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京杭大运河由______段组成?中心是_______?南北端点是什么?沟通哪五大水系?

2023-07-23 13:26:31
TAG: 沟通
无尘剑

京杭大运河由通惠运河 北运河 南运河 鲁北运河 鲁南运河 中运河 里运河 江南运河 共8段组成

中心是洛阳

南北端点是北达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

沟通哪五大水系

贯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FinCloud

京杭大运河由通惠运河北运河南运河鲁北运河鲁南运河中运河里运河江南运河 共8段组成

中心是洛阳

北达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

贯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人类地板流精华

京杭大运河由通惠运河 北运河 南运河 鲁北运河 鲁南运河 中运河 里运河 江南运河 共8段组成

中心是杭州

贯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隋朝南北大运河的中心

隋朝南北大运河的中心是洛阳。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和宁波。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隋朝南北大运河的中心 隋唐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漕运。隋唐时期的国家粮仓设在洛阳,江南等地的漕粮大量运来,加强了中国南北的沟通,促进沿河城市的繁荣。 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
2023-07-21 19:55:141

南北大运河的中心是哪个城市,急急急

洛阳
2023-07-21 19:55:284

大运河以什么为中心北达什么南至什么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后经过隋朝扩修后,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在元朝翻修时直达北京。京杭大运河从开凿到如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工程量最大、里程最长的古代运河,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从杭州起始,到北京终止,共流经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个省份,且穿过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京杭大运河的水主要来源于山东省微山县微山湖,运河全程贯通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和钱塘江五大水系。从古至今,大运河的存在对于我国南北地区经济和文化交流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对运河沿线城镇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2014年9月,通州、武清、香河三地水务部门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京杭大运河通州—香河—武清段有望实现复航,计划于2017年实现初步通航,2020年正式通航。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19年10月3日,京杭大运河(通州城市段)旅游通航仪式举行,北关闸至甘棠闸段11.4公里正式通航。
2023-07-21 19:55:352

京杭运河北到什么南到什么以什么为中心连接了五大水系分别是什么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2023-07-21 19:55:452

下令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以 为中心,由北向南依次分为 四段

隋炀帝 以东都洛阳为中心,永济渠 通济渠,邗沟 江南河
2023-07-21 19:55:522

帝时期,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抵 ,南至 ,自北向南分为 、 、 和 四段,连接

隋炀帝 杨广 (604-618) 年号大业
2023-07-21 19:56:034

隋朝时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以( )为中心。 A.长安 B.涿郡 C.洛阳 D.余杭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内容,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是中心是洛阳北达涿郡南至余杭,从北向南依次是通济渠、永济渠、江南河、邗沟。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故答案选C
2023-07-21 19:56:111

大运河以什么为中心

大运河是以(C)为中心,北达涿郡,南到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A.长安B. 江都C. 洛阳D. 健康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纵贯在中国华北大平原上,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至2020年大运河历史延续已2500余年。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最终列入申遗范围的大运河遗产分布在中国2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级市。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选取了各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包括河道遗产27段,总长度1011公里,相关遗产共计58处。
2023-07-21 19:56:191

随大运河开凿南北以什么为中心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从先秦时期到南北朝,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开凿了大量运河,其分布地区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西到关中,南达广东,北到华北大平原,都有人工运河。这些人工运河与天然河流连接起来可以由河道通达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例如从现在的北京不远的通县起,即可乘船顺潞水由泉州渠到沟河口入海,经过一段短短的海程,再进入泒河,经过平虏渠,入漳水,经过利漕渠和白沟而入黄河,进入汴渠上游,沿蒗荡渠而下,由颍水入汝水,再由汝水的支流舞水入泚水,入淯水,入汉水,入杨口渠,入长江,入洞庭湖,入湘水,入漓水,入西江,沿西江可达番禺城;或由江陵溯长江达巴蜀,以通西南。这四通八达的水道为后世开隋唐大运河奠定了基础。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动用百余万百姓,利用之前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河道,修隋唐大运河。至此,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的隋唐大运河开通。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上,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2014年6月22日,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在内的三大部分十段河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2023-07-21 19:56:321

随大运河开凿南北以什么为中心

北 洛阳 南 杭州
2023-07-21 19:56:393

公元605年,_________ 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河以_______为中心,北通_______

隋炀帝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今杭州),北至涿郡(今北京) 长1000多公里
2023-07-21 19:57:003

隋朝大运河时谁下令开凿的?以哪里为中心,南北端点分别是什么

哈哈,这个我知道!!!杨广 也就是隋炀帝 但是大运河一共分为四段!!我不知你要问那一段?所以我把所有的都给你写出来??以洛阳为中心,南达余杭(现在杭州)北至涿州(现在的北京) 自辉县至涿郡 谢谢采纳!!!恳请采纳!!!!
2023-07-21 19:57:093

隋代大运河修建的目的,中心城市,起止地点和作用是什么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的统治,605年隋炀帝下令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610年竣工。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中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隋代统一中国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发展江淮漕运,增强北方边防力量,从公元584年(隋文帝开皇四年)到公元610年(隋炀帝大业六年)20余年之间,充分利用了过去开的运河和天然河流,先后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并重修了江南运河,终于凿成和疏通了以国都洛阳为中心,北抵河北涿郡、南达浙江余杭的大运河。唐代的运河基本上是沿用了隋代大运河的体系,只是作了局部的变更和整修。所以后人有“隋朝开河,唐宋受益”之说。
2023-07-21 19:57:244

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以什么作作长为中心?

