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什么意思?

2023-07-20 11:09:59
TAG:
LuckySXyd

“自”意为“自当”,“空”意为“白白的”,二字互文,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句诗的意思是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含无人欣赏、倾听之意,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蜀相》,全诗的原文和释义如下: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白话文释义: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扩展资料

这首诗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寻”字之妙在于它刻画出诗人那追慕先贤的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思。

下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出诗人凭吊的是成都郊外的武侯祠。这里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常被用作祠庙中的观赏树木。作者抓住武侯祠的这一景物,展现出柏树那伟岸、葱郁、苍劲、朴质的形象特征。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静动相衬,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

“自”和“空”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

颈联浓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指出诸葛亮在当时就能预见魏蜀吴鼎足三分的政治形势,并为刘备制定了一整套统一国家之策,足见其济世雄才。

下句写出山之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蜀汉、匡扶刘禅,颂扬他为国呕心沥血的耿耿忠心。两句十四个字,将人们带到战乱不已的三国时代,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刻划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怀古为了伤今。在这一历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悲剧性结局无疑又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他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使这位古代杰出政治家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产生使人奋发兴起的力量。

北境漫步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出自唐代杜甫的《蜀相》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

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

空:白白的。

解释: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原文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是什么意思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原文

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翻译: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2、原文:《蜀相》【作者】杜甫 【朝代】唐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3、翻译: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2023-07-20 10:54:511

隔叶黄鹂空好音的上一句

隔叶黄鹂空好音的上一句:映阶碧草自春色。出自唐代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译文: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映照石阶,不过自为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亦不过空作好音。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2023-07-20 10:55:071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是什么意思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2023-07-20 10:55:183

隔叶黄鹂空好音前一句

“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前一句是“映阶碧草自春色”。此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原文: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译文: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官城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碧草映照石阶自有一片春色,黄鹂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当年先主屡次向您求教大计,辅佐先主开国扶助后主继业。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常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蜀相》赏析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蜀相
2023-07-20 10:55:251

隔叶黄鹂空好音的上一句

“隔叶黄鹂空好音”的上一句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人以自问自答方式起兴,点出武侯祠所在地在锦官城外南郊之地,再以“柏森森”以状祠堂之蓊蓊郁郁。“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意思是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丛中的黄鹂突然发出好听的叫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承接上联的慨叹,转入对诸葛亮功绩的追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在唏嘘追怀之后,生发感想:像这样一位忠心报国的人竟大业未成就死掉了,以致使后代仁人志士感到惋惜、伤心流泪。
2023-07-20 10:55:431

映阶碧草什么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自。原文:蜀相杜甫(唐代)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意思是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赏析: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
2023-07-20 10:55:511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是什么意思

“自”意为“自当”,“空”意为“白白的”,二字互文,此联意为,草虽绿,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为好音,而他人并无欣赏、倾听之意,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2023-07-20 10:56:355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后两句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唐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2023-07-20 10:57:162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空”的鉴赏

“映阶碧草自春色”,是承接第一句的丞相祠堂。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隔叶黄鹂空好音”,是承接第二句的古柏森森。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表明武侯呕心沥血所缔造的一团糟,已被后人遗忘。这两句诗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它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一层意思。特别是诗句中的“空”和“自”两个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对于这两句,杜诗的评注者们有的认为是写景,有的认为是“真正抒情,而非实在写景”,这两种说法当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更确切些说,应当把这两句看成是“景语含情,情语寓景”。这正如宋代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一书中所说的“情景相融而莫分也”。
2023-07-20 10:57:231

隔叶黄鹂空好音这首诗出自哪里?作者是谁?

出自《蜀相》 作者杜甫全诗是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2023-07-20 10:57:322

《蜀相》里“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应该怎样理解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着枝叶白白的婉转鸣唱。
2023-07-20 10:57:542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自,空有什么含义

空”和“自”两个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这两句是“景语含情,情语寓景”,有情中景,景中情。“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其作用有二:一是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
2023-07-20 10:58:031

黄鹂空好音什么意思 黄鹂空好音的出处

1、“黄鹂空好音”的意思是黄鹂空有美妙歌声,表示作者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 2、“黄鹂空好音”出自杜甫的《蜀相》,原文: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全诗译文: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官城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碧草映照石阶自有一片春色,黄鹂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当年先主屡次向您求教大计,辅佐先主开国扶助后主继业。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常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2023-07-20 10:58:111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自和空能不能换成尽和皆,为什么?

