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血嘟嘟
-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下面是我整理的《晋明帝数岁》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②消息,潸然③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④东渡意告之⑤。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⑥可知。”元帝异⑦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⑧邪⑨?”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翻译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注释
①“晋明帝”:晋元帝司马睿原为安东将军,镇守建康。后来京都洛阳失守,怀帝逃到平阳,不久,长安也失守。晋愍帝死后,司马睿才即帝位。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
②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这时洛阳被匈奴占领)。
③潸然:流泪的样子。
④“具以”句:按:晋元帝为琅邪王时,住在洛阳。他的好友王导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后来又劝他镇守建康,意欲经营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东渡意。
⑤具以东渡意告之:把晋王朝东迁的原委具体地说给他听。
⑥居然:不费力。(另解作: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然,这。)
⑦异:对......感到诧异。
⑧昨日之言:指“日远”的说法。
⑨邪(yé):同“耶”。
作者简介
关于《世说新语》的作者,自《隋书·艺文志》至《四库全书总目》,历代著录所记,均为南朝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然而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提出了异议。鲁迅先生认为:“《宋书》言义庆才词不多,而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则诸书或成于众手,亦未可知也。”自鲁迅先生“成于众手”之说一出,至今聚讼多多,难有定论。有人认为,刘义庆门下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他们根据前人类似著述如裴启的《语林》等,编成该书。刘义庆只是倡导和主持了编纂工作,但全书体例风格基本一致,没有出于众手或抄自群书的痕迹,这应当归功于他主编之力。有的`日本学者推断该书出于刘义庆门客——谢灵运好友何长瑜之手。可以当代研究《世说新语》的两本博士论文为代表:一是王能宪著《世说新语研究》,认为《世说新语》的作者即为刘义庆;另一本为范子烨著《世说新语研究》,认为《世说新语》乃成于众手,其余作者还有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人。两书均有大量考证分析,此处不敢妄断。由于《世说新语》乃“采缉旧文”之作,遍寻当世同类型作品(如西晋郭颁《魏晋世语》、东晋裴启《语林》、郭澄之《郭子》),魏晋史书(如《魏书》、《晋阳秋》等等)以及相关杂著(如《高士传》、名门大族的家谱),所涉材料宏富。刘义庆广招文学之士,他在编撰《世说新语》一书时,手下诸彦为之搜罗材料,乃至润色整饰,是合乎情理大有可能的,因此,折衷地说,可以视为此书乃刘义庆担任主编,袁淑等人或有参与的一部著作,而刘义庆的主持之功劳当是无疑的。
古文《不见长安》翻译
出处 世说新语 夙惠第十二-3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①。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②。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便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释】 ①“晋明帝”句:按:晋元帝司马睿原为安东将军,镇守建康。后来京都洛阳失守,怀帝逃到平阳,不久,长安也失守。晋愍帝死后,司马睿才即帝位。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 ②“具以”句:按:晋元帝为琅邪王时,住在洛阳。他的好友王导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后来又劝他镇守建康,意欲经营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东渡意。 【译文】 晋明帝才几岁的时候,一次,坐在元帝膝上。当时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起洛阳的情况,不觉伤心流泪。明帝问父亲什么事引得他哭泣,元帝就把过江来的意图一五一十地告诉他。于是问明帝:“你看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显然可知。”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奇。第二天,召集群臣宴饮,就把明帝这个意思告诉大家,并且再重问他一遍,不料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惊愕失色,问他:“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现在抬起头就能看见太阳,可是看不见长安。”2023-07-26 18:34:406
世说新语中晋明帝数岁,坐元帝
原文是: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译文是:晋明帝几岁的时候,有一次坐在元帝(他父亲)的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询问洛阳的情况,潸然落泪。明帝问为什么要哭,元帝便告诉他西晋灭亡后,东渡之事。于是问他:“你认为长安和太阳比起来,那个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里来,显然可以知道。”元帝很感惊异。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宴会,把明帝的回答告诉大家,又重新问明帝。他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声,说:“你的回答怎么和昨天不一样?”明帝回答说:“抬头就能看到太阳,却看不到长安。”这则故事选自《世说新语·夙惠》2023-07-26 18:34:561
举目见日文言文翻译
1. 文言文《举目见日》翻译 原文】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①。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②。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便重问之。 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译文】晋明帝才几岁的时候,一次,坐在元帝膝上。当时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起洛阳的情况,不觉伤心流泪。 明帝问父亲什么事引得他哭泣,元帝就把过江来的意图一五一十地告诉他。于是问明帝:“你看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 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显然可知。”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奇。 第二天,召集群臣宴饮,就把明帝这个意思告诉大家,并且再重问他一遍,不料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惊愕失色,问他:“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现在抬起头就能看见太阳,可是看不见长安。” 【注释】①“晋明帝”句:按:晋元帝司马睿原为安东将军,镇守建康。后来京都洛阳失守,怀帝逃到平阳,不久,长安也失守。 晋愍帝死后,司马睿才即帝位。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 ②“具以”句:按:晋元帝为琅邪王时,住在洛阳。他的好友王导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后来又劝他镇守建康,意欲经营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 这就是所谓东渡意。 2. 举目见日文言文的翻译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度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选自《世说新语》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3. 文言文“举目见日”的翻译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4.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这篇古文的中文翻译 是刘义庆的那篇吗?【】的是翻译的白话文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度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5.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的翻译 抬头看见太阳却看不见长安.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度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选自《世说新语》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6.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翻译是什么 抬头看见太阳却看不见长安.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度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选自《世说新语》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7. 文言文简单阅读晋明帝年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 1.具以东渡意告之 具:详细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汝:你不闻人从日边来 闻:听说元帝异之 异:诧异2.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度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译文: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2023-07-26 18:35:051
晋明帝数岁文言文翻译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晋明帝数岁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晋明帝数岁原文 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②消息,潸然 ③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④东渡意告之⑤。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⑥可知。”元帝异⑦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⑧邪⑨?”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翻译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注释 ①“晋明帝”:晋元帝司马睿原为安东将军,镇守建康。后来京都洛阳失守,怀帝逃到平阳,不久,长安也失守。晋愍帝死后,司马睿才即帝位。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 ②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这时洛阳被匈奴占领)。 ③潸然:流泪的样子 。 ④“具以”句:按:晋元帝为琅邪王时,住在洛阳。他的.好友王导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后来又劝他镇守建康,意欲经营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东渡意。 ⑤具以东渡意告之:把晋王朝东迁的原委具体地说给他听。 ⑥居然:不费力。(另解作: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然,这。) ⑦异:对......感到诧异。 ⑧昨日之言:指“日远”的说法。 ⑨邪(yé):同“耶”。 晋明帝简介 晋明帝司马绍(298年—325年),字道畿,晋元帝之子,庙号肃宗。母亲为代郡出身。生来像鲜卑人,为人豪爽,在位期间曾经曾平定王敦叛乱,有中兴之气,可惜在位仅四年早死。 永嘉元年(307年)随父亲司马睿一同移镇建业(后改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建兴元年(313年),司马睿进位左丞相,拜司马绍为东中郎将,镇守广陵。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称晋王,并立司马绍为晋王太子。太兴元年(318年),司马睿即位为帝,司马绍被立为皇太子。 晋明帝自小聪慧,按照《世说新语》记载,晋明帝小时候便曾经与父亲就“太阳与长安孰近”的问题作出争辩,以及运用东宫卫士一夜兴建太子西池的逸闻。司马绍不但工于书法、礼贤下士而且孝顺,并且司马绍也相当勇猛,王敦以“鲜卑儿”称之。王敦一度想要要求晋元帝废除太子,但因为大臣反对而作罢。 晋明帝于322年,在晋元帝司马睿死后即位,大赦天下。晋明帝曾经微服乘马密探王敦营垒,并且于太宁二年(324年)平定王敦的叛乱,停止对于王敦党羽的追究,为安定皇帝的权威全力重用王导,并且与江东大族保持和谐的态度,成功对“王敦之乱”作出善后。晚年有宠妃宋袆,国色天香,善吹笛,乃石崇妾绿珠之女弟子,不久帝病笃,群臣进谏,请出宋袆。最后送给吏部尚书阮遥集。325年闰八月戊子(二十四)日(10月18日),晋明帝病死,年仅二十七岁,在位4年,葬于武平陵。2023-07-26 18:35:111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
晋明帝才几岁时,坐在父亲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他洛阳那里的消息,听后流下了眼泪.明帝问父亲因为什麼哭泣,元帝把晋朝东渡长江的意思详细告诉了他,於是问他:「你认为长安比起太阳来哪一个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显然可知太阳远.」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异.第二天元帝召集许多臣僚举行宴会,告诉他们上面这些意思,再次重新问明帝.明帝竟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变了脸色,说:「你为什麼不同於昨天说的话呢?」明帝回答说:「抬头只见太阳,不见长安.」2023-07-26 18:35:211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的译文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2023-07-26 18:35:303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是那篇古文啊?
