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lhxueli
-
数学发展如下:
第一时期
数学形成时期,这是人类建立最基本的数学概念的时期,人类从数数开始逐渐建立了自然数的概念,简单的计算法,并认识了最基本最简单的几何形式,算术与几何还没有分开。
第二时期
初等数学,即常量数学时期,这个时期的基本的、最简单的成果构成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这个时期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也许更早一些,直到17世纪,大约持续了两千年,这个时期逐渐形成了初等数学的主要分支算术、几何、代数。
第三时期
变量数学时期,变量数学产生于17世纪,大体上经历了两个决定性的重大步骤,第一步是解析几何的产生,第二步是微积分,即高等数学中研究函数的微分、积分以及有关概念和应用的数学分支,它是数学的一个基础学科,内容主要包括极限、微分学、积分学、方程及其应用。
微分学包括求导数的运算,是一套关于变化率的理论,它使得函数、速度、加速度和曲线的斜率等均可用一套通用的符号进行讨论,积分学,包括求积分的运算,为定义和计算面积、体积等提供一套通用的方法。
第四时期
现代数学,现代数学时期,大致从19世纪初开始,数学发展的现代阶段的开端,以其所有的基础代数、几何、分析中的深刻变化为特征。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民族,在灿烂的文化瑰宝中数学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中也同样具有许多耀眼的光环,中国古代算术的许多研究成果里面就早已孕育了后来西方数学才设计的先进思想方法,近代也有不少世界领先的数学研究成果就是以华人数学家命名的。
华氏定理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研究成果,华氏定理为体的半自同构必是自同构自同体或反同体,数学家华罗庚关于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另外他与数学家王元提出多重积分近似计算的方法被国际上誉为华—王方。
苏氏锥面数学家苏步青在仿射微分几何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被命名为苏氏锥面。
苏步青院士对仿射微分几何的一个极其美妙的发现是他对一般的曲面,构做出一个访射不变的4次代数锥面。
在访射的曲面理论中为人们许多协变几何对象,包括2条主切曲线,3条达布切线,3条塞格雷切线和仿射法线等等,都可以由这个锥面和它的3根尖点直线以美妙的方式体现出来,这个锥面被命名为苏氏锥面。
- wpBeta
-
数学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数学起源时期,初等数学时期,近代数学时期,现代数学时期。
数学起源时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算术与几何尚未分开。
初等数学时期:期间逐渐形成了初等数学的主要分支:算术、几何、代数、三角。该时期的基本成果,构成现在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
近代数学时期:对运动和变化的研究成了自然科学的中心→→变量、函数。
现代数学时期:进一步划分为三个阶段:现代数学酝酿阶段(1820——1870年);现代数学形成阶段(1870——1950年);现代数学繁荣阶段(1950——现在)。
数学发展的迁移路径:
1、公元前600年——公元前后
古希腊(古代奴隶制社会鼎盛的中心)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阿波罗尼奥斯。
2、公元前后——公元14世纪
中国:刘徽、祖冲之、泰九韶、杨辉、沈括、李冶、朱世杰。
印度:阿耶波多、波罗摩笈多、马哈维拉、婆什迦罗阿拉伯:花拉子米、奥马•海亚姆。
华氏定理
华氏定理为:体的半自同构必是自同构自同体或反同体。2023-05-18 06:00:372
什么是华氏定理?
“华氏定理”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研究成果。华氏定理为:体的半自同构必是自同构自同体或反同体。数学家华罗庚关于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另外。他与数学家王元提出多重积分近似计算的方法被国际上誉为“华-王方法”。2023-05-18 06:00:454
华氏定理是什么?
作为科学家,华罗庚解放后第一个从国外回归新中国,是新中国数学研究事业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论、矩阵几何等许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少年时华罗庚即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通过自学,1930年发表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引起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高度重视。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他关于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华氏定理”使著名数学家哈代修改了自己即将出版的著作。华罗庚还彻底解决了19世纪数学之王高斯提出的完整三角和估计问题,轰动剑桥,被视为“剑桥的光荣”。此外,他还与数学家王元于1959年开拓了用代数论的方法研究多重积分近似的新领域,其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誉为“华一王方法”。在美国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所列当今88位数学伟人的名单中,华罗庚的名字赫然其间。2023-05-18 06:01:081
华氏定律是什么
中国人的自事定法2023-05-18 06:01:152
华氏定理是什么内容
“华氏定理”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关于完整三角形和的研究成果。 华氏定理为:以直角三角形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等于以另外两个以直角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2023-05-18 06:01:231
华氏定理的人物简介
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华罗庚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之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但他刻苦自修数学,1930年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被邀到清华大学工作,开始了数论的研究 。1934年成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研究员。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1948年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在代数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其专著《堆垒素数论》系统地总结、发展与改进了哈代与李特尔伍德圆法、维诺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计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发表40余年来其主要结果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先后被译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为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一。其专著《多个复变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阵技巧,结合群表示论,具体给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从而给出了柯西与泊松核的表达式,获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研制,曾出版《统筹方法平话》、《优选学》等多部著作并亲自在中国推广应用。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在发展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并有专著和科普性著。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应邀到日本东京大学作学术报告。他先中文,后改用英语演讲。日本学者被他精彩的演说深深吸引,原定45分钟的报告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被延长到一个多小时。当他满头大汗结束讲话时,突然心脏病发作倒在讲台上。他用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最大的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2023-05-18 06:01:301
华氏是代表什么?
