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孟尝君的故事有哪些 孟尝君田文历史评价

2023-07-17 08:29:31
左迁

封地武城

赵王把武城封给田文。田文在他的门客中挑选了一些人去担任武城守吏,并对他们说:“俗语不是说‘借来的车子就使劲跑,借来的衣服披在外面"吗?”他们都说:“有这样的说法”。田文说:“我觉得这话不对。那借来的衣服和车子,若不是亲友的就是兄弟的。赶着亲友的车子使劲地跑,把兄弟的衣服披在外面,我认为不能这样做。现在赵王把武城封给我。希望你们去后,不要砍伐树木,不要破坏房屋,谨慎从事,让赵王了解我善于治理。这样,我们才可以完全能管理好武城。

孟尝君的祖国是:

齐国,为齐国宗亲,战国四公子之一。
2023-07-16 16:07:503

历史上孟尝君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

田文,齐国的宗族,封号孟尝君,被人称之为战国4公子
2023-07-16 16:08:004

孟尝君的祖国是?

齐国吧
2023-07-16 16:08:154

孟尝君是哪个朝代的?

孟尝君:战国人。(生卒年不详),战国时齐国贵族。姓田名文,是齐宗室大臣靖郭君田婴之子,袭父爵封于薛(今山东滕州市东南),称薛公,号孟尝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以轻财下士著称,门下食客至数千人。他先任齐相,发展合纵抗秦势力,后又任魏相,转而联赵、燕等国,附秦攻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权变之臣。吕蒙:三国时期人。孙、吴名将。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阳境)人。南郭先生:春秋战国时期人。《韩非子》中的齐国乐师,苻坚:南北朝时期前秦人。(338-385年),字永固,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族人,前秦开国君主苻洪的孙子,苻雄的儿子。
2023-07-16 16:08:242

孟尝君身为齐国人,为何却做了魏国的宰相

在战国时期,对于大多数能人志士来说,并没有多大的祖国情怀,大多数都是“良禽择木而栖”,哪里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就往哪里去,不会死守尽忠一国的。像李斯,本是楚国人,但他最后却是秦国宰相,并且帮助秦始皇灭了楚国。还有韩非,本是韩国公子,是韩国皇室宗亲,虽然很有才华但在韩国一直受到排挤,直到出使秦国见了秦王,方才有了千里马遇伯乐的感觉,为秦始皇提了许多富国强兵的建议。由此可知,在战国时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但这舞台不一定在自己的国家。其实孟尝君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在魏国做宰相的,他之前也在齐湣王的手底下做过宰相,只是后来因为田甲叛乱事件受到齐湣王的猜忌被迫投奔他国而已。而且最先赏识到孟尝君的人也不是齐王,在做齐国宰相之前,孟尝君就已经在秦国当过宰相了。所以说秦王才是孟尝君真正的伯乐。
2023-07-16 16:08:391

孟尝君身为齐国人,为何却做了魏国的宰相?

田文何止做过魏国的丞相,他还做过秦国的丞相。春秋战国,纷争不断,想要立于不败之地,你就要有实力。在大争之世,拳头才是硬道理。可想要拳头硬,你手底下得有人。别管是忠肝义胆之世,还是鸡鸣狗盗之徒,别管是文质彬彬的文人,还是衣衫磊磊的武夫,只要有人,你就有能顶过诸葛亮的臭皮匠。孟尝君田文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对于划拉人才有着近乎疯狂的爱好,你别管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至少在表面上,人们看到的,就是他对所有门客一视同仁,待遇颇优。作为一个五月初五出生的不吉利的孩子,他侥幸活到成年,并以一通“重视人才”的言论,在田婴四十多个儿子中脱颖而出,继承了老爹的爵位。大概是在引进人才这件事情上,他尝到了甜头,于是继任之后,他果然大肆网罗人才,发展自己的势力。田文的贤名也因此远播列国,于是秦国慕名聘请他做丞相,但又怕他吃里爬外,为了自己的母国而有损秦国的利益,于是将其罢免。田文利用手下两个鸡鸣狗盗的家伙险而又险的逃出了秦国。他回到齐国之后,也切切实实的过了一段位高权重,威高震主的日子,可惜他不是齐王,有这样一个人把持齐国的朝政,可想而知,真正的齐王心理一定很不好受。田文和齐王的矛盾一日日的激化,最后田文没招了,只好跑去魏国当丞相。这种情况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很常见的。比如魏国的商鞅跑去秦国效力,楚国的伍子胥为吴国征伐,虽然大家都有自己的母国,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或者单纯的就是在自己的母国活不下去了,所以人才们在国与国之间不停的流动,这没什么好令人惊讶的。令人惊讶的是,孟尝君不是普通的齐人,他是齐国宗室,和齐王有着很近的血缘关系。这是秦国不敢用他,反要杀他的原因。但这也是魏国敢用他,不杀他的原因。他赴秦为相时,与本国关系尚好,算不得绝路,秦国的相位对他来说有些吸引力,但也仅此而已,这时他心中虽然想着私利,但当秦国威胁齐国的时候,他很可能会站在齐国那边。但他出任魏相的时候,他和齐国的统治者已经闹僵了,留在国内就是个死。齐王既然已经成了自己的仇人,那么齐国也就成了他的仇人。魏国对他伸出橄榄枝,他自当感恩戴德,心向魏国。至于田文心里是不是这样想的,我不得而知,但至少魏国君臣是这样想的,这就够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齐国不要的,被魏国捡了回去。对于魏国来说,田文他是不是齐国宗室,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与齐国有仇。同一个与齐国有仇,手下有数千门客,善于招才纳士的管理者,魏国表示还是很愿意重用他的。
2023-07-16 16:08:522

孟尝君就国于薛的国词义扩大还是缩小了

扩大。孟尝君就国于薛的国指是诸侯的封地,今意是主权国家。词义扩大。周代施行分封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在天子手里,人们生活的土地在天之下,简称天下。
2023-07-16 16:09:501

请给我 孟尝(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的生平资料(要详细)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中的孟尝不是战国的孟尝君。而是东方的官吏孟尝。
2023-07-16 16:09:582

冯谖与孟尝君的关系如何 最后孟尝君投靠秦国了吗

  冯谖与孟尝君的关系如何呢?在春秋战国这个乱世之中,每个国家都在积极努力的招贤纳士,增强自己的实力,想要在秦国强大的威胁面前招募有能之人来抵抗秦国的侵略,在这个时候野心庞大的孟尝君就尤为凸显,在有着战国四公子之称的他对于对抗秦国充满了斗志,而他的身边也少不了帮助他的冯谖,究竟冯媛为何帮助孟尝君呢?   孟尝君,原名田文。齐国王室家族成员之一,从小就遭的父亲的嫌弃和厌恶,但是最后凭借他着自己的智谋和出众的表现,最终获得了父亲的认可,成功在四十几个兄弟的明争暗斗中杀出重围,继承爵位。此后更是大量招募有才能的人,给他们最优厚的待遇,让他们帮助自己达到目的,也因此他的食客号称达到了三千人。而食客中为田文做出最大贡献的便是颇具眼光和智慧的冯谖了。   冯谖是一个不一般的人才,他为了测试田文是否具有足够的胸襟和眼界,便故意装扮成无才无德的人来接近他,在孟尝君接纳他之后还提出各种无理的要求来刁蛮,但是田文却满足了他的所有要求。冯谖就此认定他确实是可辅佐他成就大业的人。于是便倾力相助,先是挺身而出接受了到薛城收债的任务,烧了百姓的借据为孟尝君买到了“义”。之后又“经营三窟”,帮助田文恢复并巩固了相位。可以说孟尝君能够数十年没有遭到什么灾祸,完全靠的是冯谖的计策。
2023-07-16 16:10:061

孟尝君田文的后世评价如何?他是人才还是奸雄?

他可以借助门客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抱负,有时候也非常的宽容大度,应该是一位人才。
2023-07-16 16:10:264

孟尝君名满天下,门下食客三千,死后盖棺定论,却为何风评不佳呢?

可能每个人都站在不同立场上去评判他,所以会有不同的结论。
2023-07-16 16:10:533

历史上对孟尝君的评价是怎样的?

孟尝君任国相期问,正是湣王四面扩张、图谋称帝之时,孟尝君没有分析利弊,认清形势,更不能遵循齐国一向先强国、富民然后发展、称霸的传统,努力在国内发展经济,而是与湣王一起,在国外远攻近伐,穷兵黩武,在国内横征暴敛,不顾人民疾苦。孟尝君曾率领齐、韩、魏联军于公元前303年和公元前301年两次大败楚军,又于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97年和公元前296年率三国军队攻秦,迫使秦割地求和。这些行动对稳定齐国政权、扩大齐国影响,固然不无裨益,但也耗费了国力,离散了民心,从而使齐国大伤元气,为湣王中衰、五国伐齐埋下了隐患。为此,身为稷下先生的荀子曾向他进谏,劝他任贤人、重礼义,多一些富国安民的举措,少一些征伐之举。但孟尝君置若罔闻,不听劝阻,继续与湣王沆瀣一气,对外疯狂扩张。 孟尝君与齐湣王虽然在对外用兵、军事扩张的战略上相同,但由于孟尝君权力大,在诸侯中影响广,人们“闻齐之有田文,不闻有其王”,而湣王又是刚愎自用的人,于是湣王对孟尝君产生了怀疑,君臣之间开始离心离德。再加上湣王受了秦国间谍吕礼的挑拨,所以湣王很委婉的又罢去了孟尝君的职务。后来孟尝君的门客魏子给湣王上书“言孟尝君不作乱”并以自杀来证明,湣王才重新核实了事实,认为孟尝君无罪,并准备重新起用孟尝君。但是,孟尝君辞谢了湣王,逃奔到了魏国。 孟尝君到魏国以后,被魏昭王起用为相。这时,孟尝君因对齐湣王不满,而忘记了自己的祖国。他一心事魏,全力反齐,完全丧失了爱国大德,在叛国之路上越滑越远。孟尝君先是亲自写信给秦相穰侯魏冉,鼓动秦国攻伐齐国。公元前285年,在穰侯的建议下,秦昭王派秦将蒙武攻齐,取齐之九城。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公元前284年,燕为复仇而联合他国进攻齐国的时候,身为魏相的孟尝君不但不阻止,相反还让魏国军队协助燕国,致使齐国几乎灭亡。后来齐襄王在莒被拥立后,齐国抗燕的力讨有所高涨,孟尝君非但不利用薛地的力量起而抗燕,与田单形成东西呼应之势,尽快光复齐国,竟然坐视不动,“中立于诸侯,无所属”。这表面上的“中立”“无所属”,实际上是对燕军的支持,对齐国的背叛。因为君臣有矛盾,就鼓动敌国进攻、灭亡自己的祖国,甚至当祖国生死存亡的时候,也不闻不问。孟尝君叛国卖国的行径简直令人发指!齐襄王即位后,畏惧孟尝君,便与孟尝君和好,与他亲近起来。后来孟尝君在薛去世(今山东滕州市南薛国故城遗址的东北角有靖郭君田婴和孟尝君田文的墓地)。田文的几个儿子争着继承爵位,随即齐、魏两国联合,共同灭掉了薛。功过评说 孟尝君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历来对他的评价也见仁见智。客观的对他分析评价,我们认为他过大于功。历来为人们称颂的孟尝君养士,固然有他平易近人、亲切和蔼、开朗真诚的个人美德在里面,值得今天的人们在人际文往上学习效仿。但他的养士,一是为当时的社会风气使然,有沽名钓誉之嫌;二是养士的目的不纯,有结党营私、培植个人势力之实;三是养士的范围过大,不加选择,有藏污纳垢、包庇罪恶之举。所以他的养士并不应该全面肯定。更重要的,在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关系方面,孟尝君无疑是个反面典型。其一生的行为除在合纵抗秦上稍值得称道外,其他方面均对齐国的强盛没有益处。而且其卖国行为,历历可数,罄竹难书。可以说,孟尝君的“过”远大于“功”。司马迁对孟尝君有“好客,自喜”的评价,荀子说孟尝君是“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的“篡臣”。我们认为基本是合乎实际的。
2023-07-16 16:11:241

历史上对孟尝君的评价是怎样的?

孟尝君也...历史人物..谁又能详尽呢...
2023-07-16 16:11:358

战国时期的孟尝君是欺世盗名之辈吗?