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 故选C.
2023-07-21 19:57:311

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在哪

1、隋朝的大运河是现在的哪一条运河?2、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分别有哪些呢?3、隋朝的大运河大概修建的过程是怎样的?4、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时间、目的和意义是什么?隋朝的大运河是现在的哪一条运河?隋朝大运河即今天的京杭大运河。隋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和从江南搜刮更多的财物,他们以洛阳为中心,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有计划地开凿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全长1797千米,公元前486年开始建造。春秋末期,吴国为北伐齐国争霸中原,在江苏扬州附近开凿了一条引长江水入淮的运河(称邗沟),以后在这基础上不断向北向南发展、延长尤其经隋朝和元朝二次大规模的扩展和整治,基本上完成了今日京杭运河的规模公元605年隋场帝为促进经济的发展通遭运下令开凿运河。众所周知,隋文帝在位期间,虽然在疆域上实现了天下一统,但是北方与南方事实上仍然是貌合神离。毕竟南北两地已经分裂隔绝了三百多年,历史刻下的伤口虽然已经停止了流血,但是横亘在它们之间的那道无形而巨大的裂痕却难以在短时间内被表面上的统一所缝合。这种裂痕不可避免地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尚、民间习俗等各个方面,严重削弱了一个统一国家所应具有的凝聚力和稳定性。而京师长安则地处帝国的西北一隅,“关河悬远,兵不赴急”,一旦山东(崤山以东)或江南地区发生叛乱,等到中央得到消息作出反应时,不但已经贻误了战机,而且地方上很可能已经遭到破坏。所以,为了加强中央政府对四方疆域尤其是江南地区的控制,为了南北两地能够消除历史隔阂,完成从形式到精神的真正统一,在地处南北结合部的洛阳营建一座新都,把帝国的权力中枢从西北一隅迁移到中原地区,就是势在必行之举,是隋帝国的长治久安之计。一旦迁都洛阳,则“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不但在政治上意义重大,而且对促进南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融也有深远的作用和影响。作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京杭大运河在其历史价值、商业价值、文化价值上的意义都是毋庸置疑的。它与伊利运河、阿尔贝特运河、苏伊士运河、莫斯科运河、伏尔加河-顿河、基尔运河、约塔运河、巴拿马运河、曼彻斯特运河等,并称世界十大运河。其中,京杭大运河是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分别有哪些呢?隋朝大运河一般指的是隋唐时期的大运河。中国古代就有利用天然水源、修建人工运河、灌溉农田和运输的历史。在分裂时期,地方政府为大渡河开挖了一些地方运河,这在客观上为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做了准备。隋朝的开河,只是把一些自然河流或老沟变成了一条气,没有开挖地方运河,为隋朝开大运河是缺乏基础的。隋朝大运河分为哪四段?隋炀帝将这些小运河连接起来,最终建成了隋朝大运河,主要分为四段。通济渠、汉渠、永济渠和江南渠。大业元年(605年)三月,隋炀帝派一百多万人马到河南各县开凿吉运河。通济渠分为三段:西段从东都洛阳西苑起,谷水、洛水、东阳渠经古道从洛水入黄河;中段从洛口至板渚,是利用黄河的天然河道;东段从板渚起,引黄河水走前边渠,入淮水。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开辟汉沟,但东汉陈登开凿的汉沟直道却不是汉沟。隋朝初期,汉沟经常淤积。当时,相当长的汉沟河道是平坦的,不流动的,由堰塞湖和大坝控制,从淮安到扬州需要45天。在汉沟河的北流段,河床坡度大,流速高。夏季水位高时,船只逆流而上很困难。因此,在北端的古牧口(金河下古镇)建有北神堰,主要用堰门调节湖水。605年,隋炀帝为方便航运,对汉沟古道进行了疏浚和扩建,并将其更名为山阳渡,作为隋唐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命令河北各县一百多万人马开辟永济渠,引秦水,南达河,北达涿郡。永济渠也是由前朝开凿的运河和天然水路疏浚而成。从今天的河南无棣到蓟县一段,是用沁水、清水(即渭河)疏通的;从蓟县到馆陶一段,基本上是利用曹操治水入黄河的古道白沟;馆陶到沧州一段则部分利用了汉代的屯溪河和西汉的大河。沧州至涿郡,又部分利用了漳水,以独特的流量和漳水而另辟新路,与塔河水相连,由塔河到达涿郡。610年,隋炀帝下令开凿江南运河。但江南运河并没有在隋朝开始。长江以南地区的运河建设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吴国开辟了一条从江苏到长江的运河。隋朝的江南运河是在六朝以来开凿的江南运河的基础上进行疏浚的,隋炀帝时没有开凿。隋唐大运河横跨地球10多个纬度,贯穿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穿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它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隋朝的大运河大概修建的过程是怎样的? 隋朝大运河---605年至610年开通,共四段:(1).通济渠 605年,隋炀帝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 早在战国初期,魏国就开凿了鸿沟(引河水循汴水,折南循沙水入颍).通济渠是在鸿沟和下游的汴河两水基础上,加以疏浚的.通济渠自洛阳城西引谷水、洛水入黄河,再自板渚(为板城渚口的简称,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东北黄河侧)引黄河入汴河,经今河南开封东南入淮河.(2).邗沟 隋炀帝于605年,征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通邗沟.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下令开通长江和淮河之间的运河.因这条河流经吴国邗城(今江苏扬州)城,所以称为邗沟.隋朝大运河的邗沟,就是在春秋时期吴国邗沟的基础上疏浚的,它从山阳(今江苏淮安)到江都入长江.(3).永济渠 608年,隋炀帝征发河北诸郡壮丁百余万,开永济渠.男子不够,还征发了妇女.永济渠从洛阳的黄河北岸,引沁水东流入清河(卫河),到今天的天津附近,经沽水(白河)和桑干河(永定河)到涿郡.(4).江南河 610年,开江南河.从京口到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运河两岸筑有御道,栽种柳树,修建离宫40多所(自长安至江都)和许多粮仓.课本《隋朝的大运河》地图上还有一段运河,是584年隋文帝下令开通的.由于渭水多沙,深浅不一,行船不便,就在渭水南边开了一条从长安东到潼关入黄河的运河,长300多里,名广通渠.隋大运河全部完工以后,南北的物资可直达长安.隋朝大运河,隋炀帝曾三次大型地征用民力.据文献载:(1)大业元年(605)三月,征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人开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之水达于黄河;又自板诸(河南荥阳东北)引黄河水历荥泽入汴水;复自开封之东引汴入泗,达于淮水.同年发淮南民十余万整修邗沟(山阳渎),自山阳(今江苏淮安)引淮水经江都(扬州)至扬子入江.(2)大业四年(608)正月,征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3)大业六年(610),下令开江南河,从京口(江苏镇江)到达余杭.饮誉世界隋朝大运河,开通条件: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尤其是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一带),成为江南最富庶的地区.隋政治中心在北方,北方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两京和边防军所需的粮食相当多,需要江淮地区供应.陆路运输,速度慢,运量小,费用大,无法满足北方的需要.隋朝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政府掌握了大量的粮食、布帛和财富.为开通运河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条件.隋炀帝运河,开通目的:修运河是劳民伤财的举动,是炀帝的功绩,是暴政.加强对东南方的统治、沟通南北经济、加强华北地区的军事力量.大运河开凿,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但成了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加强了南北联系,对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今仍造福人民.运河水利运输,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政治上,隋政府为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需要一条南北向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地位作用:隋运河以洛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分为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邗沟)、江南河四段.接五大水系黄河,长江,海河,淮河,钱塘江,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运河长度,世界首屈一指,河道水深、宽度、通航能力--是最大的.运河开通,“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皮日休曰:“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皮子文薮·汴河铭》).《汴河怀古》(皮日休)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大运河如同长城,饮誉世界,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城市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迅速繁荣;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中央集权稳定. [编辑本段]运河情源隋朝大运河-扬州大运河: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江淮经济文化中心和对外往来的重要港埠.素有“淮左名都”之誉.扬州有许 多文化古迹,其中之一就是古运河.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伟大水利工程,自开凿以来到现在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最早开凿于春秋末年,夫差为了北伐齐晋,从江苏的江都(即现在的扬州)到淮开运河,名邗沟,是我国最早的运河.隋,为强经济,通漕运,隋炀帝下令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开通包括邗沟,形成运河系统.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有资料说隋炀帝是为了看琼花才开通运河(事实上不准确,应该是为了巩固统治,看花是指传说.)开凿大运河的意义从主观方面看,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动机包括三点:一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二是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掠夺;三是对江南繁华地区的巡游.由于在隋朝统一之前,江南经济已赶上北方,那么,隋朝开凿运河与江南经济地位的提高是有关系的. 从客观上看,又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开凿运河必然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这也是隋朝暴政的内容之一.另一方面,运河的开通还产生了久远而积极的影响,它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京杭大运河沿线拥有多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十分丰富的运河景观景点和文化遗存.作为中国最早提出运河申遗的城市,通州运河文化景观带已被列入北京2008年人文奥运六景区之一.运河沿线17市(区)负责人表示,运河文明的伟大之处仍在于它对南北文化的兼容与融合,因此,运河沿线联合申遗是一种必然的选择.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时间、目的和意义是什么?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时间:公元605年开始,公元610年完成,耗时五年时间。建造隋朝大运河的目的:1 政治目的,每位帝王在世的时候都希望拥有一些象征性强的功绩,一方面是为了打仗或者统治更加稳固,还有一方面打造自己千古明君的形象。2 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并于606年迁都洛阳。那么隋朝迁都洛阳后,整个政治中心偏移北方,古代交通运输非常不方便,南方因为地势关系,不利于隋炀帝在洛阳掌控全国局势。换句话说,万一南方打仗或有人造反,送个信件都要耽搁好几天,朝廷在出兵,水路不通的情况下,远水必定救不了近火。隋朝当时政权并没有那么的固若金汤。处于军事方面的原因,隋炀帝决心修大运河。3 加强了南北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大运河修建好之后,很多沿河的城市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繁荣。造就了1.江苏扬州包括浙江杭州、2.西安,包括洛阳、开封、北京包括天津这样的城市的繁荣。可以说,没有隋炀帝的大运河,也不会有后来的乾隆下江南,没有大运河,江南也不会是非常富饶之地。城市繁荣之后吸引到各种文人墨客的到来。在由那些各种船只,将文化,商品,人员贩运到各个地方。这些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可限量的。建造大运河的影响:1 从经济和文化上来说:没有隋炀帝的大运河,也不会有后来的乾隆下江南,没有大运河,江南也不会是非常富饶之地。城市繁荣之后吸引到各种文人墨客的到来。各种船舶将文化,商品,人员贩运到各个地方。这些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可限量的。2 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和互补化在建造大运河之后体现的尤为明显。几大水系的融会贯通促进了各个民族文化的融汇贯通。商人逐利,天下熙熙,将北方的或者游牧人民文化和产品带到南方,在将南方鱼米之乡的各种绫罗绸缎和文化带去了北方。使得中华文化进行了大融合和大碰撞。让中国成为更富有生命力和激情的国家。3大运河对于世界来说,是最早也是最长的一条运河,它以洛阳为中心向南北延续,南至余杭,由北自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4段,更是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5大水系,全长5000余里。隋炀帝为了建设这条最长的运河,劳民伤财,百姓苦不堪言。但是这条运河确是为了国家的统一,经济文化大发展起到了长远的作用。4前人种树后人乘凉,隋炀帝大运河为唐朝迎来了开元之治,也奠定了唐朝绚烂斑斓的各民族文化在中国,在世界流芳百世让后世得以传唱和仰视。隋朝虽然昙花一现,但是唐朝借由隋朝发展的大运河文化发扬光大,将中国带入了曾经的辉煌以及极盛。从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经济的角度来说,隋炀帝功不可没。
2023-07-21 19:57:381