明帝说日 晋明帝年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洛阳)消息,潸然(流泪貌)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显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2023-07-26 18:35:402
晋明帝数岁文言文翻译
《晋明帝数岁》文言文翻译: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晋明帝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2023-07-26 18:35:471
长安何如日远文言文答案
1. 长安何如日远文言文阅读 《世说新语·夙惠》载: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度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翻译: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2. 七年级考霸文言文(三)长安何如日远翻译及答案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 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地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把被外族侵略不得已过江避难的事详细地告诉了他。 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 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3. 长安何如日远 答案 你应该把问提说清楚的啦````原文:《世说新语·夙惠》载: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度意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来?”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翻译:晋明帝自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 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zhidao诉了他。 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 元帝感到很诧异。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 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4. 长安何如日远这篇文言文中幼年明帝的特点是什么 晋明帝对于“长安何如日远”这一问题作出的两种不同回答,也不是单纯地玩弄辞令,而是各有其针对性.晋室东渡建康,是因为外族侵略者占领了中原地区.对于历尽辛苦才到达建康的长安来人,明帝言语中不能不有所照顾,所以才有“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只闻人从长安来)”的回答;而次日集群臣宴会,明帝突然改口说“日近”,则含有激励群臣的意思.“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是因为长安已沦入敌手的缘故啊!西晋末年,政治腐败,五胡乱华,晋朝皇室南渡避乱,明明只隔着一条长江,却无法光复中原,收复故都,一个八岁的小孩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怎能不勾起在场的卿大夫对国破家亡的伤感…。 5. 长安何如日远 长安何如日远文言文翻译 译文: 晋明帝才几岁的时候,一次,坐在元帝膝上。当时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起洛阳的情况,不觉伤心流泪。明帝问父亲什么事引得他哭泣,元帝就把过江来的意图一五一十地告诉他。于是问明帝:“你看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想想就知道。” 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讶。第二天,召集群臣宴饮,就把明帝这个意思告诉大家,并且再重问他一遍,不料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惊愕失色,问他:“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现在抬起头就能看见太阳,可是看不见长安。” 原文: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出处:《世说新语·夙惠》——南北朝·刘义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世说新语》的编纂成书固然与刘宋家族对魏晋风流的喜好和社会各层人士对魏晋风流的追慕有关,然而刘义庆之所以对魏晋士人情有独钟化大气力与其门客共襄盛举还有他个人身世的内在原因。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义庆不得不加倍小心谨慎,以免遭祸。本传言“太白星犯右执法,义庆惧有灾祸,乞求外镇。”这实际上是刘义庆借故离开京城,远离是非之地。尽管文帝下诏劝解宽慰但架不住刘义庆“固求解仆射乃许之”。 刘义庆终于得以外镇为荆州刺史。外镇后的刘义庆仍然如同惊弓之鸟,心有余悸。他处在宋文帝刘义隆对于宗室诸王怀疑猜忌的统治之下为了全身远祸,于是招聚文学之士寄情文史编辑了《世说新语》这样一部清谈之书。2023-07-26 18:36:121
明帝说日文言文翻译
1. 《明帝说日》文言文的翻译【全文的翻译】 一、译文: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 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二、原文:南朝 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第十二》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仁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扩展资料 一、解析 1、明晋元帝(司马睿)的儿子聪明。 2、晋朝的都城原来在洛阳,匈奴兵攻占洛阳后又于公元316年攻占长安灭掉西晋。317年晋朝皇族司马睿不得不逃到江南的建康(今南京)重建晋朝,史称东晋。现在有人从长安来,晋元帝自然会想了解长安特别是故都洛阳的情况。但这时洛阳已在异族统治下而且破坏不堪,想到这里,晋元帝自然会“潸然流涕”。 二、人物简介 晋明帝司马绍(299~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东晋王朝第二位皇帝(322~325年在位),晋元帝司马睿长子 ,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为宫人荀氏, 性情孝顺,文韬武略,聪明有机断。永昌元年(322年),正式即位。在位期间,凭借弱势之中央,成功制衡权臣世家,推动南方社会安定发展。 太宁三年(325年),病逝,终年二十七,谥号明皇帝,庙号肃宗 ,葬于武平陵(今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北侧)。 三、作者简介 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 刘义庆曾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典籍。17岁升任尚书左仆射,位极人臣,但其堂弟宋文帝和刘义康的“主相之争”日益激烈,因此刘义庆也惧遭不测之祸,29岁便乞求外调,解除左仆射一职。曾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 刘义庆是刘裕的侄子,在诸王中颇为出色,自幼就被刘裕所知,称赞其“此吾家丰城也”。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著有《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幽明录》。为中国古代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2. 【明帝说日的翻译】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①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日:“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日:“日近.”元帝失色,日:“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日:“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翻译:晋明帝才几岁时,坐在父亲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他洛阳那里的消息,听后流下了眼泪.明帝问父亲因为什麽哭泣,元帝把晋朝东渡长江的意思详细告诉了他,於是问他:「你认为长安比起太阳来哪一个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显然可知太阳远.」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异.第二天元帝召集许多臣僚举行宴会,告诉他们上面这些意思,再次重新问明帝.明帝竟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变了脸色,说:「你为什麽不同於昨天说的话呢?」明帝回答说:「抬头只见太阳,不见长安.」。 3. 文言文《明帝说日》的翻译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①意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日:“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乃答日:“日近。”元帝失色,日:“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日:“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翻译: 晋明帝才几岁时,坐在父亲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他洛阳那里的消息,听后流下了眼泪。明帝问父亲因为什麽哭泣,元帝把晋朝东渡长江的意思详细告诉了他,於是问他:「你认为长安比起太阳来哪一个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 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显然可知太阳远。」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许多臣僚举行宴会,告诉他们上面这些意思,再次重新问明帝。明帝竟回答说:「太阳近。 」元帝变了脸色,说:「你为什麽不同於昨天说的话呢?」明帝回答说:「抬头只见太阳,不见长安。」。 4. 课外文言文明帝说日 1原文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①。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②。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仁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③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1]2注释①“晋明帝”句:按:晋元帝司马睿原为安东将军,镇守建康。后来京都洛阳失守,怀帝逃到平阳,不久,长安也失守。 晋愍帝死后,司马睿才即帝位。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 ②“具以”句:按:晋元帝为琅邪王时,住在洛阳。他的好友王导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后来又劝他镇守建康,意欲经营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 这就是所谓东渡意。③异:对。 感到诧异4.