孟尝君连环画看到这个题名,可能很多朋友立马就会骂我:这老温也跟风了!也学着时下的潮流专门在史书的字里行间寻蛛丝马迹加以放大发挥,来抹黑英雄,颠覆历史了啊。这一点请大家相信:老温永远不会那么做的。老温读史说史,由于个人学识低下,所以不敢保证自己的观点完全正确,但能保证一定是自己的观点,绝不随流作浪,拜金跟风。那么我们就来说一下这个孟尝君为什么就是史上最欺世盗名的无耻奸贼的。首先,说孟尝君是奸贼。基于《老温说史》前三篇《孟尝君其人其事》的历实介绍,大家对这个说法应该不会有什么异议了。孟尝君盗国卖国,后半生更是全力与祖国为敌,勾结外敌差一点就灭掉了自己的父母之邦齐国,他如果不是奸贼那么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就都是正人君子了。大家都知道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帅五国联军伐齐,一下子打下来齐国七十多座城池的历史事件,当时齐国只有临淄和即墨二城还在齐国人手里,齐国危如累卵,随时可能灭亡。正如《易经》所言: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这时候孟尝君公子田文在哪儿?在魏国,他当时做着魏国的相国,他是五国联军中的魏国的头头,正是他代表魏国联合了西边的秦国、赵国,而且自己作为“齐奸”给五国联军引的路。也正是那次事件,曾经有过轰轰烈烈历史业绩的齐湣王,英雄末路逃到莒,被叛军吊在梁上抽筋,哀号一夜惨死在那里。齐湣王既是孟尝君的祖国齐国的君主,同时又是和他同一个祖父(齐威王)的堂兄。孟尝君卖国以致使其君主死难,比当代汪精卫有过之而无不及,不是奸贼是什么呢?其次,我们说孟尝君的无耻说他无耻,是指他没有什么耻辱观念,主要体现在他没有家国观念上。当时秦齐楚三强并立,而齐国最大的敌人就是秦国了,孟尝君一见邀请不论是非就奔忙过去,是因为名利心太重,也是因为他丝毫没有家国观念。所以对他来说叛国投敌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他用齐国的钱帛给来养门客,给自己积累下很好的名声,也可以说他的一切都是齐国奠基培养成就出来的,但他不思报效祖国齐国。秦国人其实只是拭探他而已,而他一接到邀请便排除万难地过去做秦国的相国,《战国策》之“齐三”篇中的《孟尝君将入秦》第一句就说: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看到没有?千把口子人劝他不要到秦国去,他都不听,坚决要去。秦国哪里是真请他当相国呢?秦穆公的时候就说过: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秦国人一直关注着邻国的动静情况呢。齐国的公子田文搞那么大的动静,名声赫赫的,秦国自然不能无动于衷,于是出个招试探一下应手——请田文来秦国做相国吧,田文立马中招就跑到了秦国去了。结果没干仨月,就只能使用鸡鸣狗盗的招儿狼狈逃回来。回来的途中路过赵国,赵国的平原君公子赵胜钦慕他的名声,隆重接待他,赵国的老百姓也想一睹这位声名显赫的大人物的风采,一看之下感觉见面不如闻名,见孟尝君身材矮小,就口无遮拦地说:我原来以为孟尝君是个魁梧英俊汉子,谁知道他只是个长得不咋样的矮小男人呢。这只是无知乡民不懂礼貌不知避讳的一句话而已。那时候的孟尝君正因为被秦国耍了窝了一肚子的火没地方发,这些老百姓正是好的出气筒啊。他听到这话当时就非常恼怒,跳下车一顿乱砍乱杀,他的门客们看到主子恼怒也跟着下去乱砍乱杀,登时就杀了几百人,这还不解恨,把捣毁一个县衙灭了这座县城才离去。关于这个事件《史记 孟尝君列传》上是这样记载的:“孟尝君过赵,赵平原君客之。赵人闻孟尝君贤,出观之,皆笑曰:“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乃眇小丈夫耳。”孟尝君闻之,怒。客与俱者下,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看到没有?这就是孟尝君的作派。不会是数百人一齐嘲笑他吧?人家都是因为心中仰慕他才去看他的,其中一个人或几个人说了那句话也不能说是有心耻笑他,无论怎么都罪不至死吧?孟尝君他们因此“斫杀数百人”,不是无耻奸贼会这样做事吗?孟尝君回到他的祖国齐国、他的堂兄齐湣王以博大有胸怀不计前嫌容纳了他,请他当齐国的相国,他田文不思报恩,反而田文不停地加强他的专权,以至于“天下只知有孟尝君而不知齐王”(《战国策》语),齐湣王感受到了来自田文的威胁,这是养了个白眼狼啊。这时候齐国发生了田甲挟持齐湣王的案件,齐湣王就怀疑是田文主谋的,田文呢?想的不是怀着一颗忠诚的心冰释君主的嫌疑,象周公那样惶恐戒惧,他一下子就到逃跑到了魏国,在魏国做起相国来。后来魏国的相国也没做长久。从魏国回来的田文已经是风烛残年了,就这样晚年老迈的他,还欺齐国新上任的齐襄王年幼不能怎么着他,就在齐国给他的封地薛地拥兵自立,不服从任何一个诸侯国。直到齐襄王权衡利弊和他重新修好,直到他老死薛地。我们都鄙视汉奸卖国贼,孟尝君不就是典故的“汉奸卖国贼”一样的人物吗?为什么千百年人们没有那样认识他呢?那是基于当时的环境了,当时都是中国境内,诸侯国之间游说之士游侠之人到别国任职司空见惯,反正不是手心就是手背,闹吧。可是大家注意啊:孟尝君和他们不一样。他是齐国王族,他堂兄在做着国君,他这样做可就太过分了,因为他不只是背叛了国家也背叛了祖宗。您看:这孟尝君田文的一生就是这样的,不停地跳槽,哪儿也做不好。秦国、齐国、魏国、薛地,有奶便是娘。只要给他高官厚禄大权位,哪儿他都管干。岂不无耻吗?《史记》云:孟尝君的门客都以为孟尝君最喜欢自己其三、我们说一个孟尝君的欺世盗名我年少时,听人讲述孟尝君事迹,认为他是个大英雄大豪侠,心中非常崇敬神往他。到年长时读翻译过来的关于他的传记,也感觉到孟尝君在那个时候能把很多有才能的人笼络在一起,做出了很多名留青史的事,也算是个英雄了。最近这段时候重读《史记》,结合《战国策》等,罗列诸史,仔细研读揣摩,感觉史书中的孟尝君竟然与传说中的孟尝君大相径庭。我用我并不聪明的脑瓜子思考了很久,猜度孟尝君其人其智其才其作为,认识上发生了180度急拐弯那么大的变化。其实很多传统书籍甚至是《史记》这样的“史家绝唱”对孟尝君评价都是正面的。大家记得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兴唐传》系列,男一号秦琼秦叔宝,他的外号就叫“赛专诸、胜孟尝”。传统评书中孟尝君都是仁义英雄的化身。金庸小说中也有侠义英雄外号叫什么“七省盖孟尝”的,仿佛这孟尝君就是有史以来第一的侠义英雄。唐汉以前的文人学者更是对孟尝君推崇备至,如曹植、贾谊、司马迁等。曹植云:“若夫田文、无忌之畴,乃上古之俊公子也,皆飞仁扬义,腾跃道艺,游心无方,抗志云际,凌轹诸侯,驱驰当世,挥袂则九野生风,慷慨则气成虹霓。”把孟尝君夸到了天上。而司马迁在《史记 孟尝君列传》中也说:“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又说“好客喜士,士归于薛,为齐扞楚魏。”这说法仅比曹植稍胜一筹,他说他养的不是”士“,只是”奸人“。但司马迁的看法也不见高明,他说这些人能够”为齐扞楚魏“,这就太夸大了。扞,是盾牌的意思,说孟尝君这伙为齐国抵挡了楚魏。大家结合孟尝君的历史记载的事迹来看,司马迁这么说也是扯淡啊。能把历史骗得这样写,能把学者专家们骗得那样夸他,能让民众把他当成古今天下第一的侠义英雄,这不是欺世盗名吗?那么,历史有没有学者们看明白真实的孟尝君呢?有!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孟尝君的真面目,有见识的宋儒们比他们前代的文人学者要高明深刻得多了:宋儒王安石是这样说孟尝君养士的:“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呼!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难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按王安石的说法,孟尝君养的只是一些鸡鸣狗盗之徒,是绝对称不上士的。这个看法很精辟,很有历史眼光。齐威王创下的那么强大的齐国,如果孟尝君真能得士,依托那么好的国家基础,足以把秦国控制得束手束脚不敢乱来了,还用得着那么狼狈吗?诗人张闰有诗这样说:“狗盗鸡鸣却遇知,可怜真士不逢时。诗书若作空言看,凤至鸾游孰致之。”正是因为孟尝君的虚假养士,才使天下真正的才智之士不逢时。当时天下的名士,如鲁仲连一封信就能使坚决要灭亡齐国的五国联合军队退兵;淳于髡虽然那时老了,也有精彩的言论劝谏表现;其他诸如苏代等当时的说客纵横家们,都和孟尝君有过交集。这些人和他接触交流,总是不能为他所用。他的门客中的冯讙、魏子等个别事件上有优秀表现,对当时的时局和孟尝君的处境总是整不明白,毫无大局观,虽然他们曾经在关键的时候解救了孟尝君的危急,这些人算是士吗?老温说:不算!他们如果是士,就应该能够在事发之前对孟尝君进行有效地劝阻,就不会让孟尝君落入那样窘迫的境地了。何况他们也只是为孟尝君服务,视野短浅得都没能上升到为齐国效力的层面上,算什么士呢?
2023-07-16 16:11:531

三窟误了孟尝君

冯谖替孟尝君搞策划。他首先在孟尝君的封地──薛,免除债务人的一切债务,薛地人民百分百拥护孟尝君,为孟尝君这下轮到吕亮疑惑不解了,他将身上的银子都掏给了更夫,拜首道:"小生奇怪得很,为何刘阿婆能早知道哪些穷书生能中功名呢?京城的消息到这县城,快马加鞭也要天夜啊若是她有这眼光,为何偏看不中我?本县之中,诗词文章无出我右者!这媒婆定有窍门,方才能说准那些穷书生,我倒要打探仔细!"说完,他 白老头察言观色,知是公子不大满意这张画儿,就对胡显元说:"这干枝梅是我女儿画的,功夫不到画儿就差劲了,公子若不嫌弃,老汉明儿亲自给公子多画几张,任凭挑选,保管心满意足。就与那更夫作别。挖了一个坚固的洞。这是第一窟。 齐愍王想做齐国真正的老大,将孟尝君这尊大神请出朝廷,安置到薛地去了。冯谖跑到魏惠王那里,说服他起用孟尝君做国相。这是第二窟。 齐愍王为了防止本国的战略力量流失,不得不又用国相的位置挽留孟尝君。这是第三窟。 最后,冯谖又对第一窟采取了加固措施。他劝孟尝君将齐王赐予的礼器,"现在,"国王说,"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孩子。个星期后,我们就结婚。放在薛地立起宗庙,供奉起来。这个等于将国家的重器作为“人质”,让有心吞并薛地的齐王投鼠忌器。然后,冯谖对孟尝君说:老大,你可以高枕无忧了。然而,孟尝君真的高枕无忧吗? 三窟给孟尝君带来的现实利益就是:终其一生,孟尝君在齐国都没有祸患。然而,孟尝君在后半生却面临着几乎无处可去,勉强立足的窘境。这样一种窘境,在史书中是有披露的。 齐愍王是个野心家,打了楚国打魏国,打了魏国打赵国,打了赵国打韩国,还灭了宋国,最后的理想是做天子。诸侯俱乐部的成员一看不行,得压制这种霸权主义的苗头,于是在燕国的带领下组织联军。公元前沈刘氏听了,壮着胆子在堂前站定。老虎趴在沈刘氏身旁频频回头,示意沈刘氏骑上虎背,老虎便出了县衙。284年,乐毅总司令率领燕、赵、魏、秦组成的联军,一口气攻克齐国七十多座城市。齐愍王身死鼓里这个地方工务大臣听说蓬莱岛路遥道险,又怕别人先找到宝物,就以三倍的价钱请全国手艺最好的专家订做了一套金枝玉叶。。 在齐国几乎被灭亡的过程中,作为齐国重量级人物的孟尝君在可天期限眨眼即到,这天大早,就见王云成急匆匆赶到福爷当铺。福爷当铺只有夏伙计在,福爷早在天前已悄悄离开了保定城。王云成心里就声好笑,不用问,福爷这是拿不出会冒烟的古香炉,留下他的当铺和夏伙计,跑了呀。干些什么呢?他在组织抵抗吗?他在强烈 *** 对自己祖国的侵略吗?不是。此时在魏国当国相的孟尝君,居然率领部队参与了对自己祖国的侵略行动。 齐国似乎灭亡了,只剩下莒和即墨这土地公公说:"你这个山中王也不想想啊,白天人来人往怎么没有生人气?快快坐下来,莫耽误时间讲故事。"两座孤城,联军成员国忙着分红,孟尝君却陷入一个尴尬:没有了祖国,你往哪里去?齐国这个最大的窟没有了,没法子,只好立足在薛这个最小的窟。孟尝君作为贵族,是很强大的,一旦"这算什么珠宝!跟块普通石头没什么两样。要这么高价钱,想必是你这和尚穷疯了吧!"独立成一个国家,一个诸侯,那就很弱小了。史载孟尝君的困境就是“孟尝君中立为诸侯,无所属”。没有了归属,没有了联合力量,这么一个孤立的地盘天,绣芸听到天阁内有万卷藏书,便立志要到天阁去看看,可是,日盼夜盼,总是不白丽躲在旁边,听到了父皇的吩咐,便和大牛来到后山,叫大牛把布袋扯开。白丽声口哨,顿时上万只麻雀直扑田间,不会儿,芝麻都从麻雀口里吐了出来,刚好十袋。能如愿。日子久了,绣芸慢慢得了心病,人变得面黄肌瘦,吃不落饭,困勿好觉。钱员外焦急万分,细细问,方知原委。钱员外想:我何不托人说媒,把绣芸嫁到范家去?主意打定,第天便托人到范家说煤。是没有安全性可言的。 孟尝君在世时,还可以凭借自己的人脉和威望维持一阵,但已经很狼狈了,他撒手去后,薛地这块肥肉马上被诸侯瓜分,孟尝君家族断了香火。 孟尝君确实有很大的号召力。然而,他的一切经营行为刘大成说:"传皇上口谕,皇上问你,当今的江山是如何取得的?"都立足于一个点上:经营自己的地盘,他的个人荣辱与母国毫无关系熔浆落到湖里,霎时间彩缤纷,霞光万道,照得湖水通明透亮,不久熔浆就变成了十座形态不同的山峰,在水中半沉半浮,那白玉盘似的洞庭湖,添上了迷人的景致。,甚至是相矛盾的。 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崇高地位是齐国给予他的。孟尝君站得比其他人高,回宫以后太子问才知道,这翠玉正是自己生母燕妃的宫女,太子岁时燕妃病逝,翠玉也跟着殉了主。是因为他站在齐尧作为远古时代有名的帝王,是很贤能的,把天下治理得也不错。尧看着朗朗乾坤,太平天下,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对自己也非常满意。国这个巨人的肩膀上。总之,他还真把自己当老大了。 他没看到自己立足的基石,所以,他过于钻营自己的小本营,而忽略了自己的大本营。司马光说:君子之养士,以为民也。老大养着那么多人,是为人民服务的。孟尝君却不然,他养着一帮鸡鸣狗盗之徒,却只是立私党,博取虚誉。 作为一个齐国的公民,他做了什么呢?无非是派人去收放债。今天在秦国当客卿,明天在魏国做国相,四处发表演说,做代言人,拿高薪,岂止是狡兔三窟,简直是四窟、五窟、六窟………兔子洞多了也不是好事,没有一个坚固的。 苏秦、张仪如此则可,他们是平民,在战国时代,谁重用他们谁就是他们的祖国。孟尝君则不然,本来就是齐国的宗割只耳朵喝口酒。"亲,也就是说是当家人之一,你当家的不爱家,到处去钻洞,完全不务正业嘛。尤其不应该的是,居然参与灭亡自己祖国的行动。这等于是兔子吃了窝边草,撤除自己的安全屏障,实在看不出“高枕无忧”的效应。 选自《广州日报》 孟尝君
2023-07-16 16:12:331

孟尝君不为人知的一面:一言不合就屠杀无辜百姓

对于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关于他的事迹大家也早就已经耳熟能详。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在孟尝君光鲜华丽的外表之下,却隐藏着一颗狭隘的心。 为出名而广泛招纳门客 孟尝君收纳数千名门客,并不是说明自己有多么的爱惜人才,纯粹是为了出名而已。司马迁在《史记·孟尝君列传》中举了两个例子: 一个是当孟尝君在继承了父亲的职位之后,广泛的招纳门客,而他所招纳的门客范围很广,鱼龙混杂,既有其他诸侯国的客人,也有各诸侯国逃亡出来的犯人(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 另外一个是在整篇传记结尾进行总结之时,司马迁又表示:自己曾经亲自到过孟尝君当年所管辖过的封地(薛地),见到当地的街巷之中竟然有很多地痞流氓(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他们周围邹地和鲁地的风气截然不同,经过向当地老辈人询问,都说是孟尝君当年招纳四方门客的时候,大概有六万多家奸恶之人趁机来到薛地(奸人入薛中盖六万馀家矣)。 所以,在孟尝君管辖薛地的数十年间,他的封地不仅是其他诸侯宾客的向往之所,更成为附近各国各种犯罪人员的避难之所,藏污纳垢之地。当行行 *** 的各类人员在短时间内向薛地汇集的时候,孟尝君的目的就达到了——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 斩杀数百赵国无辜百姓 出名之后,很多人都想见一见这位被人广泛赞誉的人物,这其中就包括秦国国君秦昭王。秦昭王曾先后两次派人去请孟尝君到秦国去辅佐自己,而孟尝君由于在齐国并不被国君齐⊥跛重用,所以对于秦昭王的邀请很是高兴,第一次在说客苏代的劝说下没有前去,而第二次终于带领大量的门客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前往到了秦国。但秦昭王在国人的劝说下,终究没有中起用孟尝君,甚至听信他人谗言,想要动手杀掉他。无奈之下,在门客中鸡鸣狗盗之辈的协助下,终于顺利逃离除了秦国,来到了赵国地界。 此时,孟尝君却忽然萌发了想要见一见同样闻名于列国,却又素未谋面的的赵国名人——平原君的念头。于是,他们一行便来到了平原君的封地。 对于孟尝君的大名,连远在西方的秦国人都知晓,就更不用说作为邻居的赵国人了。所以,当得知孟尝君到来的消息之后,周围近百里的赵国人都纷纷来到平原君所在的城池,在城门里外以及城内街道的两侧等待孟尝君从平原君府中出来,一睹其庐山真面目。 然而,当孟尝君一行出来之后,现场却出现了极为怪异的一幕——凡是孟尝君经过的地方,街道两旁的人群中都发出了一阵阵异样的笑声,并且很多人还伴随着相同的动作——对着孟尝君指指点点。 难道这是赵国人见到孟尝君之后,按耐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内心激动所造成的?很遗憾,事实很明确地告诉大家,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笑声中不仅没有一丁点欢乐的味道,反而充满了无尽的嘲弄意味。 赵国人之所以会不由自主的发出阵阵的嘲笑之声,是因为他们发现自己久闻大名的偶像级人物孟尝君,竟然是一个又矮又瘦的小男人,并非自己心目中的那个高大魁梧而又帅气的男人(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乃眇小丈夫耳)。 和很多有过相似经历的身材并不高大的同志一样,孟尝君心中此时顿生怒火,当即就对跟随自己的门客下令,对凡是敢嘲笑自己的赵国人大开杀戒。片刻之间,他的门客就斩杀数百赵国人,然后一句话也没留就走人了(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
2023-07-16 16:12:401

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被灭族是犯下了什么样的错?

