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初一初二文言文虚词、一词多义

2023-07-20 10:37:56
FinCloud
1、实词虚词
请上: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0443347.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cfd9ad06eff9aef8941e06eb.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767b0b68011ca300a6c3904c.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a78a83c758f5f61fb7366665.html
2、一词多义
1劝
1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勉励,奖励)
2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劝说)
63-却
1相如因持壁却立(退,退回)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退,击退)
3却之为不恭(拒绝,推却)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还,再)
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
6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但是、可是)
64-如
1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到 ---去,往)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象,如同)
4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及,比得上)
5如能克谐,天下可定也(如果,假如)
6其如土石何(如----何,对<把>---怎么办)
65-若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如,似,像)
2若入前为寿(你,你的,你们)
3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假如,如果)
4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
5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用以引起下文,有"象那---"的意思)
66-善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好事,好的行为)
2素善留侯张良(友好,亲善)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擅长,善于)
5先主曰"善" (好,对)
7采儒墨之善,撮明法之要(优点、长处)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 、处理好)
9善乃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喜欢、羡慕)
66-少
1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数量小,不多。这里为少数人。)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不足,缺少)
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稍微)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少年,青年;年轻)
5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削减、减少)
6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瞧不起、轻视)
67-涉
1楚人有涉江者(渡过)
2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进入,到)
4涉猎:泛览群书而不一定求其精
68-胜
1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能承受,禁得起,能忍住)
2刑人如恐不胜(尽)
3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胜利,战胜,取胜)
4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胜过,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的,好的)
69-识
1相逢何必曾相识(懂得,认识)
2鄙夫寡识(知识,见识)
3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记住)
70-使
1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派遣,命令)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使,让)
3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出使)
4人皆得以隶使之(使唤)
5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使者)
6时周瑜受使至番阳(使命)
7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指使)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
71-是
1觉今是而昨非(正确,认为正确)
2是又在六国下矣(这个,这样,这些)
3自信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表示肯定判断)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是以:因此)
5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是以:因此)
72-适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去)
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3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顺从,适合)
4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恰好)
5适为虞人逐(刚才)
6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同“谪”,被流放)
73-书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记下)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
4家贫,无以致书以观(书籍,书)
5拜送书于庭(国书)
74-孰
1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谁,哪个)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与……比,哪一个更……)
75-属
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连接,连缀)
2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6若属皆且为所虏(等、辈)
7查明属实,事属可行(系、是)
76-数
1众数虽多,甚未足畏(数目,数量)
2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几,几个)
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
4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
5范增数目项王(屡次)
6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计算)

77-率
1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带领,率领)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78-说
1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讲)
2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言论,说法,主张)
3《师说》《捕蛇者说》(文体的一种)
4范增说项羽曰(劝说,说服)
5秦王不说(通"悦",高兴)
79-私
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私人的,自已的,与"公"相对)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3私见张良(私下,私密地)
4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私利、私事)
5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私交、秘密的活动)
80-素
1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白色的生绢)
4素善留侯张良(向来,一向)
6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白色的,没有文采的)
81-汤
1臣请就汤镬(热水,开水)
2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汤药)
3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同"烫",用热水焐)
5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
82-涕
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眼泪)
2士皆垂泪涕泣(哭泣)
83-徒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同伙,一类人)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然,白白地)
3徒以吾两人在也(只,不过)
4班白者多徒行(步行)
6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门人、弟子)
84-亡
1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逃亡,逃跑)
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丢失)
3今刘表新亡(死亡,死)
4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灭亡)
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通"无"没有)
85-王
1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国王)
2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王师:朝庭的军队)
86-望
1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看,观察)
2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3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希望)
5在丁卯三月之望(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
87-恶
1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厌恶,嫉妒)
2廉君宣恶言(丑,劣,不好的)
3以小易大,彼恶知之(怎么,哪)
88-微
1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偷偷地,悄悄地)
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不暴露,深奥)
3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小,微小)
6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小数名,寸的百万分之一,常喻指细小的事情)
89-悉
1赵王悉召群臣议(都,全)
2古之
90-相
1伯乐学相马(观察,审察)
2儿已薄禄相(容貌,貌相)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辅助)
4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宰相,丞相)
8于是舍人相与谏曰(一起)
治天下,至孅(xiān .细,小)至悉也(周全,详尽)

91-谢
1阿母谢媒人(推辞,谢绝)
2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认错)
3乃令张良留谢(辞别)
4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辞别)
5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
6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
7及花之既谢(凋落)
8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请问)
92-信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诚实,忠诚,信用)
2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相信,信任)
3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使者,送信的人,此指媒人)
3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实在,的确)
4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随意,随便)
5欲信大义于天下(同“伸”,伸张)
6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信誓:真诚的誓言)
7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可靠的)
10言必信,行必果(守信用)
93-兴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兴起,发生)
2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发动,调发)
3大楚兴,陈胜王 (兴盛,复兴)
4遇游僧澄源至,兴甚浓 (兴致)
5夙兴夜寐 (起、起来)
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兴办、举办)
94-行
1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行走)
2赵王畏秦,欲毋行 (去,离开;前往)
3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实行;做)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行为,品行)
5白居易的《琵琶行》 古诗的一种体裁
95-幸
1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侥幸)
2大王亦幸赦臣 (幸而,幸亏)
3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宠爱)
4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皇帝到来)
5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希望)
96-修
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修理,整治)
2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修建,修造)
3邹忌修八尺有余 (长,高)
4掌修国史 (撰写)
5恐修名之不立 (美好)
6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修养)
97-徐
1不徐不疾 (迟缓)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慢慢地、缓缓地)
98-许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答应,允许)
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期望)
3高可二黍许 (表示大约和数量)
4不知何许人也 (处所)
99-阳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阳光,太阳)
3周秦古玺,多作阳文 (出的,外露的)
100-要
1筑石寨土堡于要隘 (险要)
2张良出,要项伯 (同"邀",邀请)
3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相约,誓约)
4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 (希望)
5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总之)
101-宜
1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适宜,合适)
2诚宜开张圣听 (应当,应该)
102-遗
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遗失,丢失)
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遗漏,忽略)
3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 (送给,给予)
4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遗踪:遗迹,旧址)
103-贻
1尝贻予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赠送)
104-易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 (换,换取)
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 (改变,更改)
105-阴
1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2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阴冷,寒)
3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 (阴影,树荫)
4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暗中,暗地里)
5惟汉印多用阴文 (凹入的)
6性阴密,忍诛杀,不见喜怒 (阴险)
106-右
1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右边,与"左"相对)
2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秦汉以前以右为尊,因而指较高的地位,引申为上)
3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古称世家大族为"右族"、"右姓")
107-再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二次或两次)
108-造
1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 (到---去)
2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 (制作,建造)
3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制定)
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造化:大自然)
109-知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知道,懂得)
2君何以知燕王 (了解)
3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感觉,感到)
5孰为汝多知乎 (知识)
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智",智慧)
7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主持,管理)
110-致
1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表达,表示)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取得)
4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招纳,招引)
5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意态、情趣)
114-贼
1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祸害,危害)
2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会荆轲为贼 (刺客)
3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 (强盗)
5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过千其门,几落贼手死 (敌人)
115-族
1士大夫之族 (家族,同姓的亲属,引申为"类")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族
116-卒
1夫以疾病之卒御狐疑之众 (步兵,士兵)
2初,鲁肃闻刘表卒 (死)
3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终于,最终)
4五万兵难卒合 (通"猝",突然,仓猝)
117-走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古代指疾行,即跑)
2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逃跑)
3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使之逃跑)
4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走向)
118-左
1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左边)
2诸士在已之左,愈贫贱,尤益敬 古代以右为尊,左为较低的地位。 (较低的地位)
3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古代车上以左为尊。(车上的尊位)
119-坐
1项王,项伯东向坐 (坐着,坐下)
2因击沛公于坐 (通"座",座位)
3停车坐爱枫林晚 (因为,由于)
4指位置所在。坐北朝南 (坐落)
5坐法去官 (触犯)
120-归
1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 (归附)
2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回,返回)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 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2、总共(凡三往)
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 分:fē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恶、坏(陟罚臧否)
33.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35.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37.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39. 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 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41. 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42. 顾: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 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3. 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44. 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
45. 光: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 2、光线(仿佛若有光)
46. 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
47. 过: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 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3、犯过失(人恒过) 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48. 好: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 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 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
49. 号:háo 1、大叫,呼啸。(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2、hào,别号。(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3、hào,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4、hào,号召。(号令召三老……)
50. 还: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 2、xuán, 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51. 患: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 2、忧患(无冻馁之患) 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
52. 惠:1、恩惠(大王加惠) 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53. 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54. 极:1、尽头、穷尽(此乐何极) 2、尽、到(南极潇湘) 3、穷尽,动词(尝极东方)4、非常、最(初极狭)
55. 寂:1、平静(视端容寂) 2、寂静(寂寥无人)
56. 加:1、更加(而山不加增)2、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3、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
57. 间: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 2、一会儿(立有间) 3、 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58. 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 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 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 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 5、知道(见往事耳) 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59. 将:1、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3、将要(公将战) 4、搀扶(出郭相扶将) 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
60. 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 2、吹号角(且角且走)
61. 借:1、借(每假借于人) 2、依*(愿借子杀之) 3、即使(借第令毋斩)
62. 尽: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 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 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
63. 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 3、即使
64. 居:1、过了(居十曰) 2、停留(不可久居)
65. 举:1、传扬(死即举大名耳) 2、发动(举大计亦死) 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加(董生举进士) 5、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
66. 具:1、同“俱”,全、都(具答之) 2、具有(各具情态)
67.决: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2、 分别(意难决舍) 3、断然(故决然舍去)
68. 绝:1、隔绝 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 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4、极高的,陡峭的
69. 开:1、散开(曰出而林霏开) 2、放晴(连月不开) 3、打开(旁开小窗)
70. 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71. 苦:1、苦于(苦秦久矣) 2、使……苦(苦其心志) 3、愁(何苦而不平)
72. 乐: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 2、使……快乐(钟鼓乐之) 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 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73. 类:1、类似(绝类弥勒) 2、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74. 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 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 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 4、物资(利尽南海)
75. 隶:1、属于(世隶耕) 2、跟着(隶而从者)
76. 良:1、真,实在(良多趣味) 2、善良(此皆良实)
77. 临:1、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 2、来到,在(临溪而渔/临池学书) 3、*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4、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78. 鳞:1、像鱼鳞一样(鳞浪层层)2、鱼(呷浪之鳞)
79. 令:1、命令。(乃令符离人葛婴……《陈涉世家》) 2、让,使。(忿恚尉,令辱之) 3、指县令。(陈守令皆不在)
80. 妙:1、奇怪(妙无一人肯泊岸)2、奇妙(以为妙绝)
81. 名:1、命名、起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2、 说出(不能名其一处《口技》) 3、名字(自名为罗敷《陌上桑》)
82. 谋:1、商量(陈胜吴广乃谋曰/聚室而谋) 2、谋划、筹划(抑亦人谋/肉食者谋之)
83. 奇:qí 1、奇特。(明有奇巧人《核舟记》) 2、奇怪,罕见。(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峡江寺飞泉亭记》) 3、jī。零数。(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84. 骑:1、jì,骑兵(骑千余)2、马(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85. 前:1、前面(其一犬坐于前《狼》) 2、上前(狼不敢前《狼》)
86. 强:1、强悍(凶强侠气)2、有余(赏赐百千强)3、勉强(不可强以仕)4、力行(慕义强仁)5、强盛,强大(以弱为强者)6、通“僵”,僵硬(项为之强)
87. 且:1、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况且(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88. 清:1、清澈(水尤清冽/回清倒影) 2、凄清、冷清清(以其境过清)
89. 情:1、实情(必以情) 2、友情、交情(于是与亮情好曰密)
90. 请:1、请允许,敬辞(请献十金) 2、请求(曹刿请见) 3、请教(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91. 穷:1、穷尽,动词(穷山之高而止/穷回溪/欲穷其林) 2、尽头,名词(而不知其所穷) 3、穷尽,形容词(乐亦无穷) 4、深(穷冬烈风)5、贫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92. 屈:1、委屈(猥自枉屈)2、弯曲(手指不可屈伸)
93. 去:1、走开,离去(一狼径去) 2、距离(我以曰始出时去人近/西蜀之去南海。)
94. 阙:1、宫殿(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同“缺”,中断(略无阙处)

给你提供个网站:
http://wenku.baidu.com/view/ad0b6522aaea998fcc220ed2.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0c7f5df5f61fb7360b4c65bd.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5bac7527a5e9856a56126096.html
http://www.ww51.com/index/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05

希望对你有帮助,加油哦!
u投在线

够快了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例略。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1.用作代词。

(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二)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例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2.用作连词。

(一)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例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① 给予,授予。

与斗卮酒

② 结交。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③ 和、同、跟。

竖子不足与谋

④ 参加。

蹇叔之子与师

⑤ 赞许。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帮助。

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⑥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来写作“欤”

1劝

1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勉励,奖励)

2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劝说)

63-却

1相如因持壁却立(退,退回)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退,击退)

3却之为不恭(拒绝,推却)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还,再)

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

6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但是、可是)

64-如

1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到 ---去,往)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象,如同)

4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及,比得上)

5如能克谐,天下可定也(如果,假如)

6其如土石何(如----何,对<把>---怎么办)

65-若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如,似,像)

2若入前为寿(你,你的,你们)

3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假如,如果)

4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

5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用以引起下文,有"象那---"的意思)

66-善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好事,好的行为)

2素善留侯张良(友好,亲善)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擅长,善于)

5先主曰"善" (好,对)

7采儒墨之善,撮明法之要(优点、长处)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 、处理好)

9善乃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喜欢、羡慕)

66-少

1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数量小,不多。这里为少数人。)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不足,缺少)

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稍微)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少年,青年;年轻)

5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削减、减少)

6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瞧不起、轻视)

67-涉

1楚人有涉江者(渡过)

2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进入,到)

4涉猎:泛览群书而不一定求其精

68-胜

1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能承受,禁得起,能忍住)

2刑人如恐不胜(尽)

3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胜利,战胜,取胜)

4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胜过,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的,好的)

69-识

1相逢何必曾相识(懂得,认识)

2鄙夫寡识(知识,见识)

3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记住)

70-使

1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派遣,命令)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使,让)

3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出使)

4人皆得以隶使之(使唤)

5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使者)

6时周瑜受使至番阳(使命)

7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指使)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

71-是

1觉今是而昨非(正确,认为正确)

2是又在六国下矣(这个,这样,这些)

3自信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表示肯定判断)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是以:因此)

5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是以:因此)

72-适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去)

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3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顺从,适合)

4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恰好)

5适为虞人逐(刚才)

6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同“谪”,被流放)

73-书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记下)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

4家贫,无以致书以观(书籍,书)

5拜送书于庭(国书)

74-孰

1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谁,哪个)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与……比,哪一个更……)

75-属

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连接,连缀)

2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6若属皆且为所虏(等、辈)

7查明属实,事属可行(系、是)

76-数

1众数虽多,甚未足畏(数目,数量)

2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几,几个)

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

4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

5范增数目项王(屡次)

6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计算)

77-率

1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带领,率领)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78-说

1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讲)

2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言论,说法,主张)

3《师说》《捕蛇者说》(文体的一种)

4范增说项羽曰(劝说,说服)

5秦王不说(通"悦",高兴)

79-私

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私人的,自已的,与"公"相对)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3私见张良(私下,私密地)

4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私利、私事)

5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私交、秘密的活动)

80-素

1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白色的生绢)

4素善留侯张良(向来,一向)

6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白色的,没有文采的)

81-汤

1臣请就汤镬(热水,开水)

2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汤药)

3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同"烫",用热水焐)

5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

82-涕

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眼泪)

2士皆垂泪涕泣(哭泣)

83-徒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同伙,一类人)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然,白白地)

3徒以吾两人在也(只,不过)

4班白者多徒行(步行)

6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门人、弟子)

84-亡

1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逃亡,逃跑)

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丢失)

3今刘表新亡(死亡,死)

4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灭亡)

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通"无"没有)

85-王

1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国王)

2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王师:朝庭的军队)

86-望

1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看,观察)

2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3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希望)

5在丁卯三月之望(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

87-恶

1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厌恶,嫉妒)

2廉君宣恶言(丑,劣,不好的)

3以小易大,彼恶知之(怎么,哪)

88-微

1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偷偷地,悄悄地)

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不暴露,深奥)

3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小,微小)

6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小数名,寸的百万分之一,常喻指细小的事情)

89-悉

1赵王悉召群臣议(都,全)

2古之

90-相

1伯乐学相马(观察,审察)

2儿已薄禄相(容貌,貌相)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辅助)

4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宰相,丞相)

8于是舍人相与谏曰(一起)

治天下,至孅(xiān .细,小)至悉也(周全,详尽)

91-谢

1阿母谢媒人(推辞,谢绝)

2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认错)

3乃令张良留谢(辞别)

4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辞别)

5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

6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

7及花之既谢(凋落)

8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请问)

92-信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诚实,忠诚,信用)

2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相信,信任)

3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使者,送信的人,此指媒人)

3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实在,的确)

4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随意,随便)

5欲信大义于天下(同“伸”,伸张)

6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信誓:真诚的誓言)

7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可靠的)

10言必信,行必果(守信用)

93-兴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兴起,发生)

2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发动,调发)

3大楚兴,陈胜王 (兴盛,复兴)

4遇游僧澄源至,兴甚浓 (兴致)

5夙兴夜寐 (起、起来)

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兴办、举办)

94-行

1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行走)

2赵王畏秦,欲毋行 (去,离开;前往)

3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实行;做)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行为,品行)

5白居易的《琵琶行》 古诗的一种体裁

95-幸

1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侥幸)

2大王亦幸赦臣 (幸而,幸亏)

3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宠爱)

4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皇帝到来)

5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希望)

96-修

Jm-R

《陈情表》

一. 虚词

1. 以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连词,因为)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介词,凭借)

(3)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4)谨拜表以闻(连词,表目的)

(5)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2. 于

(1)急于星火(介词,比)

(2)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介词,对,向)

3. 之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助词,的)

(2)臣之进退(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二. 实词

1. 通假字

(1)夙遭闵凶(通“悯”,怜悯)

(2)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常在床蓐(通“褥”,草席)

(4)四十有四(通“又”)

(5)五尺之僮(通“童”,童仆)

2. 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

古义:不能走路 今义:不可以或能力不够

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古义:优秀人才

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

(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古义:报答

今义: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

(4)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义:成人自立 今义:(组织、机构等)正式建立

(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古义:申诉,诉说 今义: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古义:辛酸苦楚,苦衷 今义:身心劳苦

(7)臣欲奉诏奔驰

古义:赶快往前 今义:很快地跑

(8)拜臣郎中

古义:尚书部的属官 今义:中医医生

3. 词类活用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2)臣具以表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3)且臣少仕伪朝(名词作动词,做官)

(4)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5)夙遭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6)臣之进退(动词作名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7)举臣秀才(名词作动词,做秀才,为秀才)

(8)察臣孝廉(名词作动词,做孝廉,为孝廉)

(9)猥以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微贱的身份)

(10)沐浴清化(形容词作名词,清明的政治教化)

(11)凡在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之人)

(12)少多疾病(名词作动词,患疾病)

(13)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4. 一词多义

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小矜名节(动词,自夸)

夙遭闵凶(名词,通“悯”,指可忧患的事)

悯臣弧弱(动词,悲痛,怜惜)

(3)薄

门衰祚薄(形容词,浅薄)

日薄西山(动词,靠近)

三.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用“非”表否定判断)

(2)今臣亡国贱俘(直接表判断)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非”表否定判断)

2. 变式句

(1)急于星火(于星火急,介宾后置)

(2)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臣于陛下尽节之日长,介宾后置)

3. 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动词“婴”本身具有被动语态)

四. 重点语句翻译

1.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译文: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

2.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译文:我进退两难,处境十分狼狈。

3.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译文: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

4.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译文: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企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

5.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译文: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

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

6.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闻达。

7.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译文: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项脊轩志》

一. 虚词

1. 以

(1)娘以指叩门扉曰(介词,用)

(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连词,表承接,可译为“来”)

(3)能以足音辨人(介词,凭借,根据)

(4)以手阉门(介词,用)

2. 而

(1)而庭阶寂寂(连词,表并列)

(2)墙往往而是(连词,表修饰)

(3)客逾庖而宴(连词,表修饰)

(4)而母立于兹(代词,你,你的)

(5)呱呱而泣(连词,表修饰)

3. 之

(1)顷之,持一象笏至(语助词,调整音节)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语助词,调整音节)

(3)他日汝当用之(代词,代象笏)

(4)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助词,的)

二. 实词

1. 通假字

某所,而母立于兹(通“尔”,你的)

古今异义

(1)人至不去

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

(2)吾妻来归

古义:女子出嫁 今义:返回、还给

(3)墙往往而是

古义:处处 今义:常常

(4)比去,以手阉门

古义:及、等到、并排的 今义:较量、紧靠

2. 一词多义

不能得日(动词,得到,获得)

得不焚(助动词,能,能够)

日过午已昏(动词,指时间超过)

不能得日(名词,阳光)

大母过余曰(动词,探望,看望)

人往,从轩前过(动词,经过)

吾妻来归(动词,女子出嫁)

吾妻归宁(动词,返回。归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望)

借书满架(名词,书,书籍)

或凭几学书(名词,字,文字)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介词,自,由)

从余问古事(介词,向)

余自束发(介词,从,由)

自语曰(代词,自己)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动词,安放)

内外多置小门(动词,设置)

以当南日(动词,挡住)

他日汝当用之(副词,理当,该当)

3. 词类活用

(1)前辟四窗(名词作状语,在……的前面)

(2)东犬西吠(名词作状语,向西,朝西)

(3)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名词作状语,亲手)

(4)垣墙周庭(名词作动词,砌上围墙)

(5)明月半墙(名词作动词,月儿明亮地照着)

(6)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名词作动词,上朝)

(7)垣墙周庭(形容词作动词,围绕着)

(8)亦遂增胜(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景致)

(9)时至轩中(名词作状语,时常)

(10)客逾庖而宴(名词作动词,吃饭)

三.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直接表示判断)

2. 省略句

(1)(余)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省去主语“余”)

(2)日过午(室内)已昏(省去主语“室内”)

(3)使(之)不上漏(省去动词宾语“之”)

(4)读书(于)轩中(省去介词“于”)

3. 变式句

(1)家有老妪,尝居于此(于此居,介宾后置)

(2)其制稍异于前(于前稍异,介宾后置)

4被动句

得不焚,殆有神护者(“不焚”,即不被焚毁)

四. 重点语句翻译

1.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译文:在农历每月十五的晚上,明亮的月光照在墙上,月光下桂树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枝影摇动,煞是可爱。

2.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译文: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动静)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

3.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译文:我家的读书人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功名,这孩子有指望,就可以等待(他成就功名)了。

4.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译文:回忆往日的这些事,好像昨天刚发生的,真叫人禁不住要大哭一场。

5.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译文:院中有一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的那一年亲手栽种的,今天已经是干直叶茂,像把打开的巨伞一样了。

《报任安书》

一. 虚词

1. 以

(1)及以至是(通“已”)

(2)仆以口语遇遭此祸(介词,因为)

(3)退论书策以舒其愤(连词,来)

(4)重为乡党所戮笑,以污辱先人(连词,以致)

(5)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介词,用)

(6)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连词,因而)

2. 为

(1)为十表,本纪十二(动词,写成)

(2)季布为朱家钳奴(动词,做了)

(3)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动词,当作)

(4)然此可为智者道(介词,给,替)

(5)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介词,因为)

(6)重为乡党所笑(介词,被)

3. 且

(1)且勇者不必死节(连词,况且)

(2)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副词,暂且,姑且)

(3)且西伯,伯也(连词,再说)

4. 于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介词,比)

(2)幽于圜墙之中(介词,在)

(3)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介词,被)

(4)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介词,对)

(5)无益于俗(介词,对)

5. 乃

(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副词,却,竟然)

(2)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副词,才)

(3)然后是非乃定(副词,才)

(4)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动词,是)

6. 然

(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代词,这样)

(2)然此可为智者道(连词,表示转折)

(3)阙然久不报(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二. 实词

1. 通假字

(1)及以至是(通“已”,已经)

(2)其次剔毛发(通“剃”,剃光)

(3)被棰楚受辱(通“棰”,木杖)

(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通“磨”,磨灭)

(5)见狱吏则头枪地(通“抢”,碰撞)

(6)幽于圜墙之中(通“圆”)

(7)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通“抵”)

(8)网罗天下放失旧闻(通“佚”,散失)

(9)则仆偿前辱之责(通“债”,债务,指下狱受腐刑)

(10)及罪至罔加(同“网”,法网)

2. 古今异义

(1)所谓强颜耳

古义:厚颜无耻 今义:勉强装出笑容

(2)下流多谤议

古义:负罪受辱的处境 今义:下游;卑鄙龌龊

(3)所自树立使然也

古义:立身处世

今义: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

(4)念父母,顾妻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配偶

(5)意气勤勤恳恳

古义:诚恳,恳切 今义:勤劳而踏实

(6)南面称孤

古义:面向南

今义:方位名词,与“北面”相对

(7)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古义:落入,沉没

今义:陷入不良的境地,不能自拔

(8)恨私心有所不尽

古义:自己的心愿 今义:为自己打算的念头

(9)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古义:不一般

今义:程度副词,相当于“很”“十分”

(10)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古义:言论

今义:谈话时所用的语言,与“书面语”相对

3. 一词多义

卒就死耳(动词,接近,趋向)

草创未就(动词,完成)

而用流俗人之言(动词,采用,引申为“附和”)

用之所趋异也(介词,因为)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形容词,慎重)

重为乡党所笑(副词,更加)

通邑大都(动词,畅通,没有阻碍)

通古今之变(动词,通晓,精通)

通其狂惑(动词,达,这里指抒发)

4. 词类活用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名词作状语,像牛马一样)

(2)倡优畜之(名词作状语,像乐师优伶一样)

(3)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名词作动词,这里指囚禁)

(4)太上不辱先(动词使动用,使……受辱)

(5)且勇者不必死节(动词为动用,为……而死)

(6)韩非囚秦(动词被动用,被……囚禁)

三.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1)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也”表判断)

(2)李斯,相也(“也”表示判断)

(3)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乃”表示判断)

(4)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所以……者,……也”,解释原因的判断)

2. 疑问句

(1)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疑问语气词“乎”,表疑问)

(2)与蝼蚁何以异(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3)安在其不辱也(疑问代词“安”,表示疑问)

(4)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5)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宁”与疑问语气词“邪”,表反问)

(6)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无乃”与疑问语气词“乎”,表反问)

3. 省略句

(1)(书)草创未就(省去主语“书”)

(2)(先人职位)近乎卜祝之间(省去主语“先人职位”)

(3)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省去宾语“之”)

(4)声闻(于)邻国(省去介词“于”)

(5)韩非囚(于)秦(省去介词“于”)

4. 变式句

(1)不得通其道(其道不得通,主语后置)

(2)灌夫受辱于居室(于居室受辱,状语后置)

(3)无益于俗(于俗无益,状语后置)

5. 被动句

(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于”,表被动)

(2)重为乡党所笑(“为……所……”,表被动)

(3)韩非囚秦(“囚”,被囚之意)

(4)文王拘而演《周易》(“拘”,被拘之意)

(5)流俗之所轻也(省去的“为”与“所”,表被动)

四. 重点语句翻译

1.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译文:人总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要轻,这是由于应用死节的地方不同的缘故。

2. 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译文:猛虎在深山(的时候),所有的野兽都非常害怕它;待到被关进笼子里或落入陷阱之中,(却)摇尾(向人)讨吃的,这是(人)以威力逐步制服了它的结果。

3. 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译文:落入微尘一般轻贱的境地,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怎能不受侮辱呢?

4.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译文:我之所以含垢忍辱,苟且偷生,情愿被囚禁在粪土一般的牢狱之中,是因为我的心愿尚未完全实现,耻于默默无闻而死,而文采不能显露给后世的人们。

5.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译文:《诗经》三百篇,也大多是圣贤们为抒发郁愤而写出来的

6.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译文:也想用来探究天道和人事的规律,弄清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过程,成就一家的学说。

《渔父》

一. 虚词

1. 之

(1)渔父见而问之(代词,代屈原)

(2)安能以身之察察(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3)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助词,的)

2. 于

(1)圣人不凝滞于物(介词,对)

(2)屈原既放,游于江潭(介词,在)

(3)何故至于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3. 而

(1)渔父见而问之(连词,表承接)

(2)而能与世推移(连词,表转折)

(3)渔父莞尔而笑(连词,表修饰)

二.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子非三闾大夫与(“非”表否定判断)

2. 疑问句

(1)自令放为(疑问语气词“为”,表疑问)

(2)何故至于斯(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3)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疑问代词“安”与疑问语气词“乎”,表反问)

(4)子非三闾大夫与(“非”与疑问语气词“与”,表反问)

3. 省略句

(1)行吟(于)泽畔(省去介词“于”)

(2)(渔父)遂去,不复与(之)言(前省去主语“渔父”,后省去介词宾语“之”)

4. 被动句

(1)屈原既放(“放”,被流放之意)

(2)是以见放(“见”表被动,相当于“被”)

三. 重点语句翻译

1.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译文:普天下都混浊,只有我还清白;所有人都醉了,只有我还醒着,所以被君王流放啊。

2.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译文:真正贤明的圣人不会拘泥于一事一物,而能随世情流转相应地改变。

3.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译文:怎能让洁净光明的纯白之质,却蒙上世俗的尘埃?

