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投在线
-
天人合一,多指人与道合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也指天人相合相应。. 中文名. 天人合一. 提出者. 庄子. 源出学派. 道家.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易经》进一步说:“立天道曰阴阳,立地道曰柔刚,立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天人一物,内外一理。什么意思?
笔者在《天人互泰》中看到“天人互泰”一词,即联想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与“天人互泰”仅二字之差,均属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天人合一”源自古代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代表着古代朴素辩证的自然观。“天人互泰”是现代哲学学者梁缺在《天人互泰》中“天人互泰,方存浩长”的哲学理念,是现代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天人互泰”是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的演进和变奏,是传统哲学思想的一种继承与发展。“天人互泰”自然观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统一的共同体关系。《天人互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坚持真理,按先后顺序论述了自然史和人类史,将人与自然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分析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出发,描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图景,考察人类在自然整体中的作用。它涵盖了天地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的知识,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芝桂)2023-07-19 04:15:002
天人一物,内外一理是什么意思?
天的规律跟人世的规律是一回事,人世间的事情和自然间的事是一体。2023-07-19 04:15:073
天人一面是什么意思?它的进义词是什么?
没有这个词语,似乎也不是成语,是不是输入有误?一下提供几个类似的词语,供您参考。天人一物,内外一理:意思是天的规律跟人世的规律是一回事,人世间的事情和自然间的事是一体。天人合一:一般被认为是董仲舒最先提出的,但事实上它和《易经》有着密切的关系。《易经》所做的事情无非就是把天道、地道、人道都归结在一个字里面,所以“天人合一”的观念在董仲舒之前早已容纳到中国的思维方式里面了。天人感应:天人感应思想起源很早,散见于先秦古籍之中。《洪范》说:“肃,时寒若”,“乂,时旸若”,认为君主施政态度能影响天气的变化。这是天人感应思想的萌芽。春秋时盛行的占星术,依据天体的运行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是天人感应思汉代董仲舒继承和发挥了阴阳家的思想,使天人感应说臻于成熟。 想的直接来源。战国后期,阴阳家邹衍“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遇之变”,使天人感应思想趋于系统化。千人一面:解 释 一千个人的面孔都一个样子。喻意文章或对人物的描写公式化,都是一个样子, 多用于讥讽文艺创作上的雷同。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您有所帮助2023-07-19 04:15:151
天人一理天地万物一体有没有体现联系的观点
天人一理,天地万物一体说的是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要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2023-07-19 04:15:325
天人一理,天地万物一体是联系吗
意志,人事是天意的体现;天意能支配人事,人事能感动天意,由此两者合为一体。2023-07-19 04:15:482
急需天命的论文
《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全书立意在于叙史存义,但在情节铺排中,却搀杂着许多有关天命星象、卦兆灾异等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是《三国演义》思想内容的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而且相当全面地反映了《三国演义》的天命观。 《三国演义》的天命观及书中有关天文星象、卦兆灾异等的描写,主要是受了中国古代“天人感应”神秘学说的影响。西汉经学家董仲舒是“天人感应”学说的始创者。他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是“万物之祖”;认为“理”,即“天理”或“天道”,是宇宙的本体,是万物的本原。是最高范畴。他将“天道”与人事相比附,认为天人相应。认为天能干预人事,自然界的灾异和祥瑞是天表示对人的谴责和嘉奖的兆示。他认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天心”是“仁爱人君”的,“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异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同时,董仲舒又认为人君的政治措施和行为,人们的某些宗教仪式等也能感动上天,促使上天改变天意对人事的安排。他的这种“天人感应”学说,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吸收了法家及先秦各家学派的思想而建立起来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其本质和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所宣扬的“君权神授”制造“理论”根据。 孟子、朱熹等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天”是“理”的本原,人所具有的观念(理)是出自于“天”的。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朱熹为孟子所言注云:“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以出者也。”《三国演义》对于“天”的认识与孟子、朱熹的认识是一脉相通的。书中并没有关于灵霄殿、冥府、龙宫等神仙机构场所的描写,也没有出现玉皇上帝、菩萨、龙王等神仙人物,但却大量谈及“天数”、“天命”、“天运”、“天理”、“天道”等。书中人物并不是通过“天”的艺术形象来认识“天”的,而是从对于“天”的崇拜观念出发来认识“天”的,他们对“天”的认识基本上是抽象化、理念化的,是唯心主义的。 《三国演义》第86回中,写蜀国的学士秦宓向吴国的使臣张温言天之理,说:“昔混沌既分,阴阳剖判;轻清者上浮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所言之“天”似当为由物质所构成,但他仍不知“轻清之外”“还是何物”,而自称“无所不通”、“无所不览”的张温也“无言可对”。他们对于“天”的认识相对是肤浅的,唯物的观点很抹糊,而更多的人物对“天”的认识则是唯心的,认为天是有“天命”、“天理”、“天道”、“天运”和“天数”的。 《三国演义》认为“天”有“天数”,而地上国家则有“气数”,“天”的“天数”决定人间国家的“气数”。国家存亡系于天命。书中写汉朝的传国玉玺上镌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汉家气数”是由“天数”决定的。书中虽然也说汉末“致乱之由”是“桓灵二帝”的政治****,但同时也强调:“汉朝天数当桓灵”(4回)、“汉家气数已尽”(8回);作为对汉末三国晋初历史变化的归结,书中借后人之诗说:“魏吞汉室晋吞曹,天运循环不可逃”(119回);“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120回)。点明“天下大势”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由“天运循环”决定的。正是认为“天数”决定国家“气数”命运,三国时期政要人物都注重以“天数”、“天意”为自己的政治行为辩护。曹丕为夺取政权,让他的心腹王朗逼迫汉献帝禅位,就强调汉室“气数已尽”,而“天之历数”已在曹氏(80回);蜀汉为建立封建割据政权,也借“天意”制造舆论,诸葛亮劝刘备做皇帝时称:“天与弗取,反受其咎”,刘备登基自称是“天命不可以不答”,也是借“天命”为自己做皇帝加以遮饰。他们都称自己的“君权”是“天意”神授的。 《三国演义》认为“天”是变化着的精神本体。“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14回),书中许多有影响的人物都有这种思想。曹丕逼汉献帝禅位时册曰:“天命不于常”(80回);诸葛亮北伐前说:“天道变易不常”(91回);王朗与诸葛亮争论时说:“天数有变”(93回);司马师也说:“天道三十年一变。”(108回)但是《三国演义》中所表述的天数的变化并非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是没有质变的量变过程,是一种“天数”的循环。由这种天数的循环导致的天下大势分合的循环,自然也是一种量变过程而非是一种质变过程。 《三国演义》认为“天”是有意志和情感的。所谓“天心”、“天意”、“天威”、“天怒”的说法书中随处可见。董卓死后迁葬,“天降大雨,平地水深数尺,霹雳震开其棺,尸首提出棺外,”以至“三次改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为雷火消灭”,书中说:“天之怒卓,可谓甚矣!”(10回)《三国演义》中人物也深信有“天意”。庞统、法正等劝说刘备谋杀刘璋,夺取益州,刘备便深恐“上天不容”,而法正则认为是“顺天命”,是“天与(天意赞许)”(60回);诸葛亮擒获孟获,蜀军历遭“哑泉、灭泉、黑泉、柔泉如此之毒”而能无恙,诸葛亮也以为“岂非天意乎?”(89回);诸葛亮与王朗论辩,也说:“今幸天意不绝炎汉”(93回);而诸葛亮临终为自己未能完成“恢复中原,重兴汉室”的大业而遗憾之时,仍认为不是自己不“竭忠尽力”,而是“天意如此”(104回)。可见刘备、诸葛亮都认为“天”是有意志的,而且这种“天意”主宰着人事,令人警惧。 在《三国演义》中许多人物都认为“天”不仅主宰着无穷世事和人的命运,而且还能区别善恶而给人以佐助或惩罚。书中人物得助或成功之时,多言“天佑”、“天助”、“天授”、“天赐”一类的话语,而乏助或失败之时,则多言“天灭”、“天亡”、“天丧”、“天败”一类话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祭过天地,有客人来投,并献良马金银等相助,刘备就认为这是“天佑”(1回);汉少帝被常侍张让劫持,迷路,“正无可奈何”之际,“忽有流萤千百成群,光芒照耀,只在帝前飞转”,陈留王便认为这是“天助”(3回);官渡战败,袁绍身处绝境,自己便以为是“天丧”(31回);刘备身处危境,“前有伏兵,后有追兵”,便自认为是“天亡我也!”(64回)。其实书中这些人物并非真的受到“天”的佐助或惩罚,而是他们从自己的理念心态出发,将自己在现实中的处境以“天意”加以解释。 《三国演义》认为行德政者和有德者是天命之所归,“天命不于常,唯归有德”(80回);“天数有变,神气更易,而归有德之人”(93回)。书中以蜀汉体现德政,故蜀汉人物多得“天佑”和“天助”。 《三国演义》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主宰,而且“天”又是公正的,“天意无私曲”(9回),所以书中便十分强调“顺天命”。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对刘备说:“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37回),他强调“人”不能与“命”争,“理”不得违“数”,就是说人不能与天数、命运相对抗,而应顺从天命。曹丕心腹王朗与诸葛亮论辩时,更借古人之言提出“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的观点(93回),肯定“天”是决定国家昌盛和败亡命运的主宰者。诸葛亮与王朗论争,不仅不否认天意,而且也以“天意”立论,说“不绝炎汉”也是“天意”。司马懿指出诸葛亮勉强攻打中原是“自负才智,逆天而行”,因此结局必然是“自取败亡也”(102回);诸葛亮自己也承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103回);他得知自己“命在旦夕”后,曾设法祈禳避灾,但终于没有成功,便深有感慨地说:“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103回)。诸葛亮本是一位胸怀大志,富于才智,而又欲有所作为的人物,他都无奈于天意,难逃定数,其他凡夫俗子就更应顺从天命了。人的生死成败系于天命,人的才智在天数天意之下是难有作为的,这种消极的思想使《三国演义》中许多人物的思想性格都染上了悲剧的色彩。 《三国演义》在强调顺天命的同时,还强调天人合一,认为只有顺人应天,政权才能巩固,功业方能成功,所以书中许多政要人物都大谈“顺人应天”。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策文就说这是所谓“应天顺人”(4回);王允假意劝董卓效“禹之继舜”的方式即帝位,也说是“正合天心人意”(8回);谋士郭图劝袁绍联结刘备剿灭曹操,说是“上合天意,下合民情”(22回);阚泽至曹营下诈降书时对曹操说:“某等非为爵禄而来,实应天顺人耳。”(47回);孔明等人劝刘备即帝位,也说是“应天顺人”(73回);孙权劝曹操“早正大位”,也说是“应天顺人”(78回)。书中三国重要人物在不同的场合环境中,一再强调“天与人归”、“天人之应”、“应天合人”、“天心人意”,强调“上合天心,下顺民情”、“上合天意,下合民情”。这种把“天道”与“人道”合一的思想正是汉儒和宋儒颇为提倡的,董仲舒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程颢说:“天人本无二”(《二程全书·语录》);朱熹说:“天人一物,内外一理”(《朱子类语》),《三国演义》中的顺天应人的天人合一说显然是受汉儒和宋儒思想影响的结果。 在《三国演义》中,所谓“天意”是通过天文乾象、吉凶预兆、星卦谣谶、感应梦幻等一套完整的预示体系显现出来的。书中认为预兆吉凶,星辰明晦,天文乾象变化,谣谶梦幻暗示等都是“天意”的表现,故此书中非常重视各种预言、预兆等的描写。 《三国演义》言及“夜观乾象”、“仰观天文”、“夜观星象”之事约有二十余处。多以星象天文预应政事大局和将帅杰出人物的吉凶。如太史令王立“仰观天文”,便预言“大汉气数将终,魏晋之地,必有兴者。”(14回)暗应曹魏立国乃天意所定。又如官渡之战前夕,谋士沮授仰观天象,预言“恐有贼兵劫掠之害”,袁绍不听其言,就被曹操烧了乌巢粮草。曹操见“南方旺气灿然”,心中就想到东吴孙权”恐未可图也”(33回)。谯周见“北方旺气正盛”,就劝诸葛亮不要勉强伐魏(91回)。至于描写孙坚、周瑜、庞统、关羽、张飞等人之死,天上都有将星陨落,诸葛亮见“三台星中,客星倍明,主星幽隐”便知自己“命在旦夕”等,均是强调天人相应,而人则据天象揣知所谓“天意”。《三国演义》中善观天象、预测吉凶的人物并不多,以诸葛亮为最善,其他如谯周、殷馗、沮授,以至曹操、刘备、司马懿等也都程度不同地通晓天文星象。2023-07-19 04:15:551