隋朝大运河以哪里为中心

隋朝大运河一般指隋唐大运河(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主要功能:漕运。隋唐时期,国家粮仓设在洛阳,江南等地的漕粮大量运来,运河上终日“漕船往来,千里不绝”。到武则天称帝时,洛阳城中的北市一带已是“天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河道拥堵太过严重,连女皇都坐不住了。公元701年,武则天下令“引漕渠,开新潭,以置诸州租船”。作用意义:第一、加强了中国南北的沟通。在古代,水运通常是比陆路靠马、牛车运输方式便宜的。坐船过河甚至跨海,既快捷又能辎重,往往比走旱路要便宜。大运河把南北用水道连起来,组成水网,把几大自然水系(长江、淮河、黄河、海河、钱塘江)变成一个大水系。第二、促进沿河城市的繁荣。唐、北宋的频繁开凿、疏浚、整修使大运河在较长的时期保持畅通,经过唐宋的长期发展,大运河沿线的城镇借助大运河的便利条件,发展的更加兴旺。大运河促进了沿线城市扬州、杭州、西安、洛阳、开封的发展。
2023-07-21 19:57:461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最北、最南分别在哪里?如何认识它的开凿

隋朝开凿是中心是洛阳北达涿郡南至余杭,从百向南依次是通济渠、永济渠、江南河、邗沟后来唐朝就有改动大概变成今天的模样,河道改之从江苏山东经过今天还可以通航的河道从杭州到济宁
2023-07-21 19:57:532

隋炀帝时期,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以长安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___(判读对错)

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从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成了一条贯通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故答案为:×.
2023-07-21 19:58:041

隋朝时期开通了一条以什么为中心的大运河

当时的京杭运河就是主要的一条运河处理,堪称历史这家伙的关指
2023-07-21 19:58:152

随朝大运河的中心在哪里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哪里

1、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 2、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3、隋的开河,只是将若干自然河或旧沟连城一气,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是在地方性运河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地方性运河的开凿,要想开隋朝大运河是缺乏基础的。分裂时期,地方政权为大都开凿了一些地方性运河,这些运河,从客观上讲为隋开大运河做了准备。北魏统一北方,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以后,北方经济有较大发展。
2023-07-21 19:59:031

京杭大运河的两个端点

京杭大运河的两个端点就是北京和杭州,杭州为明清时候的经济中心,北京为政治文化中心
2023-07-21 19:59:113

隋朝的大运河北到哪里南到哪里中心又是什么?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隋朝大运河共分为4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2023-07-21 19:59:181

列举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南北两端点及四河道名称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洛阳 南北两端点:北边式逐郡,南边是余杭(杭州) 四河道名称:通济渠,永济渠,邗沟,江南河.
2023-07-21 19:59:251

京杭大运河的源头在哪里,终点又在哪里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京杭大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其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大约2500年前,吴王夫差挖邗沟,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并修筑了邗城,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京杭大运河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京杭大运可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2023-07-21 19:59:369

京杭大运河它以什么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023-07-21 20:00:203

元朝大运河有什么新变化?其主要动能是什么

元代全国政治中心移到了北京以后,为了缩短从北京到杭州绕道洛阳的航线,1283~1293年,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把运河改成直线后,比隋代京杭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元朝的大运河中,最北的一段是元代新开凿的通惠河,由元朝著名天文学家、水利学家郭守敬支持开凿。粮食逐步以海运为主。意义解决了南粮北调的运输问题,粮食从南方直达北京,而且沟通了中国部分主要水系,加强了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而且对元朝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政权也起到一定作用。
2023-07-21 20:00:282

隋朝大运河为什么是南北走向的?

因为中国河流受地势影响大多是东西走向,而古代大型货物运输只能用漕运(水运),所以这种水文特征导致南北交通运输极为不便,所以开通大运河来补充南北运输,从而发展经济。这是主要因素。另外,按照一般人的印象,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是为了南下扬州,的确,隋炀帝好大喜功,有一定的原因是为了自己的享受,但是这只是次要原因,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023-07-21 20:00:363

1._____时,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大河以____为中心,北达___,南至__,是古代的___运河

1,隋炀帝 洛阳 涿州 杭州 第一 2,邗沟 3,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应该都可以说通)4,开通大运河,从此中国历史有了南北概念,以后只讲南方北方,而少讲东方西方。以后历朝历代都靠着运河来支援北方经济,和西北战事。故有西北战事,江南赋税。江南赋税靠运河来运输的
2023-07-21 20:00:551

列举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南北两端点及四河道名称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洛阳南北两端点:北边是逐郡(北京),南边是余杭(杭州)四河道名称: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2023-07-21 20:01:064

对隋朝大运河的评价(从经济,政治的积极方面,消极方面)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
2023-07-21 20:01:171

简述大运河的主干线?

简述大运河的处分是惶惶筑牛
2023-07-21 20:01:314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多少公里呢?

南至余杭全长100多公里,相当于从河南到湖南的距离,还是比较远的,而且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运河。
2023-07-21 20:01:454

隋唐大运河以什么为中心

隋唐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隋唐大运河从北边的涿郡,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到南边的余杭,是现在的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到会稽,现今的绍兴、宁波。该运河全长为两千多千米,连接了淮河、长江、海河、钱塘江以及黄河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一条运河。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十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为富饶的东南沿海以及华北平原地区,地跨河北、河南、北京、江苏、天津、河北、浙江以及山东八个省以及直辖市。该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一条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较大的作用,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2023-07-21 20:02:161

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任哪里为任南宁为中心南北分别到哪里

目的:加强对东南方的统治、沟通南北经济、加强华北地区的军事力量;隋炀帝想南下娱乐。开通的时间:公元605年隋开凿,610年完毕。
2023-07-21 20:02:221