洛下:洛阳方面。 (这是洛阳被匈奴占领)5.潸然:流泪的样子6.具以东渡意告之:把晋王朝东迁的原委具体地说给他听。居然:不费力。 7昨日之言:指“日远”的说法。3翻译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 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 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 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 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1]解析这个故事除了说明晋元帝(司马睿)的儿子聪明外,没有明写晋元帝流泪原因。但根据历史知识我们知道:晋朝的都城原来在洛阳,匈奴兵攻占洛阳后又于公元316年攻占长安灭掉西晋。 317年晋朝皇族司马睿不得不逃到江南的建康(今南京)重建晋朝,史称东晋。现在有人从长安来,晋元帝自然会想了解长安特别是故都洛阳的情况。 但这时洛阳已在异族统治下而且破坏不堪,想到这里,晋元帝自然会“潸然流涕”。5背景介绍《世说新语》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编撰而成的,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是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二子,后来因为他的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子嗣,而过继于他,并承袭为临川王。 刘义庆虽然身处皇室,但为人非常的俭朴,“性简素,寡嗜欲”。又喜好文艺,因此他的周围总是围绕着一大批文学名流。 他的作品主要有《世说新语》、《幽明录》、《徐州先贤传》、《典叙》和《集林》。《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小说,也是六朝志人小说的杰出代表。 《世说新语》具有“语言简练、辞意隽永”的特点,因此著称于世。《世说新语》全书共八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雅量、任诞、汰侈等36个门类,共记载了1130个故事。 书中很多故事是我们所熟知的,比如:七步成诗(曹植)、望梅止渴(曹操)、坦应晒书、还有些故事也非常有趣,如:德行篇里的“管宁割席”;言谈篇里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任诞篇里的“王子猷夜雪访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汰侈篇里的“石崇劝酒”等等。6作品出处《明帝说日》出自《世说新语-夙惠第十二》[1]刘义庆刘义庆(403~444年),南朝宋彭城(现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 本是宋武帝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儿子,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后过继给叔父临川王刘道规,因此袭封为临川王。刘义庆自幼喜好文学、聪敏过人,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备受礼遇。 他的人生分为三个时期:﹝一﹞京尹时期(15-30岁)刘义庆15岁一路来平步青云,其中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的典籍,对《世说新语》 的编撰奠定良好的基础,17岁升任尚书左仆射﹝相当于副宰相﹞,位极人臣,但他的伯父刘裕首开篡杀之风,使得宗室间互相残杀。因此刘义庆也惧有不测之祸,29岁便乞求外调,解除左仆射一职。 ﹝二﹞荆州时期(30-37岁)刘义庆担任荆州刺史,颇有政绩。荆州地广兵强,是长江上游的重镇,在此过了8年安定的生活。 ﹝三﹞江南时期(37-42岁)刘义庆担任江州刺史与南兖州刺史,38岁开始编撰《世说新语》,与当时的文人、僧人往来频繁。于41岁病逝于京师。 刘义庆是个“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的人,称得上是文人政治家。一生虽历任要职,但政绩却乏善可陈,除了本身个性不热衷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愿意卷入刘宋皇室的权力斗争。2023-07-26 18:36:191
李寄 晋明帝数岁 唐打猎 坦腹东床的译文
李寄 东越国闽中郡有座庸岭,高几十里。庸岭西北的山洞中有一条大蛇,长七八丈,大十多围,当地人时常担惊受怕。东冶的长官都尉和他所管辖的各县城行政长官,多有(被大蛇)咬死的。用牛羊祭祀,仍旧不能制止(大蛇的)危害。(大蛇)有时给人托梦,有时告诉巫、祝,要吃十二三岁的童女。郡、县的长官都为这事担忧。只是大蛇(仍然)无休止地肆虐逞凶。他们一同寻求人家奴婢所生的女孩子,连同罪犯人家的女孩子养着。到了八月初一祭祀,(把童女)送到蛇洞口,蛇就出来吞吃童女。多年这样,已经用了九个童女。 这时,又预先招募寻找,没有招募寻找到祭祀用的童女。将乐县的李诞,家里有六个女儿,没有儿子。他的小女儿名寄,要应征前往。父母不答应。李寄说:“父母没有福气,只是生了六个女儿,没有生一个儿子,虽然有孩子跟没有孩子一个样。女儿我没有淳于缇萦帮助父母那样的功绩,既不能供养(父母),白耗费了穿的吃的,活着没有什么好处,不如早点死了。卖了我李寄的身体,可以得到一点钱,用来供养父母,难道不好吗?”父母慈爱,终究不让她去. 李寄自己偷偷地走了,没办法制止.李寄就去访求好剑和会咬蛇的狗。到了八月初一,就到庙里坐下,抱着剑,带着狗。先拿来几石糯米做的糍团,用蜜和炒米粉调灌糍团,把(它)放在洞口。蛇就出来了,头大得像谷仓, 眼睛像两尺长的镜子,闻到糍团的香气,先吃糍团。李寄就放出狗,狗跑上前就咬,李寄从后头斫出几处伤口。受伤的地方痛得很,蛇因此跳了出来,到了空地上就死了。李寄进去探看洞穴,找到九个童女的头骨,全都拿了出 来,痛惜地说:“你们这些人胆小软弱,被蛇吃了,很可悲,很可怜。”于是童女李寄缓缓迈步回到家里。 越王听到这件事,就聘童女李寄为王后,授她父亲为将乐县令,母亲和姐姐都得到赏赐。从这以后东冶没有再出现妖邪的东西,有关李寄的歌谣到现在还有。2023-07-26 18:36:411
晋明帝数岁......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
叫《晋明帝数岁》选自《世说新语》“夙慧篇”的“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晋明帝年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洛阳)消息,潸然(流泪貌)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显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这个故事除了说明晋元帝(司马睿)的儿子聪明外,没有明写晋元帝流泪原因。但根据历史知识我们知道:晋朝 的都城原来在洛阳,匈奴兵攻占洛阳后又于公元316年攻占长安灭掉西晋。317年晋朝皇族司马睿不得不逃到江南的建康(今南京)重建晋朝,史称东晋。现在有人从长安来,晋元帝自然会向了解长安特别是故都洛阳的情况。但这时洛阳已在异族统治下而且破坏不堪,想到这里,晋元帝自然会"潸然流涕"。2023-07-26 18:36:492
晋明帝数岁,。。。。。 明帝两次回答自相矛盾,你怎么看待?
2023-07-26 18:36:571
晋明帝数岁的内容简介
①“晋明帝”:晋元帝司马睿原为安东将军,镇守建康。后来京都洛阳失守,怀帝逃到平阳,不久,长安也失守。晋愍帝死后,司马睿才即帝位。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②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这时洛阳被匈奴占领)。③潸然:流泪的样子 。④“具以”句:按:晋元帝为琅邪王时,住在洛阳。他的好友王导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后来又劝他镇守建康,意欲经营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东渡意。⑤具以东渡意告之:把晋王朝东迁的原委具体地说给他听。⑥居然:不费力。(另解作: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然,这。)⑦异:对......感到诧异。⑧昨日之言:指“日远”的说法。⑨邪(yé):同“耶”。2023-07-26 18:37:031
《晋明帝数岁》中的: 1."明帝问何以泣"中"以"的意思。 2."具以东渡意告之"中"以"的意思。 3.“告以此意
1、为动用法2、把3、之2023-07-26 18:37:201
文言文日近日远翻译
1. 《日近日远》古文解析 日近日远 普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翻译]: 晋明帝才几岁,坐在晋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询问洛阳的情况,不觉潸然泪下。明帝问他为什么哭泣,元帝就把东渡之意详细的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你认为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边上来,由此可以推知。”元帝对孩子的话感到非常惊奇。次日,元帝召集群臣宴会,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大家,并且就同一个问题重新向明帝提问,然而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道:“你今天说的话为什么和昨天说的话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现在抬起头就能看到太阳,却看不见长安。” [感想] 本文通过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卓越的语言表达,突出表现了一个皇家孩童晋明帝的聪颖和智慧。 2. 《世说新语》中《日近日远》的问题 夙慧第十二之三、长安远近 (原文)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译)晋明帝(司马绍)才几岁的时候,坐在晋元帝(司马睿)的膝上。有人从长安来,晋元帝问洛阳的消息,不禁潸然泪下。晋明帝问父亲为什么哭泣,晋元帝把王室被迫东渡的事情告诉了他,晋元帝问晋明帝:“你觉得长安远还是太阳远?”晋明帝回答:“太阳远。没有听说人从太阳那里来,这是显然可以知道。”晋元帝对他的回答很惊诧。第二天,晋元帝召集群臣们宴会,晋把明帝的回答告诉了大家,并再次询问。这次晋明帝答道:“太阳近。”晋元帝脸色大变,说道:“你怎么和昨天的答复不同了呢?”晋明帝答道:“我抬起眼睛就可以看到的是太阳,不能看到长安。 不知道你所说的,是不是这一则呢?2023-07-26 18:37:281
数岁是什么意思
数岁就是“几岁”的意思;是年龄小的“几岁”啦;大于1岁,不超过10岁;“晋明帝数岁”出自文言文《明帝说日》,其含义如下:【原文】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仁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翻译】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2023-07-26 18:37:371
晋明帝数岁 晋明帝两次回答的同一个问题是——,却表现了——
问题是“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表现了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就不同.第一次问题是从客观的角度来考虑的,因此回答日远.第二次是从个人情感角度来考虑的,对帝都思念却无法回归,太阳还可以看见,但是帝都却无法亲近,因此回答日近.2023-07-26 18:37:45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日近日远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①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
1.明帝/问何以致泣。2.(1)详细。(2)于是。(3)感到非常惊异。3.你今天说的话为什么和昨天说的话不一样呢?4.“日远”的原因是:不闻人从日边来; “日近”的原因是:举目见日,不见长安。5.晋明帝是个机敏睿智、有理想有抱负(身在建康,心在长安故园)的人。(意对即可)2023-07-26 18:37:541
晋明帝的两次回答自相矛盾,你怎么看待?