关于朱熹思想的社会实践调查
我想你一定是去长沙,也一定要去岳麓山的岳麓书院,朱熹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的教育家.很重视教化的作用.你可以把他的教育活动列为考察实践的主要内容.通过了解掌握线索,看在那个时代朱是如何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第二是重点研讨其教育思想对当代的有益成分.如朱很看重对人的气质的培养.就是现在的素质教育.第三,我们的儒学有可能成为国学而理学却不能.原因是它同我们倡导的物质辩证法的哲学思想相悖.那么,就没有同今天的理论相融的地方吗,有的,这也是我们要讨论的地方.2023-07-19 04:16:032
天人合一四字成语
1. 人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人山人海、人人自危、人才出众、人才济济、人才难得、人才辈出、人心大快、人心惶惶、人仰马翻、人生地疏、人各有志、人高马大、人强马壮、人情世故、人声鼎沸、人来人往、人荒马乱、人面兽心、人命关天、人灵地杰、人际罕见、人心所向、人心叵测、人满为患舍己为人、千人一面、一表人才、旁若无人、助人为乐、先人后己、目中无人、人来人往、一鸣惊人、后继有人、引人注目、荒无人烟、振奋人心、人山人海、诲人不倦、怨天尤人、孤家寡人、人仰马翻、人声鼎沸、人才济济、仰人鼻息、人迹罕至、夜深人静、寄人篱下、人困马乏、鲜为人知、耐人寻味、出人意料、脍炙人口、引人入胜天灾人祸、人杰地灵、貌不惊人、惹人注目、令人神往、骇人听闻、差强人意、先发制人、治病救人、不省人事、悲天悯人、受制于人、人才辈出、盛气凌人、人情世故、草菅人命、惨绝人寰、发人深省、惨无人道、拾人牙慧、咄咄逼人、仁人志士、扣人心弦、人云亦云、天上人间、无人问津、震撼人心、息事宁人、人心向背、出人头地。 2. 天人一面的近义词 没有这个词语,似乎也不是成语,是不是输入有误?一下提供几个类似的词语,供您参考.天人一物,内外一理:意思是天的规律跟人世的规律是一回事,人世间的事情和自然间的事是一体.天人合一:一般被认为是董仲舒最先提出的,但事实上它和《易经》有着密切的关系.《易经》所做的事情无非就是把天道、地道、人道都归结在一个字里面,所以“天人合一”的观念在董仲舒之前早已容纳到中国的思维方式里面了.天人感应:天人感应思想起源很早,散见于先秦古籍之中.《洪范》说:“肃,时寒若”,“乂,时旸若”,认为君主施政态度能影响天气的变化.这是天人感应思想的萌芽.春秋时盛行的占星术,依据天体的运行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是天人感应思汉代董仲舒继承和发挥了阴阳家的思想,使天人感应说臻于成熟.想的直接来源.战国后期,阴阳家邹衍“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遇之变”,使天人感应思想趋于系统化.千人一面:解 释 一千个人的面孔都一个样子.喻意文章或对人物的描写公式化,都是一个样子,多用于讥讽文艺创作上的雷同.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3. 中国古代有设计么 2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 第一篇 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特色 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 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 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 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然。 乔灌木也错杂相间,追求天然野趣。 二、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其中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 分隔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为此,必须处理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因与借、真与假、有限与无限、有法与无法等种种关系。 如此,则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融合和扩展开来。比如漏窗的运用,使空间流通、视觉流畅,因而隔而不绝,在空间上起互相渗透的作用。 在漏窗内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竹树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蓝天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 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 人工的山,石纹、石洞、石阶、石峰等都显示自然的美色。人工的水,岸边曲折自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也都显示自然的风光。 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与西方系统园林不同,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讲究表现自然。 松柏高耸入云,柳枝婀娜垂岸,桃花数里盛开,乃至于树枝弯曲自如,花朵迎面扑香,其形与神,其意与境都十分重在表现自然。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 第二篇 虽然天人合一”四字成语出现较晚,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却由来已久。在影响建筑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是根本性的。 天是一个历史范畴,起源于远古人类对无法预测的苍茫太空的敬畏同,夏商以后,“天”被认为是有意志、有人格的最高主宰。对这种主宰的崇拜就构架起以天人关系为基础的宇宙观。 “天人合一”就是西周以后,人们强调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一种观点。 中国古代的先哲以朴素的系统观念观察整个宇宙, 《庄子·齐物论》云:“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是庄子“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 《乐记》提出“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序。”即认为整个宇宙天地处于“流而不息,含同而化”的状态之中。 意思是宇宙之气永远处于整齐、和谐、有序的运化之中,这与庄子所谓“通天下之气”是一个意思。《周易大传?文言传》有云“夫天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为,后天而而奉天时。” 这种承天命、顺天意的心理更是被统治者利用,他们将作为统治人民的合法基础。《周易》又有云“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原则。 这些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建筑的发展。 《老子章句》曰:“天道与人道间,天人相通,精气相贯”。 老子《道德经》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明了人与自然的共同根源。 古代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就是说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可以互相交流,和谐共生。这也反映在古代的建筑中。 比如北京城的建设就是按照天上的星相来建造的,紫禁城正对这紫薇星,建筑与环境得到融合和渗透。中国古建筑的点也是体现在它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上,它所展现的是“自然与精神的统一”,本文所探讨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也正是基于这一基本涵义作为出发点。 “干阑文化”是古代中国南方建筑文化的主体,是南方干阑式建筑与源于北方穴居的高台式建筑融合时期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代表。它是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向来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尊重自然,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艺术性格上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在选材上,木材给人以含蓄、深沉的天然之美,它集轻巧、坚韧、易于加工为一身,恰恰与古代中国人相切合,因此成为中国古建筑的首选材料。 加之,建筑始终是为人服务的,古代中国地在物博资源丰富,因此,选择木材也有其必然性。 中国古建筑在建筑类型上丰富多彩,主要包括:宫殿、宗庙、公府、馆榭、地下宫室、离宫、坛、祠、警鼓台、舞台、观景楼阁等。 它们的种类和使用功能虽不相同,但始终流露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这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文化精神——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建筑镶嵌在自然中,仿佛是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古建筑注重与自然高。 4. 人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人山人海、人人自危、人才出众、人才济济、人才难得、人才辈出、人心大快、人心惶惶、人仰马翻、人生地疏、人各有志、人高马大、人强马壮、人情世故、人声鼎沸、人来人往、人荒马乱、人面兽心、人命关天、人灵地杰、人际罕见、人心所向、人心叵测、人满为患 舍己为人、 千人一面、 一表人才、 旁若无人、 助人为乐、 先人后己、 目中无人、 人来人往、 一鸣惊人、 后继有人、 引人注目、 荒无人烟、 振奋人心、 人山人海、 诲人不倦、 怨天尤人、 孤家寡人、 人仰马翻、 人声鼎沸、 人才济济、 仰人鼻息、 人迹罕至、 夜深人静、 寄人篱下、 人困马乏、 鲜为人知、 耐人寻味、 出人意料、 脍炙人口、 引人入胜 天灾人祸、 人杰地灵、 貌不惊人、 惹人注目、 令人神往、 骇人听闻、 差强人意、 先发制人、 治病救人、 不省人事、 悲天悯人、 受制于人、 人才辈出、 盛气凌人、 人情世故、 草菅人命、 惨绝人寰、 发人深省、 惨无人道、 拾人牙慧、 咄咄逼人、 仁人志士、 扣人心弦、 人云亦云、 天上人间、 无人问津、 震撼人心、 息事宁人、 人心向背、 出人头地2023-07-19 04:16:111
天人一理天地万物一体是否是联系的观点
天人一理天地万物一体是否是联系的观点?首先是有联系的观点,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人和大自然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人类没有大自然的支撑,那么人类也就不可能存在。2023-07-19 04:16:181
中外艺术比较(戏剧,影视,舞蹈)
是在找抄袭题材?2023-07-19 04:16:486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是如何解释“天人一理”的含义的?
