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后故乡只
-
Excel求和相对于口算、笔算或者是计算器求和,都有有很大的优越性,既方便又快捷。
本指南将介绍如何用excel来求和,以及excel自动求和的公式。
工具/材料
电脑
Excel
- 01
用Excel打开一个需要进行求和的文档,如下图:
- 02
选取需要用来显示求和的单元格,鼠标左键单击该单元格,使之成为活动单元格。
在单元格中输入“=”(不输入双引号),然后在等号后面输入有相加项数值的单元格的名称或者用鼠标左键单击这些单元格,最后单击“Enter”进行求和。得到结果如下图:
- 03
求和也可以使用自动求和公式:SUM()
如下图:
特别提示
①使用自动求和公式时,也要以“=”开头;
②求和公式括号中冒号两边的参数分别是选中区域的开头和结尾的单元格的名称。
感谢您查看本指南
- 01
求和公式是什么?
求和公式:1.∑na=1∑mb=1gcd(a,b)=∑min(n,m)d=1ϕ(d)⌊nd⌋⌊md⌋∑a=1n∑b=1mgcd(a,b)=∑d=1min(n,m)ϕ(d)⌊nd⌋⌊md⌋不妨设n≤mn≤m,枚举d=gcd(a,b)d=gcd(a,b),反演得到左边=∑nd=1∑⌊nd⌋i=1dμ(i)⌊nid⌋⌊mid⌋∑d=1n∑i=1⌊nd⌋dμ(i)⌊nid⌋⌊mid⌋,变形,用tt替换i∗di∗d,得∑nt=1⌊nt⌋⌊mt⌋∑d|tdμ(td)∑t=1n⌊nt⌋⌊mt⌋∑d|tdμ(td),后面那个式子是典型卷积,所以原公式成立。2.∑na=1∑mb=1lcm(a,b)=14∑min(n,m)d=1d⌊nd⌋⌊md⌋(⌊nd⌋+1)(⌊md⌋+1)∑i|diμ(i)∑a=1n∑b=1mlcm(a,b)=14∑d=1min(n,m)d⌊nd⌋⌊md⌋(⌊nd⌋+1)(⌊md⌋+1)∑i|diμ(i)反演:设F(t)=∑ni=1∑mj=1ij[t|gcd(i,j)],f(t)=∑ni=1∑mj=1ij[t=gcd(i,j)]F(t)=∑i=1n∑j=1mij[t|gcd(i,j)],f(t)=∑i=1n∑j=1mij[t=gcd(i,j)],则有F(t)=∑ni=1∑mj=1ij[t|i][t|j]=⌊nt⌋⌊mt⌋(⌊nt⌋+1)(⌊mt⌋+1)4F(t)=∑i=1n∑j=1mij[t|i][t|j]=⌊nt⌋⌊mt⌋(⌊nt⌋+1)(⌊mt⌋+1)4.因此答案=∑nd=1d∑⌊nd⌋i=1μ(i)i2⌊nid⌋⌊mid⌋(⌊nid⌋+1)(⌊mid⌋+1)4∑d=1nd∑i=1⌊nd⌋μ(i)i2⌊nid⌋⌊mid⌋(⌊nid⌋+1)(⌊mid⌋+1)4.t=idt=id来替换dd,套路求解。记G(d)=∑i|diμ(i)G(d)=∑i|diμ(i),显然是积性函数,对质数pp有G(pk)=1−pG(pk)=1−p,随便推一推就能用线性筛预处理,前面再一分块,就能O(n−−√)O(n)求解。3.∑na=1∑nb=1lcm(a,b)=∑ni=1(−i+2∑ij=1lcm(i,j))∑a=1n∑b=1nlcm(a,b)=∑i=1n(−i+2∑j=1ilcm(i,j)).预处理,O(1)输出。4.∑ni=1gcd(i,n)=∑d|nndϕ(d)∑i=1ngcd(i,n)=∑d|nndϕ(d).枚举dd,老套路了。5.∑ni=1σ(i)=∑ni=1i⌊ni⌋∑i=1nσ(i)=∑i=1ni⌊ni⌋.根据σσ的定义轻松得出。左边=∑ni=1∑j|ij=∑nj=1j∑⌊nj⌋i=11∑i=1n∑j|ij=∑j=1nj∑i=1⌊nj⌋1.拓展资料Sumproduct函数的作用为:返回相应的数据或区域乘积的和,在公式=SUMPRODUCT((D3:D12=I3)*(G3:G12))中,区域有2个,一个为D3:D12=I3返回的数据区域,另一个为G3:G12区域。如果D3:d12=I3中的条件成立,则返回1,否则返回0。根据本示例表,则D3:D12=I3返回的数据区域为{1,1,1,1,1,0,0,1,1,1},而G3:G12数据区域的值为{4735,2722,4095,2874,168,4478,3978,2760,3762,4425},所以相应的数据元素先乘积再求和,即:1×4735+1×2722+1×4095+1×2874+1×168+0×4478+0×3978+1×2760+1×3762+1×4425=25541,反之亦然哦!2023-05-15 22:43:052
excel求和的三种方法
excel求和的三种方法一是用加号,二是用自动求和公式∑,三是用函数,sum。自动求和公式∑,对一组数据求和,以数字1到9为例,先在单元格内输入9个数字。选中要求和的位置,用鼠标左键点击。在工具栏内找到∑求和公式,左键点击。点击公式后,光标变为黑色的虚线框,然后选取要求和的数据范围。点击Enter键确认,求和的数值出现在选定的位置。Excel的基本概念xls是一个特有的二进制格式,其核心结构是复合文档类型的结构。xls是03版Office Microsoft Office Excel 工作表的格式,用03版Office,新建Excel默认保存的Excel文件格式的后缀是.xls。xls是2003版本下的文件 ,不管有没有宏程序的话都是xls文件。xlsx的核心结构是 XML 类型的结构,采用的是基于 XML 的压缩方式,使其占用的空间更小。xlsx 中最后一个 x 的意义就在于此。xlsx是07版Office Microsoft Office Excel 工作表的格式,用07版Office,新建Excel默认保存的的Excel文件格式后缀是.xlsx。从2007开始做了区分,XLSM文件和XLSX文件都是excel2007及其以后的文件,但前者是含有宏启用,Excel中默认情况下不自动启用宏,默认是XLSX。VBA中,如果不想保存代码,可以保存为xlsx,即可自动删除其中VBA代码,反之则保存为XLSM文件。07版的Office Excel,能打开编辑07版后缀xlsx的Excel文件,也能打开编辑03版后缀xls的Excel文件,都不会出现乱码或者卡死的情况。03版的Office Excel,就只能打开编辑03版后缀xls的Excel文件,如果打开编辑07版后缀.xlsx的Excel文件,则可能出现乱码或者开始能操作到最后就卡死,以后一打开就卡死。2023-05-15 22:43:172
数学求和是什么意思
就是相加的结果列如1+1=2可说为2是1和1的和望采纳,谢谢2023-05-15 22:43:5415
excel怎么求和
