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dim
-
1、长征精神是治愈当代青年畏难情绪的良药。
长征的路,对于那批热血青年来说,面对的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自然条件的严酷,其前路的不确定性,可以说是远胜于目前青年遇到的困难,想通了为什么要走的道路,那前路会遇到什么就不是青年应该担心的问题。
2、长征精神是根治当代青年娇骄二气的利器。
相比现在青年,家庭和社会为之创造的良好学习、工作环境,现在的青年还有什么感到“不公平”的理由,还有什么娇气,还有什么骄傲的呢,和那批热血青年相比,现在的青年只有摆正位置、努力奋斗,迎头赶上,才能不负这些前辈为我们走出的“幸福之路”。
3、长征精神是重塑当代年轻集体意识的榜样。
长征中,互相扶持、团队协作,甚至为集体安慰牺牲个人生命的例子层出不穷,正是因为这种甘愿为集体奉献的精神,最大程度的保障最后达到延安的有生力量的存活下来,成就之后的革命事业。
当代的社会中,青年都渴望自己成功,成为被社会主流价值肯定的人,有些青年不明白集体对于个人成长的作用,认为周边的人是自己成功的“障碍”,处处“使绊子”,让别人不成功,以便自己成功的概率更大。
大学生弘扬长征精神的方法:
一、确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培养乐观主义精神
当代青年缺乏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当年红军将士大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就是靠着英勇顽强、前赴后继,压倒一切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战胜重重困难,取得了胜利。
当代青年发扬长征精神,就要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就要培养百折不挠的乐观主义精神。
二、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在和平年代成长的青少年,对艰苦奋斗精神颇有微词,认为它已经过时,无法“与时俱进”。的确,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较深领会不了艰苦奋斗。当代大学生就算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也是每个家庭的心肝宝贝,自然没吃过苦。
因此,要发扬长征精神,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要熟悉了解国情,敢于正视困难,不怕吃苦,顽强拼搏,迎接挑战,特别是要勇于到基层和贫困艰苦的地方去就业创业,以知识能力和顽强斗志,开创新事业,作出新贡献。
三、培养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万众一心、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当代青年大多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民族意识淡薄。
但集体主义已成为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之一,有纪律已成为培养四有新人的一个标准。当代青年要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样需要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团结协作、万众一心。同样需要红军那种“手足情、同志心”,热爱集体,关心他人。
- 陶小凡
-
长征精神给我们的启示
长征的胜利,锻造出了不朽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1]
对于长征精神的认识,有很多独到的精辟见解。浙江日报总编辑杨大进认为:“第一个方面从政治信仰上去理解它,我的体会一条是坚持党的领导,一条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来搞革命、搞建设;第二个方面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对党员来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问题;第三个方面是道德的追求和人格的塑造,这就是集体主义的精神、团结互助的精神,是不怕艰苦拼搏的精神。这三条相互融合在一起。”四川外语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平将长征精神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2]:一是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二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三是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四是因地制宜,审时度势的革命现实主义精神;五是服从组织、顾全大局的革命全局主义精神。有的地方更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概括出了“新长征”精神:即“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乐观主义精神;“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勇于进取精神;“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坚韧不拔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艰苦奋斗精神。并进一步把这四句话浓缩为“乐观、进取、坚韧、奋斗”八个字,言简意赅,好懂易记,便于深入人心,指导行为。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思想观念开放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当代大学生不仅要认真了解共和国的历史,理解和领会长征精神,更要将其继承和弘扬,形成新的长征精神。
一、 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其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人们行动持久的精神动力。当年红军战士之所以能够长途跋涉,征服千难万险,翻越空气稀薄、终年积雪的重重高山,穿过人迹罕至、沼泽遍布的茫茫草地,跨过激流汹涌、难以渡越的条条江河,吃草根,咽树皮,忍饥受冻,历经艰辛,最终胜利会师,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业绩。其首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革命理想的执著追求,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不移的信念。正是有了这样的信念,红军将士才有了精神支撑和动力,激励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勇往直前。
在复杂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只有具有远大理想信念和坚定的事业追求,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动力,不被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所击中,不被社会的丑恶现象所迷惑,不被眼前的困难和挫折打倒,坚定自己的价值追求,奋发成才,奉献社会。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把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它正确揭示了人与集体、社会以至人类的互动关系,论证了人生的价值、意义及合理实现途径,从而使人们的信仰实现了由盲目到科学的质的飞跃。在社会主义中国,当代大学生就是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价值所在,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庄严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具体来说,就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同时,通过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唯物论、无神论的学习,学会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社会和人生,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迎接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和挑战,树立牢固的共产主义理想;加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正确认识和汲取我国及国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坚信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在当前,尤为重要的是正确认识党的建设的现状,了解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坚信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的决心,坚定对党的信任,坚信党完全有能力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
二、 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
长征精神就是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的精神。长征谱写出了一首红军战士精诚团结,顾全大局,共同奋斗的集体主义英雄凯歌。长征途中,红军在党的利益、民族利益和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士兵,都无不表现出顾全大局,牺牲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的精神品质。在攻占敌人阵地时,战士们抢着当先锋,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在缺衣少粮的情况下,一碗稀粥战士们推来推去,谁也舍不得吃下去。在困难和生死面前,红军战士表现出了博大的阶级友爱之情,集体主义利益至上的崇高品质。
集体主义思想反对一切“个人至上”、“个人中心”和“个人神圣”的个人主义理论。它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真正体现,当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先公后私,顾全大局。也就是说,集体主义价值观使大学生们懂得自我价值只有在与他人、集体、社会发展的关系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否则,自我价值的实现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当代大学生在培养自身集体主义价值观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正确认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划清正当的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的界限。在一些大学生看来,提倡集体主义就是泯灭个性、否定自我,强调集体利益就是否认个人利益。正确认识集体主义、转变思想,首先就要实事求是地分析过去几十年对集体主义的宣传和解释上的偏颇之处,正确认识集体与个人的辩证关系。集体主义在强调集体利益时,并不抹杀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它强调集体利益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积极性的发挥,强调个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在贯彻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时,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维护个人的尊严、价值和权利,并努力促进个人的进步和发展。
2、摆正金钱在人生追求中的位置。这是当今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培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此,应该正确看待金钱问题。金钱并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金钱获得再多,也不能等同于一个人价值的完全实现。大学生不应当将获得金钱作为自己人生的唯一目标。否则,就会失去理智,从而走向自我毁灭的深渊。