大运河的中心和起止点分别是哪里

  中国的大运河一直是炎黄子孙所珍视的 文化 遗产。大运河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大运河的中心和起止点,欢迎阅读!  大运河的中心和起止点分别   隋代大运河,北到涿郡,今北京一带,南达余杭,今浙江杭州,中心为洛阳。   隋朝大运河(605年隋开凿,610年完毕) 南北分别为辉县和涿郡.   作用:大运河通航以后,不仅成为南北 政治 、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 工商 业发展,它还宛如一条彩带,沿岸城镇犹如彩带上镶嵌的一颗颗明珠.此后,历代王朝对运河不断疏浚和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和条件   大运河是由三个运河组成的,他们分别是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大运河,那么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和条件分别是什么呢?   根据资料所记载,京杭大运河之所以被开凿是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吴王夫差为称霸中原,已经连续击败了好几个国家,只剩下当时的齐国还没有攻打,夫差怎么能允许他阻挡自己前进的脚步,所以他就利用当时有利的 地理 位置,从而开凿了京杭大运河以此来达到他运送军队北伐齐国的目的。   隋唐大运河被开凿的原因有三点:第一点:隋炀帝想利用大运河坐船到江南巡游;第二点:加强南北的 交通运输 ,更好的巩固中央政权的统治地位;第三点:抑制江南经济的发展,提高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三点:促进各地区文化交流和融合。隋唐大运河能得以开凿 成功 的条件是:1、南朝以来,江南的经济发展迅速,可是隋朝的政治中心却在北方,所以开通运河是大势所趋的。2、前人留下的丰厚的财富。3、隋朝统一,政治逐渐的稳定起来。因此隋唐大运河在这些原因和条件下被开凿是必然的趋势。   浙东大运河被开凿的原因和条件较之前两个要简单的多,它之所以被开凿是因为它的地理条件比较优越,有很多的方便之处,而且开凿也比较容易。   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和条件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但是无论是是怎样的原因和条件,对于现今的世界来说,他们的开凿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大运河的 历史 状况   隋朝时期   为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丰富物资运往洛阳,开凿了“永济渠”、“通洛渠”。610年开凿江苏镇江至浙江杭州(当时的对外贸易港)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洛阳与杭州之间全长1700多公里的河道,直通船舶。隋朝,杭州“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辏”。杭州商业、经济从此有了很大的发展。唐代以后,杭州后工业、商业、文化十分发达,成为重要贸易港口,日本、高丽、大食、波斯等地商人来往于此。   唐宋两代   唐、宋两代对大运河继续进行疏浚整修。唐、宋都专设有转运使和发运使,统管全国运河和漕运。运河每年漕运量由唐初的20万石,逐淅增大到400万石,最高达700万石(约合今 11.62亿公斤)。由于航运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运河沿岸逐渐形成名对外贸易港口扬州和杭州等重要城市。唐末,吴越国因免遭战乱,杭州港口“海舶常至”,海外贸易日趋繁荣,并在杭州设置我国最早的对外贸易管理机构博易务。   宋代,杭州海外贸易进入鼎盛时期,与海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通商。北宋端拱年间,朝廷先于杭州设掌管蕃货、海舶、征榷、贸易、招商之事的海外贸易专职机构两浙市舶司,不久又设杭州市舶司。至元祜二年 (1087年)止,杭州市舶司与广州、明州(今宁波)市舶司并存近百年,史称“市舶三司”。杭州港对外贸易兴盛, 税收 相当可观,成为朝廷重要财政来源。   元朝   专设都漕司正、副二使,总管运河和漕运事宜。会通河航道窄浅,水源不足,年漕运量不到10万石。元朝统治地区广阔,中国和欧洲各国、西亚各国、东南亚各国的商业来往很多。中国一些较大的城市,如大都、扬州、杭等,商业非常发达。从杭州到大都的南北大运河全部修好,从长江口坐船到大都只要十多天。   明清两代   明、清两代均建都北京,对元朝大运河进行了扩建。明清两代规定运河漕船的载重量为400石。明朝漕船载重吃水不得超过3尺,年漕运量约400万石。清代规定漕船载重吃水不得超过3尺5寸,年漕运量约400万石。明初,朝廷“海疆不靖”,禁商出海贸易;后期,“倭乱”行海禁政策,杭州外贸易衰退。宁波双屿港,16世纪,斯港有最大经济腹地---宁、绍、杭、嘉、湖、松、苏、常经济区域---出现了 资本主义 萌芽,是国内的制造业中心和大宗出口商品的主产地,是全国经济中心。因浙东运河与大运河相连,海舟过杭州湾就可入内河。宁波,是大运河的外围对外贸易港。   清朝时期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杭州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翌年设海关于杭州拱宸桥堍。据中国《海关关册》统计,光绪二十二年至民国26年(1937年)的42年间,经由杭州关集运出口货物累计值银771,664,737关平两;征收关税值银27,152,047.7关平两;光绪三十一年至民国22年的28年间,按海关章程行驶出入杭州港口的中外商船193,556艘。 猜你喜欢: 3. 初一历史资料题 4. 初中历史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5. 插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23-07-21 20:02:301

隋唐大运河的南北起点分别是哪里

隋唐大运河,南面起点是余杭(今杭州),北面起点是涿郡(今北京)。 后人通过浙东运河将隋唐大运河南端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 隋唐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的一项大工程,公元605年开凿、费时六年完工,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今北京),向南到余杭(杭州),通过通济渠、永济渠两大渠道,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总长2700公里。把洛阳、涿郡(今北京)、汴州(今开封)、宋州(今商丘)、楚州(今淮安)、江都(今扬州)、润州(今镇江)、余杭(今杭州)、会稽(今绍兴)等区域中心联系在一起,从而加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 隋唐大运河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上,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2023-07-21 20:02:381

隋朝南北大运河的中心

隋朝南北大运河的中心是洛阳。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和宁波。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隋朝南北大运河的中心隋唐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漕运。隋唐时期的国家粮仓设在洛阳,江南等地的漕粮大量运来,加强了中国南北的沟通,促进沿河城市的繁荣。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
2023-07-21 20:03:021

隋朝南北大运河的中心

  隋朝南北大运河的中心是洛阳。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和宁波。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隋唐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漕运。隋唐时期的国家粮仓设在洛阳,江南等地的漕粮大量运来,加强了中国南北的沟通,促进沿河城市的繁荣。   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
2023-07-21 20:03:111

大运河以什么为中心北抵哪里南至哪里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后经过隋朝扩修后,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在元朝翻修时直达北京。京杭大运河从开凿到如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工程量最大、里程最长的古代运河,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从杭州起始,到北京终止,共流经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个省份,且穿过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京杭大运河的水主要来源于山东省微山县微山湖,运河全程贯通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和钱塘江五大水系。从古至今,大运河的存在对于我国南北地区经济和文化交流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对运河沿线城镇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2014年9月,通州、武清、香河三地水务部门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京杭大运河通州—香河—武清段有望实现复航,计划于2017年实现初步通航,2020年正式通航。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19年10月3日,京杭大运河(通州城市段)旅游通航仪式举行,北关闸至甘棠闸段11.4公里正式通航。
2023-07-21 20:03:192

大运河以什么为中心

历史上,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北、东南开挖的。这里所说的“大运可”不是“京杭大运河”,而是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至余杭。后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宁波。 隋唐大运河简介 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2014年6月22日,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在内的三大部分十段河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2023-07-21 20:03:271

大运河的中心是什么地方

目的:为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控制,便于江南财务向洛阳和长安运输,隋炀帝在营建东都洛阳的同时,征发数百万民工,在已有天然水道和人工运河的基础上,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2023-07-21 20:03:511