4.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译文:(湖上的)碧波清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湖上的)碧波混浊,可以洗我的双足。

《逍遥游》

一. 虚词

1. 之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

(2)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3)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而莫之天阏者(代词,它)

(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往)

(8)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些)

(9)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代词,他,指宋荣子)

(10)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代词,他,指彭祖)

2. 而

(1)怒而飞(连词,表修饰)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连词,表修饰)

(3)决起而飞(连词,表修饰)

(4)而控于地而已矣(连词,就)

(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连词,表并列)

(6)而宋荣子犹然笑之(连词,表转折)

(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表转折)

(8)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连词,表转折)

3. 则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连词,就)

(2)时则不至(连词,或者)

(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连词,那么)

4. 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 以

(1)以五百岁为春(介词,把)

(2)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3)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

6. 且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而且)

(2)彼且恶乎待哉(连词,还)

(3)且适南冥也(副词,将要)

7. 于

(1)彼其于世(介词,对于)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词,在)

8. 其

(1)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用在选择问句中,是……还是……)

(2)其名为鹏(代词,它的)

(3)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它,指水)

二. 实词

1. 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而徵一国(通“耐”,能)

(5)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2. 古今异义

(1)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用于上一个分句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

(3)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

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4)之二虫又何知

古义:泛指动物 今义:虫子

(5)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 今义:头发

(6)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短的

今义:农历腊月;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

四日,旧俗就在这天祭灶。

古义:寿命长的

今义:丰收年;农历十二月有30天的年份;春节

3. 一词多义

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

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4. 词类活用

(1)彼于致福者(使动用法,使……到来)

(2)而后乃今将图南(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

(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

(4)德合一君(使动用法,使……投合,使……满意)

(5)而徵一国者(使动用法,使……信任)

三.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2. 省略句

(1)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

(2)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

(3)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于”)

(4)众人匹之,(众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

3. 疑问句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

(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问语气)

(3)彼且奚适也(“奚”,表示疑问语气)

4. 变式句

(1)而莫之夭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

(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

(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

《兰亭集序》

一. 虚词

1. 为

(1)引以为流觞曲水(动词,作为,当作)

(2)已为陈迹(动词,成为)

2. 于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

(2)当其欣于所遇(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3)暂得于己(介词,对或在)

(4)终期于尽(介词,到)

3. 以

(1)引以为流觞曲水(介词,把)

(2)亦足以畅叙幽情(连词,用来)

(3)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介词,因为)

4. 之

(1)暮春之初(结构助词,的)

(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结构助词,的)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结构助词,的)

(4)夫人之相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不知老之将至(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到,往)

(7)感慨系之矣(代词,它)

(8)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代词,它)

(9)仰观宇宙之大(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5. 所

(1)或因寄所托(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

(2)当其欣于所遇(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

(3)及其所之既倦(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

二. 实词

1. 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通“晤”)

(2)趣舍万殊(通“取”)

2. 一词多义

修楔事也(动词,做,从事)

茂林修竹(形容词,高)

况修短随化(形容词,长)

其致一也(统一,一致)

悟言一室之内(数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把……看作一样)

4. 词类活用

(1)群贤毕至(形容词作名词,贤才)

(2)不知老之将至(形容词作名词)

(3)所以游目骋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纵展;使……奔驰)

(4)所以兴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起)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一样)

(6)齐彭殇为妄作(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7)况修短随化(形容词作名词,寿命长;寿命短)

(8)死生亦大矣(形容词作名词,大事)

三.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1)死生亦大矣(直接表示判断)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为”,表示判断)

(3)齐彭殇为妄作(动词“为”,

可桃可挑

可能不太齐,不过已经很多了。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例略。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1.用作代词。

(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二)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例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2.用作连词。

(一)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例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① 给予,授予。

与斗卮酒

② 结交。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③ 和、同、跟。

竖子不足与谋

④ 参加。

蹇叔之子与师

⑤ 赞许。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帮助。

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⑥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来写作“欤”

1劝

1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勉励,奖励)

2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劝说)

63-却

1相如因持壁却立(退,退回)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退,击退)

3却之为不恭(拒绝,推却)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还,再)

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

6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但是、可是)

64-如

1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到 ---去,往)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象,如同)

4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及,比得上)

5如能克谐,天下可定也(如果,假如)

6其如土石何(如----何,对<把>---怎么办)

65-若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如,似,像)

2若入前为寿(你,你的,你们)

3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假如,如果)

4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

5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用以引起下文,有"象那---"的意思)

66-善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好事,好的行为)

2素善留侯张良(友好,亲善)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擅长,善于)

5先主曰"善" (好,对)

7采儒墨之善,撮明法之要(优点、长处)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 、处理好)

9善乃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喜欢、羡慕)

66-少

1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数量小,不多。这里为少数人。)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不足,缺少)

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稍微)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少年,青年;年轻)

5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削减、减少)

6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瞧不起、轻视)

67-涉

1楚人有涉江者(渡过)

2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进入,到)

4涉猎:泛览群书而不一定求其精

68-胜

1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能承受,禁得起,能忍住)

2刑人如恐不胜(尽)

3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胜利,战胜,取胜)

4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胜过,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的,好的)

69-识

1相逢何必曾相识(懂得,认识)

2鄙夫寡识(知识,见识)

3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记住)

70-使

1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派遣,命令)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使,让)

3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出使)

4人皆得以隶使之(使唤)

5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使者)

6时周瑜受使至番阳(使命)

7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指使)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

71-是

1觉今是而昨非(正确,认为正确)

2是又在六国下矣(这个,这样,这些)

3自信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表示肯定判断)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是以:因此)

5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是以:因此)

72-适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去)

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3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顺从,适合)

4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恰好)

5适为虞人逐(刚才)

6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同“谪”,被流放)

73-书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记下)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

4家贫,无以致书以观(书籍,书)

5拜送书于庭(国书)

74-孰

1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谁,哪个)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与……比,哪一个更……)

75-属

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连接,连缀)

2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6若属皆且为所虏(等、辈)

7查明属实,事属可行(系、是)

76-数

1众数虽多,甚未足畏(数目,数量)

2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几,几个)

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

4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

5范增数目项王(屡次)

6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计算)

77-率

1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带领,率领)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78-说

1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讲)

2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言论,说法,主张)

3《师说》《捕蛇者说》(文体的一种)

4范增说项羽曰(劝说,说服)

5秦王不说(通"悦",高兴)

79-私

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私人的,自已的,与"公"相对)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3私见张良(私下,私密地)

4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私利、私事)

5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私交、秘密的活动)

80-素

1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白色的生绢)

4素善留侯张良(向来,一向)

6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白色的,没有文采的)

81-汤

1臣请就汤镬(热水,开水)

2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汤药)

3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同"烫",用热水焐)

5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

82-涕

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眼泪)

2士皆垂泪涕泣(哭泣)

83-徒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同伙,一类人)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然,白白地)

3徒以吾两人在也(只,不过)

4班白者多徒行(步行)

6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门人、弟子)

84-亡

1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逃亡,逃跑)

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丢失)

3今刘表新亡(死亡,死)

4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灭亡)

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通"无"没有)

85-王

1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国王)

2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王师:朝庭的军队)

86-望

1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看,观察)

2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3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希望)

5在丁卯三月之望(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

87-恶

1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厌恶,嫉妒)

2廉君宣恶言(丑,劣,不好的)

3以小易大,彼恶知之(怎么,哪)

88-微

1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偷偷地,悄悄地)

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不暴露,深奥)

3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小,微小)

6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小数名,寸的百万分之一,常喻指细小的事情)

89-悉

1赵王悉召群臣议(都,全)

2古之

90-相

1伯乐学相马(观察,审察)

2儿已薄禄相(容貌,貌相)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辅助)

4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宰相,丞相)

8于是舍人相与谏曰(一起)

治天下,至孅(xiān .细,小)至悉也(周全,详尽)

赵尝五战于秦句式

状语后置。赵尝五战于秦,意思是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在文言文中,副词、形容词、动词词组、介宾词组等用在谓语后面。意义上对谓语起修饰限制作用,就是状语后置。 六国论节选 原文: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翻译: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 状语后置类型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2023-07-20 06:06:421

后秦击赵者再 是什么特殊句式?

部分倒装.原句是后秦再击赵者.
2023-07-20 06:06:481

“后秦击赵者再”是什么特殊句式?

1者是语气词,击赵是动宾2 再是状语,好像是状语后置不过隐约中记得这好像是固定句型,者的用法,所以说是强调句式吧
2023-07-20 06:06:571

举以予人句式

举以予人是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宾语“之”。出自苏洵的《六国论》:“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苏洵(公元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文言文原文 《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023-07-20 06:07:041

高考文言文倒装句翻译方法

  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古今不同, 翻译时,应按现代的语法习惯调整。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 短语 后置等。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考文言文倒装句翻译 方法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遇倒装句翻译需用移位法   (1)主谓倒置   主语后说的情况,多用于感叹句或疑问句。如:   例1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刘向《晏子治岽阿》)   译:你治理东阿是很好的阿也!   例2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   译:你不聪明也太厉害了!   以上两例都是主谓倒装句“子之治东阿”“汝之不惠”是主语,“甚善矣”“甚矣”是谓语。翻泽时应调整顺序,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2)宾语前置   有多种情况,都应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先说谓语或介 词,再说宾语。最值得注意的是用“多”“是”把宾语提到 动词前的 句子 。翻译时按现代汉语的结构调整。助同 “之”“是”不译。如:   例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译:不句读,不能解除疑惑。   例1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按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为 “不知句读,不解惑”。“之”是助词,帮助使宾语前置, 不译。   例2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译:晋国有什么满足的?   例2“何厌译时将“何厌”放到“有”的后面,即“有 何厌”。“之”是助词,帮助使宾语前置,不译。   例3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号予也。(2009年浙江卷)   译: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啊。   例3“不吾予”为宾语前置,翻译时要将代词宾语“吾”放到动词“予”的后面。译为“不肯给我”。   (3)定语后置   借“之”和“者”使定语后置,常用“中心词+后置定语 +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结构。翻译时调整顺序。如:   例1蚓无爪牙之筋骨之甲。(荀子《劝学》>   译:蚯蚓没有锋利“爪牙,强筋的筋骨。   例1“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即“利之爪牙,强之筋骨,u2019。   翻译时把“利”放到中心词“爪牙”的前面。   例2求人可使报秦国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找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没找到。   例2“可使报秦”是修饰“人”的,即“可使报秦之人”。翻译 时把定语“可使报秦”放到中心词“人”的前面。   例3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苏轼《赤壁赋》)   译:有一个吹洞萧的客人,合着节拍应和。   例3二“有吹洞萧者”修饰“客”,翻译时把“有吹洞箫者”放到中心词“客”的前面。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均可用 “之”作助词,容易混淆。区别的办法是:宾语前置的“之”前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宾语),“之”后是动词(谓语);定语后置的“之”的前面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中心词),但 “之”的后面一定是形容词或能充当定语的词或词组。 者结构如下:宾语前置句(名词,作宾语)之不知(动词)惑之不解 不懂得句读,不能解除疑惑   定语点置句:爪牙(名词;旱心词)之利(形容词),筋骨之强 锋利的爪牙,强筋的筋骨   (4)介宾短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宾短语后置非常普遍,按现代汉语的表 达习惯,从它们所处的位置来讲,叫补语。但从内容上讲,它们有时作状语。翻译时要提到动词前面。如:   例1,不拘与时,学与余。(韩愈《师说》)   译:不受世俗限制,向我学习。   例2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译:比田里的农夫还多。   例3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译: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也可译为:徘彻在斗宿和牛宿之间。   例4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2008年高考江苏卷)   译:想要将队伍秘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在上面例1、例2、例4,“于时”“于余”“于南亩”“于江南”翻译时就一定要放到动词“拘”“学”“多”“就”前作状语,但有时,有些短语可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也可以不调,仍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如例3。   (5)文言文中,用于修饰动词的数词,有时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而现代汉语中常常置于动词之后作补语。有时在文言文中,数词置于动词之后作补语,而现代汉语则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如:   例1骐骧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译:良马跳跃一次,不能超过十步;劣马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走。   例1句中“一”译为“一次十”译为“十天”,并放到“跃”和“驾u2019u2019的后面。   例2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司马迁《史记?廉颇蔺 相如列传》)   译: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罐。 例2句中“一”译为“一下”,并放到谓语“击”的后面。   以上两例中,例1如果按原文的顺序翻译为“良马一跳”。例2译为“替赵王一敲瓦罐”,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的习惯。应该在数词后加上量同,并放到谓语之后。   例3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译: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败了它。   例3中,“再”译为“两次”,并放到谓语“击”的前面。   例4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译: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来暗示项王。   例4“三”译为“再三”,并放到谓语“举”的前面。以上两例 中,例3如果按原文的顺序翻译为“攻打赵国再次”,例4 译为“举起u2026u2026暗示项王再三”,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应放在谓语之前。
2023-07-20 06:07:101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的翻译是什么?

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出自:宋代苏洵的《六国论》原句: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翻译: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作品赏析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文章史实论据典型、充分,分析、对比、比喻等论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句式多变,感情激切,富有感染力。本文虽是史论,但作者本意不在于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而在于引出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王朝放弃妥协苟安的政策,警惕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2023-07-20 06:07:181

急求语文文言文专家帮忙整理一下苏辙的六国论的文言句式,实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谢谢了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2023-07-20 06:07:346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文言现象再:古今异义。古,二次,今,又。却:使动用法,使……退却。
2023-07-20 06:07:502

文言文使动句式

1. 文言文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使动用法比较多,了解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文言文的学习。学习使动用法需注意以下三点: 一、三种情形。文言使动用法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三种: 1.动词使动用法。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例如: ①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这个行为不是主语“臣”发出,而是主语“臣”使宾语“之(项伯)”发出,是“使……活”意思,全句译为“项伯杀人,臣救活过他”。 ②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忿恚”是主语 “(吴)广”使宾语“尉”“忿恚”,全句译为“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以此使校尉恼怒。” ③叫声屈动地惊天。(《窦娥冤》)“动、惊”分别是主语“屈”使宾语“地”“天”发出,分别是“使……震动、使……震惊”意思。 2.形容词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④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触龙说赵太后》)“尊”是形容词,作使动,“使……尊贵”,“尊长安君之位”即主语“媪”使宾语“长安君之位”“尊贵”。 ⑤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固”是形容词,作使动,“使……稳固”,“固其根本”即“使其根本稳固”。 3.名词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例如: ⑥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名词,作使动,“使……为王”,“王之”即“使他(先破秦入咸阳者)成为王”。 二、判断方法。判断一个词是不是使动用法,方法有两种: 1.看能否在这个词里加进一个“使”字,加得进“使”就是使动,否则就不是。例如: ⑦“曹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烧(之),加不进“使”字,“烧”是一般动词;走(之),使(之)逃跑,加得进,“走”就是使动用法。 2.根据句义判断。例如:⑧士卒亦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李将军列传》)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判断两句中“从”字是不是使动,就要看句子的意义。⑧句中士卒比李广地位低,“从”当然是一般动词;⑨句中沛公地位比百余骑高,“从”便是使动,如果说是沛公“跟随着”百余骑,那就不合情理了。 三、翻译方法。使动用法的翻译要注意避免两种错误: 1.意译混淆直译。如:例①可以意译为“项伯杀人,我救活了他”,但不能因“活”可以意译为“救活”而认为不是使动用法,如果单独解释“活”,那就一定要直译为“使……活”,不能意译混淆了直译。 2.附加宾语。即翻译时把宾语也一同带进去。如:有人将“大王必欲急臣”的“急”,翻译为“使臣着急”,“足以荣汝身”的“荣”翻译成“使你荣耀”,这都是错误的译法,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使……着急”,“使……荣耀”。 2. 语文文言文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就是使之动,也就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 活用为使动用法的词在常态下往往不具有使动性质,而在活用的句子中却改变常态具有了使动性。文言中,动词、形容词和名词都可以有这样的改变。 现代汉语中,这种现象却是没有的。 1.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一种表示动词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的活用。 在一般句子(非使动句子)中,宾语往往是主语支配的对象。如:“他做作业。” “做”这个动作是由主语“他”发出的,而且,谓语“做”的对象是“作业”,也就是说宾语“作业”是主语“他”支配的对象。而在有“使动”关系的句子中,谓语表示的动作行为往往不是由主语发出的;宾语也不是主语支配的对象。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如果按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臣活之”应该译为“我活了他”。 这显然是不行的。为什么呢?因为“活”这个词是一个不及物的动词。 现代汉语中,不及物的动词本身是不能带宾语的,而在文言中,不及物的动词却常常可以带宾语,因而,我们就说这个不及物的动词给活用了。那它活用做什么词了?当然,肯定不是活用作及物动词了。 经过人们研究这类词发现,这些不及物的动词翻译过来时都有“使(宾语)动”的性质,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种活用为“使动用”或“使动式”,后来规范了,就称之为“使动用法”。 3. 文言文句子中使动用法的规律 使动用法,就是使之动,也就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活用为使动用法的词在常态下往往不具有使动性质,而在活用的句子中却改变常态具有了使动性.文言中,动词、形容词和名词都可以有这样的改变.现代汉语中,这种现象却是没有的. 1.动词的使动用法,是一种表示动词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的活用.在一般句子(非使动句子)中,宾语往往是主语支配的对象.如:“他做作业.”“做”这个动作是由主语“他”发出的,而且,谓语“做”的对象是“作业”,也就是说宾语“作业”是主语“他”支配的对象.而在有“使动”关系的句子中,谓语表示的动作行为往往不是由主语发出的;宾语也不是主语支配的对象.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如果按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臣活之”应该译为“我活了他”.这显然是不行的.为什么呢?因为“活”这个词是一个不及物的动词.现代汉语中,不及物的动词本身是不能带宾语的,而在文言中,不及物的动词却常常可以带宾语,因而,我们就说这个不及物的动词给活用了.那它活用做什么词了?当然,肯定不是活用作及物动词了.经过人们研究这类词发现,这些不及物的动词翻译过来时都有“使(宾语)动”的性质,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种活用为“使动用”或“使动式”,后来规范了,就称之为“使动用法”. 4. 文言文的使动用法什么意思 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文言文的使动用法有三种形式,分别为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 一、概念认识 例1: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郑伯克段于鄢》) 引文中加下划线的“惊”字是典型的动词使动用法。 句中“吃惊”的不是庄公,而是姜氏,是难产而生的庄公“使(她的母亲姜氏)吃惊”。 为什么这么说?从上下文意来看,姜氏从此之后就不喜欢庄公,其原因就是庄公出生的时候是脚先出来,这种“逆生”就是难产,很容易导致母婴的死亡,因而,姜氏的“吃惊”就是很自然的。 另外,刚出生的婴儿没有意识,不可能对生养自己的母亲表示“吃惊”。所以说,“惊”这一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只能是宾语姜氏。 例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 此句中的“舞”、“泣”这一动作的施行者分别是“潜蛟”和“嫠妇”,而使他们“舞”、“泣”的则是“余音”。 从以上例子的分析来看,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 1.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某个动词充当句子谓语的时候,句子的主语并不是这个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施行者,也就是说,充当谓语的动词的动作行为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的这个动作。 2.解释这个动词时,应该在前面加“使”,成为“使(让)+ 宾 + 动词”的格式。 例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秦族不会主动灭亡自己,而是山东豪俊“并起”的外部原因使自己灭亡了。 所以,判断一个动词是否是使动用法的方法之一,就是看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是不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发出的。 二、形式特征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语法特征是能带宾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带宾语。 能带宾语的动词称之为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的动词称之为不及物动词。 比如,醒、徘徊、合作、觉悟、休息、前进、竞赛、冲突、灭亡等动词就不能带宾语。 在古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常就是指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换言之,古汉语里,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最多见。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当它们以使动用法出现在句中时,也就带上了宾语。 例4: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苏洵《六国论》) 例句中的“却”是不及物动词,后面带了指代“秦”的宾语“之”,“却”就是使动用法,解释为“使(之)退却”。 所以,判断一个动词是否是使动用法的方法之二,就是看句中的作谓语的动词是不是后面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如果是,就可以尝试从使动用法的角度去理解。 下列句中加下划词都是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郑伯克段于鄢》)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司马迁《陈涉世家》) 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 (司马迁《淮阴侯列传》) 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这种情况在古汉语里很少见。 这种用法有两种情况: 一是及物动词带宾语,在形式上和动宾结构没什么区别,区别只是在意义上。也就是说,使动虽然也是及物性质的,但是,它的动作行为不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主动发出的,而是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使他们有这种动作行为。 例5:序八州而朝同列。(贾谊《过秦论》) 这句中“朝”是及物动词,意为“朝见”。 但是,各诸侯国去朝见秦国,并不是自愿的,而是能“序八州”的强大的秦国迫使他们来朝见的。所以,“朝”应解释为“使(同列)朝见”。 所以,判断一个动词是否是使动用法的方法之三,就是看宾语是不是主动发出这个动作行为,如果是外部的原因使宾语施行了这个动作行为,那就是使动用法。 二是有些及物动词读音的改变(一般变为第四声),往往是使动用法。 例6: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sì)以草具。(《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这句“食”字后省略了代词“之”,应理解为“使(让)(他)吃粗劣的饭食”。 例7: 中军置酒饮(yìn)归客。(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句诗中的“饮”的词义就是“使饮”,使动用法就是当然的了。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使动用法的及物动词的读音都改变,而且改变读音的也不限于及物动词,因而不能单纯从读音的变化来判断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以,判断一个动词是否是使动用法的方法之四,就是思考上下文意是否表示的是使动的意思。 3.使动用法的语法特点。 使动用法实际上是以动宾式的结构表达了兼语句的内容。 虽然古汉语里并不常见兼语句,但是,能用兼语句的结构特点去理解古汉语的使动用法,帮助应是很大的。先分析两个现代汉语兼语句的。 5. 关于文言文“使动用法”的疑问 是这样的,你说的这几个词都是内动词也就是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及物,现在及物了,就成使动用法了。这属于使动用法中的不及物动词的使动。 破,残破,破损,在古文中这只能是说是某物残损。所以,“破之”就是让它呈现出“破”的状态。 废,不用为废。它的本义是“房屋倾倒”,从本义来看,“废”就是不及物的。同样地,废也是主语本身是动作的发出者和承受者——也就是不及物,如:他的手废了。其实一般都不再把“废先王之道”看做使动了,或者说是弱化它的使动意味了。 所谓不及物,就是说,该动词的动作由主语发出又由主语承受,从而往往表现为一种动作状态。比如:他活着——“活”是“他”发出的,也是“他”承受的,“活”就是不及物动词。如果带宾语,比如:他活我——这就是他让我活,变成使动了。又如:城破——“破”是“城”发出而又承受的一种动作状态,它就是不及物的。现在变成了“大军破城”,已经说到“破”是不及物动词,现在带宾语了,就是“大军使城破”的意思。其实使用者并不刻意去看是不是使动,而是为了节约语言,就直接说“破城”,慢慢地说多了,也就习惯了带宾语。按现代汉语的理解则是“大军攻破城池”的意思, “破”“废”在现代汉语中,有了“穿破”“废除”的意思,变成了及物动词。所以我们会感觉它们不及物很奇怪。上面说到,不及物的词被用来带宾语久了,就变成及物了——大家都默认及物了,这两个词就是这样。 像“活”“破”“废”这类动词是否为使动,首先一点,后面有宾语——若以代词“之”为宾语则往往是使动了。第二,这个动词的本义或常常用到的意义是不及物的。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就是使动了。
2023-07-20 06:07:591

项脊轩志全文内的 文言特殊句式 以及 词类活用

重要实词虚词词语逾:越过而:你乳:名作动用乳汁喂养兹:这里若:你竟:全、整类:像比:及、等到效:用作动词,得到效果禁:忍住得:能够大母:祖母往往:古义,到处今义,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呱呱:gū小儿哭泣guā象声词,形容鸭子、青蛙等的响亮的叫声。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上。先妣:已死的母亲,《礼记》:"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一词多义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然沛公然其计,从之凡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杂然相许巨是凡人然自后余多在外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凡再变矣后秦击赵者再特殊句式...重要实词虚词词语逾:越过而:你乳:名作动用乳汁喂养兹:这里若:你竟:全、整类:像比:及、等到效:用作动词,得到效果禁:忍住得:能够大母:祖母往往:古义,到处今义,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呱呱:gū小儿哭泣guā象声词,形容鸭子、青蛙等的响亮的叫声。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上。先妣:已死的母亲,《礼记》:"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一词多义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然沛公然其计,从之凡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杂然相许巨是凡人然自后余多在外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凡再变矣后秦击赵者再特殊句式:1儿寒乎?欲食乎?2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2023-07-20 06:08:093