笔者在《天人互泰》中看到“天人互泰”一词,即联想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与“天人互泰”仅二字之差,均属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天人合一”源自古代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代表着古代朴素辩证的自然观。“天人互泰”是现代哲学学者梁缺在《天人互泰》中“天人互泰,方存浩长”的哲学理念,是现代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天人互泰”是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的演进和变奏,是传统哲学思想的一种继承与发展。“天人互泰”自然观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统一的共同体关系。《天人互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坚持真理,按先后顺序论述了自然史和人类史,将人与自然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分析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出发,描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图景,考察人类在自然整体中的作用。它涵盖了天地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的知识,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芝桂)2023-07-19 04:17:142
《周易》中“天人合一,物我相通”的思想的解释
“天人合一”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些年来,学界谈论甚多,在一定范围内,它已经被作为易学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因此,弄清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对于易学研究和传统文化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然而,要弄清这个概念的意义,不能根据我们当代学者对它的望文生义的理解,而应该求助于古人自己的言论.看一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含义.而要弄清“天人合一”的含义,关键又是弄清“天人合一”中的“天”是什么意义. 本人从《四库全书》中共找到二百余条明确表述“天人合一”的材料.发现“天人合一”中的“天”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今天不少人把“天”理解为自然界,因而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内容,则一条也没有找到. 本人现在把这些材料公布出来.供关心此事者研究、讨论.需要说明的是:1,这些材料本人只是粗略加了一些标点,未及推敲,也不想推敲.因为研究者都有相当的古文水平,也用不着我去推敲;2,略去了一些.所略去的,是那些重复的,或是观点已经明确、无须再重复引证的.好在《四库全书》现在不是难找的书,如对这个资料不相信,可以自己去查. 另一需要说明的是:最早使用“天人合一”概念的,现在所能查到的出处,是张载的《正蒙》.然而和张载同时的程颐就不认可,他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二程遗书?卷六》)依本人理解,张的“合一”,程的“无二”,其内容是说,天人同此一气,或同此一理,人的仁义礼智本性乃是天的赋予.在他们的著作中,这个赋予人以善良本性的天也是一个人们必须敬事的天,是一个可以和人感应的天,是可以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再往前追溯,则此一思想的发明者可以归于董仲舒.董仲舒的名言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在董仲舒那里,天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的天,当然,也是一个主宰世界,可以和人感应、能够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在董仲舒那里,“天人一”的“一”,是“一类”的意思.因为在董仲舒当时,由于自然科学新的发现,人们知道,物与物在不接触的情况下是可以发生感应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琴弦可以共振等等.人们认为,感应的发生,是由“气”在做着它们的中介.同时人们还发现,以气为中介的感应,是有条件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但不能吸铜;琴弦的共振,也是宫弦和宫弦共振,商弦和商弦共振.如同牛鸣牛应、马鸣马应一样.于是得出结论:只有同类的事物可以互相感应.董仲舒为了论证天人可以感应,首先需要论证天与人同类.这是天人合一的现实背景. 董仲舒论证天人同类的方法,叫做“天人相副”.即,人是天的副本,“拷贝”.比如,天是圆的,所以人的头圆;地是方的,所以人的脚方.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因为天有日月;人为什么有四肢?因为天有四季;人为什么有喜怒哀乐?因为天有阴有晴.天有三百六十日,人的骨头有三百六十节.如此等等.类似的思想发展到宋代,就出现了明确的“天人合一”说.周敦颐的《太极图》,邵雍的先天图,都被认为是讲述天人合一思想的代表作.那里讲的也是,人的仁义礼智本性是天所赋予的,人世的秩序是天的秩序的副本.2023-07-19 04:17:221
转载| 钱穆:动静合一、心物合一
天地万物,如一大圆体。自人类言,其中心乃在各自之一己。中国人言“一天人,合内外”。此天地万物,由己为之中心,乃能一,乃能合。此言非具体,乃抽象。而己之为天地中心者,非其身,乃其心。但非西方哲学心物对立之心。中国则主心物合一,天地万物均融在此心中。此一境,此一理,则常静而不动。故乐天知命,安分守己,此即主静立人极。然而一言一行,一瞬一息,日常之应对酬酢,以至于一日二日之万机,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乃无不在于此心之动。故大学言:“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此一进程,岂非即是一动。而知止在先,则仍是一动。唯动中已包有静,静中已包有动。必分别动静以为二,则难以得其境界矣。亦可谓心是一动,物是一静。大学言“致知在格物”,则心之动即在物。故唯格物乃能致知,而后我心之全体大用无不到,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达。此始是中国之动静合一,天人合一,内外合一,即心物合一论。——钱穆《晚学盲言》2023-07-19 04:17:281
简述如何理解天人合一
问题一:天人合一您如何理解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甚至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分别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以仁为核心,礼为外观表现的儒学可以说是一种人学,其主要内容是讲为人之道,包括探讨人的本性、人生的价值、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等等。儒家学说强调亲情仁爱,提出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比如中国人重团圆、以享受天伦之乐为人生之大喜,不像西方人那么讲求自我,有独立和冒险精神。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哲学思想。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董仲舒等学者的阐述,由宋明理学总结并明确提出。其基本思想是人类的政治、伦理等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 问题二:怎么理解“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 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它认为人与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对象之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扭曲与原貌或为学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之中。主要有道家、儒家、佛教三家观点。 天人合一: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思维反映存在,所以思维也应当是不断变化的,与时俱进的。物质与人以及物质之间是和谐统一的。 儒家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禅宗 在禅宗来看,人性本来就是佛性,只缘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而不自觉,一旦觉悟到这些观念、欲望都不是真实的.真如本性自然显现,也就达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因此,他们提出“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真正达到觉悟后的境界是什么呢?从某种秤谌看,仍有点象道家的一切顺应自然之意。故禅宗语录有言:“悟得来,担柴挑水,皆是妙道。”“禅便如这老牛,渴来喝水,饥来吃草。” 道家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简述 中国古代天文学是指以地球为参照物的天体运动学,即天体是地球的扩大,或地球是天体的缩小。古代天文学认为天球的南北极所形成的天轴与地球南北极所形成的地轴处在同一条直线上,其轴与公转轨道所形成的夹角均成66.5度,即无论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的那一个点,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倾斜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而且,此理论也得到现代天文学和磁力学理论的支持,现代天文学和磁力学理论认为:天体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天轴南北两极是南北磁极;地球居天体之间,是一小磁体。地球南北两极也是南北磁极,分别与天体两大磁极发生磁感应,所以天地的轴心倾向相同,在一条直线上,这便是天地感应最根本的内涵之一。[1]《黄帝内经》所述五运六气的种种感应之道,统统建立在这个感应性上。这种感应性或磁力,都属于无形的能,在中医名之曰气。 天地气交 气交的实质是天地人本源于一气,天人合一最重要的体现也是合于气。《素问u30fb六微旨大论》提出气交的概念: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曰:何谓气交?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求之本,求之位,求之气交皆指求气之本。天地人三者是一气分布到不同领域的结果,因而是可以认知和掌握的。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同上)即,人与万物,生于天地气交之中,人气从之则生长壮老已,万物从之则生长化收藏。人虽有自身特殊的运动方式,但其基本形式--升降出入、阖辟往来,是与天地万物相同、相通的。 气交的产生是因为地之寒热与天之阴阳之节气相差三节。按理说,一年中冬至日为阴之极,应该气候......>> 问题三:怎么理解“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之道融于一体。你所说所做还有你心中所想的符合天道人道就是,天人合一。 问题四:如何理解儒家的天人合一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问题五:怎么理解“天人合一” 这个是一种思想境界 比如 禅定高级境界 无我两忘 最后感觉自己 和周围的物件都是消失了 和宇宙同为一体了 化为光明了 u30fbu30fbu30fbu30fbu30fbu30fbu30fbu30fbu30fbu30fbu30fb叫天人合一2023-07-19 04:17:341
学气功最高能达到什么境界。
你说的是硬气功,但再高也是有限度的,也没最高的说法,修为在人,养身气功就没多大的打击力。 “天人合一”是气功追求的最高境界吗 “天人合一”作为描述天人关系的一个哲学观点,可以说是贯穿于古老的中国哲学的始终。这一哲学观点的提出,在我国哲学史上至少可上溯到公元前三世纪的战国时期,当时孟子就曾提出(孟子也练气功)“诚者天之道也。”他还说,人只要努力去扩充自己“诚”的德性,最终就能“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同参”。 即与“天地”达到“合一”的佳景。到西汉时期,董仲舒就提出了被后人认为是关于天人关系的神秘学说“天人感应”。他认为“天”(自然或宇宙)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并使上天作出相应的反馈。他还说:“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用现代语言叙述,大约就是说,人和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所孕育而成的。 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上,他能作出如此正确的科学推断,是非常难得的。他还说人是天的缩影,这无疑与西方古代所预言“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具有异曲同工的见地。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灼见。 到北宋,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二程”哲学家,就更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天人关系的哲学观点。他们认为“天道”与“人道”合一;“自然”与“人体”合一。他们还说,整个宇宙应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并颇有见地地提出了“物生者气聚也,物死者气散也”的有关构成宇宙生物体的原始物质是“气”,生与死是宇宙物质(能量)的聚与散。到南宋大哲学家朱熹又提出“天人一物,内外一理”。至明代主守仁说“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现在看来这些古老的中国哲学,观点,与当代利用现代科学研究人体后对人体潜在能力的预言,无疑是有不少极为相似的东西。 在与中国气功同出一源的中医理论中,天人合一用于养生与治疗的思想更是由来已久。如在古老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应把人体看成整个自然界的一部份。 人的养生之道,应该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人体疾病的发生与治疗,也应从环境状态和它的变化中去寻找致病的原因和治疗的方法。另外,《黄帝内经》还力图把自然现象、人的生理状态和精神活动进行统一。似乎告诉人们只有注意天人合一这个关系,才是求得健康和长寿的真谛。现在看来,这一点也正是今天人体科学进行研究和探索的最新课题。 由上可以得出,古老的中国哲学、中医、气功由于它的这些远见卓识,使它在今天对于研究人体科学的专家和学者而言,的确具有一种神秘而诱人的魅力。2023-07-19 04:17:411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进步的思想家,下列观点中属于他的是?