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在哪

1、隋朝的大运河是现在的哪一条运河?2、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分别有哪些呢?3、隋朝的大运河大概修建的过程是怎样的?4、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时间、目的和意义是什么?隋朝的大运河是现在的哪一条运河?隋朝大运河即今天的京杭大运河。隋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和从江南搜刮更多的财物,他们以洛阳为中心,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有计划地开凿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全长1797千米,公元前486年开始建造。春秋末期,吴国为北伐齐国争霸中原,在江苏扬州附近开凿了一条引长江水入淮的运河(称邗沟),以后在这基础上不断向北向南发展、延长尤其经隋朝和元朝二次大规模的扩展和整治,基本上完成了今日京杭运河的规模公元605年隋场帝为促进经济的发展通遭运下令开凿运河。众所周知,隋文帝在位期间,虽然在疆域上实现了天下一统,但是北方与南方事实上仍然是貌合神离。毕竟南北两地已经分裂隔绝了三百多年,历史刻下的伤口虽然已经停止了流血,但是横亘在它们之间的那道无形而巨大的裂痕却难以在短时间内被表面上的统一所缝合。这种裂痕不可避免地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尚、民间习俗等各个方面,严重削弱了一个统一国家所应具有的凝聚力和稳定性。而京师长安则地处帝国的西北一隅,“关河悬远,兵不赴急”,一旦山东(崤山以东)或江南地区发生叛乱,等到中央得到消息作出反应时,不但已经贻误了战机,而且地方上很可能已经遭到破坏。所以,为了加强中央政府对四方疆域尤其是江南地区的控制,为了南北两地能够消除历史隔阂,完成从形式到精神的真正统一,在地处南北结合部的洛阳营建一座新都,把帝国的权力中枢从西北一隅迁移到中原地区,就是势在必行之举,是隋帝国的长治久安之计。一旦迁都洛阳,则“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不但在政治上意义重大,而且对促进南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融也有深远的作用和影响。作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京杭大运河在其历史价值、商业价值、文化价值上的意义都是毋庸置疑的。它与伊利运河、阿尔贝特运河、苏伊士运河、莫斯科运河、伏尔加河-顿河、基尔运河、约塔运河、巴拿马运河、曼彻斯特运河等,并称世界十大运河。其中,京杭大运河是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分别有哪些呢?隋朝大运河一般指的是隋唐时期的大运河。中国古代就有利用天然水源、修建人工运河、灌溉农田和运输的历史。在分裂时期,地方政府为大渡河开挖了一些地方运河,这在客观上为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做了准备。隋朝的开河,只是把一些自然河流或老沟变成了一条气,没有开挖地方运河,为隋朝开大运河是缺乏基础的。隋朝大运河分为哪四段?隋炀帝将这些小运河连接起来,最终建成了隋朝大运河,主要分为四段。通济渠、汉渠、永济渠和江南渠。大业元年(605年)三月,隋炀帝派一百多万人马到河南各县开凿吉运河。通济渠分为三段:西段从东都洛阳西苑起,谷水、洛水、东阳渠经古道从洛水入黄河;中段从洛口至板渚,是利用黄河的天然河道;东段从板渚起,引黄河水走前边渠,入淮水。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开辟汉沟,但东汉陈登开凿的汉沟直道却不是汉沟。隋朝初期,汉沟经常淤积。当时,相当长的汉沟河道是平坦的,不流动的,由堰塞湖和大坝控制,从淮安到扬州需要45天。在汉沟河的北流段,河床坡度大,流速高。夏季水位高时,船只逆流而上很困难。因此,在北端的古牧口(金河下古镇)建有北神堰,主要用堰门调节湖水。605年,隋炀帝为方便航运,对汉沟古道进行了疏浚和扩建,并将其更名为山阳渡,作为隋唐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命令河北各县一百多万人马开辟永济渠,引秦水,南达河,北达涿郡。永济渠也是由前朝开凿的运河和天然水路疏浚而成。从今天的河南无棣到蓟县一段,是用沁水、清水(即渭河)疏通的;从蓟县到馆陶一段,基本上是利用曹操治水入黄河的古道白沟;馆陶到沧州一段则部分利用了汉代的屯溪河和西汉的大河。沧州至涿郡,又部分利用了漳水,以独特的流量和漳水而另辟新路,与塔河水相连,由塔河到达涿郡。610年,隋炀帝下令开凿江南运河。但江南运河并没有在隋朝开始。长江以南地区的运河建设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吴国开辟了一条从江苏到长江的运河。隋朝的江南运河是在六朝以来开凿的江南运河的基础上进行疏浚的,隋炀帝时没有开凿。隋唐大运河横跨地球10多个纬度,贯穿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穿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它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隋朝的大运河大概修建的过程是怎样的? 隋朝大运河---605年至610年开通,共四段:(1).通济渠 605年,隋炀帝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 早在战国初期,魏国就开凿了鸿沟(引河水循汴水,折南循沙水入颍).通济渠是在鸿沟和下游的汴河两水基础上,加以疏浚的.通济渠自洛阳城西引谷水、洛水入黄河,再自板渚(为板城渚口的简称,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东北黄河侧)引黄河入汴河,经今河南开封东南入淮河.(2).邗沟 隋炀帝于605年,征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通邗沟.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下令开通长江和淮河之间的运河.因这条河流经吴国邗城(今江苏扬州)城,所以称为邗沟.隋朝大运河的邗沟,就是在春秋时期吴国邗沟的基础上疏浚的,它从山阳(今江苏淮安)到江都入长江.(3).永济渠 608年,隋炀帝征发河北诸郡壮丁百余万,开永济渠.男子不够,还征发了妇女.永济渠从洛阳的黄河北岸,引沁水东流入清河(卫河),到今天的天津附近,经沽水(白河)和桑干河(永定河)到涿郡.(4).江南河 610年,开江南河.从京口到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运河两岸筑有御道,栽种柳树,修建离宫40多所(自长安至江都)和许多粮仓.课本《隋朝的大运河》地图上还有一段运河,是584年隋文帝下令开通的.由于渭水多沙,深浅不一,行船不便,就在渭水南边开了一条从长安东到潼关入黄河的运河,长300多里,名广通渠.隋大运河全部完工以后,南北的物资可直达长安.隋朝大运河,隋炀帝曾三次大型地征用民力.据文献载:(1)大业元年(605)三月,征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人开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之水达于黄河;又自板诸(河南荥阳东北)引黄河水历荥泽入汴水;复自开封之东引汴入泗,达于淮水.同年发淮南民十余万整修邗沟(山阳渎),自山阳(今江苏淮安)引淮水经江都(扬州)至扬子入江.(2)大业四年(608)正月,征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3)大业六年(610),下令开江南河,从京口(江苏镇江)到达余杭.饮誉世界隋朝大运河,开通条件: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尤其是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一带),成为江南最富庶的地区.隋政治中心在北方,北方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两京和边防军所需的粮食相当多,需要江淮地区供应.陆路运输,速度慢,运量小,费用大,无法满足北方的需要.隋朝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政府掌握了大量的粮食、布帛和财富.为开通运河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条件.隋炀帝运河,开通目的:修运河是劳民伤财的举动,是炀帝的功绩,是暴政.加强对东南方的统治、沟通南北经济、加强华北地区的军事力量.