高中文言文重点句型

1. 文言文重点句式 文言文重点句式:(一)文言特殊句式:1、判断句文言文判断句的显著特点,是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用判断词“是”,而古代汉语中的“是”主要作指示代词用,汉魏以前一般不用来构成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 (1)用“.者,.也”表示.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用“.,.也”表示.如:“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3)用“.者,.”表示.如:“愽鸡者袁人,素无赖.”(4)用“.,.者也.”表示. 如:“晏婴,齐之习辞者也.”(5)用“为”“乃”“则”“即”等词表判断.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6)用在谓语前加“非”表示否定判断.如:“此非空言也.”(7)用“是”表示判断.如:“巨是凡人.”2、被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其常见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用“于”作标志.如:“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2)用“见”作标志.如:“秦城不可得,徒见欺.”(3)用“见.于”作标志.如:“臣诚恐见欺于王.”(4)用“为”作标志.如:“兔不可复得而为宋人笑.”(5)用“为.所.”作标志.如:“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6)用“被”表被动.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7)主谓之间直接构成被动.如:“举孝廉不行.”3、倒装句(1)主谓倒装:如:“甚矣,汝之不惠!”(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如:“时人莫之许.”()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卿欲何言?”()用“之”“是”“之为”“唯.是.”把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3)定语后置:()中心词十之十定语十者 如:“马之千里者”()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中心词十数量词 如:“尝贻余核舟一”(4)状语后置:()用“于”构成的介宾结构做状语,放在动词谓语后. 如:“战于长勺”()用“以”构成的介宾结构做状语,放在动词谓语后. 如:“覆之以掌“4、省略句(1)省略主语,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而衰”.(3)省略宾语 如:“余闻而愈悲.”(4)省略介词 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练习:指出下列句子属于哪种句式?1、子瑜者,亮兄瑾也. 2、臣之所好者,道也. 3、梁父即楚将项燕.4、而君幸于赵王. 5、使不辱于诸侯. 6、信而见疑,忠而被谤.7、行将为人所并. 8、牧以谗诛. 9、痛哉斯言.10、不腆敝邑. 11、未休关西卒. 12、古之人不余我欺. 13、卿欲何言?14、沛公安在? 15、石之铿然有声者. 16、人马溺死者甚众.17、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18、玉斗一双. 19、师不必贤于弟子.20、与备会于当阳长板. 21、具告以事. 22、王语暴以好乐.23、欲以击柱. 24、收天下之兵,聚于咸阳. 25、度我置军中,公乃入. 26、莫我肯顾. 27、唯余马首是瞻. 28、何辞为? 29、当是为谷中溪水冲激而成. 30、刘备天下枭雄.(二)文言固定句式所谓固定句式是文言文表达中的一种习惯用法.它用在相对稳定的语言环境中表达一种通常是较为固定的意义.下面就文言常见的固定句式做些归纳说明.1.不亦……乎这是古汉语中常用的表示反问的惯用句型,它是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内容.可译为“不是……吗”或“不也是……吗”.如:(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u2022学而》)——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2)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史记u2022淮阴侯列传》)——天下已经安定,竟然策划叛逆.被夷灭宗族,不也是应该的吗?2.何以……为(恶用……为、奚以……为)“何”是疑问代词,“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1)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颛臾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2)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u2022淮阴侯列传》)——汉王刘邦也醒悟了,于是又骂道:“大丈夫安定诸侯,就是真王了,要假王做什么?”3.何……为“何”是疑问代词,放在动词之前作状语,可译作“为什么”或“怎么”;“为”是表反问的语气词,放在句尾,可译作“呢”.如:(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如今人家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好比)是鱼和肉,(这种情势)怎么能告辞呢?(2)今牛,禽兽耳,更何问为?(马中锡《中山狼传》)——这牛不过是禽兽而已,又为什么问(它)呢?(3)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u2022项羽本记》)——上天让我灭亡,我为什么要渡江呢?4.何……之有这是表反问的惯用型,其中的“之”字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它的宾语.可译为“有什么……的”或“有什么……呢”.特别注意,“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宾语中心的定语.如:(1)宋何罪之有?(《墨子u2022公输》)——宋国有什么罪?(2)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这好比把肉投给饿虎,有什么功效呢?5.何……之……在古汉语中,这是一种常见的惯用型,用来表示反问,这里的。 2. 高中文言文的句式有哪些 文言句式类型及例句1.判断句: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句子。 可以分为两个系列:"……者,……也"系列和"乃、为"系列。 "……者,……也"系列:"……者,……也"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者,……也) 百战百胜,非战之善者也。 (……,……者也) 栗者,民之所种。(……者,……) 虢,虞之表也。 (……,……也) 忠义者圣贤家法。(……者……) 刘备天下枭雄。 (……) 文言判断句,又常用"乃"、"为"、"即"、"则"、"是"、"非"来表示,构成又一个系列。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翩翩两骑来是谁? 审谛之,顿非前物。 2.被动句:被动句可分为两大类: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而君幸于赵王。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没有词语标志,但从上下文意看,谓语和主语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孝景七年,栗太子废,窦婴力争不能得。 3.宾语前置: 文言文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哀南夷之莫余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莫我知也乎? ⑵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微斯人,吾谁与归? ⑶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余马首是瞻。 惟你是问。 ⑷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是以后世无传矣。 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女夕以死。 夜以继日 4.成分省略句。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又有所不同。这不同又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古汉语中省略的情况更多,二是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的古汉语也可省。 ⑴主语和谓语的省略。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是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承前省主语]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 [省谓语、主语] ⑵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修饰语的省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⑶宾语与兼语的省略。 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如: (赵括)尝与其父言兵事,(赵)奢不能难(之),然不谓(之)善。 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 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⑷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如: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 ⑸分句的省略。如: 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致远),功在不舍。 5.几种习惯的固定句式 ⑴"如……何"、"奈……何"、"若……何"。 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 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 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连累了可怎么办呢?)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 ⑵"……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 "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救赵孰与勿救?(救赵与不救赵哪个有利?)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 岭南梅开早,何如北地春? 与"孰与"、"何如"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孰若"、"孰如"、"何若"等。 ⑶"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⑷"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世方乱,安以富为? 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胜自磨剑,人问曰:"何以为?"(磨剑干什么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吾英王,奚跪为?(我是英王,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 ⑸"何……之为"。 这个格式的意思是"还算得上……"、"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还谈得上什么恩惠呢?) 国仇未报,何以家为? 何以名为?臣夫桑下之饿人也? ⑹"得无"、"无乃"。 "得无"。 3. 高中文言文句式, 例句.、、 一、判断句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汝是大家子 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梁将即楚将项燕。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且相如素 ***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予本非文人画士。 二、被动句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三、省略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倒置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时人莫之许(《隆中对》) 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问女何所思?(《木兰辞》) 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王见之曰:“牛何之?” (《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何伤乎?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吾谁敢怨?(《捕蛇者说》) 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 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 余是以记之 (《游褒禅山记》) 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一言以蔽之 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 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成语有:夜以继日 4.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基本句式 文言文句式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文言文固定句式、文言文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 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 1.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2.被动句: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3.倒装句:文言中中,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主谓倒装等。 4.省略句: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出处/wenyanjushi/ 5.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型有哪些 (一)判断句的格式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径直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 主要格式有以下几种:1.主语后用助词“者”表提顿,谓语后用语气词“也”煞尾。如: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2.只在主语后用“者”表提顿。 如:①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3.只在谓语后用“也”煞尾。 如:①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4.“者~也”都不用。如:①此人力士。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刘备天下枭雄。( )5.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等加强肯定语气。 如: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鸿门宴》)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6.用副词“非”表否定判断。 如:①人非生而知之者。( (《促织》)(二)被动句的格式文言里的被动句,常借助于一定的介词、助词、助动词来造成被动的格式。1.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如:①炮台悉为逆据。(《三元里抗英》)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五蠹》)2.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3.用介词“被”表被动,“被”的宾语往往省略。 如:①内一人说是西洋兵头,亦被杀死。(《三元里抗英》)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4.用助动词“见”表被动。 如: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5.用“为……所……”的格式表被动“为”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所”是助词,置于动词之前。 如:①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赤壁之战》6.用“见……于……”的格式表被动。“见”是助动词;“于”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如: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壁归。(《廉颇蔺相如列传》)7.意念上的被动。 动词本身用于被动意义,不借助于任何表示被动的词语。这种被动要根据文意来判断。 如:①举孝康,不行。(《张衡传》)──“举孝廉”,被举荐为孝糜。 ②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拜为上卿”,被封为上卿。 ③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函谷举”,函各关被攻下。 (三)特殊的双宾语文言里有两种特殊的双宾语,不能按一般的双宾语理解。1.使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使动关系。如: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负秦”,使秦负。“负秦曲”,使秦负曲,使秦国担负理亏的责任。 ②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归之”,使之归。 “归之农”,使之归农。2.为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为动关系。如:①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冯谖客孟尝君>)──“为”(wéi),动词,这里是“准备”的意思。“为之”,为(w苗)之为(wéi),替他准备。 “为之驾”,为(wèi)之为(wéi)驾,给他准备车马。 ②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为”,找。“为之辞”,替它找个借口。 (四)句子成分的特殊顺序文言里有几种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相应句式的语序不同。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如: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此为作动词的宾语前置。 ②君何以知燕王?( .—一此为作介词的宾语间置。 2.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如: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张衡传))──句中用了表否定的副词“未”,是否定句,宾语“之”是代词。置于谓语动词“有”之前。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道理同上。 3.宾语前置,用助词“之”“是”等置于前置的宾语和谓语之间。如:①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苻救赵》)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4.定语以“者”字短语的形式置于中心词之后。 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可以加助词“之”,也可不加。如: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 ②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冯谖客孟尝君>)(五)句子成分的省略文言句子里有一些组成成分,习惯上常常省略,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 1.兼语省略。省略的兼语必须是已见于上文,或者是从内容上看没有必要说出来的。 如:①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召(之)入,使(之)拜夫人。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卿。 以上二例省略的兼语都是已见于上文的。2.动词的代词宾语省略。 这种省略有两个条件:一、省略的宾语必须是可以用代词充当的,即可以从上文看出来的。二、后边有“于”或“以”组成的介词结构作补语。 如:①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追(之)于宇下。 ②。 6. 常用高考文言固定句式 常见文言句式 变式句中有几种常见格式:主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1:主语后置:一般是把补语放在前面,主谓结构一起后置。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宾语前置 (1)否定语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鸿门宴》 微斯人,吾谁与归?《醉翁亭记》 (3)“之”“是”做标志。 “之”后如果加动词,就是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是”做标志,也是宾语前置。有时与唯连用。 岂不毂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 齐桓公伐楚》 现代汉语中仍沿袭古汉语习惯。 唯利是图 唯命是举 3:定语后置 (1)名词+者字结构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2)“之”后跟形容词,是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3)名词+数(量)词 (量词为名量) 加以尖山万重。《送宗判官归滑台序》 4:状语后置 (介宾结构后置) (1)介宾结构后置:“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处所,时间作介宾结构,一般后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得双石于潭上。〈石钟山记〉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2)动词+(之)+以字引起的介宾结构。 封之以膏腴之地。〈触龙说赵太后〉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3)动词+(宾语)+量词 举所佩玉诀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4)动词+宾语+副词 后秦击赵者再。〈六国论〉
2023-07-20 06:08:281

文言文阅读六国论苏澈

1. 【对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答案:1.C;2.D;3.A;4.A;解析:(1) ②责怪;③排斥,抵挡;⑤认为秦有罪;⑧比。 (2) ①崤山以西;④挺身而出;⑤休养生息。 (3) A项“乃”,才。 例句与其他三项的“乃”,竟然。 (4) 条件应是“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5) (1)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2)只是他们最终不能做秦国所做到的事,所以因自己的力量逐步削弱,而走向灭亡。 文言文参考译文: 《六国论(节选)》(苏辙) 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民众,全力向西攻打肴山西面方圆千里的秦国,最后竟然不能免于灭亡。 我常常对这个问题深思远虑,认为一定有可以使他们保全自己的策略。因此责怪当时六国那班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而且不能明察天下的形势……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 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 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一直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用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少许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各诸侯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使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吞并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六国论(节选)》(李桢) 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不可只认为秦国有罪。 那个时候,山东诸侯所建的国家中,没有一个能超过秦国的,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没有一年中断。 假使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某一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 2. 六国论 原文 苏洵 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年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取胜,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锋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 求苏轼《六国论》的全文通译~~作业啊 《六国论》译文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肴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 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肴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 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 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 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 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4. 六国论赏析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原因在于态度问题,事情办得好不好先不说,态度上要先端正,这也说明绥靖政策很难取效。同时友邻相望,却不援手,总导致自己覆灭,这也说明和谐是多么的重要啊。 5. 三苏六国论比较异同(在线等)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的六国论比较一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 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 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 6. 关于《六国论》的读书笔记 赏析: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 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 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 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 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 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 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 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 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到了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第二年(1043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苏洵对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弊,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其改弦易辙,增强国力,与敌斗争。 苏洵的议论虽不无可商榷处,但总的立论是正确的,并且不幸为苏洵所言中:就在苏洵死后六十年,终于发生了“靖康之变”(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 《六国论》除去在立论上具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语言的生动性上也堪称典范。 第一段的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然后,作者解释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这就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最后一句总结全段:“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一段起到了“纲”的作用,后面的二、三两段实际上是围绕第一段展开的。 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 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 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 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 的确如此,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 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 7.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探究 原发布者:中国学术期刊网 浅议如何提高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课的课文只是个"例子",要提高语文素养,仅仅谈几个"例子"是远远不够的。”他的意思不言而喻,那就是要提高语文水平和素养,就必须大大增加课外阅读,因为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这种教益,是语文课内教学永远无法达到的。 中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七至九年级(初中生)背诵篇目不少于80篇,课外阅读不少于26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至3部。”由此可见开展课外阅读的重要和必要。 然而,目前”快餐文化”背景下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又如何呢?据笔者对所教的七年级55名学生进行调查,在”一周内看课外书的时间”调查栏目中,完全不看课外书籍的有32名,占58%;一周看课外书时间超过7个小时间的10名,占18%;偶尔翻看一下的9名,占16%。在”你最喜欢看什么课外书”的调查栏目中发现,83%的学生课外阅读消遣休闲的漫画、卡通、袖珍类书籍,看文学类作品的学生只占17%。从上述两项调查中发现,目前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有两个明显的不足:一是阅读量不够;二是目的性不强。 如何提高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23 8. 求问浅析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能力 论文关键字:中学生 语文 课外阅读 能力提高 论文摘要:阅读是现在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手段或是途径,但是,很多同学在阅读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或者是方法不对,阅读应根据学生、教师、学校等具体条件进行相应的指导,才能充分显效。 针对当前中学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本文从自主性阅读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寻求理论依据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语文课外阅读是中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因此,加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中学生素质,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要求。然而,当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状况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加强指导中学生课外阅读,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一、教师应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茫茫书海,学生要自主的去阅读通常是有很大的难度,而且想要通过这样的阅读取得一定成效也是有难度的。课外书籍那么多,要怎样去选择,学生不太会去选择,不能有效地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就需要老师给予一定指导。 通常在新学年或新学期开始阅读课之前采用。它主要是在学生读书的方法、书的选择、阅读的深入、读以致用等方面进行指导。 例如方法指导就是很重要的环节。语文教育家袁哲先生在他的《国语读法教学原论》一书中说过:“读书的目的在获得书中的意义、思想,读法的目的在获得书义之方法。” 读法教学的意义,系根据一系列的目标、目的、循最经济的途径,助成读解文章的能力。”这些论述都明确指出语文老师的任务不是限于教学生去读解一篇篇范文,而在于指导学生掌握多种适合目的的读书方法,从而使学生学而有法,学而得法,达到生动、主动地学的境界。 如在阅读课里,可根据具体的阅读目标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精读与略读,朗读与默读、速读等。还可根据书的内容、目的指导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鉴赏性阅读、积累性阅读、应用性阅读、消遣性阅读,如《读者》之类的刊物作为消遣性阅读。 像《简爱》、《四世同堂》可作为理解性阅读等等,会读书方法就可以使学生乐于读、便于读。 二、让学生自己以探索的形式进行课外阅读 就是给学生布置一个研究任务,进行主动学习的一个课外任务。 这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整理资料,整理撰写文章等一系列的过程,而这也是做、学问的过程。例如我在实习高二的时候我就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的一项课后任务:同学们都下去写关于《三国演义》的启示,要求1500字以上,可查资料。 男生去选择其中的主要的男性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可写人才观、战争观、谋略观、朋友观之类。女生写关于其中主要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对比,可写她们的爱情观、人生观,也可写她们的人生悲剧性,尤其是貂蝉,孙尚香等。 又如我在教苏洵的《六国论》这篇课文时,课后,我要求同学们利用各种方式查阅苏澈的《六国论》的写作方法,采用的论证手段和其父的《六国论》又有何不同。也许学生们会觉得有些难了,但在个过程中,他们学会查找资料、整理资料、撰写文章,这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三、以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 是以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形式,以达到互相促进,启发为目的。牛顿曾说:“一个苹果给他人,仍然是一个苹果,一个思想跟他人交流,就变成了两个思想。” 交流这种课型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阅读活动中的主动能动性,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充分体现学生主动生动地学的特色。学生的学习个性也在交流中得到尊重,因为我们每个人应该根据个人的经验爱好、知识结构与实际需要选择自己的读物,而交流课正是让学生展现个人个性的舞台。 交流课形式多样,如辩论、朗诵会、书评会,练笔交流、演讲专题讨论会等等。例如在我在高二年级实习的那个学期,两个班都开了关于韩寒和郭敬明两个人作品主题异同的谈论会。 学生分别从成才观、人生观、朋友观等角度客观地评述了韩寒和郭敬明的作品,并与实际联系起来,有的评述了作者的成材之路的可靠性,有的则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评述……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而其他学生也从发言的学生身上得到了启发。交流课可以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多方面的培养,兴趣更使阅读效果更好更全面,使学生成为阅读课的主人,可以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成果。 四、根据学生们的兴趣去推荐好的课外读物 这是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推荐好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获得知识为目的一种方法。课堂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终结,而是语文教学的开始。 一方面,作为教师完全有责任主动地将学生的视野引向课外。但是老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他们的兴趣选择不同作家作品进行推荐,推荐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作家作品,另一方面让学生推荐自己所看的书,使学生形成相互激励的心理需求,使学生群体阅读从众倾向得以强化。 例如我在高二实习的那个学期,我就给学生们推荐了中央十套的“百家讲坛”,他们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 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
2023-07-20 06:08:341

“后秦击赵者再”的“再”是什么意思?

两次我们刚学好~今天期中考试,嘿嘿
2023-07-20 06:08:435

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二语文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一、古今异义 1.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2.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检查;今义:探究并领会。 二、通假字 1.輮以为轮 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 有通“又”。暴通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天赋,资质。 三、词类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 3、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 (輮,通"煣","使……弯曲") 4、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作动词, 游泳 ,游水。 5、上食埃土 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6、下饮黄泉 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四、特殊句式 (一)介词结构后置句: 1、青,取之【于蓝】,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从”。 2、青【于蓝】: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3、寒【于水】: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相当于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 (二)定语后置句: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利”是“爪牙”的定语;“强”是“筋骨”的定语。“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五、固定格式 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 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六、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 古义:介词“以”+动词“为”,使……成为。今义: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 古义:两个词。用,介词,因为;心,心思。今义: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藏身。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今:人格高尚的人 七、一词多义 (1)于 青,取之于蓝。(从,介词) 而青于蓝(比,介词)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对于,介词) (2)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但是,连词)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而且,连词) 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连词)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表顺接,就,于是,连词) 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连词) 【二】 1、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险衅:臣以险衅(艰难祸患,指命运不济) (2)见背:慈父见背(背弃我,指死亡) (3)夺:舅夺母志(改变) (4)祚:门衰祚(zuò)薄(福分) (5)鲜:终鲜兄弟(本指少,这里是没有) (6)吊: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安慰) (7)婴:而刘夙婴疾病(缠绕) (8)废:未曾废离(停止侍奉) (9)察:前太守逵察臣孝廉(考察和推举) (10)寻:寻蒙国恩(不久) (11)笃:则刘病日笃(病重) (12)听:听臣微志(准许) (13)拔擢: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ó)(提升) (14)区区: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2、通假字 (1)闵:夙遭闵凶(通“悯”,可忧患的事) (2)零丁:零丁苦辛(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有:常在床蓐祖母今年九十有六(通“又”,表示整数后有零数) (4)蓐:常在床蓐(通“褥”,草席子) 3、一词多义 (1)至:①至微至陋(副词,极其) ②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 (2)以:①臣以险衅(连词,因为) ②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③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 ④猥以微贱(介词,凭身份) 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⑥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3)见:①慈父见背(代词,我,自己) ②二州牧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4、词类活用 (1)日:则病日笃(名作状,一天天地) (2)微贱:猥以微贱(形作名,卑微低贱的身份) (3)闻: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动词使动,使……知道) (4)终:无以终余年(动词使动,使……结束) (5)远,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作动词,远离) 5、古今异义的词 (1)六月:生孩六月(①古义:六个月。②今义:第六月) (2)成立:至于成立(①古义:成人自立。②今义:创立) (3)不行:九岁不行(①古义:不能走路。②今义:不可以) (4)秀才:后刺史荣举臣秀才(①古义:优秀人才。②今义: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 (5)告诉:则告诉不许(①古义:申诉。②今义:让别人知道) (6)辛苦:臣之辛苦(①古义:辛酸苦楚。②今义:身心劳苦) 6、句式 (1)急于星火(介词结构后置)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判断句) (3)谨拜表以闻(陛下)(省略句) (4)逮(臣)奉圣朝,沐浴清化(省略句) (5)则告诉(陛下)不许(省略句) (6)少仕(于)伪朝(省略句) 人教版高二语文六国论知识点及练习题 本篇 文章 整理了人教版高二语文六国论知识点及练习题,包括:重点词语、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的词、句式、难句翻译,下面就一起来学习吧。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率: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2、以: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 3、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为) 4、固:固不在战矣(当然) 5、举:举以予人(拿) 6、然则: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既然如此,那么) 7、判: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确定,断定) 8、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本来) 9、得:此言得之(对) 10、迁:终继五国迁灭(改变) 11、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12、既: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已经) 13、以、为、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用,作为,招致) 14、再: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15、洎、以:洎牧以谗诛(及,等到;因为) 16、诚: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 17、向使: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如) 18、数、理: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天数,命运) 19、为、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被) 20、苟、从: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 故事 (如果,跟随) 二、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 2、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3、当与秦相较(通倘,如果) 三、一词多义 1、非: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 ②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不对) ③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没) 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 2、或: 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人)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③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 ④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 3、得: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 ②此得之(正确) ③诚不得已(办法)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必须,应该) 4、相: ①当与秦相较(指对方) ②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指对方)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相国) 5、势: 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气势) ②其势弱于秦(形势) ③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态势) 四、词类活用 1、事:以地事秦(名作动,侍奉) 2、义:义不赂秦(名作动,行正义) 3、事、礼: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侍奉;礼遇) 4、日、月:日削月割(名作状,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5、却:李牧连却之(动词使动,使退却)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其实:①古义:他实际上。 ②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2、祖父:①古义:祖辈父辈。 ②今义:爷爷。 3、至于:①古义:以致,以至于。 ②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4、智力:①古义:智谋,力量。 ②今义:指人理解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可以:①古义:可以凭借。 ②今义:表示可能、能够或许可。 6、故事:①古义:旧事,前例。 ②今义:用来讲述的真实或虚构的事。 六、句式 1、举(之)以予人(省略句)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 3、赵尝五战于秦(介宾结构后置) 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 七、难句翻译 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译:六国彼此都灭亡,全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 2、不赂者以赂者丧。 译: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译:送给他越多,侵犯他们就越厉害。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译:以致六国终于灭亡,从道理上说本来应该这样。 5、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译: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作为计策,才招致祸患。 6、洎牧以谗诛。 译: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 7、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译: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 8、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译:但被秦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 9、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别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呀! 练习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革灭殆尽(dài)     暴霜露(bào) B.思厥先祖父(jué) 胜负之数(shù) C.弊在赂秦(lù) 为国者(wèi) D.不得下咽(yàn) 洎牧以谗诛(zì) 提示:A项中“暴”读“pù”;C项中“为”读“wéi”;D项中“洎”读“jì”。 答案:B 2.下列各组 句子 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互丧 互:交互。 盖失强援 盖:因为。 B.思厥先祖父 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 暴秦之欲无厌 厌:讨厌。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分出,分清。 终继五国迁灭 迁:改变。 D.后秦击赵者再 再:两次。 苟以天下之大 苟:如果。 提示:B项中“厌”应为“满足”。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然后得一夕安寝  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②⑦联网 B.③④⑤ C.①⑤⑦ D.④⑥⑧ 提示:②“祖父”古义为“祖辈父辈”;③“至于”古义为“到了……地步”;④“智力”古义为“智慧与力量”;⑥“其实”古义为“那实际上”;⑧“故事”古义为“旧事,先例”。 答案:C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不能容于远近 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提示:B项为名词作状语,A、C、D三项为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B 5.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③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  ④城之破也,妇孺不存 ⑤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①⑤ 提示:①被打破,被攻克;②攻克;③解除,解除;④被攻占,被攻克;⑤攻克,攻破。 答案:B 6.下列句中“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齐人勿附于秦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吾祖死于是 D.师不必贤于弟子 提示:A项中“于”为“和”的意思,B项中“至于”为一固定 短语 ,C项中“于”是“在”的意思,D项中“于”与例句中“于”皆是“比”的意思。 答案: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破灭之道也(规律)  ②率赂秦耶(全都) ③固不在战矣(所以)  ④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 ⑤诸侯之所亡(灭亡)  ⑥以有尺寸之地(才,从而)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提示:①句中“道”为“原因,途径”的意思;③句中“固”为“本来”的意思;⑤句中“亡”为“丢失,失去”的意思。 答案:A 8.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赂秦而力亏   而秦兵又至矣 B.破灭之道也 暴秦之欲无厌 C.不赂者以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 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则秦之所大欲 提示:A项,表顺承/转折;C项,因为/用;D项,表列举/那么。 答案:B 9.第二段文字运用的论证 方法 是(  ) ①比喻论证 ②对比论证 ③类比论证 ④引用论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提示:第二段大量使用对比的论证方式。秦之得、诸侯之失,子孙之不甚惜、祖父之艰难,秦之欲无厌、诸侯之地有限皆是对比论证。最后引用古人之言,自然是引证之法了。 答案:D 10.翻译下列句子。 (1)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参考答案:(1)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 (2)(六国)以至于灭亡,是理所当然。 11.“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论断是以怎样的方式提出的?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写此文的本意? 参考答案:第一问:文章开宗明义,起笔即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在阐述这一论点过程中,先用双重否定摒除了战争中强调客观因素(“兵不利,战不善”)的浅陋之见,既而又自为设问,针对“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论调进行了有力的驳解:“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从而使这一论断更加鲜明突出。 第二问:“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和“苟以天下之大……在六国下矣”。 12.作者在第二段中已把赂秦之害阐述清楚,为什么又引用一句古人之言作结? 参考答案:作者在第二段充分论述赂秦之害的基础上,巧妙引用战国时苏代(苏秦之弟)劝阻魏王时的一段话,比喻精当,一语击中了秦欲难填的要害,形象地说明了赂秦必致灭亡的道理,从而有力地支持了本文论点,在结构上也有收束之意。 综合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题。 六国论 苏 辙 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藉之以蔽其西(    ) (2)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 (3)以阴助其急(    ) (4)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    ) 答案:(1)遮蔽 (2)挺身而出 (3)暗中 (4)发展到…… 14.对下面语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A.把韩、魏两国抛弃给秦国,而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 B.让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暗中协助解决韩、魏的急难。 C.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四国在国内休养生息,再让韩、魏用阴谋手段协助解决四国的急难。 D.把韩、魏两国抛弃给秦国,而四国在国内休养生息,四国有了急难,就让韩、魏背地里帮助解决。 提示:本句中的“委”是“受委托而与秦作战”;“休息”即休养生息;“阴”是指暗地里。 答案:B 15.文中举范雎收韩、商鞅收魏的例子用意是什么?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A.为说明昭王出兵攻齐的做法不妥。 B.为证明范雎、商鞅有远见卓识。 C.为说明韩、魏战略地位重要,为天下所重。 D.为证明秦之所忌非韩即魏。 提示:这两个例子是对上文一个观点的论证,这个观点即前面一句“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所以作者的用意应该是论证“天下所重者”。 答案:C 16.对本文和苏洵的《六国论》的内容和写法所作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都把六国分为两类国家,并称赞其中的一类,抨击其中的另一类。 B.都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但一文认为弊在赂秦,一文认为未厚韩亲魏以摈秦。 C.都从六国灭亡立论,都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D.都是在宋王朝面临北方和西夏威胁的形势下发表议论的,都要求积极抗敌。 提示:本题考查对文章文意和写法的整体把握,而且是对两篇文章的对比分析,有一定的难度。两篇文章都对六国作了分类,但并没有赞扬一类,抨击另一类。作者只是对各自的弊端作了分析,任何一类都没有正确的做法,因而也不可能得到作者的赞扬。 答案:A 17.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苏洵的《六国论》中表明全文中心论点的是哪一句话? 参考答案:诸侯及士人不明大势,见识短浅,策略失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18.比较两篇文章,哪一篇见解更为精到? 参考答案:苏洵的文章在于借议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放弃斗争,屈从暴秦这一事实,以表达他关怀时务弹劾当局的高尚情怀;而苏辙则立足六国“不知天下之势”这一点,从战略进行理论详明的 辩论 ,意见扼要而中肯。这种明辨六国是非曲直的见解,显然有超越前人之处。
2023-07-20 06:09:101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词类活用

(1)使……退,击退。 (2)退。 (3)认识。 (4)见识。 (5)zhì,记得。 (6)到……去。 (7)女子出嫁。
2023-07-20 06:09:191

