颗绕书本旋转的卫星,不要做思想的鹦鹉。”爱迪生如是说。那就让我们读百遍书,带悟性思索,其义自见。2023-08-01 20:15:26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1、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 2、意思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3、【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 4、《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5、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2023-08-01 20:15:34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其义自见。读书百遍的下一句:其义自见。诗词名称:《读书要三到》。本名:朱熹。别称:朱子、文公、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字号: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出生时间:1130年10月18日。去世时间:1200年4月23日。主要作品:《九曲棹歌》《春日》《题榴花》《观书有感》《泛舟》等。主要成就:儒学集大成者,宋代理学家。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读书百遍”的详细介绍:一、《读书要三到》的全文点此查看《读书要三到》的详细内容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二、译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只要是读书,就要每个字都读得很大声,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三、注解误:错。倒:颠倒。牵强暗记:勉强默背大意。见:同“现”,表露出来。晓:知道。漫浪:随随便便,漫不经心。急:重要,要紧。矣:相当于“了”。岂:时常,习。乎:吗,语气词。我曾经说过。谓,说。四、朱熹其他诗词《泛舟》、《劝学诗》、《春日》、《观书有感》、《兰涧》。相同朝代的诗歌《曹将军》、《下瞿塘》、《滕王阁》、《儿馁嗔郎罢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诗也戏为笺之》、《题艾溪》、《废贡院为米廪过之值盘_》、《送客至灵谷》、《叹_词》、《题陈朝玉爱竹轩》、《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图》。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读书要三到的详细信息2023-08-01 20:15:41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 【解释】见:显现.古同“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读了上百遍后,它的意思自然就会明白.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用法】作定语、分句;指导人读书.2023-08-01 20:15:49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其义自见2023-08-01 20:16:125
读书百遍,下一句是?
其义自见2023-08-01 20:16:301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 是怎么解释的
1、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用法,作定语、分句;指导人读书。解释,见:显现。古同“现”。读书上百遍,书意领会。指书熟读后,自然会领会其中的道理。2023-08-01 20:17:38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下一句是什么意思
翻译:读书时要读得响亮,不能错一个字,不能少一个字,不能多一个字,不能颠倒一个字,不能强记或笼统记住,只要多读几遍,自然朗朗上口,很久都不会忘。古人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说的是读熟了,则不用解说,自己知道意思。我曾经说,读书有三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这儿,那么就看不仔细,心眼不一致,只能漫不经心地读,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也不会太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都到了,眼睛与嘴怎么不会到呢 ?推荐于 2019-10-11查看全部43个回答叫叫阅读3-12岁儿童阅读前三,让孩子爱上阅读值得一看的阅读理解相关信息推荐专注孩子阅读12年,每天15分钟,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让孩子敢说,敢读,更敢写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学习阅读方法和技巧,让孩子更有自信。act.jojoreading.com广告!「多动症」如何使孩子爱上学习 几招提高学习成绩值得一看的爱上学习相关信息推荐!如何使孩子爱上学习,孩子学习成绩差,并有易冲动发怒,做事拖拉,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这都是多动症在作怪。多动并不是孩子调皮,需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qianhu.wejianzhan.com广告更多专家《余尝谓读书有三到》的全文及翻译是什么?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马上提问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职场问题,并发表了好评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职场问题,并发表了好评garlic 咨询一个职场问题,并发表了好评188****8493 咨询一个职场问题,并发表了好评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职场问题,并发表了好评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职场问题,并发表了好评AKA 咨询一个职场问题,并发表了好评2023-08-01 20:17:46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指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2023-08-01 20:17:54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其义自见2023-08-01 20:18:0710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分别是谁说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陈寿说的。读音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 。〖解释〗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用法〗作定语、分句;指导人读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解释〗见:知道。古同"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说的。形容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语出唐朝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高尔基说的。2023-08-01 20:19:111
书读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书读百遍下一句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出自: 《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裴注:《魏略》曰:“初,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词解: 见,读:xian,出现,“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又作“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读书读得多了,书中之义就自然出现,不待讲解,即明其义矣。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概述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 〖解释〗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用法〗作定语、分句;指导人读书。文章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①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②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1质讷:质,质朴。讷,口齿不流利。 2渴:有急切之意。2023-08-01 20:19:20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是读书上百遍,书中的意义自然显现。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2023-08-01 20:19:301
读书百遍什么下一句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世间万象,皆为身外之物,唯有多读书,读好书能够启迪人的灵魂,让人心领神会,耳聪目明,志存高远。一本好书,就如夏日午后的清茶,淡淡的,让人沉醉,它可以在夏日里读出雪意,于山间闻到泉鸣。书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社会文明的载体,也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改变人们的思维习惯,影响人们处事的行为方式,进而影响人们每天的生活,甚至可能会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古人所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只有反复阅读,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妙处,才能够从懵懂无知走向睿智豁达。把一本书读到一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心领神会了。成语中的“读百遍”只是概数,是一种强调的语气,有多次重复之意。意在告诉人们,“重复”乃学习之母。关于这点,古人还说过,“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们读书,要的正是这锲而不舍的精神,只要静心研读,反复思考,定能悟出书中的“真谛”,如果每次都能从书本中悟出一些为人处世的哲学,日积月累,必将会开阔胸怀和视野,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读书的目的和意义:1、开拓视野:读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对世界和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2、提高认知水平: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培养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3、增长知识: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可以让我们学习到各种各样的知识,从而提高我们的学识和文化水平。4、拓展人际关系:读书可以和其他读者交流、讨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从而拓展我们的社交圈。5、陶冶情操:读书可以培养我们的情操,启迪我们的思想,让我们更加善于感悟和理解生活的真谛。2023-08-01 20:19:53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下一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下一句: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读书要三到[作者] 朱熹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2023-08-01 20:20:19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百遍”这句话指的是要多读书,反复读书,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才能理解其中的义理,也就是“其义自见”,即能够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也就是古人常言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23-08-01 20:20:27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2023-08-01 20:20:36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而义自见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解释
1、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的下一句是: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2、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 3、原文: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4、译文: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2023-08-01 20:20:43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其义自风2023-08-01 20:20:513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下一句是什么?