大运河开凿,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但成了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加强了南北联系,对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今仍造福人民.运河水利运输,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政治上,隋政府为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需要一条南北向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地位作用:隋运河以洛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分为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邗沟)、江南河四段.接五大水系黄河,长江,海河,淮河,钱塘江,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运河长度,世界首屈一指,河道水深、宽度、通航能力--是最大的.运河开通,“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皮日休曰:“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皮子文薮·汴河铭》).《汴河怀古》(皮日休)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大运河如同长城,饮誉世界,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城市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迅速繁荣;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中央集权稳定. [编辑本段]运河情源隋朝大运河-扬州大运河: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江淮经济文化中心和对外往来的重要港埠.素有“淮左名都”之誉.扬州有许 多文化古迹,其中之一就是古运河.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伟大水利工程,自开凿以来到现在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最早开凿于春秋末年,夫差为了北伐齐晋,从江苏的江都(即现在的扬州)到淮开运河,名邗沟,是我国最早的运河.隋,为强经济,通漕运,隋炀帝下令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开通包括邗沟,形成运河系统.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有资料说隋炀帝是为了看琼花才开通运河(事实上不准确,应该是为了巩固统治,看花是指传说.)开凿大运河的意义从主观方面看,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动机包括三点:一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二是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掠夺;三是对江南繁华地区的巡游.由于在隋朝统一之前,江南经济已赶上北方,那么,隋朝开凿运河与江南经济地位的提高是有关系的. 从客观上看,又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开凿运河必然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这也是隋朝暴政的内容之一.另一方面,运河的开通还产生了久远而积极的影响,它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京杭大运河沿线拥有多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十分丰富的运河景观景点和文化遗存.作为中国最早提出运河申遗的城市,通州运河文化景观带已被列入北京2008年人文奥运六景区之一.运河沿线17市(区)负责人表示,运河文明的伟大之处仍在于它对南北文化的兼容与融合,因此,运河沿线联合申遗是一种必然的选择.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时间、目的和意义是什么?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时间:公元605年开始,公元610年完成,耗时五年时间。建造隋朝大运河的目的:1 政治目的,每位帝王在世的时候都希望拥有一些象征性强的功绩,一方面是为了打仗或者统治更加稳固,还有一方面打造自己千古明君的形象。2 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并于606年迁都洛阳。那么隋朝迁都洛阳后,整个政治中心偏移北方,古代交通运输非常不方便,南方因为地势关系,不利于隋炀帝在洛阳掌控全国局势。换句话说,万一南方打仗或有人造反,送个信件都要耽搁好几天,朝廷在出兵,水路不通的情况下,远水必定救不了近火。隋朝当时政权并没有那么的固若金汤。处于军事方面的原因,隋炀帝决心修大运河。3 加强了南北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大运河修建好之后,很多沿河的城市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繁荣。造就了1.江苏扬州包括浙江杭州、2.西安,包括洛阳、开封、北京包括天津这样的城市的繁荣。可以说,没有隋炀帝的大运河,也不会有后来的乾隆下江南,没有大运河,江南也不会是非常富饶之地。城市繁荣之后吸引到各种文人墨客的到来。在由那些各种船只,将文化,商品,人员贩运到各个地方。这些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可限量的。建造大运河的影响:1 从经济和文化上来说:没有隋炀帝的大运河,也不会有后来的乾隆下江南,没有大运河,江南也不会是非常富饶之地。城市繁荣之后吸引到各种文人墨客的到来。各种船舶将文化,商品,人员贩运到各个地方。这些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可限量的。2 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和互补化在建造大运河之后体现的尤为明显。几大水系的融会贯通促进了各个民族文化的融汇贯通。商人逐利,天下熙熙,将北方的或者游牧人民文化和产品带到南方,在将南方鱼米之乡的各种绫罗绸缎和文化带去了北方。使得中华文化进行了大融合和大碰撞。让中国成为更富有生命力和激情的国家。3大运河对于世界来说,是最早也是最长的一条运河,它以洛阳为中心向南北延续,南至余杭,由北自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4段,更是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5大水系,全长5000余里。隋炀帝为了建设这条最长的运河,劳民伤财,百姓苦不堪言。但是这条运河确是为了国家的统一,经济文化大发展起到了长远的作用。4前人种树后人乘凉,隋炀帝大运河为唐朝迎来了开元之治,也奠定了唐朝绚烂斑斓的各民族文化在中国,在世界流芳百世让后世得以传唱和仰视。隋朝虽然昙花一现,但是唐朝借由隋朝发展的大运河文化发扬光大,将中国带入了曾经的辉煌以及极盛。从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经济的角度来说,隋炀帝功不可没。
2023-07-21 20:04:001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哪里?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主要功能隋唐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漕运。隋唐时期,国家粮仓设在洛阳,江南等地的漕粮大量运来,运河上终日“漕船往来,千里不绝”。到武则天称帝时,洛阳城中的北市一带已是“天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河道拥堵太过严重,连女皇都坐不住了。公元701年,武则天下令“引漕渠,开新潭,以置诸州租船”。作用意义第一、加强了中国南北的沟通。在古代,水运通常是比陆路靠马、牛车运输方式便宜的。坐船过河甚至跨海,既快捷又能辎重,往往比走旱路要便宜。大运河把南北用水道连起来,组成水网,把几大自然水系(长江、淮河、黄河、海河、钱塘江)变成一个大水系。第二、促进沿河城市的繁荣。唐、北宋的频繁开凿、疏浚、整修使大运河在较长的时期保持畅通,经过唐宋的长期发展,大运河沿线的城镇借助大运河的便利条件,发展的更加兴旺。大运河促进了沿线城市扬州、杭州、西安、洛阳、开封的发展。
2023-07-21 20:04:121