由于孟尝君得罪了很多人,他的薛地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都是些凶恶之徒,最后得罪了大头,孟尝君的后人就因此被灭族了。
2023-07-16 16:12:486

孟尝君50字小故事

孟尝君以好客养士名闻天下,被称为战国四公子之一,得拜齐相,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要出名,纳门客孟尝君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后,广纳门客,而他所招纳的门客鱼龙,混杂,既有其他诸侯国的客人,也有逃亡流窜的犯人。司马迁到过孟尝君当年所管辖的封地——薛地,见当地有很多地痞流氓,与附近邹地和鲁地的风气截然不同,向当地老人询问原因,都说是孟尝君当年招纳四方门客的时候,许多奸恶之人趁机来此。所以,在孟尝君管辖薛地的数十年间,他的封地不仅是诸侯宾客向往之所,更成为附近各国犯罪人员的藏污纳垢之地。当形形色色的人员在短时间内汇集薛地时,他的目的就达到了——“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被嘲笑,杀百姓得知秦昭王听信谗言想要杀掉自己,孟尝君火速逃离秦国,来到了赵国。此时,孟尝君忽然萌发了想要见一见同样闻名于列国却又素未谋面的赵国名人——平原君,于是来到了平原君的封地。得知孟尝君到来的消息,周围近百里的赵国人纷纷来到平原君所在的城池,在城门里外以及街道两侧等待,想一睹其庐山真面目。然而,当孟尝君一行出来之后,街道两旁的人群中传来一阵阵异样的笑声,还有人对孟尝君指指点点。因为他们发现久闻大名的偶像级人物竟然是一个又矮又瘦的小男人。孟尝君怒火顿生,当即下令门客对嘲笑自己的赵国人大开杀戒,片刻之间斩杀数百人,然后一句话没留就走了。不重用,灭祖国回国之后,齐湣王迫于舆论的压力,把丞相的位子给了孟尝君。但是,齐湣王并不信任他,为了防止他夺权,还一直暗中寻找借口想要除掉他。孟尝君得知这个消息后,连夜逃到了魏国。不久,燕国为了报复之前的灭国之仇,发兵攻打齐国。而魏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即任命孟尝君为魏相,让他联合秦、赵两国,与燕国组成多国部队去攻打齐国,孟尝君不但没有推辞,反而全力以赴。最后,齐湣王死在楚国人手中,齐国也差点儿亡国。
2023-07-16 16:13:251

心怀野心的孟尝君为何不彻底推翻齐国,自己跑去做国君?

孟尝君当时心怀野心,让很多人都觉得他一定会推翻齐国,自己去做国君,但是在后来的事件当中发现孟尝君并没有自己跑去做国君,让很多人都并不理解为何孟尝君会有这样的作为?孟尝君自己非常的有想法,认为自己跑去做国君危险十分大,所以到后来即使真正掌权的人是孟尝君,但是也并没有让自己真正登上国君之位。一、清楚国君的位置并不容易身为宰相的孟尝君,在当时是齐国最具有权利的人,虽然自己并不是国君,但是也是执掌政权,对于孟尝君来说自己能够改变当时的状态,也是看清了当时其国的统治者无能,在自己改变政权的时候,为了能够保护自己并没有推翻齐国,而是让自己真正掌权却不正式出面。这样的行为也让更多的人都看到了孟尝君的智慧,当然这样也是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国家。二、会有更多的人不信任自己虽然当时孟尝君似乎已经彻底推翻了齐国,但是如若自己真正的作为国君,或许并不会有很多人都信任自己,毕竟对于推翻政权的人来说是会受到他人唾弃的。当然对于孟尝君来说,也非常害怕有其他人会像自己一样来推翻自己。虽然在古代很多人都非常想要做君王,但是真正明智的人会非常明确君主的位置并不是十分容易的,自己在下掌权,对于孟尝君来说才是自己最轻松的生活。在古代的君王之位,虽然很多人都十分的向往,但是真正聪明的人才会知道他的存在是非常不易的。曾经在历史上也有很多个宰相是真正掌权的,但是并没有真正推翻国家也正是因为当时的宰相非常明确这一点,非常明确其中的利益关系。
2023-07-16 16:13:441

孟尝君的历史典故

鸡鸣狗盗秦王把孟尝君软禁了起来。这时田文的一个食客便扮成一条狗偷了狐白裘献给了秦王中的一个妾让她说服了秦王放他离开。但是当逃到函谷关的时候,秦王有改变了主意要重新抓住他。这时另一个食客便发出鸡鸣叫的声音骗过守卫开了城门,孟尝君总算回到了齐国。
2023-07-16 16:14:262

孟尝君的解释孟尝君的解释是什么

孟尝君的词语解释是:即田文,战国·齐贵族,封于薛(今山东·滕县南),称薛公,号孟尝君。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以善养士著称。一度入秦,秦昭王要杀害他,赖门客中擅长狗盗鸡鸣者的帮助而逃归。后卒于薛。孟尝君的词语解释是:即田文,战国·齐贵族,封于薛(今山东·滕县南),称薛公,号孟尝君。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以善养士著称。一度入秦,秦昭王要杀害他,赖门客中擅长狗盗鸡鸣者的帮助而逃归。后卒于薛。注音是:ㄇㄥ_ㄔㄤ_ㄐㄨㄣ。拼音是:mèngchángjūn。结构是:孟(上下结构)尝(上下结构)君(上下结构)。孟尝君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即田文,战国齐贵族,封于薛(今山东滕县南),称薛公,号孟尝君。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以善养士著称。一度入秦,秦昭王要杀害他,赖门客中擅长狗盗鸡鸣者的帮助而逃归。后卒于薛。引汉刘向《说苑·正谏》:“孟尝君将西入秦,宾客_之百通,则不听也。”宋王安石《读孟尝君传》:“士皆称孟尝君能得士。”《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要学那石太尉的奢华,孟尝君的气概。”亦省作“孟尝”。《战国策·秦策四》:“王问左右曰:‘今之如耳、魏齐,孰与孟尝、芒卯之贤?"”汉贾谊《过秦论》:“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晋张华《游侠篇》诗:“孟尝东出关,济身由鸡鸣。”唐李白《送薛九被谗去鲁》诗:“孟尝习狡兔,三窟赖冯_。”明李贽《赠两禅客》诗:“孟尝门下客三千,狗盗鸡鸣_可怜。”二、国语词典战国时齐之公族,姓田氏,名文;相齐,封于薛,孟尝君为其称号;好养贤士,食客数千人。关于孟尝君的诗词《行路难·冯_不去孟尝君》《孟尝君·狗盗鸡鸣却遇知》《孟尝君》关于孟尝君的诗句孟尝君孟尝君依倚孟尝君关于孟尝君的成语尝出入孟母三迁孔孟之道孟公投辖尝胆卧薪备尝辛苦尝鼎一脔佐饔得尝关于孟尝君的词语孟公投辖备尝辛苦尝胆卧薪隳肝尝胆梁孟相敬孔孟之道衣冠优孟孟母三迁佐饔得尝季孟之间关于孟尝君的造句1、孟尝君体悟这道理是不错的,就听从了冯_的劝谏。2、当年孟尝君众多门下食客中,当有不少是攀龙附凤之徒。3、王安石一反世俗之见,认为孟尝君收揽的并不是国家栋梁之才,他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徒的首领而已。4、大楼宴席,请债户们吃饭,又很真诚的说孟尝君爱民如子,借债来帮助你们,我是受派来看望大家,有能力还的就慢慢还,还不了的就不用还了。5、孟尝君似乎开始明白江东军在战场上迅速攻城夺地的原因所在了。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孟尝君的详细信息
2023-07-16 16:14:341

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策略有什么不同

(1)对赵国,孟尝君表以忠心,以存魏的好处打动对方。(2)对燕国,孟尝君则是晓以利害,以亡魏的弊端引起燕王的重视。
2023-07-16 16:14:422

孟尝君是什么样的人 孟尝君是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今孟尝君之养士也,不恤智愚,不择臧否,盗其君之禄,以立私党,张虚誉,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乌足尚哉!”司马光对孟尝君的评价不高,甚至在言语之间是瞧不起孟尝君的。孟尝君的一生饱受争议,他战国四大君子里面,可能在后世的名声不太好,但他的军事才能又是我们不能够忽视的。   孟尝君在战国四君子里面是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他礼贤下士,拥有结交各路豪杰的爱好,以赡养食客而闻名于诸侯,他对待食客一视同仁,曾因为食客的一句抱怨,而将自己的饭菜送给那个食客,这件事以后,“天下之士无不倾之”,一时间,他门下的食客竟然多达三千多人,足以见得,孟尝君手下的门客之多。也可见孟尝君的宽容、豪爽。   孟尝君倾家荡产养士也是有目的地,他养士不为国家,也不是白养的,作为自己的巨大的人才库,他手下的食客就是他的个人武装力量,不管是作为智囊团还是作为军事力量,这三千人背后所代表的势力绝对不小,孟尝君不断扩充自己的人才队伍,甚至有一种攀比嫌疑,他不恤智愚,不择臧否,其实是违背了养士的初衷,也难怪南宋的政治家 王安石 ,史学家司马光等人都对孟尝君的评价不高。   都说君子,行得正坐得端,为何孟尝君又和鸡鸣狗盗之徒会有联系?这还是要从他对待食客的原则说起,他对食客的要求不高,只要是想来投靠他的都可以,他的手下就有会学鸡叫、狗叫的各种奇奇怪怪的人。说道鸡鸣狗盗之徒,在今天看来这是一个贬义词,鸡鸣狗盗多指偷偷摸摸的行为。而在当时,孟尝君就是靠着这两个鸡鸣狗盗之人才得以逃命。   孟尝君受到新任齐王的排挤逃到了秦国,在秦国被秦王扣留了,就在生死之际,多亏了他手下两个食客才得以逃生。他的一个食客伪装成狗潜入进了秦宫,偷出秦王的白狐裘,再把这个白狐裘献给秦王的宠妾,宠妾一高兴在秦王面前说了几句好话,就让秦王释放了孟尝君,另外一个食客则擅长学鸡打鸣。于是,他便在秦国的城门附近学鸡叫,让守城人误以为即将天亮,将城门打开。孟尝君就这样在这两个食客的帮助下,凭借鸡鸣狗盗的行为,而逃出了秦国,得以保命。由此可见,看似无一技之长的孟尝君的食客,在关键时刻竟然能够发挥重大力量。   “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 出如食顷,秦追果至关,已后孟尝君出,乃还。始孟尝君列此二人於宾客,宾客尽羞之,及孟尝君有秦难,卒此二人拔之。自是之后,客皆服。”这两人原本是不被其他食客待见的,但在关键时刻能够为了孟尝君挺身而出,可见其“义”,说明孟尝君对待食客也是极好的。但是,孟尝君也是有缺点的,他养士不为了国家而是为了自己。他也曾经因为自己的长相受到乡人的嘲笑,而把这个县的人都杀掉了,也可以想象孟尝君的心胸是狭窄的。甚至手法还过于残忍,后来还叛逃到秦国,滥杀无辜本就不对,还背叛了国家,难怪后世人对他的评价不高。   孟尝君作为一个在社会上有点地位的人,自然是妻妾成群,而他的食客中有人就瞧上了孟尝君的一个美丽的妻妾,明里暗里地调戏、勾引这个姬妾,孟尝君知道后并没有为难这个食客,反而一如往常对待他,甚至在后来还把这位食客推荐给了卫国,而他也在卫国表现得很好,后来卫国和齐国关系不怎么好的时候,卫国想联合其他国家攻打齐国,还是在那位食客的游说下,让卫国放弃了这个念头。   孟尝君的宽容拯救了他自己,而他也因善待食客而保住了自己的性命。随后又在齐国安稳做了几十年相国,最后安然死去,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他的爵位而相互争夺、攻讦,最后被绝嗣。即使没有后代留存下来,但在战国四君子里面,孟尝君的结局应该是最好的了。
2023-07-16 16:14:501

谁能告诉我孟尝君的故事?