因为所以,科学道理( ̄∇ ̄)2023-07-26 18:38:163
晋明帝数岁
43.2023-07-26 18:38:242
晋明帝记文言文
1. 晋明帝巡查文言文阅读理解 长安何如日远 这则故事表现了少时的晋明帝是个怎样的孩子:聪明、机智,善解人意,爱国。 在你所学过的文言文中还有类似这样的人物吗? 有,如孔文举。 【原文】 选自《世说新语·夙惠》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翻译】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2. 晋明帝数岁文言文翻译 急啊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3. 掩鼻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甚悦之。 夫人郑袖知王悦爱之也亦悦爱之甚于王。衣服玩好,择其所欲而为之。 王曰:“夫人知我爱新人也,其悦爱之甚于寡人。此孝子之所以事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夫人知王之不以己为妒也,因谓新人曰:“王甚悦爱子,然恶子之鼻。子见王,常掩鼻,则王长幸子矣。” 于是新人从之,每见王,常掩鼻。王谓夫人曰:“新人见寡人常掩鼻,何也?”对曰:“不知之也。” 王强问之,对曰:“顷常言恶闻王臭。”王怒曰:“劓之!”夫人先戒御者曰:“王适有言,必亟从命。” 御者因揄刀而劓美人。译文编辑魏惠王赠给楚怀王一个美女,怀王很喜欢。 怀王的夫人郑袖,知道怀王宠爱新娶的魏女,所以表面上也很爱护这个新娶的美女。衣服首饰都挑她喜欢的送去;房间和家具也都选她喜欢的让她使用。 似乎比楚王更喜欢她。楚王说:“女人仰仗自己的美色来博取丈夫的欢心,而嫉妒乃是人之常情。 现在郑袖明知寡人喜欢魏女,可是她爱魏女比寡人还要厉害,这简直是孝子侍奉双亲,忠臣侍奉君主。”郑袖知道楚王认定她不是嫉妒以后,就去对魏女说:“君王爱你的美貌。 虽然这样说,但是他讨厌你的鼻子。所以你见了君王,一定要捂住鼻子,则大王会长久宠幸你。” 从此魏女见到楚王就捂住自己的鼻子。楚王对郑袖说:“魏女看见寡人时,就捂住自己的鼻子,这是为什么?”郑袖回答说:“我不知道这件事。” 楚王说:“即使再难听的话,你也要说出来。”郑袖说:“她像是讨厌君王身上的气味。” 楚王说:“真是个泼辣的悍妇!” 王,郑袖,美女三人坐一起,郑袖于是先行告诫御者说:王如果说了什么,一定要快速执行。王叫美女到他前头,靠近他,几次掩口,王十分生气,命人割掉美女的鼻子,绝不宽赦。 4. 【晋明帝数岁文言文翻译急啊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5. 石渠记文言文答案 求柳宗元《石渠记》译文 [原文]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酾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译文: 从渴潭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在渠上有一座便桥。有一眼泉水幽静的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泉渠的宽度有时不足一尺,有时则有二尺宽,它的长度约有十步左右。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就漫过石头。跳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一个石泓,菖蒲覆盖着它,碧绿的苔藓环绕着石泓。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的流入北边的小潭中。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多快速游动的鱼。渠水又往北迂回绕行一些,看上去好像没有穷尽,就这样最终流入渴潭。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箭头草,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看它虽很宁静,但听起来却很辽远。 我跟随柳州太守发现的它,拨开阴郁的密林和腐烂的朽木,开掘和疏通淤土和乱石,把朽木乱草堆积起来烧掉,石渠里的渠水便很满。可惜从来都没有写它的人,所以我把它全都记写下来,留给匠人,刻写在潭北面的石头上,帮助以后喜好游历的人能较容易地看到它。 元和七年正月初八,从鷁渠到达大石。十月十九日,越过石头发现了石泓小潭,石渠的美因此就全都展示给游人了。 6. 游华山记文言文翻译 《游玉华山记》宋.张缗 由宜君县西南行四十里,有山夹道而来者,玉华也。 其南曰野火谷,有石常燃,望之如爨烟,而莫知其所自也。野火之西曰凤皇谷,则唐置宫之故地也。 今其尺垣只瓦无有存者,过而览之,但见野田荒草而榛荆也。其西曰珊瑚谷,盖尝有别殿在焉。 珊瑚之北曰兰芝谷,昔太宗诏沙门玄奘者译经于此,其始曰肃成殿,后废而为寺云。中有石岩崭然有成,下有凿室,可容数十人,有泉悬焉,势若飞雨;有松十八,环其侧,皆生石上,高可十寻,端如植笔。 其西且南有崖曰驻銮,其始入也,双壁屹然,如削石而成,既至其处,若视瓮。侧有泉飞而下,如悬布,如喷珠,其名曰水帘。 稍北,有崖与泉,亦若是而差小焉。治平三年夏五月丁巳,余与六人者来游,乃相与坐石荫松,听泉而饮之。 已而,览故宫以徘徊,问遗事于田老。方嚣然不欲归,而余与六人者,或有官守,或以事牵,其势不可久留,既宿而遂去。 然而,相视有不足之色。余为之言曰:夫山林泉石之乐,奇伟之游,常在乎穷僻之处,而去人迹甚远,故必为野僧方士与夫幽潜之人所据而有也。 然幽潜之人知好之而力不足以营之,惟佛老之说可以动人,故其徒常独有力,而危亭广厦,眺览之娱,莫不为其所先也。夫以有唐之盛,穷天下之富,建宫于此,随而废没,而杜甫乃其时人,过之且有悲伤之感,至或形于歌诗。 独寺僧之徒,更相传而不息,迄于今而尚存,则虽天下之力,亦有屈于此欤?以太宗之贤,致治之美,宜其愈久而弥传也;今问诸遗老,无所称道。而彼玄奘者,特一浮屠耳;然说者至为荒怪难知之语,以增大其事。 岂人之情常乐于放僻,而易忘于中正哉?又岂物之盛衰废兴亦各有时,而此特其盛时也欤?斯可为之叹息也。若夫太宗之贤,天下之力,犹不能长有此也,则吾曹可以一寓目而足矣,又何必以不久留为恨哉。 然荒崖穷谷之崎危,废宫颓址之萧条,虽累岁月,未尝有一二人游焉,而余与六人者同时而来,亦可谓之盛哉!六人者:余兄子坚、弟山径,与太原石继和公美,河东郎几康伯,温陵陈说君豫,西河冀上之冠卿也。壬申,荧阳张缗记。 译文 由宜君县向西南走四十里,有山夹道而来,这就是玉华山。山的南面叫野火谷,那里有常年燃烧的山石,远远望上去(山上)如同有炊烟,但没有人知道它来自哪里。 野火谷的西面叫凤凰谷,就是唐朝建造宫殿的旧地。现在连一小段墙一片瓦也没有保存下来,经过那儿看,只见都是野田荒草,长满了荆棘。 凤凰谷的西面叫珊瑚谷,大概曾经有正殿以外的宫殿在那儿。珊瑚谷的北面叫兰芝谷。 兰芝谷的中间有块高而险峻的天然岩石,下面有人工开凿的石室,可容纳数十人,有瀑布从高处垂落,就像从天而降的大雨;有十八棵松树环绕在岩石的周围,松树都生长在石头上,差不多有十八丈高,端正得像立着的笔。它的西南方向有石崖叫驻銮,我们刚进去的时候,看到双壁高耸直立,如同削石而成,到了那个地方一看,就像看到瓮一样。 旁边有泉水飞泻而下,有的像悬挂的瀑布,有的像喷洒的珍珠,它的名字叫水帘。稍微向北,有崖与泉,也像这样只是规模稍小点。 治平三年夏五月丁巳日,我和六个人一同来游玩,就一起坐在松树遮蔽下的石上,听泉声并品饮泉水。不久,游览前代的宫殿而流连忘返,向田间老人询问旧事。 兴致很浓闹嚷嚷的不想回去,但我与这六人,有的居官守职 ,有的因为有事牵制,那情势不能久留,就住了一夜离开了。但是,大家互相瞅着都有不满足的神色。 我对他们说:欣赏山林泉石的乐趣,奇特壮美的景观,经常在那些荒远偏僻、人迹罕至的地方,然而因为人迹罕至,所以一定被云游的和尚、求仙的术士以及隐士一类人占据并享有。但是隐士知道这些地方优美并喜欢它们,而他们的能力不足以经营这些地方,只有佛教和道教的学说、教义足以打动人心,所以他们的信徒经常独来独往并且有勇力,因而这些耸立的亭子、宽广的大厦(的建造),登高览胜的快乐(的享受),没有不被他们抢先的。 凭借唐朝的强盛,耗尽天下的财富,在此修造宫殿,随后就废弃湮没了,而杜甫就是那个时代的人,经过那儿尚且有悲伤之感,以致用诗歌表现出来。唯独寺里的和尚这类人,交替相传而不停息,直到现在还留存下来,(这样看来)即使拥有整个天下力量的帝王,也有不如这些和尚的地方么?凭借唐太宗的贤能,使国家达到太平盛世的美好境况,(他的事迹)应该时间过得越长而流传得越久;现在向老人询问太宗的政绩与往事,却没有听到什么赞扬的话。 而玄奘只是一个和尚罢了,但是讲述玄奘故事的人甚至用荒诞怪异的话,来夸大他的事。难道喜欢放诞偏邪是人之常情,而容易忘记中正之道吗?又难道事物的盛衰兴废也各有它的时运,而这段岁月只是佛教的兴盛时代么?这真值得为此叹息啊。 像唐太宗这样贤能,拥有天下的能力,尚且不能长期拥有这些,那么我们这些人可以看一眼就满足了,又何必因为不能长久地留在这儿而遗憾呢?但是荒凉幽深险峻的崖谷,废弃倒塌萧条的宫殿遗址,虽然过了很多年,没有一两人来这里游玩,而我与六人同时而来,也可称得上是盛事了。2023-07-26 18:38:311
晋明帝数岁 晋明帝在宴会上回答日近,与晋明帝潸然流涕,表明了他们什么之情
表明了他们思念故土,以及怀念之前美好岁月之情。西晋都亡了,以前首都被占了,不“潸然流涕”那不成了刘禅第二,乐不思蜀了吗。(PS:历史背景:建兴四年(316年)汉刘曜陷长安,俘愍帝。西晋亡。次年三月,司马睿即晋王位,始建国,改元建武。司马睿于318 年即皇帝位,改元太兴 ,据有长江中下游以及淮河、珠江流域地区,史称东晋。司马睿就是日近里面的元帝,就是明帝坐大腿的那个。)世说新语关于日近的原文如下: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2023-07-26 18:38:381
晋明帝数岁 启示
译文: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此典多比喻向往帝都而不得至,寓功名事业不遂,希望和理想不能实现之意2023-07-26 18:38:512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
译文: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此典多比喻向往帝都而不得至,寓功名事业不遂,希望和理想不能实现之意2023-07-26 18:39:012
晋明帝数岁中晋明帝为什么先说太阳远后来又说长安远
晋明帝帝 司马绍①太阳远原文:长安近。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也。翻译:长安近,不曾听说过人从日边来,由此就可以知道了。②长安远原文:举目则见日,不见长安。翻译:抬头就望见日,但却望不见长安。《晋书·卷六·帝纪第六》:年数岁,尝坐置膝前,属长安使来,因问帝曰:“汝谓日与长安孰远?”对曰:“长安近。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也。”元帝异之。明日,宴群僚,又问之。对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乃异间者之言乎?”对曰:“举目则见日,不见长安。”由是益奇之。翻译:司马绍年幼时,其父晋元帝闲坐,将他放置在膝前,正遇长安使者来,因问司马绍说:“你说日与长安哪个远?”司马绍回答说:“长安近,不曾听说过人从日边来,由此就可以知道了。”晋元帝觉得奇异。第二天,群臣宴会时又问他这个问题,回答说:“日近。”晋元帝脸色一变说:“怎么和昨天说的不同呢?”司马绍回答说:“抬头就望见日,但却望不见长安。”由此晋元帝更觉得他是个奇童。2023-07-26 18:39:081
古文问题
睿智吧?2023-07-26 18:39:172
明帝说日文言文翻译