D的观点是王夫之的,因为他的思想属于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是唯物思想。2023-07-19 04:17:481
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
“天人互泰”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本报评论员笔者在《天人互泰》中看到“天人互泰”一词,即联想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与“天人互泰”仅二字之差,均属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天人合一”源自古代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代表着古代朴素辩证的自然观。“天人互泰”是现代哲学学者梁缺在《天人互泰》中“天人互泰,方存浩长”的哲学理念,是现代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天人互泰”是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的演进和变奏,是传统哲学思想的一种继承与发展。“天人互泰”自然观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统一的共同体关系。《天人互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坚持真理,按先后顺序论述了自然史和人类史,将人与自然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分析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出发,描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图景,考察人类在自然整体中的作用。它涵盖了天地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的知识,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2023-07-19 04:17:572
在生活里,怎么才能做到“天人合一”
楼上的回答好吓人,不过您的问题也特别,天人合一,您快回到地球上来吧。别天人了。2023-07-19 04:18:194
怎样理解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其实中医也讲"天人合一"而且是重要的治疗依据,就是说环境对人的影响!比如天气干燥时候人会容易上火2023-07-19 04:18:503
《吕氏春秋u2022情欲》中是如何表述“天人一理”的?
笔者在《天人互泰》中看到“天人互泰”一词,即联想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与“天人互泰”仅二字之差,均属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天人合一”源自古代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代表着古代朴素辩证的自然观。“天人互泰”是现代哲学学者梁缺在《天人互泰》中“天人互泰,方存浩长”的哲学理念,是现代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天人互泰”是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的演进和变奏,是传统哲学思想的一种继承与发展。“天人互泰”自然观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统一的共同体关系。《天人互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坚持真理,按先后顺序论述了自然史和人类史,将人与自然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分析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出发,描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图景,考察人类在自然整体中的作用。它涵盖了天地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的知识,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芝桂)2023-07-19 04:19:032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当代有何发展和创新理念?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流。 中国儒家提出“天人合一”,人事必须顺应天意,要将天之法则转化为人之准则,顺应天理,方能国泰民安。 中国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将“自然”这个概念提升到了形而上的高度。所谓“道法自然”,指得是“道”按照自然法则独立运行,而宇宙万物皆有超越人主观意志的运行规律。老子认为,自然法则不可违,人道必须顺应天道,人只能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诚所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中国佛家提出“佛性”为万物之本原。宇宙万物的千差万别,都是“佛性”的不同表现形式,其本质仍是佛性的统一。而佛性的统一,就意味着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 中国早就有自己的“环境文化”。四千年前的夏朝,就规定春天不准砍伐树木,夏天不准捕鱼,不准捕杀幼兽和获取鸟蛋;三千年前的周朝,根据气候节令,严格规定了打猎、捕鸟、捕鱼、砍伐树木、烧荒的时间;二千年前的秦朝,禁止春天采集刚刚发芽的植物,禁止捕捉幼小的野兽,禁止毒杀鱼鳖。中国历朝历代,皆有对环境保护的明确法规与禁令。中国今天的环保事业,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环境文化是对世界环保理念的吸收和创新。 总体上看,“道家侧重于倡导‘天道主义",儒家更注重‘人道主义"。天道与人道的互补合构,孕育了‘天人合一"的大思维、大理念、大文化、大命题,充分体现了炎黄子民超时空、贯天地、通物我、保太和的大智大德。所以,‘天人合一"是儒道哲学所期许的宇宙生态和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文化综合思维模式的最高最完整的体现。也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认定‘天人合一"理念不仅是科学的宇宙观,而且是进步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国台湾学者李亦园将这种“天人合一”观念称作“致中和宇宙观”这种和谐生态观,可被视为中国生态主义思想演进过程中的“逻各斯中心”。 从深层内核看,环境问题是个涉及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问题。“天人合一”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境界。此一深层价值内核在今日中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具体到环太湖地区的经济发展,其重大理论借鉴意义就在于促使我们考虑如何在通向基本现代化的改革和建设实践中,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协调,营造太湖儿女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园。马克思指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及其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是理想的社会发展模式,它“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在这种理想的社会发展模式中,“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社会实践基础上,达到了真正的统一。 中国的儒、释、道三家,都十分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思想。他们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同为一气所生,互相依存,具有同根性、整体性和平等性。如《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儒家也因此倡导“仁民爱物”,如宋代著名哲学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乾称篇》),着意强调万物与人为同类(“与”),应当推己及物。理学的创始者之一程颢也说:“人与天地一物也“(《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同上,卷二),等等。汉儒以阴阳五行说大讲天人感应,其间附会于社会历史、政治、人事等方面者多为迷信之属,已经遭当时著名思想家王充尖锐而深刻批判(见《论衡》)。然其被吸收于医学中者,则成了中医重视自然环境对于人的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的重要基础理论。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的破坏或失调,可以说是人得病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反之,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就是保证人的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体现于中医的治疗中,则无论是诊断还是处方,都首先参之以时令节气,乃至于严格到选择药材之产地产时。这种把人类健康与自然环境联系起来的观念,是完全符合事实的科学的理论。同时,这种观念也告诉人们,为了人类自身的健康,必须要全力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自然环境。这在当今世界尤有其十分重要和积极的意义。此外,儒家还有许多关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节约消费的思想,也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例如,荀况把“节用”与“御欲”联系起来,提出人们在生活消费中必须要有“长虑顾后”的观念,而不应当任人之欲。那种“不顾其后”,随意奢侈浪费的人,乃是一些“偷生浅知”之徒(见《荀子·荣辱》)。这是很有深远意义的见地。 佛教提倡“护生”,道家主张自然无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他们都强调不为不恃,因任自然。这种对自然的态度,就其消极一面讲,诚如荀子所批评的,是为“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即忽视乃至放弃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过,“因”的思想中并不完全只是消极的,它至少包含着这样两方面的合理因素:一是不以主观的好恶或意愿,随意地去违反或破坏自然及其规律,而遭自然界的报复;二是主动地去适应不断变化了的环境。在“因”的理论中,包含着“权变”和“因时而变”的思想,所以一些道家思想家就强调说:“人各以其所知,去其所害,就其所利”,又说:“故忤而后合者,谓之知权;合而后忤者,谓之不知权 。不知权者,善反丑矣。”(《淮南子·汜论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看起来与原来的环境不合,然却与变化了的环境相合,这叫做懂得权变;相反,就是不知权变。不知权变者,好事也会变成坏事。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时是畏惧;诚如荀子所描述的,人们靠天吃饭,只好“大天而思之”,“从天而颂之”。以后,人们在与自然的斗争中掌握了它的一些规律,于是就“骋能而化之”,“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然而,随着人类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一些人开始忘乎所以,漠然无视自然的力量,以为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去摆布自然,其结果就是使当今人类陷入日益严重恶化的生存环境之中。在今天这样一个新的时空环境中,人们似乎可以从一种新的意义上,去体会一下庄子说的“无以人灭天”(《庄子·秋水》)这句话,它也许对我们今天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所启发。 以上只是列举了很小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想,然而如能灵活地吸取其精神,反思我们今日对待自然的态度,那么对于缓解当前人与自然的紧张对立状态,当会有所裨益。 儒家修身养性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一种与他人和社会群体和谐、协调的道德品格。儒家提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礼运》)等“推己及人”的精神,至今也还是值得倡导的一种个人品德和社会风尚。 不少人认为,东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忽视(或压制)个性和个人(自我)的权利、价值。这是有一定的历史根据和道理的。但问题亦并非如此简单。当我们冷静地、深入地思考时就会发现,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个人都是不可能离开他人和群体而存在的,自我只有在为他我、群体的奉献中,只有在得到他我和社会群体的认可时,才会突显出个人(自我)的存在和价值。因此,儒家的强调献身群体和社会,并非只是消极地否定自我,相反,如果我们能从积极方面去理解其精神,那么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群体的奉献,正是实现自我价值、养成完美人格的正确途径。