孟尝君 中国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孟尝君姓田名文。田文的父亲叫靖郭君田婴。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田婴从威王时就任职当权,曾与成侯邹忌以及田忌带兵去救援韩国攻伐魏国。后来成侯与田忌争着得到齐王的宠信而嫌隙很深,结果成侯出卖了田忌。田忌很害怕,就偷袭齐国边境的城邑,没拿下,便逃跑了。这时正赶上齐威王去世,宣王立为国君,宣王知道是成侯陷害田忌,就又召回了田忌并让他做了将领。威王十六年(前341),田忌跟孙膑、田婴一起攻打魏国,在马陵战败魏国,俘虏了魏太子申杀了魏国将领庞涓。宣王七年(前336),田婴奉命出使韩国和魏国,经过他的一番活动使韩国、魏国归服于齐国。田婴陪着韩昭侯、魏惠王在东阿南会见齐宣王,三国结盟缔约后便离开了。第二年,宣王又与梁惠王在甄地盟会。这一年,梁惠王去世。宣王九年(前334),田婴任齐国宰相。齐宣王与魏襄王在徐州盟会互相尊称为王。楚威王 得知这件事,对田婴很恼火,认为是他一手策划的。第二年,楚国进攻齐国,在徐州战败了齐国军队,便派人追捕田婴。田婴派张丑去劝说楚威王,楚威王才算罢休。田婴在齐国任相十一年,宣王去世,愍王立为国君。愍王即位三年,赐封田婴于薛邑。当初,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他的小妾生了个儿子叫文,田文是五月五日出生的。田婴告诉田文的母亲说:“不要养活他。”可是田文的母亲还是偷偷把他养活了。等他长大后,他的母亲便通过田文的兄弟把田文引见给田婴。田婴见了这个孩子愤怒地对他母亲说:“我让你把这个孩子扔了,你竟敢把他养活了,这是为什么?”田文的母亲还没回答,田文立即叩头大拜,接着反问田婴说:“您不让养育五月生的孩子,是什么缘故?”田婴回答说:“五月出生的孩子,长大了身长跟门户一样高,会害父害母的。”田文说:“人的命运是由上天授予呢?还是由门户授予呢?”田婴不知怎么回答好,便沉默不语。田文接着说:“如果是由上天授予的,您何必忧虑呢?如果是由门户授予的,那么只要加高门户就可以了,谁还能长到那么高呢!”田婴无言以对便斥责道:“你不要说了!”过了一些时候,田文趁空问他父亲说:“儿子的儿子叫什么?”田婴答道:“叫孙子。”田文接着问:“孙子的孙子叫什么?”田婴答道:“叫玄孙。”田文又问:“玄孙的孙叫什么?”田婴说:“我不知道了。”田文说:“您执掌大权担任齐国宰相,到如今已经历三代君王了,可是齐国的领土没有增广,您的私家却积贮了万金的财富,门下也看不到一位贤能之士。我听说,将军的门庭必出将军,宰相的门庭必有宰相。现在您的姬妾可以践踏绫罗绸缎,而贤士却穿不上粗布短衣;您的男仆女奴有剩余的饭食肉羹,而贤士却连糠菜也吃不饱。现在您还一个劲地加多积贮,想留给那些连称呼都叫不上来的人,却忘记国家在诸侯中一天天失势。我私下是很奇怪的。”从此以后,田婴改变了对田文的态度,器重他,让他主持家政,接待宾客。宾客来往不断,日益增多,田文的名声随之传播到各诸侯国中。各诸侯国都派人来请求田婴立田文为太子,田婴答应下来。田婴去世后,追谥靖郭君。田文果然在薛邑继承了田婴的爵位。这就是孟尝君。孟尝君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归附了孟尝君。孟尝君宁肯舍弃家业也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几千人,待遇不分贵贱一律与田文相同。孟尝君每当接待宾客,与宾客坐着谈话时,总是在屏风后安排侍史,让他记录孟尝君与宾客的谈话内容,记载所问宾客亲戚的住处。宾客刚刚离开,孟尝君就已派使者到宾客亲戚家里抚慰问候,献上礼物。有一次,孟尝君招待宾客吃晚饭,有个人遮住了灯亮,那个宾客很恼火,认为饭食的质量肯定不相等,放下碗筷就要辞别而去。孟尝君马上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与他的相比,那个宾客惭愧得无地自容,就以刎颈自杀表示谢罪。贤士们因此有很多人都情愿归附孟尝君。孟尝君对于来到门下的宾客都热情接纳,不挑拣,无亲疏,一律给予优厚的待遇。所以宾客人人都认为孟尝君与自己亲近。秦昭王听说孟尝君贤能,就先派泾阳君到齐国作人质,并请求见到孟尝君。孟尝君准备去秦国,而宾客都不赞成他出行,规劝他,他不听,执意前往。这时有个宾客苏代对他说:“今天早上我从外面来,见到一个木偶人与一个土偶人正在交谈。木偶人说:‘天一下雨,你就要坍毁了。"土偶人说:‘我是由泥土生成的,即使坍毁,也要归回到泥土里。若天真的下起雨来,水流冲着你跑,可不知把你冲到哪里去了。"当今的秦国,是个如虎似狼的国家,而您执意前往,如果一旦回不来,您能不被土偶人嘲笑吗?”孟尝君听后,悟出了个中道理,才停止了出行的准备。齐愍王二十五年(前299),终于又派孟尝君到了秦国,秦昭王立即让孟尝君担任秦国宰相。臣僚中有的人劝说秦王道:“孟尝君的确贤能,可他又是齐王的同宗,现在任秦国宰相,谋划事情必定是先替齐国打算,而后才考虑秦国,秦国可要危险了。”于是秦昭王就罢免了孟尝君的宰相职务。他把孟尝君囚禁起来,图谋杀掉孟尝君。孟尝君知道情况危急就派人冒昧地去见昭王的宠妾请求解救。那个宠妾提出条件说:“我希望得到孟尝君的白色狐皮裘。”孟尝君来的时候,带有一件白色狐皮裘,价值千金,天下没有第二件,到秦国后献给了昭王,再也没有别的皮裘了。孟尝君为这件事发愁,问遍了宾客,谁也想不出办法。有一位能力差但会披狗皮盗东西的人,说:“我能拿到那件白色狐皮裘。”于是当夜化装成狗,钻入了秦宫中的仓库,取出献给昭王的那件狐白裘,拿回来献给了昭王的宠妾。宠妾得到后,替孟尝君向昭王说情,昭王便释放了孟尝君。孟尝君获释后,立即乘快车逃离,更换了出境证件,改了姓名逃出城关。夜半时分到了函谷关。昭王后悔放出了孟尝君,再寻找他,他已经逃走了,就立即派人驾上传车飞奔而去追捕他。孟尝君一行到了函谷关,按照关法规定鸡叫时才能放来往客人出关,孟尝君恐怕追兵赶到万分着急,宾客中有个能力较差的人会学鸡叫,他一学鸡叫,附近的鸡随着一齐叫了起来,便立即出示了证件逃出函谷关。出关后约摸一顿饭的工夫,秦国追兵果然到了函谷关,但已落在孟尝君的后面,就只好回去了,当初,孟尝君把这两个人安排在宾客中的时候,宾客无不感到羞耻,觉得脸上无光,等孟尝君在秦国遭到劫难,终于靠着这两个人解救了他。自此以后,宾客们都佩服孟尝君广招宾客不分人等的做法。孟尝君经过赵国,赵国平原君以贵宾相待。赵国人听说孟尝君贤能,都出来围观想一睹风采,见了后便都嘲笑说:“原来以为孟尝君是个魁梧的大丈夫,如今看到他,竟是个瘦小的男人罢了。”孟尝君听了这些揶揄他的话,大为恼火。随行的人跟他一起跳下车来,砍杀了几百人,毁了一个县才离去。齐愍王因为派遣孟尝君去秦国而感到内疚。孟尝君回到齐国后,齐王就让他做齐国宰相,执掌国政。孟尝君怨恨秦国,准备以齐国曾帮助韩国、魏国攻打楚国为理由,来联合韩国、魏国攻打秦国,为此向西周借兵器和军粮。苏代替西周对孟尝君说:“您拿齐国的兵力帮助韩国、魏国攻打楚国达九年之久,取得了宛、叶以北的地方,结果使韩、魏两国强大起来,如今再去攻打秦国就会越加增强了韩、魏的力量。韩国、魏国南边没有楚国忧虑,北边没有秦国的祸患,那么齐国就危险了。韩、魏两国强盛起来必定轻视齐国而畏惧秦国,我实在替您对这种形势感到不安。您不如让西周与秦国深切交好,您不要进攻秦国,也不要借兵器和粮食。您把军队开临函谷关但不要进攻,让西周把您的心情告诉给秦昭王说‘薛公一定不会攻破秦国来增强韩、魏两国的势力。他要进攻秦国,不过是想要大王责成楚国把东国割给齐国,并请您把楚怀王释放出来以相媾和。"您让西周用这种做法给秦国好处,秦国能够不被攻破又拿楚国的地盘保全了自己,秦国必定情愿这么办。楚王能够获释,也一定感激齐国。齐国得到东国自然会日益强大,薛邑也就会世世代代没有忧患了。秦国并非很弱,它有一定实力,而处在韩国、魏国的西邻,韩、魏两国必定依重齐国。”薛公听了后,立即说:“好。”于是让韩、魏向秦国祝贺,避免了一场兵灾,使齐、韩、魏三国不再发兵进攻,也不向西周借兵器和军粮了。这个时候,楚怀王已经到了秦国,秦国扣留了他,所以孟尝君还是要秦国一定放出楚怀王。但是秦国并没有这么办。孟尝君任齐国宰相时,一次他的侍从魏子替他去收封邑的租税,三次往返,结果一次也没把租税收回来。孟尝君问他这是什么缘故,魏子回答说:“有位贤德的人,我私自借您的名义把租税赠给了他,所以没有收回来。”孟尝君听后发了火一气之下辞退了魏子。几年之后,有人向齐愍王造孟尝君的谣言说:“孟尝君将要发动叛乱。”等到田君甲劫持了愍王,愍王便猜疑是孟尝君策划的,为避免殃祸孟尝君出逃了。曾经得到魏子赠粮的那位贤人听说了这件事,就上书给愍王申明孟尝君不会作乱,并请求以自己的生命作保,于是在宫殿门口刎颈自杀,以此证明孟尝君的清白。愍王为之震惊,便追查考问实际情况,孟尝君果然没有叛乱阴谋,便召回了孟尝君。孟尝君因此推托有病,要求辞官回薛邑养老。愍王答应了他的请求。此后,秦国的逃亡将领吕礼担任齐国宰相,他要陷苏代于困境。苏代就对孟尝君说:“周最对于齐王,是极为忠诚的,可是齐王把他驱逐了,而听信亲弗的意见让吕礼做宰相,其原因就是打算联合秦国。齐国、秦国联合,那么亲弗与吕礼就会受到重用了。他们受到重用,齐国、秦国必定轻视您。您不如急速向北进军,促使赵国与秦、魏讲和,招回周最来显示您的厚道,还可以挽回齐王的信用,又能防止因齐、楚联合将造成各国关系的变化。齐国不去依傍秦国,那么各诸侯都会靠拢齐国,亲弗势必出逃,这样一来,除了您之外,齐王还能跟谁一起治理他的国家呢?”于是孟尝君听从了苏代的计谋,因而吕礼嫉恨并要谋害孟尝君。孟尝君很害怕,就给秦国丞相穰侯魏冉写了一封信说:“我听说秦国打算让吕礼来联合齐国,齐国,是天下的强大国家,齐、秦联合成功吕礼将要得势,您必会被秦王轻视了。如果秦、齐相与结盟来对付韩、赵、魏三国,那么吕礼必将为秦、齐两国宰相了,这是您结交齐国反而使吕礼的地位显重啊。再说,即使齐国免于诸侯国攻击的兵祸,齐国还摇雳会深深地仇恨您。您不如劝说秦王攻打齐国。齐国被攻破,我会设法请求秦王把所得的齐国土地封给您。齐国被攻破,秦国会害怕魏国强大起来,秦王必定重用您去结交魏国。魏国败于齐国又害怕秦国,它摇雳推重您以便结交秦国。这样,您既能够凭攻破齐国建立自己的功劳,挟持魏国提高的地位;又可以攻破齐国得到封邑,使秦、魏两国同时敬重您。如果齐国不被攻破,吕礼再被任用,您摇雳陷于极端的困境中。”于是穰侯向秦昭王进言攻打齐国,吕礼便逃离了齐国。后来,齐愍王灭掉了宋国,愈加骄傲起来,打算除掉孟尝君。孟尝君很恐惧,就到了魏国。魏昭王任用他做宰相,同西边的秦国、赵国联合,帮助燕国攻打并战败了齐国。齐愍王逃到莒,后来就死在那里。齐襄王即位,当时孟尝君在诸侯国之间持中立地位,不从属于哪个君王。齐襄王由于刚刚即位,畏惧孟尝君,便与孟尝君和好,与他亲近起来。田文去世,谥号称孟尝君。田文的几个儿子争着继承爵位,随即齐、魏两国联合共同灭掉了薛邑。孟尝君绝嗣没有后代。当初,冯谖听说孟尝君乐于招揽宾客,便穿着草鞋远道而来见他。孟尝君说:“承蒙先生远道光临,有什么指教我的?”冯谖回答说:“听说您乐于养士,我只是因为贫穷想归附您谋口饭吃。”孟尝君没再说什么便把他安置在下等食客的住所里,十天后孟尝君询问住所的负责人说:“客人近来做什么了?”负责人回答说:“冯先生太穷了,只有一把剑,还是草绳缠着剑把。他时而弹着那把剑唱道‘长剑啊,咱们回家吧!吃饭没有鱼。"”孟尝君听后让冯欢搬到中等食客的住所里,吃饭有鱼了。过了五天,孟尝君又向那位负责人询问冯欢的情况,负责人回答说:“客人又弹着剑唱道‘长剑啊,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于是孟尝君又把冯欢迁到上等食客的住所里,进出都有车子坐。又过了五天,孟尝君再次询问那位负责人。负责人回答说:“这位先生又曾弹着剑唱道‘长剑啊,咱们回家吧!没有办法养活家。"”孟尝君听了很不高兴。过了整一年,冯谖没再说什么。孟尝君当时正任齐国宰相,受封万户于薛邑。他的食客有三千人之多,食邑的赋税收入不够供养这么多食客,就派人到薛邑贷款放债。由于年景一年到头都不好,没有收成,借债的人多数不能付给利息,食客的需用将无法供给。对于这种情况,孟尝君焦虑不安,就问左右侍从:“谁可以派往薛邑去收债?”那个住所负责人说:“上等食客住所里的冯老先生从状貌长相看,很是精明,又是个长者,一定稳重,派他去收债该是合适的。”孟尝君便迎进冯谖向他请求说:“宾客们不知道我无能,光临我的门下有三千多人,如今食邑的收入不能够供养宾客,所以在薛邑放了些债。可是薛邑年景不好,没有收成,百姓多数不能付给利息。宾客吃饭恐怕都成问题了,希望先生替我去索取欠债。”冯谖说:“好吧。”便告别了孟尝君,到了薛邑,他把凡是借了孟尝君钱的人都集合起来,索要欠债得到利息十万钱。这笔款项他没送回去,却酿了许多酒,买了肥壮的牛,然后召集借钱的人,能付给利息的都来,不能付给利息的也来,要求一律带着借钱的契据以便核对。随即让大家一起参加宴会,当日杀牛炖肉,置办酒席。宴会上正当大家饮酒尽兴时,冯谖就拿着契据走到席前一一核对,能够付给利息的,给他定下期限;穷得不能付息的,取回他们的契据当众把它烧毁。接着对大家说:“孟尝君之所以向大家贷款,就是给没有资金的人提供资金来从事行业生产;他之所以向大家索债,是因为没有钱财供养宾客。如今富裕有钱还债的约定日期还债,贫穷无力还债的烧掉契据把债务全部废除。请各位开怀畅饮吧。有这样的封邑主人,日后怎么能背弃他呢!”在坐的人都站了起来,连续两次行跪拜大礼。孟尝君听到冯谖烧毁契据的消息,十分恼怒立即派人召回冯谖。冯谖刚一到,孟尝君就责问道:“我的封地本来就少,而百姓还多不按时还给利息,宾客们连吃饭都怕不够用,所以请先生去收缴欠债。听说先生收来钱就大办酒肉宴席,而且把契据烧掉了。这是怎么回事?”冯谖回答说:“是这样的。如果不大办酒肉宴席就不能把债民全都集合起来,也就没办法了解谁富裕谁贫穷。富裕的,给他限定日期还债。贫穷的,即使监守着催促十年也还不上债,时间越长,利息越多,到了危急时,就会用逃亡的办法赖掉债务。如果催促紧迫,不仅终究没办法偿还,而且上面会认为您贪财好利不爱惜平民百姓,在下面您则会有背离冒犯国君的恶名,这可不是用来鼓励平民百姓、彰扬您名声的做法。我烧掉毫无用处徒有其名的借据,废弃有名无实的帐簿,是让薛邑平民百姓信任您而彰扬您善良的好名声啊。您有什么可疑惑的呢?” 孟尝君听后,拍着手连声道谢。齐王受到秦国和楚国毁谤言论的蛊惑,认为孟尝君的名声压倒了自己,独揽齐国大权,终于罢了孟尝君的官。那些宾客看到孟尝君被罢了官,一个个都离开了他。只有冯谖为他谋划说:“借给我一辆可以跑到秦国的车子,我摇雳让您在齐国更加显贵,食邑更加宽广。您看可以吗?”于是孟尝君便准备了马车和礼物送冯谖上了路。冯谖就乘车向西到了秦国游说秦王说:“天下的游说之士驾车向西来到秦的,无一不是想要使秦国强大而使齐国削弱的;乘车向东进入齐国的,无一不是要使齐国强大而使秦国削弱的。这是两个决一雌雄的国家,与对方决不并存的就是强大有力的雄国,是雄国的得天下。”秦王听得入了神,挺直身子跪着问冯谖说:“您看要使秦国避免成为软弱无力的国家该怎么办才好呢?”冯谖回答说:“大王也知道齐国罢了孟尝君的官吧?”秦王说:“听到了这件事。”冯谖说:“使齐国受到天下敬重的,就是孟尝君。如今齐国国君听信了毁谤之言而把孟尝君罢免,孟尝君心中无比怨愤,必定背离齐国;他背离齐国进入秦国,那么齐国的国情,朝廷中下至君王下至官吏的状况都将为秦国所掌握。您将得到整个齐国的土地,岂只是称雄呢!您赶快派使者载着礼物暗地里去迎接孟尝君,不能失掉良机啊。如果齐王明白过来,再度起用孟尝君,则谁是雌谁是雄还是个未知数。”秦王听了非常高兴,就派遣十辆马车载着百镒黄金去迎接孟尝君。冯谖告别了秦王而抢在使者前面赶往齐国,到了齐国,劝说齐王道:“天下游说之士驾车向东来到齐的,无一不是想要使齐国强大而使秦国削弱的;乘车向西进入秦国的,无一不是要使秦国强大而使齐国削弱的。秦国与齐国是两个决一雌雄的国家,秦国强大那么齐国必定软弱,这两个国家势必不能同时称雄。现在我私下得知秦国已经派遣使者带着十辆马车载着百镒黄金来迎接孟尝君了。孟尝君不西去就罢了,如果西去担任秦国宰相,那么天下将归秦国所有,秦国是强大的雄国,齐国就是软弱无力的雌国,软弱无力,那么临淄、即墨就危在旦夕了。大王为什么不在秦国使者没到达之前,赶快恢复孟尝君的官位并给他增加封邑来向他表示道歉呢?如果这么做了,孟尝君必定高兴而情愿接受。秦国虽是强国,岂能够任意到别的国家迎接人家的宰相呢!要挫败秦国的阴谋,断绝它称强称霸的计划。”齐王听后,顿时明白过来说:“好。”于是派人至边境等候秦国使者。秦国使者的车子刚入齐国边境,齐国在边境的使臣立即转车奔驰而回报告了这个情况,齐王召回孟尝君并且恢复了他的宰相官位,同时还给了他原来封邑的土地,又给他增加了千户。秦国的使者听说孟尝君恢复了齐国宰相官位,就转车回去了。自从齐王因受毁谤之言的蛊惑而罢免了孟尝君,那些宾客们都离开了他。后来齐王召回并恢复了孟尝君的官位,冯谖去迎接他。还没到京城的时候,孟尝君深深感叹说:“我素常喜好宾客,乐于养士,接待宾客从不敢有任何失礼之处,有食客三千多人,这是先生您所了解的。宾客们看到我一旦被罢官,都背离我而离去,没有一个顾念我的。如今靠着先生得以恢复我的宰相官位,那些离去的宾客还有什么脸面再见我呢?如果有再见我的,我一定唾他的脸,狠狠地羞辱他。”听了这番话后,冯谖收住缰绳,下车而行拜礼。孟尝君也立即下车还礼,说:“先生是替那些宾客道歉吗?”冯谖说:“并不是替宾客道歉,是因为您的话说错了。说来,万物都有其必然的终结,世事都有其常规常理,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孟尝君说:“我不明白说的是什么意思。”冯谖说:“活物一定有死亡的时候,这是活物的必然归结;富贵的人多宾客,贫贱的人少朋友,事情本来就是如此。您难道没看到人们奔向市集吗?天刚亮,人们向市集里拥挤,侧着肩膀争夺入口;日落之后,经过市集的人甩着手臂连头也不回。不是人们喜欢早晨而厌恶傍晚,而是由于所期望得到的东西市中已经没有了。如今您失去了官位,宾客都离去,不能因此怨恨宾客而平白截断他们奔向您的通路。希望您对待宾客像过去一样。”孟尝君连续两次下拜说:“我恭敬地听从您的指教了。听先生的话,敢不恭敬地接受教导吗?”太史公说:“我曾经路过薛邑,那里的乡间有很多桀骜不驯的少年,与邹国、鲁国不同。我问是什么缘故,回答说,孟尝君招致天下以行侠仗义为己任的人以及奸诈的人六万多家居住在薛邑。世上传说孟尝君好客并以此为乐,确实不虚名啊!”查看全部3个回答碧然德电热过滤水壶-mypure pro...关注净水壶的人也在看碧然德电热过滤水壶-mypure pro X9净水系统使用德国突破性Mineral X矿物质..brita.cn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孟尝君与他的门客是什么故事?秦昭襄王为了拆散齐楚联盟,他使用两种手段。对楚国他用的是硬手段,对齐国他用的是软手段。他听说齐国最有势力的大臣是孟尝君,就邀请孟尝君上咸阳来,说是要拜他为丞相。 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名叫田文。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专门招收人才。凡是投奔到他门下来的,他都收留下来,供养他们。这种人叫做门客,也叫做食客。据说,孟尝君门下一共养了三千个食客。其中有许多人其实没有什么本领,只是混口饭吃。 孟尝君上咸阳去的时候,随身带了一大帮门客。秦昭襄王亲自欢迎他。孟尝君献上一件纯白的狐狸皮的袍子作见面礼。秦昭襄王知道这是很名贵的银狐皮,很高兴地把它藏在内库里。 秦昭襄王本来打算请孟尝君当丞相,有人对他说:“田文是齐国的贵族,手下人又多。他当了丞相,一定先替齐国打算,秦国不就危险了吗?” 秦昭襄王说:“那么,还是把他送回去吧。” 他们说:“他在这儿已经住了不少日子,秦国的情况他差不多全知道,哪儿能轻易放他回去呢?” 秦昭襄王就把孟尝君软禁起来。 孟尝君十分着急,他打听得秦王身边有个宠爱的妃子,就托人向她求救。那个妃子叫人传话说:“叫我跟大王说句话并不难,我只要一件银狐皮袍。” 孟尝君和手下的门客商量,说:“我就这么一件,已经送给秦王了,哪里还能要得回来呢?” 其中有个门客说:“我有办法。” 当天夜里,这个门客就摸黑进王宫,找到了内库,把狐皮袍偷了出来。 孟尝君把狐皮袍子送给秦昭襄王的宠妃。那个妃子得了皮袍,就向秦昭襄王劝说把孟尝君释放回去。秦昭襄王果然同意了,发下过关文书,让孟尝君他们回去。 孟尝君得到文书,急急忙忙地往函谷关跑去。他怕秦王反悔,还改名换姓,把文书上的名字也改了。到了关上,正赶上半夜里。依照秦国的规矩,每天早晨,关上要到鸡叫的时候才许放人。大伙儿正在愁眉苦脸盼天亮的时候,忽然有个门客捏着鼻子学起公鸡叫来。一声跟着一声,附近的公鸡全都叫起来了。 守关的人听到鸡叫,开了城门,验过过关文书,让孟尝君出了关。 秦昭襄王果然后悔,派人赶到函谷关,孟尝君已经走远了。 孟尝君回到齐国,当了齐国的相国。他门下的食客就更多了。他把门客分为几等:头等的门客出去有车马,一般的门客吃的有鱼肉,至于下等的门客,就只能吃粗菜淡饭了。有个名叫冯驩(一作冯煖)的老头子,穷苦得活不下去,投到孟尝君门下来作食客。孟尝君问管事的:“这个人有什么本领?” 管事的回答说:“他说没有什么本领。” 孟尝君笑着说:“把他留下吧。” 管事的懂得孟尝君的意思,就把冯驩当作下等门客对待。过了几天,冯驩靠着柱子敲敲他的剑哼起歌来:“长剑呀,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呀!” 管事的报告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鱼吃,照一般门客的伙食办吧!” 又过了五天,冯驩又敲打他的剑唱起来:“长剑呀,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呀!” 孟尝君听到这个情况,又跟管事的说:“给他备车,照上等门客一样对待。” 又过了五天,孟尝君又问管事的,那位冯先生还有什么意见。管事的回答说:“他又在唱歌了,说什么没有钱养家呢。” 孟尝君问了一下,知道冯驩家里有个老娘,就派人给他老娘送了些吃的穿的。这一来,冯驩果然不再唱歌了。 孟尝君养了这么多的门客,管吃管住,光靠他的俸禄是远远不够花的。他就在自己的封地薛城(今山东滕县东南)向老百姓放债收利息,来维持他家的巨大的耗费。 有一天,孟尝君派冯驩到薛城去收债。冯驩临走的时候,向孟尝君告别,问题:“回来的时候,要买点什么东西来?” 孟尝君说:“你瞧着办吧,看我家缺什么就买什么。” 冯驩到了薛城,把欠债的百姓都召集拢来,叫他们把债券拿出来核对。老百姓正在发愁还不出这些债,冯驩却当众假传孟尝君的决定:还不出债的,一概免了。 老百姓听了将信将疑,冯驩干脆点起一把火,把债券烧掉。 冯驩赶回临淄,把收债的情况原原本本告诉孟尝君。孟尝君听了十分生气:“你把债券都烧了,我这里三千人吃什么!” 冯驩不慌不忙地说:“我临走的时候您不是说过,这儿缺什么就买什么吗?我觉得您这儿别的不缺少,缺少的是老百姓的情义,所以我把‘情义"买回来了。” 孟尝君很不高兴地说:“算了吧!” 后来,孟尝君的声望越来越大。秦昭襄王听到齐国重用孟尝君,很担心,暗中打发人到齐国去散播谣言,说孟尝君收买民心,眼看就要当上齐王了。齐湣王听信这些话,认为孟尝君名声太大,威胁他的地位,决定收回孟尝君的相印。孟尝君被革了职,只好回到他的封地薛城去。 这时候,三千多门客大都散了,只有冯驩跟着他,替他驾车上薛城。当他的车马离开薛城还差一百里的时候,只见薛城的百姓,扶老携幼,都来迎接。 孟尝君看到这番情景,十分感触。对冯驩说:“你过去给我买的‘情义",我今天才看到了。”3 浏
2023-07-16 16:15:034