大运河由北向南分为哪四段

隋炀帝时开凿京杭大运河,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自北向南四段 为(1)永济渠 (2)通济渠 (3)邗沟 (4)江南河 .
2023-07-21 20:04:211

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在哪

1、隋朝的大运河是现在的哪一条运河?2、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分别有哪些呢?3、隋朝的大运河大概修建的过程是怎样的?4、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时间、目的和意义是什么?隋朝的大运河是现在的哪一条运河?隋朝大运河即今天的京杭大运河。隋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和从江南搜刮更多的财物,他们以洛阳为中心,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有计划地开凿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全长1797千米,公元前486年开始建造。春秋末期,吴国为北伐齐国争霸中原,在江苏扬州附近开凿了一条引长江水入淮的运河(称邗沟),以后在这基础上不断向北向南发展、延长尤其经隋朝和元朝二次大规模的扩展和整治,基本上完成了今日京杭运河的规模公元605年隋场帝为促进经济的发展通遭运下令开凿运河。众所周知,隋文帝在位期间,虽然在疆域上实现了天下一统,但是北方与南方事实上仍然是貌合神离。毕竟南北两地已经分裂隔绝了三百多年,历史刻下的伤口虽然已经停止了流血,但是横亘在它们之间的那道无形而巨大的裂痕却难以在短时间内被表面上的统一所缝合。这种裂痕不可避免地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尚、民间习俗等各个方面,严重削弱了一个统一国家所应具有的凝聚力和稳定性。而京师长安则地处帝国的西北一隅,“关河悬远,兵不赴急”,一旦山东(崤山以东)或江南地区发生叛乱,等到中央得到消息作出反应时,不但已经贻误了战机,而且地方上很可能已经遭到破坏。所以,为了加强中央政府对四方疆域尤其是江南地区的控制,为了南北两地能够消除历史隔阂,完成从形式到精神的真正统一,在地处南北结合部的洛阳营建一座新都,把帝国的权力中枢从西北一隅迁移到中原地区,就是势在必行之举,是隋帝国的长治久安之计。一旦迁都洛阳,则“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不但在政治上意义重大,而且对促进南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融也有深远的作用和影响。作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京杭大运河在其历史价值、商业价值、文化价值上的意义都是毋庸置疑的。它与伊利运河、阿尔贝特运河、苏伊士运河、莫斯科运河、伏尔加河-顿河、基尔运河、约塔运河、巴拿马运河、曼彻斯特运河等,并称世界十大运河。其中,京杭大运河是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分别有哪些呢?隋朝大运河一般指的是隋唐时期的大运河。中国古代就有利用天然水源、修建人工运河、灌溉农田和运输的历史。在分裂时期,地方政府为大渡河开挖了一些地方运河,这在客观上为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做了准备。隋朝的开河,只是把一些自然河流或老沟变成了一条气,没有开挖地方运河,为隋朝开大运河是缺乏基础的。隋朝大运河分为哪四段?隋炀帝将这些小运河连接起来,最终建成了隋朝大运河,主要分为四段。通济渠、汉渠、永济渠和江南渠。大业元年(605年)三月,隋炀帝派一百多万人马到河南各县开凿吉运河。通济渠分为三段:西段从东都洛阳西苑起,谷水、洛水、东阳渠经古道从洛水入黄河;中段从洛口至板渚,是利用黄河的天然河道;东段从板渚起,引黄河水走前边渠,入淮水。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开辟汉沟,但东汉陈登开凿的汉沟直道却不是汉沟。隋朝初期,汉沟经常淤积。当时,相当长的汉沟河道是平坦的,不流动的,由堰塞湖和大坝控制,从淮安到扬州需要45天。在汉沟河的北流段,河床坡度大,流速高。夏季水位高时,船只逆流而上很困难。因此,在北端的古牧口(金河下古镇)建有北神堰,主要用堰门调节湖水。605年,隋炀帝为方便航运,对汉沟古道进行了疏浚和扩建,并将其更名为山阳渡,作为隋唐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命令河北各县一百多万人马开辟永济渠,引秦水,南达河,北达涿郡。永济渠也是由前朝开凿的运河和天然水路疏浚而成。从今天的河南无棣到蓟县一段,是用沁水、清水(即渭河)疏通的;从蓟县到馆陶一段,基本上是利用曹操治水入黄河的古道白沟;馆陶到沧州一段则部分利用了汉代的屯溪河和西汉的大河。沧州至涿郡,又部分利用了漳水,以独特的流量和漳水而另辟新路,与塔河水相连,由塔河到达涿郡。610年,隋炀帝下令开凿江南运河。但江南运河并没有在隋朝开始。长江以南地区的运河建设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吴国开辟了一条从江苏到长江的运河。隋朝的江南运河是在六朝以来开凿的江南运河的基础上进行疏浚的,隋炀帝时没有开凿。隋唐大运河横跨地球10多个纬度,贯穿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穿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它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隋朝的大运河大概修建的过程是怎样的? 隋朝大运河---605年至610年开通,共四段:(1).通济渠 605年,隋炀帝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 早在战国初期,魏国就开凿了鸿沟(引河水循汴水,折南循沙水入颍).通济渠是在鸿沟和下游的汴河两水基础上,加以疏浚的.通济渠自洛阳城西引谷水、洛水入黄河,再自板渚(为板城渚口的简称,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东北黄河侧)引黄河入汴河,经今河南开封东南入淮河.(2).邗沟 隋炀帝于605年,征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通邗沟.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下令开通长江和淮河之间的运河.因这条河流经吴国邗城(今江苏扬州)城,所以称为邗沟.隋朝大运河的邗沟,就是在春秋时期吴国邗沟的基础上疏浚的,它从山阳(今江苏淮安)到江都入长江.(3).永济渠 608年,隋炀帝征发河北诸郡壮丁百余万,开永济渠.男子不够,还征发了妇女.永济渠从洛阳的黄河北岸,引沁水东流入清河(卫河),到今天的天津附近,经沽水(白河)和桑干河(永定河)到涿郡.(4).江南河 610年,开江南河.从京口到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运河两岸筑有御道,栽种柳树,修建离宫40多所(自长安至江都)和许多粮仓.课本《隋朝的大运河》地图上还有一段运河,是584年隋文帝下令开通的.由于渭水多沙,深浅不一,行船不便,就在渭水南边开了一条从长安东到潼关入黄河的运河,长300多里,名广通渠.隋大运河全部完工以后,南北的物资可直达长安.隋朝大运河,隋炀帝曾三次大型地征用民力.据文献载:(1)大业元年(605)三月,征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人开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之水达于黄河;又自板诸(河南荥阳东北)引黄河水历荥泽入汴水;复自开封之东引汴入泗,达于淮水.同年发淮南民十余万整修邗沟(山阳渎),自山阳(今江苏淮安)引淮水经江都(扬州)至扬子入江.(2)大业四年(608)正月,征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3)大业六年(610),下令开江南河,从京口(江苏镇江)到达余杭.饮誉世界隋朝大运河,开通条件: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尤其是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一带),成为江南最富庶的地区.隋政治中心在北方,北方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两京和边防军所需的粮食相当多,需要江淮地区供应.陆路运输,速度慢,运量小,费用大,无法满足北方的需要.隋朝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政府掌握了大量的粮食、布帛和财富.为开通运河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条件.隋炀帝运河,开通目的:修运河是劳民伤财的举动,是炀帝的功绩,是暴政.加强对东南方的统治、沟通南北经济、加强华北地区的军事力量.大运河开凿,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但成了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加强了南北联系,对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今仍造福人民.运河水利运输,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政治上,隋政府为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需要一条南北向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地位作用:隋运河以洛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分为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邗沟)、江南河四段.接五大水系黄河,长江,海河,淮河,钱塘江,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运河长度,世界首屈一指,河道水深、宽度、通航能力--是最大的.运河开通,“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皮日休曰:“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皮子文薮·汴河铭》).《汴河怀古》(皮日休)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大运河如同长城,饮誉世界,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城市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迅速繁荣;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中央集权稳定. [编辑本段]运河情源隋朝大运河-扬州大运河: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江淮经济文化中心和对外往来的重要港埠.素有“淮左名都”之誉.扬州有许 多文化古迹,其中之一就是古运河.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伟大水利工程,自开凿以来到现在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最早开凿于春秋末年,夫差为了北伐齐晋,从江苏的江都(即现在的扬州)到淮开运河,名邗沟,是我国最早的运河.隋,为强经济,通漕运,隋炀帝下令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开通包括邗沟,形成运河系统.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有资料说隋炀帝是为了看琼花才开通运河(事实上不准确,应该是为了巩固统治,看花是指传说.)开凿大运河的意义从主观方面看,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动机包括三点:一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二是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掠夺;三是对江南繁华地区的巡游.由于在隋朝统一之前,江南经济已赶上北方,那么,隋朝开凿运河与江南经济地位的提高是有关系的. 从客观上看,又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开凿运河必然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这也是隋朝暴政的内容之一.另一方面,运河的开通还产生了久远而积极的影响,它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京杭大运河沿线拥有多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十分丰富的运河景观景点和文化遗存.作为中国最早提出运河申遗的城市,通州运河文化景观带已被列入北京2008年人文奥运六景区之一.运河沿线17市(区)负责人表示,运河文明的伟大之处仍在于它对南北文化的兼容与融合,因此,运河沿线联合申遗是一种必然的选择.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时间、目的和意义是什么?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时间:公元605年开始,公元610年完成,耗时五年时间。建造隋朝大运河的目的:1 政治目的,每位帝王在世的时候都希望拥有一些象征性强的功绩,一方面是为了打仗或者统治更加稳固,还有一方面打造自己千古明君的形象。2 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并于606年迁都洛阳。那么隋朝迁都洛阳后,整个政治中心偏移北方,古代交通运输非常不方便,南方因为地势关系,不利于隋炀帝在洛阳掌控全国局势。换句话说,万一南方打仗或有人造反,送个信件都要耽搁好几天,朝廷在出兵,水路不通的情况下,远水必定救不了近火。隋朝当时政权并没有那么的固若金汤。处于军事方面的原因,隋炀帝决心修大运河。3 加强了南北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大运河修建好之后,很多沿河的城市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繁荣。造就了1.江苏扬州包括浙江杭州、2.西安,包括洛阳、开封、北京包括天津这样的城市的繁荣。可以说,没有隋炀帝的大运河,也不会有后来的乾隆下江南,没有大运河,江南也不会是非常富饶之地。城市繁荣之后吸引到各种文人墨客的到来。在由那些各种船只,将文化,商品,人员贩运到各个地方。这些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可限量的。建造大运河的影响:1 从经济和文化上来说:没有隋炀帝的大运河,也不会有后来的乾隆下江南,没有大运河,江南也不会是非常富饶之地。城市繁荣之后吸引到各种文人墨客的到来。各种船舶将文化,商品,人员贩运到各个地方。这些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可限量的。2 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和互补化在建造大运河之后体现的尤为明显。几大水系的融会贯通促进了各个民族文化的融汇贯通。商人逐利,天下熙熙,将北方的或者游牧人民文化和产品带到南方,在将南方鱼米之乡的各种绫罗绸缎和文化带去了北方。使得中华文化进行了大融合和大碰撞。让中国成为更富有生命力和激情的国家。3大运河对于世界来说,是最早也是最长的一条运河,它以洛阳为中心向南北延续,南至余杭,由北自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4段,更是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5大水系,全长5000余里。隋炀帝为了建设这条最长的运河,劳民伤财,百姓苦不堪言。但是这条运河确是为了国家的统一,经济文化大发展起到了长远的作用。4前人种树后人乘凉,隋炀帝大运河为唐朝迎来了开元之治,也奠定了唐朝绚烂斑斓的各民族文化在中国,在世界流芳百世让后世得以传唱和仰视。隋朝虽然昙花一现,但是唐朝借由隋朝发展的大运河文化发扬光大,将中国带入了曾经的辉煌以及极盛。从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经济的角度来说,隋炀帝功不可没。
2023-07-21 20:04:411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___,南北两端分别在___和___。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从北往南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隋朝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故答案为: 洛阳;余杭;涿郡.
2023-07-21 20:04:491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哪里?