一,华氏温标(Fahrenheit temperature scale) 1714年,华伦海脱(Daniel Gabriel Fahrenheit)制定了华氏温标,温度测量有了共同的标准,可以对不同的地点,不同时间及各人所测量的温度值进行比较。 Farenheit曾发现气压表的水银柱高度随温度而变化,这就促使他开始对水银温度计进行研究 。 1714年,他终于制成了第一支玻璃水银温度计。 这种温度计的刻度是按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文标(华氏温标)来划分的。 最初,华氏温标选用NH4Cl(氯化铵)和水的混合物的温度为0°,而以人(他妻子)的体温为96°。 此后,改为冰水混合物为32°(即冰点),而以水沸点的温度为212°,中间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度,这就是华氏温标,用符号 F表示. 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换算式是: 5(tºF- 50)=9(tºC-10º) 式中tºF——华氏温度,tºC——摄氏温度 华氏度比摄氏度较小。一华氏度等于5/9摄氏度,彼此间的转换很容易。 将摄氏度转成华氏度,直接乘以9,除以5,再加上32即行。例如,你的体温是37摄氏度。37乘以9等于333。除以5等于 66.6。32加 66.6得 98.6,这就是你体温的华氏度数。 二,华氏温标(Fahrenheit,符号为℉)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32℉,水的沸点为212℉,中间有180等分,每等分为华氏1度。 1712年左右,德国物理学家丹尼尔·家百列·华伦海特(Daniel Gabriel Fahrenheit,1686 - 1736)基于虎克的研究,将冰与盐混和后,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订为0℉,而概略的将人体温度定为100℉,两者间等分成100个刻度。至今只有美国等少数国家仍在使用。 和摄氏度的换算为: <math>F = fracC + 32</math> <math>C = frac(F - 32)</math> 三,“华氏定理”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关于完整三角形和的研究成果。 华氏定理为:以直角三角形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等于以另外两个以直角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 四,华氏反应 检验名称:华氏反应 拉丁学名:Wassermann Test 相关疾病:梅毒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一般于下疳发生10天以后,梅毒血清反应逐渐呈阳性;在感染梅毒后6周,阳性率约90%。二期梅毒于皮疹、粘膜斑或湿疣时,阳性率可达100%。未经治疗的晚期梅毒,阳性率为90%,已经治疗的晚期梅毒,阳性率约为50%~90%。神经梅毒的阳性率较低,脑脊液的检验可有助于诊断。 华氏反应为非特异性反应,常见非梅毒疾病患者,华氏反应阳性者有雅司病、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麻风、疟疾、系统性红斑狼疮、斑疹伤寒、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2023-05-18 06:01:431
0.01亿=万
1亿=10000万, 所以0.01亿=0.01×10000万=100万2023-05-18 06:02:062
华罗庚发明了什么
华罗庚发明了“优选法和统筹法”,并亲自带队到全国各地去推广,为当时的国内生产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上世纪40年代在剑桥留学期间,华罗庚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性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他对哈代与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他关于三角和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而在代数学方面,他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下来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另外,华罗庚在典型群、多复变函数论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是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领导者。而对我国的数学发展来说, 华罗庚是头号功臣,他开创了中国数学学派,并带领学生在一些领域内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总之,华罗庚为我国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2023-05-18 06:02:141
数学是怎么产生的,它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数学是人类最古老的科学知识领域之一,它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是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工具。数学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萌芽时期(公元前6世纪前)、常量数学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16世纪)、变量数学时期(17至18世纪)和现代数学时期(19世纪至今)四个发展阶段。了解数学发展的历程,对于理解数学的研究对象、数学的性质、数学的特点、数学中的哲学思想,了解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及其整个人类文明史都有积极的意义。数学分支学科众多,内容浩如烟海,想用三、四万字的篇幅和通俗的语言,比较全面地介绍几千年来的数学发展与成就是非常困难的。2023-05-18 06:02:394
用华罗庚命名的数学定理、方法三个
自己看看百科吧2023-05-18 06:03:064
华罗庚的科学成就有些什么?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华罗庚的科学成就: 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华罗庚先生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他在多复变函数论、矩阵几何学方面的卓越贡献,更是影响到了世界数学的发展。也有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华罗庚先生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这些研究成果被著名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高度称赞。华罗庚先生是难以比拟的天才。按丘成桐的看法,他是三个对当代世界数学 潮流有影响的中国数学家之一。2023-05-18 06:03:166
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谁说的
张宇让我知道的!2023-05-18 06:03:519
数学领域中有些研究成果是以华人命名的,其中著名的有哪些?
数学领域中有些研究成果是以华人命名的,其中著名的有:华氏定理:数学家华罗庚关于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另外他与数学家王元提出多重积分近似计算的方法被国际上誉为“华—王方法”。苏氏锥面:数学家苏步青在仿射微分几何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被命名为“苏氏锥面”。熊氏无穷级:数学家熊庆来关于整函数与无穷级的亚纯函数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誉为“熊氏无穷级”。陈示性类:数学家陈省身关于示性类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陈示性类”。周氏坐标:数学家周炜良在代数几何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周氏坐标;另外还有以他命名的“周氏定理”和“周氏环”。吴氏方法:数学家吴文俊关于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方法被国际上誉为“吴氏方法”;另外还有以他命名的“吴氏公式”。王氏悖论:数学家王浩关于数理逻辑的一个命题被国际上定为“王氏悖论”。柯氏定理:数学家柯召关于卡特兰问题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柯氏定理”;另外他与数学家孙琦在数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柯—孙猜测”。陈氏定理: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提出的命题被国际数学界誉为“陈氏定理”。杨—张定理:数学家杨乐和张广厚在函数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杨—张定理”。陆氏猜想:数学家陆启铿关于常曲率流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陆氏猜想”。夏氏不等式:数学家夏道行在泛函积分和不变测度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夏氏不等式”。姜氏空间:数学家姜伯驹关于尼尔森数计算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姜氏空间”;另外还有以他命名的“姜氏子群”。侯氏定理:数学家侯振挺关于马尔可夫过程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侯氏定理”。周氏猜测:数学家周海中关于梅森素数分布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周氏猜测”。王氏定理:数学家王戌堂关于点集拓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誉为“王氏定理”。袁氏引理:数学家袁亚湘在非线性规划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袁氏引理”2023-05-18 06:04:481
华罗庚的主要成就与贡献
已为你截图不知你是否满意希望可以帮到你2023-05-18 06:05:006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是谁说的?
知识就是力量。(英国墙根)2023-05-18 06:05:357
华罗庚的个人贡献
华罗庚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2023-05-18 06:06:085
华罗庚对后世的影响?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华罗庚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华罗庚与陈景润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华罗庚也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19]华罗庚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是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开创中国数学学派,并带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培养出众多优秀青年,如王元、陈景润、万哲先、陆启铿、龚升等。华罗庚科研成果华罗庚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20世纪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三角和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在代数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华罗庚学术著作华罗庚一生留下了十部巨著:《堆垒素数论》、《指数和的估价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多复变函数论中的典型域的调和分析》、《数论导引》、《典型群》(与万哲先合著)、《从单位圆谈起》、《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与王元合著)、《二阶两个自变数两个未知函数的常系数线性偏微分方程组》(与他人合著)、《优选学》及《计划经济范围最优化的数学理论》,其中八部为国外翻译出版,已列入20世纪数学的经典著作之列。此外,还有学术论文150余篇,科普作品《优选法评话及其补充》、《统筹法评话及补充》等,辑为《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2023-05-18 06:07:101
数学是怎么产生的,它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数学是人类最古老的科学知识领域之一,它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是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工具。数学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萌芽时期(公元前6世纪前)、常量数学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16世纪)、变量数学时期(17至18世纪)和现代数学时期(19世纪至今)四个发展阶段。了解数学发展的历程,对于理解数学的研究对象、数学的性质、数学的特点、数学中的哲学思想,了解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及其整个人类文明史都有积极的意义。数学分支学科众多,内容浩如烟海,想用三、四万字的篇幅和通俗的语言,比较全面地介绍几千年来的数学发展与成就是非常困难的。2023-05-18 06:07:202
谁有关于数学家的故事?