三、 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不然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着伟大的事业。历史经验证明:一切伟业的成功,任何奇迹的创造,没有崇高的精神支撑是不可能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3]长征途中,战士们没有衣服穿,就将兽皮披在身上,没有鞋子穿,自己动手编制草鞋,没有吃的,就用野菜、树皮充饥。没有房子宿营,他们就抱成一团,靠彼此的体温御寒……,艰苦奋斗精神是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也是我们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光辉典范。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中,在大学生群体中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首先是继承革命传统的需要。当代大学生作为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树立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具有终生受用的战略意义。大学生只有把艰苦创业的接力棒接过来,才能不辜负老一辈的期望。其次,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提高跨世纪人才素质的需要。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可以说是一场无声的革命,无论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贯穿其中的红线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是高素质的人才,也可能仅仅是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第三,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实现理想、立志成才的重要条件。实践证明,一个人年轻时受一些挫折、磨难并不一定是坏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上世纪80 - 90 年代出生的大学生,经常被称之为“抱大的一代”,由于是在风平浪静的社会环境中,在父母老师的层层呵护中长大的,我们得到的是太多的宠爱与温暖,使这一代人自立能力较差,心理上比较脆弱,缺乏的正是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正是因为如此,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就显得尤为迫切。
四、加强组织纪律性
严明战斗纪律、群众纪律和组织纪律是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又一重要法宝。长征途中的红军,在战斗中,争当先锋、前赴后继、勇于牺牲。组织上,实行民主集中制,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在和群众的关系上,更是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亲民之歌”。长征之初,由于敌军散布的谣言以及群众的不了解,一些群众对红军存在畏惧、疑惑的心理,不知道红军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组织,代表的是谁的利益。因此,当他们看到红军路过时,有的纷纷逃入深山,有的闭门不出,有的甚至存在敌对情绪。面对这种情况,红军一方面对群众进行积极的宣传工作,用通俗的语言,极大的耐心同群众接近,纠正他们对我军的误解。另一方面,红军也以自身的行动向群众展示了自己是一支“正义之师”,是同群众心连心,代表他们利益的军队。他们对待群众亲密友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帮助群众组织生产、尊重各少数民族的民族信仰,更有刘伯承与彝族的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的感人事迹。正是红军严明的组织纪律性,打动了沿途的群众,他们最终把红军当作自己的亲人,用各种形式表达对红军的支持和爱戴。红军也正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才最终克服困难,胜利会师。
严明的组织纪律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正是当代大学生所必须加强的。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以下现象。如部分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与大学生形象不符,不讲社会公德,行为粗野,谈吐庸俗,个别人还走上抢劫杀人等犯罪的道路;恋爱方式上,责任意识低,少有真实的感情投入,只是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虚荣;消费行为上,不考虑自身的消费实力,片面追求名牌,盲目跟随潮流;把纪律当做束缚人的咒语,把个人无原则的行为当做准绳,行为习惯充满一种反理性的因素。纪律观念薄弱,组织形式涣散,行为习惯随意使当代大学生的理想志向失去了支撑和保证。大学生时期正是人生形成自觉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当代大学生要通过认真学习校纪校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行为规范,通过学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775212.html
- 善士六合
-
危机感
使命感
生存能力
- 再也不做站长了
-
持之以恒
“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1、保留了革命力量——抗日战争开始之后组建的八路军其主干就是长征北上的红一、二、四方面军。2、传播革命思想,撒播革命火种——解放大西南时期得到了地方群众的积极配合,这些群众实际上很多就是长征时期保留下来的党组织、红军伤病员组织起来的,势力虽不大,但是却在关键时候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加速了这些地区的解放进程。3、推动中国革命由国内战争向民族战争的转变——长征适应了中日民族矛盾转变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潮流,它以北上抗日为鲜明旗号,以大无畏的革命气势推动了中国新一轮革命高潮的到来。2023-07-28 01:56:081
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是对精神意志的磨练,即便条件艰苦,但是却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结果是取得了胜利。学习、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烦恼,可是我们不能因为挫折就放弃人生,不能因为烦恼就抛弃生活。红军长征告诉我们人应该懂得忍耐。只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才能够迎来人生的阳光,就好比红军,万水千山,最终取得了胜利。所以,我们也要用一个勇敢的,积极乐观的心面对学习和生活,而且要把这种态度付诸生活实践,才能够让我们的人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2023-07-28 01:56:151
长征胜利的具体时间和意义?
http://baike.baidu.com/view/6412.htm这里有详细你要的资料2023-07-28 01:56:254
遵义会议和长征的胜利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急求。
给你一个中学教科书般简洁清晰的答案遵义会议:遵义会议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党、挽救了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胜利: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企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骨干力量,革命队伍得到了锻炼,长征的胜利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伟大的长征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2023-07-28 01:57:304
如何认识长征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长征胜利的原因】一、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二、广大红军指战员坚定的信念和大无畏精神;三、沿途各族人民大力支持和拥护;四、反动军队之间矛盾重重,难以对红军进行合围。【长征胜利的意义】一、红军长征的胜利,宣告了国民党围追堵截红军的破产,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主张,并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鼓舞了广大的革命人民。二、红军长征的胜利,保留了红军的骨干,锻炼和造就了大批的人才,集中了各路红军的经验和特长,使红军成为一支更加坚强的部队。三、红军长征的胜利,巩固和发展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使全国革命的重心移到了靠近抗日前线的西北,为革命新高潮的掀起、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发展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2023-07-28 01:57:431
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有何影响?
起因: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在党内未被及时纠正,导致第五次反“围剿”遭受重大失败,中共中央不得不放弃江西瑞金根据地。过程:除四方面军的统帅张国焘不听号令,致使部队三过雪山草地,增加了无谓的伤亡外,以遵义会议、毛儿盖会议等长征中会议精神为指导精神的会议每一次都改变了红军的覆灭危机。结局:红军突破了蒋介石、胡宗南等大军的围追堵截,付出了至少40万减员的代价,保住了抗日的火种。到了陕北,东北军的“少帅”张学良原是奉命“剿共”的,但毛泽东利用其东北军对日军的痛恨,打出了“北上抗日”的旗号,争取到了张学良的同情。影响:使国民党消灭红军的梦想化为泡影,保存了中共的精英力量,最后就是这些力量继续了13年的武装斗争(1936——1945抗战和1946——1949内战),建立了新政权。2023-07-28 01:57:503
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四渡赤水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朱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2、巧渡金沙江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就会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认定红军的目的地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1935年4月28日,他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3、飞夺泸定桥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东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第2连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4、湘江战役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5军团和在长征前夕成立的少共国际师损失过半,8军团损失更为惨重,34师被敌人重重包围,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直到弹尽粮绝,绝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引起了广大干部和战士对王明军事路线的怀疑和不满到达了极点,纷纷要求改换领导。5、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扩展资料: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2023-07-28 01:57:571
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挪.辅栏2023-07-28 01:59:218
红军长征胜利说明了什么?