excel表格求和的方法:可使用求和公式SUM实现,打开excel表格;选择需要求和的单元格,点击上面工具栏中“求和”按钮即可。在空白单元格中输入=sum函数,双击sum函数。这时选中横向数据中需要进行求和的数据,用英文逗号隔开,回车即可得出结果。函数简介为了满足各种数据处理的要求,Excel提供了大量函数供用户使用,函数是系统预先编制好的用于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的公式,使用函数可以简化或缩短工作表中的公式,使数据处理简单方便。 Excel 2003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如财务函数、日期与时间函数、数值与三角函数、统计函数、查找与引用函数、数据库函数、文字函数、逻辑函数、信息函数等。2023-05-15 22:44:192
数列求和的七种方法
如下:1、公式法。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种方法,也指套用公式计算某事物。另外还有配方法、十字相乘法、直接开平方法与分解因式法等解方程的方法。公式表达了用配方法解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结果。根据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把各项系数直接带入求根公式,可避免配方过程而直接得出根,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2、裂项相消法。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在求和时中间的一些项可以相互抵消,从而求得其和。 3、 错位相减法。 适用于通项公式为等差的一次函数乘以等比的数列形式{an}、{bn}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4、分解法。数学中用以求解高次一元方程的一种方法。把方程的一侧的数(包括未知数),通过移动使其值化成0,把方程的另一侧各项化成若干因式的乘积,然后分别令各因式等于0而求出其解的方法叫因式分解法。5、分组求和法。 分组求和法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由几个等差或等比或可求和的数列的通项公式组成,求和时可用分组求和法,分别求和而后相加。 6、倒序相加法。等差数列:首项为a1,末项为an,公差为d,那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为Sn=a1*n+[n*(n-1)*d]/2或Sn=[n*(a1+an)]/2。 7、乘公比错项相减(等差×等比)。这种方法是在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求数列{an×bn}的前n项和,其中{an},{bn}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类似于错位相减法。2023-05-15 22:44:541
excel合计怎么用四种方式教你求和
1、excel合计即求和。选择求和:可以横向选择一行,或者竖向选择一列,数值之和会默认的出现在表格下方的状态栏上。2、公式求和:excel的求和公式是sum,在结果框中输入=sum,然后在括号中输入想要求和的数值坐标,然后就可以了。3、选择求和域:点击单元格,然后点击菜单栏上的“求和”按钮,按住Ctrl键依次点击需要求和的单元格,然后按下回车键,就可以求和了。4、求和函数:求和函数是sum,如果不知道的话可以点击上方的“fx”图标,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数学函数,然后选择求和函数。2023-05-15 22:45:071
excel求和公式
在B1中输入公式:=SUM(INDIRECT("A"& (ROW(A1)-1)*12+1 &":A" &ROW(A1)*12))然后往下拖即可。或者=SUM(OFFSET(INDIRECT("A"&(ROW(A1)-1)*12+1),0,0,12,))2023-05-15 22:45:1614
求和公式的计算方法
求和公式的计算方法为SUM(E19:E37)。1、自动求和公式是EXCEL里一项简易函数计算方式。2、在电脑里打开Excel表格。3、打开Excel表格后,列出要求和的数据。4、如果是比较多的数据SUM求和公式,输入公式=SUM(E19:E37),E19是第一个数据的单元格,E37是最后一个数据的单元格。5、输入自动求和公式后,按回车确定公式就可以了。excel简介:Microsoft Office Excel是Microsoft为使用Windows和Apple Macintosh操作系统的电脑编写的一款电子表格软件。该软件直观的界面、出色的计算功能和图表工具,再加上成功的市场营销,使Excel成为最流行的个人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在1993年,作为Microsoft Office的组件发布了5.0版之后,Excel就开始成为所适用操作平台上的电子制表软件的霸主。2021年6月8日,工信部发布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通报(2021 年第 5 批,总第 14 批),Microsoft Excel在列。2023-05-15 22:48:571
求和公式