孟尝君身为齐国人,为何却做了魏国的宰相?

中国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之风盛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战国四公子"应运而生,他们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他们都是有名的政治活动家,是战国时期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孟尝君,名田文,中国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其父田婴于齐宣王时担任宰相,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号靖郭君,权倾一时。田婴死后,田文继位于薛,是为孟尝君,以广招宾客,食客三千闻名。齐愍王灭掉了宋国愈加骄傲起来打算除掉孟尝君。孟尝君很恐惧就逃到了魏国。魏昭王任用他做宰相同西边的秦国、赵国联合,帮助燕国攻打并战败了齐国。后来齐愍王逃到莒并且死在了那里。齐襄王即位,当时孟尝君在诸侯国之间持中立地位,不从属于哪个君王。齐襄王由于刚刚即位,畏惧孟尝君便与孟尝君和好,与他亲近起来。田文去世后谥号称孟尝君。田文的几个儿子争着继承爵位,随即齐、魏两国联合,共同灭掉了薛邑。孟尝君绝嗣没有后代。
2023-07-16 16:15:221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曾称霸天下,暴揍秦国,后来为何一蹶不振?

那场“五国伐齐”的战争让齐军兵败如山倒,虽然侥幸没有灭亡,但实力也大损。
2023-07-16 16:15:575

“战国四公子”中齐国的孟尝君名为什么?

孟尝君姓田名文,字孟,封于尝邑,故号孟尝君。他养士数千人,成为齐国的重要政治力量,担任了齐相,每年的工资就是薛地万户人家的租税。他的门客冯瑗曾到薛地为他收债,免除了部分贫苦人的债务,取得了薛地人的拥护和爱戴。当他受齐王的猜疑而罢免职务后,得以在薛地安身。冯瑗去秦国说动秦王,派车马来接孟尝君到秦国为相;回来后又借秦国要聘相为由,说动齐王恢复孟尝君的职务。 当时,齐、秦、楚是三个超级大国,与齐国相邻的宋国是第三世界中的一个弱小国家。宋国虽然国小力弱,国王却特别骄横,惹恼了齐国,齐王就灭掉宋国,然后强迫卫国、邹国和鲁国臣服,这三个弱国只好对齐称臣。这一来,齐王又骄横起来,扬言早晚有一天要问鼎周都,正号天子,以令天下。孟尝君就劝谏齐王,说是宋国被灭掉就是因为宋王骄横,在齐王以宋为戒。齐王一听生气了,就又罢免了孟尝君的职务。 孟尝君怕遭齐王杀害,就逃奔魏国,去依附他的朋友魏无忌。到了魏国,魏王任他为相。他又做媒,把魏无忌的姐姐嫁给了赵胜。然后把相位让给魏无忌,回到齐国的薛地,魏王和赵王、魏无忌和赵胜都与他交好。他能与魏王、赵王平起平坐,地位自然提高了。齐王却害怕了,就派使者迎接他复任国相,孟尝君不去,齐王只好与他建交。从此,孟尝君往来于齐、赵、魏三国之间。后来,因病而死,得以善终。但他的几个儿子争夺薛地,齐魏联军占领薛地,孟尝君绝后。
2023-07-16 16:17:053

孟尝君是什么意思,词语孟尝君的解释,汉语词典

田文(?—公元前279年),即孟尝君。妫姓,田氏,名文,“战国四公子”之一,战国时期齐国贵族,齐威王田因齐之孙,靖郭君田婴之子,齐宣王田辟疆之侄。因封袭其父爵于薛国(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又称薛公,号孟尝君。孟尝君依仗父亲留下的丰厚资产,在封地薛邑广招各国人才,门下有食客数千。秦昭王求贤若渴,听说孟尝君的名气,便想将他招揽到秦国来,封为丞相,不久逃归。后为齐湣王相国。曾联合韩、魏击败楚、秦。齐湣王七年(前294年)因贵族田甲叛乱事,为湣王所疑,谢病归薛,不久出奔至魏,任相国。曾西合秦、赵与燕共伐破齐。齐襄王立,田文遂保持中立,不久复与莫联合相秦。死后诸子争立,领地薛为齐、魏共同攻灭。
2023-07-16 16:17:271

孟尝君是什么人 孟尝君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历史名人

  孟尝君是战国时期的四君子之一,他是个充满矛盾的个体,有人夸赞他的也有人驳斥他。 王安石 曾经写过一篇很著名的文章批评他,《读孟尝君传》里 王安石 提出,孟尝君只不过是一帮鸡鸣狗盗之徒的老大,言语中表露出对孟尝君的不屑。到底孟尝君是个什么样的人?   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期的齐国人。在说他之前,我们先来看下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叫做田婴,他的父亲很有理财的头脑,在父亲的经营下,田家的家业已经十分丰厚了,真正的称得上家财万贯,连齐国的齐王也要忌惮他几分,于是为了不让田婴的势力太庞大,齐国就把田婴赶到了田婴之前的封地,因家底厚实,在封地上没有什么事可以操心,于是他的父亲便有了赡养门客的习惯,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了他的儿子身上。   他的儿子孟尝君,算是真正开启了战国赡养食客的风尚,他十分喜好结交文人雅士,只要是有才能的人都可以投身在他的门下,并且他对门客的态度都很好,为了显示他没有偏袒任何人,曾经将自己的饭端给食客吃,可见他对待食客宽容、有好多的态度。在他的门下,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人,其中有一个叫冯谖的他的故事也很精彩。   冯谖是个怪人,在当时见过他的人都这样评价他,当初他投靠孟尝君,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就被孟尝君收留了。收留后,冯谖不仅不知道感恩,还整天抱怨自己的伙食不好,孟尝君听到了他的抱怨后,做出了改进,冯谖还是不满足,抱怨自己出门没有车坐。孟尝君又给他配上专车,这样以后,冯谖还是不满足但是他也并没有说出自己的要求,孟尝君又尝试着问别人,别人回答冯谖还有个老母亲,于是孟尝君便好好善待他的母亲,冯谖这才没有再抱怨。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吃白食吃了这么久,冯谖也想给孟尝君做点事,于是在一次收账的时候,冯谖自告奋勇,孟尝君便答应了。冯谖去了以后,将那些欠债的都召集起来,然后款待大家喝酒,又将他们的债券都收集起来,然后冯谖一把火竟将这些债券给焚烧了,当地的百姓很高兴,都称赞孟尝君是个仁义之人。孟尝君听说后很生气,但是事已至此也没有办法,只能接受这结局了。孟尝君没有料到,这次看似失败的讨债行动,竟然在日后救了他一命。直到很久之后,孟尝君才理解到了冯谖的苦心。   孟尝君是个擅长结交人才的君子,他为人豪爽,能够与自己的食客上下一条心,并且对食客的要求很低,因为他的门客什么人都有,有正人君子,也有鸡鸣狗盗之人,田文就像是通吃黑白两道的大哥,他能够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团队,但他最大的缺点就是太注重自己的外在条件,因为不顾后果地满足自己的私心。“臣光曰:君子之养士,以为民也。”君子养士是为了人民是为了国家,而孟尝君不是,他养士的目的是为了自己,   司马光也分析过孟尝君养士的做法,他说:“今孟尝君之养士也,不恤智愚,不择臧否,盗其君之禄,以立私党,张虚誉,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乌足尚哉!”   狡兔三窟,他去秦国也仅仅是为了自己能够有力量对抗齐国,而在秦国上当受骗,也只顾自己逃命。丝毫不考虑作为齐国人,他让齐国受辱蒙羞,由此可知,孟尝君与他手下的一群鸡鸣狗盗之徒有何区别。
2023-07-16 16:17:341

资治通鉴 关于孟尝君的翻译

公孙戌答应了。进府面见孟尝君,说:“小的国家都将相印送给你的原因,是因你能够救济贫困的人,使不得志的人变得通达,恢复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所以没有一个国家不喜欢你的仁义,仰慕你的廉洁”致:送给所以:……的原因振:通“赈”救济穷:不通达注:貌似是存亡继绝,而不是断绝
2023-07-16 16:17:411

战国四公子中孟尝君田文和信陵君魏无忌相比,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前者的实力是更加强大的,而且有着保家卫国的决心。但是后者只想做一个闲云散人。每天游山玩水。
2023-07-16 16:17:494

名满天下的孟尝君做了什么事,为何会招来灭门之灾?

名满天下的孟尝君,为什么招来了灭门之罪,原因有以下几点。孟尝君与魏国的魏无忌、楚国的黄歇和赵国赵胜共同称作战国四公子,这四个人都有共同的相似之处,喜欢结交朋友,孟尝君死后族人却惨遭杀害,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孟尝君田文是齐国的后代,齐威王的孙子,田文是五月出生的人,当时的人认为五月的孩子长大后会跟门户一样高,所以田文的父亲就想抛弃他。但是田文的母亲不听,知道田文长大之后他父亲才知道,于是非常生气,但是田文对父亲说,如果害怕自己长成门户一样高,那把门户加高不就行了。后来田文通过能言善辩赢得了父亲的喜欢。后来很多国都知道了田文,都劝他父亲立他为世子,但是他父亲有四十多个孩子,怎么能轮到他呢,但是田文的名声很大,于是继承了父亲的爵位。秦昭王让他去秦国做丞相,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田文又去了齐国做丞相,联合魏国和韩国打秦国,过了几年,田文又去魏国做宰相,联合秦国攻打齐国。这是田文的第一个灭门之罪的原因,另外第二点就是他招门客不仔细注重门客的品性和德行,很多人都是犯过错的,要不就是很多的无名小辈,没有对田文进行很好的帮助,这是他失败的第二个原因。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名声太过强大,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闻齐有田文,不闻有齐王”,齐王因此也对田文产生了怨恨,一个臣子的权利名声超过了帝王,加上前面两个错事,导致自己给家族带来了灭门之灾,在田文去世之后,齐国和魏国联合起来把田文的封地灭掉了,他的后代也都被杀死了。
2023-07-16 16:18:211

古代的“孟尝君”是什么样的人?