首先,它宣告了国民党围追堵截红军的破产,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主张,并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鼓舞了广大的革命人民。不仅如此,红军长征的英雄事迹还传到了国民党统治的其他地区,鼓舞了这些地方广大人民群众的斗志。长征还是播种机,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红军在所经过的许多地区,帮助各民族群众建立了革命政权,组织了革命武装,而且留下许多红军干部和战士,与他们一起战斗。红军长征的胜利,保留了红军的骨干,锻炼和造就了大批的人才,集中了各路红军的经验和特长,使红军成为一支更加坚强的部队。在长征的过程中,红军的力量受到了巨大的损失。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在长征出发前,共有将近20万人,到达陕、甘地区时,只剩下了五六万人。其中红一方面军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只剩下7000多人(与红四方面军在一起的红五、红九军团等未计算在内)。但是,各路红军的骨干保留下来了,而且经过长征的千锤百炼,保留下来的这些红军骨干大大地增长了才干。就连长征出发前才参军或长征路上才参军的许多新战士,经过艰难的万里转战,也都成了坚强的红军战士,甚至成了优秀的红军指挥员。各路红军在出发以前,一直分散在各个革命根据地。他们在多年的征战中,都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具备了自己的特长。在大会师以后,各路红军汇聚到了一起,他们的经验和特长也集中到了一起,这就更便于互相交流和学习,从而使红军的各方面建设大大增强。三大主力红军集中到一起以后,在中共中央的集中领导下,互相配合,统一行动,对于打开革命斗争的新局面,夺取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的新胜利,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杨尚昆在1936年为迎接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所写的《全国主力红军大会合》一文,就明确指出:“三大红军主力会合,在数量上固然会大大地增加起来,成为一极大的红军,同时质量上的加强,其程度是不可测量的。三个方面军都有极其丰富的斗争经验,有各种军事上的特长,会合之后,就将要融合为一,以这种九年国内战争的经验和全体健儿的集体意志,去战胜日本及一切汉奸卖国贼,这是有把握的”,因此,“这一伟大的会合,在红军本身上说来,也有极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上,将划出一个崭新的时期!”[6]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革军委在庆祝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通电中进一步指出:“我们的这一在抗日前进阵地的会合,证明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盗侵略是决〔快〕要受到我们全民族最坚强的抗日先锋队的打击了,证明中国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与抗日联军是有了坚强的支柱了。证明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全国同胞是有了团结御侮的核心了,证明正在抗日前线的爱国工人,爱国农民,爱国学生,爱国军人,爱国记者,爱国商人,英勇的东北义勇军以及一切爱国志士是有了援助者与领导者了,总之全国主力红军的会合与进入抗日前进阵地,在中国与日本抗争的国际火线上,在全国国内政治关系上,将要起一个决定的作用了。”[7]再次,红军长征的胜利,巩固和发展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使全国革命的重心移到了靠近抗日前线的西北,为革命新高潮的掀起、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发展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陕甘革命根据地,在红二十五军到达以后力量得到了壮大。但是,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响,在1935年9、10月间进行的错误的肃反,造成了根据地的严重危机。中共中央到达以后,立即把被捕的刘志丹等人释放出来,及时停止和纠正了这个严重错误,并于11月间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重大胜利,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三次“围剿”,使陕甘革命根据地转危为安。1936年,红一方面军接连进行了东征和西征,开辟了大片新区,使陕甘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扩大,形成著名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以后,又取得山城堡战役的重大胜利,使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进一步得到巩固,从而形成了位于西北的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在红军长征出发以前,革命根据地大多在长江流域,全国革命的重心在南方。国民党为了消除这心腹大患,调集了上百万大军向各个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在这种情况下,革命力量再在南方发展很不容易。而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不仅迅速占领全东北,而且一步步向华北进逼,亡国灭种的危险摆在全国人民的面前。但由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主要力量在南方,无法奔赴抗日前线。在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情况下,哪种政治力量能成为抗日的中坚,哪种政治力量就能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就能获得迅速的发展。因此,革命重心的北移,既是抗日斗争的需要,也是摆脱困境、发展革命力量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红军长征的胜利,使各路红军集中到了离抗日前线较近的西北地区,恰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正因为如此,红军长征到达陕甘地区以后,就迅速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抗日战争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自己的力量也获得迅速的发展。后来毛泽东在谈到红军长征胜利的重大意义时就说:“如果不到陕北,那怎么能到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东北地区呢?怎么能在抗日战争时期搞那么多根据地呢?”[8]红军长征的胜利,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共中央等在为庆祝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大会合的通电中即指出:“我们即刻就要进入一个新阶段了,这就是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阶段”。[9]在这个新阶段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都获得迅速的发展,从而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就迅速地打败了蒋介石,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因此,长征胜利是中国革命第二次由失败走向胜利的重要转折,是此后中国革命胜利进军的前奏曲,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它仍然在鼓舞着亿万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奋勇前进。2023-07-28 01:59:351
长征有什么重大意义?
1.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历史意义:(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为为安。(2)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最后到达陕北的不足三万人。但这是经过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他们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3)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的播下了革命的火种。3.主要领导人物: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2023-07-28 01:59:447
红军长征胜利说明了什么?
一、长征胜利的意义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红军长征,是震惊中外的伟大事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跨越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纵横十四省,转战数万里,终于相继在陕甘地区会师,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从此,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共产党以陕北作为根据地,将中国革命的胜利推向全国。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长征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把党中央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奠基在西北、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阵地的战略任务,为党和红军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陕北,中国共产党召开一系列有历史意义的、关系抗日全局的会议,如洛川会议、瓦窑堡会议,发出全民族抗日的伟大号召,妥善地解决了西安事变,积极联合国民党抗日,最终取得了全民族抗日的伟大胜利。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胜利。毛泽东同志在总结长征经验时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没有照抄照搬国外理论,而是立足本国实际制度、政策、方针、路线,并与盲目照抄、照搬国外理论的博古、李德等人做了坚决而持久的斗争,最终将中国革命引向成功的道路。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路线和斗争路线的胜利,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正确性。4、通过长征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在革命危急关头,党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是我们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正因为有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我们党才能坚持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走上顺利发展的道路。5、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建立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以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为基点,将革命辐射到全国。红军到达陕北后,与陕北红军一道致力于根据地的建设巩固,最终将延安建设成中国的"红色之都"。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建设经验,对全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在全国范围内有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晋绥抗日根据地、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在解放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设和巩固"三三制"原则的确立、土地改革地进行,一方面团结了最广大的中间力量共同革命,另一方面,边区政府的建设也为我党后来取得政权、进行政权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23-07-28 01:59:594
简述长征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为了挽救战队的胜利,2023-07-28 02:00:263
意义是长征的胜利是什么?
意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历史价值:众所周知,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面,红军辗转十四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的英雄史诗。惠于中华文明熏陶的华夏儿女,以孔孟之道、儒家学说等为基础的民族精神,除了作为修齐治平的政治理念外,还作为一种传统、一种信念存在于每一个老百姓的心中。在某些情况下就会自觉不自觉的表现出这种精神的力量。扩展资料长征的重要会议:猴场会议 1934年12月31日至1935年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瓮安县猴场镇召开会议,通过了在川黔边展开战略反攻,建立新的苏区的决定。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的错误军事路线,毛泽东重新回到了中央领导岗位上。鸡鸣三省会议 1935年2月4日至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贵州、云南三省交界处的一个村庄(尚示确切考证)召开会议,决定反攻遵义,并且博古向张闻天正式交出中央领导权。扎西会议 1935年2月6日至9日,中共中央在云南扎西召开政治局会议,通过了遵义会议决议,决定恢复白区工作,总结了土城战役的失利原因,重新整编了红军并确定了回师遵义的战略方针。2023-07-28 02:00:471
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为何会取得胜利?