明帝说日文言文翻译如下:晋明帝才几岁时,坐在父亲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他洛阳那里的消息,听后流下了眼泪。明帝问父亲因为什么哭泣,元帝把晋朝东渡长江的意思详细告诉了他,于是问他:“你认为长安比起太阳来哪一个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显然可知太阳远。”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异。第二天元帝召集许多臣僚举行宴会,告诉他们上面这些意思,再次重新问明帝。明帝竟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变了脸色,说:“你为什么不同于昨天说的话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作者介绍:刘义庆秉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当时有名的文士如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人都曾受到他的礼遇。撰有《世说新语》八卷,今本作三卷。《世说新语》可能就是他和门下文人杂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这部书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的遗闻轶事。所记虽是片言数语,但内容非常丰富,广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其清谈放诞的风气。这部书对后世笔记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书中不少故事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或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23-07-26 18:39:242
《世说新语·夙慧》中关于“晋明帝数岁... ...”的一些问题
我看着这怎么像是晋书里的话啊2023-07-26 18:40:302
世说新语 夙慧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不见长安” 的翻译是什么?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2023-07-26 18:40:392
文言文翻译之《晋明帝数岁》
具的意思:全部和如实2023-07-26 18:40:471
明帝是具有怎样个性的一个人
晋明帝司马绍,性格聪断轻果,自小聪慧,小时候便曾经与父亲就“太阳与长安孰近”的问题作出争辩,以及运用东宫卫士一夜兴建太子西池的逸闻。不但工于书法、礼贤下士而且孝顺,并且也相当勇猛,王敦以“黄须鲜卑奴”称之。王敦一度想要求晋元帝废除太子,但因为大臣反对而作罢。晋明帝于322年,在晋元帝司马睿死后即位,大赦天下。王敦密谋叛乱时,晋明帝曾单骑微服密探王敦营垒,并于324年平定王敦的叛乱,停止对于王敦党羽的追究,为安定皇帝的权威全力重用王导,并且与江东大族保持和谐的态度,成功对“王敦之乱”作出善后。公元325年晋明帝病死,年仅27岁。2023-07-26 18:40:541
晋明帝数岁,。。。。。 明帝两次回答自相矛盾,你怎么看待?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明帝两次回答问题自相矛盾,你怎么看待??2023-07-26 18:41:023
明帝说日文言文答案
1. 《明帝说日》文言文的翻译【全文的翻译】 一、译文: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 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二、原文:南朝 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第十二》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仁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扩展资料 一、解析 1、明晋元帝(司马睿)的儿子聪明。 2、晋朝的都城原来在洛阳,匈奴兵攻占洛阳后又于公元316年攻占长安灭掉西晋。317年晋朝皇族司马睿不得不逃到江南的建康(今南京)重建晋朝,史称东晋。现在有人从长安来,晋元帝自然会想了解长安特别是故都洛阳的情况。但这时洛阳已在异族统治下而且破坏不堪,想到这里,晋元帝自然会“潸然流涕”。 二、人物简介 晋明帝司马绍(299~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东晋王朝第二位皇帝(322~325年在位),晋元帝司马睿长子 ,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为宫人荀氏, 性情孝顺,文韬武略,聪明有机断。永昌元年(322年),正式即位。在位期间,凭借弱势之中央,成功制衡权臣世家,推动南方社会安定发展。 太宁三年(325年),病逝,终年二十七,谥号明皇帝,庙号肃宗 ,葬于武平陵(今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北侧)。 三、作者简介 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 刘义庆曾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典籍。17岁升任尚书左仆射,位极人臣,但其堂弟宋文帝和刘义康的“主相之争”日益激烈,因此刘义庆也惧遭不测之祸,29岁便乞求外调,解除左仆射一职。曾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 刘义庆是刘裕的侄子,在诸王中颇为出色,自幼就被刘裕所知,称赞其“此吾家丰城也”。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著有《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幽明录》。为中国古代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2. 【明帝说日的翻译】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①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日:“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日:“日近.”元帝失色,日:“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日:“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翻译:晋明帝才几岁时,坐在父亲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他洛阳那里的消息,听后流下了眼泪.明帝问父亲因为什麽哭泣,元帝把晋朝东渡长江的意思详细告诉了他,於是问他:「你认为长安比起太阳来哪一个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显然可知太阳远.」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异.第二天元帝召集许多臣僚举行宴会,告诉他们上面这些意思,再次重新问明帝.明帝竟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变了脸色,说:「你为什麽不同於昨天说的话呢?」明帝回答说:「抬头只见太阳,不见长安.」。 3. 《明帝说日》古文阅读理解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 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 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 元帝感到很诧异。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 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一、1.对。感到诧异 2.颠覆 3.将,把 4.无意义(是以字吧?) 二、坐元帝膝上,说明元帝是个慈父嘛,问何以致泣,说明元帝很体恤人情。 (反正就是慈祥善良就对了) 三、是参照物不同了,认为日远是因为没有人能从太阳那里走过来,认为日近是因为抬头就可以看见太阳,却看不见长安。 4. 文言文《明帝说日》的翻译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①意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日:“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乃答日:“日近。”元帝失色,日:“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日:“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翻译: 晋明帝才几岁时,坐在父亲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他洛阳那里的消息,听后流下了眼泪。明帝问父亲因为什麽哭泣,元帝把晋朝东渡长江的意思详细告诉了他,於是问他:「你认为长安比起太阳来哪一个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 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显然可知太阳远。」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许多臣僚举行宴会,告诉他们上面这些意思,再次重新问明帝。明帝竟回答说:「太阳近。 」元帝变了脸色,说:「你为什麽不同於昨天说的话呢?」明帝回答说:「抬头只见太阳,不见长安。」。2023-07-26 18:41:091
晋明帝数岁,中的,元帝为什么会失色?
因为晋明帝前一天说的话和第二天说的话不一样。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元帝很惊讶,说道:“你今天说的和昨天说的为什么不一样?”2023-07-26 18:41:181
《河间游僧》文言文的翻译【全文的翻译】
仿佛 v 我和环境分分合合风格和基金会果然是G哦底色L身体思路托里塞利上头条舞台他啊公司卡斯特罗下意识条图书馆是个马赛克2023-07-26 18:41:2914
为什么《晋明帝数岁》中晋明帝两个回答不一样?
NC啊2023-07-26 18:41:573
《明帝说日》文言文的翻译【全文的翻译】
原文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①。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②。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仁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③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1] ①“晋明帝”句:按:晋元帝司马睿原为安东将军,镇守建康。后来京都洛阳失守,怀帝逃到平阳,不久,长安也失守。晋愍帝死后,司马睿才即帝位。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 ②“具以”句:按:晋元帝为琅邪王时,住在洛阳。他的好友王导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后来又劝他镇守建康,意欲经营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东渡意。③异:对......感到诧异4.洛下:洛阳方面。(这是洛阳被匈奴占领)5.潸然:流泪的样子6.具以东渡意告之:把晋王朝东迁的原委具体地说给他听。居然:不费力。7昨日之言:指“日远”的说法。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1]2023-07-26 18:42:183