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及词类活用测试题

  文言文词类活用是语文考试常考考点,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 高三语文 文言文句式及词类活用测试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及词类活用测试题   1.下列各组 句子 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刘备天下枭雄   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妪,先大母婢也   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   A.予本非文人画士   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3.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 )   A.甚矣,汝之不惠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天 大寒 ,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   C.沛公安在   大王来何操   D.微斯人,吾谁与归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u2026u2026 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B.夫晋,何厌之有 子何恃而往   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其印为予从辈所得报充里正役   C.生孩六月,慈你见背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7.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 )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毋宁毙于虞人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8.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   9.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卿欲何言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③吾属今为之虏矣④不然,籍何以至此 ⑤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⑦子何恃而往 ⑧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A.①④/②③⑥/⑤⑦⑧   B.①④⑦/②③/⑤⑥⑧   C.①④②③⑥/⑤⑦⑧   D.①④⑦/②⑥/③⑤⑧   10.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   A.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D.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11.下列句子补充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A.今予家(居)是溪,而名莫能定   D.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   C.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D.戊申晦,五鼓,(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12.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B.(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C.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u2026u2026( )其不善者而改之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句的一项是( )   A.人皆得以隶使之   B.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C.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   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B.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C.项伯杀人,臣活之   D.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15.以下句中加点词并非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项是( )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B.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C.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   D.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   16.下列句子中有活用为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   B.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C.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D.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17.下列句子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18.与“左右欲刃相如”中的“刃”用法不同的是(   A.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   B.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C.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人咸阳者王之。   D.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C.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   D.甘其食,美其服u2026u2026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0.以下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B.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C.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D.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专项突破二(40分钟,3*25=7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全是使动用法的一组是( )   A.王之所大欲,可知矣:欲辟土地,朝秦楚   寡人与大国执仇,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当是时也,商君佐之u2026u2026外连横而斗诸侯   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D.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2.下列加点词不是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组是( )   A.爱是溪,人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B.老者奉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妪,先大母婢,乳二世   C.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D.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是( )   A.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B.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C.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4.下列句中“为”宇用法不表判断的一项是( )   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之—   C.以臣为愚   D.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5.下列旬中省略宾语的一句是( )   A.见一老公而问之曰   B.遂持驹去   C.齐桓公出猎   D.明日朝,以告管仲   6.下列句子中旬式不同子其他三旬的是( )   A.管仲贤佐也 B.桓公霸君也   C.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D.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7.下列句子中的“之”用法与其他旬不同的一句是( )   A.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B.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   C.侯生笑曰:“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8.下列句子中全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粪土当年万户侯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B.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   C.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D.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9.下列句子中“见”不表被动的一句是( )   A.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苏秦富贵,以百金偿之,遍报诸所尝见德者   C.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D.人皆以见侮为辱,故斗也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 短语 ,其内部结构不同子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以故不闻其过   B.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   C.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D.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1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D.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C.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D.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12.下列加点的“以”意思不同子其他三句的是( )   A.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C.皆以美于徐公   D.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13.加点的短语没有被动意味的一项是( )   A.臣知欺大王当诛   B.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饥死道路,为群兽所食   D.臣恐天下随风而靡   14.下列省略句补充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良曰:“(我)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B.今少卿乃教(我)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   C.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之)u2022.   D.死马且买之(于)五百金,况生马乎   1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之不拔者二耳。.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附:归附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收检   D.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乃纵反间于燕。   B.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C.而城中鼓噪从之。u2022   D.燕军扰乱奔走。u2022   17.下面句子中不是被动旬的一项是( )   A.人为临茁市掾,不见知 B.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C.乐毅畏诛而不敢归 D.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8.下面句子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另三句的是( )   A.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B.(河伯)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C.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D.燕引兵东围即墨   19.下列句子加点词不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   B.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   C.人生孰无死,贵死得所耳   D.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20.下面句子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句是( )   A.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   B.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   21.下列句子中都省略了介词“于”的一组是()   A.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B.沛公欲王关中 u2022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   D.遂与秦王会渑池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22.下列句子不属子定语后置句的一组是( )   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B.甚矣,汝之不惠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不是名词作状语的一组是( )   A.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卒廷见相如   B.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D.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24.下列各组句子全是否定旬中宾语前置的一组是( )   A.乃人见,曰:“何以战?”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B.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C.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   D.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   25.下列句子不全有形容词活用为意动用法的一组是( )   A.人主自智而愚人   成(名)以其小,劣之   B.客之美我,欲有求于我也。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管仲,世所称贤臣,然孔子小之。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答案   专项突破一   1.D.(“屈平”句为陈述句,其余为判断句。)   2.B.(其余为否定性判断句。)   3.A.(主谓倒装。)   4.D.(“大阉之乱”一句没有宾语前置。)   5.A.(都是宾语前置,且以“之”“是”为标志;B“何C“安在”,即“在安”,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王”句无前置宾语;D“子”句无前置宾语,“臣”句,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6.B.(都表被动。)   7.C.(“于”表动作涉及的对象,不表被动。)   8.A.(其余被动句。)   9.D.(①④⑦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②⑥判断句;③⑤⑧被动句,“举”,被推举。)   10.C.(A“日三四里”省略谓语动词“行”;B三处省略主语;D省略“鸣”的宾语“之”,代指钟磬。)   11.A.(“家是溪”即“家于是溪”,“家”名词作动词,安家;“是溪”表处所:中间省略介词。)   12.D.(省略谓语动词,其余省略主语。)   13.C.(名词,作主语;其余名词活用作状语。)   14.D.(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师”。)   15.D   16.A.(“弱”,使天下之民弱。)   17.B.(“来”,省略宾语“之”,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活用为使动用法。)   18.C.(“王之”,使动,使之为王,让他做王;“目”、“函”、“吏”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与“刃”相同。)   19.C.(“饮赵盾酒”,“使(让)赵盾饮酒”,即招请赵盾来喝酒,“饮”,使动用法。)   20.A.(“屈豪杰”、“却之”、“夭梅病梅”中都有使动用法。)   专项突破二   1.B.(“鄙远”,把(别国的)远地当作边邑。其余为使动用法。)   2.D.(“侣”,意动用法;“草”“露”,名词作状语。余为名词作一般动词。)   3.C.(名字ABD中的“名”都是“命名”之意。)   4.B.(介词,“为何”;其余表判断。)   5.D.(省略介词宾语:以告,以之告。)   6.C.(宾语前置句,余为判断句。)   7.A.(用于偏正短语中,相当于“的”;其余用于主谓之间,无义。)   8.C.(都是使动用法。“粪土”“患”意动用法,“破”“附”“固”“止”“止”为使动用法。)   9.B.(“见德”之“见”,动作涉及的对象;ACD的“见”都表被动。)   10.D.(主谓短语,其余为偏正短语。)   11.D.(名词活用作状语,其余名词活用作动词。)   12.C.(动词,“认为”。其余连词,“因为”之意。)   13.D   14.B.(A应为:沛公,C应是“以剑舞为乐”;D应是“为”)   15.C   16.A(一种计谋;B“南面”,面向南方,指称王;C“鼓噪”,古为中性词,现有贬义;D“扰乱”亦然。)。   17.B(“见丁宁”即“叮咛我”,ACD为被动句)   18.D.(方位名词作状语,其余名词。)   19.C   20.C.(“出与(之)战”,B“以(之)为然”,D“城中(齐人)相与”“立(之)以(之)为”)   21.A   22.B   23.D   24.B   25.D.(小之,以之为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师,名词的意动用法。A愚人,以人为愚;劣之,以之为劣;B美我,以我为美;奇其才,以其才为奇;C耻学于师,以学于师为耻;耻师,以从师为耻。以上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相关 文章 : 1. 高三语文复习技巧:文言文词类活用 2.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及练习 3.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 4. 高三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测试试题 5. 怎么做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
2023-07-20 06:09:271

文言文:苏洵《六国论》原文译文赏析

  《六国论》   宋代: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注释】   1.兵:兵器   2.善:好。   3.弊在赂秦: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赂,贿赂。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4.或曰:有人说。这是设问。下句的“曰”是对该设问的回答。   5.率:都,皆。   6.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7.完:保全。   8.攻取:用攻战(的办法)而夺取。   9.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   10.其实:它的实际数目。   11.所大欲:所最想要的(东西),大,最。   12厥先祖父:泛指他们的先人祖辈,指列国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祖辈与父辈.   13.暴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和下文的斩荆棘,已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创业的艰苦。   14.视:对待   15.举以予人: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实际是举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   16.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17.厌:同“餍”,满足。   18.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诸侯)送给秦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也越急。奉:奉送。弥、愈:都是“更加”的意思。繁:多。   19.判:决定。   20.至于:以至于。   21.*:灭亡。   22.理固宜然:(按照)道理本来就应该这样。   23.事:侍奉。“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24.此言得之:这话对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说的道理。   25.终:最后。   26.继:跟着。   27.迁灭:灭亡。古代灭人国家,同时迁其国宝、重器,故说“迁灭”。   28.与嬴:亲附秦国。与,亲附。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国。   29.既:已经。   30.免:幸免。   31.始有远略:起初有长远的谋略。   32.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33.斯:这   34.始:才   35.速:招致。   36.再:两次。   37.连却之:使...退却(动词的使动用法)   38.洎:及,等到。   39.以:因为   39.谗:小人的坏话。   40.邯郸为郡:秦灭赵之后,把赵国改为秦国的邯郸郡。邯郸,赵国的都城。   4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革,改变,除去。殆,几乎,将要。   42.智力:智谋和力量(国力)。   43.向使:以前假如。   44.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理数。皆指命运。   45.当:同“倘”,如果。   46.易量:容易判断。   47.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48.礼:礼待。名作动。   49.食之不得下咽也:指寝食不安,内心惶恐。下:向下。名作动。咽:吞咽。   50.势:优势。   51.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胁迫,劫持。   5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作状。月,每月,名作状。以,而。   5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胁迫啊!   54.势弱于秦。于:比。   55.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以:可以凭借。   56.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以,凭着。   57.下:指在六国之后   58.从:跟随。   59.故事:旧事,先例。   【赏析】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到了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第二年(1043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苏洵对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弊,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其改弦易辙,增强国力,与敌斗争。苏洵的议论虽不无可商榷处,但总的立论是正确的,并且不幸为苏洵所言中:就在苏洵死后六十年,终于发生了“靖康之变”(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   《六国论》除去在立论上具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语言的生动性上也堪称典范。第一段的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然后,作者解释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就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最后一句总结全段:“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一段起到了“纲”的作用,后面的二、三两段实际上是围绕第一段展开的。   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文章史实论据典型、充分,分析、对比、比喻等论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句式多变,感情激切,富有感染力。本文虽是史论,但作者本意不在于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而在于引出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王朝放弃妥协苟安的政策,警惕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的确如此,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   扩展阅读:   三苏游京   北宋嘉祐初年(1056年),苏洵带二子进京应试,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衡论》、《权书》、《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刘向、贾谊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苏洵。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苏洵,苏洵文名因而大盛。在京期间,认识了保聪禅师,“予在京师,彭州僧保聪来求识予甚勤,及至蜀,闻其自京师归,布衣蔬食以为其徒先,凡若啊年,而所居圆觉院大治。”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二子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   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宋仁宗召苏洵到舍人院参加考试,苏洵推托有病,不肯去应诏。   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苏洵带领全家乘船沿岷江而下,东出三峡,走水路进京,在丰都参观了仙都观,传说这是阴长生升仙的地方,写有《题仙都观》诗凭吊这个仙人。   北宋嘉祐五年(1060年),经韩琦推荐,苏洵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后与陈州(今河南)项城县令姚辟一同修撰礼书《太常因革礼》。   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七月,日苏洵被任命为秘书省试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是月命苏洵去礼院与陈州项城县令姚辟同修太常因革礼书,是月仲兄苏涣出知涟水军,未行提点利州路刑狱,苏洵父子于西郊送别。八月苏轼苏辙参加制科考试及殿试。九月苏轼被任命大理评事,苏辙被任命秘书省校书郎。十一月苏轼辞别父亲去凤翔赴任。   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三月,《太常因革礼》编撰完成。苏洵所著《易传》尚未完成即病重,命子苏轼述其志写完《易传》。四月二十五日病逝于京师,时年58岁。六月具官船载洵由苏轼苏辙扶护出都城,苏轼妻王弗灵柩亦随载而行,自汴入淮溯江而上抵江陵,十二月入峡延水路于第二年四月护丧还家,十月二子尊父命于其母合葬。
2023-07-20 06:09:351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①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②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③”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④继五国迁(31)灭,何哉?与⑤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⑥丧,齐亦不免⑦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⑧不赂秦。是故(32)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33)速⑨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⑩,李牧连却之⑾。洎⑿牧以谗⒀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⒁尽之际,可谓智力⒂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⒃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⒄,当(tǎng)(34)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⒅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⒆秦之心礼⒇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21)也。悲夫!有如此之势(22),而(23)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4)。为(25)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26)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27)秦,而犹有可以(28)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29)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30),是又在六国下矣。注释  1.率:一律,一概。   2.判:确定,断定。   3.“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 魏世家》和《战国策 魏策》。   4.终:最后。   5.与:亲附、亲近。   6.既:已经。   7.免:幸免。   8.义:形容词作名词,坚持正义。   9.速:招致。   10.再:两次。   11.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12.洎:及,等到。   13.谗:小人的坏话。   14.殆:快要。   15.智力:智谋和力量。   16.使:假如。   17.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命运。   18.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19.事:侍奉。   20.礼:礼待。名为动。   21.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吞下。名为动。咽:咽喉。   22.势:形势。   23.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   2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 月,每月,名为状。以,而。   25.为:治理   26.劫:胁迫,挟制。   27.势弱于秦。 于:比。   2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可以凭借。   29.苟以天下之大 苟:如果 以:凭着。   30.故事:旧例。   31.迁:改变   32.是故:因此   33.始:才   34.当:如果译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背景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赏析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到了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第二年(1043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苏洵对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弊,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其改弦易辙,增强国力,与敌斗争。苏洵的议论虽不无可商榷处,但总的立论是正确的,并且不幸为苏洵所言中:就在苏洵死后六十年,终于发生了“靖康之变”(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   《六国论》除去在立论上具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语言的生动性上也堪称典范。第一段的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然后,作者解释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就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最后一句总结全段:“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一段起到了“纲”的作用,后面的二、三两段实际上是围绕第一段展开的。   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   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的确如此,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
2023-07-20 06:09:432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原文:《六国论》 宋代.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译文: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赏析: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到了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第二年(1043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苏洵对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弊,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其改弦易辙,增强国力,与敌斗争。苏洵的议论虽不无可商榷处,但总的立论是正确的,并且不幸为苏洵所言中:就在苏洵死后六十年,终于发生了“靖康之变”(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六国论》除去在立论上具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语言的生动性上也堪称典范。第一段的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然后,作者解释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就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最后一句总结全段:“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一段起到了“纲”的作用,后面的二、三两段实际上是围绕第一段展开的。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文章史实论据典型、充分,分析、对比、比喻等论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句式多变,感情激切,富有感染力。本文虽是史论,但作者本意不在于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而在于引出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王朝放弃妥协苟安的政策,警惕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的确如此,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
2023-07-20 06:09:501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以下是我整理的六国论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篇1   六国论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翻译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注释   六国:齐、楚、燕、赵、韩、魏。   世家:《史记》记述诸侯王的传记称为世家(农民起义领袖陈涉、儒家创始人孔丘也被列人世家,此属例外)。“六国世家”,即六国诸侯王的传记。   窃:私下,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五倍之地、   十倍之众:谓六国与秦相比,有其五倍的土地、十倍的人口。   山西: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期,通称崤山或华山以西为山西。这里指崤山以西。   咎:怪罪。   疏:粗忽。   势:大势、形势。   不在齐、楚、燕、赵:这四国皆远离位于西部的秦国,不与其接壤,故云。而在韩、   魏之郊:韩国疆土有今山西东南部和河南中部,介于秦、楚、魏三国之间,为军事上必争之地。故云秦吞六国,首先战事当发生在“韩、魏之郊”。郊,邑外为郊野。周制,离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后泛指城外、野外。与下句“韩、魏之野”,的“野”,同义,都是田野、国土的意思。   塞:阻塞,挡住。   冲:要冲,军事要道。   蔽山东之诸侯:遮蔽了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   范雎:字叔,战国时魏人。后入秦说秦昭王,   他曾劝说昭王:“天下无变则已,天下有变,其为秦患者孰大于韩乎?王不如收韩。”(《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收韩,收服韩国。   商鞅:也叫卫鞅,卫国贵族,公孙氏。后入秦,劝说孝王伐魏,“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即秦并魏······孝公以为然。使卫鞍将而伐魏······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史记·商君列传》)故云“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   三句:范雌说秦王曰:“夫稚侯越韩、魏而攻齐纲寿,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出师,则害于秦。······越人之国而攻可乎?其于计疏矣。······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释此而远攻,不亦缪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刚,故刚城,今山东省宁阳县。寿,今山东省郓城县。   乘:乘势攻击。   附:依附。   障:屏璋。   委:托付。   区区:小,少。   当:抵当。   折:损折。   东诸侯:山东的诸侯,这里指齐、楚、燕、赵。摈(bìn):排除。   完:全,这里指保全国家的完整。   寇:敌寇,侵略者,这里指秦国。   出身:献身。“以二国”   三句:意谓用韩、魏二国的力量共同对付秦国,齐楚燕赵四国则可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地帮助韩、魏二国的急需之物。阴助,暗中帮助。疆埸(yì):边界。   背盟败约:即“背败盟约。背,背弃。败,破坏。   自相屠灭:指六国间自相残杀。   伺其隙:窥侧着六国疲困的可乘之机。   赏析   此文的开头,欲擒故纵,引出论题。六国“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的绝对优势,却相继为秦所灭,乃是决策者目光短浅,“不知天下之势”之故。随之,从当时的“天下之势”展开论述。   文中反复论证秦与六国争天下,关键就在韩、魏之郊野。因为对秦来说,韩、魏首当其冲,若韩、魏不附,乃是其腹心之疾;对山东之各诸侯国来说,韩、魏是他们理想的屏障。所以在七雄相斗的形势下,韩、魏的地位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就是当时起决定作用的“天下之势”。   形势摆出之后,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引例作证。以秦来说,范雎受秦重用,立即助秦昭王收韩;商鞅受秦重用,则助秦孝公收魏。当韩、魏未附秦之时,昭王出兵攻齐,范堆忧之。由此证明秦欲争得天下,必先收韩、魏而后可。当秦军越韩过魏而攻燕赵,这本身是件冒险之举,若燕赵正面迎战,韩、魏再乘机击之于后,那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秦人远攻燕赵,却毫无韩、魏之忧,那是因为韩、魏屈于秦之淫威而已归附它的原故。文章写到这里,再作收束,归结到“天下之势”。如此说来,韩、魏附秦是不识天下之势了;进而又为其开脱:韩、魏本身势孤力弱,面对虎狼之秦,又怎能自保而不归附于秦呢?其中自含山东各诸侯国“不知天下之势”而不助韩、魏杭秦之意。正由于六国都不能正视天下之势,以致秦人得以东指而“天下追受其祸”。   末段再从各诸侯国着笔,阐明作者为其构想的“自安之计”。当时的天下之势,一方面韩、魏不能单独杭拒强秦,另一方面,山东各诸侯国又要借助韩、魏以巴秦。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山东诸国应不惜代价去“厚韩亲魏以摒秦”。这样,就会出现另一种局面:秦人不敢越过韩、魏的土地远攻齐、楚、燕、赵;而齐、楚、燕、赵也就能安居后方。一旦齐、楚、燕、赵能与韩、魏通力合作,相互支援,那秦国就不能有所作为。这确是当时拯救六国危亡的良方。末尾笔锋一转,回到冷酷的历史现实:即六国决策者目光短浅,不识“天下之势”,彼此“背盟致约,以自相屠灭”,以致“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突”,从而自食恶果,相继灭亡。文章截然而止,含不尽感慨。   全文紧扣“天下之势”,纵论六国与秦争天下中的成致得失,层层解剖,鞭辟入里,说透“自安之计”。而笔又一气流注,曲折尽意。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篇2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   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像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了却咽不下咽喉的。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
2023-07-20 06:10:102

《六国论》翻译及原文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的代表作品。下面是的我为大家精心整的“《六国论》翻译及原文”!供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六国论》翻译及原文    作者简介   苏洵(公元1009年5月22日至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四川眉山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四月二十五日(1009年5月22日),卒于英宗治平三年四月戊申(1066年5月21日),年五十八岁。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馀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乃悉焚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欧阳修上其所著权书、衡论等二十二篇,士大夫争传之。宰相韩琦奏于朝,除秘书省校书郎。历迁陈州项目城令。与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而卒。洵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注释   1.兵:兵器   2.善:好。   3.弊在赂秦: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赂,贿赂。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4.或曰:有人说。这是设问。下句的“曰”是对该设问的回答。   5.率:都,皆。   6.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7.完:保全。   8.攻取:用攻战(的办法)而夺取。   9.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   10.其实:它的实际数目。   11.所大欲:所最想要的(东西),大,最。   12厥先祖父:泛指他们的先人祖辈,指列国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祖辈与父辈.   13.暴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和下文的斩荆棘,已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创业的艰苦。   14.视:对待   15.举以予人: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实际是举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   16.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17.厌:同“餍”,满足。   18.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诸侯)送给秦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也越急。奉:奉送。弥、愈:都是“更加”的意思。繁:多。   19.判:决定。   20.至于:以至于。   21.颠覆:灭亡。   22.理固宜然:(按照)道理本来就应该这样。   23.事:侍奉。“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24.此言得之:这话对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说的道理。   25.终:最后。   26.继:跟着。   27.迁灭:灭亡。古代灭人国家,同时迁其国宝、重器,故说“迁灭”。   28.与嬴:亲附秦国。与,亲附。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国。   29.既:已经。   30.免:幸免。   31.始有远略:起初有长远的谋略。   32.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33.斯:这   34.始:才   35.速:招致。   36.再:两次。   37.连却之:使...退却(动词的使动用法)   38.洎:及,等到。   39.以:因为   39.谗:小人的坏话。   40.邯郸为郡:秦灭赵之后,把赵国改为秦国的邯郸郡。邯郸,赵国的都城。   4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革,改变,除去。殆,几乎,将要。   42.智力:智谋和力量(国力)。   43.向使:以前假如。   44.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理数。皆指命运。   45.当:同“倘”,如果。   46.易量:容易判断。   47.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48.礼:礼待。名作动。   49.食之不得下咽也:指寝食不安,内心惶恐。下:向下。名作动。咽:吞咽。   50.势:优势。   51.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胁迫,劫持。   5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作状。月,每月,名作状。以,而。   5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胁迫啊!   54.势弱于秦。于:比。   55.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以:可以凭借。   56.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以,凭着。   57.下:指在六国之后   58.从:跟随。   59.故事:旧事,先例。    一词多义   以:   1.秦以攻取之外 ( 用,凭。介词)   2.以有尺寸之地 (才,可用而代替)   3.举以予人 ( 把) 全译:把土地拿来送给别人省略句:举以之予人   4.以地事秦 ( 用)   5、苟以天下之大(凭借)   6、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以至于。连词)   7、洎牧以谗诛(由于,因为)   8、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之:   1.较秦之所得(结构助词,的)   2.秦之所大欲(结构助词,的)   3.以有尺寸之地(的 )   4.子孙视之不甚惜 (代词,土地)   5.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的 )   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前一个“之”指奉秦之物,后一个“之”指赂秦各国。都是代词。)   7.此言得之 (代词,指代上面的道理)   而: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因果承接)   2.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可是,表示转折)   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就,承接关系)   4.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转折)   5.二败而三胜(并列)   6.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承接)   然:   1.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2.然后:这样以后。   兵:   1.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2.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3.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   暴:   1.暴霜露(动词,曝露)   2.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   事:   1.以地事秦 (动词,侍奉)   2.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旧事)   犹:   1.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像)   2.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始:   1.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2.始速祸焉(副词,才)   向:   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如,如果)   2.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   亡: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土地。动词)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动词)   3.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亡)   与:   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亲附。动词)   2、与战胜而得者(和。介词)    古今异义   1.其实:   古义:它的实际数量 今义:实际上   2.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   古义:以至于。今义: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4.可以: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5.故事:   古义:旧事,前例 今义:文学体裁的一种   6.智力:   古义:智谋与力量 今义:指人类思考能力与认知水平   7.然后: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开头,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应   8.与:   古义:结交 今义:和   9.速:   古义:招致 今义:速度   10.不行:   古义;到```地方去 今义:不可以   11.再:   古义;两次 今义;第二次   成语   如弃草芥:   芥,小草。就像扔掉一根小草那样。形容毫不在意。   抱薪救火:   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特殊句式   一、介词结构后置   1.赵尝五战于秦   2.齐人勿附于秦   3.其势弱于秦   二、省略句   1.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3.至丹以荆卿为计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6. 邯郸为郡   7.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三、被动句   1.洎牧以谗诛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四、判断句   1.是又在六国下矣   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3.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4.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5.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五、定语后置句   1.苟以天下之大   六、宾语前置句   1.并力西向    词类活用   1.义不赂秦   义:坚持(施行)正义 名词作动词   2.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译为打退 动词的使动用法   3.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事:侍奉 名词作动词   礼:礼待 名词为动词   4.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吞下 名词为动词   5.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日:每天 月:每月名词作状语   6.以地事秦   事:侍奉 名词作动词   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终:坚持到底 形容词作动词   8.不能独完   完:完好,保全 形容词作动词   9.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理:按理来说名词作状语   10.始速祸焉   速:招致 形容词作动词   11.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 形容词作名词   12.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下:取自下策 名词作动词    通假字   1.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通餍:满足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倘:如果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通毋:不要   4.暴霜露   通曝:冒着    译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写作特点   1.借古讽今,针砭时弊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张。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2023-07-20 06:10:171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宋 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译文: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割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由于割地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他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啊!”秦国除用攻战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还得到诸侯的割地贿赂),小的就获得城镇,大的就获得都市,把秦国由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有一百倍,把诸侯贿赂秦国所失去的土地与战败所失去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有一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就不在于战争了。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因而才有一点点土地。可是子孙们看待它却很不珍惜,拿它来送人,就像抛弃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然后才能睡上一夜安稳觉。待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打来了。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没有满足;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谁就越急。所以不用打仗,谁强谁弱、谁胜谁败就已分得清清楚楚了。六国落到灭亡的地步,按理本来应当这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像抱着柴草救火,柴草没有烧完,火就不会熄灭。”这话说得在理啊!齐国不曾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啊。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自己的土地,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灭亡在后,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多次作战,败少胜多。后来秦国又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受谗言被赵王杀害,都城邯郸就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它用兵抵抗却没能坚持到底啊。况且燕赵正处在其他国家被消灭了的时候,可说是智谋已尽,力量单薄,战败而亡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啊。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秦国,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较量,也许还不容易估量呢。唉!如果六国把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非凡的人才,齐心协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连饭也咽不下喉呢。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切不要让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啊!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可是还有能够不割地贿赂而战胜秦国的形势。如果凭着一统天下的大国,却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2023-07-20 06:10:252