为什么红军的条件如此艰苦,却总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呢?我们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有真正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红军战士。红军能冲能打,同时又能有组织地顺利退却。当我们在遵义向王家烈的两个师进攻时,发现敌人正在沿公路撤退。于是我们沿着小路,在不能点火把照明的情况下,连夜急行军,八小时走了五十公里路。当我们赶到乌江时,敌人后面的几个团还没过江。我们烧毁桥梁后全歼剩下的几团敌人。难道这不足以证明我们红军十分灵活的机动能力和进攻能力吗?赤水之战,持续了一整天。晚上十点,我们得知敌人的增援部队来了,于是决定撤退。我们搭了渡桥。桥是晚上修好的,而黎明时红军主力已过河走出十五公里了。经过八个月的锻炼,我们平均每天可以走五十公里到六十公里,都是山路,而且往往还是夜行军。 我们的战士具有很高的政治觉悟,所以他们表现出了高度的英雄主义。红军在江西时知道他们的使命是保卫土地革命的成果,现在他们依然很明确自己的任务,即为民族解放和在全中国完成苏维埃革命而斗争。 红军之所以这么英勇顽强,还在于它有一支优秀的、坚强的干部队伍。这些干部都是在国内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我们的干部不仅是优秀的军事家,而且还是执行我党路线的杰出政治家。他们积极主动,经常就下一步的计划、红军的任务和发展前途等问题,向党的领导人提出建议。他们总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善于采取灵活的策略。党给他们的任务,他们都能独立完成。 我们这次西征取得胜利的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党真正成熟起来了,尤其是党的领导人成熟了。它在国内战争的炮火中得到了锻炼,的确变得有能力领导像我们的西征这样光荣伟大的事业。党一直领导军队,主持制定军事计划和战略战术。我们同国民党已经持续了多年内战。如果没有真正正确的党的领导,我们就不会取得这样的成就。每次战斗前,连队的党员都召开会议,选出后备指挥员,大约有四五个人。如果连长在前线受伤或者牺牲了,队伍不会跑散,因为第一后备连长会立即挺身而出;如遇不幸,第二后备连长又会代替他,一个接着一个。党员受伤后,为了不影响同志们的情绪,总是对他们说:“没关系,你们继续前进吧。”应该说,我们红军中的共产党员都是我们党的优秀分子。 我们取得胜利的第三个原因,是我们所到之处都得到了群众的支持。我们每占领一个新的地区,就动员群众没收当地军阀、地主豪绅的财产和存粮。我们把这些财产和粮食分给贫苦百姓。只要有可能,我们到处都建立起地方革命政权——革命委员会。我们拨出一部分武器组织地方游击队。每个红军战士都知道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这些规定包含了我们的优良传统,因此,我们要求每一个战士务必遵守。每一个红军战士都随身带有一截粉笔,他每天至少要在走过的地方写三条标语。正是由于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所以我们才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并得以为红军招募到志愿兵。我们随处可以找到帮助我们搬运辎重的脚夫,到处可以把红军战士安置在老百姓的家中。当我们需要粮食时,老百姓会卖给我们。2023-07-28 02:01:101
简述长征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导致红军损失惨重 根本原因:博古等人执行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意义: 一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二 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最后到达陕北不足三万人。但这是经过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它们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 三 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的播下了革命的火种。2023-07-28 02:01:311
红军长征的意义?
31位粉丝1、长征原因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在战略上生存就成了问题,然而西南、江南、华南等地都有国民党的重兵布防,所以只有出其不意,西进北上冲破敌人的重重防线,向西北敌人力量薄弱之处发展才有可能求得生存,从而积蓄力量以图东山再起。所以,在遵义会议上红军果断地决定要进行长征的战略转移。2、起止时间起: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进行长征。止: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3、基本路线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扩展资料:长征的由来提起红军长征,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对“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些概念是何时提出的,却鲜为人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后,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政治部在所发的指示和命令中,并没有把这次行动称为“长征”,而是称为“突围”、“反攻”、“西进”等。同年1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王明,在莫斯科向苏联外国工人出版社中国部全体工作人员做报告时,把红7军团北上和红6军团西征称为“长征”,这是目前最早的“长征”概念。1935年2月23日,红军总政治部在《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中,第一次把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称为“长征”。5月,朱德在《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盛赞“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从而第一次提出“万里长征”的概念。随着中央红军长征里程的不断增加,“长征”的定语由“万里”逐步增大。1935年8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沙窝会议通过的决议中指出:“ 一方面军一万八千里的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的伟大事业”。9月12日,中共中央在俄国界会议作出的《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中指出,红军进行了“二万余里的长征”。1935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中明确提出: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余里的长征。跨过了十一省的中国领土,以一年多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胜利的到达了中国的西北地区,同陕甘两省原有的红军取得了会合”。随着红军长征的英雄业绩广为流传,这一伟大壮举的影响不断扩大,“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就逐渐成为1934年至1936年间战略转移的专门用语。2023-07-28 02:01:381
红军长征的意义是什么?
关于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胜利结束长征以后,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评价道:“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确如毛泽东所言,长征是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长征是宣言书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图谋,保存了革命的精华,使全国人民对革命的前途和抗日运动的前途有了新的希望,促进了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长征以其体现出的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向中国和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是不可战胜的,成为一篇中国革命的“宣言书”。在长征的两年时间里,各路红军共进行重要的战役战斗600余次,击溃了国民党数十万中央军和地方军的围追堵截。长征中的作战,是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进行的殊死搏斗。一边是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拥有飞机、汽车、大炮等先进武器装备,人多势众;一边是战略转移的20万红军,以步枪、大刀为主,缺少重武器,靠双脚走天下,兵力、装备都居于劣势,而且处于无后方依托的流动作战中。各路红军以一往无前、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顽强战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激战腊子口,取2023-07-28 02:01:441
七律长征和长征胜利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看待角度上的不同。鉴赏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长征的意义重要表现在政治、军事、精神三个方面。2023-07-28 02:01:511
长征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
红军长征是在第五次围剿后 中央红军为了保存有生力量 被迫战略转移 长征的历史意义在于保存了红军的有生力量 避开了敌人的围剿 更重要 的是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 并确立了以毛主席为主的党中央正确思想2023-07-28 02:02:012
长征胜利的意义有哪些?