意思是读书时候翻烂了书卷,是需要汲取其中的精华的部分,而不是全部囤下去,也采纳了其中的糟粕,简单来说就是要学以致用。这句话出自清代诗人袁枚的著作《随园诗话》当中,这首著作囊括了关于诗歌的方方面面,对于诗歌来说是一部综合性著作。作者简介:袁枚(1716-1797年),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与赵翼、张问陶合称为“性灵派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乾隆十七年(1752年)袁枚迫于无奈,终于违心再次出山。但袁枚与上司陕甘总督黄廷桂关系极不融洽,于是刚满一年,就请了长病假,急切地返归随园。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袁枚24岁参加朝廷的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总督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2023-08-01 20:20:581
读书百遍下一句是其义自见还是而义自见
其义自见。根据查询知乎官网显示,读书百遍下一句是其义自见,出自纪传体国别史《三国志》,意思是书要多读才能领会其中的含义,只有做到精读方可领会不通之处。2023-08-01 20:21:27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其义自见,,2023-08-01 20:22:135
百度古诗词读书百遍下一句是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2023-08-01 20:22:313
董遇中读书百遍.下一句是?
根据公开资料,《读书要三到》的作者不是董遇中,是宋朝诗人朱熹。“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2023-08-01 20:22:571
谚语"读书百遍"的下半句是什么
其义自见2023-08-01 20:23:122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这两句话出自于《三国志·魏志·董遇传》,原文是“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意思是书要多读才能领会其中的含义,只有做到精读方可领会不通之处。 读书百遍也有人把它叫做书读百遍,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要深入了解书中的知识,最好反复去阅读文章,这样每一次都会有新的理解和体会,不等他人讲解就能自己读出书中的含义,文章的意思会自然出现,是很奇妙的。 这种观点或许对一部分人适用,但是对于那些迂腐不堪、只知道一味死读书的人,无论书读了多少遍还是没用的。读书就要学会善于独立思考,不能只会纸上谈兵,要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2023-08-01 20:23:35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2023-08-01 20:23:529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
1、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 2、意思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3、【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 4、《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5、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2023-08-01 20:24:36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
1、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 2、意思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3、【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 4、《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5、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2023-08-01 20:25:131
读书百遍下一句是什么
其义自见(xian四声的现是通假字)2023-08-01 20:25:315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是:从学者云:“苦渴无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读书上百遍,其中的奥秘才会领悟,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原文: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译文:董遇字季直,性格敦厚老实而且很好学。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上百遍,其中的奥秘才会领悟”请教的人说:“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扩展资料:古代近代好读书的故事1、侯宝林抄书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2、张广厚吃书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2023-08-01 20:26:46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其义自见。这两句的意思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成语用法 作定语、分句;指导人读书。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百遍也有人把它叫做书读百遍,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要深入了解书中的知识,最好反复去阅读文章,这样每一次都会有新的理解和体会,不等他人讲解就能自己读出书中的含义。 百遍只是一个概指,书是常读常新的。每读一遍都要有新的认识和见解,不要懵懵懂懂地读,然后不求甚解。读书要认真,不能害怕咬文嚼字,只有把每一个观点剖析开了才能更深入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三国志》简介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蜀汉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 陈寿前半生是在蜀汉度过,入仕后,受宦官黄皓排挤而不得志。蜀汉灭亡后,陈寿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 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为了避免曹魏的《魏书》与南北朝时期北魏的《魏书》相互混淆,在北宋王朝在咸平六年(1003年)将三书合为一书,最终成书。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2023-08-01 20:27:05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熟读后,自然会领会其中的道理。2023-08-01 20:27:161
读书百遍,下一句是?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解释】见:显现。古同“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读了上百遍后,其中的奥秘自然而然就会领悟了。【出处】晋·陈寿《魏略·儒宗传·董遇》:“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2023-08-01 20:27:271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下一句是什么
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2023-08-01 20:27:371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 是怎么解释的
1、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用法,作定语、分句;指导人读书。解释,见:显现。古同“现”。读书上百遍,书意领会。指书熟读后,自然会领会其中的道理。2023-08-01 20:28:041
读书百遍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2023-08-01 20:28:463
董遇中读书百遍.下一句是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熟读后,自然会领会其中的道理。2023-08-01 20:28:551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下一句是什么
原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⒆。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翻译:读书时要读得响亮,不能错一个字,不能少一个字,不能多一个字,不能颠倒一个字,不能强记或笼统记住,只要多读几遍,自然朗朗上口,很久都不会忘。古人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说的是读熟了,则不用解说,自己知道意思。我曾经说,读书有三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这儿,那么就看不仔细,心眼不一致,只能漫不经心地读,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也不会太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都到了,眼睛与嘴怎么不会到呢 ?2023-08-01 20:29: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