1、李宗吾:“孟尝君一生的成就,说到底就是得益于他善于挂着仁义道德的招牌来网织人才,然后再借助这些人才的力量来实现他的抱负。实际上,越伟大的抱负越需要别人的帮忙,此即唯有善于借梯者才能登高望远。”2、司马光:“君子之养士,以为民也。《易》曰:‘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微虑远,其强足以结仁固义;大则利天下,小则利一国。是以君子丰禄以富之,隆爵以尊之;养一人而及万人者,养贤之道也。今孟尝君之养士也,不恤智愚,不择臧否,盗其君之禄,以立私党,张虚誉,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乌足尚哉!《书》曰:‘受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此之谓也。”
2023-07-16 16:18:5313

战国时代四君子(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闻名天下。

战国时代四君子都“无王术”或“无霸术”,皆“士以知己委用于人,报其用者术苟不王“。也就是说,古代的“君臣之道”、“尊卑上下”,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和行动。孟尝君在魏国无法立身后,其实是做过国中之国“薛国”最高统治者的,但其没有“称霸之心”,中立于东周诸侯列国,其志向也就是乐得“乐哉悠哉”,最终乐极生悲病死。而其由于没有指定继承人,致使他的众多儿子为了争夺薛公之位自相残杀起来。见此,齐襄王拉上魏昭王一道,联合出兵杀到“薛国”,将田文的儿子们都给杀了,瓜分了薛地,孟尝君的“薛国”也宣布寿终正寝。 春申君也曾有大有作为的机会,公元前242年,各诸侯国担忧秦国吞并中原,六国盟约联合起来讨伐秦国,春申君辅佐的楚考烈王担任六国盟约的首脑。六国组成合纵联军,由春申君任命庞暖为联军主帅,六国联军曾一度攻到函谷关,秦国倾全国之兵出关应战,六国联军战败而逃。楚考烈王把作战失利的罪责归于春申君,从此开始被冷落。也就是说关键时候“玩杂了”。信陵君在战国四君子中名望最高,礼贤下士、急人之困,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但“盛极而衰”,本身就屡遭魏安釐王猜忌的信陵君,又受到吕不韦离间,被魏王解除了兵权。信陵君明白自己被废弃不用的原因,他没有去找魏王老兄为自己辩解什么,也没有抗争,而是“谢病不朝”。此后,无官一身轻的信陵君,与宾客们天天笙歌燕舞,放纵自己醉生梦死,得过且过。四年之后,“竟病酒而卒”。 至于平原君,司马迁的确评价其若“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也就是说,如果其有“王术”,一旦当上国君,是足以振兴国家,抵御外敌的。
2023-07-16 16:19:372

历史上对孟尝君的评价是怎样的

田文(?—公元前279年),妫姓,田氏,名文,战国时期“四公子”之一,战国时期齐国贵族,齐威王田因齐之孙,靖郭君田婴之子,齐宣王田辟疆之侄。因封袭其父爵于薛国(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又称薛公,号孟尝君。门下有食客数千。秦昭王时曾入为秦相,不久逃归,后为齐湣王相国。曾联合韩、魏击败楚、秦。齐湣王七年(前294年)因贵族田甲叛乱事,为湣王所疑,谢病归薛,不久出奔至魏,任相国。曾西合秦、赵与燕共伐破齐。齐襄王立,田文遂保持中立,不久复与莫联合相亲。死后诸子争立,领地薛为齐、魏共同攻灭。
2023-07-16 16:19:462

孟尝君的诗句孟尝君的诗句是什么

孟尝君的诗句有:世人皆比孟尝君,依倚孟尝君。孟尝君的诗句有:冯_不去孟尝君,孟尝君入虎狼秦。结构是:孟(上下结构)尝(上下结构)君(上下结构)。拼音是:mèngchángjūn。注音是:ㄇㄥ_ㄔㄤ_ㄐㄨㄣ。孟尝君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即田文,战国·齐贵族,封于薛(今山东·滕县南),称薛公,号孟尝君。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以善养士著称。一度入秦,秦昭王要杀害他,赖门客中擅长狗盗鸡鸣者的帮助而逃归。后卒于薛。二、引证解释⒈即田文,战国齐贵族,封于薛(今山东滕县南),称薛公,号孟尝君。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以善养士著称。一度入秦,秦昭王要杀害他,赖门客中擅长狗盗鸡鸣者的帮助而逃归。后卒于薛。引汉刘向《说苑·正谏》:“孟尝君将西入秦,宾客_之百通,则不听也。”宋王安石《读孟尝君传》:“士皆称孟尝君能得士。”《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要学那石太尉的奢华,孟尝君的气概。”亦省作“孟尝”。《战国策·秦策四》:“王问左右曰:‘今之如耳、魏齐,孰与孟尝、芒卯之贤?"”汉贾谊《过秦论》:“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晋张华《游侠篇》诗:“孟尝东出关,济身由鸡鸣。”唐李白《送薛九被谗去鲁》诗:“孟尝习狡兔,三窟赖冯_。”明李贽《赠两禅客》诗:“孟尝门下客三千,狗盗鸡鸣_可怜。”三、国语词典战国时齐之公族,姓田氏,名文;相齐,封于薛,孟尝君为其称号;好养贤士,食客数千人。关于孟尝君的诗词《孟尝君·狗盗鸡鸣却遇知》《孟尝君》《孟尝君歌·君不见薛公正齐当路时》关于孟尝君的成语孔孟之道尝胆卧薪孟公投辖孟母三迁尝出入尝鼎一脔备尝辛苦佐饔得尝关于孟尝君的词语尝胆卧薪佐饔得尝衣冠优孟艰苦备尝浅尝辄止孟母三迁季孟之间孔孟之道梁孟相敬隳肝尝胆关于孟尝君的造句1、王安石一反世俗之见,认为孟尝君收揽的并不是国家栋梁之才,他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徒的首领而已。2、大楼宴席,请债户们吃饭,又很真诚的说孟尝君爱民如子,借债来帮助你们,我是受派来看望大家,有能力还的就慢慢还,还不了的就不用还了。3、孟尝君献给秦昭王一件纯白狐狸皮袍子,秦昭王很高兴地把它藏在内库里。4、殊不知珠还合浦,乃后汉孟尝,不可以孟尝君迁就也。5、否者生子害父,生女害母,历史上出名的,有个人叫做田文,一说鸡鸣狗盗的故事,你肯定听说过,田文,也就是孟尝君。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孟尝君的详细信息
2023-07-16 16:19:531

10. 孟尝君的祖国是:

哥们。老孟的祖国是齐国。 谢谢采纳,请给分
2023-07-16 16:20:111

孟尝君是哪国的

孟尝君   姓名:田文   生卒年:?——前279年   祖籍:古薛(山东滕州市张汪镇故薛城里)   国别:齐国   职位:齐相、魏相   描述:政客、权臣、战国四公子之一  相关历史事件:冯谖客孟尝君、鸡鸣狗盗 孟尝君(?-前279年):妫姓,田氏,名文,中国战国四公子之一。汉族,齐国宗室大臣。其父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幺儿、齐宣王的异母弟弟,曾于齐威王时担任军队要职,于齐宣王时担任宰相,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官桥张汪一带),权倾一时。田婴死后,田文继位于薛,是为孟尝君,以广招宾客,食客三千闻名,同时也是权倾一时,孟尝君死后,葬于薛国东北内隅,与其父亲的墓冢东西排列,为古薛“四门八堌堆”之中两大堌堆。
2023-07-16 16:20:181

孟尝君的祖国是哪里

孟尝君(?-前279年):妫姓,田氏,名文,中国战国四公子之一。汉族,齐国宗室大臣。其父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幺儿、齐宣王的异母弟弟,曾于齐威王时担任军队要职,于齐宣王时担任宰相,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官桥张汪一带),权倾一时。田婴死后,田文继位于薛,是为孟尝君,以广招宾客,食客三千闻名,同时也是权倾一时,孟尝君死后,葬于薛国东北内隅,与其父亲的墓冢东西排列,为古薛“四门八堌堆”之中两大堌堆。齐国,为齐国宗亲
2023-07-16 16:20:241

孟尝君的封地在哪里

山东省医教一下子清理没问题的老婆你在一起的
2023-07-16 16:20:352

战国四公子的孟尝君田文

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 是为战国四公子。以德才论,愚以为,信陵君第一,春申君次之,孟尝君第三,平原君居末。
2023-07-16 16:20:5513

历史上对孟尝君的评价是怎样的?

1、孟尝君以豢养了数千名门客名扬天下,相传追随他的门客有三千多人。孟尝君养士不问来头,四处招揽收留各国的游士。这些人中既有策士、辩士,也有武士、侠士,既有有一技之长的无业游民,也有有犯罪前科的好色之徒。仅他的封地薛地所收留的“任侠奸人”的“暴桀子弟”就有六万多家,这些人甚至都影响改变了薛地的社会风俗。2、宋代王安石却认为孟尝君所养的根本不是什么士,说:“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士”为中国古代四民之首。传统社会对“士”的要求很高,“士”的志向担当和克己精神远远高于常人,“士人”要有不同常人的救世情怀,这种救世情怀在孔子那里被称为“仁”。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而孟尝君所养之“士”的身上却看不到这种精神和情怀。正因如此,司马光也认为,孟尝君“是奸人之雄也”,这与王安石对孟尝君的看法倒是惊人的相似。3、孟尝君早在其父靖郭君田婴尚在的时候,便于齐威王三十三年(前324年)被魏召为相,以加强魏、齐两国关系,初步登上政治舞台。孟尝君与齐湣王关系僵化之后,魏昭王八年(前288年),应魏之请,孟尝君再次入魏为相。这一次,他致力于联合诸国,以求打败齐湣王。秦、魏、韩、赵、燕五国攻齐,燕昭王、乐毅、苏秦等人固然起了主导作用,但孟尝君此时身为魏相,在其中推波助澜力主伐齐,竟然推动秦相魏冉劝秦王伐齐,并厚颜无耻地向魏冉献媚:“你劝秦王伐齐。齐破,你就可以裂土封侯。”这就很让人诟病。
2023-07-16 16:21:422

历史上对孟尝君的评价是怎样的?

孟尝君任国相期问,正是湣王四面扩张、图谋称帝之时,孟尝君没有分析利弊,认清形势,更不能遵循齐国一向先强国、富民然后发展、称霸的传统,努力在国内发展经济,而是与湣王一起,在国外远攻近伐,穷兵黩武,在国内横征暴敛,不顾人民疾苦。孟尝君曾率领齐、韩、魏联军于公元前303年和公元前301年两次大败楚军,又于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97年和公元前296年率三国军队攻秦,迫使秦割地求和。这些行动对稳定齐国政权、扩大齐国影响,固然不无裨益,但也耗费了国力,离散了民心,从而使齐国大伤元气,为湣王中衰、五国伐齐埋下了隐患。为此,身为稷下先生的荀子曾向他进谏,劝他任贤人、重礼义,多一些富国安民的举措,少一些征伐之举。但孟尝君置若罔闻,不听劝阻,继续与湣王沆瀣一气,对外疯狂扩张。 孟尝君与齐湣王虽然在对外用兵、军事扩张的战略上相同,但由于孟尝君权力大,在诸侯中影响广,人们“闻齐之有田文,不闻有其王”,而湣王又是刚愎自用的人,于是湣王对孟尝君产生了怀疑,君臣之间开始离心离德。再加上湣王受了秦国间谍吕礼的挑拨,所以湣王很委婉的又罢去了孟尝君的职务。后来孟尝君的门客魏子给湣王上书“言孟尝君不作乱”并以自杀来证明,湣王才重新核实了事实,认为孟尝君无罪,并准备重新起用孟尝君。但是,孟尝君辞谢了湣王,逃奔到了魏国。 孟尝君到魏国以后,被魏昭王起用为相。这时,孟尝君因对齐湣王不满,而忘记了自己的祖国。他一心事魏,全力反齐,完全丧失了爱国大德,在叛国之路上越滑越远。孟尝君先是亲自写信给秦相穰侯魏冉,鼓动秦国攻伐齐国。公元前285年,在穰侯的建议下,秦昭王派秦将蒙武攻齐,取齐之九城。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公元前284年,燕为复仇而联合他国进攻齐国的时候,身为魏相的孟尝君不但不阻止,相反还让魏国军队协助燕国,致使齐国几乎灭亡。后来齐襄王在莒被拥立后,齐国抗燕的力讨有所高涨,孟尝君非但不利用薛地的力量起而抗燕,与田单形成东西呼应之势,尽快光复齐国,竟然坐视不动,“中立于诸侯,无所属”。这表面上的“中立”“无所属”,实际上是对燕军的支持,对齐国的背叛。因为君臣有矛盾,就鼓动敌国进攻、灭亡自己的祖国,甚至当祖国生死存亡的时候,也不闻不问。孟尝君叛国卖国的行径简直令人发指! 齐襄王即位后,畏惧孟尝君,便与孟尝君和好,与他亲近起来。后来孟尝君在薛去世(今山东滕州市南薛国故城遗址的东北角有靖郭君田婴和孟尝君田文的墓地)。田文的几个儿子争着继承爵位,随即齐、魏两国联合,共同灭掉了薛。 功过评说孟尝君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历来对他的评价也见仁见智。客观的对他分析评价,我们认为他过大于功。历来为人们称颂的孟尝君养士,固然有他平易近人、亲切和蔼、开朗真诚的个人美德在里面,值得今天的人们在人际文往上学习效仿。但他的养士,一是为当时的社会风气使然,有沽名钓誉之嫌;二是养士的目的不纯,有结党营私、培植个人势力之实;三是养士的范围过大,不加选择,有藏污纳垢、包庇罪恶之举。所以他的养士并不应该全面肯定。更重要的,在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关系方面,孟尝君无疑是个反面典型。其一生的行为除在合纵抗秦上稍值得称道外,其他方面均对齐国的强盛没有益处。而且其卖国行为,历历可数,罄竹难书。可以说,孟尝君的“过”远大于“功”。司马迁对孟尝君有“好客,自喜”的评价,荀子说孟尝君是“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的“篡臣”。我们认为基本是合乎实际的。补充: 那就谈谈自己的看法,说实在话,在那样一个纷乱的环境下,孟尝君是救不了齐国的,他不过是一个国相,又是一个始终被国君怀疑的国相,很难放开手脚,有所作为。但他广罗人才,对有一技之长、一艺之精的“士”,都能代之以礼,就凭这个从虎狼之秦脱身,并且在矛盾林立的齐国成功的生存下来,这些东西都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2023-07-16 16:21:501

怎么评价孟尝君知乎

孟尝君任国相期问,正是湣王四面扩张、图谋称帝之时,孟尝君没有分析利弊,认清形势,更不能遵循齐国一向先强国、富民然后发展、称霸的传统,努力在国内发展经济,而是与湣王一起,在国外远攻近伐,穷兵黩武,在国内横征暴敛,不顾人民疾苦。孟尝君曾率领齐、韩、魏联军于公元前303年和公元前301年两次大败楚军,又于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97年和公元前296年率三国军队攻秦,迫使秦割地求和。这些行动对稳定齐国政权、扩大齐国影响,固然不无裨益,但也耗费了国力,离散了民心,从而使齐国大伤元气,为湣王中衰、五国伐齐埋下了隐患。为此,身为稷下先生的荀子曾向他进谏,劝他任贤人、重礼义,多一些富国安民的举措,少一些征伐之举。但孟尝君置若罔闻,不听劝阻,继续与湣王沆瀣一气,对外疯狂扩张。 孟尝君与齐湣王虽然在对外用兵、军事扩张的战略上相同,但由于孟尝君权力大,在诸侯中影响广,人们“闻齐之有田文,不闻有其王”,而湣王又是刚愎自用的人,于是湣王对孟尝君产生了怀疑,君臣之间开始离心离德。再加上湣王受了秦国间谍吕礼的挑拨,所以湣王很委婉的又罢去了孟尝君的职务。后来孟尝君的门客魏子给湣王上书“言孟尝君不作乱”并以自杀来证明,湣王才重新核实了事实,认为孟尝君无罪,并准备重新起用孟尝君。但是,孟尝君辞谢了湣王,逃奔到了魏国。 孟尝君到魏国以后,被魏昭王起用为相。这时,孟尝君因对齐湣王不满,而忘记了自己的祖国。他一心事魏,全力反齐,完全丧失了爱国大德,在叛国之路上越滑越远。孟尝君先是亲自写信给秦相穰侯魏冉,鼓动秦国攻伐齐国。公元前285年,在穰侯的建议下,秦昭王派秦将蒙武攻齐,取齐之九城。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公元前284年,燕为复仇而联
2023-07-16 16:21:581