晋明帝数岁 坐元帝膝上全文
晋明帝数岁原文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②消息,潸然 ③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④东渡意告之⑤。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⑥可知。”元帝异⑦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⑧邪⑨?”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翻译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注释①“晋明帝”:晋元帝司马睿原为安东将军,镇守建康。后来京都洛阳失守,怀帝逃到平阳,不久,长安也失守。晋愍帝死后,司马睿才即帝位。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②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这时洛阳被匈奴占领)。③潸然:流泪的样子 。④“具以”句:按:晋元帝为琅邪王时,住在洛阳。他的好友王导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后来又劝他镇守建康,意欲经营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东渡意。⑤具以东渡意告之:把晋王朝东迁的原委具体地说给他听。⑥居然:不费力。(另解作: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然,这。)⑦异:对......感到诧异。⑧昨日之言:指“日远”的说法。⑨邪(yé):同“耶”。2023-07-26 18:42:331
晋明帝数岁原文及译文
晋明帝数岁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译文: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作者简介:1、刘义庆南朝宋彭城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本是宋武帝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儿子,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后过继给叔父临川王刘道规。2、刘义庆袭封为临川王,官至尚书左仆射、中书令。刘义庆自幼喜好文学、聪敏过人,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备受礼遇。3、刘义庆尊崇儒学,晚年好佛,“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招集文学之士,近远必至”(《宋书刘道规传》附《刘义庆传》)。4、刘义庆所招集的文学之士很可能参加了《世说新语》的编撰,不过起主导作用的当然还是刘义庆本人。2023-07-26 18:42:491
求 晋明帝数岁 全文
<世说新语>“夙慧篇”的“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晋明帝年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洛阳)消息,潸然(流泪貌)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显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译文: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2023-07-26 18:43:371
晋明帝数岁文言文启示
1. 【晋明帝数岁启示】 译文: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此典多比喻向往帝都而不得至,寓功名事业不遂,希望和理想不能实现之意。 2. 晋明帝数岁 启示 译文: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此典多比喻向往帝都而不得至,寓功名事业不遂,希望和理想不能实现之意 3. 晋明帝数岁文言文翻译 急啊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4. 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 《明帝说日》 【原文】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思。 (1)潸然流涕()(2)元帝异之() (3)集群臣宴会( ) 2.用“/”为下面这个句子划出正确的朗读节奏。 汝 意 长 安 何 如 日 远 3.元帝“潸然流涕”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段中元帝对明帝的回答为何“异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中元帝“失色”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明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泪(2)诧异,奇怪(3)召集 2.汝/意长安/何如日远 3.有人从长安来告诉他洛阳的消息,引发了他“东度”的回忆,所以“潸然流涕”。 4.回答巧妙,理由出人意料。 5.明帝说的跟昨天说的不一样。 6.明帝是一个机智聪颖,有爱国之心的人。 5. 长安何如日远中晋明帝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明帝的睿智,机敏,政治早熟 【原文】 选自《世说新语·夙惠》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 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翻译】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 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 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 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 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6. 开头为“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的文言文全文是什么 是不是这篇里面的: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度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译文: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 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 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夙慧篇”的“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晋明帝年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洛阳)消息,潸然(流泪貌)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显然)可知。 」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 这个故事除了说明晋元帝(司马睿)的儿子聪明外,没有明写晋元帝流泪原因。但根据历史知识我们知道:晋朝 的都城原来在洛阳,匈奴兵攻占洛阳后又于公元316年攻占长安灭掉西晋。 317年晋朝皇族司马睿不得不逃到江南的建康(今南京)重建晋朝,史称东晋。现在有人从长安来,晋元帝自然会向了解长安特别是故都洛阳的情况。 但这时洛阳已在异族统治下而且破坏不堪,想到这里,晋元帝自然会"潸然流涕"。2023-07-26 18:43:461
晋明帝数岁文言文翻译 晋明帝数岁原文及翻译
1、原文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 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2、翻译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2023-07-26 18:44:181
晋明帝数岁文言文答案
1. 求“晋明帝数岁”全文翻译 一、译文: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 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 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 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 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二、原文:出自 南朝 刘义庆《世说新语》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 流涕。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一、晋元帝 司马睿(276年—323年),字景文,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即晋元帝,东晋王朝开国皇帝(318—323年在位)。 晋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 太熙元年(290年),袭封琅邪王,参与讨伐成都王司马颖。 作战失利后,离开洛阳,回到封国。晋怀帝即位,拜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 后来,听从王导建议,南渡建康,笼络结交江左士族。永嘉七年(313年),拜丞相、大都督中外军事。 永嘉之乱,晋愍帝被俘,西晋灭亡。建兴五年(317年),在晋朝宗室与南北大族拥戴下,即位为晋王,年号建武。 太兴元年(318年),正式即位,史称晋元帝,开启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 二、晋明帝 司马绍(299~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 东晋王朝第二位皇帝(322~325年在位),晋元帝司马睿长子 ,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为宫人荀氏, 性情孝顺,文韬武略,聪明有机断。