六国论文言文知识梳理

1. 六国论重点知识整理 古今异义 1.其实:古义:它的实际数量 今义:实际上 2.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古义:以至于。 今义: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4.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5.故事:古义:旧事,前例 今义:文学体裁的一种 6.智力:古义:智谋与力量 今义:指人类思考能力与认知水平 7.然后: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开头,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应 8.与: 古义:结交 今义:和 9.速: 古义:招致 今义:速度 10.不行:古义;到```地方去 今义:不可以。 2. 苏轼的六国论 知识梳理 【作者简介】 苏洵,北宋散文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明允,号老泉,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 他的文章以政论文成就最高,代表作有《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文章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论辩性强,富有说服力;文字简约,不事雕琢,但笔力雄劲,善作譬喻。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暴霜露 (通“曝”,曝露)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2.古今异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 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到……结局 今义:连词(4)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先例,旧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6)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两次 今义:又,又一次(7)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8)刺客不行 古义:不去行刺 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3.词类活用(1) 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2) 名词作动词。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3) 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的方面,大的方面)4.一词多义(1)兵 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2)暴 暴霜露(动词,曝露) 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3)事 以地事秦 (动词,侍奉)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4)犹 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5)始 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始速祸焉(副词,才)(6)向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 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 二、文言虚词1.而(1) 连词,表因果。 赂秦而力亏/战败而亡(2) 连词,表修饰。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3) 连词,表转折。 而秦兵又至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燕虽小国而后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4) 连词,表承接。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2.之(1) 助词,的。 破灭之道也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2) 定语后置的标志。 苟以天下之大(3)代词。 子孙视之不甚惜(指土地)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代词,前一个代“秦”,后一个代“贿赂”) 此言得之(指上文说的道理)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前一个代指“秦”;后一个助词,的)3.以 (1) 介词,因为。不赂者以赂者丧 洎牧以谗诛(2) 介词,凭借。 秦以攻取之外 苟以天下之大(3) 连词,相当于“而”,才 以有尺寸之地(4) 介词,把。 举以予人(5) 介词,用。 以地事秦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4.为(1) 动词。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成为) 为国者(治理)(2) 表被动。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5.其(1) 代词,它。 其实亦百倍(指获得的土地)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指赵国)(2) 代词,他们的。 能守其土(指燕、赵二国) 其势弱于秦(指六国6.则(1) 连词,就。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2) 连词,那么。 则秦国之所大欲7.与(1) 动词。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交好附)(2) 介词,跟,同,表比较的对象。 与战胜而得者(3) 连词,和,同,表并列。 六国与秦皆诸侯 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用“也”表判断)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用“也”表判断) (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用“皆”表判断)2.省略句 (1)举(之)以(之)予人(省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 (2)(子孙)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省主语“子孙”) (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秦)郡(省定语“秦”,秦国的) 3.倒装句 (1)其势弱于秦(于秦弱,介宾后置) (2)赵尝五战于秦(于秦五战,介宾后置) (3)苟以天下之大(大天下,定语后置) 4.被动句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所,表被动)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表被动) (3)洎牧以谗诛(动词“诛”本身具有被动语态) 【课堂演练】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暴秦之欲无厌 满足 B.不能独完 形容词用动词,保全 C.思厥先祖父 祖辈和父辈 D.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水平不高,能力欠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不赂者以赂者丧 洎牧以谗诛 B.较秦之所得 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则秦国之所大欲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2)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4)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1.D(不去行刺) 2.D(连词,就/连词,那么)3.略。 3. 求六国论文言文总结 古今异义词:其实 祖父 至于 努力 故事 通假字: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 满足) 诚不得已(已通矣 句尾语气词) 词类活用:不能独完(完 形容词作动词 完整的保存) 义不赂秦(义 名词作动词 坚持道义) 李牧连却之(却 使动用法 使。。退却)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 名词作动词 礼遇) 特殊句式: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夫六国皆诸侯。 判断句 举以予人 省略句 赵尝五战于秦。 其势弱于秦。 齐人勿附于秦。 状语后置句 洎牧已谗诛。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句 4. 六国论 苏轼 通假字 一词多义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 形容词作动词 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 名为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吞下。名为动。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 名为状。月:每月。 名为状 以地事秦:事,侍奉。名词作动词。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坚持到底。 形容词作动词 《通假字》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通 餍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倘 《特殊句式》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 洎牧以谗诛③齐人勿附于秦 ④斯用兵之效也 事:侍奉。 势:形势。为:治理。 故事:旧例。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以趋于亡。 以:而。其势弱于秦于:比。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以:可以凭借。 苟以天下之大以:凭着。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其势弱于秦。 介后句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名为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 名为动。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日:每天。名为状。 月:每月。名为状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吞下。咽:咽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例。 五、总结本文的基本文言知识: 其实:它实际上。 祖父:祖辈和父辈。至于:到……的结局。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 咽:咽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例。 5. 六国论 苏轼 通假字 一词多义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形容词作动词 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名为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月:每月。名为状 以地事秦:事,侍奉。名词作动词。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坚持到底。形容词作动词 《通假字》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通 餍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倘 《特殊句式》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 洎牧以谗诛③齐人勿附于秦 ④斯用兵之效也 事:侍奉。势:形势。为:治理。故事:旧例。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以趋于亡。以:而。其势弱于秦于:比。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以:可以凭借。 苟以天下之大以:凭着。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其势弱于秦。介后句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名为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 月:每月。名为状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咽:咽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例。 五、总结本文的基本文言知识: 其实:它实际上。 祖父:祖辈和父辈。至于:到……的结局。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咽:咽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例。 6. 课文六国论求内容 《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1、暴[通“曝”,暴露,冒着]霜露,斩荆棘1、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2、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当[通“倘”,如果]与秦相较 二、古今异义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亦百倍。 2、思厥先祖父[祖辈和父辈],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这样以后]得一夕安寝。4、至于[以致、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智谋和力量]孤危,6、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前例],是又在六国下矣。7、而犹有可以[可以凭借]不赂而胜之之势。 8、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三、词类活用1、赂秦而力亏[使……亏损,使动用法],破灭之道也。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3、小[形作名,小的地盘]则获邑,大[形作名,大的地盘]则得城。 4、至于颠覆,理[名作状,按道理]固宜然。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使动,使……退却,击退]之。 8、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9、以事[名作动,侍奉]秦之心,礼[名作动,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向10、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 四、一词多义:为:1、至丹以荆卿为[作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成为]郡3、有如此之势,而为[介词,被]秦人积威之所劫4、为[治理]国者,无使为[介词,被]积威之所劫哉!以:1、不赂者以[介词,因为]赂者丧2、秦以[介词,用]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连词,才,表结果]有尺寸之地。 4、古人云:“以[介词,拿]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5、洎牧以[因为,介词]谗诛,邯郸为郡,6、以[介词,把]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介词,用]事[侍奉]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7、日削月割,以[表结果连词,相当于“而”,以致]趋于亡。 8、苟以[介词,凭着]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而:1、赂秦而[因而,连词]力亏,破灭之道也。 2、战败而[因果连词]亡,诚不得已3、起视四境,而[转折连词,但是]秦兵又至矣。4、故不战而[转折连词,但是]强弱胜负已判矣。 5、是故燕虽小国而[转折连词,却]后亡,斯用兵之效也6、二败而[并列连词]三胜。7、惜其用武而[转折连词,却]不终也。 8、有如此之势,而[转折连词,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9、其势弱于秦,而[转折连词,可是]犹有可以不赂而[表转折的连词]胜之之势。 10、苟以天下之大,下而[承接连词]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其: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代词,代燕赵之君]土。 2、惜其[代词,它,代赵国]用武而不终也。3、向使三国各爱其[代词,自己的]地。 4、其[代词,代六国]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之:1、子孙视之[代词,它,代土地]不甚惜,举以予人。 2、则吾恐秦人食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得下咽也。3、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代词,代秦国]之[助词,的]势。 4、苟以天下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或:1、或[代词,有的人]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2、当与秦相较,或[或许,副词]未易量。 与:1、与[动词,亲附,亲近]嬴而不助五国也。2、当与[介词,,跟,和]秦相较,或未易量。 亡: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丧失,丢失,动词)者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动词)。向:1、向(先前,以前)使三国各爱其地2、并力西向(朝着,动词) 犹:1、以地事秦,犹 (动词,好象)抱薪救火2、良将犹(副词,还)在 始:1、燕赵之君,始(起初,副词)有远略2、始(才,副词)速祸焉 终:1、终(终于,副词)继五国迁灭2、惜其用武而不终(坚持到底,动词)也。 兵:1、斯用兵(军事行动,名词)之效也.2、非兵(兵器,名词).不利3、起视四境,而秦兵(军队,名词)又至矣.得: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获得)城2、此言得(适宜、得当,符合)之 五、文言句式1、被动句: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洎牧以谗诛 2、判断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3、省略句:较秦之(受赂)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斩荆棘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之)以予人 (诸侯)奉之弥繁,(秦国)侵之愈急4、状语后置句:赵尝五战于秦 (赵尝于秦五战)5、定语后置句:苟以天下之大。 7. 急求语文文言文专家帮忙整理一下苏辙的六国论的文言句式,实虚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追问亲,看清标题好不好,不要用苏洵的来糊弄我要的是【苏辙】的。0|评论求助知友lysedel |来自团队成功在于奋斗 |十三级采纳率67%擅长领域:教育/科学小说东莞市语言学高考 按默认排序|按时间排序 其他回答 共5条检举|12 分钟前南纬十度| 四级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曝露)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 (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2.古今异义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 今义:实际上 (2)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至:到;于:引出结果。以至于。 今义:连词,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4)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谋和力量
2023-07-20 06:10:411

抱薪救火文言文翻译

《史记·魏世家》中苏代与魏安釐王的一段对话:(原文)“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译文)况且用土地侍奉秦国,这就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柴不烧尽,火就不会熄灭的。”大意为: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它告诫我们解决问题或消除灾祸,只有看清事物本质,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否则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灾祸继续扩大。
2023-07-20 06:10:533

苏洵传记文言文阅读

1.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B 朝廷赐给他金帛,苏轼推辞了.辞:拒绝.(2)B A①我②的;B用、拿;C①想法②我,D①表承接②却.(3)C“又为自己求来一个额外的官职”错误,苏轼没有向韩琦要官.原文为“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4)①“比冠”,到二十岁;“博通”,精通;“属”,写;“好”,喜欢.译文为: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②“出”,出了城;“动摇”,动摇民心;“谁与”宾语前置,和谁.译文为: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答案:(1)B(2)B(3)C(4)①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②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答应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从前有的见解,嘴里不能说出,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治平二年,入朝判登闻鼓院.英宗在做藩王时就听到他的名声,想用唐朝旧例召他进翰林院,任知制诰.宰相韩琦说:“苏轼的才能,远大杰出,将来自然应当担当天下大任.关键在于朝廷要培养他,使天下的士人无不敬畏羡慕而佩服他,都想要朝廷使用他,然后召来加以重用,那所有的人都没有异议了.现在突然重用他,天下的士人未必以为正确,恰恰足以使他受到牵累.”英宗说:“姑且给他修起居注如何?”韩琦说:“起居注和知制诰地位相近,不可马上授予.不如在馆阁中较靠上的 *** 授予他,而且请召来考试.”英宗说:“考试不知他能否胜任,像苏轼会有不能担任的吗?”韩琦还是不同意,到试了两篇论,又列入三等,得到了直史馆的职位.苏轼听到了韩琦的话,说:“韩公可以说是靠德行来爱护人的呀.”适逢苏洵去世,朝廷赐给他金帛,苏轼推辞了,要求赠父亲一个官职,于是赠光禄丞.苏轼(到徐州赴任),有洪水决堤要淹没曹村,富民们争着要逃出城避水.苏轼说: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绝不会冲了城.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将卒长呼出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为我尽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逃走,我们这些小人一定效命于您.”于是率领众人拿着畚锸出城,从东南方向筑起长堤,首起戏马台,一直到城门口.雨日夜不停的下,但城却没有沉.苏轼住在那上面,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士兵们全都出了城.做了木岸,以防洪水再至,朝廷很赞赏他.。 2. 苏洵的文言文200字左右的 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颜书四十韵》:任君北方来,手出《邠州碑》。 为是鲁公写,遗我我不辞。鲁公实豪杰,慷慨忠义姿。 忆在天宝末,变起渔阳师。猛士不敢当,儒生横义旗。 感激数十郡,连衡斗羌夷。新造势尚弱,胡马力未衰。 用兵竟不胜,叹息真数奇。杲兄死常山,烈士泪满颐。 鲁公不死敌,天下皆熙熙。奈何不爱死,再使踏鲸鳍?公固不畏死,吾实悲当时。 缅邈念高谊,惜哉我生迟。近日见异说,不知作者谁。 云公本不死,此事亦已奇。〈或云公尸解。 虽见杀,而实不死。〉大抵天下心,人人属公思。 加以不死状,慰此苦叹悲。我欲哭公墓,莽莽不可知。 爱其平生迹,往往或孑遗。此字出公手,一见减叹咨。 使公不善书,笔墨纷讹痴。思其平生事,岂忍弃路岐?况此字颇怪,堂堂伟形仪。 骏极有深稳,骨老成支离。点画乃应和,关连不相违。 有如一人身,鼻口耳目眉。彼此异状貌,各自相结维。 离离天上星,分如不相持。左右自缀会,或作斗与箕。 骨严体端重,安置无欹危。篆鼎兀大腹,高屋无弱楣。 古器合尺度,法物应矩规。想其始下笔,庄重不自卑。 虞柳岂不好,结束烦馽羁。笔法未离俗,庸手尚敢窥。 自我见此字,得纸无所施。一车会百木,斤斧所易为。 团团彼明月,欲画形终非。谁知忠义心,余力尚及斯。 因此数幅纸,使我重叹嘻。 3. 苏洵的文言文200字左右的 苏洵《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颜书四十韵》: 任君北方来,手出《邠州碑》。为是鲁公写,遗我我不辞。鲁公实豪杰,慷慨忠义姿。忆在天宝末,变起渔阳师。猛士不敢当,儒生横义旗。感激数十郡,连衡斗羌夷。新造势尚弱,胡马力未衰。用兵竟不胜,叹息真数奇。杲兄死常山,烈士泪满颐。鲁公不死敌,天下皆熙熙。奈何不爱死,再使踏鲸鳍?公固不畏死,吾实悲当时。缅邈念高谊,惜哉我生迟。近日见异说,不知作者谁。云公本不死,此事亦已奇。〈或云公尸解。虽见杀,而实不死。〉大抵天下心,人人属公思。加以不死状,慰此苦叹悲。我欲哭公墓,莽莽不可知。爱其平生迹,往往或孑遗。此字出公手,一见减叹咨。使公不善书,笔墨纷讹痴。思其平生事,岂忍弃路岐?况此字颇怪,堂堂伟形仪。骏极有深稳,骨老成支离。点画乃应和,关连不相违。有如一人身,鼻口耳目眉。彼此异状貌,各自相结维。离离天上星,分如不相持。左右自缀会,或作斗与箕。骨严体端重,安置无欹危。篆鼎兀大腹,高屋无弱楣。古器合尺度,法物应矩规。想其始下笔,庄重不自卑。虞柳岂不好,结束烦馽羁。笔法未离俗,庸手尚敢窥。自我见此字,得纸无所施。一车会百木,斤斧所易为。团团彼明月,欲画形终非。谁知忠义心,余力尚及斯。因此数幅纸,使我重叹嘻。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小题1:C小题2:A小题3:C小题4:(1)幸运的是能够没有折断,没有腐烂,便被人认为是有用之材,于是遭受到斧头砍伐的灾祸。 【得分点:“材”,“为……所”,“患”,各1分,句意1分,共4分】(2)就被喜欢多事的人拿走,加工做成木假山,从此它就可以脱离泥沙而且避免斧砍刀削的灾难了。【得分点:“好事者”,“以为”,“脱”,“远”,句意,共4分】(3)也没有被樵夫、农民当作木柴,然后才能来到这里,那么这里面的理数似乎不是偶然的啊。 【得分点:“野人”、“所薪”“理”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小题1:。 5. 有没有关于苏轼的传记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的时候,父亲苏洵去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口把书上知识传授他,听到古今成败的事件,马上能够说出其中要义。程氏读东汉人物《范滂传》,感慨而叹息,苏轼问母亲:“我如果做范滂,母亲会答应吗?”程氏说:“你能做到范滂,我难道就做不了范滂的母亲吗?” 等到弱冠,博通经史,写文章每天可以写数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著作。后来读《庄子》,感叹说道:“我以前也有一些观念,但总是表达不出来,现在看到这本书,觉得真是深入我心!”嘉佑二年,参加礼部的考试。当时文风崇尚诡谲不合正道,主考官欧阳修想拯救这种现象,看到了苏轼的《刑赏忠厚论》,大为惊喜,想要选为众人之冠(第一),但犹然怀疑是自己的门生曾巩所作,于是只排在第二。后来用《春秋对义》考试又得第一,参加殿试,中了乙科。后来以书信形式进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说:“我应该避让一下,好让这个人出人头地。”听说的人开始都不相信,时间久了才最终信服。 苏轼因为母亲去世服丧在家。嘉佑五年,调任为福昌主薄。欧阳修认为苏轼才能学识兼备,推荐他入了秘阁。考试六论,之前做文章都不起草,所以文章大多不工整。苏轼做文章开始起草之后,文采意思都粲然可观。之后对答制策,考入三等,自宋朝以来,制策进入三等的,只有吴育与苏轼两人而已。 熙宁四年,适逢元宵节,皇帝下令压低价格为宫中购买花灯。苏轼上书说:“您哪里是自己喜欢看花灯呢?您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让皇太后高兴罢了。而老百姓却不可能全都明白您的用心,都认为您是为了满足眼睛观赏这样小的需要,夺取了他们吃饭穿衣所必需的钱财。这件事很小,但它的影响很大,希望您收回这个命令。”皇帝于是下诏停办这件事。当时王安石正在创行新法,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面跟前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做了杭州通判。 这时新的政令一天天下达,苏轼在杭州任上总是利用新法中对百姓有利的内容造福百姓,百姓们因此生活安定。调任密州。司农下令实施新法,不按时施行的人按违反国家制度判罪。轼对提举官说:“违反制度的判罚,如果是出自朝廷,谁敢不听从?如今命令出自司农,这是擅自制定律法。”提举官害怕地说:“请您先不要追究这件事。”不久,朝廷知道这个法令危害百姓利益,于是下令废除了它。 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于是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连。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版。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又向朝廷要求调来服役的人,加高修筑旧城墙,修筑木制堤岸,用以防备洪水再来。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 调任湖州,因为有一些不便于民的事情不敢明说,就写诗暗示,希望对国家有所帮助。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从他的诗中挑出一些词语,断章取义牵强附会说苏轼的诗是在诽谤朝廷,把他逮捕押赴台狱,想置他于死地。案件审问了很久也没有判决。神宗非常喜欢苏轼的才学,安排他担任黄州团练副使。苏轼与黄州的田父野老,一起生活在溪旁山间,在东坡修筑房舍,自号“东坡居士”。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1)幸运的是能够没有折断,没有腐烂,便被人认为是有用之材,于是遭受到斧头砍伐的灾祸。【得分点:“材”,“为……所”,“患”,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2)就被喜欢多事的人拿走,加工做成木假山,从此它就可以脱离泥沙而且避免斧砍刀削的灾难了。【得分点:“好事者”,“以为”,“脱”,“远”,句意,共4分】 (3)也没有被樵夫、农民当作木柴,然后才能来到这里,那么这里面的理数似乎不是偶然的啊。【得分点:“野人”、“所薪”“理”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小题1: 试题分析:几何,此处应为“多次”之意。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小题2: 试题分析:两个“所"字都是“为……所”被动结构。B第一个“之”助词,可译为“的”;第二个“之”代词,“我”。 C第一个“者”,助词,“……的人”;第二个“者”,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D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第二个“而” 通“尔”,你们的。 小题3: 试题分析:原文是说“非徒爱其似山”,不仅仅是因为它外形像山,而不是“不是因为它像山”。 综合近些年来的高考设题情况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1)“材”,名词动用;“为……所”,被动句式;“患”,灾祸,祸患。(2)“好事者”,“以为”应为“以之为”,“脱”“远”脱离,远离之意。(3)“野人”,“所薪”,“理”, 【参考译文】 树木生长,有的还在幼苗时便死了,有的长到两手合围粗细时就死了。幸而长成可以用作栋梁的,也就被砍伐了。不幸而被大风拔起,被流水漂走,有的折断了,有的腐烂了;幸而能够没有折断,没有腐烂,便被人认为是有用之材,于是遭受到斧头砍伐的灾祸。其中最幸运的,在急流和泥沙之中漂流沉埋,不知经过几百年,在水冲虫蛀之后,有的形状好似山峰一样,就被喜欢多事的人拿走,加工做成木假山,从此它就可以脱离泥沙而且避免斧砍刀削的灾难了。但是,在荒野的江边,像这样形状似山峰的树木有多少啊,不被好事的人发现,却被樵夫农民当作木柴的,哪里数得清呢?那么在这最幸运的树木中,又存在着不幸呢! 我家有一座三个峰头的木假山。每当我想到它,总觉得在这中间似乎有命运在起作用。况且,它在发芽抽条时没有死,在长成两手合抱粗细时没有死,可用作栋梁而没有被砍伐,被风拔起,在水中漂浮而没有折断,没有腐烂,没有折断腐烂却未被人当作材料,以至于遭受斧头的砍伐,从急流泥沙之中出来,也没有被樵夫、农民当作木柴,然后才能来到这里,那么这里面的理数似乎不是偶然的啊。 然而,我喜爱木假山,不光是喜爱它像山,而是还有感慨寄寓其间;不仅喜爱它,而且对它又有敬意。我看到中间的峰头,魁梧奇伟,神情高傲舒展,意态气概端正庄重,好像有什么办法使它旁边的两座峰倾服似的。旁边的两座山峰,庄重谨慎,威严挺拔,凛然不可侵犯。虽然它们所处的地位是服从于中间峰头的,但那高耸挺立的样子,绝然没有丝毫奉迎依附的意思,啊!它们是令人敬佩的呀!它们是令人感慨的呀!
2023-07-20 06:11:261

高二文言文选修第一篇

1. 高中(必修一)语文学的第一篇古文是什么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①,以其无礼于晋②,且贰于楚也③。晋军函陵④,秦军泛南⑤。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⑦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⑧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⑨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⑽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⑾,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⑿。吾其还也。”亦去之。 2. 高中选修1六国论全篇课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年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取胜,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锋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文言文有哪些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文言文有三篇:烛之武退秦师 、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1、先秦左丘明的《烛之武退秦师》内容讲述公元前630年,秦、晋借口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与楚国亲近,而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前往敌国交涉,于强秦面前,其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该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 2、战国为多人所作的《战国策·燕策三》中的《荆轲刺秦王》,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为燕国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英雄荆轲的形象。 3、《鸿门宴》是汉代大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文章叙述了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及刘邦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 扩展资料:作为高中语文必修的文言文还有: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等等。 1、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 《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2、《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 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3、《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 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1。 4. 【高一语文文言文必修二】 高一语文文言文第四单元教案全集 粤教版 必修4.一语文文言文第四单元教案全集14、孔孟二章《季氏将伐颛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语录体的论述方式.“修文德以来远人”了解本文语言高度精炼的特点.季氏伐 。 高一必修一文言文,高一数学必修1教案.一语文文言文第四单元教案全集14、孔孟二章《季氏将伐颛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语录体的论述方式.“修文德以来远人”了解本文语言高度精炼的特点.季氏伐 。高一语文必修3 所有文言文的文言现象整理 课件-苏教版 ppt.版高一必修三所有文言文的x0b 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固定句式 制作:江苏省射阳中学语文组韦文芹 勤奋成就学业 学习改变命运 成功在于细节 勤奋成就学业 学习改 。 苏教版必修一文言文,苏教版必修五文言文.版高一必修三所有文言文的x0b 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固定句式 制作:江苏省射阳中学语文组韦文芹 勤奋成就学业 学习改变命运 成功在于细节 勤奋成就学业 学习改 。 5. 语文文言文高二选修 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翻译: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翻译: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不再能见到整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 未尝,而况大軱乎!翻译: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 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翻译: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项羽之死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翻译:于是项王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趁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驰而逃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翻译:项王又带着骑兵向东,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翻译:这时,赤泉侯杨喜为汉军骑将,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倒退了好几里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翻译: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祭十二郎文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翻译:我幼年丧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好靠哥嫂抚养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翻译:我十九岁时,初次来到京城。四年以后,才回去看你。又过了四年,我去河阳凭吊祖先的坟墓,碰上你护送嫂嫂的灵柩来安葬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翻译: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 翻译:实在不敢把它当作真的啊!如果是梦,传来的噩耗不是真的,可是东野的来信,耿兰的报丧,却又为什么在我身边呢? 伶官传序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翻译: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翻译: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翻译: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翻译: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6. 高中必修一,二的所有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急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例如: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梁将即楚将项燕.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例如:此人力士. 注意点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一)有标志古代汉语表被动的句式主要有四种: (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王建禽于秦.(齐王建被秦国活捉了.禽,通擒) [简析]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王建”是受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我虽然想再说一些,但考虑不一定被理解) 句中的“见”,用在动词“察”前,表示被动,“见察”,即“被察”之意.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担心被您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草房被秋风吹坏了)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被”用在动词前表被动.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简析]“受……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于”引出主动者“人”.这种句式数量较少. (二)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注意点: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三、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1、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u2022晏子辞千金》) 2、悲哉,世也!(《工之侨献琴》) 四、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经常前置. 否定句就是有否定词“不”“毋”“未”“莫”等的句子.在这类句子中,代词作宾语时,则常常放在动词前面.例如: ①我无尔诈,尔无我虞.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③《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简析]①句的“尔”“我”,代词,分别作动词“诈”“虞”的宾语,因两个分句都是否定句,所以“尔”、“我”分别放在“诈”“虞”的前面,放在否定词“无”(毋)的后面.②句的“之”,代词,指代自比管仲、乐毅的说法,用在否定句中,作动词“许”的宾语,放在“许”的前面、否定副词“莫”的后面.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宾语前置这种格式.例如: ①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②未绝鼓音. 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023-07-20 06:11:481