因为到了洛阳之后就可以顺流而上送到长安都城去。洛阳为中原之中心,四通八达,方便运输。楼上的,首都是长安谢谢
2023-07-21 20:05:005

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在哪

1、隋朝的大运河是现在的哪一条运河?2、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分别有哪些呢?3、隋朝的大运河大概修建的过程是怎样的?4、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时间、目的和意义是什么?隋朝的大运河是现在的哪一条运河?隋朝大运河即今天的京杭大运河。隋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和从江南搜刮更多的财物,他们以洛阳为中心,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有计划地开凿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全长1797千米,公元前486年开始建造。春秋末期,吴国为北伐齐国争霸中原,在江苏扬州附近开凿了一条引长江水入淮的运河(称邗沟),以后在这基础上不断向北向南发展、延长尤其经隋朝和元朝二次大规模的扩展和整治,基本上完成了今日京杭运河的规模公元605年隋场帝为促进经济的发展通遭运下令开凿运河。众所周知,隋文帝在位期间,虽然在疆域上实现了天下一统,但是北方与南方事实上仍然是貌合神离。毕竟南北两地已经分裂隔绝了三百多年,历史刻下的伤口虽然已经停止了流血,但是横亘在它们之间的那道无形而巨大的裂痕却难以在短时间内被表面上的统一所缝合。这种裂痕不可避免地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尚、民间习俗等各个方面,严重削弱了一个统一国家所应具有的凝聚力和稳定性。而京师长安则地处帝国的西北一隅,“关河悬远,兵不赴急”,一旦山东(崤山以东)或江南地区发生叛乱,等到中央得到消息作出反应时,不但已经贻误了战机,而且地方上很可能已经遭到破坏。所以,为了加强中央政府对四方疆域尤其是江南地区的控制,为了南北两地能够消除历史隔阂,完成从形式到精神的真正统一,在地处南北结合部的洛阳营建一座新都,把帝国的权力中枢从西北一隅迁移到中原地区,就是势在必行之举,是隋帝国的长治久安之计。一旦迁都洛阳,则“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不但在政治上意义重大,而且对促进南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融也有深远的作用和影响。作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京杭大运河在其历史价值、商业价值、文化价值上的意义都是毋庸置疑的。它与伊利运河、阿尔贝特运河、苏伊士运河、莫斯科运河、伏尔加河-顿河、基尔运河、约塔运河、巴拿马运河、曼彻斯特运河等,并称世界十大运河。其中,京杭大运河是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分别有哪些呢?隋朝大运河一般指的是隋唐时期的大运河。中国古代就有利用天然水源、修建人工运河、灌溉农田和运输的历史。在分裂时期,地方政府为大渡河开挖了一些地方运河,这在客观上为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做了准备。隋朝的开河,只是把一些自然河流或老沟变成了一条气,没有开挖地方运河,为隋朝开大运河是缺乏基础的。隋朝大运河分为哪四段?隋炀帝将这些小运河连接起来,最终建成了隋朝大运河,主要分为四段。通济渠、汉渠、永济渠和江南渠。大业元年(605年)三月,隋炀帝派一百多万人马到河南各县开凿吉运河。通济渠分为三段:西段从东都洛阳西苑起,谷水、洛水、东阳渠经古道从洛水入黄河;中段从洛口至板渚,是利用黄河的天然河道;东段从板渚起,引黄河水走前边渠,入淮水。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开辟汉沟,但东汉陈登开凿的汉沟直道却不是汉沟。隋朝初期,汉沟经常淤积。当时,相当长的汉沟河道是平坦的,不流动的,由堰塞湖和大坝控制,从淮安到扬州需要45天。在汉沟河的北流段,河床坡度大,流速高。夏季水位高时,船只逆流而上很困难。因此,在北端的古牧口(金河下古镇)建有北神堰,主要用堰门调节湖水。605年,隋炀帝为方便航运,对汉沟古道进行了疏浚和扩建,并将其更名为山阳渡,作为隋唐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命令河北各县一百多万人马开辟永济渠,引秦水,南达河,北达涿郡。永济渠也是由前朝开凿的运河和天然水路疏浚而成。从今天的河南无棣到蓟县一段,是用沁水、清水(即渭河)疏通的;从蓟县到馆陶一段,基本上是利用曹操治水入黄河的古道白沟;馆陶到沧州一段则部分利用了汉代的屯溪河和西汉的大河。沧州至涿郡,又部分利用了漳水,以独特的流量和漳水而另辟新路,与塔河水相连,由塔河到达涿郡。610年,隋炀帝下令开凿江南运河。但江南运河并没有在隋朝开始。长江以南地区的运河建设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吴国开辟了一条从江苏到长江的运河。隋朝的江南运河是在六朝以来开凿的江南运河的基础上进行疏浚的,隋炀帝时没有开凿。隋唐大运河横跨地球10多个纬度,贯穿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穿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它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隋朝的大运河大概修建的过程是怎样的? 隋朝大运河---605年至610年开通,共四段:(1).通济渠 605年,隋炀帝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 早在战国初期,魏国就开凿了鸿沟(引河水循汴水,折南循沙水入颍).通济渠是在鸿沟和下游的汴河两水基础上,加以疏浚的.通济渠自洛阳城西引谷水、洛水入黄河,再自板渚(为板城渚口的简称,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东北黄河侧)引黄河入汴河,经今河南开封东南入淮河.(2).邗沟 隋炀帝于605年,征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通邗沟.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下令开通长江和淮河之间的运河.因这条河流经吴国邗城(今江苏扬州)城,所以称为邗沟.隋朝大运河的邗沟,就是在春秋时期吴国邗沟的基础上疏浚的,它从山阳(今江苏淮安)到江都入长江.(3).永济渠 608年,隋炀帝征发河北诸郡壮丁百余万,开永济渠.男子不够,还征发了妇女.永济渠从洛阳的黄河北岸,引沁水东流入清河(卫河),到今天的天津附近,经沽水(白河)和桑干河(永定河)到涿郡.(4).江南河 610年,开江南河.从京口到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运河两岸筑有御道,栽种柳树,修建离宫40多所(自长安至江都)和许多粮仓.课本《隋朝的大运河》地图上还有一段运河,是584年隋文帝下令开通的.由于渭水多沙,深浅不一,行船不便,就在渭水南边开了一条从长安东到潼关入黄河的运河,长300多里,名广通渠.隋大运河全部完工以后,南北的物资可直达长安.隋朝大运河,隋炀帝曾三次大型地征用民力.据文献载:(1)大业元年(605)三月,征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人开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之水达于黄河;又自板诸(河南荥阳东北)引黄河水历荥泽入汴水;复自开封之东引汴入泗,达于淮水.同年发淮南民十余万整修邗沟(山阳渎),自山阳(今江苏淮安)引淮水经江都(扬州)至扬子入江.(2)大业四年(608)正月,征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3)大业六年(610),下令开江南河,从京口(江苏镇江)到达余杭.饮誉世界隋朝大运河,开通条件: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尤其是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一带),成为江南最富庶的地区.隋政治中心在北方,北方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两京和边防军所需的粮食相当多,需要江淮地区供应.陆路运输,速度慢,运量小,费用大,无法满足北方的需要.隋朝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政府掌握了大量的粮食、布帛和财富.为开通运河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条件.隋炀帝运河,开通目的:修运河是劳民伤财的举动,是炀帝的功绩,是暴政.加强对东南方的统治、沟通南北经济、加强华北地区的军事力量.大运河开凿,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但成了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加强了南北联系,对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今仍造福人民.运河水利运输,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政治上,隋政府为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需要一条南北向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地位作用:隋运河以洛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分为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邗沟)、江南河四段.接五大水系黄河,长江,海河,淮河,钱塘江,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运河长度,世界首屈一指,河道水深、宽度、通航能力--是最大的.运河开通,“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皮日休曰:“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皮子文薮·汴河铭》).《汴河怀古》(皮日休)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大运河如同长城,饮誉世界,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城市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迅速繁荣;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中央集权稳定. [编辑本段]运河情源隋朝大运河-扬州大运河: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江淮经济文化中心和对外往来的重要港埠.素有“淮左名都”之誉.扬州有许 多文化古迹,其中之一就是古运河.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伟大水利工程,自开凿以来到现在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最早开凿于春秋末年,夫差为了北伐齐晋,从江苏的江都(即现在的扬州)到淮开运河,名邗沟,是我国最早的运河.隋,为强经济,通漕运,隋炀帝下令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开通包括邗沟,形成运河系统.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有资料说隋炀帝是为了看琼花才开通运河(事实上不准确,应该是为了巩固统治,看花是指传说.)开凿大运河的意义从主观方面看,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动机包括三点:一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二是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掠夺;三是对江南繁华地区的巡游.由于在隋朝统一之前,江南经济已赶上北方,那么,隋朝开凿运河与江南经济地位的提高是有关系的. 从客观上看,又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开凿运河必然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这也是隋朝暴政的内容之一.另一方面,运河的开通还产生了久远而积极的影响,它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京杭大运河沿线拥有多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十分丰富的运河景观景点和文化遗存.作为中国最早提出运河申遗的城市,通州运河文化景观带已被列入北京2008年人文奥运六景区之一.运河沿线17市(区)负责人表示,运河文明的伟大之处仍在于它对南北文化的兼容与融合,因此,运河沿线联合申遗是一种必然的选择.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时间、目的和意义是什么?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时间:公元605年开始,公元610年完成,耗时五年时间。建造隋朝大运河的目的:1 政治目的,每位帝王在世的时候都希望拥有一些象征性强的功绩,一方面是为了打仗或者统治更加稳固,还有一方面打造自己千古明君的形象。2 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并于606年迁都洛阳。那么隋朝迁都洛阳后,整个政治中心偏移北方,古代交通运输非常不方便,南方因为地势关系,不利于隋炀帝在洛阳掌控全国局势。换句话说,万一南方打仗或有人造反,送个信件都要耽搁好几天,朝廷在出兵,水路不通的情况下,远水必定救不了近火。隋朝当时政权并没有那么的固若金汤。处于军事方面的原因,隋炀帝决心修大运河。3 加强了南北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大运河修建好之后,很多沿河的城市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繁荣。造就了1.江苏扬州包括浙江杭州、2.西安,包括洛阳、开封、北京包括天津这样的城市的繁荣。可以说,没有隋炀帝的大运河,也不会有后来的乾隆下江南,没有大运河,江南也不会是非常富饶之地。城市繁荣之后吸引到各种文人墨客的到来。在由那些各种船只,将文化,商品,人员贩运到各个地方。这些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可限量的。建造大运河的影响:1 从经济和文化上来说:没有隋炀帝的大运河,也不会有后来的乾隆下江南,没有大运河,江南也不会是非常富饶之地。城市繁荣之后吸引到各种文人墨客的到来。各种船舶将文化,商品,人员贩运到各个地方。这些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可限量的。2 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和互补化在建造大运河之后体现的尤为明显。几大水系的融会贯通促进了各个民族文化的融汇贯通。商人逐利,天下熙熙,将北方的或者游牧人民文化和产品带到南方,在将南方鱼米之乡的各种绫罗绸缎和文化带去了北方。使得中华文化进行了大融合和大碰撞。让中国成为更富有生命力和激情的国家。3大运河对于世界来说,是最早也是最长的一条运河,它以洛阳为中心向南北延续,南至余杭,由北自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4段,更是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5大水系,全长5000余里。隋炀帝为了建设这条最长的运河,劳民伤财,百姓苦不堪言。但是这条运河确是为了国家的统一,经济文化大发展起到了长远的作用。4前人种树后人乘凉,隋炀帝大运河为唐朝迎来了开元之治,也奠定了唐朝绚烂斑斓的各民族文化在中国,在世界流芳百世让后世得以传唱和仰视。隋朝虽然昙花一现,但是唐朝借由隋朝发展的大运河文化发扬光大,将中国带入了曾经的辉煌以及极盛。从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经济的角度来说,隋炀帝功不可没。
2023-07-21 20:05:331

列举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南北两端点及四河道名称

根据历史书显示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在人教版书上第三页中段
2023-07-21 20:05:482

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上,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常识工程篇。
2023-07-21 20:0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