永昌元年(322年),正式即位。 在位期间,凭借弱势之中央,成功制衡权臣世家,推动南方社会安定发展。太宁二年(324年),平定王敦叛乱,停止追究王敦党羽,全力重用丞相王导,保持与江东士族和谐关系,成功做好“王敦之乱”善后工作,稳定东晋王朝的局势,对安定国家大局和皇室权威影响深远。 太宁三年(325年),病逝,终年二十七,谥号明皇帝,庙号肃宗 ,葬于武平陵(今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北侧)。 2. 晋明帝数岁文言文翻译 急啊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3. 求“晋明帝数岁”全文翻译 晋明帝年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洛阳)消息,潸然(流泪貌)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显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译文: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4. 【晋明帝数岁.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 《世说新语》“夙慧篇”的“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晋明帝年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洛阳)消息,潸然(流泪貌)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显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这个故事除了说明晋元帝(司马睿)的儿子聪明外,没有明写晋元帝流泪原因.但根据历史知识我们知道:晋朝 的都城原来在洛阳,匈奴兵攻占洛阳后又于公元316年攻占长安灭掉西晋.317年晋朝皇族司马睿不得不逃到江南的建康(今南京)重建晋朝,史称东晋.现在有人从长安来,晋元帝自然会向了解长安特别是故都洛阳的情况.但这时洛阳已在异族统治下而且破坏不堪,想到这里,晋元帝自然会"潸然流涕".。 5. 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 《明帝说日》 【原文】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思。 (1)潸然流涕()(2)元帝异之() (3)集群臣宴会( ) 2.用“/”为下面这个句子划出正确的朗读节奏。 汝 意 长 安 何 如 日 远 3.元帝“潸然流涕”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段中元帝对明帝的回答为何“异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中元帝“失色”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明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泪(2)诧异,奇怪(3)召集 2.汝/意长安/何如日远 3.有人从长安来告诉他洛阳的消息,引发了他“东度”的回忆,所以“潸然流涕”。 4.回答巧妙,理由出人意料。 5.明帝说的跟昨天说的不一样。 6.明帝是一个机智聪颖,有爱国之心的人。2023-07-26 18:44:261
求“晋明帝数岁”全文翻译
晋明帝年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洛阳)消息,潸然(流泪貌)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显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译文: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2023-07-26 18:44:361
晋明帝数岁文言文翻译
《晋明帝数岁》翻译: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晋明帝数岁》原文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晋明帝数岁》选自我国南朝宋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中,此书不仅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而且其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因此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戏剧、小说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也常常从中寻找素材。2023-07-26 18:44:541
晋明帝数岁文言文翻译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的膝盖上。有人从长安而来,元帝询问他洛阳那边的消息后,不禁落泪。明帝问元帝,为什么要哭泣。元帝就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 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晋明帝数岁》原文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 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2023-07-26 18:45:011
晋明帝数岁文言文翻译
《晋明帝数岁》翻译: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晋明帝数岁》原文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晋明帝数岁》选自我国南朝宋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中,此书不仅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而且其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因此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戏剧、小说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也常常从中寻找素材。2023-07-26 18:45:151
晋明帝数岁文言文翻译
1. 求“晋明帝数岁”全文翻译 一、译文: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 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 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 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 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二、原文:出自 南朝 刘义庆《世说新语》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 流涕。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一、晋元帝 司马睿(276年—323年),字景文,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即晋元帝,东晋王朝开国皇帝(318—323年在位)。 晋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 太熙元年(290年),袭封琅邪王,参与讨伐成都王司马颖。 作战失利后,离开洛阳,回到封国。晋怀帝即位,拜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 后来,听从王导建议,南渡建康,笼络结交江左士族。永嘉七年(313年),拜丞相、大都督中外军事。 永嘉之乱,晋愍帝被俘,西晋灭亡。建兴五年(317年),在晋朝宗室与南北大族拥戴下,即位为晋王,年号建武。 太兴元年(318年),正式即位,史称晋元帝,开启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 二、晋明帝 司马绍(299~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 东晋王朝第二位皇帝(322~325年在位),晋元帝司马睿长子 ,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为宫人荀氏, 性情孝顺,文韬武略,聪明有机断。永昌元年(322年),正式即位。 在位期间,凭借弱势之中央,成功制衡权臣世家,推动南方社会安定发展。太宁二年(324年),平定王敦叛乱,停止追究王敦党羽,全力重用丞相王导,保持与江东士族和谐关系,成功做好“王敦之乱”善后工作,稳定东晋王朝的局势,对安定国家大局和皇室权威影响深远。 太宁三年(325年),病逝,终年二十七,谥号明皇帝,庙号肃宗 ,葬于武平陵(今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北侧)。 2. 【晋明帝数岁文言文翻译急啊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3. 晋明帝数岁文言文翻译 急啊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4. 求“晋明帝数岁”全文翻译 晋明帝年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洛阳)消息,潸然(流泪貌)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显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译文: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5. 中国古代小说《晋明帝数岁》译文,急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6. 求“晋明帝数岁”全文翻译 一、译文: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 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二、原文:出自 南朝 刘义庆《世说新语》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 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一、晋元帝 司马睿(276年—323年),字景文,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即晋元帝,东晋王朝开国皇帝(318—323年在位)。晋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 太熙元年(290年),袭封琅邪王,参与讨伐成都王司马颖。作战失利后,离开洛阳,回到封国。晋怀帝即位,拜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后来,听从王导建议,南渡建康,笼络结交江左士族。永嘉七年(313年),拜丞相、大都督中外军事。永嘉之乱,晋愍帝被俘,西晋灭亡。建兴五年(317年),在晋朝宗室与南北大族拥戴下,即位为晋王,年号建武。太兴元年(318年),正式即位,史称晋元帝,开启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 二、晋明帝 司马绍(299~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东晋王朝第二位皇帝(322~325年在位),晋元帝司马睿长子 ,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为宫人荀氏, 性情孝顺,文韬武略,聪明有机断。永昌元年(322年),正式即位。在位期间,凭借弱势之中央,成功制衡权臣世家,推动南方社会安定发展。太宁二年(324年),平定王敦叛乱,停止追究王敦党羽,全力重用丞相王导,保持与江东士族和谐关系,成功做好“王敦之乱”善后工作,稳定东晋王朝的局势,对安定国家大局和皇室权威影响深远。 太宁三年(325年),病逝,终年二十七,谥号明皇帝,庙号肃宗 ,葬于武平陵(今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北侧)。2023-07-26 18:45:221