hualuoqing2023-05-18 06:07:298
国际上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数学物理成果有什么
以中国人姓名命名的数学成果 1.刘徽原理、刘徽割圆术: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提出了求多面体体积的理论,在数学史上被称为“刘徽定理”;他发现了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其周长无限逼近圆周长,创立了“刘徽割圆术”.2.祖率: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将π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西方国家早了1000多年.被推崇为“祖率”.3.祖暅原理:祖冲之之子祖暅提出了“两个几何体在等高处的截面积均相等,则两体积相等”的定理,该成果领先于国外2000多年,被数学界命名为“祖暅原理”.4.贾宪三角:北宋数学家贾宪提出“开方作法本源图”是一个指数是正整数的二项式定理的系数表,比欧洲人所称的“巴斯卡三角形”早六百多年,该表称为“贾宪”三角.5.秦九韶公式: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提出的“已知不等边三角形田地三边长,求其面积公式”,被称为“秦九韶”公式.6.杨辉三角:南宋数学家杨辉提出的“开方作法本源”,后又称“乘方术廉图”,被数学界命名为“杨辉三角.”7.李善兰恒等式: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在有关高阶差数方面的著作中,为解决三角自乘垛的求和问题提出的李善兰恒等式,被国际数学界推崇为“李善兰恒等式”.8.华氏定理、华—王方法:1949年,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证明了“体的半自同构必是自同构自同体或反同体”.1956年阿丁在专著《几何的代数》中记叙了这个定理,并称为“华氏定理”.此外,他还与数学家王元于1959年开拓了用代数论的方法研究多重积分近似计算的新领域,其研究成果被国际誉为“华—王方法.”9.胡氏定理:我国数学家胡国定于1957年在前苏联进修期间,关于数学信息论他写了三篇论文,其中的主要成就被第四届国际概率论统计会议的文件汇编收录,并被誉为“胡氏定理”.10.柯氏定理:我国数学家柯召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专攻“卡特兰问题”,于1963年发表了《关于不定方程x2-1=y》一文,其中的结论被人们誉为“柯氏定理”,另外他与数学家孙琦在数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被称为“柯—孙猜测”.11.王氏定理:西北大学教授王戍堂在点集拓扑研究方面成绩卓著,其中《关于序数方程》等三篇论文,引起日、美等国科学家的重视,他的有关定理被称为“王氏定理”.12.陈氏定理: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于1973年发表论文,把200多年来人们一直未能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推进了一大步,现在国际上把陈景润的“1+2”称为“陈氏定理”.13.侯氏定理:我国数学家侯振挺于1974年发表论文,在概率论的研究中提出了有极高应用价值的“Q过程惟一性准则的一个最小非负数解法”,震惊了国际数学界,被称为“侯氏定理”,他因此荣获了国际概率论研究卓越成就奖——“戴维逊奖”.14.杨—张定理:从1965年到1977年,数学家杨乐与张广厚合作发表了有关函数论的重要论文近十篇,发现了“亏值”和“奇异方向”之间的联系,并完全解决了50年的悬案——奇异方向的分布问题,被国际数学界称为“杨—张定理”或“扬—张不等式”.还有"侯氏制碱法"——在本世纪30年代,中国化学家侯德榜首创了联合制碱法。"吴公式"——1950年数学家吴文俊发现关于示性类公式,这是拓扑学中的基本公式。"黄方程"——中国固体物理学家黄昆,从1950年开始着重研究极性晶体的光学振动模型、综合介质的电磁理论和晶体动力学的观点,提出了一对唯象的方程。"吴氏通用理论"——中国著名工程热物理学家吴仲华,50年代初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钱 伟 长 法” — 中 国 著 名 力 学 家 钱 伟 长, 在 力 学 研 究 中 成 功 地 用 系 统 摄 动 法 处 理 非 线 性 方 程“冯 氏 效 应” — 中 国 生 物 学 家 冯 德 培, 在 肌 肉 产 生 热 的 研 究 中, 发 现 牵 拉 能 使 肌 肉 放 热。“夏 不 等 式”与“夏 道 行 函 数” — 中 国 数 学 家 夏 道 行 在 泛 函 积 分 和 拟 不 变 测 度 论 方 面 取 得 研 究 成 果, 叫“夏 不 等 式”;在 解 析 函 数 方 面 的 研 究 成 果, 被 称 为“夏 道 行 函 数”。 “陈 氏 定 理” — 数 学 家 陈 景 润 1972年 初 提 出 证 明 哥 德 巴 赫 问 题 的 论 文, 论 证 了 一 个 大 偶 数 可 表 示 为 一 个 素 数 及 一 个 不 超 过 二 个 素 数 的 乘 积 之 和 (简 称“1+2”)。 “王 氏 大 麦” — 中 国 作 物 育 种 专 家、 生 物 统 计 学 家 王 绶 培 育 成 功 抗 冻、 抗 锈 力 强 的 大 麦 品 种。 “蔡 氏 核 区” — 中 国 生 理 学 家 蔡 翘, 在 研 究 澳 洲 袋 鼠 的 脑 结 构 中, 发 现 并 详 细 描 述 了 脑 内 顶 盖 部 一 个 神 经 核 连 接 关 系, 被 称 为“蔡 氏 核 区”。 “龚 氏 物 质” — 中 国 科 学 家 龚 立 三, 1981年 在 美 国 从 事 遗 传 工 程 研 究, 组 建 了 一 个 关 系 到 生 物 细 胞 对 外 抗 性 (如 抗 盐、 抗 旱) 的 新 质 粒, 并 用 这 种 质 粒 创 造 了 具 有 固 氮 作 用 和 能 抗 高 盐 的 新 生 物 体, 为 人 工 合 成 新 生 物 的 研 究 作 出 了 重 大 贡 献, 这 两 种 物 质 均 以 他 的 姓 氏 命 名。 “LO 克 隆 株” — 中 国 上 海 医 学 专 家 林 云 璐 (女), 在 英 国 进 修 期 间, 于 1982年 2月 选 择 出 国 际 第 一 株 小 鼠 甲 型 流 感 病 毒 特 异 杀 伤 细 胞 克 隆。 她 的 研 究, 为 临 床 制 备 疫 苗、 防 治 甲 型 流 感 提 供 了 可 靠 的 理 论 依 据。 她 的 导 师 特 用 林 云 璐 姓 氏 的 第 一 个 字 母 命 名 为“LO 克 隆 株”。 “修 氏 理 论” — 中 国 女 医 学 家 修 瑞 娟, 1982年 在 美 国 进 修 时, 发 现 并 首 次 证 明 了 各 级 微 动 脉 自 律 性 运 动 是 以 波 浪 式 进 行 传 播 的, 提 出 了 微 循 环 对 人 的 器 官 和 组 织 的 灌 注 的 新 理 论 — 海 涛 式 灌 注, 被 称 为“修 氏 理 论”。 “毛 粒 子” — 美 国 物 理 学 家、 诺 贝 尔 奖 金 获 得 者 格 拉 肖 把 新 发 现 的 亚 夸 克 粒 子 命 名 为“毛 粒 子”, 他 说:“因 为 这 与 中 国 的 毛 泽 东 有 联 系。 按 照 他 的 哲 学 思 想, 自 然 界 有 无 限 的 层 次, 在 这 些 层 次 内 一 个 比 一 个 更 小 的 东 西 无 穷 地 存 在 着。 因 此 我 想 取 用 他 的 名 字”。 早 在 1953年, 毛 泽 东 就 明 确 提 出 了“物 质 是 无 限 可 分 的, 基 本 粒 子 也 是 无 限 可 分” 的 科 学 论 断。2023-05-18 06:08:091
关于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
工作到最后一天的华罗庚 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从小喜欢数学,而且非常聪明.1930年,19岁的华罗庚到清华大学读书.华罗庚在清华四年中,在熊庆来教授的指导下,刻苦学习,一连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后来又被派到英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他对数论有很深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他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走遍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动员群众把优选法用于农业生产. 记者在一次采访时问他:“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他不加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后一天.”他的确为科学辛劳工作的最后一天,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 华罗庚喜欢对对子,有一次和钱三强,赵九章等人出行,华出上联:“三强韩赵魏”,众人为难,因为“三强”暗指钱三强.之后,华自己答出下联:“九章勾股弦”,众人称赞. 有一次小华罗庚 被叫去看店(卖棉花的铺子). 有个妇女去买棉花,华罗庚正在算一个数学题,那个妇女说要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的华罗庚却没有听见,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个妇女尖叫起来:“怎么这么贵?”,这时的华罗庚才知道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那妇女便买了一包棉花走了.华罗庚正想坐下来继续算时,才发现:刚才算题目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下可急坏了华罗庚,于是不顾一切地去追,一个黄包师傅看见华罗庚便让他坐车(因为他们认识),终于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中气,回家后,又计算起来…… 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的轶事 华罗庚(1910——1982)出生于江苏太湖畔的金坛县,因出生时被父亲华老祥放于箩筐以图吉利,“进箩避邪,同庚百岁“,故取名罗庚. 华罗庚从小便贪玩,也喜欢凑热闹,只是功课平平,有时还不及格.勉强上完小学,进了家乡的金坛中学,但仍贪玩,字又写得歪歪扭扭,做数学作业时倒时满认真地画来画去,但像涂鸦一般,所以上初中时的华罗庚仍不被老师喜欢的学生而且还常常挨戒尺. 金坛中学的一位名叫王维克的教员却独有慧眼,他研究了华罗庚涂鸦的本子才发现这许多涂改的地方正反映他解题时探索的多种路子.一次王维克老师给学生讲[孙子算经]出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其二,五五数剩其三,七七数剩其二,问物几何?“正在大家沉默之际,有个学生站起来,大家一看,原来是向来为人瞧不起的华罗庚,当时他才十四岁,你猜一猜华罗庚他说出是多少?2023-05-18 06:08:151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内事不决问谷歌,外事不决问百度2023-05-18 06:08:257
华罗庚的数学故事