历史上对孟尝君的评价是怎样的

孟尝君墓王安石:“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 要评价孟尝君能不能“得士”,首先要弄清楚一个概念,那就是什么叫“士”,或者说“士”包括哪些人。在中国古代,“士”的含义甚广,既可指士兵、武士,也可指士大夫、贵族,还可以指青壮年男子,但最常见的含义应该是指具有某种品质、技能或才干的人和知识分子,这可以从一般的古汉语字典里找到,《孟尝君传》中的“士”应该只能是后面的两种人。 既然只要是具有某种品质、技能和才干的人就可以称为“士”,而不一定必须是知识分子,那就不应该把《孟尝君传》中的“鸡鸣狗盗之徒”排除在“士”之外,因为毕竟他们也有一技之长啊,而且除了“鸡鸣狗盗”以外,他们应该还有其它的技能和才干,他们才能够享受孟尝君给他们作为食客的待遇,否则,孟尝君就是一个白痴,每年费许多粮米去养活那些一无所长的废人。还有,司马迁之所以把这些“鸡鸣狗盗”之徒的事迹写进《孟尝君传》中,应该也是为了以此来证明孟尝君的能“得士”。其实,“鸡鸣狗盗之徒”不见得就是下三滥而让人看不起,起码他们比有些酸腐无用、虚伪卑鄙的知识分子可爱得多。梁山好汉时迁不就是这样一位“鸡鸣狗盗之徒”吗?梁山大寨不也正是由于招纳了许多这样有一技之长的“鸡鸣狗盗之徒”才兴旺发达的吗? 孟尝君的门客中除了这些“鸡鸣狗盗之徒”外,还有一些非同一般的人。比如,有一个名叫魏子的人,他替孟尝君到庄园去收租,去了几次一点粮食也没有收回,原来他私自把粮食借给了一位贤者,后来孟尝君受到了别人的毁谤,这位贤者不惜自杀来证明孟尝君的无罪。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魏子有知人之明,且仗义疏财、勇于承担责任,应该不能把他排除在“士”之外,至于大名鼎鼎的冯谖,他能为孟尝君收买民心,并使其去职后又恢复相位增加食邑,当然更应该是“士”了。 讲“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是非常准确的,所谓“鸡鸣狗盗之雄”,以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流氓大亨了。《史记·孟尝君传》中至少有四件事证明了孟尝君确实是一个流氓大亨: 第一件事,“孟尝君过赵,赵平原君客之。赵之民闻孟尝君贤,出观之,皆笑曰:‘始以薛公魁然也,今视之,乃渺小丈夫耳,"孟尝君闻之,怒,客与俱者下,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而去。”只不过是赵人的一句不礼貌的话,孟尝君就让他的门客一下子杀了赵国几百人,屠了赵国一个县的百姓,孟尝君不是比现代黑社会的头目更可怕吗? 第二件事,秦将吕礼逃亡到齐国,被任为相,成了孟尝君的政敌。孟尝君为了打击吕礼,竟然写信给秦相魏冉,请秦兵来攻破齐国,秦兵破齐后,作为秦亡将的吕礼只好又逃亡。孟尝君为了私人利益不惜牺牲齐国利益,其人的卑劣无耻不是很明显吗? 第三件事,由于孟尝君尾大不掉,齐缗王就想除掉他,孟尝君一害怕就逃到魏国,“魏昭王以为相,西合秦、赵,与燕共伐破齐,齐缗王亡在莒,遂死焉。”又一次借助于外国力量攻破自己的祖国,逼死同宗的国王,孟尝君哪里还有一点家国的观念呢! 最后一件事,“太史公曰:吾尝过薛,其俗闾里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曾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盖六万家矣。"孟尝君把各种各样的流氓、恶霸招聚到他的封地薛,致使薛地民风暴虐达数百年。 以上四件事足以说明孟尝君确是一个流氓大亨,王安石对于他的“特鸡鸣狗盗之雄耳”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但是作为流氓大亨的孟尝君在招致各种流氓、恶霸的同时,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赢得尊贤重士的好名声,也确实网罗了一些有才能的“士”,这也是不可否认的。其实,“鸡鸣狗盗之雄”和“能得士”并不是矛盾的。综上所述,孟尝君应该是“鸡鸣狗盗之雄”而亦能“得士”
2023-07-16 16:22:051

对于孟尝君,世人有什么传统观念

  历史评价  孟尝君墓王安石:“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  要评价孟尝君能不能“得士”,首先要弄清楚一个概念,那就是什么叫“士”,或者说“士”包括哪些人。在中国古代,“士”的含义甚广,既可指士兵、武士,也可指士大夫、贵族,还可以指青壮年男子,但最常见的含义应该是指具有某种品质、技能或才干的人和知识分子,这可以从一般的古汉语字典里找到,《孟尝君传》中的“士”应该只能是后面的两种人。  既然只要是具有某种品质、技能和才干的人就可以称为“士”,而不一定必须是知识分子,那就不应该把《孟尝君传》中的“鸡鸣狗盗之徒”排除在“士”之外,因为毕竟他们也有一技之长啊,而且除了“鸡鸣狗盗”以外,他们应该还有其它的技能和才干,他们才能够享受孟尝君给他们作为食客的待遇,否则,孟尝君就是一个白痴,每年费许多粮米去养活那些一无所长的废人。还有,司马迁之所以把这些“鸡鸣狗盗”之徒的事迹写进《孟尝君传》中,应该也是为了以此来证明孟尝君的能“得士”。其实,“鸡鸣狗盗之徒”不见得就是下三滥而让人看不起,起码他们比有些酸腐无用、虚伪卑鄙的知识分子可爱得多。梁山好汉时迁不就是这样一位“鸡鸣狗盗之徒”吗?梁山大寨不也正是由于招纳了许多这样有一技之长的“鸡鸣狗盗之徒”才兴旺发达的吗?  孟尝君的门客中除了这些“鸡鸣狗盗之徒”外,还有一些非同一般的人。比如,有一个名叫魏子的人,他替孟尝君到庄园去收租,去了几次一点粮食也没有收回,原来他私自把粮食借给了一位贤者,后来孟尝君受到了别人的毁谤,这位贤者不惜自杀来证明孟尝君的无罪。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魏子有知人之明,且仗义疏财、勇于承担责任,应该不能把他排除在“士”之外,至于大名鼎鼎的冯谖,他能为孟尝君收买民心,并使其去职后又恢复相位增加食邑,当然更应该是“士”了。  讲“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是非常准确的,所谓“鸡鸣狗盗之雄”,以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流氓大亨了。《史记·孟尝君传》中至少有四件事证明了孟尝君确实是一个流氓大亨:  第一件事,“孟尝君过赵,赵平原君客之。赵之民闻孟尝君贤,出观之,皆笑曰:‘始以薛公魁然也,今视之,乃渺小丈夫耳,"孟尝君闻之,怒,客与俱者下,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而去。”只不过是赵人的一句不礼貌的话,孟尝君就让他的门客一下子杀了赵国几百人,屠了赵国一个县的百姓,孟尝君不是比现代黑社会的头目更可怕吗?  第二件事,秦将吕礼逃亡到齐国,被任为相,成了孟尝君的政敌。孟尝君为了打击吕礼,竟然写信给秦相魏冉,请秦兵来攻破齐国,秦兵破齐后,作为秦亡将的吕礼只好又逃亡。孟尝君为了私人利益不惜牺牲齐国利益,其人的卑劣无耻不是很明显吗?  第三件事,由于孟尝君尾大不掉,齐缗王就想除掉他,孟尝君一害怕就逃到魏国,“魏昭王以为相,西合秦、赵,与燕共伐破齐,齐缗王亡在莒,遂死焉。”又一次借助于外国力量攻破自己的祖国,逼死同宗的国王,孟尝君哪里还有一点家国的观念呢!  最后一件事,“太史公曰:吾尝过薛,其俗闾里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曾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盖六万家矣。"孟尝君把各种各样的流氓、恶霸招聚到他的封地薛,致使薛地民风暴虐达数百年。  以上四件事足以说明孟尝君确是一个流氓大亨,王安石对于他的“特鸡鸣狗盗之雄耳”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但是作为流氓大亨的孟尝君在招致各种流氓、恶霸的同时,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赢得尊贤重士的好名声,也确实网罗了一些有才能的“士”,这也是不可否认的。其实,“鸡鸣狗盗之雄”和“能得士”并  不是矛盾的。综上所述,孟尝君应该是“鸡鸣狗盗之雄”而亦能“得士”  from 百度百科
2023-07-16 16:22:142