晋明帝数岁是哪篇文言文
1. 【晋明帝数岁文言文翻译急啊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2. 晋明帝数岁文言文翻译 急啊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3. 文言文简单阅读晋明帝年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 1.具以东渡意告之 具:详细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汝:你不闻人从日边来 闻:听说元帝异之 异:诧异2.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度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译文: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4. 求“晋明帝数岁”全文翻译 一、译文: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 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 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 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 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二、原文:出自 南朝 刘义庆《世说新语》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 流涕。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一、晋元帝 司马睿(276年—323年),字景文,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即晋元帝,东晋王朝开国皇帝(318—323年在位)。 晋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 太熙元年(290年),袭封琅邪王,参与讨伐成都王司马颖。 作战失利后,离开洛阳,回到封国。晋怀帝即位,拜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 后来,听从王导建议,南渡建康,笼络结交江左士族。永嘉七年(313年),拜丞相、大都督中外军事。 永嘉之乱,晋愍帝被俘,西晋灭亡。建兴五年(317年),在晋朝宗室与南北大族拥戴下,即位为晋王,年号建武。 太兴元年(318年),正式即位,史称晋元帝,开启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 二、晋明帝 司马绍(299~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 东晋王朝第二位皇帝(322~325年在位),晋元帝司马睿长子 ,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为宫人荀氏, 性情孝顺,文韬武略,聪明有机断。永昌元年(322年),正式即位。 在位期间,凭借弱势之中央,成功制衡权臣世家,推动南方社会安定发展。太宁二年(324年),平定王敦叛乱,停止追究王敦党羽,全力重用丞相王导,保持与江东士族和谐关系,成功做好“王敦之乱”善后工作,稳定东晋王朝的局势,对安定国家大局和皇室权威影响深远。 太宁三年(325年),病逝,终年二十七,谥号明皇帝,庙号肃宗 ,葬于武平陵(今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北侧)。 5. 求“晋明帝数岁”全文翻译 晋明帝年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洛阳)消息,潸然(流泪貌)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显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译文: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6. 文言文《世说新语·政事》翻译 个方圆七十里的园囿,人们可以到那里去打柴、打猎.【译文】王安期任东海郡内史时,有个小吏偷了池塘中的鱼,主簿要追查这件事.王安期说:“周文王的猎场,是和百姓共同使用的.池塘中的几条鱼又有什么值得吝惜的呢!”(10)王安期作东海郡,吏录一犯夜人来①.王问:“何处来?”云:“从师家受书还,不觉日晚.”王曰:“鞭挞宁越以立威名,恐非致理之本②.”使吏送令归家.【注释】①录:拘捕.犯夜:触犯夜行禁令.按:《晋律》禁止夜间通行.②宁越:人名,这里指读书人.《吕氏春秋》载,有人告诉宁越,要学习三十年才能学有所成,宁越说,我不休息,刻苦学习十五年就行.十五年后,便成为周威公的老师.致理:致治,招致太平;获得政绩.“理”当作“治”,大概是唐代避唐高宗李治的讳而改动的.【译文】王安期任东海郡内史时,一次,差役抓了一个犯宵禁的人来.王安期审问他:“从哪里来的?”那个人回答说:“从老师家学完功课回来,没想到时间太晚了.”王安期听后说:“处分一个读书人来树立威名,恐怕不是获得治绩的根本办法.”便派差役送他出去,叫他回家.(11)成帝在石头,任让在帝前戮侍中钟雅、右卫将军刘超①.帝泣曰:“还我侍中!”让不奉诏,遂斩超、雅.事平之后,陶公与让有旧,欲有之.许柳儿思妣者至佳,诸公欲全之②.若全思妣,则不得不为陶全让,于是欲并有之.事奏,帝曰:“让是杀我侍中者,不可宥!”诸公以少主不可违,并斩二人③.【注释】①“成帝”句:晋成帝咸和二年(公元327 年),历阳内史苏峻起兵反帝室,咸和三年攻陷建康,并把晋成帝迁到石头城.不久苏峻败死,其弟苏逸立为主.咸和四年正月,侍卫着成帝的钟雅、刘超二人密谋把成帝救出,被发觉,苏逸便派部将任让领兵入宫杀了钟、刘.二月苏逸败死.②许柳:苏峻起兵反晋时,豫州刺史祖约派许柳率兵与苏峻会合.苏峻攻陷建康后,任许柳为丹阳尹.失败后,许柳被杀.③少主:指晋成帝司马衍.按:成帝即位时,年仅四岁,到这时也只七八岁.【译文】晋成帝被迁到石头城,叛军任让在成帝面前要杀侍中钟雅和右卫将军刘超.成帝哭着说:“把侍中还给我!”任让不听命令,终于斩了刘超和钟雅.等到叛乱平定以后,陶侃因为和任让有老交情,就想赦兔他.另外叛军许柳有个儿子叫思妣,很有才德,大臣们也想保全他.可是要想保全思妣,就不得不为陶侃保全任让,于是就想两个人一起赦罪.当把处理办法上奏成帝时,成帝说:“任让是杀我侍中的人,不能赦罪!”大臣们认为不能违抗成帝命令,就把两人都杀了.(12)王丞相拜扬州,宾客数百人并加沾接,人人有说色①.唯有临海一客姓任及数胡人为未洽②.公因便还到过任边,云:“君出,临海便无复人.”任大喜说.因过胡人前,弹指云:“兰闍,兰闍,!”③群胡同笑,四坐并欢.【注释】①沾接:款待.说色:悦色.②胡人:此指胡憎,即外国和尚.洽:指沾光,受到款待.③弹指:搓手指出声.在佛经中也用来表示欢喜、许诺等意思.兰闍(shé):可能是梵语的音译,对它的同义有不同解释,解为褒誉之辞,寂静处,宣讲佛法的法师,请高兴些吧,尊美他人的敬称,等等.【译文】丞相玉导出任扬州刺史,几百名来道贺的宾客都得到了款待,人人都很高兴.只有临海郡一位任姓客人和几位外国和尚还没有接谈过.王导便找机会转身走过任氏身边,对他说:“您出来了,临海就不再有人才了.”任氏听了,非常高兴.王导于是又走过胡僧面前,弹着手指说:“兰闍,兰闍!”胡僧们都笑了,四周的人都很高兴.(13)陆太尉诣王丞相咨事,过后辄翻异①.王公怪其如此.后以问陆,陆曰:“公长民短②,临时不知所言,既后觉其不可耳.”【注释】①陆太尉:陆玩,字上瑶,吴郡吴人,曾任尚书左仆射、司空,赠太尉.在他任尚书午仆射时,王导为司徒、录尚书事,总揽朝政,所以他遇字要去.请示王导.②公长民短:您名位尊贵我名位卑微.按:王导兼任扬州刺史,陆玩是扬州吴郡人,所以谦称为“民”.【译文】太尉陆玩到丞相王导那里去请示,商量好了的事情,过后常常改变主意.王导奇怪他怎么这样.后来拿这事间陆玩,陆玩回答说:“公名高位尊,民职卑微,临时不知该说什么,过后觉得那样做不行罢了.”(14)丞相尝夏月至石头看庚公①.庾公正料事,丞相云:“暑,可小简之.”庾公曰:“公之遗事,天下亦未以为允!”【注释】①庾公:庾亮.参《德行》31 则注①.公元322 年晋明帝嗣位,王导参辅朝政.公元325 年晋成帝立,王导和庚亮参辅朝政.这一则所叙之事大概就发生在此后几年内.【译文】一年夏天,丞相王导曾经到石头城探望庚亮.庾亮正在处理公事,王导说:“天气热,可以稍为简略一些.”庾亮说:“如果您留下些公事不办,天下人也未必认为妥当!”(15)丞相末年,略不复省事,正封篆诺之①.自叹曰:“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此愦愦②.”【注释】①“丞相”句:王导辅佐晋元帝、明帝、成帝三世,为政宽和得众,事从简易,晚年更是如此.封篆,文书,指奏章、公文、簿籍等.诺,画诺,签字.②愦愦:糊涂;昏乱.【译文】王导到了晚年,几乎不再处理政事,只是在文件上签字同意.自己感叹他说:“人家说我老糊涂,后。 7. 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 《明帝说日》 【原文】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思。 (1)潸然流涕()(2)元帝异之() (3)集群臣宴会( ) 2.用“/”为下面这个句子划出正确的朗读节奏。 汝 意 长 安 何 如 日 远 3.元帝“潸然流涕”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段中元帝对明帝的回答为何“异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中元帝“失色”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明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泪(2)诧异,奇怪(3)召集 2.汝/意长安/何如日远 3.有人从长安来告诉他洛阳的消息,引发了他“东度”的回忆,所以“潸然流涕”。 4.回答巧妙,理由出人意料。 5.明帝说的跟昨天说的不一样。 6.明帝是一个机智聪颖,有爱国之心的人。2023-07-26 18:45: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