华罗庚的数学故事 华罗庚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下文是励志网整理收集的华罗庚的数学故事,供大家参考。 关于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 身残志坚 华罗庚十九岁那年,染上了极其可怕的伤寒病.这场大病,几乎毁了他的一生.从旧历腊月廿四日开始,他足足病了半年,从此因病左腿残疾,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 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誓言是:“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经过了几年的自学,华罗庚开始在杂志上投稿.一开始,他的稿件不断被拒绝.原因是他写的问题已被国外某个专家给证明过了.这反而使华罗庚增添了信心,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他自己钻研出来的,并没有看过别人的解题方法. 1930年,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让熊庆来惊奇不已,迅即作出决定:“这个年轻人应该请他到清华来!”这时华罗庚只有21岁,他终于离开了杂货店的“暗室”,来到了北京的清华大学. 关于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 不慕虚名求真学 1936年,华罗庚26岁,由清华保送到英国留学,就读的是最著名的.剑桥大学.数学首席教授哈代托人告诉华罗庚,他只要一年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需要一年专心研究一个问题,但华罗庚说:“我来剑桥,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他放弃了博士学位,作为访问学者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在剑桥的两年时间写了20篇论文.论水准,每一篇论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他提出的一个理论被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改进了哈代的结论,哈代说:“太好了,我的著作把它写成是无法改进的,这回我的著作非改不可了!”华罗庚被认为是“剑桥的光荣”! 在剑桥大学的两年中,华罗庚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的哥德巴赫问题”写了18篇论文,先后发表在英、苏、印度、法、德等国的杂志上,其中包括《论高斯的完整三角和估计问题》这篇有名的论文.按其成就,已经越过了每一条院士的要求,但在剑桥他从未正式申请过学位.他拥有的唯一一张文凭,就是初中毕业文凭. 关于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 天才出于勤奋 来到清华工作,是华罗庚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他的数学生涯也真正从这儿开始. 从初中毕业生到一个大学教师,华罗庚只花了六年半时间.他后来对友人说:“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须用加倍的时间以补救我的缺失,所以人家每天8小时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才觉得安心.”华罗庚在清华大学的4年中,在数论方面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自修了英、法、德语.25岁时他已成为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华罗庚迅速由助理提升为助教、教员,以后又被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聘为研究员. 华罗庚从不迷信天才,认为:“天才由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他提出“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而终”的名言,作为对自己的告诫.直到他逝世前不久,还这样写道:“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向未来,勤能补拙是良剂,一分辛苦一分才.” ;2023-05-18 06:08:501
华氏定理的华氏定理与华氏不等式
1936年华罗庚到剑桥大学进修了两年,他师从哈代,积极参加剑桥大学数论小组的学术讨论班活动,迅速进入到该领域前沿。华罗庚潜心研究数论的重要问题,解决了华林(Waring)问题,他利(Tarry)问题等数学难题,其杰出才华在剑桥沃土上显露出来,在国际数学界引人注目 。华罗庚抓紧这两年的时间,学习非常刻苦努力,写了十八篇关于“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的哥德巴赫问题”的论文,先后发表在英、苏、印度、法、德等国的杂志上。他的工作成绩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赞许。其中他的最有名的一篇论文“论高斯的完整三角和估计问题”,代表了他的工作在这个领域的有着长期与重要的影响。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朵夫(1891-1983),从1934年至1983年一直担任苏联科学院斯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的所长。他对韦尔和的估计方法及以素数为变数的指数和估计方法自30年代以来,对数论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在堆垒数论方面得到不少深刻的结果,尤其是他对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的基本解决及关于华林问题的结论是最为有名。维诺格拉朵夫的主要成就是发表在30年代,这也是华罗庚进入数论研究的高峰时期。他认真学习了维诺格拉朵夫的方法,虽然华罗庚是自学维诺格拉朵夫方法的。但他对这个方法的了解和贡献却不在旁人之下。维诺格拉朵夫在他的书《数论中的三角和方法》的序言中,提到这个方法是我与柯坡尔特、朱达柯夫、华罗庚及其他人一起合作得出的。华罗庚最重要的数论工作当然还是他自己独创性的工作。2023-05-18 06:09:041
数学家华罗庚的简介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扩展资料: 一、个人贡献: 华罗庚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华罗庚也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华罗庚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是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 开创中国数学学派,并带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培养出众多优秀青年,如王元、陈景润、万哲先、陆启铿、龚升等。 二、主要荣誉: 华罗庚为中国数学发展作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中国数学之神”,“人民数学家”。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大师,他的名字在美国施密斯松尼博物馆与芝加哥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与少数经典数学家列在一起,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2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83年被选聘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85年当选为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荣誉博士。 建国六十年来,“感动中国一百人物之一”。2023-05-18 06:09:161
华罗庚的数学成就
罗庚一生都在国难中挣扎。他常说他一生中经历了三次大灾难。第一,他小时候家里穷,失学,重病,残疾。第二次灾难是抗日战争时期,孤立闭塞,物资书籍匮乏。第三个灾难是“文化大革命”。他的家被搜查,他的手失去了,他被禁止去图书馆,他的助手和学生被分配到其他地方。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可想而知我们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做出多大的成绩,我们的毅力有多强。早在20世纪40年代,华就是数论界首屈一指的数学家之一。但他不满足,他不止步,他宁愿另起炉灶,离开数论,去学习自己不熟悉的代数和复分析。找到勇气需要多大的毅力!华庚善于用几句生动的话讲出深刻的道理。这些话言简意赅,富有哲理,令人难忘。早在SO时代,他就提出“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华庚虽然才华横溢,却从不提及自己的才华,而是把比聪明重要得多的“勤奋”和“积累”作为成功的关键。他反复教育年轻人学习数学,让他们“握紧拳头,张开嘴巴”,经常锻炼自己。20世纪50年代中期,针对当时数学所的一些年轻人做出一些成绩后沾沾自喜,或者还在同一水平上不停地写论文的问题,华及时提出:“要有速度,要有加速度。”所谓“速度”就是出成果,所谓“加速度”就是不断提高成果质量。“文革”末期,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部门急于求成,频频要求出成绩、发奖金,不符合科学规律,造成了学风的败坏。表现在以次充好,名利双收,任意吹嘘。1978年,他在中国数学会成都会议上郑重提出:“早发表,晚评价。”后来又进一步提出:“努力在我,评价在人。”这实际上提出了科学发展和科学工作评价的客观规律,即科学工作只有通过历史的检验才能逐步确定其真正的价值,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罗庚从不掩饰自己的弱点。只要他能学会,他宁愿揭露他们。当他在七十岁时访问英国时,他把成语“不要教斧子”改为“你必须在教它之前教它”,以鼓励自己。其实前面那句话就是要人家把缺点藏起来,不要暴露出来。当罗庚去大学时,他是谈论别人的专业知识以获得帮助,还是把讲座变成形式主义以走过场?华庚选择了前者,即“等一等,就到了班级门口”。早在20世纪50年代,华在《数论导论》的序言中就把数学比作象棋,号召大家找一个高手,就是要和一个大数学家比一比高下。中国象棋有个规矩,就是“一言不发观棋是真君子,后棋不后悔是君子”。1981年,华在淮南煤矿的一次讲话中指出:“观棋不是君子,而是互助;我后悔我老公,改正我的缺点。”意思是看到别人工作有问题,一定要说出来。另一方面,当你发现自己的工作有问题时,你必须修正它。这就是“君子”和“丈夫”。针对有的人遇到困难畏缩不前,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华在为金坛中学的一面锦旗上写道:“人不能说黄河心不死。我说黄河心会更强。”人老了,精力会下降,这是自然规律。华庚深知岁月不饶人。1979年他在英国时指出:“旧村易空,旧人易散。科学之道,免空之道,免松之道,我愿一生忠信。”这也可以说是他以最大的决心与自己的衰老抗衡的“决心”,以此鞭策自己。在瓦洛索第二次心肌梗塞发作后,他仍然坚持在医院工作。他指出:“我的哲学不是尽可能延长生命,而是在白天多做工作。”如果你生病了,你应该听医生的话,好好休息。但是他不屈不挠的精神仍然是可贵的。总之,华的全部论述都贯穿着一个总的精神,那就是自强不息,开拓进取。2023-05-18 06:09:232
以华人数学家命名的数学名词