不能,.因为“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属于兴寄遥深的典范,一“自”一“空”,兴尽悲来,翻覆之间,便有推不开的沉重,可谓平中见奇,一波三折.从“自”、“空”二字可以看出一代名相祠前的凄凉、冷落气氛,如果换了,意蕴就差了很多.
2023-07-20 10:58:241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那两个字用的好 为什么

“空”和“自”两个字用得好,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这两句是“景语含情,情语寓景”,有情中景,景中情.“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其作用有二:一是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
2023-07-20 10:58:341

蜀相 杜甫中“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中的“空”包含哪些含义

空”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这两句是“景语含情,情语寓景”,有情中景,景中情。“空”这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其作用有二:一是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
2023-07-20 10:58:491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中的“自”和“空”能不能换成“尽”和“皆”为什么?

这就要结合这首诗要表达的情感来说了,《蜀相》这首诗的整体情境是比较凄凉的、“自”与“空”从意义上便能看出诗中祠堂鲜人问津的凄清、而换作“尽”与“皆”就不能很好的烘托出这种情感了.
2023-07-20 10:59:031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赏析?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扩展资料:《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2023-07-20 10:59:171

什么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作者: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023-07-20 11:00:051

“隔夜黄鹂空好音”中的“好”究竟读什么音?

第三声
2023-07-20 11:00:147

隔叶黄鹂空好音的拼音

ge ye huang li kong hao yin声调为 2 4 2 2 1 3 1
2023-07-20 11:00:442

小学关于黄鹂的诗句

1. 所有有关“黄鹂”的古诗 1、《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2、《滁州西涧》 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3、《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4、《破阵子·春景》 宋代: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译文: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 巧笑着的东邻女伴。在采桑的路上邂逅,怪不得我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斗草获得胜利啊!不由得脸颊上也浮现出了笑意。 5、《三衢道中》 宋代: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2. 赞颂春天黄鹂鸣叫的诗句有哪些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柳宗元《闻黄鹂》 两两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温庭筠 《杨柳枝·两两黄鹂色似金》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洲西涧》 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柳永 《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 乔木下泉余故国,黄鹂白鸟解人情。——陈师道《登彭祖楼》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 闲傍枕、百啭黄鹂语。——袁去华《安公子》 3. 关于黄鹂的诗句 乡间到处都有树,树多鸟多。一年四季,都能听到鸟啼嘤鸣;一到晚上,鸟啼之声此起彼伏,奏出了让人心旷神怡的天籁之音。乍一听,天天如此;凝神听,月月不同。 树林里不断传出啄木鸟啄木的声音。农人说,这是啄木鸟在给发虫的树木进行“外科手术”。 乡间有一棵不知名的古树,围粗需几个人合抱。乡里的长老说他们还小的时候这棵树就这么大了,现已无人能说清它的年龄。在离地面约两米的地方有个酒瓶大的树洞,手臂可以伸进去,但什么也摸不着,里边黑黢黢的,什么也没看见。但令人惊奇的是,这棵古树依然茂密,浓荫匝地。传说当年这棵树曾被害虫蛀心,已奄奄一息即将枯死,后来不知从何处飞来一只啄木鸟,趴在树干上,“哚哚……哚哚哚……哚哚……”连续几天时间,啄成了个树洞,结果这棵树得救了。如今它屹立在村头为农人遮风挡雨,暗示着它生命的顽强和不屈,也昭示着树木与鸟类密不可分的历史。 假若没有啄木鸟,不知有多少树木会被虫蛀而枯死。 唐代诗人杜甫有两联描写黄鹂鸟的有名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从诗中可以知道,黄鹂喜欢在春天里唱歌。 黄鹂又叫黄莺,它全身的羽毛鲜黄鲜黄的,只有翅膀和尾巴带点黑色,头部通过眼睛的地方有一条黑纹。 黄鹂喜欢在春天的树林丛中穿飞,从来不到地面活动。一到冬天,它们就到比较温暖的森沟里去过冬。 是的,这就是黄鹂的声音,清亮、婉转,动听极了。 每年春耕时节,杜鹃就在田野上空“布谷!布谷!布谷!”地啼唤不停,似乎一声更比一声高,人们便把杜鹃称作“布谷鸟”。 布谷鸟的叫声好像是从很遥远的地方传来的,一般在清明节前后叫得最勤。许多人每年春天都会听到它的叫声,但也许一辈子也没有见过布谷鸟——杜鹃。 ……乡间的小鸟既不是人工圈笼驯养、喂它一些饲料、引诱或迫使它叫唱,也不是农人自作聪明、牵强附会想象的,它是自然界自生繁衍的良禽益鸟,是森林卫士,是庄稼警察,是气象预报员,—是祸福预言家,它们随心所欲地觅食,激情满怀地唱歌,唱出悦耳动听的乐音。鸟与人类从来都是休戚与共、祸福相依。从某个角度讲,鸟的自由空间越大,证明人类的文明程度就越高。所谓“莺歌燕舞”即是人间和平繁荣、百鸟和谐欢快的写照。谁能在枪林弹雨中、战火纷飞时,欣赏到众禽飞舞、百鸟歌唱的景象呢? 人类如能万物生灵和平相处,就一定能学会知晓自然界的语言,那样就一定会先知先觉,预防灾难,把灾难减到最低限度。古诗云:“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覃硕学)
2023-07-20 11:00:541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诗眼是什么为