第一个公式(你应该是写错符号了):a+ar+ar^2+……+ar^n=(ar^(n+1)-a)/(r-1)令m=a+ar+ar^2+……+ar^n左式乘以r后可得m*r=ar+ar^2+……+ar^n+ar^(n+1)=m-a+ar^(n+1)所以m*(r-1)=-a+ar^(n+1)m=(ar^(n+1)-a)/(r-1)第二个公式:1+2+3+……+n=n(n+1)/2高斯求和法可以看出左式的两倍相当于下面所示(正着写 倒着写)1+2+……n n项n+n-1+……+1 n项上下逐项相加可得每项都为n+1,所以结果为n(n+1)所以原式=n(n+1)/2第三个公式:平方和公式方法其实很多,可以看下参考资料,在这里用一个比较巧妙的方法n^2=n(n+1)-n1^2+2^2+3^2+......+n^2=1*2-1+2*3-2+....+n(n+1)-n=1*2+2*3+...+n(n+1)-(1+2+...+n)由于n(n+1)=[n(n+1)(n+2)-(n-1)n(n+1)]/3所以1*2+2*3+...+n(n+1)=[1*2*3-0+2*3*4-1*2*3+....+n(n+1)(n+2)-(n-1)n(n+1)]/3[前后消项]=[n(n+1)(n+2)]/3所以1^2+2^2+3^2+......+n^2=[n(n+1)(n+2)]/3-[n(n+1)]/2=n(n+1)[(n+2)/3-1/2]=n(n+1)[(2n+1)/6]=n(n+1)(2n+1)/6第四个公式:立方和公式用数学归纳法吧当n=2时, 1^3+2^3=(1+2)^2=9 命题成立 设当n=k时,(k为正整数且k>=2,)命题成立, 即1^3+2^3+…+k^3=(1+2+…+k)^2 则当n=k+1时, 1^3+2^3+…+k^3+(k+1)^3 =(1+2+…+k)^2+(k+1)^3 =[(1+k)k/2]^2+(k+1)^3 =(k+1)^2(k^2+4k+4)/4 =(k+1)^2(k+2)^2/4 =[(k+1)(k+2)/2]^2 =[1+2+…+k+(k+1)]^2 命题亦成立 由归纳法可知,原命题在n为正整数且n>=2时成立, 又n=1时,命题显然成立, 因此原命题在n为正整数时均成立第五个公式(应该又写错了,应该是x^k):在第一个公式的基础上,令a=1,r=x,就可以化为第五个公式了又因为|x|<1,所以n趋于无穷时,x^n趋于0,所以(ar^(n+1)-a)/(r-1)就变为了1/(1-x)第六个公式:对第五个公式两边求导可得x^k的导数为k*x^(k-1),1/(1-x)的导数为1/(1-x)^2得证2023-05-15 22:49:284
求和公式∑怎么写呢?
求和法则:∑j=1+2+3+…+n。大写Σ用于数学上的总和符号,比如:∑Pi,其中i=1,2,3,...,T,即为求P1+P2+P3...+PT的和。∑公式计算:表示起和止的数。比如说下面n=2,上面数字10,表示从2起到10止。公式:∑ai(i=1……),∑表示连加,右边写通式,上下标写范围,∑称为连加号,意思为:a1+a2+……+an=n。基本信息;在数学中,我们把∑作为求和符号使用;用小写字母σ,表示标准差。在物理中,我们把它的小写字母σ,用来表示面密度。(相应地,ρ表示体密度,η表示线密度)。面密度在工程材料方面是指定厚度的物质单位面积的质量。在化学中,我们把它的小写字母σ,用来表示共价键的一种。由两个原子轨道沿轨道对称轴方向相互重叠导致电子在核间出现概率增大而形成的共价键,叫做σ键。σ键属于定域键,它可以是一般共价键,也可以是配位共价键。一般的单键都是σ键。2023-05-15 22:50:201
sum怎么求和?
SUM函数将值相加。可以将单个值、单元格引用或是区域相加,或者将三者的组合相加。例如:=SUM(A2:A10) 将单元格 A2:10 中的值加在一起。=SUM(A2:A10, C2:C10) 将单元格 A2:10 以及单元格 C2:C10 中的值加在一起。用sum函数求和的方法:首先点击要显示求各值的单元格,并输入【=】号;然后输入求和的函数名sum,并选中SUM后双击鼠标;接着在命令行中操作函数参数;最后点击边上的打勾按钮即可。sum求和方法1、横向求和:输入求和函数sum横向选择数据就可进行横向求和,演示公式=SUM(C2:E2)。2、纵向求和:输入求和函数sum,纵向选择数据就可进行纵向求和,演示公式=SUM(D2:D11)。3、多单元格求和:多单元格求和,是指不持续的数据,可以输入函数后,选择需要的单元格进行求和。演示公式=SUM(C2,D4,E7,C9,E11,E9)。4、多列求和:要对不持续的多列进行求和,输入函数后,逐个多列选择数据即可。演示公式=SUM(C2:C11,E2:E11)。2023-05-15 22:50:331
数学里的求和什么意思
举个简单的例子:1+2=3其中,1和2都叫做加数,而后面的3叫做1加2的和。也就是说,和就是加法的计算结果。给你一个式子,让你求出它们相加的结果,就叫做求和。2023-05-15 22:51:511
求和方法
数列求和常见的方法有公式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分组法、裂项法、数学归纳法、通项化归、并项求和。1.公式法公式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等差、等比数列或者其他常见的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求解。2.倒序相加如果一个数列{an},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和相等或者等于同一个常数,则求该数列的前n项和即可用倒序相加法。例如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就可以用该方法进行证明。3.错位相减形如An=Bn∙Cn,其中{Bn}为等差数列,首项为b1,公差为d;{Cn}为等比数列,首项为c1,公比为q。对数列{An}进行求和,首先列出Sn,记为①式;再把①式中所有项同乘等比数列{Cn}的公比q,即得q∙Sn,记为②式;然后①②两式错开一位作差,从而得到{An}的前n项和。这种数列求和方式叫做错位相减。备注:等差数列的通项常见形式为an =An+B(其中A、B为常数),等比数列通项常见的形式为a n =Aq n-m (其中A、m为常数)4.裂项相消把数列的每一项都拆成正负两项,使其正负抵消,只剩下首尾几项,再进行求和,这种数列求和方式叫做裂项相消。5.分组求和有一类数列,既不是等差,又不是等比,但若把这个数列适当的拆开,就会分成若个等差,等比或者其他常见数列(即可用倒序相加,错位相减或裂项相消求和的数列),然后分别求和,之后再进行合并即可算出原数列的前n项和。6.周期数列一般地,若数列{an}满足: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整数T,使得an+T=an对于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则数列{an}称为周期数列,其中T叫做数列{an}的周期,接下来根据数列的周期性进行求和。7.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其对求数列通项,求和的归纳猜想证明起到了关键作用。2023-05-15 22:51:571
怎样用excel进行求和?