华人数学家--李善兰【李氏恒等式】数学家李善兰在级数求和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被命名为“李氏恒等式”。华人数学家--华罗庚【华氏定理】数学家华罗庚关于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另外他与数学家王元提出多重积分近似计算的方法被国际誉为“华—王方法”。华人数学家--苏步青【苏氏锥面】数学家苏步青在仿射微分几何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国际上命名为“苏氏锥面”。华人数学家--熊庆来【熊氏无穷级】数学家熊庆来关于整函数与无穷级的亚纯函数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誉为“熊氏无穷级”。华人数学家--陈省身【陈示性类】数学家陈省身关于示性类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陈示性类”。华人数学家--周炜良【周氏坐标】数学家周炜良在代数几何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周氏坐标;另外还有以他命名的“周氏定理”和“周氏环”。华人数学家--吴文俊【吴氏方法】数学家吴文俊关于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方法被国际上誉为“吴氏方法”;另外还有以他命名的“吴氏公式”。华人数学家--柯召【柯氏定理】数学家柯召关于卡特兰问题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柯氏定理”;另外他与数学家孙琦在数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柯—孙猜测”。华人数学家--陈景润【陈氏定理】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提出的命题被国际数学界誉为“陈氏定理”。华人数学家--陈永川【陈氏文法】数学家陈永川在组合数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陈氏文法”。华人数学家--周海中【周氏猜测】数学家周海中关于梅森素数分布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周氏猜测”。华人数学家--姜伯驹【姜氏空间】数学家姜伯驹关于尼尔森数计算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姜氏空间”;另外还有以他命名的“姜氏子群”。华人数学家--陆启铿【陆氏猜想】数学家陆启铿关于常曲率流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陆氏猜想”。华人数学家--杨乐和张广厚【杨—张定理】数学家杨乐和张广厚在函数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杨—张定理”。华人数学家----王浩【王氏悖论】数学家王浩关于数理逻辑的一个命题被国际上定为“王氏悖论”。华人数学家——侯振挺【侯氏定理】数学家侯振挺关于马尔可夫过程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侯氏定理”。英国皇家学会华人数学家——景乃桓【景氏算子】数学家景乃桓在对称函数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景氏算子”。2023-05-18 06:09:401
数学奇才华罗庚的故事
关于数学奇才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著名数学大师; 他开创了颇具国际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 下面有我整理的关于数学奇才华罗庚的故事,欢迎阅读!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同学们都知道,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着作、11本数学科普着作。他还被选为科学院的国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家的院士。 从初中毕业到人民数学家,华罗庚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人生道路,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学习中,既肯下苦功,又善动脑筋。他十四岁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老师王维克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此题出自古代的《孙子算经》,意思是说:有一种东西,不知道数量,如果三个三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二;五个五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三;七个七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二。问这种东西共有多少。 王老师刚把题读完,华罗庚的答案就脱口而出了:“二十三!” “怎么,你看过《孙子算经》?”王老师惊诧地问。 华罗庚回答说:“我不知道《孙子算经》这本书,更没有看过。” “那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王老师又问。 华罗庚有板有眼地答道:“我是这样想的,三个三个地数,余二,七个七个地数,余二,余数都是二,那么,总数就可能是三乘七加二,等于二十三,二十三用五去除,余数又正好是三,所以,二十三就是所求的数了。” “啊——”王老师简直被惊呆了,“算得巧,算得巧!”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1910~1985)-中国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金坛人。 华罗庚的父亲是经营杂货店的小业主,由于经营惨淡,家境每况愈下,致使上中学不久的华罗庚辍学,当了杂货店的记账员。在繁琐、单调的劳作中,他并没有放弃最大的嗜好--数学研究。 正在他发奋自学时,灾难从天而降--他染上了可怕的伤寒症,被医生判了“死刑”。然而,他竟然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但左腿却落下了终生残疾。他常挂在嘴边的是这样一句话:“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 这位没有大学文凭的数学家,凭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刻苦自学,于1930年,以《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论文,而使中国数学界刮目相看。后被熊庆来教授推荐到清华大学数学系任助教。在这里,他得益于熊庆来、杨武之的指导,学术上得以长足进步,并逐渐树立起他在世界数学界的地位。 1948年应美国一所大学骋请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携妻儿回国,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后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他十分重视和倡导把数学理论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并亲自组织和推广“优选法”、“统筹法”,使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 他一生勤奋耕耘,共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10部专着。作为数学教育家,他培养出陈景润、王元、陆启铿等一批优秀的数学家,并形成了中国数学学派,有的人已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 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在日本讲学时,因突发心肌梗塞而去世,终年75岁。一生以“最大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自勉的华罗庚,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1930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科学》杂志。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周围的人摇摇头,“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人们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想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哪里教过什么大学啊!他只念过初中,听说是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 熊庆来惊奇不已,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能写出这样高深的.数学论文,必是奇才。他当即做出决定,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从此,华罗庚就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在这里,他如鱼得水,每天都游弋在数学的海洋里,只给自己留下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说起来让人很难相信,华罗庚甚至养成了熄灯之后,也能看书的习惯。他当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只是头脑中一种逻辑思维活动。他在灯下拿来一本书,看着题目思考一会儿,然后熄灯躺在床上,闭目静思,开始在头脑中做题。碰到难处,再翻身下床,打开书看一会儿。就这样,一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看完了。华罗庚被人们看成是不寻常的助理员。 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著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清华大学破了先例,决定把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 几年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可是他不愿读博士学位,只求做个访问学者。因为做访问学者可以冲破束缚,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他说:“我到英国,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 华罗庚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在剑桥的两年内,他写了20篇论文。论水平,每一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其中一篇关于“塔内问题”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 华罗庚以一种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不求名利的精神,献身于他所热爱的数学研究事业。他抛弃了世人所追求的金钱、名利、地位。最终,他的事业成功了。 华罗庚把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华罗庚把数学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023-05-18 06:09:471