长征胜利具有伟大的意义:保存了中国革命的基本力量,加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水平和独立领导革命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国内国际影响力。简单来说: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一、长征胜利实现了军事战略转移,促进了战术方针的转变,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基础长征胜利打破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堵和追击,红军将士以无比坚定的革命意志和无比坚强的战斗精神,突破了敌人的道道封锁线,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征服了雪山草地等天险,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和磨炼。长征胜利保留和锻造了红军骨干,争取了战略主动,大批红军将士成为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中坚力量,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奠定了军事斗争发展的坚实基础,打开了军事斗争新局面。此外,红军在长征取得胜利之前,一直分散在被国民党武装分割包围的各个革命根据地。他们在多年的反围剿斗争中,都积累了丰富的对敌斗争方法,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战斗经验。随着长征的胜利,三大主力红军终于汇聚到了陕北——这个未来中国革命的中心,他们的斗争方法和战斗经验也汇集在一起,推动了红军军事斗争综合实力和水平得到提升,并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统一开展军事行动,对于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夺取伟大的全民族抗战的最终胜利,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长征胜利也实现了红军战略战术的转变,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军事思想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人民军队战略水平和综合战斗能力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开端。毛泽东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军事斗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科学把握中国革命战争规律,提出了正确的军事思想,得到了广大将士的支持和拥护,使红军最终摆脱了被动局面,打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纵观整个长征过程,红军实现了军事战略战术的成功转变,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战斗的胜利,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基础。二、长征胜利加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长征胜利加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革命面貌得以焕然一新。当时由于部分中央领导人脱离中国革命的实际,犯了严重的教条主义错误,照搬照抄苏联的斗争经验,实行错误的军事指挥,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实行“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错误方针,不仅没有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遭受重大损失。中共中央和红军被迫放弃建设多年的中央根据地,实施战略大转移。长征开始之初,也是由于教条主义错误的影响,导致红军伤亡惨重。中国共产党人在与共产国际联络中断后,特别是在遵义会议以后,终于重新开始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并结合中国革命和斗争的实际来思考和探索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和它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结束了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标志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开始在中共中央居于主导地位,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革命胜利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确立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是中国革命顺利发展的可靠保证。长征过程中,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指导作用得到了历史的证明,中国革命的领导问题和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内逐渐得到解决,加快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成熟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从而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三、长征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和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能力和水平,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长征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水平。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组织建设、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能力等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党内民主得到充分恢复和发展,议事决策科学化水平显著提高,实事求是和独立自主的风气得到充分发扬。长征的伟大胜利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党内决策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具体体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战场实际及时调整和修改红军的进军路线,胜利实行了战略大转移,在陕北延安站稳了脚跟,建立了领导全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战略基地和后方,形成了越来越有利于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深入发展的战略态势。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党内重大决策中越来越发挥决定性作用,极大提高了党的路线政策方针的科学化水平,对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最终胜利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长征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领导中国革命后所取得的重大胜利。1963年9月,毛泽东在同外宾的一次谈话中说:中国人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成立后,一直在共产国际的指挥下开展中国革命。长征开始之后,由于与共产国际的联系因为各种原因被迫中断,这一方面使得中国共产党不得不自主地去思考和解决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来自共产国际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命令及其由此带来的种种干涉不复存在。在长征途中,各项重大决定和方针政策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根据紧迫的斗争环境和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党独立自主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水平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从而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四、长征胜利极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国内国际影响力,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正如毛泽东所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中国共产党通过长征,宣传了党的北上抗日主张,在长征沿途各地撒下了革命的火种,也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全国的影响力。长征途中,红军每到一处都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红军北上抗日救国的宗旨,并逐步开始为国人所熟知和接受,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全国的政治和社会影响。长征的胜利,顺利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北上抗日的既定战略方针,红军主力安全转移到了抗日的前沿阵地,为建立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国共产党在即将到来的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长征胜利得到了共产国际的高度评价。长征胜利使得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并逐步认可了中国共产党、红军及其政治路线。新选出来的47名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中,有毛泽东等4人,在32名候补执行委员中,有博古等2人。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地位和影响力大为提高。长征胜利还使世界各国人民增加了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认识和了解。随着《西行漫记》等的出版,为世人认识和了解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打开了窗口,红军长征的英勇业绩开始为世人所关注,并广为颂扬,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蒙哥马利元帅等都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国内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为即将到来的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2023-07-28 02:02:471
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1、背景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由于中共临时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虽然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重大伤亡,但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2、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他们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出的英雄史诗。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强大队伍,长征中红军表现出的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一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前进的巨大动力。 长征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的航船终于有了一位能驾驭其进程的舵手!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为代表的一批党的领袖人物,2023-07-28 02:03:051
长征的胜利有何意义
长征胜利的意义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红军长征,是震惊中外的伟大事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跨越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纵横十四省,转战数万里,终于相继在陕甘地区会师,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从此,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共产党以陕北作为根据地,将中国革命的胜利推向全国。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长征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把党中央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奠基在西北、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阵地的战略任务,为党和红军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陕北,中国共产党召开一系列有历史意义的、关系抗日全局的会议,如洛川会议、瓦窑堡会议,发出全民族抗日的伟大号召,妥善地解决了西安事变,积极联合国民党抗日,最终取得了全民族抗日的伟大胜利。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胜利。毛泽东同志在总结长征经验时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没有照抄照搬国外理论,而是立足本国实际制度、政策、方针、路线,并与盲目照抄、照搬国外理论的博古、李德等人做了坚决而持久的斗争,最终将中国革命引向成功的道路。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路线和斗争路线的胜利,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正确性。4、通过长征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在革命危急关头,党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是我们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正因为有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我们党才能坚持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走上顺利发展的道路。5、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建立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以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为基点,将革命辐射到全国。红军到达陕北后,与陕北红军一道致力于根据地的建设巩固,最终将延安建设成中国的"红色之都"。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建设经验,对全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在全国范围内有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晋绥抗日根据地、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在解放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设和巩固"三三制"原则的确立、土地改革地进行,一方面团结了最广大的中间力量共同革命,另一方面,边区政府的建设也为我党后来取得政权、进行政权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23-07-28 02:03:191
长征胜利有什么意义
一、长征胜利的意义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红军长征,是震惊中外的伟大事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跨越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纵横十四省,转战数万里,终于相继在陕甘地区会师,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从此,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共产党以陕北作为根据地,将中国革命的胜利推向全国。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长征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把党中央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奠基在西北、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阵地的战略任务,为党和红军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陕北,中国共产党召开一系列有历史意义的、关系抗日全局的会议,如洛川会议、瓦窑堡会议,发出全民族抗日的伟大号召,妥善地解决了西安事变,积极联合国民党抗日,最终取得了全民族抗日的伟大胜利。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胜利。毛泽东同志在总结长征经验时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没有照抄照搬国外理论,而是立足本国实际制度、政策、方针、路线,并与盲目照抄、照搬国外理论的博古、李德等人做了坚决而持久的斗争,最终将中国革命引向成功的道路。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路线和斗争路线的胜利,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正确性。4、通过长征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在革命危急关头,党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是我们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正因为有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我们党才能坚持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走上顺利发展的道路。5、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建立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以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为基点,将革命辐射到全国。红军到达陕北后,与陕北红军一道致力于根据地的建设巩固,最终将延安建设成中国的"红色之都"。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建设经验,对全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在全国范围内有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晋绥抗日根据地、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在解放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设和巩固"三三制"原则的确立、土地改革地进行,一方面团结了最广大的中间力量共同革命,另一方面,边区政府的建设也为我党后来取得政权、进行政权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23-07-28 02:03:345
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一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二 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最后到达陕北不足三万人.但这是经过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它们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 三 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的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红军经过的省份有二亿多人民.在战斗的间隙,他们每占一个城镇,就召开群众大会,举行戏剧演出,重“惩”富人,解放许多“奴隶”(其中有些参加了红军),宣传“自由、平等、民主”,没收“卖国贼”(官僚、地主、税吏)的财产,把他们的财产分配给穷人.现在有千百万的农民看到了红军,听到了他们讲话,不再感到害怕了.在漫长的艰苦的征途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倒下了,可是另外又有成千上万的人——农民、学徒、奴隶、国民党逃兵、工人、一切赤贫如洗的人们——参加进来充实了行列. 不能不承认长征是人民对抗不平等,对抗自然的伟大业绩.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微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后来的历史证明,毛泽东主张进军到战略要地西北去,无疑是正确的,他正确的预见到这个地区要对中、日、苏的当前命运起决定性作用.2023-07-28 02:04:153
概括长征胜利对中国革命有什么重大意义
1,保留了党和红军,保留和锻炼了红军的精锐部队 2,纠正了左倾错误,避免了党被国军灭亡的危险 3,沿途传播了党的思想,扩大了影响 4,创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2023-07-28 02:04:294
简述长征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简述!原因!意义!