excel求和可以通过excel工具中的求和公式来进行求和,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首先,打开excel并在内新建一个空白工作簿,如下图所示。2、然后,在excel工作表中输入所需要计算的数据内容,并选中数据后方的用于填入求和数据的单元格,如下图所示。3、选中单元格后,点击工具栏内的【公式】选项,并在公式栏下方选择【插入函数】,如下图所示。4、然后,在弹出的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数学与三角函数类别】,并在下方的选择函数中选择【SUM】选项,如下图所示。5、接着,在弹出的函数参数窗口中点击右侧的按钮选择所需求和数据所在的相应的行和列,选择完成后点击确定按钮,如下图所示。6、最后,点击确定按钮后即可完成数据求和的计算,如下图所示。注意事项:Excel中求和的函数名称为【SUM】,请勿选错,同时在选择函数参数所在的单元格时需注意选择正确的单元格。2023-05-15 22:52:391
在excel中求和的方法有哪些?
在excel表格中输入SUM函数可以快速求和,具体步骤如下:1、打开excel表格。2、根据表格在C14列求和,鼠标点击C14列。3、在C14单元格输入“=SUM(C2:C13)”。4、按Enter键即可以得到结果。注意事项: SUM公式中,两个单元格中间是冒号:表示从C2列到C12列一整列的求和。如果是逗号就表示仅仅C2和C12两个单元格之和。2023-05-15 22:53:251
怎么求和?
用求和公式带进去就行了。2023-05-15 22:54:015
求和公式的计算方法
求和公式的计算方法:求和公式是S=(1+n)*n/2,求S实质上是求{an}的通项公式,应注意对其含义的理解。常见的方法有公式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分组法、裂项法、数学归纳法、通项化归、并项求和。数列是高中代数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在高考和各种数学竞赛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数列求和是数列的重要内容之一,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求和公式外,大部分数列的求和都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扩展资料:有一类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若将这类数列适当拆开,可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数列,然后分别求和,再将其合并即可.例如:an=2n+n-1,可看做是2n与n-1的和Sn=a1+a2+...+an=2+0+22+1+23+2+...+2n+n-1=(2+22+...+2n)+(0+1+...+n-1)=2(2n-1)/(2-1)+(0+n-1)n/2=2n+1+n(n-1)/2-22023-05-15 22:54:201
EXCEL表格里怎么一列数字求和?
=sum(A1:A100) 计算A1到A100数据的和2023-05-15 22:54:468
excel求和怎么算啊
excel表格求和,可使用求和公式SUM实现。方法步骤如下:1、打开需要操作的EXCEL表格,选中需求和的单元格,在开始选项卡中找到并点击“自动求和”。2、选择求和目标数据来源单元格区域,并按“Enter”键即可。3、下拉填充下方单元格求和公式,返回EXCEL表格,发现在excel表格求和操作完成。2023-05-15 22:55:331
常见的几个求和公式
1。 1+2+3+......+n=n(n+1)/2 2。 1^2+2^2+3^2+......+n^2=n(n+1)(2n+1)/6 3。 1^3+2^3+3^3+......+n^3=( 1+2+3+......+n)^2=n^2*(n+1)^2/4 4。 1*2+2*3+3*4+......+n(n+1)=n(n+1)(n+2)/3 5。 1*2*3+2*3*4+3*4*5+......+n(n+1)(n+2)=n(n+1)(n+2)(n+3)/4 6。 1+3+6+10+15+...... =1+(1+2)+(1+2+3)+(1+2+3+4)+......+(1+2+3+...+n) =[1*2+2*3+3*4+......+n(n+1)]/2 =n(n+1)(n+2)/6 7。1+2+4+7+11+......+ n =1+(1+1)+(1+1+2)+(1+1+2+3)+......+(1+1+2+3+...+n) =(n+1)*1+[1*2+2*3+3*4+......+n(n+1)]/2 =(n+1)+n(n+1)(n+2)/6 8。1/2+1/2*3+1/3*4+......+1/n(n+1) =1-1/(n+1)=n/(n+1) 9。1/(1+2)+1/(1+2+3)+1/(1+2+3+4)+......+1/(1+2+3+...+n) = 2/2*3+2/3*4+2/4*5+......+2/n(n+1)=(n-1)/(n+1) 10。1/1*2+2/2*3+3/2*3*4+......+(n-1)/2*3*4*...*n =(2*3*4*...*n-1)/2*3*4*...*n 11。1^2+3^2+5^2+..........(2n-1)^2=n(4n^2-1)/3 12。1^3+3^3+5^3+..........(2n-1)^3=n^2(2n^2-1) 13。1^4+2^4+3^4+..........+n^4=n(n+1)(2n+1)(3n^2+3n-1)/30 14。1^5+2^5+3^5+..........+n^5=n^2 (n+1)^2 (2n^2+2n-1) /12 15。1+2+2^2+2^3+......+2^n=2^(n+1) – 12023-05-15 22:56:361
excel怎么求和?