华罗庚简介,150字。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出生于金坛金城镇,是世界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2023-05-18 06:10:235
华罗庚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华罗庚具有坚持不懈,好学聪明,思维独特的精神品质。华罗庚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并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难题,华林和塔里问题改进,一维射影几何基本定理证明,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等;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华罗庚在继续从事数学理论研究的同时努力尝试寻找一条数学和工农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经过一段实践,他发现数学中的统筹法和优选法是在工农业生产中能够比较普遍应用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变工作管理面貌。华罗庚先生作为当代自学成长的科学巨匠和誉满中外的著名数学家,一生致力于数学研究和发展,并以科学家的博大胸怀提携后进和培养人才,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投身科普和应用数学推广,为数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付出了毕生精力。2023-05-18 06:10:371
华罗庚是哪国的?
中国人。。。数学天才。你不知道?我晕2023-05-18 06:10:506
数学的发展历史
数学的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数学形成时期,第二时期是常量数学时期等。 其研究成果有李氏恒定式、华氏定理、苏氏锥面。 第一时期 数学形成时期,这是人类建立最基本的数学概念的时期。 人类从数数开始逐渐建立了自然数的概念,简单的计算法,并认识了最基本最简单的几何形式,算术与几何还没有分开。 第二时期 初等数学,即常量数学时期。 这个时期的基本的、最简单的成果构成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 这个时期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也许更早一些,直到17世纪,大约持续了两千年。 这个时期逐渐形成了初等数学的主要分支:算数、几何、代数。 第三时期 变量数学时期。 变量数学产生于17世纪,大体上经历了两个决定性的重大步骤:第一步是解析几何的产生;第二步是微积分,即高等数学中研究函数的微分、积分以及有关概念和应用的数学分支。 它是数学的一个基础学科。 内容主要包括极限、微分学、积分学、方程及其应用。 微分学包括求导数的运算,是一套关于变化率的理论。 它使得函数、速度、加速度和曲线的斜率等均可用一套通用的符号进行讨论。 积分学,包括求积分的运算,为定义和计算面积、体积等提供一套通用的方法。 第四时期 现代数学。 现代数学时期,大致从19世纪初开始。 数学发展的现代阶段的开端,以其所有的基础--------代数、几何、分析中的深刻变化为特征。 拓展资料: 华罗庚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民族,在灿烂的文化瑰宝中数学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中也同样具有许多耀眼的光环。 中国古代算数的许多研究成果里面就早已孕育了后来西方数学才设计的先进思想方法,近代也有不少世界领先的数学研究成果就是以华人数学家命名的。 李氏恒定式 数学家李善兰在级数求和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被命名为【李氏恒定式】 华氏定理 “华氏定理”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研究成果。 华氏定理为:体的半自同构必是自同构自同体或反同体。 数学家华罗庚关于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另外他与数学家王元提出多重积分近似计算的方法被国际上誉为“华—王方法”。 苏氏锥面 数学家苏步青在仿射微分几何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被命名为“苏氏锥面”。 苏步青院士对仿射微分几何的一个极其美妙的发现是:他对一般的曲面,构做出一个访射不变的4次代数锥面。 在访射的曲面理论中为人们许多协变几何对象,包括2条主切曲线,3条达布切线,3条塞格雷切线和仿射法线等等,都可以由这个锥面和它的3根尖点直线以美妙的方式体现出来。 这个锥面被命名为苏氏锥面。2023-05-18 06:11:041
数学奇才华罗庚的故事
1930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科学》杂志。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周围的人摇摇头,“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人们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想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哪里教过什么大学啊!他只念过初中,听说是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 熊庆来惊奇不已,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能写出这样高深的数学论文,必是奇才。他当即做出决定,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从此,华罗庚就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在这里,他如鱼得水,每天都游弋在数学的海洋里,只给自己留下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说起来让人很难相信,华罗庚甚至养成了熄灯之后,也能看书的习惯。他当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只是头脑中一种逻辑思维活动。他在灯下拿来一本书,看着题目思考一会儿,然后熄灯躺在床上,闭目静思,开始在头脑中做题。碰到难处,再翻身下床,打开书看一会儿。就这样,一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看完了。华罗庚被人们看成是不寻常的助理员。 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着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清华大学破了先例,决定把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 几年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可是他不愿读博士学位,只求做个访问学者。因为做访问学者可以冲破束缚,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他说:“我到英国,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 华罗庚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在剑桥的两年内,他写了20篇论文。论水平,每一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其中一篇关于“塔内问题”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 华罗庚以一种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不求名利的精神,献身于他所热爱的数学研究事业。他抛弃了世人所追求的金钱、名利、地位。最终,他的事业成功了。 华罗庚把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华罗庚把数学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23-05-18 06:11:101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主要荣誉:华罗庚为中国数学发展作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中国数学之神”,“人民数学家”。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大师,他的名字在美国施密斯松尼博物馆与芝加哥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与少数经典数学家列在一起,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3年被选聘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5年当选为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荣誉博士。 建国六十年来,“感动中国一百人物之一”。 有一次,他被叫去看卖棉花的铺子,这时有个妇女去买棉花,华罗庚正在演算一个数学题,那个妇女问:“一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的华罗庚却没有听见,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个妇女尖叫起来:“怎么这么贵?”这时的华罗庚才知道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那妇女便买下一包棉花走了。华罗庚正想坐下来继续演算时,才发现刚才算题目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 这下可急坏了华罗庚,于是,他便不顾一切地去追,一个黄包车师傅见了,便让他坐车追,后来终于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 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口气,回家后,又演算起来。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学习中,既肯下苦功,又善动脑筋。他十四岁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老师王维克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此题出自古代的《孙子算经》,意思是说:有一种东西,不知道数量,如果三个三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二;五个五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三;七个七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二。