根据第五章第四节,简要叙述长征胜利的意义。2023-07-28 02:05:173
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超乎想象的危机之下,用理想和信念、用铁一般的意志和力量、用无数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长征中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不畏艰险,永不言败的精神成为了人类宝贵的财富。用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的话来说,“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扩展资料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2023-07-28 02:05:501
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1、背景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由于中共临时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虽然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重大伤亡,但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2、意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他们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出的英雄史诗。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强大队伍,长征中红军表现出的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一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前进的巨大动力。长征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的航船终于有了一位能驾驭其进程的舵手!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为代表的一批党的领袖人物,2023-07-28 02:06:191
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1933年9月~1934年夏,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由于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先是实行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后又实行保守主义的防御战略,致使红军屡战失利,苏区日渐缩小。1934年4月,中央红军在江西省广昌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损失严重,形势危殆。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军第7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边挺进,建立新的苏区;命令红军第6军团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中革军委派出两个军团分别北上、西征,意在调动国民党“围剿”军,以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但未能达到目的。10月初,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的中心区域进攻,迅速占领了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红军的机动回旋余地更加缩小,在苏区内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已无可能,于是被迫退出苏区,进行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保存了力量约3万人。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长征,转战14个省,冲破国民党军数十万兵力的围追堵截,翻越终年积雪的崇山峻岭,通过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克服无数艰难险阻,终于完成了战略转移的艰巨任务。至此,长征胜利结束。扩展资料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2023-07-28 02:06:281
红军长征的胜利预示着什么
长征胜利预示着: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红军长征,是震惊中外的伟大事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跨越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纵横十四省,转战数万里,终于相继在陕甘地区会师,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从此,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共产党以陕北作为根据地,将中国革命的胜利推向全国.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长征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把党中央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奠基在西北、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阵地的战略任务,为党和红军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陕北,中国共产党召开一系列有历史意义的、关系抗日全局的会议,如洛川会议、瓦窑堡会议,发出全民族抗日的伟大号召,妥善地解决了西安事变,积极联合国民党抗日,最终取得了全民族抗日的伟大胜利.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胜利.毛泽东同志在总结长征经验时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没有照抄照搬国外理论,而是立足本国实际制度、政策、方针、路线,并与盲目照抄、照搬国外理论的博古、李德等人做了坚决而持久的斗争,最终将中国革命引向成功的道路.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路线和斗争路线的胜利,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正确性.4、通过长征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在革命危急关头,党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是我们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正因为有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我们党才能坚持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走上顺利发展的道路.5、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建立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以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为基点,将革命辐射到全国.红军到达陕北后,与陕北红军一道致力于根据地的建设巩固,最终将延安建设成中国的"红色之都".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建设经验,对全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在全国范围内有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晋绥抗日根据地、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在解放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设和巩固"三三制"原则的确立、土地改革地进行,一方面团结了最广大的中间力量共同革命,另一方面,边区政府的建设也为我党后来取得政权、进行政权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2023-07-28 02:06:491
长征胜利的意义?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军领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到达蒙古与军领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2023-07-28 02:06:561
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在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国民党称此为“流窜”。1934年10月10日晚6点12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部队共八万六千人,分别自长汀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从而开始进行红军打败国民党的转折点。转移时经过: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火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意义: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长征胜利的标志: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合,长征结束。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是红军战士悲壮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2023-07-28 02:07:041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在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国民党称此为“流窜”。1934年10月10日晚6点12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部队共八万六千人,分别自长汀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从而开始进行红军打败国民党的转折点。转移时经过: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火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意义: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长征胜利的标志: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合,长征结束。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是红军战士悲壮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2023-07-28 02:07:271
长征的胜利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一、长征胜利的政治意义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胜利。4、通过长征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5、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二、长征胜利的军事意义1、长征的胜利说明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也是我军优良传统的核心和灵魂。2、长征的胜利说明,只有思想、路线上的团结,才能取得军事斗争的胜利。、长征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2023-07-28 02:07:354
中国共产党发动长征的原因与意义
原因: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意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中,红军转战14个省,冲破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经受了艰难险阻的考验,终于胜利地完成了战略转移。红军长征的胜利,为开展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新局面创造了重要条件。2023-07-28 02:08:172
简述长征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求书面答案
一、长征胜利的意义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红军长征,是震惊中外的伟大事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跨越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纵横十四省,转战数万里,终于相继在陕甘地区会师,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从此,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共产党以陕北作为根据地,将中国革命的胜利推向全国。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长征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把党中央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奠基在西北、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阵地的战略任务,为党和红军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陕北,中国共产党召开一系列有历史意义的、关系抗日全局的会议,如洛川会议、瓦窑堡会议,发出全民族抗日的伟大号召,妥善地解决了西安事变,积极联合国民党抗日,最终取得了全民族抗日的伟大胜利。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胜利。毛泽东同志在总结长征经验时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没有照抄照搬国外理论,而是立足本国实际制度、政策、方针、路线,并与盲目照抄、照搬国外理论的博古、李德等人做了坚决而持久的斗争,最终将中国革命引向成功的道路。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路线和斗争路线的胜利,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正确性。4、通过长征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在革命危急关头,党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是我们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正因为有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我们党才能坚持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走上顺利发展的道路。5、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建立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以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为基点,将革命辐射到全国。红军到达陕北后,与陕北红军一道致力于根据地的建设巩固,最终将延安建设成中国的"红色之都"。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建设经验,对全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在全国范围内有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晋绥抗日根据地、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在解放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设和巩固"三三制"原则的确立、土地改革地进行,一方面团结了最广大的中间力量共同革命,另一方面,边区政府的建设也为我党后来取得政权、进行政权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23-07-28 02:08:301
长征的伟大意义