求和在Excel表格中求和是经常会遇到的,如何一键操作呢?1、按住Alt+=就可以进行求和。2、累计求和,需要从上到下累计求和,可以使用公式=SUM($C$2:C2),前面是需要对C2进行绝对引用,这样下拉填充公式的时候,就自动累加计算。以上今天分享的excel表格求和的两种方法!2023-05-15 22:56:461
EXCEL求和
用sum函数,在一个空的单元格上写上公试:=SUM(B1:B7),即可。2023-05-15 22:57:102
数列求和有哪五种方法?
一、利用常用求和公式求和 利用下列常用求和公式求和是数列求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2、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自然数方幂和公式: 3、 4、 5、 [例] 求和1+x2+x4+x6+…x2n+4(x≠0) ∴该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x2的等比数列而且有n+3项 当x2=1 即x=±1时 和为n+3 评注: (1)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当公比是用字母表示时,应对其是否为1进行讨论,如本题若为“等比”的形式而并未指明其为等比数列,还应对x是否为0进行讨论. (2)要弄清数列共有多少项,末项不一定是第n项. 对应高考考题:设数列1,(1+2),…,(1+2+ ),……的前顶和为 ,则 的值. 二、错位相减法求和 错位相减法求和在高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近几年来的高考题其中的数列方面都出了这方面的内容.需要我们的学生认真掌握好这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在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求数列{an�� bn}的前n项和,其中{ an }、{ bn }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求和时一般在已知和式的两边都乘以组成这个数列的等比数列的公比 ;然后再将得到的新和式和原和式相减,转化为同倍数的等比数列求和,这种方法就是错位相减法. [例] 求和:( )………………………① 由题可知,{ }的通项是等差数列{2n-1}的通项与等比数列{ }的通项之积 设 ……………………….② (设制错位) ①-②得 (错位相减) 再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得: ∴ 注意、1 要考虑 当公比x为值1时为特殊情况 2 错位相减时要注意末项 此类题的特点是所求数列是由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对应项相乘. 对应高考考题:设正项等比数列 的首项 ,前n项和为 ,且 .(Ⅰ)求 的通项; (Ⅱ)求 的前n项和 . 三、反序相加法求和 这是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就是将一个数列倒过来排列(反序),再把它与原数列相加,就可以得到n个 . [例] 求证: 证明:设 …………………………..① 把①式右边倒转过来得 (反序) 又由 可得 …………..……..② ①+②得 (反序相加) ∴ 四、分组法求和 有一类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若将这类数列适当拆开,可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数列,然后分别求和,再将其合并即可. 若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其中 中一个是等差数列,另一个是等比数列,求和时一般用分组结合法. [例]:求数列 的前n项和; 分析: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而数列 分别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时一般用分组结合法; [解] :因为 ,所以 (分组) 前一个括号内是一个等比数列的和,后一个括号内是一个等差数列的和,因此 五、裂项法求和 这是分解与组合思想在数列求和中的具体应用.裂项法的实质是将数列中的每项(通项)分解,然后重新组合,使之能消去一些项,最终达到求和的目的.通项分解(裂项)如: (1) (2) (3) (4) (5) [例] 求数列 的前n项和. 设 (裂项) 则 (裂项求和) = = 小结:此类变形的特点是将原数列每一项拆为两项之后,其中中间的大部分项都互相抵消了.只剩下有限的几项. 注意:余下的项具有如下的特点 1余下的项前后的位置前后是对称的. 2余下的项前后的正负性是相反的. [练习] 在数列{an}中,,又 ,求数列{bn}的前n项的和.2023-05-15 22:57:191
∑求和符合怎么用的?
2023-05-15 22:57:283
求和公式∑ 计算方法
∑公式计算:表示起和止的数。比如说下面i=2,上面数字10,表示从2起到10止。 如:10∑(2i+1)表示和式:(2*2+1)+(2*3+1)+(2*4+1)+......+(2*10+1)=222. i=2式子中的2i+1是数列的通项公式Ai,i是项的序数,i=2表示从数列{2i+1}的第二项开始计算,顶上的10是运算到的10项截止。 ∑是一个求和符号,英语名称:Sigma,汉语名称:西格玛(大写Σ,小写σ) 第十八个希腊字母。在希腊语中,如果一个单字的最末一个字母是小写sigma,要把该字母写成ς,此字母又称finalsigma(Unicode:U+03C2).在现代的希腊数字代表6。2023-05-15 22:57:431
∑公式怎么算?