问这种东西共有多少。 王老师刚把题读完,华罗庚的答案就脱口而出了:“二十三!” “怎么,你看过《孙子算经》?”王老师惊诧地问。 华罗庚回答说:“我不知道《孙子算经》这本书,更没有看过。” “那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王老师又问。 华罗庚有板有眼地答道:“我是这样想的,三个三个地数,余二,七个七个地数,余二,余数都是二,那么,总数就可能是三乘七加二,等于二十三,二十三用五去除,余数又正好是三,所以,二十三就是所求的数了。” “啊――”王老师简直被惊呆了,“算得巧,算得巧!” 1930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科学》杂志。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周围的人摇摇头,“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人们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想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哪里教过什么大学啊!他只念过初中,听说是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 熊庆来惊奇不已,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能写出这样高深的数学论文,必是奇才。他当即做出决定,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从此,华罗庚就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在这里,他如鱼得水,每天都游弋在数学的海洋里,只给自己留下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说起来让人很难相信,华罗庚甚至养成了熄灯之后,也能看书的习惯。他当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只是头脑中一种逻辑思维活动。他在灯下拿来一本书,看着题目思考一会儿,然后熄灯躺在床上,闭目静思,开始在头脑中做题。碰到难处,再翻身下床,打开书看一会儿。就这样,一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看完了。华罗庚被人们看成是不寻常的助理员。 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着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清华大学破了先例,决定把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 几年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可是他不愿读博士学位,只求做个访问学者。因为做访问学者可以冲破束缚,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他说:“我到英国,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 华罗庚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在剑桥的两年内,他写了20篇论文。论水平,每一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其中一篇关于“塔内问题”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 华罗庚以一种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不求名利的精神,献身于他所热爱的数学研究事业。他抛弃了世人所追求的金钱、名利、地位。最终,他的事业成功了。 华罗庚把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华罗庚把数学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同学们都知道,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着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 *** ,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着作、11本数学科普着作。他还被选为科学院的国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家的院士。 从初中毕业到人民数学家,华罗庚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人生道路,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华罗庚的父亲是经营杂货店的小业主,由于经营惨淡,家境每况愈下,致使上中学不久的华罗庚辍学,当了杂货店的记账员。在繁琐、单调的劳作中,他并没有放弃最大的嗜好--数学研究。 正在他发奋自学时,灾难从天而降--他染上了可怕的伤寒症,被医生判了“死刑”。然而,他竟然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但左腿却落下了终生残疾。他常挂在嘴边的是这样一句话:“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 这位没有大学文凭的数学家,凭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刻苦自学,于1930年,以《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论文,而使中国数学界刮目相看。后被熊庆来教授推荐到清华大学数学系任助教。在这里,他得益于熊庆来、杨武之的指导,学术上得以长足进步,并逐渐树立起他在世界数学界的地位。 1948年应美国一所大学骋请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携妻儿回国,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后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他十分重视和倡导把数学理论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并亲自组织和推广“优选法”、“统筹法”,使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 他一生勤奋耕耘,共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10部专着。作为数学教育家,他培养出陈景润、王元、陆启铿等一批优秀的数学家,并形成了中国数学学派,有的人已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 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在日本讲学时,因突发心肌梗塞而去世,终年75岁。一生以“最大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自勉的华罗庚,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华罗庚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成就了他自己的追求,获得了今天的成功。华罗庚在概括他全部的治学精神中说道,学习必须踏实,不能踏空一步。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踏空多步,补不胜补,会使人上不去,就会完全泄气。小朋友们,一定有努力学习,争取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哦。 数学家华罗庚2023-05-18 06:11:171
华罗庚发明了什么数学定律。
“华氏定理”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研究成果。 华氏定理为:体的半自同构必是自同构自同体或反同体。 数学家华罗庚关于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另外他与数学家王元提出多重积分近似计算的方法被国际上誉为“华—王方法”。 华氏定理为:以直角三角形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等于以另外两个以直角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2023-05-18 06:11:372
华氏不等式公式
1、华氏定理:命q是一个正整数,f(x)=akxk+...+a1x 为一个k次整系数多项式且最大公约(ak, ...,a1,q)=1。2、其次对于任何 ε>0皆有华氏定理溯源于高斯(C.F. Gauss)他首先引进f(x)=ax2 的特例情况。3、最后即所谓高斯和: S(q, ax2),(a,q)=1,并得到估计 S(q, ax2)=O(q1/2).高斯引进并研究高斯和。2023-05-18 06:11:431
0.01亿=万
1亿=10000万, 所以0.01亿=0.01×10000万=100万2023-05-18 06:11:512
华罗庚发现什么
“华氏定理”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研究成果.华氏定理为:体的半自同构必是自同构自同体或反同体.数学家华罗庚关于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另外他与数学家王元提出多重积分近似计算的方法被国际上誉为“华—王方法”.华氏定理为:以直角三角形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等于以另外两个以直角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2023-05-18 06:11:581
左右极限怎么求 详解
左右极限详解:网页链接一、扩展:研究成果:1、李氏恒定式:数学家李善兰在级数求和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被命名为【李氏恒定式】2、华氏定理:“华氏定理”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研究成果。 华氏定理为:体的半自同构必是自同构自同体或反同体。 数学家华罗庚关于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另外他与数学家王元提出多重积分近似计算的方法被国际上誉为“华—王方法”。3、苏氏锥面:数学家苏步青在仿射微分几何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被命名为“苏氏锥面”。苏步青院士对仿射微分几何的一个极其美妙的发现是:他对一般的曲面,构做出一个仿射不变的4次(3阶)代数锥面。在仿射的曲面理论中为人们许多协变几何对象,包括2条主切曲线,3条达布切线,3条塞格雷切线和仿射法线等等,都可以由这个锥面和它的3根尖点直线以美妙的方式体现出来,形成一个十分引人入胜的构图,这个锥面被命名为苏氏锥面。二、数学的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是数学形成时期,第二时期是常量数学时期等。其研究成果有李氏恒定式、华氏定理、苏氏锥面。2023-05-18 06:12:041
华罗庚!急!急!急!