人们以崇敬仰慕之意,千年不绝地传颂着宋代名臣范仲淹的不朽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文正公集·岳阳楼记》)。这里不正反映了人们对于那些能够把自己献身给社会群体利益的个人价值的高度肯定吗?不正反映了人们殷切期望社会涌现出更多的具有这种品德的人的心愿吗? 目前,不仅在东方,而且在西方,尤其是在那些经济发达的国家里,一股学习禅佛教的热潮正在升起。许多西方的禅学研究者,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把禅看作是什么“东方神秘主义”了,他们开始注意和研究禅的各种教理与禅的根本精神之所在。学禅打坐不仅能治病健身,调解人体生理上的失衡(这只是禅的低层次上的了解和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于那些信禅学禅的人来说,它能在相当的范围和程度上调解人们心理上的失衡。禅学从一个方面揭示了自我的本性,着重揭示了造成人生痛苦、烦恼的主观自我方面的原因,并且探求了如何让自我从怨天尤人、授命于环境的被动中摆脱出来,而通过自我主动的努力去解除种种的痛苦和烦恼,做自我的主人翁,等等。如上所分析的,禅学的这些探求正是现代人精神上最渴求得到的东西。加之禅佛教不离人伦日用的世间性格、坚韧不拔的实践精神、自我去缚的解脱主张和当下顿悟的超越喜悦等,禅佛教的世界性热潮正处于方兴未艾之时。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此语源于《老子》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以“知人”与“自知”相比较,何者更为困难呢?先秦法家代表韩非认为:“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韩非子·喻老》)著名玄学家王弼也说:“知人者,智而已矣,未若自知者,超智之上也。”(《老子道德经注》)看来,他们都认为,一个人要认识自己,比之于认识别人要困难得多。我完全同意他们的见解。在大多数人中,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就是如此,亦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推之于人类自身和客观自然之间,我们可以看到,情况与此相类。也就是说,相对而言,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要比对客观自然的认识困难得多。我在一篇短文中曾经发表过这样一番感慨,我说:人作为万物之灵,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大而至于外空星系的宏观,小而至于量子真空的微观,在今天都已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并且对于进一步地去认识它和把握它充满了信心。而与此相比,人对自我的认识,特别是对自我精神世界的认识,则还相当肤浅,愚暗不明。至于通过对自我的认识,来自觉地把握自我的精神世界,这对于多数人来说,更是难之又难了。另外,我还提到,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有一个自我认识的问题。特别是当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越来越强大的时候,人类更需要对自我有一个清醒的、正确的认识。然而,同样地这也是比之于认识自然更为困难的事情,或许还可以这么说,人类至今在自知方面尚不是很明的。如上所说,人类依仗着高科技,加速了对自然的征服、控制和支配,同时也正在更快速地受到自然的强烈反抗和报复。在这种紧张的关系中,难道人类不应当认真地自我反思一下吗?我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主动的、能动的一方,因此也是关键的一方。换言之,其关键在于人类要对自我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认识,并由此而进行自觉的自我节制。 天人和谐的科学理念 天与人即自然与人的关系问题,是哲学人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文化方向上的一个基本问题。在中国伟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有三种学说:以庄子为代表的一派主张顺从自然;“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以荀子为一派主张改造自然;‘大天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而影响最大、最重要的主流观点是《周易大传》的“辅助天地”的学说。《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是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先天即引导自然,后天即随顺自然。这段话的含义是“在自然变化未萌之先加以引导,在自然变化既成之后注意适应,做到天不违人,人亦不违,即天、人相互协调。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理想,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观点。《周易大传》在历史上是以孔子手著的名义产生影响的,所以这种天、人协调的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居于主导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近代西方尤其是16世纪开始发展起来的自然观,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人类确实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文明成就,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发达,到上世纪后期,生态平衡、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令人优虑的问题迭起,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此时一些西方国家,为保护自己国家的环境与资源,竟然牺牲他国人民的利益,将一些污染严重、消耗资源的工业转向一些落后而弱小的国家,从而给这些国家带来了很大的灾难。而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的观点与做法,而是竭力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在先哲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理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可以达到天人和谐的境界。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直至今日,仍然是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人类在进行经济建设,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如果不注意生态平衡,也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改造自然是必要的,而破坏自然则必食苦果。中国传统的天人协调的观点,确实有重要的理论价值。2023-07-19 04:19:4415
谈谈你对中国哲学中天人关系的认识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关系:其中“天人互泰”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天人互泰》2023-07-19 04:20:286
“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
所谓“天人合一”,可以看作一个命题,也可以看作一个成语。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先秦时代,而这个成语则出现较晚。汉代董仲舒曾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1)又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2),但是没有直接标出“天人合一”四字成语。宋代邵雍曾说:“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3)“际天人”即是通贯天人,也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但也没有提出这四个字。明确提出“天人合一”四字成语的是张载,他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4)他又说:“合内外,平物我,自见道之大端。”(5)“天人合一”亦即内外合一。程颢也讲“天人一”,他说:“故有道有理,天人一也,更不分别。”(6)但他不赞同讲“合”,他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7)程颢讲“不必言合”,可能是对于张载的批评。张程用语不同,但是他们关于天人关系问题的思想还是基本一致的。我们认为用“天人合一”来概括这类思想还是适当的。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谓天,在不同的哲学家具有不同的涵义。大致说来,所谓天有三种涵义:一指最高主宰,二指广大自然,三指最高原理。由于不同的哲学家所谓天的意义不同,他们所讲的天人合一也就具有不同的涵义。对于古代哲学中所谓“合一”的意义,我们也需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张载除了讲“天人合一”之外,还讲“义命合一”、“仁智合一”,“动静合一”,“阴阳合一”(8);王守仁讲所谓“知行合一”(9)。“合”有符合、结合之义。古代所谓“合一”,与现代语言中所谓“统一”可以说是同义语。合一并不否认区别。合一是指对立的两方彼此又有密切相联不可分离的关系。2023-07-19 04:20:491
天人合一-当下进入,当下就是人与万事万物合一的状态。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汉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代表“道”、“真理”、“法则”,“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 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 各家思想 天人合一,或称天人合德、“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的观念,在世界很多高级宗教中都有这类观念,并且有详细系统的修行方法。儒、道、释三家均有阐述。其基本思想是人类的生理、伦理、政治等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孔子,汉朝董仲舒引申为天人感应之说,程朱理学引申为天理之说。 道家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儒家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当代思想 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能够领会所有生命的语言,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大自然的旋律交融相和,能够取得对方生命的信任并和谐共存,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人与物质、物质与物质极度巧妙完美的结合。 科学阐述 中国古代天文学是指以地球为参照物的天体运动学,即天体是地球的扩大,或地球是天体的缩小。古代天文学认为天球的南北极所形成的天轴与地球南北极所形成的地轴处在同一条直线上,其轴与公转轨道所形成的夹角均成66.5度,即无论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的那一个点,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倾斜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而且,此理论也得到现代天文学和磁力学理论的支持,现代天文学和磁力学理论认为:天体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天轴南北两极是南北磁极;地球居天体之间,是一小磁体。地球南北两极也是南北磁极,分别与天体两大磁极发生磁感应,所以天地的轴心倾向相同,在一条直线上,这便是天地感应最根本的内涵之一。[1]《黄帝内经》所述五运六气的种种感应之道,统统建立在这个感应性上。这种感应性或磁力,都属于无形的能,在中医名之曰"气"。 天地气交 气交的实质是天地人本源于一气,天人合一最重要的体现也是合于"气"。《素问·六微旨大论》提出"气交"的概念:"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曰:何谓气交?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求之本,求之位,求之气交皆指求气之本。天地人三者是一气分布到不同领域的结果,因而是可以认知和掌握的。"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同上)即,人与万物,生于天地气交之中,人气从之则生长壮老已,万物从之则生长化收藏。人虽有自身特殊的运动方式,但其基本形式--升降出入、阖辟往来,是与天地万物相同、相通的。 气交的产生是因为地之寒热与天之阴阳之节气相差三节。按理说,一年中冬至日为阴之极,应该气候最冷,夏至日为阳之极,应该气候最热,故天之太阳为夏至,天之太阴为冬至。但事实上大地有一个白天吸热,夜间散热的过程,所以冬至之后经小寒、大寒、立春三节气达到积寒的高峰,即地之最寒冷在冬至后三节气,立春一到,气候便开始温暖,此三节之差,张介宾十分重视,其《类经图翼》云:"然一岁之气始于子,四季之春始于寅者,何也?盖以建子之日,阳气虽始于黄钟,然犹潜伏地下,未见生化之功及其自丑转寅,三阳始备,于是和风至而万物生,……故阳虽始于子而春必起于寅。"即天之温起于子,而地之温却始于寅,天地之气相差三节。由于气交相差三节,便产生了天地之气的"升降沉浮"、"气交易位"等变化。 