答:(1)“诗眼”分别“自”、“空”。(2) “自”和“空”二字互文见义,碧草映阶,春光空自美好;隔叶黄鹂,声音空自悦耳。因为诗人思慕的人早已逝去,诗人无心欣赏自然,大好春光只能“空自”存在,这就突出了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缺少济世英才的慨叹。
2023-07-20 11:01:041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是什么意思

这是出自杜甫的《蜀相》,在杜甫游览武侯祠时怀念诸葛亮而做的怀古诗。这两句就是简单的对武侯祠的景色的描写
2023-07-20 11:01:132

“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好”是三声还是四声?

三声
2023-07-20 11:01:273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修辞方法是什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此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2023-07-20 11:02:051

成语谜语:隔叶黄鹂空好音(打一成语)

隔叶黄鹂空好音(打一成语)(打一成语谜语) 谜底:自鸣得意 查看答案 (zw.liuxue86.com)之小知识:猜谜方法的具体玩法.谜语的猜法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二十多种。属于会意体的有会意法、反射法、借扣法、侧扣法、分扣发、溯源法;属于增损体的有加法、减法、加减法;属于离合体的有离底法、离面法;属于象形体的有象形法、象画法;属于谐音体的有直谐法、间谐法;属于综合体的有比较法、拟人法、拟物法、问答法、运典法。   【拟物法】将人或人体某部分物化,或者将谜面字词语义或所言之事物化,扣合谜底。例如:枕头.(打一成语)置之脑后)
2023-07-20 11:02:251

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者.一联里哪两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这一联里”自“和”空“两个字用得好,因为(诗句中的“空”和“自”两个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景语含情,情语寓景”。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只用一“自”字与“空”字,便悲凉欲绝,有无限感怆之意,而肃穆深沈之象,更与荒芜零落者不同。这”自“和”空“两个字,典型地体现出杜诗一贯的沉郁笔法.眼前的武侯祠,尽管碧草依然映阶,黄鹂还在啼啭,可诗人想到和这生机勃勃的一切相衬的诸葛武侯类人物早已不复存在,能不意绪黯然,心中涌起无限的感伤和凄凉!物故人非,对眼前景,思祠中人,再美的芳草也只是应和季节漠然映阶,无所期盼;再是动听的黄鹂的啼啭,也失去应有的和谐和惬意!所以,诗人才有“自”“空”二字的深沉感慨.体现了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  诗句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蜀相》)  原文:  《蜀相》  唐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释  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今成都市武侯区,晋李雄初建。  锦官城:成都的别名。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空:白白的。  三顾频烦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频烦,犹“频繁”,多次。  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出师:出师:出兵。  译文  何处可寻蜀相孔明的祠堂?成都城外松柏苍翠。  碧草映照庭阶,空自呈现盎然春色;黄里透过密叶,徒然传送婉转鸣唱。  先帝刘备三顾茅庐,引出隆中对策、天下大计;诸葛老臣两朝创守,最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先生,一代名相,壮志未酬,深已先亡。千古以来,英雄同悲,此地缅怀,泪沾衣襟。  第二联“”赏析: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2023-07-20 11:02:381