生平不认华罗庚,学尽数学也惘然~~~2023-05-18 06:12:258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关于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汉族,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市人,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下面有我整理的关于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欢迎阅读!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1930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科学》杂志。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周围的人摇摇头,“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人们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想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哪里教过什么大学啊!他只念过初中,听说是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 熊庆来惊奇不已,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能写出这样高深的数学论文,必是奇才。他当即做出决定,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从此,华罗庚就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在这里,他如鱼得水,每天都游弋在数学的海洋里,只给自己留下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说起来让人很难相信,华罗庚甚至养成了熄灯之后,也能看书的习惯。他当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只是头脑中一种逻辑思维活动。他在灯下拿来一本书,看着题目思考一会儿,然后熄灯躺在床上,闭目静思,开始在头脑中做题。碰到难处,再翻身下床,打开书看一会儿。就这样,一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看完了。华罗庚被人们看成是不寻常的助理员。 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著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清华大学破了先例,决定把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 几年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可是他不愿读博士学位,只求做个访问学者。因为做访问学者可以冲破束缚,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他说:“我到英国,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 华罗庚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在剑桥的两年内,他写了20篇论文。论水平,每一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其中一篇关于“塔内问题”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 华罗庚以一种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不求名利的精神,献身于他所热爱的数学研究事业。他抛弃了世人所追求的金钱、名利、地位。最终,他的事业成功了。 华罗庚把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华罗庚把数学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同学们都知道,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着作、11本数学科普着作。他还被选为科学院的国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家的院士。 从初中毕业到人民数学家,华罗庚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人生道路,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学习中,既肯下苦功,又善动脑筋。他十四岁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老师王维克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此题出自古代的《孙子算经》,意思是说:有一种东西,不知道数量,如果三个三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二;五个五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三;七个七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二。问这种东西共有多少。 王老师刚把题读完,华罗庚的答案就脱口而出了:“二十三!” “怎么,你看过《孙子算经》?”王老师惊诧地问。 华罗庚回答说:“我不知道《孙子算经》这本书,更没有看过。” “那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王老师又问。 华罗庚有板有眼地答道:“我是这样想的,三个三个地数,余二,七个七个地数,余二,余数都是二,那么,总数就可能是三乘七加二,等于二十三,二十三用五去除,余数又正好是三,所以,二十三就是所求的数了。” “啊——”王老师简直被惊呆了,“算得巧,算得巧!”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1910~1985)-中国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金坛人。 华罗庚的父亲是经营杂货店的小业主,由于经营惨淡,家境每况愈下,致使上中学不久的华罗庚辍学,当了杂货店的记账员。在繁琐、单调的劳作中,他并没有放弃最大的嗜好--数学研究。 正在他发奋自学时,灾难从天而降--他染上了可怕的伤寒症,被医生判了“死刑”。然而,他竟然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但左腿却落下了终生残疾。他常挂在嘴边的是这样一句话:“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 这位没有大学文凭的数学家,凭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刻苦自学,于1930年,以《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论文,而使中国数学界刮目相看。后被熊庆来教授推荐到清华大学数学系任助教。在这里,他得益于熊庆来、杨武之的指导,学术上得以长足进步,并逐渐树立起他在世界数学界的地位。 1948年应美国一所大学骋请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携妻儿回国,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后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他十分重视和倡导把数学理论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并亲自组织和推广“优选法”、“统筹法”,使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 他一生勤奋耕耘,共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10部专着。作为数学教育家,他培养出陈景润、王元、陆启铿等一批优秀的数学家,并形成了中国数学学派,有的人已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 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在日本讲学时,因突发心肌梗塞而去世,终年75岁。一生以“最大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自勉的华罗庚,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2023-05-18 06:12:411
数学的起源与发展手抄报
第一时期:数学形成时期(远古—公元前六世纪),这是人类建立最基本的数学概念的时期。人类从数数开始逐渐建立了自然数的概念,简单的计算法,并认识了最基本、最简单的几何形式,算术与几何还没有分开。第二时期:初等数学时期、常量数学时期(公元前六世纪—公元十七世纪初)这个时期的基本的、最简单的成果构成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大约持续了两千年。这个时期逐渐形成了初等数学的主要分支:算数、几何、代数。第三时期:变量数学时期(公元十七世纪初—十九世纪末)变量数学产生于17世纪,经历了两个决定性的重大步骤:第一步是解析几何的产生;第二步是微积分(Calculus)的创立。第四时期:现代数学时期(十九世纪末开始),数学发展的现代阶段的开端,以其所有的基础--------代数、几何、分析中的深刻变化为特征。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民族,在灿烂的文化瑰宝中数学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中也同样具有许多耀眼的光环。中国古代算数的许多研究成果里面就早已孕育了后来西方数学才设计的先进思想方法,近代也有不少世界领先的数学研究成果就是以华人数学家命名的。李氏恒定式数学家李善兰在级数求和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被命名为【李氏恒定式】数学家李善兰在级数求和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被命名为【李氏恒定式】华氏定理华罗庚“华氏定理”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研究成果。 华氏定理为:体的半自同构必是自同构自同体或反同体。 数学家华罗庚关于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另外他与数学家王元提出多重积分近似计算的方法被国际上誉为“华—王方法”。数学家苏步青在仿射微分几何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被命名为“苏氏锥面”。苏步青院士对仿射微分几何的一个极其美妙的发现是:他对一般的曲面,构做出一个仿射不变的4次(3阶)代数锥面。在仿射的曲面理论中为人们许多协变几何对象,包括2条主切曲线,3条达布切线,3条塞格雷切线和仿射法线等等,都可以由这个锥面和它的3根尖点直线以美妙的方式体现出来,形成一个十分引人入胜的构图,这个锥面被命名为苏氏锥面。2023-05-18 06:12:531
华罗庚的资料
华罗庚,数学家,国家:中国。2023-05-18 06:13:446
谁是华罗庚?
是建国初期的数学家2023-05-18 06:14:0211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是谁说的?
知识就是力量。(英国墙根)2023-05-18 06:14:397
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1910~1985)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85年6月12日卒于日本东京。 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刻苦自学。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 在代数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其专著《堆垒素数论》系统地总结、发展与改进了哈代与李特尔伍德圆法、维诺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计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发表40余年来其主要结果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先后被译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为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一。其专著《多个复变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阵技巧,结合群表示论,具体给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从而给出了柯西与泊松核的表达式。这项工作在调和分析、复分析、微分方程等研究中有着广泛深入的影响,曾获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研制,曾出版《统筹方法平话》、《优选学》等多部著作并在中国推广应用。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在发展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并有专著和科普性著作数十种。2023-05-18 06:15:127
华罗庚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good good good good2023-05-18 06:15:307
华罗庚的介绍
华罗庚同志是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是萤声中外的数学家。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2023-05-18 06:16:002
华罗庚的数学名言
华罗庚的数学名言如下:1、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 —— 华罗庚2、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 华罗庚3、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 华罗庚4、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 华罗庚5、凡是较有成就的科学工作者,毫无例外地都是利用时间的能手,也都是决心在大量时间中投入大量劳动的人。 —— 华罗庚6、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的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 华罗庚7、科学成就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惟有长期的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 —— 华罗庚8、我想,人有两个肩膀,应该同时发挥作用,我要用一个肩挑着送货上门的担子,把科学知识和科学工具送到工人师傅手里;另一个肩膀可以作人梯,让青年们踏着攀登科学的更高一层山峰。 —— 华罗庚9、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华罗庚10、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是给懒汉。—— 华罗庚华罗庚简介: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2023-05-18 06:1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