∑公式计算规则如下:求和法则:∑j=1+2+3+…+n。大写Σ用于数学上的总和符号,比如:∑Pi,其中i=1,2,...,T,即为求P1 + P2 + ... + PT的和。小写σ用于统计学上的标准差。举例如下:100←上界n。∑i = 1+2+3+4+5+···+100。i=1↘下界i。∑公式计算:表示起和止的数。比如说下面i=2,上面数字10,表示从2起到10止。如:∑(2i+1)表示和式:(2*2+1)+(2*3+1)+(2*4+1)+......+(2*10+1)=222。式子中的2i+1是数列的通项公式Ai,i是项的序数,i=2表示从数列{2i+1}的第二项开始计算,顶上的10是运算到的10项截止。求和符号Σ的运算公式和性质 :公式:∑ai(i=1……),∑表示连加,右边写通式,上下标写范围,∑称为连加号,意思为:a1+a2+……+an= n。“i”表示通项公式中i是变量,随着项数的增加而逐1增加,“1”表示从i=1时开始变化,上面的“n”表示加到i=n,“ai”是通项公式。性质:∑(cx)=c∑x,c为常数。2023-05-15 22:58:001
在excel中如何求和
使用sum函数,或简单地输入等号,然后点要相加的一个单元格,然后输入加号+,再选要相加的第二个单元格,回车即可2023-05-15 22:58:151
计算:两个求和符号∑∑怎么办
ΣΣ 这是二重求和符号i=m j=n..Σ... Σ . . . . ai bj = a1b1+a1b2+ . . . +a1bn+i=1 j=1 . . . . . . .+a2b1+a2b2+ . . . +a2b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mb1+amb2+ . . . . +ambn.2023-05-15 22:58:223
在excel中如何求和
=SUM(A1,B1) 表示A1单元格上的值加上B1单元格的值,而得到的两者之和2023-05-15 22:58:303
怎样用∑求和
1.批量求和:对数字求和是经常遇到的操作,除传统的输入求和公式并复制外,对于连续区域求和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假定求和的连续区域为m×n的矩阵型,并且此区域的右边一列和下面一行为空白,用鼠标将此区域选中并包含其右边一列或下面一行,也可以两者同时选中,单击“常用”工具条上的“∑”图标,则在选中区域的右边一列或下面一行自动生成求和公式,并且系统能自动识别选中区域中的非数值型单元格,求和公式不会产生错误。 2.对相邻单元格的数据求和:如果要将单元格B2至B5的数据之和填入单元格B6中,操作如下:先选定单元格B6,输入“=”, 再双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求和符号“∑”;接着用鼠标单击单元格B2并一直拖曳至B5,选中整个B2~B5区域,这时在编辑栏和B6中可以看到公“=sum(B2:B5)”,单击编辑栏中的“√”(或按Enter键)确认,公式即建立完毕。此时如果在B2到B5的单元格中任意输入数据,它们的和立刻就会显示在单元格B6中。 同样的,如果要将单元格B2至D2的数据之和填入单元格E2中,也是采用类似的操作,但横向操作时要注意:对建立公式的单元格(该例中的E2)一定要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的“水平对齐”中选择“常规”方式 , 这样在单元格内显示的公式不会影响到旁边的单元格。 如果还要将C2至C5、D2至D5、E2至E5的数据之和分别填入C6、D6和E6中,则可以采取简捷的方法将公式复制到C6、D6和E6中:先选取已建立了公式的单元格B6,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复制”图标,再选中C6到E6这一区域,单击“粘贴”图标即可将B6中已建立的公式相对复制到C6、D6和E6中。 3.对不相邻单元格的数据求和:假如要将单元格B2、C5和D4中的数据之和填入E6中,操作如下: 先选定单元格E6,输入“=”,双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求和符号“∑”;接着单击单元格B2,键入“,”,单击C5,键入“,”,单击D4,这时在编辑栏和E6中可以看到公式“=sum(B2,C5,D4)”,确认后公式即建立完毕。2023-05-15 22:58:441
EXCEL怎么求和
1、EXCEL的自动求和是针对单元格的,也就是说你可以把三个数写分别写在邻近的单元格内,然后选定求和的单元格,插入自动求和后,选取三个数所在的单元格就可以了.2、如果想直接在一个单元格内算出和,那就在单元格内直接输入“=1600+800+200”,显示的就是三个数的和。3、要数值后面保持2位小数,需要设置单元格的数值格式,让其保留2位小数2023-05-15 22:58:533
利息保障倍数反映企业的什么能力?
利息保障倍数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表明元债务利息有多少倍的息税前利润作保障,它可以反映债务政策的风险大小。如果企业一直保持按时付息的信誉,则长期负债可以延续,举借新债也比较容易。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如果利息支付缺乏保障,归还本金就很难指望。因此,利息保障倍数可以反映长期偿债能力。如果利息保障倍数小于1,表明自身产生的经营收益不能支持现有的债务规模。利息保障倍数等于也是很危险的,因为息税前利润受经营风险的影响,是不稳定的,而利息的支付却是固定数额。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公司拥有的偿还利息的缓冲资金越多。2023-05-15 23:37:171
利息保障倍数的计算公式
利息保障倍数的计算公式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经营收益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也称为已获利息倍数或利息偿付倍数.利息保障倍数计算公式: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税后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利息费用.利息保障倍数1、利息保障倍数,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或者叫做企业利息支付能力比较容易理解),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2、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相比,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因此,债权人要分析利息保障倍数指标,以此来衡量债权的安全程度.公式利息保障倍数=EBIT/利息费用公式中:息税前利润(EBIT)=利润总额+财务费用分子:息税前利润(EBIT)=净销售额-营业费用息税前利润(EBIT)=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经营成本分母:"利息费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将利息费用计入财务费用,并不单独记录,所以作为外部使用者通常得不到准确的利息费用的数据,分析人员通常用财务费用代替利息费用进行计算,所以存在误差.所以利息保障倍数的计算公式?综上所述,相关问题小编已经为大家做出了详细的解答,希望大家在工作之余抽出一点时间来学习一下有关会计的相关知识,多多积累,反复学习,这样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也提高了自己工作能力,两全其美哦.2023-05-15 23:37:361
利息保障倍数为负,应该如何改进?