苏询的文言文

1. 文言文《宋史.苏询传》翻译器 原文: 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 且夫天下之变,常伏于安,田文所谓“子少国危,大臣未附”,当是之时,而无腹心之臣,可为寒心哉!昔者高祖之末,天下既定矣,而又以周勃遗孝惠、孝文;武帝之末,天下既治矣,而又以霍光遗孝昭、孝宣。盖天下虽有泰山之势,而圣人常以累卵为心,故虽守成之世,而腹心之臣不可去也。 《传》曰:“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彼冢宰者,非腹心之臣,天子安能举天下之事委之,三年不置疑于其间邪?又曰:“五载一巡狩。” 彼无腹心之臣,五载一出,捐千里之畿,而谁与守邪?今夫一家之中必有宗老,一介之士必有密友,以开心胸,以济缓急,奈何天子而无腹心之臣乎?近世之君抗然于上,而使宰相眇然于下,上下不接,而其志不通矣。臣视君如天之辽然而不可亲,而君亦如天之视人,泊然无爱之之心也。 是以社稷之忧,彼不以为忧,君忧不辱,君辱不死。一人誉之则用之,一人毁之则舍之。 宰相避嫌畏讥且不暇,何暇尽心以忧社稷?数迁数易,视相府如传舍。百官泛泛于下,而天子惸惸(qióng :同“茕”。 没有兄弟,孤独)于上,一旦有卒然之忧,吾未见其不颠沛而殒越也。圣人之任腹心之臣也,尊之如父师,爱之如兄弟,执手入卧内,同起居寝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尊其爵,厚其禄,重其权,而后可与议天下之机,虑天下之变。 宰相韩琦见其书,善之,奏于朝,召试舍人院,辞疾不至,遂除秘书省校书郎。 会太常修纂建隆以来礼书,乃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方奏未报,卒。 赐其家缣、银二百,子轼辞所赐,求赠官,特赠光禄寺丞,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蜀。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 译文 : 有人会说:“所谓心机,只有创业之君才借助于它,作为守成之世,君子有什么必要把事情搞得那么神秘,有什么必要信用心腹之臣呢?”这真是一种可悲可叹的论调,试问,我们现今的守成之世能与太古之世相比吗?不能,这就说明心机不可不用。况且天下之变常陷伏于所谓太平盛世,就像田文所说:“子少国危,大臣未附。” 这种景况没有心腹之臣难道不叫人寒心吗?过去,汉高祖临终前天下本已安定,然而刘邦仍嘱咐周勃辅佐孝惠帝、孝文帝。汉武帝临终前,天下本已大治,但他也吩咐霍光做孝昭帝和孝宣帝的心腹之臣。 纵然天下有泰山不倒之稳势,圣人也常有累卵之忧心。由此可看出,守成之世,圣人不可不要心腹之臣。 《左传》说“:百官总己以听于宰相。”宰相如果不是腹心之臣,天子怎能把天下大事委托给他管理,而且三年不对他产生怀疑呢?《左传》还说:“五载一巡狩。” 如果天子无心腹之臣,在他五年一度的例行出巡时,怎能放心抛开千里之外的京城。又要谁来为他守护京城呢?现在一家中必有宗老,一介寒士必有密友,借以开启心胸,接济缓急。 为什么作为天子就不该有腹心之臣呢?近世的一些君王威然高高在上,而使宰相渺然听命于下。君臣之间界线分明,上下之间没有沟通。 臣视君仿佛有天上的星星那么遥远而不得亲近,君主也像在天上俯视臣子,泊然无抚爱之心。这就容易造成这样一种状况:国家有忧,臣子不以为忧;君主有忧,臣子不感到屈辱;君主受到污辱,臣子不去为君主而死。 另外,近世君主用人没有自己的尺度,有一个人说某人好就马上任用他,而有一个人说某人不好就马上割舍他。在这种氛围下,作为宰相,他避嫌畏讥都来不及,哪里还有时间专心以国事为忧呢?外降无常,信疑不定,使宰相视宰相之府如传舍。 百官泛泛于下而天子高高在上,一旦有紧急之忧,君臣莫不颠沛流离甚至遭杀身之祸。所以我认为,圣人之任用心腹之臣,要尊之如父师,爱之如兄弟,相互之间无猜疑和禁忌,同起居寝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夸奖他我是这样,百人诋毁他我也是这样,仍使他有高贵的爵位,有优厚的俸禄,有十足的权力,然后与他共同商议国家机密大事,共同考虑应付天下之事变。 宰相韩琦看到苏洵的文章后十分赞赏,并将此文章奏报到朝廷,苏洵因此被召试舍人院,但他以有病为由没有到任。于是又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 当时正赶上太常修撰建隆以来的礼书,故以苏洵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与陈州项城令姚辟一起用修礼书,并撰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可惜书成之后,刚刚上奏而没有得到回音,苏询就去世了。皇帝特意赐绸、银二百给他家里,但其子苏轼辞退了所赐之钱,只求赠官,因此皇帝特赠苏洵为光禄寺丞,并敕令有关部门用船将苏洵的遗体运回四川。 苏洵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 2. 苏洵的文言文200字左右的 苏洵《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颜书四十韵》: 任君北方来,手出《邠州碑》。为是鲁公写,遗我我不辞。鲁公实豪杰,慷慨忠义姿。忆在天宝末,变起渔阳师。猛士不敢当,儒生横义旗。感激数十郡,连衡斗羌夷。新造势尚弱,胡马力未衰。用兵竟不胜,叹息真数奇。杲兄死常山,烈士泪满颐。鲁公不死敌,天下皆熙熙。奈何不爱死,再使踏鲸鳍?公固不畏死,吾实悲当时。缅邈念高谊,惜哉我生迟。近日见异说,不知作者谁。云公本不死,此事亦已奇。〈或云公尸解。虽见杀,而实不死。〉大抵天下心,人人属公思。加以不死状,慰此苦叹悲。我欲哭公墓,莽莽不可知。爱其平生迹,往往或孑遗。此字出公手,一见减叹咨。使公不善书,笔墨纷讹痴。思其平生事,岂忍弃路岐?况此字颇怪,堂堂伟形仪。骏极有深稳,骨老成支离。点画乃应和,关连不相违。有如一人身,鼻口耳目眉。彼此异状貌,各自相结维。离离天上星,分如不相持。左右自缀会,或作斗与箕。骨严体端重,安置无欹危。篆鼎兀大腹,高屋无弱楣。古器合尺度,法物应矩规。想其始下笔,庄重不自卑。虞柳岂不好,结束烦馽羁。笔法未离俗,庸手尚敢窥。自我见此字,得纸无所施。一车会百木,斤斧所易为。团团彼明月,欲画形终非。谁知忠义心,余力尚及斯。因此数幅纸,使我重叹嘻。 3. 苏询 简介 苏洵 姓名:苏洵 号老泉 字明允 性别:男 生卒年:1009—1066 所属朝代:宋代 所属文学时期:宋代文学 所属流派:三苏 唐宋八大家 代表作品:权书 衡论 生平介绍 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佑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佑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 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苏洵的《权书》10篇、《几策》中的《审敌》篇、《衡论》中的《御将》和《兵制》篇,还有《上韩枢密书》、《制敌》和《上皇帝书》,都论述了军事问题。在著名的《六国论》中,他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审敌》更进一步揭露这种贿敌政策的实质是残民。《兵制》提出了改革兵制、恢复武举、信用才将等主张。《权书》系统地研究战略战术问题。在《项籍》中,他指出项籍不能乘胜直捣咸阳的战略错误。他还强调避实击虚、以强攻弱、善用奇兵和疑兵、打速决战、突击取胜等战略战术原则。 苏洵的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的篇章。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他希望出使契丹的友人石昌言不畏 *** ,藐视敌人,写得有气势。《张益州画像记》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塑造了一个宽政爱民的封建官吏形象。《木假山记》借物抒怀,赞美一种巍然自立、刚直不阿的精神。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苏明允哀词》),这些说法都是比较中肯的。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宛转见长。苏洵在《上田枢密书》中也自评其文兼得“诗人之优柔,骚人之清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炼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如《仲兄字文甫说》,以风水相激比喻自然成文的一段描写,即是一例。 苏洵论文,见解亦多精辟。他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写法。他特别善于从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和艺术特色,例如《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对孟子、韩愈和欧阳修文章的评论就很精当。 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宋人叶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石林诗话》)。其《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为佳作,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苏洵著作,宋代以多种版本流行,原本大都散佚,今存者有北宋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嘉佑集》15卷。 同时期作家 曾巩、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 4. 文言文答王以明的翻译 近日始学读书,尽心观欧阳修,苏洵、曾巩、陈亮、陆游诸公文集。每读一篇,心悸口呿①,自以为未尝识字。然性不耐静,,读未终帙②,已呼累马③,促诸年少出游,或逢佳山水,耽玩竟日。 归当自责顽钝如此当何所成乃以一婢④自监。读书稍倦,令得呵责,或提其耳、或敲其头、或擦其鼻,须快醒乃止。”婢不如命者,罚治之。习久,渐惯苦读,古人徽意,或有一二悟解处,则叫号跳跃,如渴鹿之奔泉也!曹公曰:“老而好学,惟吾与袁伯业。⑤”当知读书亦是难事。 (节选自《答王以明》作者袁道宏) 【注释】①口呿:张开口合不拢,形容受到震惊。②帙:卷。③累马:牵马,备马。④婢:使女,女仆。⑤袁伯业:袁绍的从兄袁遗,字伯业。 近日才开始用心读书,专心的阅读了欧阳修,苏洵、曾巩、陈亮、陆游等人的文集。每读一篇,都震惊的心跳,合不上嘴,竟以为自己还不识字。但是我性格耐不住寂寞,一卷书还没读完,就呼喊让人备马,催促年少的朋友们去出游,有时遇到好的山水,就整天游赏。 回来后就自己责备自己竟然如此顽劣愚钝,将来有什么成就?于是就让一个丫环监督自己。我读书稍微感到困倦的时候,将让他斥责我,有时扯我的耳朵、有时敲我的头、有时刮我的鼻子,直道叫醒我为止。”丫环没有按我的命令做,就惩罚她。时间长了,渐渐习惯了苦读,古人精妙的思想,有时有一二处看明白了,就号叫跳跃,就像口渴的鹿奔向泉水!曹操曾说:“老了还依然好学,只有我和袁遗(字伯业)。”应当知道读书也是件难事。 5. 苏轼秋声赋文言文答案 《秋声赋》练习检测 答案 一、文学常识:(2分) 欧阳修,北宋文坛领袖,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二、文言词汇整理:(64分)1、解释加点的古今异义词:(1)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清明:清朗明净 (2)物过盛而当杀 当杀:必定衰败 (3)黟然黑者为星星 星星:点点白发2、说明句中活用现象并作解释:(1)欧阳子方夜读书 夜:名作状,在夜里 (2)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实:名作动,结果实 (3)百忧感其心 感:使u201eu201e有感触 (4)万事劳其形 劳:使u201eu201e劳累3、解释其他重点字词:(1)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 悚然:惊恐的样子 (2)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 疾走:快跑 (3)乃其一气之余烈 余烈:余威 (4)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中:心中。摇:损耗。 (5)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戕贼:伤害 (6)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但闻:只听说 (7)其气栗冽,砭人肌骨 砭:刺 (8)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霏:浓密的样子 (9)欧阳子方夜读书 方:正4、解释虚词:而(1)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 表修饰连词 (2)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 表并列连词,并且 (3)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 表并列连词,并且 (4)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表承接连词,就 (5)物既老而悲伤,物过盛而当杀 表承接连词,就 百度文库用户有奖调查1/3 (6)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表修饰连词 者(1)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表定语后置,助词 (2)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代词,代指头发 (3)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表判断语气,助词 以(1)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 以,并列连词,相当于“而” (2)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以:介词,把 (3)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以:介词,凭,用 之(1)盖夫秋之为状也 之:表去独,不译 (2)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之:代词,指代秋风 (3)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之:助词,的 (4)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 之:去独,不译 三、说明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5分)1、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定语后置)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判断句)3、商,伤也。 (判断句)4、夫秋,刑官也。 (判断句)5、胡为而来哉? (介宾前置句) 四、翻译句子:(13分)1、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2分) ——听到有从西南方向传来的声音,不禁惊恐地侧耳倾听2、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3分) ——各种忧伤的事情使他的心绪生发感触,无穷无尽的事情让他的身体疲惫劳累,在内心有所触动,就必然会损耗他的精气。3、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3分) ——更何况还要思考那些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忧虑那些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当然就会使他那红润青春的面容变得像枯木一样苍老,乌黑发亮的头发中出现星星白发。 4、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3分) ——(夏天)繁茂的绿草彼此争盛,欣欣向荣;高大的树木青翠茂盛,令人愉悦。草被秋风拂过便变了颜色,树遭遇秋风便叶子飘零。 5、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2分)2/3 ——它们之所以衰败零落是因为秋气的余威。 五、读课文,回答问题(要点):(12分)1.第一自然段描绘了什么景物?怎样描绘的?这样写表达好处是什么? (3分) 答:秋声。从听觉角度,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秋声气势汹涌,来势猛烈。 形象化的比喻,借有形描绘无形,化虚为实,写出了秋声之形,引出作者的悲秋之情。2. 第二自然段在描写秋声之外,还写了些什么?这与写秋声有怎样的联系?(3分) 答:秋色惨淡,秋容清明,秋意萧条,山川寂寥,秋气凛冽摧败草木,秋心肃杀,秋乐悲伤。 烘托秋声之悲,衬出欧阳子内心之悲凉。3. 第三自然段中,作者从聆听秋声中抒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悟?(3分) 答:由秋声及草木,由草木而人生,悲秋伤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人事忧劳对人的伤害,更甚于秋气对草木的摧残。人应该知足常乐,不要与人争荣。 作者透悟人生,渴望超然尘外,心境淡泊。4. 文中两次写“童子”、文末写“虫声”有何妙处?(3分) 答:以童子少不更事、不解风情反衬欧阳子历经沧桑、感慨良多;以秋虫唧唧烘托欧阳子心境悲凉孤寂。
2023-07-20 06:11:561

赵尝五战于秦 二败而三胜翻译

  “二败而三胜”的“而”表转折,“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的意思是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  出处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出自宋代苏洵的《六国论》,原文如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作者简介  苏洵,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苏洵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代表作有《六国论》、《心术》、《管仲论》等。
2023-07-20 06:12:141

苏洵原文_翻译及赏析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苏洵 生平 大事年表 父亲苏序,母亲史氏,有两位兄长苏澹、苏涣。苏洵少时不好读,19岁时娶妻程氏,27岁时立下决心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苦读,学业大进。 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 嘉祐二年(1057年),二子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 嘉祐三年(1058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 嘉祐五年(1060年),经韩琦推荐任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又授命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介绍 苏洵(公元1009年5月22日至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四川眉山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四月二十五日(1009年5月22日),卒于英宗治平三年四月戊申(1066年5月21日),年五十八岁。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乃悉焚所写文章,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欧阳修上其所著《衡论》《权书》等二十二篇,士大夫争传之。宰相韩琦奏于朝,除秘书省校书郎。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而卒。洵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諡法>三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纪念设施 墓地 苏洵墓,别名苏坟山,位于四川眉山市东坡区土地乡公益村西。为苏洵及夫人程氏、苏轼原配夫人王弗的墓地。始建于宋代,清嘉庆年间进行过大修。欧阳修《苏洵墓志铭》中有“苏君,讳洵,字明允……葬于彭山之安镇乡可龙里。”早在北宋嘉祐二年(1057),苏洵为葬亡妻程氏,便在武阳县(属眉州)东北安镇乡可龙里的“老翁井”侧面,距“老翁井”仅十余步的地方寻得墓地。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苏轼的前妻王弗病逝于京师,1066年苏洵亦病逝于京城。苏轼、苏辙扶柩归蜀,将苏洵、王弗葬于此。苏轼《亡妻墓志铭》载:“(王弗)葬于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 评价 除了在亲职教育上称得上是天下父亲的典范,在自学成材上,苏洵也是后人的楷模。“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是《三字经》里对于苏洵的描述。苏洵是幸运的,创造了中国第一文人家庭的奇迹。 成就 文学成就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苏洵还强调打速决战、突击取胜避实击虚、以强攻弱、善用奇兵和疑兵等战略战术原则。苏洵的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的篇章。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他希望出使契丹的友人石昌言不畏 *** ,藐视敌人,写得有气势。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苏明允哀词》),这些说法都是比较中肯的。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宛转见长。苏洵在《上田枢密书》中也自评其文兼得“诗人之优柔,骚人之清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炼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如《仲兄字文甫说》,以风水相激比喻自然成文的一段描写,即是一例。 苏洵论文,见解亦精辟。苏洵提倡学习古文,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不同写法和共同要求。他特别善于从作品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与艺术特色。 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宋人叶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石林诗话》)。其《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为佳作,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在宋代以多种版本流行的苏洵著作,原版本大都散佚,今存的有北宋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嘉祐集》《15卷、《四部丛刊》影宋钞本。 谱学贡献 苏洵在谱学领域贡献巨大,他创造了现代修谱方法之一的苏氏谱例,影响巨大,时至今日仍然是许多地方和姓氏的修谱范例。其体平列,世序直陈,用表格的形式记述先祖世系。在表中人名下注出其仕宦、行迹、配偶、死葬、享年并依次书写子孙后代,各代标明辈分。其谱例以五世为表,以宗法为则,详近而略远,尊近而贬远,主张睦族、恤族、化俗。其特点是篇幅大,记载内容多。苏氏谱例与欧阳修创立的另一谱例一道,被世人称为“欧苏谱例”。 苏洵的诗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宋代·苏洵《六国论》 六国论 宋代 :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 古文观止 , 高中文言文 , 议论 , 历史 , 借古讽今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箠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宋代·苏洵《心术》 心术 宋代 : 苏洵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箠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 古文观止 , 议论 , 用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宋代·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九日和韩魏公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重阳节 , 感叹怀才不遇 查看更多苏洵的诗文>>
2023-07-20 06:12:211

文言文导入举例

1. 小学语文课导入方式有哪些及举例 1、由精彩的描述导入 精彩的描述,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阅读兴趣,引起联想和想象,使学生自然进入文本。 如学习朱自清的《春》时,设计了如下的导语:我们喜欢春天。喜欢春风轻吻脸颊的轻柔,春雨淅淅沥沥的清爽,春花争奇斗艳的烂漫,小草鲜 *** 眼的新绿……朱自清先生描绘的一幅幅春景图更是美不胜收,让我们来欣赏《春》,来体会春天的美好吧。 2、由轶闻趣事来导入 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轶闻趣事兴趣浓厚。要投其所好,根据文本,选好与课文相关的轶闻趣事,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又引起了对文本的兴趣。 如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我讲了文章的来历。唐代,刘禹锡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权贵,被贬为和州通判。按规定,应住衙门里三间屋子。知县是势利小人,见刘禹锡被贬,便多方刁难。先安排刘禹锡在县城南门,面江而居。 刘禹锡见房子面对大江很高兴,特撰写一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他的举动气坏了知县,又把刘禹锡的住房调到城北门。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这房子在河边,附近还有柳树。刘禹锡因景生情,又写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见他悠然自得,又把刘禹锡调到城中,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那么《陋室铭》一文有什么精彩的内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3、从欣赏歌曲导入 歌曲以其优美的歌词、动人的旋律,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人。教学过程中,根据文本需要选择恰当的歌曲让学生欣赏,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自然导入。 如在讲《小巷深处》时,让学生欣赏歌曲《母亲》:“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儿,有人给你擦……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 不管你功劳多高,不论你成就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咱的妈。”那优美的旋律,那深情的诉说,深深地打动了学生们。这时,我满含深情地说:“母爱是无私的、博大的,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巷深处》去感受那真挚的爱。” 4、由观察插图导入 新编语文教材有很多插图,这一教学资源,常被忽略。要善于利用这一直观形象的教学资源,巧用插图导入。这些插图形神兼备能帮助我们感知、理解文本。我们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形象描绘、合理想象,这样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学习《周庄水韵》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文本中的彩图,要求学生描绘画面的景物:窄窄的河道漾动着斑斓的光点,纯朴的船娘摇着弯曲的木橹,小小的蓬船从圆拱石桥划出,悠然滑进方形石桥…… 通过插图学生对周庄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自然导入:著名画家吴冠中曾赞叹“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周庄的美让中外游人神往,让我们走进周庄去感受她独特的美。 5、由温习相关诗词导入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还可以通过温习与文本内容相关的诗词来导入,这样,既巩固了古诗词,又初步感知了文本,自然导入内容。 如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与乡愁有关的名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积极思考回答踊跃:“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词的联想积累,唤起了学生们的情感。我因势利导,满含深情地说:“离乡在外的游子,日夜思乡念亲。乡愁像一弯月,钩起一串串回忆;像一条蚕,咬噬着那颗孤独的心,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感受《乡愁》。” 2. 使用举例说明方法的文言文 天下可定也(如果,假如) 6其如土石何(如----何,对<,推却)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还,再) 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 6逢人渐觉乡音异,击退) 3却之为不恭(拒绝;(及,比得上) 5如能克谐:用在一段话开头61-劝 1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勉励,奖励) 2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劝说) 63-却 1相如因持壁却立(退,往) 3逝者如斯夫,未为简易(假如,却恨莺声似故山(但是、可是) 64-如 1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到 ---去,退回) 2后秦击赵者再,不舍昼夜(象,如同) 4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你们) 3若止印三二本,如果) 4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 5若夫霪雨霏霏,李牧连却之(使---退,连月不开(若夫;把>---怎么办) 65-若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如,似,像) 2若入前为寿(你,你的,用以引起下文,有"。 3. 如何搞好初中语文文言文的课堂导入 在回答的过程中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理由相继涌现,思维方式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气氛热烈……持有不同观点的同学各抒己见,达到气氛活跃,不过这个观点立刻在课堂上引起了其他学生的反击、民主,是对本课知识的巩固和拓宽,顾名思义是指在课堂上而不是在课外做的作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眼睛和嘴巴的共同参与,似乎觉得课堂很饱满。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激活学生课堂有效参与意识的关键,强调学习需要头脑。 其实历史课堂的导入方式多种多样,立即激发了学生参与思考回答的兴趣、环境等因素。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六大解放”的思想,我就播放了孔子十分欣赏的韶乐,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针对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各自主张这个重点,理解情感,其实是忽略了“写”的训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这时本人从一个班主任的角度讲述了经验之谈,本人就设计了一个案例“某些班级晚自习上讲话现象比较严重、会不会学”,有进步,调动学生感性认识,将其他的内容,是本人在讲授《百家争鸣》一课时的做法。 在公开课上,激发了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顾名思义,本人觉得只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为了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激发学生探究如此美妙的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如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当时的历史氛围中,首先在形式上、方法与情感,体验学习的乐趣.所以导入一开始就要做到“抢耳”,所以我正是这世界上第一个‘我",补上,他认为,细细的聆听,特别是历史课堂,没有固定的模式。 1,而且还要想办法让“君主”去采纳你的观点,并学会参与,教师加以耐心适当的点拨、关注课堂检测的设计,相关事件等等,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效果如何,课堂效率的高低,思维活跃了,让学生在课堂的有效参与是教学有效性最为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得到了同行的一致肯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通过大家的一起讨论来解决问题,就是台上的学生是热情的参与并得到了锻炼,用最短快的形式、",较好的提升了学生的有效参与意识,则通过让每一位学生制作答题卡举牌答题。 “通俗地说,进一步锻炼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理解,掌握了知识,在这个反应中形成了独立的认知连接,相比之前传统教学方法下得出的唯一答案法家相比。 其次,学生都安静了。 而与此同时,就是老师引导学生进入良好学习状态的意思、教材。 最后。 这样的方式可以缩短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学的目标,学生在思考时有身临其境之感,有多种方式,学生才能想其不敢想,这些点拨和交流才是及时的,使之完善。”这个经常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问题,而本人在《百家争鸣》的课堂检测设计中,成功的 *** ,让那些上台的同学则要转变身份,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把自己置身于历史事件当中: 一。 在本课的教学目标中、“抢眼”、道家,达到破解主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种忽略书写的课堂,打动学生,学生才能在思维火花的相互碰撞中发现问题,说其不敢说。因为开头好了,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历史课堂有效参与度这个问题,从而使自己的思维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发展,再引导发表意见,荣获了一等奖。 因此课堂教学中应通过创设一些情境去 *** 学生。卢梭有句名言,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情境交融的目的,顿悟问题。 本人在备《百家争鸣》这课中,又锻炼了动手能力,必须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关注课堂导入。在学生进入教室候课的时候,让所有不能上讲台的同学都来扮演君主,在规范中有自由,出现了良好的教学气氛,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认为本课的学生有效课堂参与度很高。 情景的创设,指的是知识,却在别人陈述的时候产生一种与自己无关的神情和表现:学生在认知上。 本人认为在设计课堂检测的时候必须始终要围绕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的目标,是决定课堂有效性的非常关键的衡量标准,效果可见一般,存在学生敷衍了事,当优美动听的韶乐响起来时候。 首先:从专业角度说,原本打算要求学生在自主复习的基础上,从而激发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鼓励学生去尝试表演历史人物来创设情境。本课的课堂检测题目80%来自于各省的高考题,在实施过程中不免有所取舍,深化了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及时巩固。” 导入语就是引起学生对知识点关注的一个重要环节。 以上各点、双手。 本人在备《百家争鸣》这课时。 课堂检测,也是最后一个‘我",本人留有时间给学生去动笔写一写材料分析题。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学生参与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今年本人上的《百家争鸣》一课,当然还要注意讲究艺术和方法,过程,使课堂焕发活力,当然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此时,提高了课堂有效参与度,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顿悟历史的规律,从而对问题形成新的心里上的联系,听.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分别给出解决办法。 本人认为关于提高学生历史课堂有效参与度应关注以下几点,与当今以“写”为主的考试方式严重脱节。 4. 举例分析文言文教学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 文言文教学我觉得落在一个“实”字上。现在的学生急功近利,耐不下心去认真读原文,所以教师应及时矫正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引导学生掌握文言知识,学会分析文言文,然后才是教学生解题。 首先是文言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现象(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的意动用法、使动用法、为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 ; 其次是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再次是文言虚词的用法 最后要注意文言通假现象、古今异义词(特别是文言中的双音节词如牺牲、亲戚、妻子等)、固定句式(……之谓也、不亦……乎)、何……之有等)。 5.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 并举例 最好是初一书上的 "以"字在古文中,就词性而言,有六种,至於语法上的用法,也大致如是。详见下文。 (一)动词 1.用。如:“以礼待之”。左传˙襄公十年:“我辞礼矣,彼则以之。”汉˙王充˙论衡˙程材:“洗洿泥者以水,燔腥者用火。” 2.仰赖、凭藉。韩非子˙五蠹:“富国以农,距敌恃卒。”汉˙王充˙论衡˙卜筮:“欲知天,以人事。” 3.认为。如:“以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告臧孙,臧孙以难;告郈孙,郈孙 以可劝。”唐˙柳宗元˙为裴中丞上裴相贺破东平状:“窃以自古中兴之主,必有 命代之臣。” 4.可、能够。诗经˙齐风˙猗嗟:“四矢反兮,以御乱兮。”孟子˙滕文公下:“大 则以王,小则以霸。” 5.令、使。战国策˙秦策一:“向欲以齐事王,使攻宋也。” (二)介词 1.因为、由於。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蚁蝼之穴溃。” 2.按、依。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商君书˙更法:“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 3.在、於。左传˙桓公二年:“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曰成师。”唐˙柳宗元˙断刑论:“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 4.加在前、后、左、右、上、下、往、来、东、西、南、北等字之前,表时空和方位的界限。如:“自古以来”、“长安东路以西”。 5.连及。易经˙小畜˙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论语˙尧曰:“朕躬有罪,无以万方。” (三)连词 1.而、且。诗经˙邶风˙燕燕:“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礼记˙乐记:“亡国之音 哀以思,其民困。” 2.因此。汉书˙卷二十九˙沟洫志:“於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文选˙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目的在於。如:“以免”、“以致於”。书经˙泰誓下:“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 4.与、和。仪礼˙乡射礼:“各以其耦进,反于射位。” (四)助词 置动词后,无义。如:“得以”、“能以”。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五)副词 1.太、甚。孟子˙滕文公下:“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传:“子之报仇,其以甚乎?” 2.既、已经。通“已”。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杜袭传:“吾计以定,卿勿复言。” 3.愈益、更加。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魏日以削,秦日益大。”史记˙卷五˙秦本纪:“及其后世,日以骄淫。” (六)名词 1.缘故、理由。诗经˙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列子˙周穆王:“宋人执而问其以,华子曰:‘曩吾忘也。"” 2.姓。如汉代有以彤。
2023-07-20 06:12:361

高中文言文优美句子翻译

1. 【高中】翻译几个文言文的句子 1.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便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2.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3.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4.用尽了我的力量而不能够到达的,就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了,又有谁能讥笑我呢? 5.这就是做学问的人不能不深思熟虑且慎重舍取的原因。 2. 帮忙翻译以下高中文言文句子 1、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有谁敢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我一定唾他一脸!” 2、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在那阴谷和阳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时齐国所筑的长城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谁替大王献出这个计策的?4、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谓老师,就是传授道理,授与专业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的人.6、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7、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我们所以离开家人前来投靠您,就是因为爱慕您的崇高品德啊。 9、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可是)没有蛇和鳝鱼洞(就)没有(地方)可以寄托(身体),(这是)用心浮躁(不专一的缘故)。 10、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11、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二者:两种心情。) 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12、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此数者:这几点。) 这几项都是用兵的禁忌13、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定语是“可使报秦者”,中心词是“人”。 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也没有找到。 14、石之铿然有声者。 铿然有声的石头15、近者奉辞伐罪。 近来我奉皇帝命令讨伐有罪的人16、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这没有其他原因,古时将天下看成是主,将君主看作是客17、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远的不过几代,近的就在自身1、我见相如,必辱之。 我碰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3、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送他到湖口,因此能够看到这座叫做“石钟”的山。4、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采纳它5、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6、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关山难以逾越,有谁同情迷失路径的人?萍水相逢,人人都是异乡的来客7、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向东割取肥沃的地盘,向北占领要害的郡邑。8、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哪里用得着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那样远呢9、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还有削发为僧、闭门不出、假装疯狂。不晓得逃到哪里去的10、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牛何之?”(后一个之“之”。) 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 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1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秦国承担理屈(的责任)。 12、之二虫又何知? 这两只飞虫又懂得什么呢13、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呢14、宋何罪之有? 宋国有什么罪呢15、句读之不知。 一种情况是不知句读16、何功之有哉? 那会有什么成效呢17、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后一个“之”。) “《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18、君将哀而生之乎? 您想哀怜我,让我能够活下去吗19、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不知道将军胸怀宽宏到这样的地步啊20、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因此我知公子心里怪我,定会回来的21、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我不过是市井中一个宰杀牲畜的人,公子却屡次亲 *** 问我22、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现在(您)却只身前来代替我,怎么回事呢?23、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如果国君把我们杀死,死了也不会忘记24、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后一个“之”。) 他停止耕作走到田边高地(休息),怅然叹息了好长时间以后25、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时间长了,能根据外面人们走路的脚步声辨别是谁26、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天高地远,令人觉得宇宙无穷无尽;兴尽悲来,明了盈亏皆有天数27、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28、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 可是夫差不担心他的士兵不懂得什么叫羞耻,只担心军队人数的不足29、石之铿然有声者。 铿然有声的石头30、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 3. 高一文言文句子翻译 谢谢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翻译; 抬头观望辽廓的宇宙,低头品察繁盛的事物 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翻译; (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 3;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翻译; 但当他们遇到可喜的事情,得意于一时,感到欣然自足 4;不能喻之于怀 翻译; 不过心里却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5;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翻译; 后人阅读这些诗篇,恐怕也会由此引发同样的感慨吧。 6;引以为流觞曲水 翻译; (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 7;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翻译; 有的人喜欢反躬内省,满足于一室之内的晤谈 4. 文言文中优美的句子 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你要记得,紫檀未灭,我亦未去。 谁在岁月里长长叹息。 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 红尘初妆,山河无疆。 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5. 高中文言文,有关“而”字的句子及翻译 ér ①<;名>;颊毛;胡须。《周礼·考工记》:“深其爪,出其日,作其鏻之而。” ②<;代>;通“尔”你,你的。《记王忠肃公翱事》:“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③<;动>;通“如”。好像《察今》:“军惊而坏都舍。” ④<;连>1.表并列关系。《论积贮疏》:“苟粟多而财有余。”《捕蛇者说》:“黑质而白章。”2.表相承关系。《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石钟山记》:“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3.表示递进关系。《劝学》:“君子愽学而日参省乎已。”《赤壁之战》:“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4.表转折关系。《肴之战》:“吾见师出,而不见其入也。”《论积贮疏》:“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⒌表修饰关系。《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⒍表假设关系。《信陵君窃符救赵》:“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冯婉贞》:“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⒎表因果关系。《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赤壁之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⒏表时间、方位、范围的界限,相当于“以”。《祭妹文》:“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⑤<;助>;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吧”。《论语·子罕》:“岂不尔思,室是远而。”《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⑥词缀,嵌在某些时间词后面。《口技》:“俄而,百千人大呼。”《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6. 急需高中全部语文背诵重点句子和古文翻译句子 蜀道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过秦论 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举为一。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最后一段总论很爱考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戌之众,非亢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第二段常考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韩愈《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 直中绳,揉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 故木受 绳则直,金就砾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足支〕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 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故书者,政事之纪也。 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 ,法之大分,群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礼之敬文也 ,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 犊。 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 我总结的就这些了,一般高考不会考平时模拟题那么偏。 7.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我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啊,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没想到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官。 贬黜我是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啊,给我加罪是因为我爱好花香。 这也是我心中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一生我也毫不懊丧。 始终不能明了我心迹啊,我怨恨我那君王过分荒唐。 众女子嫉妒我长得美貌啊,放出谣言说我行为放荡。 本来世俗就崇尚投机取巧啊,任意而为将规矩背向。 违背准蝇而追求弯曲啊,竟相把苟合奉迎作为榜样。 忧闷失意啊我孤独彷徨,忍受着此时的穷困我好不心伤。 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 雄鹰和凡鸟不可能生活在一起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方枘圆凿自然不能结合啊,道路不同哪能有相同的思想。 忍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忍受强加的罪过又将耻辱品尝。 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啊,古圣先贤都认为应该是这样。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真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徘徊傍徨。 转过我的车子返回原路,好在我虽然迷途却并没有失去方向。 赶着马车来到长满兰草的水边啊,奔驰后休息在长着椒树的山岗。 为君分忧反受指责啊,我退隐山林整理我当初的衣裳。 裁剪荷叶做出我的上装啊,连缀花瓣做出我的下装。 不了解我的心意也就算了啊,只要我的本心确实善良。 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将我长长的佩带延长。 清香和污臭杂糅在一起啊,唯独我明洁的品质没有毁伤。 忽然回过头来放眼远眺啊,看到了辽阔大地的四面八方。 我佩戴上缤纷多彩的服饰啊,浑身上下散发着阵阵清香。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啊而且习以为常。 肢解我的身体我也不会变心啊,又有谁能改变我的志向?。
2023-07-20 06:12:421

翻译"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已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2023-07-20 06:12:523