登鹳雀楼原文_翻译及赏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诗三百首 , 登楼 , 写景 , 山水 , 黄河 , 励志 , 哲理早教古诗100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夕阳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像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佳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创作背景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赏析二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瞭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王之涣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u25ba 8篇诗文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 一作 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唐代·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 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秋登兰山寄张五 / 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唐代 :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 一作 始)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唐诗三百首 , 秋天 , 登高 , 怀人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代·李白《春思》 春思 唐代 :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唐诗三百首 , 春天 , 妇女 , 坚贞 , 思念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 一作:频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代·杜甫《蜀相》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 一作:频繁)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唐诗三百首 , 咏史怀古 , 忧国忧民 , 赞颂写人
2023-07-20 11:02:551

隔叶黄鹂空好音,打三个数字是几?

0
2023-07-20 11:03:102

诗句中哪些字是平仄不限的

古诗规则——平仄规则  平 仄 规 则  【简介】  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诗或格律诗,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分  辨一首诗是古风还是近体诗,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该诗是否区分平仄.我们对平仄的要求  可以不如古人那么严格,但不能完全丢弃.  【规则】  近体诗平仄组合的规律主要又三条:  1、同句交替:  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  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  ".七言诗则依此类推.是为组句规则.  2、上下句相对:  如出句为"平平仄仄平",对句就要为"仄仄平平仄",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  为"平平仄仄平",七言依此类推.是为组联规则.  3、上下联之间平仄要相"粘",即相同,是为组篇规则.何谓上下联?  近体诗中绝句只有四句,不存在上下联.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四联.例如: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 仄仄平平仄,  城春草木深. 平平仄仄平.  感时花溅泪, 平平平仄仄,  恨别鸟惊心. 仄仄仄平平.  烽火连三月, 仄仄平平仄,  家书抵万金. 平平仄仄平.  白头搔更短, 平平平仄仄,  浑欲不胜簪. 仄仄仄平平.  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颌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每联之  内,平仄相对,上下联之间,平仄相粘(即相同),这就是一首格律诗的平仄排列规则  .平白了这三个规则,一首诗的平仄格式就很容易推算出来了.  另外,如果你已经能分辨平仄,会发现上面所列的平仄格式与例子中的平仄不完全  符合,在仔细看看,原来粗体字的位置的平仄有所出入,如第三句"感时花溅泪",按规  则应为"平平平仄仄",但首字"感"是个仄声字,这不是没有依照格律吗?不是的,这里  涉及了近体诗的另一个重要规则: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实际就是说,每句诗的单数位置的字可以平仄不拘,双数位置的字就要严格使用了  .正如例子中所见,凡平仄"不拘"的字都出现在单数的位置.那么第五个字(七言的第  七个字)呢?由于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故凡要押韵的位置(五言的第五字、七言的  第七字)只能用平声字,这是指偶数句而言,根据上下句要平仄相对的规则,奇数句(  第一三五七句)末字就要用仄声字.  近体诗另有一个可以变通的地方是第一句的末字,前面说过,首句可以押韵,也可  以不押,如果押韵的话,则首句末字也要使用"平"声字.  至此,近体诗的格律规则基本已经讲完,下面归纳出集中最常见的格式供大家创作  时参考.  传统标记平仄的方式很多,根据实践,我采用下面这种平仄标记法来标明每种格式  的平仄,这种方法在古籍中最常见,十分简洁易记.  标记方法:应该押韵的位置用"红色"表示.  【五绝】  五绝即五言绝句的简称,有四种常见格式.  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仄仄平平仄  黄河入海流. 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 平平平仄仄  更上一层楼. 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晚"字属仄声,末字"适"也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  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塞下曲(卢纶)  林暗草惊风, 仄仄仄平平  将军夜引弓. 平平仄仄平  平明寻白羽, 平平平仄仄  没在石棱中. 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暗"字属仄声,末字"风"是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一、二、四句押韵.  3、平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 平平平仄仄  手可摘星辰. 仄仄仄平平  不感高声语, 仄仄平平仄  恐惊天上人. 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楼"字属平声,末字"尺"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句押韵.  4、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听鼓(李商隐)  城头叠骨声, 平平平仄仄  城下暮江清. 仄仄仄平平  欲问渔阳掺, 仄仄平平仄  时无祢正平. 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头"字属平声,末字"声"也是平声,是为"平起平收".一、二、四句押韵.  【七绝】  七绝即七言绝句的简称,有四种常见格式.  1、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千里江陵一日还.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两岸猿声啼不住, 仄仄平平平仄仄  轻舟已过万重山.