一、长征胜利的意义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红军长征,是震惊中外的伟大事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跨越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纵横十四省,转战数万里,终于相继在陕甘地区会师,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从此,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共产党以陕北作为根据地,将中国革命的胜利推向全国。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长征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把党中央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奠基在西北、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阵地的战略任务,为党和红军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陕北,中国共产党召开一系列有历史意义的、关系抗日全局的会议,如洛川会议、瓦窑堡会议,发出全民族抗日的伟大号召,妥善地解决了西安事变,积极联合国民党抗日,最终取得了全民族抗日的伟大胜利。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胜利。毛泽东同志在总结长征经验时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没有照抄照搬国外理论,而是立足本国实际制度、政策、方针、路线,并与盲目照抄、照搬国外理论的博古、李德等人做了坚决而持久的斗争,最终将中国革命引向成功的道路。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路线和斗争路线的胜利,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正确性。4、通过长征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在革命危急关头,党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是我们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正因为有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我们党才能坚持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走上顺利发展的道路。5、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建立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以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为基点,将革命辐射到全国。红军到达陕北后,与陕北红军一道致力于根据地的建设巩固,最终将延安建设成中国的"红色之都"。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建设经验,对全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在全国范围内有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晋绥抗日根据地、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在解放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设和巩固"三三制"原则的确立、土地改革地进行,一方面团结了最广大的中间力量共同革命,另一方面,边区政府的建设也为我党后来取得政权、进行政权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23-07-28 02:09:103
什么标志着长征胜利,长征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方,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中央红军胜利会师。三大主力的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长征是在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反对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在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下取得胜利的。它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红军发展壮大的巨大精神力量,并给了全国人民以巨大的影响。中国工农红军的三大主力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先后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进行了战略大转移。长征胜利地跨越了12个省、总行程达2.5万里以上。虽然失去了南方原有的根据地,损失了很大一部分力量,但是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正当抗日战争的烽火即将在全国熊熊燃烧起来的时候,这三支主力红军为担负起中国革命的新任务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职责而在西北会师,这无疑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正如毛泽东同志所宣称的那样,“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它预示着中国革命新的局面的开始。长征用铁的事实表明,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坚强的生命力,她们是国内外任何反动势力所不可战胜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53160.htm2023-07-28 02:09:382
长征胜利结束的历史意义及当代启示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伟大胜利,是广大红军指战员英勇奋战的结果。它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极其伟大的意义: 第一,长征是历史的新纪录0是世界上空前未有的。中国红军在长征途中,击溃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战胜人间稀有的艰难困苦,开辟了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 第二,长征是宣言书,它宣告红军是不可战胜的力量。在长征途中,国民党蒋介石妄图把红军一口吃掉。红军在毛泽东领导下,四渡赤水,佯攻贵阳,威逼昆明,击溃国民党许多追歼部队。接着,又向西北胜利前进。在长征中红军共击溃国民党军410个团和无数的土匪、地主武装,占领五六十个城市,一路浩浩荡荡,所向无敌,使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围追堵截遭到破产。这充分证明了红军是英雄好汉,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第三,长征是宣传队,它在中国广大地区内宣告:红军的道路就是人民解放的道路。红军不但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军队,而且又是一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宣传队。红军在长征途中随时向群众宣传抗日道理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尤其是红军进入大凉山彝族少数民族地区时,由于历史上造成的民族隔阂,以及反动派的造谣欺骗,曾受到彝族三个家族的袭击,致使红军长征一度受阻。红军便向他们宣传、解释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刘伯承还与彝族首领结拜兄弟盟友。此后,红军不但安然通过,而且在沿途得到彝族人民的帮助,有些彝族人民还参加了红军。红军的宣传,提高了人民的政治觉悟,一使各族人民深切认识到红军是人民的解放者,认识到只有踉着共产党走,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 第四,长征是播种机,它散播了许多革命的种子。在红军长征中所经过的地区,广大人民群众英勇地向反动统治阶级进行斗争,组织革命武装,这都是红军长征散播的革命种子所获得的结果。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它使全国人民对革命前途和抗日前途有了希望;长征的胜利促使抗日战争得以实现,也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长征的胜利,保存了红军的基干和党的大批优秀干部。特别是在遵义会议上形成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为中国共产党正确地领导人民革命到胜利奠定了基础。 当代大学生在培养自身集体主义价值观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正确认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划清正当的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的界限。在一些大学生看来,提倡集体主义就是泯灭个性、否定自我,强调集体利益就是否认个人利益。正确认识集体主义、转变思想,首先就要实事求是地分析过去几十年对集体主义的宣传和解释上的偏颇之处,正确认识集体与个人的辩证关系。集体主义在强调集体利益时,并不抹杀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它强调集体利益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积极性的发挥,强调个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在贯彻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时,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维护个人的尊严、价值和权利,并努力促进个人的进步和发展。 2、摆正金钱在人生追求中的位置。这是当今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培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此,应该正确看待金钱问题。金钱并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金钱获得再多,也不能等同于一个人价值的完全实现。大学生不应当将获得金钱作为自己人生的唯一目标。否则,就会失去理智,从而走向自我毁灭的深渊。 三、 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不然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着伟大的事业。历史经验证明:一切伟业的成功,任何奇迹的创造,没有崇高的精神支撑是不可能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3]长征途中,战士们没有衣服穿,就将兽皮披在身上,没有鞋子穿,自己动手编制草鞋,没有吃的,就用野菜、树皮充饥。没有房子宿营,他们就抱成一团,靠彼此的体温御寒……,艰苦奋斗精神是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也是我们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光辉典范。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中,在大学生群体中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首先是继承革命传统的需要。当代大学生作为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树立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具有终生受用的战略意义。大学生只有把艰苦创业的接力棒接过来,才能不辜负老一辈的期望。其次,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提高跨世纪人才素质的需要。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可以说是一场无声的革命,无论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贯穿其中的红线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是高素质的人才,也可能仅仅是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第三,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实现理想、立志成才的重要条件。实践证明,一个人年轻时受一些挫折、磨难并不一定是坏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上世纪80 - 90 年代出生的大学生,经常被称之为“抱大的一代”,由于是在风平浪静的社会环境中,在父母老师的层层呵护中长大的,我们得到的是太多的宠爱与温暖,使这一代人自立能力较差,心理上比较脆弱,缺乏的正是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正是因为如此,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就显得尤为迫切。 四、加强组织纪律性 严明战斗纪律、群众纪律和组织纪律是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又一重要法宝。长征途中的红军,在战斗中,争当先锋、前赴后继、勇于牺牲。组织上,实行民主集中制,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在和群众的关系上,更是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亲民之歌”。长征之初,由于敌军散布的谣言以及群众的不了解,一些群众对红军存在畏惧、疑惑的心理,不知道红军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组织,代表的是谁的利益。因此,当他们看到红军路过时,有的纷纷逃入深山,有的闭门不出,有的甚至存在敌对情绪。面对这种情况,红军一方面对群众进行积极的宣传工作,用通俗的语言,极大的耐心同群众接近,纠正他们对我军的误解。另一方面,红军也以自身的行动向群众展示了自己是一支“正义之师”,是同群众心连心,代表他们利益的军队。他们对待群众亲密友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帮助群众组织生产、尊重各少数民族的民族信仰,更有刘伯承与彝族的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的感人事迹。正是红军严明的组织纪律性,打动了沿途的群众,他们最终把红军当作自己的亲人,用各种形式表达对红军的支持和爱戴。红军也正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才最终克服困难,胜利会师。 严明的组织纪律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正是当代大学生所必须加强的。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以下现象。如部分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与大学生形象不符,不讲社会公德,行为粗野,谈吐庸俗,个别人还走上抢劫杀人等犯罪的道路;恋爱方式上,责任意识低,少有真实的感情投入,只是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虚荣;消费行为上,不考虑自身的消费实力,片面追求名牌,盲目跟随潮流;把纪律当做束缚人的咒语,把个人无原则的行为当做准绳,行为习惯充满一种反理性的因素。纪律观念薄弱,组织形式涣散,行为习惯随意使当代大学生的理想志向失去了支撑和保证。大学生时期正是人生形成自觉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当代大学生要通过认真学习校纪校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行为规范,通过学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2023-07-28 02:10:051
长征胜利结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世界反法西斯又进了一步2023-07-28 02:10:494
你知道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吗?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 1、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4、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历史性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也是中国革命能够成功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总结,它正确地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总战略。2023-07-28 02:10:591
三军过后尽开颜 指的是长征哪个重要环节?长征胜利有什么意义?