所谓"气交易位"是指气候的太过和不及而导致气交的位置发生移动,由于阴阳之气与寒热之气相差三节,"时有定位,气无必至",即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有一定的次序和时位,温热寒凉的秩序是不会错的,但,气有未至而至,至而不至的现象却是经常发生的。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命题,解释纷纭,莫衷一是。季老说:“我曾说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我的补充明确地说,“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处,不要讲征服与被征服。 对天人合一观念需要小心翼翼地分析。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但《开启中医之门》的作者李阳波则很不满意董仲舒所提出来的天人合一观,他解释说:董提出这个观念主要是讲天的情况与人的情况的统一,实际上,作为天的宇宙自然,人类社会是很难模拟的,可是构成人类社会的植物、动物及人的本身,他们的生长衰老、他们的变化却无法逃脱天的支配。所以,天人合一,主要是讲天与万物、与人的这种生理状态的合一,而不是天与人的社会结构的合一。为了作出这样一个划分,李阳波就把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中有关社会观的这一部分划出去,而保留其谈生物的部分,并且径直把它称为“宇宙生物观”。 因为中医是研究天、地、人之间的术数转换变化关系的一门学问。在他看来,天人合一就已把中医小了一截。李阳波同时认为钱学森也看到了中医、气功、人体特异功能的一些情况,从一些人身上所存在的不可思议的潜力,看到了人天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所以也摒弃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而改作了“人天观”。 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的医学典籍——《内经》主张“天人合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学说。《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刺节真邪》),“人与天地相参也”(《灵枢·岁露》、《灵枢·经水》),“与天地如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作为独立于人的精神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天”与作为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因此,《内经》的天人合一观是《黄帝内经》天道观的目的所在。 《内经》“天人相应”学说,可以从两方面来探讨:一是从大的生态环境,即天地(大宇宙)的本质与现象来看"天人合一"的内涵;一是从生命(小宇宙)的本质与现象来看"天人合一"的内涵。 中国人知道,世界上有看得见的部分,就有看不见的部分,而往往看不见的部分决定着看得见的部分,很遗憾,这是西方人所不重视的地方,他们太重视眼见为实。在看得见的部分,天跟人永远没有办法合一,要达到这个层面的天人合一,那真是做梦,但是在看不见的部分,天人是合一的。可见,看不见的部分比看得见的部分更重要,功能更大。 天底下只有中国人跟老天爷的关系最友善、最密切。我们从天那里得到很多哲学,这一点都不迷信,因为我们所谓的天就是自然,而非其他的东西。 自然对人有一个很独特的地方,孔子提炼成一个字——仁,仁爱之仁。一句话讲完了,仁就是人与人互动的最基本的东西:道德。孔子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告诉我们,人除了尊重自然之外,还要重视人伦道德。我想,中华文化的中心就在这里了,一个是顺应自然,一个是自我修炼,提高品德修养。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天人在哪里合一?在我们的心中合一。所以,天人合一就是天理跟良心合一,就是说,我们想事情要凭良心。良心从哪里来?从天理来。所以,后来我们把"天理良心"这四个字浓缩成两个字,叫"天良"。中国人只要被人骂说"你这个人没天良",这个人就会很丢脸,这是很严重的指责,骂一个人没天良,等同于说他完全没有做人的价值。人存在的价值,就是要有天理良心。 一个人最要紧就是观念要清楚,观念清楚了,就什么烦恼都没有,观念不清楚,那就什么都烦恼。所以,儒家所讲的反求诸己,其实就是天人合一的一个实施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寻求改进。我们一定要天人合一,理想跟实际要合一,所讲的话跟行为要合一,自然跟道德要合一,凭天理良心来走好未来的路。2023-07-19 04:20:561
天人合一最简单的解释
“天人合一”为中国哲学思想,儒、道、释等诸家各有阐述。天人合一,多指人与道合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也指天人相合相应。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认为“天”有意志,人事是天意的体现;天意能支配人事,人事能感动天意,由此两者合为一体。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易经》进一步说:“立天道曰阴阳,立地道曰柔刚,立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2023-07-19 04:21:021
如何理解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为中国哲学思想,儒、道、释等诸家各有阐述。天指天空,也指天道,还指自然大道,道家道教所说的天,多指自然、天道。天人合一,多指人与道合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也指天人相合相应。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修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上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2023-07-19 04:21:171
1.谈一谈你是如何理解“天人合一”思想的?作为当代大学生,你在实际生活中又应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朴素的表达,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及行为准则。首先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世界万物应该和谐相处,自然界是有规律的,顺应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内涵。当代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依然有其先进性,特别是在当代中国,经历了几十年野蛮发展后,亟需反思,所以提出了建设绿水青山,保护自然,发展绿色经济的理念。作为大学生,自然应该顺应潮流,深刻理解这些理念,而天人合一这种朴素而又接地气的哲学思想,对于推广新的发展理念非常应景。另外天人合一还包含着个人修身、顺应生命自然规律的思想,对于个人修养也有指导意义。2023-07-19 04:21:361
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原文是怎么说的?急
太和篇第一 (北宋 张载) 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沈、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緼、相汤、胜负、屈伸之始。其来也几微易简,其究也广大坚固。起知于易者乾乎!效法于简者坤乎!散殊而可象为气,清通而不可象为神。不如野马、絪緼,不足谓之太和。语道者知此,谓之知道;学易者见此,谓之见易。不如是,虽周公才美,其智不足称也已。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客感客形与无感无形,惟尽性者一之。 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涂,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然则圣人尽道其间,兼体而不累者,存神其至矣。彼语寂灭者往而不反,徇生执有者物而不化,二者虽有间矣,以言乎失道则均焉。 聚亦吾体,散亦吾体,知死之不亡者,可与言性矣。 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顾聚散、出入、形不形,能推本所从来,则深于易者也。若谓虚能生气,则虚无穷,气有限,体用殊绝,入老氏“有生于无”自然之论,不识所谓有无混一之常;若谓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则物与虚不相资,形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不相待而有,陷于浮屠以山河大地为见病之说。此道不明,正由懵者略知体虚空为性,不知本天道为用,反以人见之小因缘天地。明有不尽,则诬世界乾坤为幻化。幽明不能举其要,遂躐等妄意而然。不悟一阴一阳范围天地、通乎昼夜、三极大中之矩,遂使儒、佛、老、庄混然一涂。语天道性命者,不罔于恍惚梦幻,则定以“有生于无”,为穷高极微之论。入德之途,不知择术而求,多见其蔽于诐而陷于淫矣。 气坱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易所谓“絪缊”,庄生所谓“生物以息相吹”、“野马”者与!此虚实、动静之机,阴阳、刚柔之始。浮而上者阳之清,降而下者阴之浊,其感通聚结,为风雨,为雪霜,万品之流形,山川之融结,糟粕煨烬,无非教也。 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谓之客?方其散也,安得遽谓之无?故圣人仰观俯察,但云“知幽明之故”,不云“知有无之故”。盈天地之间者,法象而已;文理之察,非离不相观也。方其形也,有以知幽之因;方其不形也,有以知明之故。 气之聚散于太虚,猶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故圣人语性与天道之极,尽于参伍之神变易而已。诸子浅妄,有有无之分,非穷理之学也。 太虚为清,清则无碍,无碍故神;反清为浊,浊则碍,碍则形。 凡气清则通,昏则壅,清极则神。故聚而有间则风行,风行则声闻具达,清之验与!不行而至,通之极与! 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 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圣者,至诚得天之谓;神者,太虚妙应之目。凡天地法象,皆神化之糟粕尔。 天道不穷,寒暑也;众动不穷,屈伸也;鬼神之实,不越二端而已矣。 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 感而后有通,不有两则无一。故圣人以刚柔立本,乾坤毁则无以见易。 游气纷扰,合而成质者,生人物之万殊;其阴阳两端循环不已者,立天地之大义。 “日月相推而明生,寒暑相推而岁成。”神易无方体,“一阴一阳”,“阴阳不测”,皆所谓“通乎画夜之道”也。 画夜者,天之一息乎!寒暑者,天之画夜乎!天道春秋分而气易,犹人一寤寐而魂交。魂交成梦,百感纷纭,对寤而言,一身之昼夜也;气交为春,万物糅错,对秋而言,天之画夜也。 气本之虚则湛无形,感而生则聚而有象。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故爱恶之情同出于太虚,而卒归于物欲,倏而生,忽而成,不容有毫发之间,其神矣夫! 造化所成,无一物相肖者,以是知万物虽多,其实一物;无无阴阳者,以是知天地变化,二端而已。 万物形色,神之糟粕,性与天道云者,易而已矣。心所以万殊者,感外物为不一也,天大无外,其为感者絪缊二端而已焉。物之所以相感者,利用出入,莫知其乡,一万物之妙者与! 气与志,天与人,有交胜之理。圣人在上而下民咨,气壹之动志也;凤凰仪,志壹之动气也。求采纳2023-07-19 04:21:431
《周易》中所反映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是什么样的?
“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即指天人协调一致。这是《周易》所反映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是月令图式的基调。古代的地理思想以此为据,也认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学”。天人是相通的,不仅生物界有循环、有新陈代谢,而且大自然、地球表层也有循环和新陈代谢。人体内的小循环是自然界大循环的缩影。大自然的地理环境是“若阴、阳之气,则循环无方,聚散相求,絪蕴相揉,盖相兼相制……屈伸无方,则运行不息。”大自然的地理环境也是有生命的。2023-07-19 04:21:521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董仲舒为迎合汉武帝而创的理论2023-07-19 04:22:023
变易思想谁可以具体介绍一下?
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个变易,一种是周易的原则,一个是佛教术语。1、周易的三大原则:简易,变易,不易。所谓变易,就是说,在时间和空间里,没有一事,没有一物,没有一情况,没有一思想是不变的。所谓简易,就是说,宇宙间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只是我们的智慧不够,经验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而已。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之后,就变成为平凡,最平凡而且非常简单。所谓不易,就是说,一切都在变,但有一个东西是永恒不变的。这个永恒不变的东西,在冥冥中主宰着一切,这就是大道,谁能够懂得它,谁就能够了解整个宇宙。2、佛教用语 “四种变易” 变易者。因移果易。故名变易。谓修一分之因。即感一分之果。此从变易生死一种中。开出后之三种也。一变易生死谓菩萨以无漏智力断其粗惑。所感殊胜细异熟果。以因移果易而为生死。故名变易生死。(漏即漏落生死。今言无漏者。谓菩萨依大智慧而修。不漏落生死。故名无漏智。粗惑即尘沙等惑也。)二不思议身谓菩萨以无漏定力及以愿力。身所示现。妙用难测。故名不思议身。三意成身谓声闻缘觉菩萨以无漏定力。于十方世界随其意愿成身。故名意成身。四变化身谓声闻缘觉萨以无漏定力。于十方世界变现其身。故名变化身。2023-07-19 04:22:132
天人合一,在哲学范围内属于什么观念?