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辞"字属平声,末字"间"也是平声,是为"平起平收".一、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  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2、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夜读范至能……(陆游)  公卿有党排宗泽, 平平仄仄平平仄  帷幄无人用岳飞. 仄仄平平仄仄平  遗老不应知此恨, 仄仄平平平仄仄  亦逢汗节解沾衣.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卿"字属平声,末字"仄"也是在古代是入声字,属仄声,是为"平起仄收".二、四句押  韵.  3、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苏台揽古(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 仄仄平平仄仄平  菱歌清唱不胜春. 平平仄仄仄平平  只今惟有西江月, 平平仄仄平平仄  曾照吴王宫里人. 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苑"字属仄声,末字"新"属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一、二、四句押韵.  4、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绝句四首(其三)(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行白鹭上青天. 平平仄仄仄平平  窗含西岭千秋雪, 平平仄仄平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 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个"字属仄声,末字"柳"也属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句押韵.  【五律】  五律即五言律诗的简称,有四种常见格式.  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 仄仄平平仄  无花只有寒. 平平仄仄平  笛中闻折柳, 平平平仄仄  春色未曾看. 仄仄仄平平  晓战随金鼓, 仄仄平平仄  宵眠抱玉鞍. 平平仄仄平  愿将腰下剑, 平平平仄仄  直为斩楼兰. 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月"字属仄声,末字"雪"也属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  、五六句要求对仗.  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观猎(王维)  风劲角弓鸣, 仄仄仄平平  将军猎渭城. 平平仄仄平  草枯鹰眼疾, 平平平仄仄  雪尽马蹄轻. 仄仄仄平平  忽过新丰市, 仄仄平平仄  还归细柳营. 平平仄仄平  回看射雕处, 平平平仄仄  千里暮云平. 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劲"字属仄声,末字"鸣"属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  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3、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 平平平仄仄  天气晚来秋. 仄仄仄平平  明月松间照, 仄仄平平仄  清泉石上流. 平平仄仄平  竹喧归浣女, 平平平仄仄  莲动下鱼舟. 仄仄仄平平  随意春芳歇, 仄仄平平仄  王孙自可留. 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山"字属平声,末字"后"属仄声,是为"平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  五六句要求对仗.  4、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晚晴(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 平平仄仄平  春去夏犹清. 仄仄仄平平  天意怜幽草, 仄仄平平仄  人间重晚晴. 平平仄仄平  并添高阁迥, 平平平仄仄  微注小窗明. 仄仄仄平平  越鸟巢干后, 仄仄平平仄  归飞体更轻. 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居"字属平声,末字"城"也属平声,是为"平起平收".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三  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七律】  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也有四种常见格式.  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仄仄平平平仄仄  初闻涕泪满衣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却看妻子愁何在, 平平仄仄平平仄  漫卷诗书喜欲狂. 仄仄平平仄仄平  白日放歌须纵酒, 仄仄平平平仄仄  青山作伴好还乡.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即从巴峡传巫峡, 平平仄仄平平仄  便下襄阳向洛阳. 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外"字属仄声,末字"北"也属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  、五六句要求对仗.  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仄仄平平仄仄平  锦官城外柏森森. 平平仄仄仄平平  映阶碧草自春色, 平平仄仄平平仄  隔叶黄鹂空好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两朝开济老臣心. 平平仄仄仄平平  出师未捷身先死, 平平仄仄平平仄  长使英雄泪满襟. 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相"字属仄声,末字"寻"属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  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3、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酬乐天扬州(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十三年弃置身. 仄仄平平仄仄平  怀旧空吟闻笛赋, 仄仄平平平仄仄  到乡翻似烂柯人. 平平仄仄仄平平  沉舟侧畔千帆过, 平平仄仄平平仄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今日听君歌一曲, 仄仄平平平仄仄  暂凭杯酒长精神.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山"字属平声,末字"地"属仄声,是为"平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  五六句要求对仗.  4、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如:  (例) (标准格式)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平平仄仄仄平平  凤去台空江自流. 仄仄平平仄仄平  吴宫花草埋幽径, 仄仄平平平仄仄  晋代衣冠成古丘.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山半落青天外,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水中分白鹭洲. 仄仄平平仄仄平  总为浮云能蔽日, 仄仄平平平仄仄  长安不见使人愁.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凰"字属平声,末字"游"也属平声,是为"平起平收".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三
2023-07-20 11:03:201