利息保障倍数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一个指标,是指企业当期经营利润可以覆盖支付利息的多少倍。如果利息保障倍数为负,说明企业无法用当期利润覆盖支付利息的支出,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差。为改进这种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优化企业经营模式,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加强市场营销、控制成本等手段,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利润水平,从而提高利息保障倍数。2.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优化资产结构。通过合理安排资金流入流出,调整资产配置,减少负债占用资金,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回报率,从而提高利息保障倍数。3.增加债务期限,降低债务风险。通过向长期债权方发行债券等方式,延长债务期限,降低企业债务风险,减少短期偿债压力,提高利息保障倍数。4.适当减少分红,优先偿还债务。通过减少股东分红等方式,优先偿还债务,减少企业负债压力,提高利息保障倍数。总之,提高利息保障倍数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采取多种措施,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偿债能力。2023-05-15 23:37:421
利息保障倍数如何理解?怎么计算?
利息保障倍数,也称为已获利息倍数,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一项指标。以下一文将主要介绍利息保障倍数的具体内容和计算方法。利息保障倍数是什么?1、利息保障倍数,也被称为已获利息倍数。它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一项指标,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2、债权人一般通过分析利息保障倍数指标来衡量债务资本的安全程度,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则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3、利息保障倍数可以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也能反映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4、利息保障倍数不仅仅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5、如果企业要维持正常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该大于1。6、利息保障倍数过低的情况下,企业将面临亏损、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利息保障倍数如何计算?首先我们要掌握利息保障倍数的计算公式: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EBIT)/利息费用其次,我们来看下如何运用该公式:计算息税前利润(EBIT):息税前利润(EBIT)=利润总额+财务费用;息税前利润(EBIT)=净销售额-营业费用;息税前利润(EBIT)=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经营成本。计算利息费用:我国会计实务中将利息费用计入财务费用,且不单独记录,作为外部使用者,我们一般不能取得准确的利息费用数据,所以我们计算时采用财务费用代替利息费用,也就产生一定的误差。2023-05-15 23:37:491
利息保障倍数为负数说明什么
利息保障倍数为负数说明:利息费用为负,即利息收入高于利息费用所导致.也就是企业来自银行存款、投资债券或通过其它固定收益方式投资理财所产生的收入,高于企业由于从银行贷款、或是发行债券等形式进行债务融资所支付的利息。拓展资料:利息保障倍数不仅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而且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它既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要维持正常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大于1,且比值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如果利息保障倍数过低,企业将面临亏损、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为了能够考察一家企业偿还利息的能力的稳定性一般应该计算五年或者是五年时间以上的利息保障倍数,保守起见也应该选择五年当中最低的利息保障倍数数值作为基本的利息偿付的能力指标对于该指标的计算,作为利息支付保障的分子只应该包括经常的收益,企业的一些特别项目或者是停止经营会计方针也会影响企业偿还利息的能力。2023-05-15 23:38:061
利息保障倍数计算公式
利息保障倍数是企业用于衡量长期偿债能力强弱的财务指标,当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较高时,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其计算公式为利息保障倍数=EBIT/利息费用。利息保障倍数计算公式是什么?利息保障倍数=EBIT/利息费用,其中息税前利润(EBIT)=利润总额+财务费用;息税前利润(EBIT)=净销售额-营业费用;息税前利润(EBIT)=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经营成本。利息保障倍数是什么?利息保障倍数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是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债权人通过分析利息保障倍数指标,以衡量债务资本的安全程度。利息保障倍数多少合适?利息保障倍数的数值应大于1,数值越高,代表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反映企业经营收益为所需支付的债务利息的多少倍、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以及反映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它既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若利息保障倍数过低,企业将面临亏损、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利息保障倍数为负说明什么?利息保障倍数为负,直接原因是利息费用为负,是由利息收入高于利息费用所导致的,即企业来自银行存款、投资债券或通过其它固定收益方式投资理财所产生的收入,高于企业从银行贷款或发行债券等形式进行债务融资所支付的利息。利息保障倍数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在计算利息保障倍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损益表对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进行分析,作为利息支付保障的“分子”,只应该包括经常收益。2、特别项目(如:火灾损失等)停止经营、会计方针变更的累计影响。3、利息费用不仅包括作为当期费用反映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资本化的利息费用。4、未收到现金红利的权益收益,可考虑予以扣除。5、当存在股权少于100%但需要合并的子公司时,少数股权收益不应扣除。2023-05-15 23:38:321
上市公司利息保障倍数哪里查
公司利润表。利息保障倍数是指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也称为已获利息倍数或利息偿付倍数,刚刚上市的公司利息保障倍数均可在公司利润表中查询得到。利息保障倍数越大,说明上市公司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2023-05-15 23:38:381
利息保障倍数增加原因
息税前营业利润为正。利息保障倍数增加原因是因为息税前营业利润为正。利息保障倍数越高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利息保障倍数为负数有两种情况,息税前营业利润为负,财务费用为正,这种情况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非常差。2023-05-15 23:38:451
五年期人寿保险利息有保障吗
不可靠,银行的工作人员办理这个会有提成,并且他们所说的利息是预期利息,实际不一定有这么好,可能同样的钱,存定期和买保险,最后买保险获得的利息低于定期。这是这段时间中不去动这笔钱,如果有急需要用钱,定期的钱本金还在,利息按照活期计算,但是保险不一定,可能本金会被扣掉一部分2023-05-15 23:38:512
利息保障倍数公式详细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保障率又称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又称已获利息倍数,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2023-05-15 23:38:595
进出口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的计算公式