指的是陕北会师 长征的胜利,1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 宣传了党的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2保存和锻炼了革命力量,经过长征考验的共产党员和红军将士,许多成为治党治国治军的骨干。3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逐步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这是党和革命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最重要保证。4 向全世界宣告,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2023-07-28 02:11:201
长征的作用是什么?
长征的作用: 1、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反对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在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 2、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3、长征用铁的事实表明,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坚强的生命力,他们是国内外任何反动势力所不可战胜的。 基本简介: 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在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国民党称此为“流窜”。1934年10月10日晚6点12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部队共八万六千人,分别自长汀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从而开始进行红军打败国民党的转折点。转移时经过: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火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意义: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长征胜利的标志: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合,长征结束。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是红军战士悲壮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2023-07-28 02:11:411
长征胜利启示的认识
长征胜利的启示: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胜利。4、通过长征确立了毛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5、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2023-07-28 02:11:481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到达陕北不足三万人但这是经过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的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一、长征是人与人的生理极限之间的斗争。 长征为时一年,走了两万五千里,途中作战两万多次,可以说是无时无刻的不面临着战斗。有的是一天之中几次战斗,有的战斗一打就是几天。战斗间隙就是那漫长的行军,极少有休整时间。 关于长征,有这样一组数字:“中央红军,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有235天用于白天行军,有18天用于夜晚行军;途中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整一次,日均行军37公里;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山脉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11个省;占领过大小62个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位战士壮烈牺牲。”这还是平均数字,急行军时还要惊人。拿飞夺泸定桥为例,红军战士以疲惫之躯,一昼夜强行军二百四十里,而且还都是崎岖蜿蜒的山路,非战斗减员非常大。这是对人的生理极限的挑战,即便是没有战斗,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项运动能如此考验人的生理机能。 二、长征是人与人的心理极限之间的斗争。 长征途中每天都有人生病,有人掉队,有人牺牲。每时都有可能被子弹击中,每刻都有可能被疾病吞噬,途中不停的有战友掉入万丈深谷和茫茫沼泽,一觉醒过来后就会发现同伴悄悄的离去,一坐下去就会有人再也站不起来。最痛心的莫过于那些经过九死一生到达陕北的红军战士,敌人疾病雪山草地都未能将他们征服,几个带着麸皮的馒头却夺去了他们无比年轻的生命(长时间的饥肠辘辘早已使肠胃薄得像一张纸,再加上极其匮乏的医疗条件,才会有这种悲剧发生)。这种心理挑战不是一天,而是368天!三、 长征是人与自然环境极限的斗争。 气候除了热带和极寒带,地表除了沙漠和海洋,连续走了368天共计2万5千里,红军什么都经历了。如果能有人比他们经历得更多,那就只有极少数职业探险家了。但红军是一支执行武装任务的军队,不是职业探险家。而且他们没有时间没有金钱没有药品也没有装备,更没法和职业探险家们比。这是与自然环境极限的殊死抗争,不管是谁想要否定都只能是睁着眼睛说梦话。四、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为为安五、长征的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的总方针六、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方针路线的胜利七、通过长征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八、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2023-07-28 02:11:585
为什么要长征的原因
为什么要长征的原因红军长征主要原因:1934年10月,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先后逃离追踪。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主力从闽西赣南出发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扩展资料红军长征意义:1、通过红军长征确立了毛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胜利。4、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5、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红军当时为什么要长征中央主力红军进行长征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保存革命火种。作用是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扩展资料:背景:1933年9月,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由于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先是实行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后又实行保守主义的防御战略。致使红军屡战失利,苏区日渐缩小。1934年4月,中央红军在江西省广昌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损失严重,形势危殆。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军第7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边挺进,建立新的苏区。命令红军第6军团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中革军委派出两个军团分别北上、西征,意在调动国民党“围剿”军,以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但未能达到目的。10月初,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的中心区域进攻,迅速占领了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红军的机动回旋余地更加缩小,在苏区内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已无可能,于是被迫退出苏区,进行长征。红军长征的故事: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早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象在为战友指明前景的道路。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和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出。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红桃2的丰碑。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征红军长征的原因简短1、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红军长征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2、考虑重开革命新局面,中共中央主动进行战略转移。中共中央率中央红军主动撤离中央苏区,前往湘西与贺龙的红二军团会师,重建革命根据地,重开革命新局面。3、原来相对稳定的战略格局被打破,局部长征最终演变成整个主力红军的长征。4、抗日救亡的时代背景成为直接影响长征决策、进程和方向的重大因素。扩展资料: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有五个方面:第一,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第二,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经过长征的这些红军将士不是一般人,他们有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第三,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第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顾全大局在长征期间非常的明显。红军以民族大义为重,长征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红军既要对付国民党的围追堵截,既要求生存,又要不断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抗日这份民族大义,这份大旗扛在自己的肩上。第五,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是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是党之魂、军之魂、民族之魂,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积淀和突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的不竭动力,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资源。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红军为什么要长征?长征的原因及目的1,中央主力红军进行长征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保存革命火种。作用是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3,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4,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原因简介1、长征原因1933年9月至1934年夏,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在中革军委博古等领导人实行军事冒险主义、军事保守主义的战略指导下,屡战失利,苏区日益缩小,形势日趋严重。1934年10月10日夜间,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悄然从瑞金出发,率领红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进行战略转移,向湘西进发,开始了悲壮的、前途未卜的漫漫征程。2、简介长征,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2023-07-28 02:12:261
对红军长征的认识
红军长征 一是,避开了敌人的主力部队 二是,使用迂回战术,当敌人以为红军害怕而有轻敌的心态,然后在敌人的后方出现,因而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三是,确实是不可为而为之2023-07-28 02:12:333
红军长征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坚持不懈互相扶持2023-07-28 02:12:417
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是: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2023-07-28 02:13:033
长征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1、广大红军战士对革命的坚定信念,战胜所有敌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团结友好、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2、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3、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等。2023-07-28 02:1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