根据诗句写出相对的词黄鹂对什么

1. 关于黄鹂的宗诗句 2. 关于黄鹂百灵诗句 关于黄鹂的宗诗句 1.所有有关“黄鹂”的古诗 1、《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2、《滁州西涧》 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3、《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4、《破阵子·春景》 宋代: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译文: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 巧笑着的东邻女伴。在采桑的路上邂逅,怪不得我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斗草获得胜利啊!不由得脸颊上也浮现出了笑意。 5、《三衢道中》 宋代: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2.有关“黄鹂”的古诗句有哪些 1.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释义:广阔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鹭掠空而飞,田野边繁茂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宛转的啼声。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释义:两个黄鹂在空中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释义: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4.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释义:我只怜爱这河边生长那幽静的野草,树阴深处黄莺发出诱人的叫声。 5.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春景》 释义:池畔点点青苔碧绿鲜翠,林丛叶下黄鹂的啾啭也显得清脆悦耳。 3.含“黄鹂”的诗句有哪些 1.《闻黄鹂》唐代:柳宗元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 2.《绝句》唐代: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滁州西涧》唐代: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4.《蜀相》唐代:杜甫——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5.《破阵子·春景》宋代:晏殊——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6.《三衢道中》宋代:曾几——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7.《南湖早春》唐代:白居易——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8.《清平乐·春归何处》宋代:黄庭坚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9.《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唐代: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10.《水调歌头·游览》宋代:黄庭坚——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11.《好事近·梦中作》宋代:秦观——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12.《清明日》唐代:温庭筠——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13.《秋思》唐代:李白——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14.《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宋代:王安石——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15.《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宋代:曹组——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 4.描写黄莺的诗句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宋·杨万里《观雪》;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玉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元·华幼武《春雪》;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元·白朴《天净沙·冬》。 手、掌、席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盐、尘、柳絮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唐·元稹《南秦雪》。 雨、酥、叶、藻 “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唐·李咸用《大雪歌》; “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宋·范成大《雪后雨作》关于黄鹂百灵诗句 1.赞美黄鹂的诗句 赞美黄鹂的诗句包括: 1、唐代韦应物《滁州西涧》 原文: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 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惟有无人的小船横向江心。 2、唐代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原文: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译文: 空林积雨,薪火难以点燃。午饭做完,马上送向田间。漠漠水田,飞起几只白鹭;阴阴夏树,传来婉转鸟鸣。 惯于山间安静,早起遍地看花。松下长吃素食,采摘路葵佐餐。我与野老已融洽无间,海鸥为何还要猜疑? 3、唐代杜甫《蜀相》 原文: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城官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碧草映照石阶自有一片春色,黄鹂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 当年先主屡次向您求教大计,辅佐先主开国扶助后主继业。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尝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4、唐代杜甫《绝句四首(其三)》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一行白鹭向湛蓝的高空里飞翔。 西岭雪山的景色仿佛嵌在窗里,往来东吴的航船就停泊在门旁。 5、宋代王安石《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 原文: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译文: 几间茅草屋悠闲地面临着水面,我穿着窄小的衣衫戴着短小的帽子徜徉在那垂杨的树丛里边。要说花朵还是去年开得最鲜红,那可是一夜之间春风把它吹开了,它怎能不红艳艳。 可是今夜的新月在那树梢上仰卧着,我中午喝酒一喝也就醉倒了,直到醒来便是这夜晚。什么东西最关系到人的感情,想去想来还是那深藏在那树丛里面的黄鹂鸟叫唤的两三声。 6、宋代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原文: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译文: 燕子飞回来的时候正赶上春季祭祀的日子,梨花落去之后又迎来了清明。三四片碧绿的青苔点缀着池中清水,栖息在树叶下的黄鹂偶尔歌唱两声,柳絮也随风轻轻地飞舞着。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了东邻女伴,她笑得如花般灿烂。正疑惑着她是不是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是今天斗草获得胜利了啊!双颊都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笑意。 2.所有有关“黄鹂”的古诗 1、《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2、《滁州西涧》 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3、《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4、《破阵子·春景》 宋代: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译文: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 巧笑着的东邻女伴。在采桑的路上邂逅,怪不得我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斗草获得胜利啊!不由得脸颊上也浮现出了笑意。 5、《三衢道中》 宋代: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3.描写黄莺的诗句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宋·杨万里《观雪》;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玉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元·华幼武《春雪》;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元·白朴《天净沙·冬》。 手、掌、席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盐、尘、柳絮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唐·元稹《南秦雪》。 雨、酥、叶、藻 “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唐·李咸用《大雪歌》; “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宋·范成大《雪后雨作》
2023-07-20 11:03:281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此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2023-07-20 11:03:371