出口只有关税:从价的:FOB价-------------- X 出口税率; 1+出口税率 出口 从量的: 数量X 单位从量税进口从量关税:数量 X单位从量税进口从价关税:进口完税价格 X 从价关税税率进口消费税: 进口完税价格+进口关税税额 ---------------------------- X 消费税税率 1-消费税税率进口增值税: (进口完税价格+进口关税税额+进口消费税税额)X 增值税税率(备注: 一般来说,海关不估价的话,进口的完税价格就是进口货物的CIF价, 不是以CIF 成交的,要换算成CIF价。还有进口完税价格是以RMB结算的,就是说这一步开始就要折成RMB; 汇率以上个月第三个周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汇率为准, 非基准汇率一同一时间中国银行公布的中间价为准; 所有完税价格,税额都四舍五入计算到分。) 书不在身边,希望对你有帮助。2023-05-15 22:42:462
消费税公式
1. 应纳增值税=450*5000*17%-135000*17%=359550元2. 应交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359550*(7%+3%)=35955元2023-05-15 22:42:351
消费税纳税人包括什么?消费税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消费税纳税人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规定的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国务院确定的销售规定的消费品的其他单位和个人。“国务院确定的销售规定的消费品的其他单位和个人”是指金银首饰、钻石及钻石饰品、铂金首饰的零售商以及卷烟的批发商等。消费税的计算公式:1.从价计税时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销售额×适用税率2.从量计税时,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销售数量×适用税额标准。拓展资料1.消费税(Consumption tax/Excise Duty)(特种货物及劳务税)是以消费品的流转额作为征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统称,是政府向消费品征收的税项,征收环节单一,多数在生产或进口环节缴纳。消费税是典型的间接税。消费税是1994年税制改革在流转税中新设置的一个税种。消费税是价内税,作为产品价格的一部分存在,税款最终由消费者承担。消费税的纳税人是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零售、批发和进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2.消费税是以特定消费品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属于流转税的范畴。在对货物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部分消费品再征收一道消费税,目的是为了调节产品结构,引导消费方向,保证国家财政收入。3.“消费税是对特定货物与劳务征收的一种间接税,就其本质而言,是特种货物与劳务税,而不是特指在零售(消费)环节征收的税。消费税之“消费”,不是零售环节购买货物或劳务之“消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4.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零售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其他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个体经营者及其他个人。根据《国务院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暂行条例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零售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也是消费税的纳税人。2023-05-15 22:42:291
消费税的基本知识――消费税的计算公式
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或者从量定额的办法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是: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消费税计税依据是指应税消费的销售额或销售数量,税率则分为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正确把握这两方面因素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前提条件。2023-05-15 22:42:221
白酒消费税计算公式
法律分析:销售粮食、白酒的消费税,是指在销售过程所征收的税额。一、粮食、白酒消费税计算公式白酒消费税是属于复合计征的。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白酒消费税定额税率为0.5元/斤,比例税率为20%。举例:某酒厂销售粮食白酒2吨,收取价款30万,那么应缴纳的消费税=1000*2*2*0.5+300000*20%=62000(元)实际中遇到的情况可能比较复杂,可能涉及需要核定计税价格、成套销售、视同销售等情况。此时以上公式仍然适用,但对于具体销售额、税率等可能需要具体定。二、核定计税价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第十条 纳税人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计税价格。2023-05-15 22:42:151
消费税和销项税的区别是什么?消费税的征税对象是销售者还是购买者?
增值税是价外税,消费税的组成计税价格公示是含有消费税就价格,不是消费税2023-05-15 22:41:455
关于消费税的计算?
该批白酒应缴纳的消费税税额为(D.33750)元D.33750组成计税价格=[10000*(1+10%)+5*1000*2*0.5]/(1-20%)=143750(元)应纳消费税税额=143750*20%+5*1000*2*0.5=33750(元)这部分是消费税定额税部分=销售数量×定额税率销售数量是5吨,定额税率是0.5元/500克5×1000×2是5吨换算为斤:1吨=1000公斤1公斤=2斤再乘以0.5,0.5是定额税率,1斤=500克2023-05-15 22:41:252
消费税税额怎么计算
消费税可按如下方式进行计算:对于实行从价定率的消费品,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对于实行从量定额的,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对于实行复合计税的,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第五条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从量定额,或者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计税(以下简称复合计税)的办法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纳税人销售的应税消费品,以人民币没枝计算销售额。纳税人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销售额的,应枯尘敏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第六条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第十条纳税人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计税价格。2023-05-15 22:41:111
含消费税的组成计税价格公式推导
法律客观:《 增值税 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 纳税人有条例第七条 所称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或者有本细则第四条 所列视同销售货物行为而无销售额者,按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 (一)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二)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三)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 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属于应征消费税的货物,其组成计税价格中应加计消费税额。 公式中的成本是指: 销售自产货物的为实际生产成本,销售外购货物的为实际采购成本。 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法律依据: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 纳税人有条例第七条 所称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或者有本细则第四条 所列视同销售货物行为而无销售额者,按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 (一)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二)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三)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 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属于应征消费税的货物,其组成计税价格中应加计消费税额。 公式中的成本是指: 销售自产货物的为实际生产成本,销售外购货物的为实际采购成本。 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2023-05-15 22:41:031