300字古文言文

1. 300字文言文 1.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 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 旁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 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 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 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 波,出无可奈何,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2.过 秦 论 贾 谊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 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托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兵不敢弯弓而抱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卒陈利兵而水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 、墨翟之贤,陶朱猗顿时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逐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 肴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 、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 函为宫;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六 国 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有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 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心不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矣。 4.《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孙 文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冈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 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冈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选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 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 2. 三百字古文 急用 谢谢了 尝闻一说曰:“师者,乃人生之导师也.授学业于弟子,布恩泽于他人,不为他求,只求众生中出一二栋梁之材,桃李满天下耳.” 余由此铭记于心.盖余每日所学者,皆出于师矣,然尚未悟出师之良苦用心.考期将至,余与同窗皆发愤苦学,终日沉游于题海之中,欲以一己之努力而成功名耳.然题海无涯,泅渡疲惫,余与同窗皆苦不堪言,夙夜忧叹.观吾师也,内心虽焦虑万分,却并未显露于色,日以阳光之微笑迎接众学子,令吾等如沐春风,心内之结始解,心境豁然开朗矣.余由此而悟之:师者虽焦虑万分,然以温暖之笑意悦吾等之心,只为吾等能以绝佳之状态而直面中考矣.其用心良苦非他人所比,吾等焉得不争取向上而报师者之恩也?一日,同舍生皆于外嬉戏,余独正襟于座埋头苦思,所思者,乃一数学题也.忽一人于后呼余,曰:“汝学习甚苦.考期降至,不必再解此刁难人意之题也,当细览书本,从中获利,此则汝将受益甚多矣!”言罢便递过一茶杯,余观之,杯内乃龙井妙茶也.余谢而接之,畅快尽饮,便觉此香茗之味胜过琼浆玉露耳!不由得心旷神怡,周身焕然,此皆神茶之奇功也!余由此而复忆前者之语.师者奉献吾等之不胜枚举,而吾等所能做者,仅以辉煌之学业回馈恩师也.余始觉“一日师,终身父”之语实信然矣.师者予吾等之关爱,为博爱;父母予吾等之关爱,为善爱.使吾等缺此师者博爱,则人生之路寸步难行矣.由此观之,师者乃吾等导师之言不虚也.现如今余正于考场之中全力答题,非成功名也,只为报父母、师者及众人之恩也.余此时心静如止水,只因师之关爱于我心中沉淀甚多,积攒甚多,此爱足为解题之动力矣!余欲言者甚多,不可胜言.文至落笔,不能不报吾师言:“师者予吾之关爱,将永记心中.余不求闻达,亦不求飞黄,只求以刻苦之奋斗报师者之大恩也!” 今当与师告别,然余坚信一时之离散,将来必有欢聚之日.笔已沉重,心已汹涌.今当远离,临文涕零,不知所言.。 3. 求300字到400字的文言文,要古人写的,要有题目和作者 什么方面的都可以吗? 秋声赋 (北宋 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钅从)鏦(钅从)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 “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凛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4. 求300字左右的文言文、300字左右的名人名事和300字左右的随笔(内 1.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 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 旁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 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 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 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 波,出无可奈何,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2.过 秦 论 贾 谊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 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托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兵不敢弯弓而抱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卒陈利兵而水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 、墨翟之贤,陶朱猗顿时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逐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 肴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 、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 函为宫;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六 国 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有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 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心不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矣。 4.《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孙 文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冈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 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冈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选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 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 5. 求300字左右的古诗文句子赏析,很急,在线等 《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意志。 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精警,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 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山岭蜿蜒,清流映带;又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仰可以观宇宙之无穷,俯可以察万类之繁盛。 在这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人们目视耳闻的需求。这里正是与会者“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 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也是平静、闲适的。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绪顿时由平静转向激荡。 他说:人生的快乐是极有限的,待快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兴味索然。往事转眼间便成为了历史,人到了生命的尽头都是要死的。 由乐而生悲,由生而到死,这就是他此时产生的哲理思辨。他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从而进一步深入地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 寿夭、生死既是一种人力不能左右的自然规律,他在文中就难免流露出一种感伤情绪。但到篇末作者的情绪又趋于平静,他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 正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章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以启示来者。纵观全篇,本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 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文章首先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 接着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 先写崇山峻岭,渐写清流激湍,再顺流而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然后再补写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春风,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 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畅达。兰亭宴集,真可谓“四美俱,二难并”。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必有别离,所谓“兴尽悲来”当是人们常有的心绪,尽管人们取舍不同,性情各异。刚刚对自己所向往且终于获致的东西感到无比欢欣时,但刹那之间,已为陈迹。 人的生命也无例外,所谓“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语)、“老冉冉其将至兮”(屈原语)、“人生天地间,奄忽若飙尘”《古诗十九首》,这不能不引起人的感慨。每当想到人的寿命不论长短,最终归于寂灭时,更加使人感到无比凄凉和悲哀。 如果说前一段是叙事写景,那么这一段就是议论和抒情。作者在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 魏晋时期,玄学清谈盛行一时,士族文人多以庄子的“齐物论”为口实,故作放旷而不屑事功。王羲之也是一个颇具辩才的清谈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王羲之与一般谈玄文人不同。 他曾说过:“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在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确地指斥“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这就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 语言流畅,清丽动人,与魏晋时期模山范水之作“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篇》迥然不同。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参以偶句,韵律和谐,乐耳动听。 总之,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后人以启迪、思考可能有些多,删一些没用的吧。 6. 求一篇300字的古诗文,全文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追问:。追问:我只想说是完整的一篇,古文古诗什么的_(:з」∠)_。 7. 300字左右古文 劝学 荀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学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不在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8. 求一篇原创文言文,300字左右 一朝一夕是一日, 花开花落是一季, 春去冬来是一年, 命始命终是一生; 又是季末,又是年关, 又是一年渐行渐远。 流年往事,自难忘; 追昔抚今,易感伤; 展望前程,路漫漫; 今生今世,有何为。 人间正道无处寻, 事与愿违怎奈何, 沧桑此生一命罢, 冥冥之中自有数。 若 入世无为,碌碌平生; 愿 无怨他人,无恨自己; 盼 今去来年,峰回路转; 望 长辞与世,不枉此生。 9. 收集3篇古文赏析300字,快快, 陋室铭》是刘禹锡被贬谪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时期所作。刘禹锡参与唐顺宗时的“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后他和柳宗元等共八人被贬谪到边远州府作司马,事实上是“下放安置”在一个相当于“强迫赋闲”的职位上。刘禹锡这样希望积极奋进的儒家士子,政治上失意,怎么办呢?忧愁牢骚郁结不解,最后投汨罗江自沉,有屈原这样的典型在;他不愿意学。结交当权的宦官,换取官阶上的升迁,有与他同时稍后的元稹这样的例子,他不屑于学。于是,他以能够悠闲地“调素琴”、阅读“金经”即佛教经书来自我宽解,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来自夸风雅。人,大都有失意的时候;失意时能够不偏激、不沉沦,而自求安慰,做到随遇而安、与时推移,这是一种较好的生活态度。不但如此,刘禹锡还能够欣赏“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追求与自然的融合;“惟吾德馨”,继续追求自己道德上的修养完善;这当然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可是,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往来无白丁”、“无案牍之劳形”,却是不应该拿来夸耀的。 “白丁”,封建社会里指没有功名的人;那也就是指一般群众,特别是指劳动人民吧。不跟一般群众往来,不跟劳动人民交朋友;在封建社会的官僚、士子,可能是值得夸耀、能够自命风雅的吧?我们今天的国家公务员、各级干部、知识分子们,能够这样做,并且还自我夸耀吗! “案牍劳形”,这里是指办理公文、公务以致劳累、劳顿吧。刘禹锡由于是被贬谪,“强迫赋闲”,不要他处理公文公务,他那样说应该属于自我宽解。而我们的公务员、干部、知识分子,“在其位谋其政”,应该不辞辛劳地努力处理好自己职责范围里的公文公务;这一点可不能学刘禹锡啊!
2023-07-20 06:13:111

数字文言文一词多义

1.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文言句式一词多义最好很全很全】 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表时间的名词,放在动词“参省”前,作状语,当每日讲.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食”、“饮”前,作状语,当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讲. 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形容词作名词 水:作游水讲.能愿动词应与动词搭配,水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1、其曲中规 (形作名 曲度、弧度) 2、等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形作名 高处) 3、积善成德 (形作名 善行)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君子生非异也 用心一也./用心躁也. 2.省略句 輮(之)以为轮 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 3.介宾短语后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古今异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词参,验、检查.今义为“加入”. 声非加疾也:疾,强、洪亮.今义为“快;疾病”. 假舆马者:假,凭借、借助.今义为“与‘真"相对”. 蟹八跪而二螯:跪,脚或腿.今义为“跪下、下跪”. 用心一也:用心,思想意识活动.今义为“用功、肯动脑筋”. 金就砺则利:金,金属制品.今义为黄金. “博学”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广博地学习,今天一般指“学问广博精深”. “寄托”在本句中是“藏身”意,今通常指“托付”或者“把理想、感情、希望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 “以为”在句子中的意思是“把……当作”,今义通常是“认为”. 【通假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輮”通“煣”,使……弯曲. “有”通“又”. “知”通“智”zhì,智慧. “生”通“性”,资质,禀赋. 多义词 【于】 青,取之于蓝:介词,从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比 善假于物也:介词,表示引进动作或行为的对象 【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 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连词,表假设或表递进 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 【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语气助词,表陈述 【一】 骐骥一跃:数词,一 用心一也:形容词,专一 【利】 非利足也:形容词,敏捷,快 金就砺则利:形容词,锐利。 2.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文中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 、通假字窥谷忘反(通“返”,返回,回去)2、古今异义词一百许里(古义为“左右”,表示约数;今常指“应允”,“许多”,“或者”等.)鸢飞戾天者(古义为“到,到达”,今常指“罪过”或“乖张”.)经纶世务者(古义为为“筹划,治理”,今常指“政治规划”.)3、一词多义绝 天下独绝 (形容词,绝妙.) 猿则百叫无(动词,停止.) 上 负势竞上(动词,向上) 横柯上蔽(方位名词,上边,上面) 百 一百许里(数词,十的十倍) 猿则百叫无绝(数词,极言其多)4、词类活用风烟俱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净,散净)任意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往东往西漂流)急湍甚箭(副词用作动词,快)猛浪若奔(动词用作名词,奔跑的马)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轩,争着向高处伸展.邈,争着向远处伸展)《五柳先生传》1、古今异义词因以为号焉(古义为“以之为,把它作为”,两个词,今常用作一个词,认为)或置酒而招之(古义为“有时”,今常用作连词,表选择关系)造饮辄尽(古义为“往,到”,今常指“创造,制作”等)2、一词多义如 亲旧知其如此(动词,像) 晏如也(名词,……的样子)得 家贫不能常得(动词,得到) 忘怀得失(名词,得到的(东西))3、词类活用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地知道)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旧友,故友)《马说》1、通假字才美不外见(通“现”,显露,表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养)其真无马邪(通“耶”,吗)食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2、古今异义词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为“有时”,今常作连词,表选择关系)执策而临之(古义为“马鞭子”,今常指“政策、决策”等)3、一词多义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量词,顿,餐)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养)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动词,能够) 虽有千里之能(名词,才能,能力)策 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名词,马鞭子)4、词类活用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尽)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用作动词,行千里)策之不以其道(名词帮作动词,用鞭子打)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用作使动词,使……尽,竭尽)《送东阳马生序》1、通假字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肢体)同舍生皆被绮绣(能“披”,披着)2、古今异义词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古义为“问”,今常指“敲”等)媵人持汤沃灌(古义为“热水”,今常指“汁水”等)略无慕艳意(古义为“欣羡”,今常指“鲜艳,艳丽”等)日再食(古义为“两次”,今常指“又,再次”等)3、一词多义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动词,担心) 无冻馁之患矣(名词,忧患)故 故余虽愚(连词,所以)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副词,特意)质 援疑质理(动词,询问) 非天质之悲(名词,资质)至 色愈恭,礼愈至(形容词,周到) 至舍(动词)4、词类活用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动词用作代词,此,这)腰白玉之环(名词用作动词,腰挂)《小石潭记》1、古今异义词全石以为底(古义为“以之为,以全石作为”,今义指“认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为“约,大约”,今常作能愿动词,可以)崔氏二小生(古义为“年轻人”,今常作戏曲用语)2、一词多义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介词,由) 隶而从者(动词,跟从,跟随)见 下见小潭(动词,显现,呈现) 明灭可见(动词,看见)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明灭可见(副词,可以)差 参差披拂(形容词,不齐) 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3、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西)近岸(形容词用作动词,靠近)潭中鱼可百许头(动词用作副词,约,大约)日光下澈(形容词用作动词,照射)斗折蛇行(两个词均为名词用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爬行那样)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用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凄神寒骨(两个词均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凄凉;使……寒冷)《岳阳楼记》1、通假字百废具兴(通“俱”,全,都)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嘱托)2、古今异义词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古义为“做州郡的太守”,今常指“守卫、守护”等)越明年(古义为“到”,今义为“超过”)越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常指“今年的下一年”)则有去国怀乡(去,古义为“离开”,今常指“到,往”.国,古义为“国都,京城”,今常指“国家”)至若春和景明(古义为“日光”,今常指“风景、景色”等)沙鸥翔集(古义为“栖止,鸟停息在树上”,今常指“聚集、集中”等)微斯人(古义为“无,没有”,今常指“微小、略微”等)3、一词多义则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相当于动词,是,就是) 然则北通巫峡(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么”)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连词,就)极 北极潇湘(动词,尽,到达) 此乐何极(动词,穷尽)一 在洞庭一湖(无实义,起强调作用) 一碧万顷(数词,一片) 而或长烟一空(副词,全)4、词类活用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太守)用做动词,做州郡的长官,即做太守.)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动词用做名词,景象)《醉翁亭记》1、古今异。 3. 语文曹刿论战一词多义 曹刿论战》通假字 【小惠未徧】徧”通“遍”,遍及、普遍.《曹刿论战》词类活用 【神弗福也】一般“福”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赐福、保佑 【公将鼓之】一般“鼓”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打鼓《曹刿论战》一词多义 【故】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彼竭我盈,故克之:所以 【夫】夫战,勇气也: 其夫呓语:丈夫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成年男子 予观夫巴陵胜状:那 【于】战于长勺:在 告之于帝:向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从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于 【之】肉食者谋之:代词,这件事 公与之乘:代词,指曹刿 小大之狱:助词,的 公将鼓之:助词,补足音节,无义 公将驰之:代词,指齐军 【以】何以战:凭借 必以分人:把 必以情:按照、根据 【从】民弗从也:听从 战则请从:跟随 【其】其乡人曰:他(曹刿)的 公问其故:其中 吾视其辙乱:他们(齐军)的 【加】弗敢加。 4. 文言文的一词多义 有善术者(擅长 ) 其不善者而改之(好的) 善的一词多义 君问归期未有期(时间,期限) 陈太丘与有期行(约好,约定) 期的一词多义 公欣然曰(副词,的) 然数年恒不见(关联词, 但是) 然的一词多义 见藐小之物(副词, 的) 人皆吊之(代词, 他) 之的一词多义 故时有物外之趣(关联词,所以) 独以跛之故(。的原因) 故的一词多义 项为之强(因为) 开始悟为山市(是) 为的一词多义 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以丛草为林(当成) 为的一词多义 温故而知新(表并列 无意) 为人谋而不忠乎(但是) 而的一词多义 5. 文言文一词多义 OK 很荣幸帮您解决问题 许: 1.多 2.(huhu)拟声词 3.同意、赞成 4.答应 绝: 5.独一无二 6.停止 7.停止 8.险峻 9.断绝 举: 10.被发现 11.提到 或: 12.有的人 13.有时 14.或者 方: 15.道理 16.正在 若: 17.如此 18.如果 19.和 20.你 21.好像 22.比得过 遗: 23.来 24.遗留 25.送给 以: 26.因为 27.来 百: 28.量词 29.多 30.量词 直: 31.无遮拦 32.笔直 指: 33.指向 34.手指头 35.说出 我尽力了 花了我很久的时间 望采纳 ——奋战、90后 6. 文言文常见的一词多义 1劝 1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勉励,奖励) 2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劝说) 63-却 1相如因持壁却立(退,退回)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退,击退) 3却之为不恭(拒绝,推却)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还,再) 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 6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但是、可是) 64-如 1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到 ---去,往)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象,如同) 4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及,比得上) 5如能克谐,天下可定也(如果,假如) 6其如土石何(如----何,对---怎么办) 65-若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如,似,像) 2若入前为寿(你,你的,你们) 3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假如,如果) 4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 5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用以引起下文,有"象那---"的意思) 66-善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好事,好的行为) 2素善留侯张良(友好,亲善)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擅长,善于) 5先主曰"善" (好,对) 7采儒墨之善,撮明法之要(优点、长处)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 、处理好) 9善乃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喜欢、羡慕) 66-少 1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数量小,不多。 这里为少数人。)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不足,缺少) 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稍微)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少年,青年;年轻) 5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削减、减少) 6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瞧不起、轻视) 67-涉 1楚人有涉江者(渡过) 2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进入,到) 4涉猎:泛览群书而不一定求其精 68-胜 1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能承受,禁得起,能忍住) 2刑人如恐不胜(尽) 3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胜利,战胜,取胜) 4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胜过,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的,好的) 69-识 1相逢何必曾相识(懂得,认识) 2鄙夫寡识(知识,见识) 3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记住) 70-使 1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派遣,命令)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使,让) 3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出使) 4人皆得以隶使之(使唤) 5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使者) 6时周瑜受使至番阳(使命) 7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指使)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 71-是 1觉今是而昨非(正确,认为正确) 2是又在六国下矣(这个,这样,这些) 3自信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表示肯定判断)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是以:因此) 5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是以:因此) 72-适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去) 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3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顺从,适合) 4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恰好) 5适为虞人逐(刚才) 6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同“谪”,被流放) 73-书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记下)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 4家贫,无以致书以观(书籍,书) 5拜送书于庭(国书) 74-孰 1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谁,哪个)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与……比,哪一个更……) 75-属 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连接,连缀) 2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6若属皆且为所虏(等、辈) 7查明属实,事属可行(系、是) 76-数 1众数虽多,甚未足畏(数目,数量) 2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几,几个) 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 4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 5范增数目项王(屡次) 6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计算) 77-率 1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带领,率领)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78-说 1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讲) 2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言论,说法,主张) 3《师说》《捕蛇者说》(文体的一种) 4范增说项羽曰(劝说,说服) 5秦王不说(通"悦",高兴) 79-私 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私人的,自已的,与"公"相对)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3私见张良(私下,私密地) 4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私利、私事) 5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私交、秘密的活动) 80-素 1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白色的生绢) 4素善留侯张良(向来,一向) 6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白色的,没有文采的) 81-汤 1臣请就汤镬(热水,开水) 2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汤药) 3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同"烫",用热水焐) 5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 82-涕 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眼泪) 2士皆垂泪涕泣(哭泣) 83-徒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同伙,一类人)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然,白白地) 3徒以吾两人在也(只,不过) 4班白者多徒行(步行) 6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门人、弟子) 84-亡 1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逃亡,逃跑) 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丢失) 3今刘表新亡(死亡,死) 4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灭亡) 。
2023-07-20 06:13:201

悲夫有如此之势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的翻译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的意思是:悲哀啊!拥有像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累的威势所胁迫。“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出自宋代文学家苏洵的《六国论》,全文借古讽今,针砭时弊,以六国灭亡的教训,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译文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2023-07-20 06:13:281

赵尝五战于秦句式

2023-07-20 06:14:101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翻译是什么?

原文: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翻译: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论点鲜明,论证严密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2023-07-20 06:14:161

《六国论》文言文的翻译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的代表作品。下面是关于六国论文言文翻译的内容,欢迎阅读! 六国论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六国的灭亡,其实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它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没有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它们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背景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在我国的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 商鞅 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 苏洵 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苏洵写的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2023-07-20 06:14:311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全文阅读:   出处或作者: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全文翻译: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人贿赂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六国论对照翻译: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人贿赂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所胁迫啊!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2023-07-20 06:14:392

苏洵《六国论》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 *** 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注释 1.兵:兵器 2.善:好。 3.弊在赂秦: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赂,贿赂。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4.或曰:有人说。这是设问。下句的“曰”是对该设问的回答。 5.率:都,皆。 6.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7.完:保全。 8.攻取:用攻战(的办法)而夺取。 9.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 10.其实:它的实际数目。 11.所大欲:所最想要的(东西),大,最。 12厥先祖父:泛指他们的先人祖辈,指列国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祖辈与父辈. 13.暴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和下文的斩荆棘,已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创业的艰苦。 14.视:对待 15.举以予人: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实际是举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 16.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17.厌:同“餍”,满足。 18.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诸侯)送给秦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也越急。奉:奉送。弥、愈:都是“更加”的意思。繁:多。 19.判:决定。 20.至于:以至于。 21.颠覆:灭亡。 22.理固宜然:(按照)道理本来就应该这样。 23.事:侍奉。“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24.此言得之:这话对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说的道理。 25.终:最后。 26.继:跟着。 27.迁灭:灭亡。古代灭人国家,同时迁其国宝、重器,故说“迁灭”。 28.与嬴:亲附秦国。与,亲附。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国。 29.既:已经。 30.免:幸免。 31.始有远略:起初有长远的谋略。 32.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33.斯:这 34.始:才 35.速:招致。 36.再:两次。 37.连却之:使...退却(动词的使动用法) 38.洎:及,等到。 39.以:因为 39.谗:小人的坏话。 40.邯郸为郡:秦灭赵之后,把赵国改为秦国的邯郸郡。邯郸,赵国的都城。 4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革,改变,除去。殆,几乎,将要。 42.智力:智谋和力量(国力)。 43.向使:以前假如。 44.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理数。皆指命运。 45.当:同“倘”,如果。 46.易量:容易判断。 47.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48.礼:礼待。名作动。 49.食之不得下咽也:指寝食不安,内心惶恐。下:向下。名作动。咽:吞咽。 50.势:优势。 51.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胁迫,劫持。 5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作状。月,每月,名作状。以,而。 5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胁迫啊! 54.势弱于秦。于:比。 55.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以:可以凭借。 56.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以,凭着。 57.下:指在六国之后 58.从:跟随。 59.故事:旧事,先例。 赏析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到了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第二年(1043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苏洵对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弊,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其改弦易辙,增强国力,与敌斗争。苏洵的议论虽不无可商榷处,但总的立论是正确的,并且不幸为苏洵所言中:就在苏洵死后六十年,终于发生了“靖康之变”(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 《六国论》除去在立论上具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语言的生动性上也堪称典范。第一段的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然后,作者解释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就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最后一句总结全段:“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一段起到了“纲”的作用,后面的二、三两段实际上是围绕第一段展开的。 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文章史实论据典型、充分,分析、对比、比喻等论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句式多变,感情激切,富有感染力。本文虽是史论,但作者本意不在于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而在于引出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王朝放弃妥协苟安的政策,警惕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的确如此,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
2023-07-20 06:14:461

文言文《过秦论》原文及翻译

【 #高二# 导语】不管此时的你是学霸级别还是学渣分子,不管此时的你成功还是失意,不管此时的你迷茫还是有方向,请你认识自己,好好爱自己。再怎么羡慕别人的钱包,身份,地位。那都不是自己的。收起你的伪装愚昧,好好地做自己,记住自己在糟糕也是自己,请善待自己。 为你加油!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①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②矣。至于*,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③”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④继五国迁(31)灭,何哉?与⑤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⑥丧,齐亦不免⑦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⑧不赂秦。是故(32)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33)速⑨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⑩,李牧连却之⑾。洎⑿牧以谗⒀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⒁尽之际,可谓智力⒂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⒃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⒄,当(tǎng)(34)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⒅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⒆秦之心礼⒇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21)也。悲夫!有如此之势(22),而(23)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4)。为(25)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26)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27)秦,而犹有可以(28)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29)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30),是又在六国下矣。   注释   1.率:一律,一概。   2.判:确定,断定。   3.“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4.终:最后。   5.与:亲附、亲近。   6.既:已经。   7.免:幸免。   8.义:形容词作名词,坚持正义。   9.速:招致。   10.再:两次。   11.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12.洎:及,等到。   13.谗:小人的坏话。   14.殆:快要。   15.智力:智谋和力量。   16.使:假如。   17.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命运。   18.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19.事:侍奉。   20.礼:礼待。名为动。   21.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咽:咽喉。   22.势:形势。   2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   2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月,每月,名为状。以,而。   25.为:治理   26.劫:胁迫,挟制。   27.势弱于秦。于:比。   2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以:可以凭借。   29.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以:凭着。   30.故事:旧例。   31.迁:改变   32.是故:因此   33.始:才   34.当:如果   【译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秦国。拿土地*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秦国吗?”(回答)说:“不*秦国的国家因为有*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的秦国的*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背景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在我国历,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赏析】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到了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第二年(1043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苏洵对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弊,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其改弦易辙,增强国力,与敌斗争。苏洵的议论虽不无可商榷处,但总的立论是正确的,并且不幸为苏洵所言中:就在苏洵死后六十年,终于发生了“靖康之变”(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   《六国论》除去在立论上具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语言的生动性上也堪称典范。第一段的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然后,作者解释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就指出了*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最后一句总结全段:“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一段起到了“纲”的作用,后面的二、三两段实际上是围绕第一段展开的。   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   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的确如此,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
2023-07-20 06:14:541

特副词只高中文言文

1. 特:1、形容词,独特;2、副词,只 这个词在文言文中的句子有哪些 特:独特,特异;突出;特别 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韩愈《伯夷颂》 何其无特操与?——《庄子·齐物论》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臣超区区,特蒙神灵。——《后汉书·班超传》 只:1. 仅;仅仅 只隔数重山。——宋· 洪迈《容斋续笔》 只在花开之数日。——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唯此;无它 别来杨柳街头树,摆弄春风只欲飞。——韩愈《镇州初归》 3.本,本来 (旦云)妾身早知陛下驾临,只合远接。——《汉宫秋》 4. 直;一直 鲁智深离了 桃花山,放开脚步,从早晨只走到午后。——《水浒传》 2.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型有哪些 (一)判断句的格式 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径直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 主要格式有以下几种:1.主语后用助词“者”表提顿,谓语后用语气词“也”煞尾。如: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264646530)2.只在主语后用“者”表提顿。 如:①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3.只在谓语后用“也”煞尾。 如:①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4.“者~也”都不用。如:①此人力士。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刘备天下枭雄。( )5.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等加强肯定语气。 如: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鸿门宴》)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6.用副词“非”表否定判断。 如:①人非生而知之者。( (《促织》)(二)被动句的格式 文言里的被动句,常借助于一定的介词、助词、助动词来造成被动的格式。1.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如:①炮台悉为逆据。(《三元里抗英》)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五蠹》)2.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3.用介词“被”表被动,“被”的宾语往往省略。 如:①内一人说是西洋兵头,亦被杀死。(《三元里抗英》)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4.用助动词“见”表被动。 如: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5.用“为……所……”的格式表被动 “为”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所”是助词,置于动词之前。 如:①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赤壁之战》6.用“见……于……”的格式表被动。“见”是助动词;“于”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如: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壁归。(《廉颇蔺相如列传》)7.意念上的被动。 动词本身用于被动意义,不借助于任何表示被动的词语。这种被动要根据文意来判断。 如:①举孝康,不行。(《张衡传》)──“举孝廉”,被举荐为孝糜。 ②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拜为上卿”,被封为上卿。 ③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函谷举”,函各关被攻下。 (三)特殊的双宾语 文言里有两种特殊的双宾语,不能按一般的双宾语理解。1.使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使动关系。如: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负秦”,使秦负。“负秦曲”,使秦负曲,使秦国担负理亏的责任。 ②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归之”,使之归。 “归之农”,使之归农。2.为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为动关系。如:①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冯谖客孟尝君>)──“为”(wéi),动词,这里是“准备”的意思。“为之”,为(w苗)之为(wéi),替他准备。 “为之驾”,为(wèi)之为(wéi)驾,给他准备车马。 ②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为”,找。“为之辞”,替它找个借口。 (四)句子成分的特殊顺序 文言里有几种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相应句式的语序不同。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如: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此为作动词的宾语前置。 ②君何以知燕王?( .—一此为作介词的宾语间置。 2.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如: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张衡传))──句中用了表否定的副词“未”,是否定句,宾语“之”是代词。置于谓语动词“有”之前。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道理同上。 3.宾语前置,用助词“之”“是”等置于前置的宾语和谓语之间。如:①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苻救赵》)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4.定语以“者”字短语的形式置于中心词之后。 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可以加助词“之”,也可不加。如: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 ②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冯谖客孟尝君>)(五)句子成分的省略 文言句子里有一些组成成分,习惯上常常省略,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 1.兼语省略。省略的兼语必须是已见于上文,或者是从内容上看没有必要说出来的。 如:①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召(之)入,使(之)拜夫人。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卿。 以上二例省略的兼语都是已见于上文的。2.动词的代词宾语省略。 这种省略有两个条件:一、省略的宾语必须是可以用代词充当的,即可以从上文看出来的。二、后边有“于”或“以”组成的介词结构作补语。 3. 高中文言文多义词 相: 相见常日稀(互相) 还必相迎娶 (亲自) 及时相遣归(副词,表示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代“我”。) 好自相扶将(副词,表示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代“他”。) 儿已薄禄相(相貌) 管仲相齐(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 恨: 此恨绵绵无绝期(遗憾;后悔) 恨恨那可论(气忿的样子) 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遗憾;后悔) 不知戒,后必有恨(遗憾) 商女不知亡国恨(怀恨在心,怨恨) 谢: 阿母谢媒人(用言辞委婉地推辞拒绝) 秦王恐其破璧,乃致谢(认错,道歉) 谢家来贵门(告辞;告别 ) 使君谢罗敷(告诉) 多谢后世人(告诉,告诫) 及花之既谢(衰败,衰落) 适: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往,到) 始适还家门(回(被休的委婉说法)) 处分适兄意(顺从,适合) 少无适俗韵(符合,适合) 向晚意不适(舒适,满足) 适得府书君(刚刚;方才) 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正好,恰好) 4. 高中文言文 原发布者:一流评论大师 《六国论》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5. 高中文言文中,介词和副词的区别是什么 文言虚词的复杂性及其用法的特殊性——古代汉语的虚词 也包括副词、连词、助词、介词、叹词五大类。有的语法书将文言虚词分为语气词和关系词两大类。不管怎样分类,各类虚词的基本用法,古今大体相同。但除虚词外的其它文言虚词的用法,同现代汉语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有些用法甚至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文言中常用的副词有:“益、少、略、略无、但、方、几、既、既而、固、盖、乃、弗、非、未、毋、勿、莫、窃、谨、敬、请、幸、辱、愚、相、见”等;常用的介词有:“以、于、为、与、及”等;常用的连词有:“而、且、则、虽、然、然则、固”等;常用的助词有:“也、矣、耳(尔)、焉、乎、 欤(与)、邪(耶)、哉、夫、者、所”等。助词中除去者、所这两个特殊的助词外,其它都是语气助词,即叹词。 文言文有时候也是要看语境的,建议你可以买一本文言文的字典,很有用,我高中的时候就买了一本,不懂的就翻一翻,时间长了,有了语境,有的解释可以猜出来的。
2023-07-20 06:15:031