蜀相这首诗怎么读带拼音

ue70e提问ue70cue711该问题可能描述不清,建议你重新提问蜀相这首诗怎么读带拼音我有更好回答科学教育行家科学教育类团队 推荐于 2018-02-21shǔ xiāng蜀相táng dù fǔ唐 杜甫chéng xiāng cí táng hé chǔ xún , jǐn guān chéng wài bǎi sēn sēn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yìng jiē bì cǎo zì chūn sè , gé yè huáng lí kōng hǎo yīn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sān gù pín fán tiān xià jì , liǎng zhāo kāi jì lǎo chén xīn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chū shī wèi jié shēn xiān sǐ , cháng shǐ yīng xióng lèi mǎn jīn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023-07-20 11:03:4812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拟人手法吗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是拟人手法。映阶碧草自春色把这句话把草形容成人,意思是茂盛的草努力释放出它的绿来辉映祠内的台阶,隔叶黄鹂空好音把黄鹂形容成人,枝叶掩映下,不时传来黄鹂婉转清脆的鸣唱声,所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是拟人手法。
2023-07-20 11:04:161

隔叶黄鹂空好音上句是什么 有关隔叶黄鹂空好音前一句

1、隔叶黄鹂空好音上一句:映阶碧草自春色。 2、原文: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2023-07-20 11:04:461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

出自唐代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 一作:频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2023-07-20 11:05:252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自,空”的含义是(“自”“空”二字含情。“自”说明草虽绿,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空”说明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空:白白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自(唐朝大诗人杜甫的《蜀相》)原文: 《蜀相》唐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注释]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⑵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⑶锦官城:成都的别名。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空:白白的。⑸三顾频繁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频烦,犹“频繁”,多次。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出师:出兵。[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2023-07-20 11:05:341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意思是什么?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自唐代杜甫的《蜀相》解释: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原文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023-07-20 11:05:482

黄鹂空好音什么意思 黄鹂空好音的出处

1、“黄鹂空好音”的意思是黄鹂空有美妙歌声,表示作者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 2、“黄鹂空好音”出自杜甫的《蜀相》,原文: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全诗译文: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官城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碧草映照石阶自有一片春色,黄鹂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当年先主屡次向您求教大计,辅佐先主开国扶助后主继业。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常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2023-07-20 11:06:051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蜀相朝代:唐代作者:杜甫原文: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 一作:频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023-07-20 11:06:143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意思。

“自”意为“自当”,“空”意为“白白的”,二字互文,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句诗的意思是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含无人欣赏、倾听之意,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蜀相》,全诗的原文和释义如下: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白话文释义: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扩展资料这首诗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寻”字之妙在于它刻画出诗人那追慕先贤的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思。下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出诗人凭吊的是成都郊外的武侯祠。这里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常被用作祠庙中的观赏树木。作者抓住武侯祠的这一景物,展现出柏树那伟岸、葱郁、苍劲、朴质的形象特征。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静动相衬,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颈联浓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指出诸葛亮在当时就能预见魏蜀吴鼎足三分的政治形势,并为刘备制定了一整套统一国家之策,足见其济世雄才。下句写出山之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蜀汉、匡扶刘禅,颂扬他为国呕心沥血的耿耿忠心。两句十四个字,将人们带到战乱不已的三国时代,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刻划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怀古为了伤今。在这一历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悲剧性结局无疑又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他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使这位古代杰出政治家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产生使人奋发兴起的力量。
2023-07-20 11:06:271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好音的意思