天人合一、天人互泰、天人感应、天人之分等,在哲学上均属于自然观、自然辩证法概念。2023-07-19 04:22:232
“天人合一”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是唯心主义2023-07-19 04:23:0215
天人合一的伦理思想为什么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天文学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文明顺利发展的基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文明的精髓。这种思想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它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谨就 “天人合一”思想的起源与形成,略作考述。 一、“天人合一”观念的萌芽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当时在大自然中与山川、鸟兽以及草木为伍。大自然的斗转星移、四季变化,使人类显得渺小无力。加之当时人类的族群非常弱小,基本的生活来源主要靠采集果实、猎取鸟兽来艰难度日。中华先民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灵魂,且受神灵护佑。在瞬息变化的大自然面前,人们自然会产生一种敬畏和依赖的感情。这时的人们还不可能意识到自己是大自然的主宰,只是感到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已。因此,当时的人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和谐相处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基础。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天人合一”观念,是数千年来中国农业文明的产物。自古以来,中国都是以农为本、“靠天吃饭”。《吕氏春秋·审时》 说:“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意思是说,庄稼,种它的是人,生它的是地,养它的是天。《黄老帛书·君正》说:“人之本在地”。这是说土地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人以土为本,以水为命,顺天时,因地利,靠人和,这是中国农业文化的特点。 二、春秋时期“天人合一”观念的产生2023-07-19 04:24:071
人与世间万物皆同理是什么意思?
人类永恒的课题──天人合一、天人互泰“天人合一”与“天人互泰”仅二字之差,均是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天人合一”源自古代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代表着古代朴素辩证的自然观。“天人互泰”是现代哲学学者梁缺在《天人互泰》中“天人互泰,方存浩长”的哲学理念,是现代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天人互泰”是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的演进和变奏,是传统哲学思想的一种继承与发展。“天人互泰”自然观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统一的共同体关系。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坚持真理,按先后顺序论述了自然史和人类史,将人与自然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分析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出发,描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图景,考察人类在自然整体中的作用。它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在理论和实践上,讨论天人关系应当达到什么样的理想情形,人类应该怎么样才能与自然保持着合一与互泰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芝桂)2023-07-19 04:24:172
朱子曰:“天人一物,内外一理,流通贯彻,初无间隔。若不得见,则虽生于天地间, 而不知的以为天地之理
笔者在《天人互泰》中看到“天人互泰”一词,即联想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与“天人互泰”仅二字之差,均属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天人合一”源自古代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代表着古代朴素辩证的自然观。“天人互泰”是现代哲学学者梁缺在《天人互泰》中“天人互泰,方存浩长”的哲学理念,是现代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天人互泰”是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的演进和变奏,是传统哲学思想的一种继承与发展。“天人互泰”自然观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统一的共同体关系。《天人互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坚持真理,按先后顺序论述了自然史和人类史,将人与自然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分析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出发,描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图景,考察人类在自然整体中的作用。它涵盖了天地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的知识,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芝桂)2023-07-19 04:24:362
天人一面的近义词
有的 弹人一面出自于小学5年级的课本里面,他的意思就是梦想着见上帝一面。 值得就是生活中那些梦想有梦想有想法但是又不实际的人。 近义词就是常者妄想2023-07-19 04:24:432
朱子曰:“天下一物,内外一理,流通贯彻,初无间隔。若不得见,则虽生于天地间,而不知以为天地之理,虽
B 朱子的“理”是一种绝对的精神 “A”项不选,“C”项是王阳阴的观点,“D”不能反映材料。2023-07-19 04:24:501
万物皆是一理 有理则有气 天者 理也 程颐
嗯嗯,至理名言,好!2023-07-19 04:25:004
《史记u2022乐书》对“天人一理”的记载是怎样的?
笔者在《天人互泰》中看到“天人互泰”一词,即联想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与“天人互泰”仅二字之差,均属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天人合一”源自古代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代表着古代朴素辩证的自然观。“天人互泰”是现代哲学学者梁缺在《天人互泰》中“天人互泰,方存浩长”的哲学理念,是现代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天人互泰”是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的演进和变奏,是传统哲学思想的一种继承与发展。“天人互泰”自然观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统一的共同体关系。《天人互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坚持真理,按先后顺序论述了自然史和人类史,将人与自然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分析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出发,描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图景,考察人类在自然整体中的作用。它涵盖了天地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的知识,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芝桂)2023-07-19 04:25:072
什么是“天人一理”?
天、地、人是“三才”,为一有机整体。《吕氏春秋·情欲》说“人与天地同”。人能参天地、效法天地。天运有转旋而地气应之,地运有推移而天气从之,天气动于上而人的心性行止应之。因此,有天理则有地理,推天道以明人事,即“天人一理”。2023-07-19 04:25:151
关于‘天人合一’有何说法
中国古典哲学的又一根本观念是“天人合一”。所谓“天”并非指神灵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无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大人相应,或无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到武术中,首先表现为习武者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因为大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且是自然界最优秀的部分,天地万物与人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而人则是这个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主导因素,人道和天道是相近的。基于这样的思想,使得习武者尤其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清代杨氏传抄太极拳谱中有云:“乾坤为一大天地,人为一小天地也。”而“所谓人身生成一小天地者,天也、性也、地也、命也、人也、虚灵也、神也、若不明之者,乌能配天地为三乎。”“要知天人同体之理,自得曰月流行之气。”所以在练习武术的过程中,人们总是在追求人体与大自然的和谐相通,使人顺乎自然,其运动也要服从大自然的变化规律,以此来求得物我、内外的平衡,达到阴阳平和。正因如此,自古习武者都非常注意在练习的过程中使人体和四时、气候、地理等外在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因时因地采用不同的训练内容和手段,选择优美清静的自然环境作为练功修身养性的场所,从而充分发挥人这万物之灵的创造力,使个人的身心皆融于大自然之中。若逆天时地利而动,则不利于健康。这也是中国武术因地域不同而形成众多拳种和流派的原因之一。 为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古代习武者常象天法地,师法自然,从大自然中吸收营养,模拟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动作、姿态。神情,结合人体运动的规律和技击方法的要求,以创造和丰富武术,并以自然界的现象来喻拳理,所以武术中有许多以自然界各种事物来命名的拳种和动作。如南拳中的虎鹤观形拳,是以虎、鹤两种动物的动作为基础,结合人体运动特点和技击技术而创造的拳种。形意拳中的十二形,则是以十二种动物的动作为依据,按形意拳的动作和劲力特点演化而来。此外,螳螂拳、鹰爪拳也是分别模仿螳螂、鹰的动作,取其形,会其意而创造的拳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至于动作名称,诸如青龙献爪。燕子穿林、白鹤亮翅。金鸡抖翎之类的名称极多。不仅如此,以自然现象阐发拳理的例子也很多。如王宗岳说太极拳是“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世”,不仅说明了太极拳的技术特点,也表明了演练时还要注意养成“腹内松静气腾然”的内心活动,皆是以江海之势喻拳势。又如长拳的“十二形”,说“动如涛、静如员、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如风”,也是以十二种物象来说明对演练时动作的十二种变化的要求,其中绝大部分也是取自然界的物象来喻拳势。 由于无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重和谐。重整体的思维特点,这种思维特点表现在武术中则是追求动作的“合”。“合”,就是说动作的和谐、协调。最为典型的是所谓“内外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跨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这实际上是要求由内在的心。意、气到外在的四肢。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达到相互协调。应该看到,协调既是人的一种本能,又是人们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使动作达到完美的一种能力。“合”是武术特有的技术要求和独具特色的理论。 天人合一的思想还决定了中国哲学主张人的道德原则和自然原则一致。张载肯定无人合一是“因明致诚,因减致明”。“诚”是最高的道德修养,“明"倒是最高的智慧。这种“诚”表现在武术中就是武德,“明”则表现为技艺超群。这也正是古往今来,德高望重的武术家不断追求自我道德完善和技术完美的原因。古代人们崇尚武德,是依据习武者掌握有一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努力做有益于社会的事。为此,在习武者之间常有一些戒律、法规,随着历史的变化,其内容虽多有变动,但基本宗旨不变,即要求习武者成为见义勇为、有高尚道德的人。同时习武者还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研习作为道德修养的手段,认为这是一种内修的功夫。他们崇尚勤学苦练的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过去人们常将武术训练称为“练功夫”,功夫是指做一件事所花费的水平也高,所以前人常竭毕生之精力于“练功夫”,致使“功夫”作为武术的代名词在世界上流传,这正是他们孜孜以求技艺之精的结果。2023-07-19 04:25:221
《周易》中“天人合一,物我相通”的思想的解释
你哪个学校的?我作业也是这个!同求答案。2023-07-19 04:25:324
有那位兄台能帮我解释一下"天人和一"的哲学。它和室内设计的关系。谢谢!
物为人用,人为物驱.2023-07-19 04:25:403
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原文是怎么说的
本人从《四库全书》中共找到二百余条明确表述“天人合一”的材料。发现“天人合一”中的“天”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今天不少人把“天”理解为自然界,因而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内容,则一条也没有找到。最早使用“天人合一”概念的,现在所能查到的出处,是张载的《正蒙》。然而和张载同时的程颐就不认可,他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二程遗书·卷六》)依本人理解,张的“合一”,程的“无二”,其内容是说,天人同此一气,或同此一理,人的仁义礼智本性乃是天的赋予。在他们的著作中,这个赋予人以善良本性的天也是一个人们必须敬事的天,是一个可以和人感应的天,是可以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再往前追溯,则此一思想的发明者可以归于董仲舒。董仲舒的名言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在董仲舒那里,天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的天,当然,也是一个主宰世界,可以和人感应、能够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再后,天人合一思想就成为解读《周易》的基本思想,易学中,“天人合一”的概念多起来了;天人合一也成为解读古代其他经典的基本思想,在对于其他经典的解读中,天人合一的概念也多起来了。到今天,天人合一似乎又成为中国古代所有思想的核心,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被赋予了它从来不曾有过的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等意义。2023-07-19 04:25:471
请问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理念应如何理解?