六国论苏轼原文及翻译

本文中,我为大家整理了《六国论》的原文及翻译,快来看看吧! 《六国论》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翻译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2023-07-20 06:15:101

文言文《过秦论》原文及翻译

【 #高二# 导语】不管此时的你是学霸级别还是学渣分子,不管此时的你成功还是失意,不管此时的你迷茫还是有方向,请你认识自己,好好爱自己。再怎么羡慕别人的钱包,身份,地位。那都不是自己的。收起你的伪装愚昧,好好地做自己,记住自己在糟糕也是自己,请善待自己。 为你加油!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①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②矣。至于*,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③”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④继五国迁(31)灭,何哉?与⑤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⑥丧,齐亦不免⑦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⑧不赂秦。是故(32)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33)速⑨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⑩,李牧连却之⑾。洎⑿牧以谗⒀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⒁尽之际,可谓智力⒂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⒃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⒄,当(tǎng)(34)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⒅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⒆秦之心礼⒇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21)也。悲夫!有如此之势(22),而(23)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4)。为(25)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26)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27)秦,而犹有可以(28)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29)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30),是又在六国下矣。   注释   1.率:一律,一概。   2.判:确定,断定。   3.“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4.终:最后。   5.与:亲附、亲近。   6.既:已经。   7.免:幸免。   8.义:形容词作名词,坚持正义。   9.速:招致。   10.再:两次。   11.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12.洎:及,等到。   13.谗:小人的坏话。   14.殆:快要。   15.智力:智谋和力量。   16.使:假如。   17.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命运。   18.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19.事:侍奉。   20.礼:礼待。名为动。   21.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咽:咽喉。   22.势:形势。   2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   2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月,每月,名为状。以,而。   25.为:治理   26.劫:胁迫,挟制。   27.势弱于秦。于:比。   2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以:可以凭借。   29.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以:凭着。   30.故事:旧例。   31.迁:改变   32.是故:因此   33.始:才   34.当:如果   【译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秦国。拿土地*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秦国吗?”(回答)说:“不*秦国的国家因为有*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的秦国的*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背景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在我国历,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赏析】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到了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第二年(1043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苏洵对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弊,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其改弦易辙,增强国力,与敌斗争。苏洵的议论虽不无可商榷处,但总的立论是正确的,并且不幸为苏洵所言中:就在苏洵死后六十年,终于发生了“靖康之变”(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   《六国论》除去在立论上具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语言的生动性上也堪称典范。第一段的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然后,作者解释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就指出了*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最后一句总结全段:“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一段起到了“纲”的作用,后面的二、三两段实际上是围绕第一段展开的。   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   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的确如此,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
2023-07-20 06:15:191

六国论全文翻译

  《六国论》翻译: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割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由于割地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他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啊!”   秦国除用攻战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还得到诸侯的割地贿赂),小的就获得城镇,大的就获得都市,把秦国由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有一百倍,把诸侯贿赂秦国所失去的土地与战败所失去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有一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就不在于战争了。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因而才有一点点土地。可是子孙们看待它却很不珍惜,拿它来送人,就像抛弃小草一样。   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然后才能睡上一夜安稳觉。待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打来了。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没有满足;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谁就越急。所以不用打仗,谁强谁弱、谁胜谁败就已分得清清楚楚了。六国落到灭亡的地步,按理本来应当这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像抱着柴草救火,柴草没有烧完,火就不会熄灭。”这话说得在理啊!   齐国不曾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啊。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自己的土地,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灭亡在后,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多次作战,败少胜多。   后来秦国又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受谗言被赵王杀害,都城邯郸就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它用兵抵抗却没能坚持到底啊。况且燕赵正处在其他国家被消灭了的时候,可说是智谋已尽,力量单薄,战败而亡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啊。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秦国,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较量,也许还不容易估量呢。   唉!如果六国把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非凡的人才,齐心协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连饭也咽不下喉呢。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切不要让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可是还有能够不割地贿赂而战胜秦国的形势。如果凭着一统天下的大国,却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六国论》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注释   1、兵:兵器   2、善:好。   3、弊在赂秦: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赂,贿赂。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4、道:原因   5、或曰:有人说。这是设问。下句的“曰”是对该设问的回答。   6、率:都,皆。   7、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8、完:保全。   9、以攻取:用攻战(的办法)而夺取。   10、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   11、其实:它的实际数目。   12、所大欲:所最想要的(东西),大,最。   13、厥先祖父:泛指他们的先人祖辈,指列国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祖辈与父辈。   14、暴(pù)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和下文的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创业的艰苦。   15、视:对待   16、举以予人: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实际是举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   17、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18、厌:同“餍”,满足。   19、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诸侯)送给秦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也越厉害。奉,奉送。弥、愈,都是“更加” 的意思。繁,多。   20、判:决定。   21、至于:以至于。   22、颠覆:灭亡。   《六国论》赏析   《六国论》一开始,首先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劈头四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就斩钉截铁地给六国之所以灭亡定下结论。   在接下来的两段文章里,作者又分别就“赂秦”的国家和不“赂秦”的国家,论述了它们各自灭亡的具体原因。   第二段先论述“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第三段是论述不“赂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文章的第四段是作者就以上的论述发表感慨。文章的第五段是作者继续发表意犹未尽的感慨,不同于第四段,第四段的感慨针对的是历史,第五段的感慨针对的是现实。   作者集中论述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以后,进而又论述“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当然,态度、分寸是不同的。苏洵对赂秦的韩、魏、楚三国是根本否定,对依附秦国的齐国是严肃批判,而对“用武而不终”的燕、赵两国是深切惋惜。这样,文章就显得分外有条理,有层次,畅达透辟,严密完整,使别人对自己的论点无可怀疑、无可驳斥。   《六国论》创作背景   《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苏洵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苏洵立论的根据;二是苏洵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苏洵撰写《六国论》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   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辽、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   北宋政府实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贵族占有大量土地,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辽和西夏上贡大量银两以及商品。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辽、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作者介绍   苏洵,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相传二十七岁时才发愤为学,应进士和茂才异等考试皆未中。于是愤而自焚平日所著文章,再度闭门潜心读书,终于博通六艺及诸子百家著作,撰写文章下笔顷时数千言。嘉祐间,得当时名盛一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推誉,以文章著名于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后与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后不久去世。   他主张抵抗辽的攻掠,对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政治特权有所不满。为文擅长策论,语言明畅,笔力雄健,奔腾驰骋,纵横捭阖,老辣犀利,很有战国纵横家笔意。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有《嘉祐集》行世。 参考文献: 1、吴功正.古文鉴赏辞典:江苏文艺出版社 2、韩俐华.唐宋八大家散文 广选 新注 集评 苏洵卷:辽宁人民出版社 3、吕晴飞.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 4、陈振鹏 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3-07-20 06:15:402

苏轼的《六国论》全文翻译

作者是苏洵吧?
2023-07-20 06:15:496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翻译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收藏下载复制完善古诗文网APP客户端立即打开译文及注释译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望采纳,谢谢!
2023-07-20 06:16:233

赵尝五战于秦翻译

  赵尝五战于秦翻译:赵国曾经与秦国多次作战。该句出自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六国论》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注释   1、兵:兵器   2、善:好。   3、弊在赂秦: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赂,贿赂。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4、道:原因   5、或曰:有人说。这是设问。下句的“曰”是对该设问的回答。   6、率:都,皆。   7、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8、完:保全。   9、以攻取:用攻战(的办法)而夺取。   10、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   11、其实:它的实际数目。   12、所大欲:所最想要的(东西),大,最。   13、厥先祖父:泛指他们的先人祖辈,指列国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祖辈与父辈。   14、暴(pù)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和下文的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创业的艰苦。   15、视:对待   16、举以予人: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实际是举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   17、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18、厌:同“餍”,满足。   19、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诸侯)送给秦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也越厉害。奉,奉送。弥、愈,都是“更加” 的意思。繁,多。   20、判:决定。   21、尝:曾经。   22、斯:这。   23、始:才。   24、速:招致。   25、再:两次。   26、却:使······退却。   27、洎(jì):及,等到。   28、以:因为   29、谗:小人的坏话。 30、再:两次。   《六国论》译文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割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由于割地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他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啊!”   秦国除用攻战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还得到诸侯的割地贿赂),小的就获得城镇,大的就获得都市,把秦国由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有一百倍,把诸侯贿赂秦国所失去的土地与战败所失去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有一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就不在于战争了。   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因而才有一点点土地。可是子孙们看待它却很不珍惜,拿它来送人,就像抛弃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然后才能睡上一夜安稳觉。待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打来了。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没有满足;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谁就越急。   所以不用打仗,谁强谁弱、谁胜谁败就已分得清清楚楚了。六国落到灭亡的地步,按理本来应当这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像抱着柴草救火,柴草没有烧完,火就不会熄灭。”这话说得在理啊!   齐国不曾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啊。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自己的土地,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灭亡在后,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   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多次作战,败少胜多。后来秦国又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受谗言被赵王杀害,都城邯郸就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它用兵抵抗却没能坚持到底啊。   况且燕赵正处在其他国家被消灭了的时候,可说是智谋已尽,力量单薄,战败而亡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啊。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秦国,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较量,也许还不容易估量呢。   唉!如果六国把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非凡的人才,齐心协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连饭也咽不下喉呢。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切不要让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可是还有能够不割地贿赂而战胜秦国的形势。如果凭着一统天下的大国,却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六国论》赏析   《六国论》一开始,首先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劈头四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就斩钉截铁地给六国之所以灭亡定下结论。苏洵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锐利,也不在于它们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作为贿赂,向秦国乞求和平。   “赂秦”就是贿赂秦国。这实际上是削弱自己力量,助长敌人的侵略野心,促使自己走向毁灭。所以作者接着申述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然而事实上又并不是所有六国都向秦国奉献土地,而那些没有“赂秦”的国家也破灭了的原因是何,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故意这样设问,然后又作了回答:“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此,归根结底,“赂秦”是莫大的致命伤。   《六国论》创作背景   《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苏洵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苏洵立论的根据;二是苏洵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苏洵撰写《六国论》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   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辽、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   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实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贵族占有大量土地,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辽和西夏上贡大量银两以及商品。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辽、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六国论》作者介绍   苏洵,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相传二十七岁时才发愤为学,应进士和茂才异等考试皆未中。于是愤而自焚平日所著文章,再度闭门潜心读书,终于博通六艺及诸子百家著作,撰写文章下笔顷时数千言。   嘉祐间,得当时名盛一时的林学士欧阳修推誉,以文章著名于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后与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后不久去世。他主张抵抗辽的攻掠,对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政治特权有所不满。   为文擅长策论,语言明畅,笔力雄健,奔腾驰骋,纵横捭阖,老辣犀利,很有战国纵横家笔意。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有《嘉祐集》行世。
2023-07-20 06:16:301

《赵尝五战于秦》翻译是什么?

赵尝五战于秦翻译是: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该句出自苏洵的《六国论》。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翻译: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写作特点1、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对比。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2023-07-20 06:16:371

文言文会动

1. 文言文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使动用法比较多,了解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文言文的学习。学习使动用法需注意以下三点: 一、三种情形。文言使动用法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三种: 1.动词使动用法。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例如: ①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这个行为不是主语“臣”发出,而是主语“臣”使宾语“之(项伯)”发出,是“使……活”意思,全句译为“项伯杀人,臣救活过他”。 ②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忿恚”是主语 “(吴)广”使宾语“尉”“忿恚”,全句译为“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以此使校尉恼怒。” ③叫声屈动地惊天。(《窦娥冤》)“动、惊”分别是主语“屈”使宾语“地”“天”发出,分别是“使……震动、使……震惊”意思。 2.形容词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④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触龙说赵太后》)“尊”是形容词,作使动,“使……尊贵”,“尊长安君之位”即主语“媪”使宾语“长安君之位”“尊贵”。 ⑤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固”是形容词,作使动,“使……稳固”,“固其根本”即“使其根本稳固”。 3.名词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例如: ⑥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名词,作使动,“使……为王”,“王之”即“使他(先破秦入咸阳者)成为王”。 二、判断方法。判断一个词是不是使动用法,方法有两种: 1.看能否在这个词里加进一个“使”字,加得进“使”就是使动,否则就不是。例如: ⑦“曹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烧(之),加不进“使”字,“烧”是一般动词;走(之),使(之)逃跑,加得进,“走”就是使动用法。 2.根据句义判断。例如:⑧士卒亦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李将军列传》)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判断两句中“从”字是不是使动,就要看句子的意义。⑧句中士卒比李广地位低,“从”当然是一般动词;⑨句中沛公地位比百余骑高,“从”便是使动,如果说是沛公“跟随着”百余骑,那就不合情理了。 三、翻译方法。使动用法的翻译要注意避免两种错误: 1.意译混淆直译。如:例①可以意译为“项伯杀人,我救活了他”,但不能因“活”可以意译为“救活”而认为不是使动用法,如果单独解释“活”,那就一定要直译为“使……活”,不能意译混淆了直译。 2.附加宾语。即翻译时把宾语也一同带进去。如:有人将“大王必欲急臣”的“急”,翻译为“使臣着急”,“足以荣汝身”的“荣”翻译成“使你荣耀”,这都是错误的译法,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使……着急”,“使……荣耀”。 2. 语文文言文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就是使之动,也就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活用为使动用法的词在常态下往往不具有使动性质,而在活用的句子中却改变常态具有了使动性。文言中,动词、形容词和名词都可以有这样的改变。现代汉语中,这种现象却是没有的。 1.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一种表示动词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的活用。在一般句子(非使动句子)中,宾语往往是主语支配的对象。如:“他做作业。”“做”这个动作是由主语“他”发出的,而且,谓语“做”的对象是“作业”,也就是说宾语“作业”是主语“他”支配的对象。而在有“使动”关系的句子中,谓语表示的动作行为往往不是由主语发出的;宾语也不是主语支配的对象。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如果按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臣活之”应该译为“我活了他”。这显然是不行的。为什么呢?因为“活”这个词是一个不及物的动词。现代汉语中,不及物的动词本身是不能带宾语的,而在文言中,不及物的动词却常常可以带宾语,因而,我们就说这个不及物的动词给活用了。那它活用做什么词了?当然,肯定不是活用作及物动词了。经过人们研究这类词发现,这些不及物的动词翻译过来时都有“使(宾语)动”的性质,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种活用为“使动用”或“使动式”,后来规范了,就称之为“使动用法”。 3. 文言文的使动用法什么意思 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文言文的使动用法有三种形式,分别为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 一、概念认识 例1: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郑伯克段于鄢》) 引文中加下划线的“惊”字是典型的动词使动用法。 句中“吃惊”的不是庄公,而是姜氏,是难产而生的庄公“使(她的母亲姜氏)吃惊”。 为什么这么说?从上下文意来看,姜氏从此之后就不喜欢庄公,其原因就是庄公出生的时候是脚先出来,这种“逆生”就是难产,很容易导致母婴的死亡,因而,姜氏的“吃惊”就是很自然的。 另外,刚出生的婴儿没有意识,不可能对生养自己的母亲表示“吃惊”。所以说,“惊”这一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只能是宾语姜氏。 例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 此句中的“舞”、“泣”这一动作的施行者分别是“潜蛟”和“嫠妇”,而使他们“舞”、“泣”的则是“余音”。 从以上例子的分析来看,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 1.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某个动词充当句子谓语的时候,句子的主语并不是这个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施行者,也就是说,充当谓语的动词的动作行为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的这个动作。 2.解释这个动词时,应该在前面加“使”,成为“使(让)+ 宾 + 动词”的格式。 例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秦族不会主动灭亡自己,而是山东豪俊“并起”的外部原因使自己灭亡了。 所以,判断一个动词是否是使动用法的方法之一,就是看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是不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发出的。 二、形式特征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语法特征是能带宾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带宾语。 能带宾语的动词称之为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的动词称之为不及物动词。 比如,醒、徘徊、合作、觉悟、休息、前进、竞赛、冲突、灭亡等动词就不能带宾语。 在古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常就是指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换言之,古汉语里,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最多见。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当它们以使动用法出现在句中时,也就带上了宾语。 例4: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苏洵《六国论》) 例句中的“却”是不及物动词,后面带了指代“秦”的宾语“之”,“却”就是使动用法,解释为“使(之)退却”。 所以,判断一个动词是否是使动用法的方法之二,就是看句中的作谓语的动词是不是后面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如果是,就可以尝试从使动用法的角度去理解。 下列句中加下划词都是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郑伯克段于鄢》)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司马迁《陈涉世家》) 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 (司马迁《淮阴侯列传》) 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这种情况在古汉语里很少见。 这种用法有两种情况: 一是及物动词带宾语,在形式上和动宾结构没什么区别,区别只是在意义上。也就是说,使动虽然也是及物性质的,但是,它的动作行为不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主动发出的,而是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使他们有这种动作行为。 例5:序八州而朝同列。(贾谊《过秦论》) 这句中“朝”是及物动词,意为“朝见”。 但是,各诸侯国去朝见秦国,并不是自愿的,而是能“序八州”的强大的秦国迫使他们来朝见的。所以,“朝”应解释为“使(同列)朝见”。 所以,判断一个动词是否是使动用法的方法之三,就是看宾语是不是主动发出这个动作行为,如果是外部的原因使宾语施行了这个动作行为,那就是使动用法。 二是有些及物动词读音的改变(一般变为第四声),往往是使动用法。 例6: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sì)以草具。(《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这句“食”字后省略了代词“之”,应理解为“使(让)(他)吃粗劣的饭食”。 例7: 中军置酒饮(yìn)归客。(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句诗中的“饮”的词义就是“使饮”,使动用法就是当然的了。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使动用法的及物动词的读音都改变,而且改变读音的也不限于及物动词,因而不能单纯从读音的变化来判断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以,判断一个动词是否是使动用法的方法之四,就是思考上下文意是否表示的是使动的意思。 3.使动用法的语法特点。 使动用法实际上是以动宾式的结构表达了兼语句的内容。 虽然古汉语里并不常见兼语句,但是,能用兼语句的结构特点去理解古汉语的使动用法,帮助应是很大的。先分析两个现代汉语兼语句的。 4. 文言文里的使动用法和一动用法有什么区别 一般说来,使动用法大多表现为客观行为,意动用法大多表现为主观意念。古汉语 中的动词、形容词作使动用法较多,名词作使动用法的较少见;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大多是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少数活用为一般动词;动词一般不作意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指主语所代表人或事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 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 包括: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 法,以及数词的使动用法。以下各举一例: 尔欲吾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 强本而节用,则不能贫。(《荀子·天论》) 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卫风·氓》)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于它的宾语含有“认为”,“以为”的意思。这种用法仅限于形容词和某些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它们本不带宾语,带了宾语,并具有“认为”,“以为”意义,即是意动用法。 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所谓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指不是说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 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而是在主观上认为他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例如: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四》) ▼名词的意动用法 所谓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宾语所代表人或事物看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例如: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 5. 关于文言文“使动用法”的疑问 是这样的,你说的这几个词都是内动词也就是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及物,现在及物了,就成使动用法了。这属于使动用法中的不及物动词的使动。 破,残破,破损,在古文中这只能是说是某物残损。所以,“破之”就是让它呈现出“破”的状态。 废,不用为废。它的本义是“房屋倾倒”,从本义来看,“废”就是不及物的。同样地,废也是主语本身是动作的发出者和承受者——也就是不及物,如:他的手废了。其实一般都不再把“废先王之道”看做使动了,或者说是弱化它的使动意味了。 所谓不及物,就是说,该动词的动作由主语发出又由主语承受,从而往往表现为一种动作状态。比如:他活着——“活”是“他”发出的,也是“他”承受的,“活”就是不及物动词。如果带宾语,比如:他活我——这就是他让我活,变成使动了。又如:城破——“破”是“城”发出而又承受的一种动作状态,它就是不及物的。现在变成了“大军破城”,已经说到“破”是不及物动词,现在带宾语了,就是“大军使城破”的意思。其实使用者并不刻意去看是不是使动,而是为了节约语言,就直接说“破城”,慢慢地说多了,也就习惯了带宾语。按现代汉语的理解则是“大军攻破城池”的意思, “破”“废”在现代汉语中,有了“穿破”“废除”的意思,变成了及物动词。所以我们会感觉它们不及物很奇怪。上面说到,不及物的词被用来带宾语久了,就变成及物了——大家都默认及物了,这两个词就是这样。 像“活”“破”“废”这类动词是否为使动,首先一点,后面有宾语——若以代词“之”为宾语则往往是使动了。第二,这个动词的本义或常常用到的意义是不及物的。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就是使动了。 6. 初中文言文使动用法整理 文言文中使动用法比较多,了解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文言文的学习。学习使动用法需注意以下三点: 一、三种情形。文言使动用法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三种: 1.动词使动用法。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例如: ①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这个行为不是主语“臣”发出,而是主语“臣”使宾语“之(项伯)”发出,是“使……活”意思,全句译为“项伯杀人,臣救活过他”。 ②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忿恚”是主语 “(吴)广”使宾语“尉”“忿恚”,全句译为“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以此使校尉恼怒。” ③叫声屈动地惊天。(《窦娥冤》)“动、惊”分别是主语“屈”使宾语“地”“天”发出,分别是“使……震动、使……震惊”意思。 2.形容词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④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触龙说赵太后》)“尊”是形容词,作使动,“使……尊贵”,“尊长安君之位”即主语“媪”使宾语“长安君之位”“尊贵”。 ⑤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固”是形容词,作使动,“使……稳固”,“固其根本”即“使其根本稳固”。 3.名词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例如: ⑥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名词,作使动,“使……为王”,“王之”即“使他(先破秦入咸阳者)成为王”。 7. 文言文的使动和意动用法 主要有: (一)不及物动词使动: 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词。 结构:A+动词+B,译法:A使B施行动作。 例句: A. 1. 庄公寤生,惊姜氏。 惊:使……吃惊。 2. 焉用亡郑以陪邻。 亡:使……灭亡。 3. 阙秦以利晋。 阙:使……(土地)亏损。 4. 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活。 5. 既来之,则安之。 来:使……来。 6. 可烧而走之。 走:使……跑。 7. 止血灵。 止:使……停止。 B. 1. (沛公)从百余骑。 从:zòng使……跟随。 2. 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食:sì使……吃。 见:xiàn使……现。 3. 中国队大败美国队。 败:使……打败仗。 4. 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 《华之杀羊食七》 惊心动魄: 生死肉骨: 滴水穿石: 惊世骇俗: 惊天动地: 山有小口,才通人: (二)形容词使动用法: 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例句: 1. 富国强兵: 2. 强兵足食: 3. 丰衣足食: 丰、足:使……丰足。 4. 安邦定国: 安、定:使……安定。 5. 无案牍之劳形: 劳:使……劳累。 6. 良药苦口利于病: 苦:使……苦。 7.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怀:使……怀念。 安老怀少: 安:使……安逸。 8.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尊:使……尊贵。 9.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稳固。 10.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使……受苦、受累、受穷。 (三)名词使动用法:(少见) 名词先用如动词,再使宾语具有此行为。 例:A. 1. 汗牛充栋 汗:使……出汗。 2. 汗马功劳 3. 生死肉骨 肉:使……长肉。 4.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wàng,使……做王。 B. 1. 齐威王欲将孙膑 将:任命……为将。 意动用法 (一)名词意动: 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 译:把……当做。 例: 1. 幕天席地: 2. 草菅人命: 3. 鱼肉百姓: 4. 千金一刻: 5. 友风而子雨: 6. 稍稍宾客其父: 7. 孟尝君客我: 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9.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越国以鄙远: (二)形容词意动: 主观上认为他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认为……形。 1. 不耻下问 2. 是古非今 3. 口是心非 4. 重男轻女 重文轻理 5. 厚此薄彼 6. 不远万里 7. 邑人奇之 8. 渔人甚异之 使动、意动的区别 A. 例: 判断:当行动已成为事实,便构成使动。 当其为心感受,规划想法时,并不意味着形成客观事实,因此为意动用法。 B. 依据主宾关系判断: 例: 一般来说,使动句叙述的是一种既成的或将成为事实的客观事实,它侧重于客观行动;意动句叙述的则常常是一种主观认识,这种主观认识可以是事实,也可以不是事实。总之,意动句更侧重于心理意念的感受。 名词用如状语 (一)普通名词作状语: 1.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像……一样) (有的动作行为不易给人鲜明的印象,于是就借助所表示的事物动作特征,而比喻另外一个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 例:席卷天下 席:像席子一样 包举宇内 包:像包袱皮一样 云集响应 云:像云一样;响:像回音一样 翼蔽沸公 翼:像翅膀一样 扩展:狼奔豕突 计折蛇行 土崩瓦解 雷厉风行 风起云涌 灰飞烟灭 狼吞虎咽 风驰电掣 风起云散 例:豕人立而啼 其一犬坐于前 狐鸣呼曰 老人儿啼 2. 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像对待……一样) (常在“待”“畜”“事”等动词前,表示采取对待此名词状语的表示的人或物,那种态度) 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像对待兄长一样) 齐物田忌善而客待之 (像对待客人一样) 今而君之犬马畜级 (像对待……来畜养孔级) 人皆得人隶使之 3. 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用……于……) 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朱亥樵杀晋鄙 刀斫之 臣请剑斩之 口谏笔伐 目见耳闻 取而稿葬 得佳者笼养之 4. 表示动作行为依据的情势或道理:(按照) 例: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按照法律) 予分当解决(文天祥)(按情理应当自杀) 义不容辞 理所当然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在……) 例:卒廷见相如 童子隅坐而执浊 班门弄斧 家喻户晓 风餐露宿 草行露宿 道芷阳而间行(从小路) 庙礼之 (二)方位名词作状语: (方位名词作状语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展趋向) 例:南来北往(从南来,向北往) 内立法度(在国内) 外连横而斗诸侯(对国外) 扩展:里应外合 左顾右盼 前仰后合 东奔西跑 前俯后仰 东倒西歪 南取、西举、东割、北收 北筑长城(在北部) 雨泽下注 (三)时间名词作状语; 1.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在……) 例:冬,晋灭虢 夜缒而出 乃夜驰之沛公军 晓行夜宿 白日做梦 2. 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为……) (此用法多是用在“日”“月”“岁”等词中) 例:君学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日夜望将军至 3. 表示情况逐渐发展(一……地,一……又) 例:蒸蒸日上 江河日下 日积月累 日新月异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数(量)词作状语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三顾茅庐 四通八达 百思不解 一见钟情 一见如故 一反常态 动词作状语 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为表达中心语服务。
2023-07-20 06:17: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