“自”意为“自当”,“空”意为“白白的”,二字互文,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句诗的意思是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含无人欣赏、倾听之意,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蜀相》,全诗的原文和释义如下: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白话文释义: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扩展资料这首诗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寻”字之妙在于它刻画出诗人那追慕先贤的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思。下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出诗人凭吊的是成都郊外的武侯祠。这里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常被用作祠庙中的观赏树木。作者抓住武侯祠的这一景物,展现出柏树那伟岸、葱郁、苍劲、朴质的形象特征。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静动相衬,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颈联浓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指出诸葛亮在当时就能预见魏蜀吴鼎足三分的政治形势,并为刘备制定了一整套统一国家之策,足见其济世雄才。下句写出山之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蜀汉、匡扶刘禅,颂扬他为国呕心沥血的耿耿忠心。两句十四个字,将人们带到战乱不已的三国时代,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刻划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怀古为了伤今。在这一历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悲剧性结局无疑又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他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使这位古代杰出政治家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产生使人奋发兴起的力量。
2023-07-20 11:06:421

隔叶黄鹂空好音的上一句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作者: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023-07-20 11:07:082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自,空有什么含义?

xxxlgu2006sigxufufxyyesaau2006adu2006hu2006klu2006lu2006gu2006xsu2006su2006su2006su2006fu2006bu2006ku2006ku2006juu2006cxu2006zu2006du2006hu2006ku2006ku2006ku2006ku2006nu2006ju2006gu2006lu2006qu2006wu2006eru2006tu2006yuu2006ou2006ou2006ppplkkjnbbvcxsss
2023-07-20 11:07:253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的表达技巧。1、“映阶碧草自春色”,是承接第一句的丞相祠堂。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隔叶黄鹂空好音”,是承接第二句的古柏森森。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表明武侯呕心沥血所缔造的一团糟,已被后人遗忘。这两句诗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2、该句话出自于杜甫的《蜀相》3、原文如下: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4、注释: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⑵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今成都市武侯区,晋李雄初建。⑶锦官城:成都的别名。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空:白白的。⑸三顾频烦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频烦,犹“频繁”,多次。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出师:出师:出兵。此二句《新编大学语文》(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为“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5、释义: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城官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碧草映照石阶自有一片春色,黄鹂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当年先主屡次向您求教大计,辅佐先主开国扶助后主继业。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尝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6、创作背景:《蜀相》一诗,依照仇兆鳌注,断为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汉国的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他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7、赏析: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融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这首诗的首联也是如此。“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并非到哪里去寻找的意思。诸葛亮在历史上颇受人民爱戴,尤其在四川成都,祭祀他的庙宇很容易找到。“寻”字之妙在于它刻画出诗人那追慕先贤的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思。下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出诗人凭吊的是成都郊外的武侯祠。这里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常被用作祠庙中的观赏树木。作者抓住武侯祠的这一景物,展现出柏树那伟岸、葱郁、苍劲、朴质的形象特征,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精神,不禁肃然起敬。接着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茵茵春草,铺展到石阶之下,映现出一片绿色;几只黄莺,在林叶之间穿行,发出宛转清脆的叫声。
2023-07-20 11:07:541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自,空有什么含义

“空”和“自”两个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这两句是“景语含情,情语寓景”,有情中景,景中情.“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其作用有二:一是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
2023-07-20 11:08:107

隔叶黄鹂空好音前一句

隔叶黄鹂空好音前一句如下:隔叶黄鹂空好音的上一句:映阶碧草自春色。出自唐代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译文: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映照石阶,不过自为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亦不过空作好音。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隔叶黄鹂空好音”的上一句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人以自问自答方式起兴,点出武侯祠所在地在锦官城外南郊之地,再以“柏森森”以状祠堂之蓊蓊郁郁。“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意思是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丛中的黄鹂突然发出好听的叫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承接上联的慨叹,转入对诸葛亮功绩的追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在唏嘘追怀之后,生发感想:像这样一位忠心报国的人竟大业未成就死掉了,以致使后代仁人志士感到惋惜、伤心流泪。
2023-07-20 11:08:521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那两个字用的好 为什么

空 和 自 一般都是第五个字用得好
2023-07-20 11:09:192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那两个字用的好 为什么

自和空,应情
2023-07-20 11:09: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