"顺天意,国泰而民安."就是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理念.2023-07-19 04:26:084
如何理解“天人合一”这一命题?
所谓“天人合一”,可以看作一个命题,也可以看作一个成语。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先秦时代,而这个成语则出现较晚。汉代董仲舒曾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1)又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2),但是没有直接标出“天人合一”四字成语。宋代邵雍曾说:“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3)“际天人”即是通贯天人,也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但也没有提出这四个字。明确提出“天人合一”四字成语的是张载,他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4)他又说:“合内外,平物我,自见道之大端。”(5)“天人合一”亦即内外合一。程颢也讲“天人一”,他说:“故有道有理,天人一也,更不分别。”(6)但他不赞同讲“合”,他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7)程颢讲“不必言合”,可能是对于张载的批评。张程用语不同,但是他们关于天人关系问题的思想还是基本一致的。我们认为用“天人合一”来概括这类思想还是适当的。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谓天,在不同的哲学家具有不同的涵义。大致说来,所谓天有三种涵义:一指最高主宰,二指广大自然,三指最高原理。由于不同的哲学家所谓天的意义不同,他们所讲的天人合一也就具有不同的涵义。对于古代哲学中所谓“合一”的意义,我们也需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张载除了讲“天人合一”之外,还讲“义命合一”、“仁智合一”,“动静合一”,“阴阳合一”(8);王守仁讲所谓“知行合一”(9)。“合”有符合、结合之义。古代所谓“合一”,与现代语言中所谓“统一”可以说是同义语。合一并不否认区别。合一是指对立的两方彼此又有密切相联不可分离的关系。2023-07-19 04:26:201
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些年来,学界谈论甚多,在一定范围内,它已经被作为易学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因此,弄清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对于易学研究和传统文化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然而,要弄清这个概念的意义,不能根据我们当代学者对它的望文生义的理解,而应该求助于古人自己的言论。看一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含义。而要弄清“天人合一”的含义,关键又是弄清“天人合一”中的“天”是什么意义。 本人从《四库全书》中共找到二百余条明确表述“天人合一”的材料。发现“天人合一”中的“天”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今天不少人把“天”理解为自然界,因而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内容,则一条也没有找到。 本人现在把这些材料公布出来。供关心此事者研究、讨论。需要说明的是:1,这些材料本人只是粗略加了一些标点,未及推敲,也不想推敲。因为研究者都有相当的古文水平,也用不着我去推敲;2,略去了一些。所略去的,是那些重复的,或是观点已经明确、无须再重复引证的。好在《四库全书》现在不是难找的书,如对这个资料不相信,可以自己去查。 另一需要说明的是:最早使用“天人合一”概念的,现在所能查到的出处,是张载的《正蒙》。然而和张载同时的程颐就不认可,他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二程遗书?卷六》)依本人理解,张的“合一”,程的“无二”,其内容是说,天人同此一气,或同此一理,人的仁义礼智本性乃是天的赋予。在他们的著作中,这个赋予人以善良本性的天也是一个人们必须敬事的天,是一个可以和人感应的天,是可以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再往前追溯,则此一思想的发明者可以归于董仲舒。董仲舒的名言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在董仲舒那里,天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的天,当然,也是一个主宰世界,可以和人感应、能够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在董仲舒那里,“天人一”的“一”,是“一类”的意思。因为在董仲舒当时,由于自然科学新的发现,人们知道,物与物在不接触的情况下是可以发生感应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琴弦可以共振等等。人们认为,感应的发生,是由“气”在做着它们的中介。同时人们还发现,以气为中介的感应,是有条件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但不能吸铜;琴弦的共振,也是宫弦和宫弦共振,商弦和商弦共振。如同牛鸣牛应、马鸣马应一样。于是得出结论:只有同类的事物可以互相感应。董仲舒为了论证天人可以感应,首先需要论证天与人同类。这是天人合一的现实背景。 董仲舒论证天人同类的方法,叫做“天人相副”。即,人是天的副本,“拷贝”。比如,天是圆的,所以人的头圆;地是方的,所以人的脚方。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因为天有日月;人为什么有四肢?因为天有四季;人为什么有喜怒哀乐?因为天有阴有晴。天有三百六十日,人的骨头有三百六十节。如此等等。类似的思想发展到宋代,就出现了明确的“天人合一”说。周敦颐的《太极图》,邵雍的先天图,都被认为是讲述天人合一思想的代表作。那里讲的也是,人的仁义礼智本性是天所赋予的,人世的秩序是天的秩序的副本。 再后,天人合一思想就成为解读《周易》的基本思想,易学中,“天人合一”的概念多起来了;天人合一也成为解读古代其他经典的基本思想,在对于其他经典的解读中,天人合一的概念也多起来了。到今天,天人合一似乎又成为中国古代所有思想的核心,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被赋予了它从来不曾有过的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等意义。 《周易》在历史上和自然科学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纠葛。和天文、数学,和物理学的分支“音律学”,和医学、生物学,和古代化学,都有过纠葛。然而就本人所见的材料,则是应受批评着居多。在正史的天文律历志中,就可以找到不少用所谓“易数”去掩盖历法数据的真正来源的事例,也有用阳动阴静的所谓“易理”去否定天文学对日月视运动的观测数据的事例。而借助《周易》推动某项科学成就的诞生,或者推动某类科学发展的情况,则没有见到。近二十年来,所谓“科学易”的研究,其成果也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但未见这项研究能提出那怕一项确切的根据,说明中国古代某项科学成就的出现,某门新的学科或者分支的诞生,是由于《周易》介入的结果。或许,在“科学易”的研究者看来,中国古代这些成就是不足道的。所以他们从《周易》中,从河图、洛书中,从太极图中所找到的,都是外国人所发明的成就。比如二进制,比如相对论、互补原理等等。在某些“科学易”的研究者看来,凡是科学已经发现的一切,《周易》中早就有了。科学尚未发现的,《周易》中也早就有了,只等着我们去发现。因此,有人宣称,依赖《周易》,中国将称霸世界;依赖《周易》,将使二十一世纪成为中国的世纪。 “科学易”研究的成果之一,就是《周易》中的算命术也成了科学:预测学。于是,算命术就堂而皇之的混进了科学殿堂。而那位造谣说“党中央肯定了他”的所谓“易学泰斗”、实际不过是算命先生的邵伟华,他的代表作就叫做“周易与预测学”。可以说,“科学易”的研究,对科学的发展没见什么成效,倒是为算命术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学术保护。 “科学易”的研究者之中,有人认为用《周易》可以预测地震。十多年过去了,不见他们的研究有什么进展?也有的“科学易”研究者宣称,中医师必须懂得《周易》。也是十多年过去了,不知是否有中医师借助《周易》获得了新的成就。本人不懂地震学,也不是中医师。但对《周易》略知一二,深知《周易》没有这样的功能,也深信这样的所谓研究不会有什么实际效果。 1999年以前,“周易热”和“科学易”的研究,和伪气功,和特异功能热的发展,是同步的。一些特异功能或者伪气功大师,纷纷自称或被称为易学大师。一些所谓易学大师,也纷纷自称或被称为特异功能或者气功大师。这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杨振宁教授讲话了。他说,不,不是这样的。《周易》中没有人们所说的那些科学成果,《周易》也不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动力,甚至还起到了一种阻碍的作用。这对于长期沉溺于“《周易》热”、“科学易”氛围中的人们,无疑于石破天惊。于是引来了迅速而激烈的反对。有人甚至不无轻蔑地说,杨教授缺乏易学的基本常识。杨教授是物理学家,缺乏易学常识是非常可能的。然而许多自称为易学专家的人们,几乎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天人合一,但是他们是否弄清了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值得怀疑。因此,他们不仅缺乏易学常识,更缺乏杨教授对于科学和《周易》相互关系的清醒意识,缺乏一个学者对待科学问题的那份真诚。 《周易》是促进还是阻碍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是个可以争论的问题。然而杨教授的讲话,对于二十年来的“《周易》热”,无疑是一种振聋发聩的声音。他促使更多的人去思考,去反思:《周易》对于科学究竟是什么关系?《周易》在传统文化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天人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它在传统文化中又究竟处于什么地位?进而,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对待《周易》和我们的传统文化。2023-07-19 04:26:291
怎样才能做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溶为一体,天人合一就是人的情思和言行和天地万物的运动保持有序和谐的联动。老子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其自然,自然而然,功到自然成,自然界,大自然,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重视自然的。对自然得悟,其中我的心意得多恋自然,我爱道,也爱大自然,我好欣赏自然风光,我与自然缘份在增,还有天人合一,这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关系,人怎么处于自然状态?做到天生就好?首先自己的言行得不生硬不做作得让众人顺心才好,众人也是大自然的一部份。比如尼采晚年人渐渐变疯与他人不注重顺应自然有关,尼采意识超前又很少与现实妥协,他没充分认识到社会主流意识的力量已强大到可去掉他这异端的命的,什么理想不理想的,让自己活得好比应该如此重要得多,为自己的理应该放在首位。人的自然是重复是习惯是周而复始是不快不慢不高不低不大不小不美不丑,是与周围人联成一气打成一片,是联动的,是顺妥的。2023-07-19 04:26:553
天人合一的涵义?
“天人互泰”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本报评论员笔者在《天人互泰》中看到“天人互泰”一词,即联想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与“天人互泰”仅二字之差,均属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天人合一”源自古代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代表着古代朴素辩证的自然观。“天人互泰”是现代哲学学者梁缺在《天人互泰》中“天人互泰,方存浩长”的哲学理念,是现代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天人互泰”是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的演进和变奏,是传统哲学思想的一种继承与发展。“天人互泰”自然观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统一的共同体关系。《天人互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坚持真理,按先后顺序论述了自然史和人类史,将人与自然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分析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出发,描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图景,考察人类在自然整体中的作用。它涵盖了天地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的知识,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2023-07-19 04:28: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