谈谈对孟尝君的看法

孟尝君 中国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孟尝君姓田名文。田文的父亲叫靖郭君田婴。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田婴从威王时就任职当权,曾与成侯邹忌以及田忌带兵去救援韩国攻伐魏国。后来成侯与田忌争着得到齐王的宠信而嫌隙很深,结果成侯出卖了田忌。田忌很害怕,就偷袭齐国边境的城邑,没拿下,便逃跑了。这时正赶上齐威王去世,宣王立为国君,宣王知道是成侯陷害田忌,就又召回了田忌并让他做了将领。威王十六年(前341),田忌跟孙膑、田婴一起攻打魏国,在马陵战败魏国,俘虏了魏太子申杀了魏国将领庞涓。宣王七年(前336),田婴奉命出使韩国和魏国,经过他的一番活动使韩国、魏国归服于齐国。田婴陪着韩昭侯、魏惠王在东阿南会见齐宣王,三国结盟缔约后便离开了。第二年,宣王又与梁惠王在甄地盟会。这一年,梁惠王去世。宣王九年(前334),田婴任齐国宰相。齐宣王与魏襄王在徐州盟会互相尊称为王。楚威王 得知这件事,对田婴很恼火,认为是他一手策划的。第二年,楚国进攻齐国,在徐州战败了齐国军队,便派人追捕田婴。田婴派张丑去劝说楚威王,楚威王才算罢休。田婴在齐国任相十一年,宣王去世,愍王立为国君。愍王即位三年,赐封田婴于薛邑。当初,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他的小妾生了个儿子叫文,田文是五月五日出生的。田婴告诉田文的母亲说:“不要养活他。”可是田文的母亲还是偷偷把他养活了。等他长大后,他的母亲便通过田文的兄弟把田文引见给田婴。田婴见了这个孩子愤怒地对他母亲说:“我让你把这个孩子扔了,你竟敢把他养活了,这是为什么?”田文的母亲还没回答,田文立即叩头大拜,接着反问田婴说:“您不让养育五月生的孩子,是什么缘故?”田婴回答说:“五月出生的孩子,长大了身长跟门户一样高,会害父害母的。”田文说:“人的命运是由上天授予呢?还是由门户授予呢?”田婴不知怎么回答好,便沉默不语。田文接着说:“如果是由上天授予的,您何必忧虑呢?如果是由门户授予的,那么只要加高门户就可以了,谁还能长到那么高呢!”田婴无言以对便斥责道:“你不要说了!”过了一些时候,田文趁空问他父亲说:“儿子的儿子叫什么?”田婴答道:“叫孙子。”田文接着问:“孙子的孙子叫什么?”田婴答道:“叫玄孙。”田文又问:“玄孙的孙叫什么?”田婴说:“我不知道了。”田文说:“您执掌大权担任齐国宰相,到如今已经历三代君王了,可是齐国的领土没有增广,您的私家却积贮了万金的财富,门下也看不到一位贤能之士。我听说,将军的门庭必出将军,宰相的门庭必有宰相。现在您的姬妾可以践踏绫罗绸缎,而贤士却穿不上粗布短衣;您的男仆女奴有剩余的饭食肉羹,而贤士却连糠菜也吃不饱。现在您还一个劲地加多积贮,想留给那些连称呼都叫不上来的人,却忘记国家在诸侯中一天天失势。我私下是很奇怪的。”从此以后,田婴改变了对田文的态度,器重他,让他主持家政,接待宾客。宾客来往不断,日益增多,田文的名声随之传播到各诸侯国中。各诸侯国都派人来请求田婴立田文为太子,田婴答应下来。田婴去世后,追谥靖郭君。田文果然在薛邑继承了田婴的爵位。这就是孟尝君。孟尝君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归附了孟尝君。孟尝君宁肯舍弃家业也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几千人,待遇不分贵贱一律与田文相同。孟尝君每当接待宾客,与宾客坐着谈话时,总是在屏风后安排侍史,让他记录孟尝君与宾客的谈话内容,记载所问宾客亲戚的住处。宾客刚刚离开,孟尝君就已派使者到宾客亲戚家里抚慰问候,献上礼物。有一次,孟尝君招待宾客吃晚饭,有个人遮住了灯亮,那个宾客很恼火,认为饭食的质量肯定不相等,放下碗筷就要辞别而去。孟尝君马上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与他的相比,那个宾客惭愧得无地自容,就以刎颈自杀表示谢罪。贤士们因此有很多人都情愿归附孟尝君。孟尝君对于来到门下的宾客都热情接纳,不挑拣,无亲疏,一律给予优厚的待遇。所以宾客人人都认为孟尝君与自己亲近。秦昭王听说孟尝君贤能,就先派泾阳君到齐国作人质,并请求见到孟尝君。孟尝君准备去秦国,而宾客都不赞成他出行,规劝他,他不听,执意前往。这时有个宾客苏代对他说:“今天早上我从外面来,见到一个木偶人与一个土偶人正在交谈。木偶人说:‘天一下雨,你就要坍毁了。"土偶人说:‘我是由泥土生成的,即使坍毁,也要归回到泥土里。若天真的下起雨来,水流冲着你跑,可不知把你冲到哪里去了。"当今的秦国,是个如虎似狼的国家,而您执意前往,如果一旦回不来,您能不被土偶人嘲笑吗?”孟尝君听后,悟出了个中道理,才停止了出行的准备。齐愍王二十五年(前299),终于又派孟尝君到了秦国,秦昭王立即让孟尝君担任秦国宰相。臣僚中有的人劝说秦王道:“孟尝君的确贤能,可他又是齐王的同宗,现在任秦国宰相,谋划事情必定是先替齐国打算,而后才考虑秦国,秦国可要危险了。”于是秦昭王就罢免了孟尝君的宰相职务。他把孟尝君囚禁起来,图谋杀掉孟尝君。孟尝君知道情况危急就派人冒昧地去见昭王的宠妾请求解救。那个宠妾提出条件说:“我希望得到孟尝君的白色狐皮裘。”孟尝君来的时候,带有一件白色狐皮裘,价值千金,天下没有第二件,到秦国后献给了昭王,再也没有别的皮裘了。孟尝君为这件事发愁,问遍了宾客,谁也想不出办法。有一位能力差但会披狗皮盗东西的人,说:“我能拿到那件白色狐皮裘。”于是当夜化装成狗,钻入了秦宫中的仓库,取出献给昭王的那件狐白裘,拿回来献给了昭王的宠妾。宠妾得到后,替孟尝君向昭王说情,昭王便释放了孟尝君。孟尝君获释后,立即乘快车逃离,更换了出境证件,改了姓名逃出城关。夜半时分到了函谷关。昭王后悔放出了孟尝君,再寻找他,他已经逃走了,就立即派人驾上传车飞奔而去追捕他。孟尝君一行到了函谷关,按照关法规定鸡叫时才能放来往客人出关,孟尝君恐怕追兵赶到万分着急,宾客中有个能力较差的人会学鸡叫,他一学鸡叫,附近的鸡随着一齐叫了起来,便立即出示了证件逃出函谷关。出关后约摸一顿饭的工夫,秦国追兵果然到了函谷关,但已落在孟尝君的后面,就只好回去了,当初,孟尝君把这两个人安排在宾客中的时候,宾客无不感到羞耻,觉得脸上无光,等孟尝君在秦国遭到劫难,终于靠着这两个人解救了他。自此以后,宾客们都佩服孟尝君广招宾客不分人等的做法。孟尝君经过赵国,赵国平原君以贵宾相待。赵国人听说孟尝君贤能,都出来围观想一睹风采,见了后便都嘲笑说:“原来以为孟尝君是个魁梧的大丈夫,如今看到他,竟是个瘦小的男人罢了。”孟尝君听了这些揶揄他的话,大为恼火。随行的人跟他一起跳下车来,砍杀了几百人,毁了一个县才离去。齐愍王因为派遣孟尝君去秦国而感到内疚。孟尝君回到齐国后,齐王就让他做齐国宰相,执掌国政。孟尝君怨恨秦国,准备以齐国曾帮助韩国、魏国攻打楚国为理由,来联合韩国、魏国攻打秦国,为此向西周借兵器和军粮。苏代替西周对孟尝君说:“您拿齐国的兵力帮助韩国、魏国攻打楚国达九年之久,取得了宛、叶以北的地方,结果使韩、魏两国强大起来,如今再去攻打秦国就会越加增强了韩、魏的力量。韩国、魏国南边没有楚国忧虑,北边没有秦国的祸患,那么齐国就危险了。韩、魏两国强盛起来必定轻视齐国而畏惧秦国,我实在替您对这种形势感到不安。您不如让西周与秦国深切交好,您不要进攻秦国,也不要借兵器和粮食。您把军队开临函谷关但不要进攻,让西周把您的心情告诉给秦昭王说‘薛公一定不会攻破秦国来增强韩、魏两国的势力。他要进攻秦国,不过是想要大王责成楚国把东国割给齐国,并请您把楚怀王释放出来以相媾和。"您让西周用这种做法给秦国好处,秦国能够不被攻破又拿楚国的地盘保全了自己,秦国必定情愿这么办。楚王能够获释,也一定感激齐国。齐国得到东国自然会日益强大,薛邑也就会世世代代没有忧患了。秦国并非很弱,它有一定实力,而处在韩国、魏国的西邻,韩、魏两国必定依重齐国。”薛公听了后,立即说:“好。”于是让韩、魏向秦国祝贺,避免了一场兵灾,使齐、韩、魏三国不再发兵进攻,也不向西周借兵器和军粮了。这个时候,楚怀王已经到了秦国,秦国扣留了他,所以孟尝君还是要秦国一定放出楚怀王。但是秦国并没有这么办。孟尝君任齐国宰相时,一次他的侍从魏子替他去收封邑的租税,三次往返,结果一次也没把租税收回来。孟尝君问他这是什么缘故,魏子回答说:“有位贤德的人,我私自借您的名义把租税赠给了他,所以没有收回来。”孟尝君听后发了火一气之下辞退了魏子。几年之后,有人向齐愍王造孟尝君的谣言说:“孟尝君将要发动叛乱。”等到田君甲劫持了愍王,愍王便猜疑是孟尝君策划的,为避免殃祸孟尝君出逃了。曾经得到魏子赠粮的那位贤人听说了这件事,就上书给愍王申明孟尝君不会作乱,并请求以自己的生命作保,于是在宫殿门口刎颈自杀,以此证明孟尝君的清白。愍王为之震惊,便追查考问实际情况,孟尝君果然没有叛乱阴谋,便召回了孟尝君。孟尝君因此推托有病,要求辞官回薛邑养老。愍王答应了他的请求。此后,秦国的逃亡将领吕礼担任齐国宰相,他要陷苏代于困境。苏代就对孟尝君说:“周最对于齐王,是极为忠诚的,可是齐王把他驱逐了,而听信亲弗的意见让吕礼做宰相,其原因就是打算联合秦国。齐国、秦国联合,那么亲弗与吕礼就会受到重用了。他们受到重用,齐国、秦国必定轻视您。您不如急速向北进军,促使赵国与秦、魏讲和,招回周最来显示您的厚道,还可以挽回齐王的信用,又能防止因齐、楚联合将造成各国关系的变化。齐国不去依傍秦国,那么各诸侯都会靠拢齐国,亲弗势必出逃,这样一来,除了您之外,齐王还能跟谁一起治理他的国家呢?”于是孟尝君听从了苏代的计谋,因而吕礼嫉恨并要谋害孟尝君。孟尝君很害怕,就给秦国丞相穰侯魏冉写了一封信说:“我听说秦国打算让吕礼来联合齐国,齐国,是天下的强大国家,齐、秦联合成功吕礼将要得势,您必会被秦王轻视了。如果秦、齐相与结盟来对付韩、赵、魏三国,那么吕礼必将为秦、齐两国宰相了,这是您结交齐国反而使吕礼的地位显重啊。再说,即使齐国免于诸侯国攻击的兵祸,齐国还摇雳会深深地仇恨您。您不如劝说秦王攻打齐国。齐国被攻破,我会设法请求秦王把所得的齐国土地封给您。齐国被攻破,秦国会害怕魏国强大起来,秦王必定重用您去结交魏国。魏国败于齐国又害怕秦国,它摇雳推重您以便结交秦国。这样,您既能够凭攻破齐国建立自己的功劳,挟持魏国提高的地位;又可以攻破齐国得到封邑,使秦、魏两国同时敬重您。如果齐国不被攻破,吕礼再被任用,您摇雳陷于极端的困境中。”于是穰侯向秦昭王进言攻打齐国,吕礼便逃离了齐国。后来,齐愍王灭掉了宋国,愈加骄傲起来,打算除掉孟尝君。孟尝君很恐惧,就到了魏国。魏昭王任用他做宰相,同西边的秦国、赵国联合,帮助燕国攻打并战败了齐国。齐愍王逃到莒,后来就死在那里。齐襄王即位,当时孟尝君在诸侯国之间持中立地位,不从属于哪个君王。齐襄王由于刚刚即位,畏惧孟尝君,便与孟尝君和好,与他亲近起来。田文去世,谥号称孟尝君。田文的几个儿子争着继承爵位,随即齐、魏两国联合共同灭掉了薛邑。孟尝君绝嗣没有后代。当初,冯谖听说孟尝君乐于招揽宾客,便穿着草鞋远道而来见他。孟尝君说:“承蒙先生远道光临,有什么指教我的?”冯谖回答说:“听说您乐于养士,我只是因为贫穷想归附您谋口饭吃。”孟尝君没再说什么便把他安置在下等食客的住所里,十天后孟尝君询问住所的负责人说:“客人近来做什么了?”负责人回答说:“冯先生太穷了,只有一把剑,还是草绳缠着剑把。他时而弹着那把剑唱道‘长剑啊,咱们回家吧!吃饭没有鱼。"”孟尝君听后让冯欢搬到中等食客的住所里,吃饭有鱼了。过了五天,孟尝君又向那位负责人询问冯欢的情况,负责人回答说:“客人又弹着剑唱道‘长剑啊,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于是孟尝君又把冯欢迁到上等食客的住所里,进出都有车子坐。又过了五天,孟尝君再次询问那位负责人。负责人回答说:“这位先生又曾弹着剑唱道‘长剑啊,咱们回家吧!没有办法养活家。"”孟尝君听了很不高兴。过了整一年,冯谖没再说什么。孟尝君当时正任齐国宰相,受封万户于薛邑。他的食客有三千人之多,食邑的赋税收入不够供养这么多食客,就派人到薛邑贷款放债。由于年景一年到头都不好,没有收成,借债的人多数不能付给利息,食客的需用将无法供给。对于这种情况,孟尝君焦虑不安,就问左右侍从:“谁可以派往薛邑去收债?”那个住所负责人说:“上等食客住所里的冯老先生从状貌长相看,很是精明,又是个长者,一定稳重,派他去收债该是合适的。”孟尝君便迎进冯谖向他请求说:“宾客们不知道我无能,光临我的门下有三千多人,如今食邑的收入不能够供养宾客,所以在薛邑放了些债。可是薛邑年景不好,没有收成,百姓多数不能付给利息。宾客吃饭恐怕都成问题了,希望先生替我去索取欠债。”冯谖说:“好吧。”便告别了孟尝君,到了薛邑,他把凡是借了孟尝君钱的人都集合起来,索要欠债得到利息十万钱。这笔款项他没送回去,却酿了许多酒,买了肥壮的牛,然后召集借钱的人,能付给利息的都来,不能付给利息的也来,要求一律带着借钱的契据以便核对。随即让大家一起参加宴会,当日杀牛炖肉,置办酒席。宴会上正当大家饮酒尽兴时,冯谖就拿着契据走到席前一一核对,能够付给利息的,给他定下期限;穷得不能付息的,取回他们的契据当众把它烧毁。接着对大家说:“孟尝君之所以向大家贷款,就是给没有资金的人提供资金来从事行业生产;他之所以向大家索债,是因为没有钱财供养宾客。如今富裕有钱还债的约定日期还债,贫穷无力还债的烧掉契据把债务全部废除。请各位开怀畅饮吧。有这样的封邑主人,日后怎么能背弃他呢!”在坐的人都站了起来,连续两次行跪拜大礼。孟尝君听到冯谖烧毁契据的消息,十分恼怒立即派人召回冯谖。冯谖刚一到,孟尝君就责问道:“我的封地本来就少,而百姓还多不按时还给利息,宾客们连吃饭都怕不够用,所以请先生去收缴欠债。听说先生收来钱就大办酒肉宴席,而且把契据烧掉了。这是怎么回事?”冯谖回答说:“是这样的。如果不大办酒肉宴席就不能把债民全都集合起来,也就没办法了解谁富裕谁贫穷。富裕的,给他限定日期还债。贫穷的,即使监守着催促十年也还不上债,时间越长,利息越多,到了危急时,就会用逃亡的办法赖掉债务。如果催促紧迫,不仅终究没办法偿还,而且上面会认为您贪财好利不爱惜平民百姓,在下面您则会有背离冒犯国君的恶名,这可不是用来鼓励平民百姓、彰扬您名声的做法。我烧掉毫无用处徒有其名的借据,废弃有名无实的帐簿,是让薛邑平民百姓信任您而彰扬您善良的好名声啊。您有什么可疑惑的呢?” 孟尝君听后,拍着手连声道谢。齐王受到秦国和楚国毁谤言论的蛊惑,认为孟尝君的名声压倒了自己,独揽齐国大权,终于罢了孟尝君的官。那些宾客看到孟尝君被罢了官,一个个都离开了他。只有冯谖为他谋划说:“借给我一辆可以跑到秦国的车子,我摇雳让您在齐国更加显贵,食邑更加宽广。您看可以吗?”于是孟尝君便准备了马车和礼物送冯谖上了路。冯谖就乘车向西到了秦国游说秦王说:“天下的游说之士驾车向西来到秦的,无一不是想要使秦国强大而使齐国削弱的;乘车向东进入齐国的,无一不是要使齐国强大而使秦国削弱的。这是两个决一雌雄的国家,与对方决不并存的就是强大有力的雄国,是雄国的得天下。”秦王听得入了神,挺直身子跪着问冯谖说:“您看要使秦国避免成为软弱无力的国家该怎么办才好呢?”冯谖回答说:“大王也知道齐国罢了孟尝君的官吧?”秦王说:“听到了这件事。”冯谖说:“使齐国受到天下敬重的,就是孟尝君。如今齐国国君听信了毁谤之言而把孟尝君罢免,孟尝君心中无比怨愤,必定背离齐国;他背离齐国进入秦国,那么齐国的国情,朝廷中下至君王下至官吏的状况都将为秦国所掌握。您将得到整个齐国的土地,岂只是称雄呢!您赶快派使者载着礼物暗地里去迎接孟尝君,不能失掉良机啊。如果齐王明白过来,再度起用孟尝君,则谁是雌谁是雄还是个未知数。”秦王听了非常高兴,就派遣十辆马车载着百镒黄金去迎接孟尝君。冯谖告别了秦王而抢在使者前面赶往齐国,到了齐国,劝说齐王道:“天下游说之士驾车向东来到齐的,无一不是想要使齐国强大而使秦国削弱的;乘车向西进入秦国的,无一不是要使秦国强大而使齐国削弱的。秦国与齐国是两个决一雌雄的国家,秦国强大那么齐国必定软弱,这两个国家势必不能同时称雄。现在我私下得知秦国已经派遣使者带着十辆马车载着百镒黄金来迎接孟尝君了。孟尝君不西去就罢了,如果西去担任秦国宰相,那么天下将归秦国所有,秦国是强大的雄国,齐国就是软弱无力的雌国,软弱无力,那么临淄、即墨就危在旦夕了。大王为什么不在秦国使者没到达之前,赶快恢复孟尝君的官位并给他增加封邑来向他表示道歉呢?如果这么做了,孟尝君必定高兴而情愿接受。秦国虽是强国,岂能够任意到别的国家迎接人家的宰相呢!要挫败秦国的阴谋,断绝它称强称霸的计划。”齐王听后,顿时明白过来说:“好。”于是派人至边境等候秦国使者。秦国使者的车子刚入齐国边境,齐国在边境的使臣立即转车奔驰而回报告了这个情况,齐王召回孟尝君并且恢复了他的宰相官位,同时还给了他原来封邑的土地,又给他增加了千户。秦国的使者听说孟尝君恢复了齐国宰相官位,就转车回去了。自从齐王因受毁谤之言的蛊惑而罢免了孟尝君,那些宾客们都离开了他。后来齐王召回并恢复了孟尝君的官位,冯谖去迎接他。还没到京城的时候,孟尝君深深感叹说:“我素常喜好宾客,乐于养士,接待宾客从不敢有任何失礼之处,有食客三千多人,这是先生您所了解的。宾客们看到我一旦被罢官,都背离我而离去,没有一个顾念我的。如今靠着先生得以恢复我的宰相官位,那些离去的宾客还有什么脸面再见我呢?如果有再见我的,我一定唾他的脸,狠狠地羞辱他。”听了这番话后,冯谖收住缰绳,下车而行拜礼。孟尝君也立即下车还礼,说:“先生是替那些宾客道歉吗?”冯谖说:“并不是替宾客道歉,是因为您的话说错了。说来,万物都有其必然的终结,世事都有其常规常理,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孟尝君说:“我不明白说的是什么意思。”冯谖说:“活物一定有死亡的时候,这是活物的必然归结;富贵的人多宾客,贫贱的人少朋友,事情本来就是如此。您难道没看到人们奔向市集吗?天刚亮,人们向市集里拥挤,侧着肩膀争夺入口;日落之后,经过市集的人甩着手臂连头也不回。不是人们喜欢早晨而厌恶傍晚,而是由于所期望得到的东西市中已经没有了。如今您失去了官位,宾客都离去,不能因此怨恨宾客而平白截断他们奔向您的通路。希望您对待宾客像过去一样。”孟尝君连续两次下拜说:“我恭敬地听从您的指教了。听先生的话,敢不恭敬地接受教导吗?”
2023-07-16 16:22:351

战国时期的孟尝君是什么

上百度一搜不是知道了吗。
2023-07-16 16:22:445

孟尝君是个什么样的人 孟尝君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孟尝君是战国时期的四君子之一,他是个充满矛盾的个体,有人夸赞他的也有人驳斥他。王安石曾经写过一篇很著名的文章批评他,《读孟尝君传》里王安石提出,孟尝君只不过是一帮鸡鸣狗盗之徒的老大,言语中表露出对孟尝君的不屑。到底孟尝君是个什么样的人?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期的齐国人。在说他之前,我们先来看下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叫做田婴,他的父亲很有理财的头脑,在父亲的经营下,田家的家业已经十分丰厚了,真正的称得上家财万贯,连齐国的齐王也要忌惮他几分,于是为了不让田婴的势力太庞大,齐国就把田婴赶到了田婴之前的封地,因家底厚实,在封地上没有什么事可以操心,于是他的父亲便有了赡养门客的习惯,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了他的儿子身上。他的儿子孟尝君,算是真正开启了战国赡养食客的风尚,他十分喜好结交文人雅士,只要是有才能的人都可以投身在他的门下,并且他对门客的态度都很好,为了显示他没有偏袒任何人,曾经将自己的饭端给食客吃,可见他对待食客宽容、有好多的态度。在他的门下,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人,其中有一个叫冯谖的他的故事也很精彩。冯谖是个怪人,在当时见过他的人都这样评价他,当初他投靠孟尝君,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就被孟尝君收留了。收留后,冯谖不仅不知道感恩,还整天抱怨自己的伙食不好,孟尝君听到了他的抱怨后,做出了改进,冯谖还是不满足,抱怨自己出门没有车坐。孟尝君又给他配上专车,这样以后,冯谖还是不满足但是他也并没有说出自己的要求,孟尝君又尝试着问别人,别人回答冯谖还有个老母亲,于是孟尝君便好好善待他的母亲,冯谖这才没有再抱怨。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吃白食吃了这么久,冯谖也想给孟尝君做点事,于是在一次收账的时候,冯谖自告奋勇,孟尝君便答应了。冯谖去了以后,将那些欠债的都召集起来,然后款待大家喝酒,又将他们的债券都收集起来,然后冯谖一把火竟将这些债券给焚烧了,当地的百姓很高兴,都称赞孟尝君是个仁义之人。孟尝君听说后很生气,但是事已至此也没有办法,只能接受这结局了。孟尝君没有料到,这次看似失败的讨债行动,竟然在日后救了他一命。直到很久之后,孟尝君才理解到了冯谖的苦心。孟尝君是个擅长结交人才的君子,他为人豪爽,能够与自己的食客上下一条心,并且对食客的要求很低,因为他的门客什么人都有,有正人君子,也有鸡鸣狗盗之人,田文就像是通吃黑白两道的大哥,他能够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团队,但他最大的缺点就是太注重自己的外在条件,因为不顾后果地满足自己的私心。“臣光曰:君子之养士,以为民也。”君子养士是为了人民是为了国家,而孟尝君不是,他养士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司马光也分析过孟尝君养士的做法,他说:“今孟尝君之养士也,不恤智愚,不择臧否,盗其君之禄,以立私党,张虚誉,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乌足尚哉!”狡兔三窟,他去秦国也仅仅是为了自己能够有力量对抗齐国,而在秦国上当受骗,也只顾自己逃命。丝毫不考虑作为齐国人,他让齐国受辱蒙羞,由此可知,孟尝君与他手下的一群鸡鸣狗盗之徒有何区别。
2023-07-16 16:22:591

孟尝君就国于薛中的国字是什么意思

国:卿大夫的封地.就国,就是到自己的封地去.全句可以解释为,孟尝君前往自己的封地薛去.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封地叫做国,士大夫的封地叫做家.诸侯去自己的封地叫做之国.
2023-07-16 16:2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